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男性养生偏方 > 导航 > 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偏方

男性养生偏方。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细菌性痢疾的偏方”,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彻底治愈却很困难.原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治病的问题了.所以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偏方治大病.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什么小病都去医院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有哪些常有的偏方是可以解决哮病这样的常见疾病的呢?很多家人有这种疾病的人都会很好奇.


方 1

〔组成〕辣蓼300g.

〔用法〕加水5000ml 煎熬,1 日服2 次,每次 100ml.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

方 2

〔组成〕鲜大叶鬼针草120g.

〔用法〕加水2碗,煎成 1碗,去渣,加糖 30g,一次服下.

〔附注〕此方用于急性痢疾,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赤白痢加红、

白糖各15g.

方 3

处方枳实25g,厚朴,山楂,金银花,白头翁各20g,槟榔,大黄,甘草各15g,滑石10g.将上药第1煎加水1000ml,武火急煎,留取药剂200ml;第2煎加水500ml,留取药剂量同1煎.两次煎药汁混合后服用,与24小时内服完

对于细菌性痢疾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否则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具体偏方对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如果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还最好接受专业医生的意见再继续服药.

ys630.COm精选阅读

白蔹黄连治小儿细菌性痢疾


孩子的吃饭问题,是父母们要倍加关心的事情。小儿细菌性痢疾,想必大家都应该认识,这种病不怎么好治的,这里小编介绍一种中医偏方给大家,白蔹黄连。白蔹黄连的处方中成分还是很多的,还有白蔹黄连的功能,需要大家一一去辨别。但是白蔹黄连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很好的,一起来看下吧!

功能主治

主治小儿细菌性痢疾。

偏方组成

白蔹、地锦草、黄连、黄芩、广木香、葛根各10克。

用法用量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人胶囊内,每粒装药末0.3克,每服3~4粒,每日2~3次。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122例,经用药3~6天后,均获治愈。

小儿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各年龄组小儿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临床特点。本病可分为:急性菌痢、非典型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性痢疾,其中中毒性菌痢病情经过极为凶险,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惊厥或休克,如抢救不当,可迅速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因

病原是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分A、B、C、D四群(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宋内氏菌),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志贺菌属经口进入胃肠道,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并生长繁殖,细菌裂解后产生大量内毒素与少量外毒素,志贺菌内毒素从肠壁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毒血症及急性微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8天不等,大多为1~3日。临床分型,根据病情及病程可分为:

1.急性细菌性痢疾

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腹泻、大便性状为脓血便或黏液便,伴有阵发性腹痛、里急后重,有时有热性惊厥,腹部可有轻压痛,可触及痉挛性乙状结肠,肠鸣音亢进。

2.非典型菌痢

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大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

3.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周称为迁延性痢疾,超过2个月则为慢性菌痢。急性菌痢未得到合理治疗,或发生于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小儿。

4.中毒性痢疾

是菌痢的一种严重类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高热可达39~40℃或更高,伴全身中毒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很快发展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以脑水肿为主要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频繁或持续抽搐、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甚至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整、甚至呼吸停止),此型较严重,病死率高。

(2)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表现为感染中毒性休克,患儿烦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末梢循环差、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时胸部X线可见肺部大片状阴影或广泛实变,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CO2血症。

(4)混合型上述2型或3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由于全身严重的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缺血严重,极易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严重病例常合并DIC,肾功能衰竭,偶可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

结语:有关白蔹黄连的功能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白蔹黄连也是有一个新的认识。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上述也简单介绍了些。还是挺复杂的,我们在生活中还是要多多注意才行。注意保健身体,多锻炼,增强免疫力!

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名】菌痢汤。

【组成】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克,乌梅50克,仙鹤草50克,山楂50克。

【用法】上药加水浸透后,浓煎2次,收集药液500毫升置灌肠器中备用。每次灌入150-250毫升(液温以患者体温为宜),保留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曾冲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外受暑邪。

【治法】清热利湿,解暑止痢。

【方名】参蛎三荷汤。

【组成】党参31克,生牡蛎31克,荷叶15克,荷梗15克,荷叶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崔宗汉方

细菌性痢疾

(一)传染源:菌痢病人及带菌者。其中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略,故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更大。

(二)传播途径: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通过苍蝇污染食物、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地震,战争,洪水等因素可致水源污染,而引起暴发流行。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但有交叉耐药,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四)流行特征:

季节性∶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有利于苍蝇孳生及细菌繁殖,且人们喜食生冷食物,故夏秋季多发。

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此可能与活动范围大及接触病原菌机会较多有关。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抵抗力较强的健康人可被胃酸大部分杀灭,即使有少量未被杀灭的病菌进入肠道,亦可通过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将其排斥。此外,在有些过去曾受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患者,其肠黏膜表面有对抗痢疾杆菌的特异性抗体(多属分泌性IgA),能排斥痢疾杆菌,使之不能吸附于肠黏膜表面,从而防止菌痢的发生。而当人体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如一些慢性病、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即使感染小量病菌也容易发病。

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后,先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然后通过基底膜侵入黏膜固有层,并在该处进一步繁殖,在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下,迅速引起炎症反应,其强度与固有层中的细菌数量成正比,肠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菌体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

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特异性体质对细菌内毒素的超敏反应,产生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DIC等,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以脑组织受累较重。

潜伏期

数小时至7日,平均1~2日。

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

(1)毒血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不适

(2)肠道症状:

腹痛:便前加重、便后缓解,左下腹明显

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10~20次/日,有里急后重

体征: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2、轻型

类似肠炎,症状轻,易漏诊、误诊。

3、中毒型

2~7岁儿童多见。全身症状重(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肠道症状轻。

按其临床表现之不同分3型:

休克型 (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由于全身微血管痉挛,而有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紫绀,早期血压可正常,但亦可降低甚至测不出;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可伴有少尿或无尿及轻重不等之意识障碍,此型较常见。

(2) 脑型(呼吸衰竭型):此型较严重,病死率高,以严重脑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亦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表现,为最凶险类型,病死率很高

慢性菌痢

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原因有:

1、急性期未及时诊断或治疗不彻底、不适当;

2、患者原有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原有慢性疾病:肠道、胆道、寄生虫等;

3、神经类型不稳定:有神经官能症。

4、细菌菌型有关;福氏易耐药

细菌性痢疾偏方 我们这样治疗效果好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等都是细菌性痢疾的一般表现。这种病症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能够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细菌性痢疾偏方

马齿苋汁治疗细菌性痢疾

原料:取鲜马齿览3060克。

做法:洗净捣汁;煎沸入蜜和服。或单用本品去根洗净,开水煮沸后,加醋、蒜、盐佐料凉拌或做馅吃均可。也可用稀释煎液保留灌肠。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每日一次,连用五天。

蒸大蒜治疗细菌性痢疾

原料:生大蒜1-3瓣。

做法:生大蒜蒸熟吃,每次13瓣,日服三次。或取大蒜在火上烧熟,用白糖拌好吃下,或用熟蒜蘸白糖吃也可。除吃蒜外,喝茶、喝酸奶,对痢疾病人都有好处。

水煎生山楂

原料:生山楂1020克,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10-15克。

做法:水煎顿服或每日分两次服,连用三天。

水煎穿心莲

原料:穿心莲1020克。

做法:用水煎,每日分两次服,十岁以上用量酌情增加。临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远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

水煮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3060克。

做法:洗净切片,用清水煮熟,白痢加红糖15克,赤痢加白糖15克,赤白痢疾加红、白糖各10克,趁热搅拌匀,分23次吃完,连用三天。

煮鸡蛋蘸白矾

原料:鸡蛋,白矾。

做法:慢性菌痢久不愈者,用煮鸡蛋去皮蘸白矾面吃,有收敛止痢的作用。或用石榴皮510克,水煎2030分钟,去渣,加红糖温服。此方法对细菌性痢疾初得者不宜使用。

水煎干萝卜菜

原料:干萝卜菜叶1020克。

做法:加水煎浓,加糖,平时饮服有止泻痢的作用。

解毒宽肠汤

原料:当归、杭白芍各12克,酒炒黄连、莱菔子各9克,木香9克,薤白15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主治猝发痢疾。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偏方,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细菌性痢疾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关的认识。所以,想要用这些偏方来进行治疗细菌性痢疾的话!还是请在询问医师的情况之下进行治疗和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偏方 用这些偏方效果会很好


这种病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可以用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很高。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以用一些偏方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就介绍几种能够治疗细菌性痢疾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贴脐止泻饼

原料: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山楂、木香、姜枣、小葱等。

做法:捣烂如泥拌匀,加入适量蜂蜜,做成钱币大小的药饼,用塑料膜包好备用。将药饼贴脐上固定6~8小时,治疗慢性菌痢虚寒型。

双藤汤治疗细菌性痢疾

原料:红藤50~l100克,忍冬藤25~5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急性菌痢赤多白少者。

石榴皮茶治疗细菌性痢疾

原料:取石榴皮15g。

做法:洗净切片,加水煎服,每日代茶频饮,可用于治疗休息痢,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减少、大便夹有粘液或见赤色。

煮鹿衔草

原料:干叶200~250g,加水1000~2000ml。

做法: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分6次服完,每日3次,10~15天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可治慢性菌痢(休息痢)。

水煎马齿苋

原料:马齿苋100~150g。

做法: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鲜马齿苋捣汁半杯,加蜂蜜两匙,隔水炖,空腹分两次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青辣椒籽

原料:取辣味重的青辣椒籽300g。

做法:晒干研末,成人每天服3次,每次服9g,有温中散寒、收敛止泻之功,可用于治疗久痢脱肛。

水煎凤尾草

原料:凤尾草30~40g,加水250ml。

做法:煎至100ml左右,再加白糖或冰糖5~10g,分3次口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柿子干治疗细菌性痢疾

原料:柿子。

做法:取柿子洗净切片晒干,炒黄研末,每次5g,一日服3次,开水送服。可治急性菌痢。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的仔细阅读,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治疗细菌性痢疾应该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里推荐的几种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偏方治疗前请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治疗服用!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本病,现代较早的报道见于五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末,已应用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治疗,并进行较大样本的观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创制了一种穴区刮疗法抢救中毒型菌痢,在降热、止痉、恢复呼吸循环衰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八十年代以来,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针灸对本病确有显著的效果,有人曾统计2199例,治愈率竟达92.5%[3]。通过对照观察,发现用针灸治疗急性菌痢,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细菌转阴率均优于西药组[4]。在不同菌型感染的痢疾中,以福氏菌型痢疾针灸疗效最好。

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菌痢的机理,也做了很多工作。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但不同实验研究已经表明:针灸可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以体液免疫功能 (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增强最为明显[4];还能抑制菌痢患者亢进的肠蠕动,并有扩张肠血管、增加肠血流量的作用 ;最近,有人通过21项客观指标的分析,证实针灸治疗急性菌痢具有抗炎,灭菌,防毒,解毒,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纠正生理功能紊乱和物质代谢障碍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体针、刺血拔罐、穴位注射、耳针、艾灸及头针等。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

配穴:高热加大椎、曲池;呕吐加内关、中脘;里急后重加关元、长强;抽风惊厥酌选水沟、十宣、印堂;呼吸衰竭酌选素髎、内关、涌泉、大冲;循环衰竭酌选百会、水沟、十宣、素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2 穴,其中上巨虚与足三里可交替轮用。配穴据症情选用。

普通型治法:以泻法为主。针刺略深,得气后,紧提慢按结合捻转反复运针,刺激强度可适当增大。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宜多次运针,增强针感。重症每8小时针1次,轻中症可日针1~2次,症状缓解改为每日1次,直到痊愈。本病针刺恢复较快,不须计疗程。下同。

中毒型治法:除用上法外,应抓住退热、止痉两要点。退热,大椎、曲池均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病初起用大椎,热久者加曲池;止痉,亦宜剌血。

(三)疗效评价

急性菌痢针灸治疗治愈标准:(1)临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成形;(2)大便镜检三次阴性;(3)细菌培养阴性。

针刺治疗本病,治愈率在90%~100%。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大肠、小肠、直肠下段。

配穴:皮质下、交感。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明显加配穴。每次选2~3穴(单侧)。寻得敏感点,毫针刺入,快速捻转,尽量用病人能耐受的较强刺激,留针15~45分钟,并间断地作持续运针,直至病人便意及腹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重者,每日2~3次,待控制后,改为每日1次。亦可在上述耳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0.1毫升,每日1次,左右交替,双侧轮用。

(三)疗效评价

治疗110例患者,治愈率在90%左右。

艾灸

(一)取穴

主穴:分二组:1、神阙;2、关元、气海。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气海穴旁开各4寸。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第1 组加配穴。神阙隔盐灸,布盐于脐孔厚一毫米或填满脐孔,上置艾炷,灸2~4壮(每壮约2克左右);第2组穴用洗净的独头大蒜1 枚,切成2.5~4厘米厚的4片,艾卷在离蒜片5~10厘米处以雀啄法熏灸,主穴约灸8分钟,配穴灸2~4分钟,均须出现红晕。每日灸3~6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治疗36例 ,22例获愈,14 例配合中药后痊愈。

头针

(一)取穴

主穴:颞旁二线。

(二)治法

取28号1.5~2寸毫针。以15度角进针。病情急、病程短,腹泻超过5次者用泻法:令病人深吸气时进针,当针刺到蜂窝质层后,即快速捻转推进。得气后用力后退,如此反复运针3~5次,留针2~3小时。病情缓、病程长,腹泻在4次以下者,用平补平泻手法:令病人平稳吸气时进针,针刺入蜂窝质层后,即以缓慢捻转推进至得气,再作反复运针数次,留针1~4小时,上法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14例,结果治愈9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

乌梅艾叶治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是身体内部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这里小编介绍一种中医偏方给大家,乌梅艾叶。乌梅艾叶的处方中成分还是很多的,还有乌梅艾叶的功能,需要大家一一去辨别。但是乌梅艾叶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很好的,一起来看下吧!

功能主治

燥湿运脾,导滞清痢之功效。主治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偏方组成

乌梅9克,艾叶9克,川椒9克,赤石脂9克,干姜9克,槟榔15克,黄芩15克,黄连9克。

用法用量

上药用剂量根据患儿年龄而定,每日1剂,水煎服。幼儿可分数次服完。煎法:以一定量水浸泡药5分钟。用武火煎开,改文火煮20分钟,煎取药液少量频服。

病例验证

周某,男,4个月。因发热、解脓血样便,日行十余次,哭吵不安4日,以庆大霉素治疗2天,症状无好转。查肛温39℃,急性热面容,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处方:黄芩5克,乌梅、艾叶、川椒、干姜、大黄、钩藤、黄连各1克,槟榔、赤名脂、银花各3克。进1剂,热退,便次减。去银花、大黄、钩藤,继服2剂,诸症消失,大便化验正常。

急性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脓血的稀便为其主要症状。中毒型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常发生惊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诊断检查

1、检验 血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1/d,3次,停药后再2次。并作药敏试验。必要时以pCR法查大便志贺菌。大便镜检注意原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肠滴虫、各种寄生虫虫卵、霉菌菌丝。各种肠毒素测定。如大肠埃希菌肠毒素(LT、ST),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厌氧菌培养(空肠弯曲菌、难辨梭菌)。电镜查病毒颗粒、核酸电泳图谱(pAGE)。

2、特殊检查 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并评估脱水酸中毒程度。抽血查钾、钠、氯、HC0-3含量。

3、鉴别诊断 凡未得到病原学诊断者,确诊时均需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及非感染性腹泻鉴别。

治疗方案

1、对症治疗 积极控制高热,采用药物与物理降温。恢复期口服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与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可加速控制腹泻。

2、继续进食 鼓励正常饮食。

3、抗菌治疗 首选黄连素联合诺氟沙星,或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口服,疗程3~5d。

(1)黄连素:成人每次0.5g,2/d。小儿30mg/(kgd)。

(2)诺氟沙星:成人每次0.4g,2/d。小儿禁用。

(3)氧氟沙星:成人每次0.3g,2/d。小儿禁用。

(4)环丙沙星:成人每次0.4g,2/d。小儿禁用。

(5)重症及6月龄以下婴儿可选用下列药物:①头孢氨噻肟,成人每次1g,1/12h,肌注;儿童50~100mg/(kgd)。②头孢去甲噻肟及头孢曲松,剂量同①。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次80mg,1/12h,肌注。小儿2~5mg/(kgd)。妥布霉素,成人每次80mg(8万U),每8~12h一次,小儿4mg/(kgd),分2次肌注或静滴。

(6)其他:尚可选用磷霉素、口服庆大霉素、SMZ-TMp(服用后需多喝水|)等。

4、液体疗法 对轻症患者,必须口服足够液体以预防脱水。有脱水者,采用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米汤加盐、盐糖水、ORS)。重度脱水者,以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同时进行。

5、中医中药(1)铁苋菜石榴皮煎剂。(2)本症为大肠湿热,热重于湿者,白头翁汤加减。里热重者,葛根芩连汤加减。(3)针刺:主穴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1~2/d,5~7d。

护理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消化道隔离。接触者医学观察7d。

2、详细记录出入量。继续随意饮食。充分供给水分和电解质,保证尿量正常。

3、病程24h以内的患者,每2h观察一次体温、血压、呼吸、神志、面色、四肢循环。及时发现重型(中毒型)患者。

4、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糜烂。

结语:有关乌梅艾叶的功效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乌梅艾叶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乌梅艾叶的病因,上述也简单介绍了些。还是挺复杂的,我们在生活中还是要多多注意才行。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吧。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方剂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有哪些方剂吧?

疾病病因

病前一周内的不洁饮食史、接触史,当地本病流行情况。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

痢疾杆菌在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上可生存数天、甚至10余天,并可在葡萄、草莓、黄瓜、西红柿、凉粉、肉冻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污染可导致食物型或水型爆发流行。

苍蝇生活于粪便污物之间,蝇体常携带痢疾杆菌等病菌,因此急性细菌性痢疾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天。

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发烧39℃以上,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开始时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大便次数增多,但便量逐渐减少,并且转变为粘液便或脓血便,一般每日10~20次,严重者可达20~30次,大便时里急后重感(大便时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明显,经过治疗,症状可望5~7天得到控制,整个病程约1~2周。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 证〗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

〖治 法〗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

〖方 名〗乌龙煎剂。

〖组 成〗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 处〗曾庆佩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相关治疗偏方有了一定的了解,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中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细菌性肠炎


在日常很多小孩子比较贪吃,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吃了许多不该食用的东西,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辨别能力比较低下,不能正确分辨食物的安全与否。孩子的肠胃发育不健全,所以食用一些不良的食物就有可能会让肠胃感染细菌,久而久之很容易引发细菌性肠炎。

这类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肠胃不适,而且感觉大便之后还拉不完的症状。这就是细菌性肠炎的主要症状,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孩子的不良反应。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篇文章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细菌性肠炎的相关介绍。

霉菌性肠炎多发于营养不良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小儿,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少数可达10次,为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有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大便镜检可见真菌抱子和菌丝,粪便培养可有真菌生长。病程多迁延,治疗也比较麻烦。治疗霉菌性肠炎应采用以下方法。

(l)立即停用所有广谱抗生素。

(2)服用抗霉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每日5~10万/千克体重,分3次服;克霉唑每日20~60毫克/千克体重,分3次服,其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偶可有手足麻木、白细胞减少等;龙胆紫每日l~2毫克/岁,口服,伴有鹅口疮患儿先用3%苏打水漱洗口腔后,再用1%龙胆紫涂口腔,每日2次,一般治疗2~3天可痊愈;克霉灵每日2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静脉滴注。

(3)调整肠道正常菌群药物。如回春生每次l~2粒,每日3次,口服;米雅每次0.5~l克,每日3次口服;乳酶生每次0.3~0.9,每日3次日服。还可服用叶酸、培菲康、促菌生、妈咪爱等。

(4)支持疗法。伴有营养不良儿要加强支持疗法,可少量输血浆或入血白蛋白、小儿氨基酸、小儿脂肪乳等。伴有贫血者可反复少量输鲜血。

我们通过本篇文章对细菌性肠炎的相关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在日常发现了类似的小孩子应该及时的做好护理措施。如果症状得不到控制的患者应该及时的送往医院,在医生的诊断下配合治疗才能够很好的治愈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肝脓肿


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种类很多,而且每天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发现自身有疾病的时候,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让疾病不会在继续发展,那对细菌性肝脓肿疾病,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对人体危害比较大,而且这样疾病发现后,也是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那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是一个生活当中不太常见的疾病,但是对这样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所以发现后不能拖延治疗时间。

细菌性肝脓肿:

(一)细菌性肝脓肿分类及感染途径

1.按脓肿数,可分为孤立性、多发性二种。

2.按感染途径分

(1)经胆道性: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感染途径,胆道蛔虫症、胆石症、壶腹部狭窄、胰头癌等各种原因,都可使胆总管阻塞,细菌逆行入肝内形成脓肿。

(2)经门脉性:凡与门静脉系有关或邻近器官的细菌感染,都可播及肝脏。在抗生素未问世前,由化脓性阑尾炎所致较多,其它如肠道感染、胰腺炎等亦可引起肝脓肿。

(3)经肝动脉性: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上呼吸道感染、疗痈、肾周围脓肿,细菌经肝动脉人肝发生脓肿。

(4)邻近脏器感染直接波及:胆囊穿孔、膈下脓肿、胰腺脓肿、右肾脓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脓胸、肺脓肿均可直接蔓延至肝。

(5)继发于肝外伤、肝肿瘤:如穿透性外伤后,细菌污染肝脏后所致肝脓肿。肿瘤则以肝门部肿瘤后继发感染多见。

(二)病因与病理

细菌性肝脓肿之病原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在我国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厌氧菌则以微需氧链球菌及脆弱杆菌为多。细菌侵入肝脏后,即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形成小脓肿。小脓肿可逐渐扩大,互相融合成较大的脓肿。起源于胆管病变者,开始亦为小脓肿,后融合成较大的脓肿,与分布于肝内胆管之病变相一致,常呈节段性。脓肿多与胆管相通,且以左侧多见。感染来自门静脉系统者右叶比左叶多见。

蛔虫性肝脓肿:蛔虫寄生于小肠上中部,因具有游离钻孔习性,往往经胆道而窜入肝脏,引起胆道蛔虫症或并发严重蛔虫性肝脓肿。进入肝内的虫体、虫卵机械性损伤,上行性细菌感染,蛔虫排出物中含有脂肪酶、抗凝素、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引起局部肝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肝右叶,可能与右肝管较短有关,亦可发生于左叶或两叶。

细菌性肝脓肿发病与机体抵抗力、原发的疾病有关,以下情况多见:①全身性原因如糖尿病,应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全身衰竭;②胆道狭窄,胆道系统良性与恶性病灶手术后;③肝动脉结扎或栓塞术,不规则肝切除术后;④门脉菌血症,阑尾炎,胃大部切除及结肠切除术等;⑤转移性肝癌。

通过以上介绍,对细菌性肝脓肿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因此对它治疗的时候,也是需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且对治疗的过中,患者如果有不适的时候,都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使得患者身体各方面,也不会受到损害。

细菌性肺炎的偏方


细菌性肺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彻底治愈却很困难.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偏方治大病,其实说到底还是原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治病的问题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什么小病都去医院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有哪些常有的偏方是可以解决细菌性肺炎这样的常见疾病的呢?很多家人有这种疾病的人都会很好奇.


验方1.银翘散: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淡竹叶12克,芦根2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后下),桑白皮15克,前胡12克,瓜蒌皮12克,鱼腥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验方2.麻杏石甘汤:浙贝母15克,麻黄12克,知母10克,冬瓜仁20克,桃仁20克,鱼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山桅10克,黄芩15克,瓜蒌皮15克,青天葵12克.桔梗10克,芦根30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验方3.养阴清肺汤:生地黄20克,麦门冬15克,白芍15克,

玄参15克,川贝12克,牡丹皮10克,杏仁10克,太子参24克,地骨皮15克,黄精20克,紫菀12克,桑白皮15克.每日1坚,水煎服

对于细菌性肺炎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否则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具体偏方对治疗该病的效果如果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还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过度的依赖偏方.

细菌性结膜炎


眼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因为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如何的精彩,可以让我们看透整个世界。但是眼睛又是脆弱的,如果保护不好的话,它也是很容易会受到伤害的。今天说的细菌性结膜炎也是其中的一种伤害,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细菌的感染,导致结膜的发炎。

眼睛出现细菌性结膜炎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很多人喜欢用手去揉眼睛,其实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可以将手中的细菌带到眼睛里面,让细菌感染结膜。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3天,急性发病,两眼同时或先后相隔1-2天发病。患者自觉刺痒及异物感,进而烧灼、畏光、眼睑因肿胀难于睁开。有时因分泌过多感到视力模糊,出现虹视,除去分泌物后,视力立即恢复。

2.分泌物为粘液或粘液脓性,可粘着睑缘及睫毛,晨起封闭睑裂。重者分泌物中的纤维蛋白凝成乳白色假膜,附着在睑膜结膜的表面,很易用镊子剥离,留下有轻微的出血面,但无组织缺损。检查时,应与真膜区别,后者呈灰黄色,由白喉杆菌引起,为大量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的结膜凝结而成,不易剥离,如强行除去,其下露出溃疡面,引起出血及组织损伤,临床上叫做膜性结膜炎。

3.睑球结膜充血,以睑结膜及穹窿结膜最明显,有时尚可合并球结膜水肿,眼睑红肿。由科-韦氏杆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者,结膜下常有出血点,球结膜水肿。

4.发病3-4天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约两周痊愈,可并发边缘性角膜浸润或溃疡。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1.症状:患眼刺痒、灼热感.刺痛.异物感。晚间或阅读时较显著,且有眼疲劳感。分泌物不多,常为粘液性,晨起时易将眼睑粘着。也有感觉眼部干燥者。病人自觉症状往往较客观检查所见严重,但也有无任何不适者。

2.体征:轻者仅有结膜稍充血,但持续日久者,泪阜部及睑结膜略显肥厚,睑缘轻度充血,白天眦部有白色泡沫状分泌物。

淋菌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2~4天,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因分泌物特多且为脓性故又称脓漏眼。眼睑肿胀,结膜水肿,病情发展急速,4~5天达高潮,3~6周才渐消退,可并发角膜溃疡和穿孔。一般新生儿的病情较成年人为轻。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细菌性结膜炎的资料,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都会有所警惕。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一定要做好保养,眼睛不舒服的话不要用手去揉,因为这样是很容易将细菌带到里面去的,有什么不适应该选择去看眼科医生。

细菌性阴道炎薏米


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原因应该是女性没有注意自己下半身的卫生。或者是在经期没有注意卫生条件。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的一种,因为细菌的侵入,阴道发生了炎症疾病。经常需要注意治疗,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直接涂抹在患处的药物。可是细菌性阴道炎薏米可以吃吗?

细菌性阴道炎可以吃薏米。

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是什么?细菌性阴道炎(BV)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当患上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导致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厌氧菌以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厌氧菌数量可增加100-1000倍。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

细菌性阴道病除导致阴道炎症外,还可引起其他不良结局,如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非孕妇女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感染。

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有哪些?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呈鱼腥臭味是由于厌氧菌繁殖的同时可产生胺类物质所致。检查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甲硝唑抑制厌氧菌生长,不影响乳杆菌生长,是较理想的治疗药物,但对支原体效果较差。

1、口服药物

首选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口服,共7日;替代方案:替硝唑2g,口服,每日1次,连服3日;或替硝唑1g,口服,每日1次,连服5日;或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连服7日。甲硝唑2g顿服的治疗效果差,不再推荐使用。

2、局部药物治疗

含甲硝唑栓剂200mg,每晚1次,连用7日;或2%克林霉素软膏阴道涂布,每次5g,每晚1次,连用7日。口服药物与局部用药疗效相似,治愈率80%左右。

3、随访

治疗后无症状者不需常规随访。细菌性阴道病复发较常见,对症状持续或症状重复出现者,应告知患者复诊,接受治疗。可选择与初次治疗不同的抗厌氧菌药物,也可试用阴道乳杆菌制剂。

细菌性痢疾的偏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