实火养生汤

2019-10-13

虚热和实热的区别

【www.ys630.com - 对脾胃虚养生运动】

虚热和实热是中医名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属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对身体的调理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表现之下,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无论是出现虚热或者是实热,都可以加强饮食调养,比较严重的可以通过一定的中药来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虚热和实热的区别

何谓阳明经?阳明经包括人体的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在脏腑,胃家(胃、大肠)属阳明。

再看其短气乏力,气逆欲吐,不思饮食的症状,则不是单纯的阳明有热了 ,且其热也不是实热了,是阳明胃家虚热。

何谓虚热和实热?举个例子,拿我们平常烧开水来说,有的时候水很快烧开是火比较大,有的时候水很快烧开是水加的比较少,所以说,实热为火太过,虚热为水不及。

那么,对应人体来说也是如此。

阳明实热是因为阳明的火太大引起的,而阳明虚热则是因为阳明的水不足引起的,阳明实热应该泻火清热为主,犹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等,阳明虚热则应该补水清热为主,犹如竹叶石膏汤等。当然,这些汤方使用时都需要辨证才能施治,有其证才能用其方。

最后看其脉细数,结合上述症状判断,此乃津液不足、气有热之象,所以这个患者应为虚热,当用竹叶石膏汤。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了竹叶、麦冬、人参补充津液;加了半夏降逆;因其为虚热,所以去了知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竹叶石膏汤的煎法比较特别,“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意思是,先煮竹叶、石膏、半夏、人参、炙甘草、麦冬,煮一阵子后,去掉药渣,再放入粳米,煮到米熟后,汤成去米。也就是说先煮药,药煮好后去药渣,后下粳米。

虚热与湿热上火的对症治疗

虚热上火,多因内伤劳损、脏腑失调,导致虚热内生。其主要症状是目干涩痛、口干燥、口舌生疮、咽干声沙、干咳少痰、鼻腔热烘、牙齿松动或疼痛、心烦多 梦、舌红苔少等。虚热上火者,可选取滋阴润燥降火的食材,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生地黄、石斛、莲子、百合、雪耳、雪梨等。

实热上火,症状有所不同,主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状为口渴、口臭、口苦、口腔溃疡、咽喉红肿疼痛、流鼻血、牙龈肿痛、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等。实热上火者,可选取清热泻火的食材,如菊花、金银花、夏枯草、鱼腥草、罗汉果、薏苡仁、荸荠、绿豆、粉葛、白萝卜等。

Ys630.com相关知识

治疗实热崩漏的方剂


二、实热崩漏怎么护理三、实热崩漏的饮食注意

治疗实热崩漏的方剂

1、治疗实热崩漏的方剂

治疗实热崩漏的方剂是清热固经汤。组成炙龟板8钱(研粗末,先煎),牡蛎粉5钱(包煎),清阿胶5钱(陈酒炖冲),大生地5钱,地骨皮5钱,焦山栀3钱,生黄芩3钱,地榆片5钱,陈棕炭3钱,生藕节5钱,生甘草8分。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食远温服。

主治:虚热证兼肾阴虚,崩漏量多,色殷红,每日到黄昏更多,有时颧赤,身体瘦弱,皮肤干枯,头眩耳鸣或耳聋,咽喉干燥或干痛,口舌碎痛,牙齿动摇或牙龈痛,或午后潮热,或骨热酸痛,掌心灼热,心悸心烦,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足跟痛,夜有梦交,或兼白淫,大便干燥,小溲黄涩,舌质红有裂绞,舌苔花剥,脉象虚数,尺脉虚大。

2、实热崩漏的原因

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需而下陷, 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 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灼热、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 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

3、实热崩漏的症状

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或异位妊娠。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 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热者,应考虑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周期性于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且白带增多者,为经间期出血。因损伤所致阴道出血,有损伤原因可查,称女阴损伤。伴全身多处出血而出血难止,不发热者,可能为血溢病。中老年妇女阴道时有出血,带下臭秽或夹血丝者,应疑及胞宫癌等之可能。

实热崩漏怎么护理

1、注意身体保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2、应用药物进行止血。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治疗功血崩漏的目的。

3、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实热崩漏的饮食注意

1、多吃苹果对肠胃功能也具调节作用。若能连皮一起吃,无论便秘或拉肚子都能改善,为便秘所苦之孕妇不妨多尝试。苹果的另一项重要功效就是可缓解孕吐,对食欲差、恶心都有不错的缓解效果。

2、草莓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C,可预防感冒。注意清洗,草莓清洗比较麻烦,怕有农药残留问题。

3、西柚含有天然叶酸。叶酸不但对早期妊娠非常重要,在整个怀孕期也同样必不可少。西柚也是孕期妇女首选。

4、狗肉会导致阳热更甚,以致血热妄行,出现胎漏下血。肉、红参等热性食物都要避免。

5、小麻椒脾胃受损,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腹泻,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胎失所养,而发生先兆流产。毛笋等不易消化食品要避免。

低热和低烧有区别吗


低热和低烧有区别吗

1、低热和低烧有区别吗

低烧(low fever),又称低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我们讲的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长期低烧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2、低烧的原因

2.1、感染性

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

2.2、非感染性

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

2.3、功能性

包括生理性发热、季节性发热、环境性发热和神经功能性发热。除环境性发热外,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3、低烧怎么处理

3.1、按摩穴位:用力摁按天枢穴,双侧穴位2分钟,反复进行可促进低烧消退,另外,若还伴有头痛症状,可同时按摩风池穴、风府穴及整个头皮,既能退烧又可以缓解头痛。

取穴:天枢穴位于肚脐旁两寸的距离。风池穴位于颈部,项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3.2、低烧时温水敷帮助散热,比较合适。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将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身体。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3.3、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洗热一点的水,其实这样反而有助于降温,就像多喝温水,可以排毒,温度就会降下来。一般来说体温在38度左右是可以洗澡的,但水温不宜大高,32-34℃较适宜,而且洗澡前应该先吃点东西再洗,防止低血糖发生,洗好后擦干身体尽快穿上衣服避免着凉,这样会加重病情。另外,随时观察水温,如果水凉了,要及时况—些热水进去。

低烧喝什么汤

1、银耳莲子汤

银耳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通过进食银耳,可以有效的去除我们身体中的燥火,对于由于体内火气过盛所引发的低烧情况有着很好的缓解功效。和银耳一样,莲子也有着很好的清热去火功效,而且银耳莲子汤喝起来很是香甜清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食欲的目的。

2、鸽子汤

发低烧可能是由于我们的身体过于虚弱,从而无法抵抗周围的各类细菌和病毒所导致的,这个时候,只有增强我们自身的身体体质,使我们整体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发低烧的情况。鸽子汤就是一款很好的补血补气,增强身体体质的汤,将处理好的鸽子,和红枣枸杞等食材一起放入到砂锅之中,熬煮大约一个小时,鸽子肉就已经变得软烂了,这个时候直接盛出食用即可。

低烧吃什么水果

1、苹果

苹果是平性的的水果,这对退烧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在人出现低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点苹果,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起到不错的降温的功效。

2、香蕉

在发现孩子低烧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吃点香蕉,这是因为香蕉是寒性的食物,具有一定的退烧功效。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吃点,还能增加体内水分的摄入。

3、草莓

草莓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孩子们都比较适合吃,并且还能起到一定的降低火气的功效,还能清热解毒,对低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退烧功效。

4、梨

梨是寒凉性的食物,味道甜,含有的水分比较多,能清热,而且还能去掉身体的痰液,对于发烧,对于干渴,咳嗽等,都有一定的帮助,低烧吃什么水果,所以在孩子发烧的时候,不妨来吃点。

虚热渴


病证名因气虚或阴虚内热所致的渴证。《圣济总录》卷五十九:人因劳伤府藏,或病后未复,荣血不足,阴虚于内,则生内热,热则津液燥少,故渴而引饮,饮不能,多则腹满不消,气虚不胜于水故也。气虚燥渴引饮,用黄芪汤;阴虚舌燥、渴饮不已,用麦门冬丸、地黄丸。

如何预防脾胃虚热

一、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实火与虚火最大的区别


上火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词汇,有人说上火了就多吃清热解毒的食物,多吃凉性食物就可以了。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医认为上火也有分实火与虚火,如果是实火只要采取传统的应对方法即可应对,但是如果是虚火,盲目吃凉性的食物,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学会区别实火与虚火至关重要,那么具体要怎么区别呢?

上火是很难受的事情,但是上火不一定都是要清热泻火,首先要辨别自己是虚火还是实火,对症下药。

如何辨别自己是虚火还是实火

方法

虚火的特点一:潮热盗汗。潮热就是像河水涨潮一样,有时间规律的发热,一般是下午。盗汗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深睡中出汗,醒了汗也收了。

尿少水肿:肾主水,小便的代谢需要肾阳的推动和蒸发,肾阳不足,尿液产生的就少了而毒素代谢不出去就留在了组织间隙中发生了水肿。

眩晕耳鸣:阳气有固敛作用,肾虚,阳气不能固敛,虚火上升就影响大脑了。所以会出现头晕,耳朵有嗡嗡的声音。

咽痛而不红肿:虚火上升会发现嗓子疼,但是检查嗓子眼周围颜色却不是深红色的。这个就是虚火引起的,这个就不能吃清热泻火的药来治嗓子疼。

2 的表现有眼睛红肿,尿黄,口咽干燥,咽喉肿痛,五心烦热。这五心烦热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手心脚心热,同时心烦意乱,热的难受整个人感觉想泡仔冰水中的感觉一样。

很多人都会有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这个病虚火和实火的人都容易得,一般实火得口腔溃疡的多,这个大多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有如果口腔溃疡用清热泻火的方法老是治不好不妨考虑是虚火引起的,注意自己是不是特别贪凉,冬天还离不开雪糕。

实火清热去火即可。虚火就要注意是不是自己脏腑器官出现了问题,脏腑器官的衰弱就会引起各种虚症。如果虚症任由发展再加上湿寒就会加重身体的病变。

湿热和痰湿体质的区别有哪些呢


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医就本着拔罐和针灸理疗按摩等方式,利用中医根治病情,达到主要的目的,其实中医在生活当中博大精深,对于各种疾病和各种体质的辨别有着很好的功效,那么对于中医来讲的痰湿体质和湿热和痰湿体质的区别有哪些呢,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可分为9种体质类型,其中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3%,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占到了67%,居于前4位的则是: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和气郁体质。

痰湿体质 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可服用化痰祛湿方。

湿热体质 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

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

以上的文章当中为大家介绍了湿热和痰湿体质的区别,以及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哪些,首先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痰湿体质的朋友们,多数营养不足和肾脏虚弱,需要良好的调节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方面的护理。

多喝水可改善实热型便秘


有些人们认为,多喝水有助于排便,甚至还能改善便秘。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长或是想大便却无法顺畅排出来的一种病症,并不是每种便秘都可用喝水来改善,只有属于实热型的人才适合,虚寒型的人则不宜,反而该补充麻油、杏仁、芝麻、胡桃等食物比较稳妥。

实热型的人其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硬,每次排便都要花很大力气,甚至会发生肛裂疼痛或出血的情形,这类型的人会常有口臭、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腹胀、腹痛、舌苔黄等症状,这类便秘可通过增加水分的摄取来改善,也可多吃西瓜、木瓜、水梨等凉性水果,效果也不错。

虚寒型便秘表现就不同于实热型。平时常无便意,虽然也是多日才排便一次,但是粪便不硬,排便时却感觉费力,排完后觉得很累,平日怕冷,脸色白,也有手脚冰冷、无精打采、有气无力、舌苔白、舌色淡、小便清长等症状,上述症状就属于虚寒型。

如果是这类便秘就无法通过补充水分来改善,因为便秘的原因是大肠蠕动力量不足,不能顺利将内容物排出所致,可多补充麻油、杏仁、芝麻、胡桃等温和又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五谷杂粮等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比较好,再加上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大肠蠕动改善排便不顺。

教你自我区别实火与虚火的方法


本文导读:上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与虚火的降火方法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区分实火和虚火呢?


便秘、咽喉干痛、口干、燥热,这个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上火了,但是上火也有分类,它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不同的上火类型要用不同的降火方法,那么,我们怎么区分实火和虚火呢?

一、上火的症状鉴别:

1、实火

实火是指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最为多见。常见高热,头痛,目赤,口唇干裂、口干口苦、口舌糜烂、咽喉肿痛、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拒按,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鼻腔出血等。在治疗上宜采用苦寒泄火、清热解毒的原则和方法。

2、虚火

中医认为,虚火有两个概念:一是指阴虚而导致火旺的现象;二是指气虚和阳虚出现的气虚发热、 真寒假热 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亏损等不同情况,阴虚则阳气相对地偏亢,而非阳气绝对过剩,所以虽然常见火旺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阴虚造成阳盛的假象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热象,如生活中容易见到的口燥咽干、咽喉干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失眠、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等。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二、祛火的应对措施:

1、实火

对于感受实火者,可适当喝些清热解毒的凉茶,泡些菊花茶喝也能起到清热的作用。但洪敏提醒,岭南的气候比较特殊,湿气很重,实火中常常夹湿,症状通常比单纯的实火要复杂,因此祛火前最好让医生帮忙辨体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即使是感受实火者,喝凉茶也不要过多、过频,一般连续饮用不要超过3天。凉茶的配料中含有性味偏寒凉的中草药,喝多了易损伤人的阳气和津液。另外,入睡前、空腹时不要喝凉茶。

有实火者往往会喜欢吃瓜果,特别是冰镇瓜果吃了觉得很舒服。寒凉的瓜果不要一下子吃太多,这种寒凉既指温度,也指性味,如西瓜就是较寒凉的瓜果,吃多了会损伤脾胃之阳。

2、虚火

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宜喝凉茶。有时喝了后,症状会有暂时性的好转,但经常喝凉茶则可能从 阴虚 转为 阳虚 ,得不偿失。洪敏建议,阴虚火旺者平时可喝西洋参煲瘦肉汤,或选择石斛搭配不同的食材烹调,对改善症状都有帮助。另外,要注意不要吃或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油炸食品,樱桃、荔枝等温性水果也要少吃。

三、怎么知道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呢?

1、看小便

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2、看大便

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3、看发热

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四、冬季上火多和体质有关:

虽然说冬季大家都容易上火,但无论虚火实火,还是比较偏爱阴虚体质、气郁体质和湿热体质的人。您若属于这三种体质,那么冬季就更要谨防上火。

阴虚体质的人,平时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少。这一类型人平时体内津液不足,冬天气候干燥,更易伤津液,津伤而火旺。

气郁体质的人,常感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容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咽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这一类型人冬天更易忧虑抑郁,郁而化火。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易潮湿,这一类型人冬天进食牛羊肉过多更容易助湿生热,导致上火。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怎么区分实火和虚火了吧,冬季饮食不当也会上火的哦,要祛火要先辨别症状。

怎么区分实火和虚火?上面为大家做出介绍,也为大家介绍了对应的降火方法,大家要上火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自己体内实火还是虚火,然后根据不同的上火类型来降火,不要盲目的吃清凉药品。

上火也分实和虚 搞清病因药到病除


一到冬天,上火仿佛就成了一个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无论是口干、腹胀、咳嗽、生疮,都被老百姓们称为上火,因为这一概念早已深入民心。其实,大家所谓的上火也分实火虚火等等,不可统一吃降火药,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一一对照,方可药到病除。

上火本身分虚火和实火,实火指的是人身体内的阳过多而导致了不平衡;虚火则是人身体内的阴过多也导致了不平衡,二者都是人体失衡的表现,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理。

大家普遍认为的上火了就应该吃降火药,其实是针对实火的,而对于虚火来说,其实是欠缺的意思,所以就不应该再用降火药,这样只会越降越虚。如果,您在感觉出现身体上火的症状同时,还伴有身体无力感和虚弱感,那么基本就是虚火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建议大家吃什么药,而是可以选择一些粥类来间接调节。以下两种简单又有效的粥不妨试一试:

【红枣粥】

红枣50g,粳米100g,加水同煮成粥,红枣具有健脾和胃、养胃补虚的作用,红枣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中老年脾虚腹泻、身体虚弱、贫血者均可食用。

【腊八粥】

取粳米100g,花生米、黄豆、莲子肉、红枣各20g,同煮成粥。对久病体弱、脾肾两虚者具有较好疗效,尤适用于老年人食用。

说完了虚火,再来聊聊实火。实火也分很多不同的种类,像是肺火、肝火等等。

肝火:主要表现:头痛;眼干、眼屎多;脾气暴躁,总想发火等。

可选药品:黄连羊肝丸、龙胆泻肝丸

食疗推荐: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肺火:主要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肺部不适、感觉憋闷等。

可选药品:清肺抑火丸、栀子金花丸

食疗推荐:猪肝,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胃火:主要表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牙龈红肿、牙根发炎等。

可选药品: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

食疗推荐: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心火:主要表现: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可选药品:同仁牛黄清心丸

食疗推荐: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是药三分毒,除了我们说到的一些方法以外,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冬季干燥,应多喝水,适当锻炼身体然后再配合食疗方法,才能真正的去掉你的火气,做到身体的真正平衡。

清退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导读:清退虚热的中药有哪些?虚热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不同症状要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那么清退虚热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清退虚热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清退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清退虚热药物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比较适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小儿疳热。亦可以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夜热早凉等症,清退虚热药包括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1、青蒿

青蒿,一年生草本,为菊科植物黄蒿干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但本种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本草纲目》等古本草书记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可能是本种;《救荒本草》与《野菜博录》所载邪蒿亦为本种。

2、白薇

白薇,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香气。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一般用于清虚热者居多,常与青蒿、银柴胡等配伍同用;治肺热咳嗽,可与前胡、枇杷叶等同用。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脾胃虚寒者忌服。

4、银柴胡

银柴胡,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临床用名银柴胡。

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凡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者,多与地骨皮、秦艽、鳖甲、青蒿等相配;若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久疟不止,体虚低热者,可与白薇、生地、鳖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阴退热;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5、胡黄连

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多年生草本,有毛。茎根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0cm。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

6、黄芩

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7、知母

知母,也叫毛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种干燥根状茎为着名中药,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8、石斛

石斛,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常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以上就是一些清退虚热的中药,供参考。

虚热和实热的区别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