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穴位与养生 > 导航 > 穴位针灸养生

穴位针灸养生

2019-10-15

针灸与穴位关系

穴位与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针灸与穴位关系,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很多人不知道利用针灸究竟是为了干什么的,也不知道利用针灸可以治疗失眠疾病,针灸治病效果突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不能轻信任何一种治病方法,而这个针灸与穴位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如果想用针灸来治病的话还得找对穴位,穴位找不到就想要通过针灸治疗的话是没有那么容易的,那针灸与穴位的关系有哪些呢?

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针灸与穴位的关系是很大的,因为很多疾病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和改善,针灸治病效果突出,选择针灸来治病好处还多多,并且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选择针灸来给自己治病的时候也要注意检查疾病的 病重程度,如果疾病太重了,那么建议大家还得对症的治疗。

ys630.COm精选阅读

腰疼针灸穴位


腰疼针灸穴位

1、腰疼针灸穴位

寒湿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周,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穴位:命门、肠俞、阴陵泉、委中。

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或弦数。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穴位选取:关元、气海。肾阴虚穴位选取:绝骨、照海。

2、腰疼的病因

任何导致腰部受累的因素和疾病都可能引起腰疼。它们包括:突然负重或扭转、腰部外伤、体位不当,长期居处潮湿及腰部受凉,肾积水及结石等。出现腰疼症状的常见疾病有:腰椎间盘病变、退行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肾输尿管病、盆腔炎、女性经期、外伤等。

3、腰疼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腰疼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例如:腰椎间盘突出

大部分有腰部持续钝痛,平卧时减轻,站立后加重。一般情况下能耐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也有突发腰部痉挛样剧痛者,咳嗽及喷嚏能使腰疼加重,需卧床休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何预防腰疼

1、适寒温避风寒湿

腰腿部受风寒湿邪侵袭后,较易产生腰腿痛;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衣服被淋湿或汗湿以后要及时更换,居处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2、热摩腰温经通络

腰腿痛患者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双手掌心相对摩擦至有温热感后,迅速将两手掌掌侧置于两侧腰部皮肤上,上下来回摩擦49次,使腰部皮肤产生温热感。手法要求动作轻巧、往来流利、紧贴皮肤,但避免擦破皮肤。

3、旋腰髋舒筋活络

腰腿痛患者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以腰臀部为中心,按左、前、右、后方向匀速旋转,画椭圆形49次,数度适中;然后向相反方向重复49次。

4、动起来经暖血活

预防腰腿痛方法有哪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强身健体,滑利关节,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增强抗病康复的能力,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动起来,动能生热,热可暖经,经暖血活,腰腿疼痛可以减轻或消除;但同时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以避免扭撞伤。

5、调姿势保持腰曲

恰当的体位和姿势,和适时变换体位,能使腰椎生理曲度正常,避免腰腿疼痛的发生,站立、坐位每30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体位,有效预防腰腿痛。

腰疼的危害

腰肌劳损

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

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生殖器官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

风湿针灸穴位


风湿针灸穴位

1、风湿针灸穴位

临床运用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重视辩证取穴,以选用足三里、关元、命门3大强壮穴整体调整机体失衡状态的频率较高,疗效显着。

研究证实在临床治疗中选取足三里、关元、命门等强壮穴可调节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状态,促进自由基代谢,抗应激等,较好地体现了针灸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的调节作用,对强壮穴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2、风湿的临床表现

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亚型,由于遗传背景,发病原因不同,机制也各异,因而临床表现的类型,症状,轻重及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

风湿病多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许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叠,症状相似,如MCTD为这种表现的典型。

3、风湿治疗原则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可致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损害。此外,大多数风湿性疾病都有关节症状;每个病人,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应该仔细评价,以制订出其个人的治疗计划。治疗目标应包括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延续患者的生命。由于大部分风湿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因此要争取病人的合作,长期坚持治疗。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理疗,休息及锻练,矫形及手术。要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疗。

如何预防风湿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然本病的致残较高,但患有关节肿痛的病人只要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减少致残率,甚至治愈。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强健体魄,提高病能力及防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患者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冷水洗浴,勿当风吹;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干燥;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清洗。居住环境一不定期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4、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正气易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因而,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做,活动与休息适度是很重要的。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临床患者证实,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患了病后,情绪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风湿食疗方

1、生姜红糖茶:生姜5片,红糖适量。生姜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随时饮用。此药膳茶可治肢体关节风痹所治疼痛。有通经散寒之功效。

2、生姜粥:生姜5片,葱白3段,糯米60克。将生姜、葱白、糯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常食有效。此药膳粥可散寒利湿、祛风通络。用于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

3、五加皮醪: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将五加皮水煮两次去渣合汁,与糯米共煮成于饭,待冷,加入酒曲适量拌匀,发酝成酒酝。每日适量佐餐食用。此药膳醪通经活络,除湿祛风寒。用于腕、肘、膝关节疼痛等症。

肥胖针灸穴位


肥胖针灸穴位

1、肥胖针灸穴位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

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2、针灸减肥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辩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

3、针灸减肥注意事项

准确定位

治疗找穴时,最好应用耳穴探测器或探测针在耳穴区寻找最佳敏感点,然后将针对准敏感点,准确压入,固定牢靠,轻轻揉压直到有明显的酸麻胀重的得气感为止。

严格消毒

整个操作过程应做到严格消毒,所有的针和器械均应浸泡在75%的酒精或消毒液中备用,防止发生感染或污染。

定时按摩

埋针后,应在餐前半小时、两餐之间、晨起和晚睡前都要进行按摩,每餐按摩15~30次,按摩时手法宜轻柔、用力均匀。

如何预防肥胖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减肥吃什么

1、山楂:山楂内含山楂酸、柠檬质、鞣质、皂苷、果糖、脂肪酶、维生素c等成分。山楂所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分解,所以能降血脂,并且还有收缩子宫、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等作用,因此是用于减肥的良药。但是要注意处于孕期的女性要谨慎服用山楂,因为山楂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很容易导致流产。

2、橘皮:橘皮内含陈皮素、维生素B,等成分,能行气化痰、健脾,能降脂。减肥时也多用之。

3、茯苓:茯苓内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等物质。能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能降血旨,有减肥作用。

4、赤小豆:赤小豆能利水渗湿,内含蛋白质、维生索B。、维生素B2、烟酸、钙、铁等物质,具有减肥作用。

胃酸针灸什么穴位


二、胃酸针灸有什么禁忌三、胃酸吃什么好

胃酸针灸什么穴位

1、胃酸针灸哪些穴位

1.1、选穴

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

肝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火针及毫针取穴相同。

1.2、配穴

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胸闷、恶心加内关。

1.3、针法

取坐或卧位,选穴并常规消毒。然后以右手拇指持细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并将其靠近穴位。将针于灯火烧红至白亮,迅即将针刺入穴内(可根据部位、胖瘦定角度和深度,灵活采用直刺、斜刺和点刺法,深度约0.5-1.0寸),并即刻敏捷出针(进出针靠腕力控制,时间约半秒),随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两组主穴交替使用,背俞穴和相应类俞穴交替使用,其他穴两侧交替使用。

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畏寒者加烤神灯。两组均隔日1次,10次者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 第4个疗程前复查。

2、针灸治疗胃酸效果好吗

穴位疗法可以直达患处。针灸遵循中医标本兼顾,辨证施治原理,利用特定穴位进行药物治疗。这种方法将药物埋在穴位内,将药物的能量由 经络传入体内,直达病患部位,疏通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脾胃功能,同时配合一些中成药,内外药力双重作用,增强胃肠黏膜的修复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消退、溃疡愈合。

3、胃酸针灸要注意什么

3.、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3.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3.4、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3.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3.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 误伤重要脏器。

胃酸针灸有什么禁忌

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 ,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 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胃酸吃什么好

1、含碱成分的食物

胃酸过多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乳类、血、酱油,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类、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2、低脂、低糖食物

胃酸过多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摄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3、面食

胃酸过多应以面食为主,面食能稀释胃酸,其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豆浆、粥类等,能稀释胃酸、保护胃粘膜。还可以多吃馒头、包子、面条等碱性面食,让胃的酸碱达到平衡。

4、含蛋白质的食物

胃酸过多要多摄取蛋白质,节制刺激性食品,因胃液分泌过剩,为保护胃壁,要多摄取蛋白质丰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如豆腐、白肉鱼及牛奶等。

咳嗽针灸什么穴位


二、咳嗽针灸要注意什么三、咳嗽时怎样按穴治疗

咳嗽针灸什么穴位

1、咳嗽时针灸什么穴位

1.1、尺泽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1.2、孔最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操作:直刺0.5~1寸。

1.3、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1.4、鱼际 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操作:直刺0.5~0.8寸。

中医提醒:以上方法的使用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结合病情进行治疗,不可盲目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2、咳嗽怎样根据病情来针灸

2.1、外感

治法: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后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处方:肺俞列缺合谷。随证配穴,咽喉肿痛:少商尺泽;发热:大椎外关。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浅刺。手太阴与手阳明相为表里,取其络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凡风热咽喉肿痛者,取少商点刺出血,泻尺泽,可清泄肺热以消肿利咽。发热者取大椎、外关用泻法,以疏泄热邪,使邪从外泄而热自解。

2.2、内伤

痰湿侵肺:治法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处方:肺俞太渊章门太白丰隆。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因脾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为标本合治之法,丰隆为足阳明经的络穴,取其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3、咳嗽的病因是什么

本证之发生,其原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于是肺气雍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一为它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得下降;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盛烁肺,气失清肃,均可导致咳嗽。

咳嗽针灸要注意什么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4、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过度饥饿、疲劳者。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咳嗽时怎样按穴治疗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2、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3、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针灸与穴位关系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