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治磨牙

2019-10-15

鱼石脂治溃口

夏季脾胃养生外治。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鱼石脂治溃口”,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鱼石脂在临床上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疖肿具有脓肿的特征,所以非常适合采用疖鱼石脂进行治疗。不过,鱼石脂治溃口的时候要慎重用药,既然肿胀破裂了,最好的方法就是排出脓液,脓肿消退之后就能痊愈。对于鱼石脂的使用必须要慎重,正确的用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鱼鱼石脂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的刺激性消炎防腐作用,可消炎、消肿、抑制分泌。用于疖肿。鱼石脂遇酸生成树脂状团块,与碱性物质配伍可放出氨气,故忌与酸、碱、生物碱和铁盐等配合。当受高热时易膨胀炭化,在制备制剂时应注意。

适应症本品为酚类防腐药,有温和的防腐和刺激作用,有抑菌、消炎、止痒、抑制分泌及消肿等作用。用于疖肿、牛皮癣、湿疹、宫颈炎、阴道炎、淋巴结炎、血栓性静脉炎、慢性溃疡、慢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外耳道炎等。药理作用本品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刺激性和消炎、防腐及消肿作用。药物相互作用鱼石脂遇酸生成树脂状团块,与碱性物质配伍可放出氨气,故忌与酸、碱、生物碱和铁盐等配合。当受高热时易膨胀炭化,在制备制剂时应注意。用法用量软膏,每100克含鱼石脂10克;栓剂,每100克含鱼石脂5克;鱼石脂甘油滴耳液,每100克含鱼石脂10克。1.各种皮肤炎症及疖肿:以鱼石脂软膏外涂,每日2次。2.外耳道炎:用鱼石脂甘油滴耳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3次。3.宫颈炎及阴道炎:每晚应用鱼石脂栓。不良反应本品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偶尔可致接触性皮炎。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1、本品宜用于急性炎症的早期,对于已经化脓的软组织炎症不宜使用。2、与酸,碱,生物碱,碘化物,铁和铅盐有配伍禁忌,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不得用于破溃处。5、避免接触眼睛。6、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一周,如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7、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必需时向医师咨询。8、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相关阅读

鱼石脂软膏的说明书


皮肤病是目前人类一大疾病,许多人由于皮肤先天问题从而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皮肤疾病。对于皮肤病来说,传染性是比较强的,对周围人的危害比较大。因此,及时服用鱼石脂软膏可以很好的治愈各种皮肤疾病,那么您知道鱼石脂软膏的各种功效和用药原则是什么吗?鱼石脂软膏到底好在哪呢?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鱼石脂软膏

商品名称:鱼石脂软膏

拼音全码:YuShiZhiRuanGao

【主要成份】本品每克含主要成分鱼石脂0.1克。

【性 状】本品为棕黑色软膏;有特臭。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疖肿。

【规格型号】10g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日,如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刺激性和消炎、防腐及消肿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 藏】密闭保存。

【包 装】塑料管或铝管装,每支0克。

【有 效 期】24 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933

【生产企业】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

皮肤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者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传染上,一定要刻不容缓的进行治疗。关于鱼石脂软膏的介绍相信各位患者都清楚了,那么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就赶快服药治疗吧。

鱼石脂软膏破脓了还擦


鱼石脂软膏最常见的功能就是治疗疖肿,这是一种因为急性化脓性感染诱发的病症,感染之后会形成较大块的红色肿物,容易出现在头、面、颈、腋等部位。疖肿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危害性很大。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很多患者的脓肿破裂了。那么,鱼石脂软膏破脓了还擦吗?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脓包如果已经破溃,就不能再使用鱼石脂软膏了,注意不能把药膏涂在破脓的里面,这是要先把脓引流清理出来,在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消炎药。

鱼石脂软膏的作用

1.鱼石脂软膏为酚类防腐药,有温和的防腐和刺激作用,有抑菌、消炎、止痒、抑制分泌及消肿等作用。鱼石脂软膏主要是用于疖肿、牛皮癣、湿疹、宫颈炎、慢性溃疡、慢性皮炎等的皮肤病。但是鱼石脂软膏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偶尔可致接触性皮炎。与酸、碱、生物碱、碘化物、铁和铅盐有配伍禁忌,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其用法用量是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鱼石脂软膏为皮肤外用药,外用药经皮吸收后同样能到达体内,因此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建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2.鱼石脂软膏主要是针对疖肿有很明显的疗效,疖肿不仅需要药物的辅助治疗,大家还要注意疖肿一出现,立即用温湿的毛巾覆盖在疖上 20-30分钟,一天3-4 次。毛巾凉了需马上更换,温敷对治疗疖肿是极佳的方法,它可以促使脓头形成并将脓逼出,加速复原。一般按照疗程来服药,见效快。鱼石脂软膏一天用两次涂擦局部,涂擦后是不用擦掉的。一般连用不可超过7天。

鱼石脂软膏用法是什么

1、各种皮肤炎症及疖肿:以鱼石脂软膏外涂,每日2次。

2、由于鱼石脂软膏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还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3、在使用鱼石脂软膏后,可能会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此时,应停用鱼石脂软膏。

4、如果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5、如果患者在使用鱼石脂软膏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日,如症状不缓解,要及时咨询医师。

鱼石脂软膏破脓了还擦吗


鱼石脂软膏能治疗的疾病有很多,例如疖肿、牛皮癣、湿疹等,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例如在治疗疖肿,会出现脓包破溃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很多患者是不能确定的。鱼石脂软膏破脓了还擦吗?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脓包如果已经破溃,就不能再使用鱼石脂软膏了。

鱼石脂软膏适应症

本品为酚类防腐药,有温和的防腐和刺激作用,有抑菌、消炎、止痒、抑制分泌及消肿等作用。用于疖肿、牛皮癣、湿疹、宫颈炎、阴道炎、淋巴结炎、血栓性静脉炎、慢性溃疡、慢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外耳道炎等。

药理作用

本品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刺激性和消炎、防腐及消肿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鱼石脂遇酸生成树脂状团块,与碱性物质配伍可放出氨气,故忌与酸、碱、生物碱和铁盐等配合。当受高热时易膨胀炭化,在制备制剂时应注意。

用法用量

软膏,每100克含鱼石脂10克;栓剂,每100克含鱼石脂5克;鱼石脂甘油滴耳液,每100克含鱼石脂10克。1.各种皮肤炎症及疖肿:以鱼石脂软膏外涂,每日2次。2.外耳道炎:用鱼石脂甘油滴耳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3次。3.宫颈炎及阴道炎:每晚应用鱼石脂栓。

不良反应

本品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偶尔可致接触性皮炎。

鱼石脂软膏(双吉)的说明书


如今患上皮肤病的人不少,因此皮肤病治疗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目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很多,但是真正有效的却很少,不少皮肤病患者在选择用药的时候往往都会感到比较迷茫。鱼石脂软膏(双吉)的出现就是您治愈皮肤病的希望,鱼石脂软膏(双吉)的纯天然中草药制剂,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下面来看看介绍。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鱼石脂软膏

商品名称:鱼石脂软膏(双吉)

英文名称:Ichthammol Ointment

拼音全码:YuShiZhiRuanGao(ShuangJi)

【主要成份】本品每克含主要成分鱼石脂0.1克。辅料为:浓氨溶液、黄凡士林。

【性 状】为棕黑色软膏,有特臭。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疖肿。

【规格型号】10g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日,如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刺激性和消炎、防腐及消肿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 藏】密封。

【包 装】10g/支。

【有 效 期】36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1390

【生产企业】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充分介绍了关于鱼石脂软膏(双吉)的各种功效和用药准则的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治疗皮肤病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必须要引起患者的重视。皮肤病用药方面一定要谨慎,使用鱼石脂软膏(双吉)进行皮肤病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它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皮肤好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鱼石脂软膏(信龙)的说明书


皮肤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在我们周围有许多都是牛皮廯、白癜风等的患者吧,那么对于这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该怎样治疗呢?药物治疗是很多患者都会选择的治疗方法,鱼石脂软膏(信龙)的效果是这些药物中效果最好的,下边我们看看相信介绍。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鱼石脂软膏

商品名称:鱼石脂软膏(信龙)

英文名称:Ichthammol Ointment

拼音全码:YuShiZhiRuanGao(XinLong)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鱼石脂。辅料凡士林。

【性 状】本品为棕黑色软膏,有特臭。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疖肿。

【规格型号】25g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

【不良反应】本品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偶尔可致接触性皮炎。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日,如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该药品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刺激性和消炎、防腐及消肿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 藏】密闭保存。

【包 装】聚丙烯药用外用软膏剂盒,25克/瓶。

【有 效 期】36 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307

【生产企业】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

现在您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是不是已经心中有数了呢?以上就是针对鱼石脂软膏(信龙)的药效和药性所做的详细介绍了,鱼石脂软膏(信龙)是广大患者治疗皮肤病的不二之选,服用之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期待您恢复健康的消息。

治则


治则,顾名思义值得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指导各种具体治疗方法的总原则。治则是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应用于临床的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治则是临证制方遣药的依据,其内容颇为丰富,千百年来一直在防治疾病上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素问.移精变气论》: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四诊,根据具体病证制订的治疗原则,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主要有扶正祛邪、正治反治、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等。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包括治疗原则和方法两个内容。从整体观念出发,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将四诊所得的,进行分析、归纳。作出的辩证,然后根据证情制订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有一整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治疗原则理论。如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等。其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思想,在临床治疗上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兹分述如下:

一、未病先防

中医学对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视,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关键是取决于人体正气充沛与否,即人体抗病能力强弱。在同一条件下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因此,人们就需要加强精神修养,注意心理卫生,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饮食有节,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才能不易发生疾病。另外,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里,还可采用药物进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黄、艾叶、苍术等熏烟以防疫疠。

既病防变,指对病要积极地进行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诚如《金匮要略》所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既病早治、注意防变对于控制或减少疾病的发展与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治病求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其本。即谓治疗疾病时,必须针对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但是这些显露于外的征象,还不是疾病之本质。医者必须透过现象找到疾病之本质所在,亦即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只有从根本上除去了发病原因,疾病的各种症状才会得以彻底消除。如头痛这个症状,它可由外感、血虚、肝阳上亢、痰湿、瘀血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对症治疗,而应在辩证基础上,找出病因,针对其病因而分别采用解表、养血、平肝潜阳、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法进行治疗,即为治病求本。运用这一原则时,必须正确掌握标本缓急、正治与反治这两种情况。

(一)标本缓急

标与本,是中医治疗疾病时用以分析各种病证的矛盾。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的治疗理论。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标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两方面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疾病而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病位内外而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原发病(先病)为本。继发病(后病)为标。总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义。

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复杂的疾病,常常是盘根错结,矛盾万千。因此,在治疗时就需运用标本的理论,借以分析其主次缓急,便于及时合理的治疗。标本的原则一般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条。

急则治其标,指标病危急,若不及时治之,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如胀满、大出血、剧痛等病,皆宜先除胀、止血、止痛。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疗本病。

缓则治其本,指标病不甚急的情况下,采取治本的原则。即针对主要病因、病证进行治疗,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阴虚发热,只要滋阴养液治其本,发热标乃不治自退。故《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

标本同治,指标病本病同时俱急,在时间与条件上皆不宜单治标或单治本,只可采取同治之法。如肾不纳气的喘咳病,本为肾气虚,标为肺失肃降,治疗只宜益肾纳气,肃肺平喘,标本兼顾。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证中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二)正治与反治

在临证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然而有时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一致。出现了假象。为此,确定治疗原则时就不应受假象的影响,要始终抓住对本质的治疗,于是便产生了正治与反治的法则。

正治,是指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此皆属正治之法。大凡病情发展较为正常,病势较轻,症状亦较单纯者,多适用于本法。

反治,是指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征象是相顺从的,又称为从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大凡病情发展比较复杂,处于危重阶段,出现假象症状时,多运用此法,其具体应用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就是以热治热,以寒治寒。前者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真寒假热的患者;后者用于热极反见寒象,真热假寒的患者。二者治疗的实质上仍然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即指以填补扶正之法治疗胀满痞塞等证候,以通利泻下之法治疗泄利漏下等证候。前者适用于脾虚阳气不足而不健运者,后者适用于内有积滞或瘀结而致腹泻或漏血者。二者治疗的实质上亦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此外,还有反佐法,即于温热方药中加少量寒凉药,或用寒证药以冷服法;寒凉方药中加少量温热药,或用热证药以热服法。此虽与上述所讲不同,但亦属反治法之范畴,多用于寒极、热极之时,或有寒热格拒现象时。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如是,可以减轻或防止格拒反应,提高疗效。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演变出来的两种治疗方法。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病邪或机体反应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疾病本质,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同是痢疾,但疾病的病邪有湿热或寒湿的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属湿热痢的,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属寒湿痢的,则采用温中燥湿的方法治疗。

2.异病同治:是指在不同的病变过程中,如果病理相同,本质是相同的,都可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如久泻久痢,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多种病症,只要它表现出中气下陷,均可使用补中益气的治疗方法以升提下陷的中气。

综上所述,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其实质都是治病求本。它可以体现出中医学的治疗方法是建立在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的。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病;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可见各种治疗措施皆离不开扶助与祛邪这两方面。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它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扶正以祛邪的原则,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径》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方法。

祛邪,就是使用药物或其它疗法,以祛除疾病,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这种祛邪以扶正的原则,适用于邪气盛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又发展有攻下、清解、消导等不同方法。

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要认真细致地观察邪正消长的盛衰情况,根据正邪双方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后,灵活地运用。单纯扶正仅适用于正虚为主者;单纯祛邪仅适用于邪盛为主者;先祛邪后扶正则适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虚者;先扶正后祛邪则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扶正与祛邪并用则适用于正虚邪实者,即所谓攻补兼施,当然亦需要分清是虚多实少,还是实多虚少?若虚多则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实多则又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总之,要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受其影响。另外,人体之诸因素。如年龄大小、体质强弱、情志变化、饮食起居的调摄等皆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疾病必须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应适宜的疗法。这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

因时制宜,指不同季节治疗用药要有所不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即谓夏暑之季用药应避免过用温热药,严冬之时用药应避免过用寒凉药。因酷暑炎炎,腠理开泄,用温热药要防开泄太过,损伤气津;严冬凛冽,腠理致密,阳气内藏,用寒凉药要防折伤阳气,故皆日远之。

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虑不同的治疗用药。如我国西北地高气寒,病多寒证,寒凉剂必须慎用,而温热剂则为常用;东南地区地卑气热,雨湿绵绵,病多湿热,温热剂必须慎用,寒凉剂、化湿剂乃为常用。

因人制宜,指治疗用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之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成人药量宜大,儿童则宜小;形体魁梧者药量宜大,形体弱小者则宜小;素体阳虚者用药宜偏温,阳盛者用药宜偏凉;妇人有经、带、胎、产之特点,用药与男子则更有异。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整体关系,又反映了人的整体间的不同特性。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结语:治则讲究的三者之间相互的配合,密不可分,我们不能拆分开来单讲某一种原则或方法。治则经过多年的沉淀总结,形成了完备的中医系统理论,为临床的指导,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鱼石脂治溃口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