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皮肤的运动养生 > 导航 > 春季皮肤过敏的治疗

皮肤疖肿的治疗

皮肤的运动养生。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皮肤疖肿的治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疖肿就是一种皮肤病,但是因为疖肿并不是大面积发病的,所以治疗起来非常的简单,只要发现的及时,药物治疗就可恢复健康。但是一旦皮肤疖肿出现化脓的情况,就要手术切开,把脓液排出来。任何人都有出现疖肿的机会,所以了解一下疖肿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疖肿多发生在人体受压的部位和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易发生于人体的头、面、颈、腋和臀等部位。

初起为毛囊性的炎症丘疹,后逐渐增大,呈红色的硬性的结节,有疼痛或压痛。经过2-3天后,结节化脓,坏死,形成脓肿,中央有坏死的脓栓,脓栓破溃以后,排出脓液,脓栓和坏死组织,脓肿消退,1-2周内行成瘢痕,痊愈。疖肿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剧烈的搏动性跳痛,尤其如果疖肿长在前额或下颌等皮肤组织致密、张力较高的部位,会更加疼痛。有的患者会合并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发生在面部的疖,尤其是鼻孔和上唇处的皮损,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若处理不当,或胡乱挤压会使细菌随血液进入颅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则病情十分危险。

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弱的小儿会有病情多发,此起彼伏,以致进入疖病期的情况,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治疗原则

1.系统治疗

如果皮损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大的和复发的皮损;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皮损对局部治疗无效时可系统使用抗菌药物。早期、足量、足疗程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常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最好根据细菌药敏试验来选择抗菌药物。

2.局部治疗

早期损害可外用抗菌药物包括2%莫匹罗星软膏、2%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辅以温热敷可促进皮损成熟、引流和症状的减轻;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等治疗对缓解炎症均有效。

3.外科疗法

早期皮损和急性炎症期应避免切开,当疖已局限化和有波动感后,可切开排脓引流。

复发的疖病应预防自家接种。有人认为鼻腔或肛周及相邻的皮肤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部位经常清洗,局部外用抗生素乳膏,经常换洗衣物和洗手。复发的疖病可口服利福平,连服10天,合并用氯唑西林,每日4次,或小剂量克林霉素,连服3个月。治疗无效的复发病例也可使用阿奇霉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关阅读

疖肿的偏方


疖肿是因为化脓性毛囊组织的感染疾病,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食物中毒,或是生活压力过大,过度紧张问题一级伤口感染等问题造成的,皮肤会出现红肿化脓等现象,伴有疼痛,瘙痒感,即便是治愈之后,也容易留下疤痕。那么下面我们就看看治疗疖肿的一些民间偏方,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1、视疖肿大小,取生黄豆适量,口中嚼碎、嚼烂成糊状,直接敷涂于疖肿患处,每天换药1次。一般3-5天即可痊愈。

2、可用新鲜蒲公英、紫花地丁捣碎取汁内服,药渣外敷,、用于疔疮、痈肿,清热解毒

3、藿香6克,佩兰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天葵6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六一散1包(滑石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4、龙虎解毒汤 (自拟)

【组成】:犀牛角3克,龙葵15克,虎杖15克,黄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黄柏10克,生大黄6克,赤芍15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生甘草6克,蚤休(七叶一枝花)10克。

【适应证】:热性脓肿,多发性疖肿,慢性毛囊炎等。

疖肿不雅观,而且还会伴有疼痛,有的不注意处理治疗,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需要注重自己的肌肤护理,注重个人卫生,要不然就容易让疖肿部位变得更加严重,发生病变。

疖肿偏方


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物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物、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

偏方一

取5粒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飞硫黄各5克,混合均匀,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涂或敷患处,每日3-5次,连用3-5天即可清热解毒。

偏方二

六神丸10粒,鱼石脂软膏适量。将六神丸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均匀备用。局部常规清洗后,将六神药膏糊涂抹于患处,每日1次,3天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偏方三

金万红软膏  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棉签蘸本品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连用3-7天,可解毒消肿,生肌止痛。

偏方四

金黄散  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2-3天,可清热解毒。

防治方法

1.利用温敷将脓逼出

疖肿一出现,立即用温湿的毛巾覆盖在疖上20-30分钟,一天3-4次。毛巾凉了需马上更换,温敷对治疗疖肿是极佳的方法,它可以促使脓头形成并将脓逼出,加速复原。

2.将疖刺破

当疖肿出现脓头,不大,无感染蔓延的迹象时,患者可以用火将针消毒后,将此疖肿刺破,并将脓挤出。让疖自行破裂可能制造更多麻烦,因为疖经常在睡眠时破裂。

屁股上疖肿


疖肿,其实就是毛囊发炎或者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因为会反复发作,所以发现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疖肿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但是常见发病部位为头部、面部、肩颈和臀部。一般屁股上出现疖肿,大家可以到医院的皮肤科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也非常的简单,药物治疗即可。

治疗原则

1.系统治疗

如果皮损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大的和复发的皮损;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皮损对局部治疗无效时可系统使用抗菌药物。早期、足量、足疗程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常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最好根据细菌药敏试验来选择抗菌药物。

2.局部治疗

早期损害可外用抗菌药物包括2%莫匹罗星软膏、2%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辅以温热敷可促进皮损成熟、引流和症状的减轻;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等治疗对缓解炎症均有效。

3.外科疗法

早期皮损和急性炎症期应避免切开,当疖已局限化和有波动感后,可切开排脓引流。

复发的疖病应预防自家接种。有人认为鼻腔或肛周及相邻的皮肤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部位经常清洗,局部外用抗生素乳膏,经常换洗衣物和洗手。复发的疖病可口服利福平,连服10天,合并用氯唑西林,每日4次,或小剂量克林霉素,连服3个月。治疗无效的复发病例也可使用阿奇霉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疖肿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疖肿膏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服用前也还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于您的生活有点帮助。

【处方】香油500g,樟丹125-187g,蜈蚣(焙干,研末)10条,黄连(烘干,研末)9g,蛇蜕(用蜂蜜炒干,研末)10g。

【制法】香油加热至沸后,改微红火加温4小时,待滴水成珠,将樟丹倾入油内,不时搅拌,至硬度适合,将上药末加入,充分搅匀,在冷水中浸一夜,切成小块,表面撒以滑石粉。

【功能主治】疖。

【用法用量】用时外敷。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疖肿膏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疖肿膏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外耳道疖肿的偏方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是耳科常见病之一。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

偏方一

将活苍耳子虫100条,浸入到毫升芝麻油中,使其窒息而死。再加入冰片1克,放置7天后使用。用时取苍耳子虫l条研成糊状,放在疖肿表面,若有空隙,用蘸有苍耳子虫浸油的小棉球填满,使苍耳子虫糊能与疖肿紧密接触,直到第二天换药时放出,每日换药1次。

偏方二

取熊胆0.1克,白矾20克,生甘草20克。先将白矾、生甘草分别煅存性,研为极细末,过筛后与熊胆共研极细末,并存备用。用时取该药末0.3克,吹入患耳病灶处,每日1次。

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毛囊炎和疖肿的区别


毛囊炎和疖肿的区别

1、毛囊炎和疖肿的区别

毛囊炎和疖子都是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均发生于毛囊处,但又各具特点。

毛囊炎迂指毛囊部炎症,或为丘疹,或为脓疱,或先丘疹后脓疱。它的病因很多,细菌感染只是其中之一.而病原菌也不只限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毛囊炎的丘疹或脓疱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可深可浅.但必长在毛囊部。一般的毛囊炎皮疹都比较小,常为绿豆至火柴头大。脓疱也比较浅,所以自觉不痛或只有微痛。多见于头皮及面部有毛区、前胸部、上背部和四肢伸侧。典型损害中心有1根毛。

疖又称疖子、疖肿,是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它初起为红色结节,很快化脓成为脓性结节或脓疱。它的位置较深,因而疼痛和压痛都较剧烈。好发部位同毛囊炎,但分布可以很广泛。

2、毛囊炎临床表现

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但也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的也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数目较多,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3、毛囊炎怎么治疗

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2%碘酊外涂,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毛囊炎如何预防

1、保持卫生

毛囊炎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毛囊炎不清洁,造成病菌侵入毛囊,所以预防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平时要做到勤洗澡、换洗衣物,衣服要经常清洗晾晒,以免病菌滋生。注意经常洗头,预防头皮毛囊炎。洗头发的时候不要用指甲抓挠头皮,要用指肚轻轻按揉,频率在每周三次左右即可,过于频繁也会对毛囊造成伤害。

2、饮食注意

有的人吃了辣椒之类的食物就会在额头或者脸上出现一些痘痘,这就是因为油脂分泌过剩,而毛囊又因为不清洁不能及时排除油脂,造成毛囊堵塞,就是我们看到的痘痘。所以大家还要注意平时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排便通畅就能及时排除体内毒素,这样也能减少毛囊炎的发病。

3、增强体质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参加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轻微的出汗也是排毒的一个方法。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素质差一些,可以借助健身器材进行轻度的运动。大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精神放松的情况下也不易感染疾病。

毛囊炎的危害

毛囊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反反复复的发作,会形成慢性的毛囊炎,那些个毛囊的后果就是随时随地的都会发生,严重的影响个人生活和工作,如果毛囊炎是发生在头皮上,则可能会引起永久性的脱发。

如果毛囊炎发生在颈部的话,是非常难以治愈的,应该及时的去医院采取相应的检查进行治疗的,如果毛囊炎向皮肤的深部发展,就会引起毛囊周围炎,所以会造成疥疮,疥疮就是反反复复的发作,病情治疗起来也是非常难的。

毛囊炎向深部发展的时候不仅仅会引起疥疮的发生,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引起淋巴结肿大,身体发热甚至会引起败血症的,最严重的毛囊炎患者会出现导致死亡,因为疥疮发生在口鼻和嘴唇的部分,这个时候病菌可以经过血液进入大脑里面,就会引起脑囊肿,最终导致死亡。

疖疔的治疗方法


疖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疖的治疗方法

对早期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也可外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以下情况应系统用抗生素:

毛囊炎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

大的或复发性疖。

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

皮损局部治疗无反应。

应给予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

2、疔的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

早期用热敷或超短波治疗,外敷鱼石脂软膏(并不是唯一可使用药物,视患者病情情况而定)等。除面部外,也可用2%的碘酒外涂,若有波动时,应行手术切排。

中医治疗

内服中药: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煎水服用。外敷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加食盐少许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

3、疖疔的外用药方

拔脓清毒方

组方: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半边莲15g、半枝莲15g、芙蓉花叶15g、白花蛇舌草15g、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排脓

主治:疔、疮疡、疖、痈、无名肿毒、蜂窝织炎、甲沟炎、深部脓肿,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用法:水煎后取煎好的浓缩药水浸药纱布外敷患处,一天多次加药水湿润纱布,直到红肿束到一起箍穿脓头后排脓。如脓肿部位深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重症者可同时结合此药方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早晚饭后服。

注意事项:阴疽、阴疮者不可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疖疔的内服药方

1、三花败毒汤治化脓性疔疮

金银花30克,菊花12克,槐花6克,黄芩9克,赤芍9克,连翘12克,紫地丁9克,板蓝根30克,丹皮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清热、凉血气解毒。用治疔疮(局部化脓性感染)。

2、黄连消毒饮治疔疮

黄连10克,黄芩15克,黄柏12克,连翘12克,生地黄10克,苏木10克,当归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汉防己10克,知母12克,桔梗10克,甘草3克,防风10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清火解毒,和营散结。用治疔疮初起,红肿明显,寒热麻痒等证。

3、芩连消毒饮治颜面疔疮

黄芩9克,黄连3克,生山栀9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9克,草河车9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生甘草3克,紫地丁15克。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15分钟,再煎2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分2次服。

用治颜面疔疮,头面丹毒等。

疖疔的症状表现

疔,名疔疮,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疔疮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其命名亦随所生部位不同而异,如生于人中的,名人中疔;生于口角而口不能张开的,名锁口疔;生于手指各处的名指疔,生于足趾的名趾疔。疔初起有栗米样小泡,形如钉状,其根较深,或痒或麻,或焮赤肿痛,然后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剧烈,约经5-7天,溃出脓栓,肿消痛止。

疖,名疖疮,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疖初起局部肌肤红肿,继则灼热疼痛,突起无根,肿势局限,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增剧,自溃,流出脓水,肿痛逐渐减轻或结块无头,红肿疼硬,根盘较大,寒热甚微,来势缓慢。

面部疔疖治疗


面部疔疖治疗

1、面部疔疖治疗

1.1、清热解毒汤:双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桑叶12克,黄芩12克,桔梗12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夏枯草15克,黄柏12克,苦参15克,生地30克,大黄5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热炎宁、败毒丸口服。

1.2、清暑化湿汤:藿香10克,佩兰12克,薄荷12克,苏叶10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2克,胆草12克,苦参12克,泽泻15克,滑石20克,茅根30克,竹叶15克,虎杖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藿香丸、栀子丸口服。

1.3、扶正解毒汤:黄芪30克,黄精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元参15克,麦冬12克,丹参30克,双花20克,连翘20克,黄芩12克,公英20克,地丁15克,浙贝母12克,全蝎6克,甘草6克,水煎服。珍珠丸、化毒丸口服。

2、疖疔的饮食禁忌

2.1、狗肉

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 人,则宜忌之。”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 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2.2、糯米

糯米甘温 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在《饮食须 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2.3、鲢鱼

鲢鱼性温 ,味甘,有补中暖胃、健脾益气作用。但痈疖疔疮患者切勿服食鲢鱼。清代食医王 孟英指出:“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疮家忌之。”

2.4、带鱼

带鱼性温 味甘,能补气暖胃,也是一种海腥发物。病者食之,易加重病势,尤其是外科病症 ,如疔疖疮疡,食之令加速化脓。

3、疖疔的鉴别

疔是病情较重的疾病。疔初起的时候出现栗米样小泡。这种小泡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疖主要发生在皮肤浅表,发病较慢。这种疾病刚开始会出现局部肌肤红肿,随后会出现一定的灼热疼痛。由于疔疖的致病原因不同,因此它们的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疔疖这两种由邪毒引起的疾病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疖疔的症状表现

1、发病人群:儿童及成人均可见。

2、好发部位:好发于头面、发际、颈项部及臀部等。发生于面部的疖,尤其鼻孔及上唇者,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且和颅内血管相通,故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甚至脑脓肿。

3、皮损特点: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炎性小结节,基底明显浸润,逐渐增大,呈鲜红或暗红色硬性结节化脓坏死,中心可形成脓栓。破溃后排出脓液、脓栓和坏死组织,肿胀消退,结痂而愈。

4、症状:局部皮肤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及全身不适,周围淋巴结肿大。

5、病程及预后:本病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疖疔的预防

1、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

2、疖要如何防治?避免皮肤破损,特别要保护硬领、腰带等皮肤易损区。皮肤被蚊虫叮咬后不可搔抓,否则细菌入侵最易生疖。

3、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痱子和足癣等。洗澡时,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坏皮肤表层的弱酸性环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

4、饮食宜清淡,不要吃油腻和辛辣食品,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等清热消炎药,以清除体内的“火毒”。

治疗疖疮的药茶方


这疖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疖疮的的药茶方以及疖疮的的伴随症状,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疖疮的的治疗方法吧!

槐花茶调散

配方:槐花、绿豆粉各等份,细茶30克。

用法:将槐花与绿豆粉同炒至象牙色为度,研末,另将细茶加水适量,煎汤一碗,露一夜。外敷用,日1次,每次用上末9克,用露夜茶汁敷患处,留露疖头。

用法: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可用治各种疖疮疗毒。

甘雄茶

配方:甘草末、雄黄末等份,茶油适量。

用法:甘草、雄黄混合,调入茶油拌匀,涂患处。

功效:解毒杀虫,可用于蜈蚣咬伤送医院前急救。

疖疮的伴随症状

(1)抓痕血痂

由于疥疮患者,瘙痒剧烈,患者不自觉地搔抓。

常常出现皮肤的抓痕和血痂。

(2)继发湿疹化

由于疥虫的分泌物刺激皮肤,加上搔抓等因素,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这就是继发湿疹化,往往加重瘙痒。

(3)继发感染

由于搔抓,卫生条件差,或气候炎热,出汗多等原因,皮肤很容易继发感染,出现继发性脓疱疮、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4)继发肾炎

由于疥疮继发感染,而疥虫的分泌物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可以作为抗原作用于人体,继而出现肾炎。患者可感到乏力、浮肿、腰痛等。

在诊断疥疮时,医生要作检查化验确定疥疮的诊断。那么怎样作检查化验才能确定本病的诊断呢?疥疮的成虫多藏于皮肤的隧道内,所以在作检查化验时一定要找到隧道,然后用刀片切开隧道,将疥虫刮出,放于玻片上,用显微镜检查,很容易发现疥虫。

隧道一般在手缝多见,有时在手腕也可找到隧道。隧道事实上是一个盲管,略带弯曲,顶端有微小的黑点,此为疥虫。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了吧!这个治疗疖疮的药茶方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医师的叮嘱后进行服用治疗哦!

疔疖怎么治疗


疔疖怎么治疗

1、疔疖中药治疗方法

1.1、三花二石汤

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红花10克,生石膏、寒水石各60克。

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日服3~6次。二煎后以药渣煎汁,以纱条浸渍后敷患处,日换2次。

清热泻火,清营解毒,活血和络。

若形寒发热等表证者,加苏叶15克;发热口渴者,加知母、黑山栀各10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加桃仁、牛膝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番泻叶5克。

1.2、芩连消毒饮

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半枝莲各10克,金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紫花地丁各1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清热凉血,解毒护心。

颜面疔疮,每易动风,加草河车、僵蚕合野菊花有入肝经、熄肝风之效;脓成者,加苍耳子、桔梗、皂角刺透脓泄毒;便燥腑结改用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泄热;邪热伤阴,去芩连苦寒,加沙参、麦冬、芦根甘寒清热;神识昏糊,加神犀丹1粒冲服,紫雪散4.5克分3次吞服,或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化服;热毒炽盛,加广犀角15克,鲜生地60克凉血解毒;咳吐痰血,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高热痉厥,加羚羊角粉、钩藤、龙齿。

2、疔疖的针刺疗法

2.l.针刺法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和血。

处方:身柱/灵台/合谷/委中

方义:督脉统率诸阳,故泻身柱、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两穴为治疗疗疮之经验穴;阳明多气多血,取合谷以清泻阳明火毒;委中为“血郄,刺血以清泻血热。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2、挑治法

选穴:脊柱两旁寻找丘疹样阳性点,或取心俞、脾俞等。

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挑取白色纤维样物。每次取2~4穴。

3、疔疖的艾灸疗法

隔蒜灸法

选穴:阿是穴

方法:将蒜片置于疖肿上,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灸之,每一疖灸3~10壮,每日l次,10次为l疗程。轻者灸3~4次痊愈,为防止复发应灸完l个疗程,重者一般需2个疗程。

疔疖的食疗方

1、疔疮初起伴有发热者:菊花晶l匙或菊花15克,冲饮。可常用。本方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

2、疔疮初期肿痛明显者糯米30克,蒲公英30克,或鲜品倍量。先将蒲公英加水煎汤,弃渣取汁,与糯米同煮为粥服食。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3、疔疮初期疼痛甚者南瓜蒂适量,焙焦存性,研细末,用温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2次。并可用醋调外敷。本方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4、疔疮中期伴发热、口干苦、苔黄腻者绿豆30克,米仁30克。加水烧汤饮。本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5、疔疮痛不可忍者苦瓜叶晒干,研细末,用米酒送服,每次10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疔疖治疗注意事项

疔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疖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

使用箍围药消肿解毒时,范围必须大于肿势范围,注意保持湿润。使用拔脓祛腐药时,注意有无过敏,过敏者禁用。

清热解毒药煎熬时间宜短,一般武火煮沸后15—20分钟,并宜凉服;脾胃虚弱者,宜温服。

颜面疔疮者中药汤剂宜偏凉服,忌服发散药。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食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水果汁、蔬菜汤、绿豆汤等,鼓励多饮水。禁食酒类、辛辣、煎烤、生冷硬物、鱼腥、肥甘之品。颜面疔疮患者应减少咀嚼活动。

痈疽疔疖怎么治疗


二、痈疽疔疖的发病原因三、痈疽疔疖要注意什么

痈疽疔疖怎么治疗

1、痈疽疔疖怎么治疗

在对于疮疡的治疗上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上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一般用箍围药、酒剂等外敷治疗,可以有效的排毒解毒,提脓去腐等作用,另一方满内服药可以清热解毒,使体内得到平衡做到阴平阳秘。

在内治法中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在成脓前治疗疮疡,消法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下面托法指运用补益气血以及透脓的药物,托毒外出,扶助正气,防止毒邪进一步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最后补法运用补益的药物,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生,促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2、痈疽疔疖的治疗中药方

2.1、鹿角托里汤

【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

【组成】鹿角胶(或鹿角片)9克,生黄芪、白茯苓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金银花15克,远志肉、生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温扶督阳,托里排脓。

【主治】发疽(脑疽),症见疮色暗干塌,麻木不仁,畏寒少热,神疲纳呆,脉沉细无力,属正虚阴涸之证。

【加减】如阴盛火亢,有糖尿病史者,加天花粉12克,并倍用生芪。

2.2、黄芪托毒汤

【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

【组成】生黄芪23克,当归身、陈皮、泽泻各6克,生白芍、广郁金各5克,怀山药、金银花、白茯苓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托毒,排脓去腐。

【主治】阴疽脓出清稀,正虚不能托毒,根盘散漫不收,腐肉不脱。

【加减】如食欲不振,加焦六曲12克,炒蔻仁、枳壳各3克;睡眠差,加炒枣仁12克;血虚,加制首乌9克。

3、痈疽疔疖怎么护理

平素体虚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者,肺卫不固,易感外邪,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并禁烟酒及辛辣炙煆食物,以免燥热伤肺。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痈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体温、脉象的变化,观察痰与脓的色、质、量、味的改变。注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暖,以防复感。

在溃脓期可根据肺部病位,予以体位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饮食宜清淡,多吃具有润肺生津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枇杷、萝卜、荸荠等,饮食不宜过咸,忌油腻厚味及辛辣刺激海腥发物,如大蒜、海椒、韭菜、海虾等,严禁烟酒。

痈疽疔疖的发病原因

1、糖尿病(20%):

糖尿病病人易发生感染的原因除与高血糖导致的全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外,还和感染病灶局部酸碱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糖尿病时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病灶处的乳酸也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利用,从而导致病灶内乳酸蓄积和ph值降低,病灶内ph值的改变可降低细胞修复能力和抗生素杀菌作用,因此糖尿病病人不仅易受到感染,且感染病灶迁延不愈。

2、免疫力低下(30%):

发于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肾炎,糖尿病,心衰,营养不良,低丙球蛋白血症,天疱疮,剥脱性皮炎等,痈大多是由毛囊炎发展而来,病原菌先侵入单个毛囊底部形成感染,由于所在部位的皮肤厚韧,感染继而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柱蔓延到皮下深筋膜组织,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从而累及周围的脂肪柱和毛囊,形成多个“脓头”的痈。

3、病原菌(30%):

你知道痈发病的主要病因吗?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厌氧菌和绿脓杆菌等,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受感染的重要诱因,其中以糖尿病病人多见。

痈疽疔疖要注意什么

1、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皮肤疖肿的治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