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季节养生之道 > 导航 > 夏季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之道

夏季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之道

2019-10-19

名人养生 齐白石大师的养生之道

季节养生之道。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关于饮食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养生 齐白石大师的养生之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相信齐白石的大名,已经传至家喻户晓了。但是大家对他的了解应该至局限于他的画工,而他的养生秘诀,却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小编就将带大家走进齐白石老先生的,看看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齐白石的

说到齐白石大师,我们对他的作品非常的关注,从而忽略了他的养生秘诀,那么他的养生秘诀有哪些呢。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年-1957年),作画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故年近百岁之时,仍精力充沛,挥毫不止。白石老人的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一七戒,二八不,三喝茶,四食之有道,五拉二胡。

养生术一:七戒

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

一戒饮酒

齐白石老先生认为饮酒对身体是有伤害的,所以很少饮酒,而且也是饮用葡萄酒,其他时候几乎滴酒不沾。

二戒空度

人生不学,苦混一天。白石老人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他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

三戒吸烟

白石老人不吸烟,家中亦不备烟。

四戒懒惰

白石老人坚持自己料理生活,如补衣、洗碗、扫地等活,都亲自去做。

五戒狂喜

说到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无人不晓,他的画经常获得各种大奖,而且还经常被选入国际著名画展之中。但是他依然隐乐于心,平静坦然对待,没有一丝狂喜的神态。

六戒空思

白石老人认为空思空想无益健康,还会陷入杂乱无章的忆旧中,不能自制。

七戒悲愤

白石老人泰然处世,始终保持平静乐观的人生态度,既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大泣。

中医病因学认为,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白石老人能注重情志调养,则脏腑气机升降调和,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养生术二:八不

白石老人到晚年又总结了八不养生术。

一不贪色

若老年人长期纵欲,不仅会加快身体衰竭,还会导致突发性疾病。

二不贪肉

若老年人的膳食中脂肪过多,易患高胆固醇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三不贪精

若老年人长期吃精细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减少,会减弱肠蠕动,易便秘。

四不贪咸

若老年人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和肾脏衰竭。

五不贪甜

若老年人过多吃甜食,会引发肥胖症、糖尿病等,不利于身心健康。

六不贪饱

若老年人饮食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肠胃的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七不贪热

若老年人饮食温度过热,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消化道长期受烫热刺激,易患胃癌、食道癌。

八不贪凉

若老年人长期贪吃冷食、冰冻食品刺激消化道,容易引发胃炎、腹泻和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中医病因学认为,饮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这样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饮食过寒过热,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白石老人晚年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他延年益寿的关键之一。

养生术三:喝茶

茶已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好的保健饮料之一。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茶能解渴提神,它的止渴生津功能是目前任何饮料无法相比的。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丰富营养成分。茶能防治多种疾病,包括抗衰老、抗癌防癌等。茶还能陶冶情操,使人心身更健康。

白石老人很早就掌握了用茶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服用中西药都不建议配茶使用,但是中药里头,却有一些可解风热的药物,反而需要配上清茶,药效才会更显著,而且也有以茶入药的例子。白石老人认为,即冲即饮的决明子茶属于性凉味甘苦的食材,是天然的解毒剂。

某些因植物或药物中毒的人,在找医生诊治前,可先喝下大量的浓茶应急。感受风寒的人,也可喝热茶缓解身体的不适。治风寒中药须配清茶,由于风寒感冒者的症状多半出现在上呼吸道,而茶有把气上引的效果。配合清茶服用,可把药效引到头面,迅速缓解上呼吸道的头痛、流鼻涕等现象。

白石老人还认为,喝茶过量易伤胃及失眠,更会尿频,因此饮用量要控制好,并且最好在睡前两个小时左右不要喝茶。患有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人,也不宜喝浓茶。中药里有很多养生茶,如能配合个人的体质善加利用的话,对强身健体有很大帮助。养生茶每天喝一次就够了,不必太多。

养生术四:饮食

白石老人始终认为食之有道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方式:

杂食杂食充分体现了食物互补的原理。杂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有人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如条件所限,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

慢食

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可以减肥、美容、防癌、健脑。

素食

意思是基本吃素,不是一点儿荤也不吃,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

一日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还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疾病。

淡食

就是少盐、少油、少糖,而多盐、多油、多糖是三害。

冷食

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鲜食

绝大多数食物以新鲜为好,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做鲜吃、不吃剩。

洁食

干净的食物。

生食

指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避免营养素的损失。

定食

定时定量进食,久而久之形成动力定型,是最佳的。

稀食

食粥养生自古延续至今,除粥外,还应包括牛奶、豆浆等流质。

小食

三顿正餐外的小餐称为小食,符合少食多餐原则,具多重功效。

选食

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食物(甚至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使营养更具有针对性。

断食

即在一定时间内,一顿或一天不进食,可彻底地排除体内毒素。

干食

干食增强了咀嚼功能,较强地刺激牙周的神经末梢,起到健脑作用。

养生术五:拉二胡

白石老人很喜欢拉二胡,特别在晚年,常一个人在傍晚时分,坐在房前树下,一边轻轻拉二胡,一边低声哼唱。

白石老人早已发现,二胡等音乐不仅可以娱情、畅意、益智,还可以宽心、健身、养生、疗病。

养生保健知识

一、预防观: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二、辩证观: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三、平衡观: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四、整体观: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传统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齐白石的和养生保健知识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现在,你已经知道齐白石大师的5大养生术分别是哪些了吧。如果你觉得他的养生秘诀对你有所帮助的话,不妨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享给你身边同样需要这些知识的朋友吧!

yS630.Com相关推荐

国画大师养生之道


目录:

第一章:在画画中单纯地快乐着 画鸡名家雒枫专访

第二章:仙风道骨逾百年 国画大师晏济元

国画是中医传统文化璀璨之一,也是中医传统养生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一般画画的人都比别的行业的人更长寿、健康,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两位国画大师的吧!

在画画中单纯地快乐着 画鸡名家雒枫专访

走南闯北开阔眼界心胸

雒枫,原名郭生民,字润泽,号乐汉,因擅长画鸡,人送雅号雒公鸡。现年近八句的雒老出生于山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因生活难以为继,父母不得不将他转送他人,雒老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绘画艺术的莫大兴趣,对乡间的剪纸、年画爱不释手,稍有空暇,就用小木棍在地上画来画去。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绥德师范学校,师从艺术教育家刘学智学习绘画,开始接受严谨有序的美术正规教育、训练,给自己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绥德师范艺术系毕业后,雏老加入石油干部培训班,随后分配到青海柴达木,基地就在敦煌。在这里,雒老感受到艺术的莫大震撼,求知若渴的他趁着冬季培训的几个月歇工空隙,经常到敦煌莫高窟、干佛洞去临摹写生,也就在此时,他有幸结识了在中国美术史上颇负盛名的常书鸿先生,常先生感动于这位年轻人的勤奋,再加上见其悟性十足,认为人才难得,一老一少,越谈越有劲,越谈越投合,常先生还手把手地传教他如何临摹、如何写生、如何创作,这难得的三年冬训机缘,让雒老的绘画学养、技艺都有了质的飞跃。

石油战线是一个居无定所的工作,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家,雒老先后被调至云、贵、川等地,那时侯,正处于上个世纪50年代之初,照相机属于稀罕之物,雒老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一枝炭笔,一本素描本,描绘出种种地质风情。走南闯北多了,再加上那时候条件艰苦,野外考察都是靠一双腿步行,风餐露宿,夜宿帐篷,跟现在的徒步野外生存差不多,倒是把自己的腿脚腰板练得倍儿棒,眼界和心胸也开阔了很多,颇有一份大丈夫的豪情。

寄情雄鸡 领悟艺德真谛

1958年,雒老随勘探队到了昆明,有幸结识了时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周霖先生,这是他正式求教的第三位老师。

郭沫若称周霖先生诗、书、画三超,中央美院院长、著名画家吴作人题予今生日口水,艺敏周郎,国家领导人常将其大作作为出访礼品赠送外国贵宾。

周先生了解了雒老的绘画经历,审视了雒老的画作,悉其功底不错,好木可雕,有感而发道: 徐悲鸿长于画马,齐白石长于画虾,你画花乌、人物,又画山水,画得都不错: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精。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你不妨在原有基础上专攻一种,攻出点名堂来。名帅的指点是通向成功的灯塔,雒老知周先生是画鸡大家,闻名中外。加上自己也爱画鸡,尤喜雄鸡,因为雄鸡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五德之禽:文(头戴冠)、武(足有距)、勇(敢冲敢斗)、仁(见食相呼)、信(不失其时)。

雄鸡象征着阳刚之美,况且鸡又是凤凰的原型,故而历史被文人墨客做为吟咏的对象,也足历代画家钟爱的题材。

在雒老的心目中,雄姿英发、守时护孺的公鸡是一种负责任的载体,是一种完美的体现,他借鸡发挥,用拟人化的手法,让雄鸡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笔下的雄鸡活了起来,或闲庭信步、韬光养晦;或目光如炬、高瞻远瞩;或引颈长鸣,笑迎曙光给人以奋发向上,生机勃勃之感。读雒老的雄鸡图,确能体味到人们所晚的南派画风之苍苍茫滋润,北派画风之粗犷奔放,形成了融南北画风于一体的写意风格,从立意构思到严谨的构图,从笔墨的力度到意象的表现,画面中总是充满着独特的精神喜气。

已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土席周浩然先生钦佩其人品画品,称其为雒公鸡,从此, 雉公鸡之名叫开了,书画行家岑学恭、邵仲节、洪志存、邓焕彰、李仲海、林旭中等良师益友对其推崇备至,四川著名书法家毛远定先生对雒老的评价是:从早到晚笑嘻嘻,不见愁眉苦脸时;满脸春风成乐汉,一门心思话公鸡;川西景物情常在,晋北乡情人未归;自古丹青不知老,百年童子可期显。

盛名之下,年近八旬的雒枫只足淡然一笑: 古人云:蕴而不露,真止高深的画面并不直露于纸上,而在读名心田。不要以小我为宗旨,应有博大的胸怀和领悟。不在于一点一滴的得失,要有数点梅花天地心的胸襟,只有具备心灵美才能与自然观察到的生活美的情趣中找到契合点,这才足真正的画家。

清心寡欲 感受单纯快乐

甲年的波折经历让雒老对很多事情都看得淡了,他况:年龄越大,欲望就越少,越容易满足,就希望身体健康,全家平安就好,另外,要时时保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中国人有个独有的优点很容易满足,只要保证温饱就不会发牢骚,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当然,还是有个别人是属于欲望较多不满足的,这样不好。写字、画画的人和那些老革命家为什么普遍寿命长,这和心态是分不开的。他们虽然也动脑子,也有不少烦心事,但是贵在单纯,只知道专心做好自己的事,顾不上计较太多。一张作品的完成、一次战役的胜利就会让他们雀跃不已,其满足感和喜悦感是旁人所不能领会的,一切的烦闷都随之烟消云散。不像现在有些人,一天到晚汲汲营营,挖空心思去投机取巧,再也感受不到那种单纯的快乐,最后心累了,身体也垮掉了,何苦来哉。

雒老一生痴迷于绘画事业,对他来说,只要还能画画,只要有人还喜欢他的画,就已足矣,画画就是他的第二生命:事实上也带给了他健康,修养了身心,延长了生命。雒老将画画比喻为练功,首先是胸中要有气势:一个马步或跨步扎在桌前,下盘巍然不动,运笔才能足够稳定。其次星全身心地投入,否则不小心掉了一点墨在纸上或手抖了一下,出现了败笔,这张画就毁了,专心绘画时是听不到外界声音的,身边有人走动交谈的动静都是听不到的,全身心都沉浸在自己的一方世界里,跟练功要求的心静入定差不多。

真实坦诚 可谓性情中人

虽说身体现在各方面的指标都挺不错,仅血压、血脂有点高,但雒老并没有掉以轻心,仍然坚持每年自费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他说虽然会花不少钱,但求买个平安,毕竟这个年纪了,身体各器官都处于不断衰退状态,说不走哪天就出了什么毛病。每年的检查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身体的详细情况,一旦出现了某方面的不良趋势,也可以及时进行嬷整,最大限制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平时的生活上:雒老三餐间隔时间都严格按照4~5小时的标准,饭量挺大,不挑食,只是要求最好清淡一些,也很少吃零食,属于吃嘛嘛香类型。睡觉时间也尽量保证够八九个小时,除非是晚上没休息好,否则中午一般是不会午休的。外出锻炼很少,因为雒老认为做家务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了,顺便还可以促进家庭融洽,雒老笑呵呵地说:抹抹桌子拖拖地板都可以让全身得到充分的锻炼,我做家务时还喜欢放上一段轻快的音乐,听得高兴时还要扭扭秧歌。不要把做家务当成一种负担,也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嘛,人也不能光管好吃饱睡好就行,多做点运动,多动动脑,多与人交流,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也是防止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

在采访快结束时,雒老还透露了自己的一个小秘密一一他也会哭鼻子。情感细腻敏感的他看到身边那些感人故事时会哭,看电视剧里那些动人情节时也会哭。当年《三国演义》热播时,见宋江投诚,想起后来梁山好汉的悲惨遭遇,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种无法改变的无力感,狠狠地掬了一把同情泪。

雒老认为,人要活得够真实坦减,难受就别老憋着,哭是发泄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也能让毒素从泪水中排出。如果老是压抑着自己,毒素累积在身体里,对健康可是很大的损害,同时破坏了身心的平衡,但要注意的是,发泄后要适时调节自己,别一味沉浸在悲伤中。

人生就像一盘美昧大餐,酸甜苫辣威五味俱全,每一种昧道是以适度为原则,懂得制约,懂得平衡方能成就佳肴。

仙风道骨逾百年 国画大师晏济元

一代国医大师晏济元,不仅是当今我国书画技艺之集大成者,而且是我国书画史上的长寿状元,于201 1年2月10日仙逝时,已享110岁高寿,堪称当代画仙,一代宗师。笔者曾为晏老诊病,颇感荣幸。

那是在2007年末,我正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为病人诊病,忽听诊室外有人说话: 就是这里,今天是来找马列主义看病了。话落门开,一位满脸笑容,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出现任面前。

恰逢电视台那几日一直在滚动播出对老先生的采访与介绍,于是我一眼将他认出一一晏济元!随即右手虚引,脱口说道:这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啊!晏老接口道:对啊,我就姓晏!那能不能先给我看一下呢?周围病友闻言顿时不让: 你去排个队嘛!这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在排队,你就等一下嘛!我赶快圆场: 诸位,今天我们大家能见到这位老先生,真是有福气啊!这位老先生可不止80岁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年有107岁了!病友们一听,惊讶不已,纷纷让座,看不出:看不出,您都107岁了!那我们都是小字辈了,快坐快坐,您先看吧!

这是我与晏老的初次相逢,此后又断续为晏老诊病几次。

在诊病之余的攀谈中,我发现晏老之所以能寿逾百岁,与他的生活,工作暗合是分不开的。

艺苑青松,挥毫百年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既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又是具有延寿功能的养生活动。自古以来,书法家与画家每多长寿,所以说寿从笔端来。晏老可谓其中的代表人物。

晏老出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就随父学习诗、书、画、印,并从此与书画结缘百年,百岁以后仍能挥毫泼墨,可滑书画界的不老青松。所以然者,从中医角度来看,习书作画能疏通经脉、调畅气血、凝神静志、调整心理平衡。而且,书画艺术要求作者在创作时,要头正身直、臂开脚稳、悬肘松肩,以利提全身之气,还要集中精神,保持心正气和,此时,身体实际处于一种内意外力的气功状态。因而习书作画,能使体内气血畅通,身体各部功能和心理状态得到调整,长期坚持,就有延年益寿之功。

晏老书画百年,早已堪透世间百态,笔下蕴含风情万种。正是百年的艺术人生,长久的书画修养,使晏老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名利皆忘,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可见,精于书画是他寿逾百岁的重要原因。

心胸开阔,达观长寿

晏老一生的经历其实非常坎坷,直到晚年才得以安定。他在壮年日斗,恰是旧中国内外交困,动荡不安之时,于是怀着报效祖国之志,留学日本,学习科学知识,并在学习之余将满腔热情化为书画作品,加深了对书画艺术的理解,日军侵华后,他不顾艰险,毅然回国,与国画大师张大千一起,多次举办抗日募捐画展,一时传为佳话。

1949年重庆解放时,晏老心情大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而作技术工作,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服务国家,业余时间尚研究书画艺术,生活安乐祥和而满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七十大寿时,晏老作国画(红日青松》,并题词以贺,毛主席十分高兴,欣然接受,据说这是当时毛主席唯一收下的生日贺礼。

1964年,朱德总司令看到晏老的画作后称赞说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随即推荐他的作品于政协礼堂展览。正当墨老名声大振之时,孰料一场车祸令他卧床八年,同时又被打成右派,一家人居破庙,食无着,困苦已极。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晏老依旧保持每天作画,以豁达的心态将他人所不能忽之事纳于其宽大的胸怀和恢弘的画卷中。迟暮之年回首时,晏老笑言:我的荣辱悲欢,尽在书画之中。

晏老甚至对造自己假画的人,也心存宽恕: 人不要计较这么多,虽然这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砸了他们的饭碗啊!也正是因为他有了将一切置之度外的宽大胸怀和达观精神,作品才会愈发气势恢弘,也使他经受住了人生百余年的考验,得以长寿。晏老自己也曾说过:其实心态对延年益寿才是最重要的,我每天除画画外,啥都不理,只想些快乐的事。

坚持写生,动以养形

晏老在一个世纪以来.一宜坚持野外写生为创作之本,百余岁仍壮心不已,实属难能可贵。写生活动融旅游、运动和环境养生于一体,其实是很好的养生方法。晏老无论是在求学、旅日,还是颠沛流离之中,只要有空暇,就要外出写生创作。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他更是以八十老人之躯,北上北京,南下广州,赴云南,登石林,泛漓江,游三峡,创作了不少丹青巨作。百余岁高龄时,还多次到云南玉龙雪山、四川峨眉山、山东泰山写生,为了寻找最能表现山水的壮丽和气魄的观景点,曾不择路径在山石与树丛中穿行、攀登、观察,以细致体会眼前的山水美景,并携景入画。

旅游怡情,擎登赏景,能调畅气血、和悦情志、锻炼体魄,是中医提倡的养生延年之妙法。晏老百余岁仍谒金顶、登泰岱,比南宋大文豪陆游的八十未满七十余,山巅水涯一丈夫尤有过之,老先生畿年过耄耋超期颐,享寿百余年,与此大有关系。

起居有常,饮食资生

长寿老人多有规律的生活加较为固定的饮食谱,晏老亦不例外。前几年,他曾先后客居深圳、北京、重庆,但一直保持着规律而闲适有度的生活,这是他长寿的法宝。每天早晨七点准时起床,四处走动一会儿后,就打理起最爱的兰草,浇浇水,或者将兰叶一片片擦得一尘不染。晏老的饮食,早晚不沾油腥,清淡为主,一生不抽烟不喝酒,平常以咖啡代茶,百岁后仍坚持每天创作一幅书画。他还很喜欢逛商场,尤其是衣服店和餐具店,兴起时还与儿孙们一起玩耍,以享天伦。除书画外,晏老还喜欢收藏国内外各式刀具,把玩刀具的时候,脸上总会洋溢起心满意足的表情。

其实,养生得法,百岁可期,晏老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是好养生者应该赶超的目标。

2012年的2月1 0日,正是晏老的周年祭日,愿其大德长留在人间!

结语:画画讲究的是静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绘画着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有着比常人更平和的心态,想必这也是很多国画大师们能长命百岁的主要原因之一吧。(文章原载于《养生杂志》,刊号:2012.02号,作者玉子、马烈光,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名人养生 国医大师夏桂成的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夏桂成今年已八十四岁,仍然精神矍铄,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每周的工作安排是上午门诊四次,查房一次,下午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撰写稿件或著书发表。学术高产,风采依然,他并无养生秘药,全凭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国医大师夏桂成的是什么?

夏桂成养生:生活规律 合拍日月星辰

夏桂成根据《周易》所阐述的自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阴阳之气总体协调人体的代谢,平衡着阴阳,使之顺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就会颐养天年。他非常反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一些人夜作昼用,昼则夜寝,黑白颠倒,生活无序。他常谓之:阴阳皆反,岂能不加速衰老,诸病不久将至!

夏老自己每天五点半起床。起床洗漱后,进行八段锦或太极拳锻炼,然后看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书籍,吃完早饭后去医院上班;上午平均诊治20~25名患者,工作结束,午餐后小憩片刻,下午自由工作,图书馆是他喜去之处;保持晚在五点半到六点晚餐,餐后稍事休息,即散步;九点半到十点间就寝。

一天的生活看似平淡,但是非常有规律,保证睡眠非常重要,夏桂成指出:充足的睡眠赛过吃补药,他并不主张多吃补品。好的睡眠是精力充沛的基本保证,过迟的睡眠会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百病丛生,这是他的养生信条之一。

夏桂成养生:清淡饮食 避免伤脾之苦

夏桂成最怕工作之余的应酬,因为自知禀赋所致他的肠胃功能历来偏弱,过度的辛辣、油腻尚且不说,即便是生冷、滋补之品,都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便溏、腹痛。 

所以当年过半百之后,他唯恐身体素质下降,首先从后天脾胃着手调护。他认为,肾之衰退,在八八之年已经在所难免,唯有保护好后天,才能保养体质,以养天年。所以在他一概谢绝应酬之余,擅长以清谈、温润、平补的调养方法,时刻不忘顾护脾胃。平素夏桂成食谱是以粗茶淡饭,五谷杂粮为多,尽量少食禽肉类、海鲜等等。他认为对胃肠道影响比较大。平素喜饮淡茶,忌饮咖啡。水果中夏教授比较偏爱苹果,至于葡萄、猕猴桃由于容易腹泻,并不多吃,主要旨在不去触犯脾胃为要。

夏桂成养生:顺应时令 违逆者易伤

顺应节令是大自然的要求,二十四节气有着大自然特殊的规律,春发、夏浮、秋肃、冬藏,这些都是人们应该注意到的节令现象。夏桂成每每于盛夏入三伏天时要休息1日,停诊1~2周,即使再忙,大暑这天也是要注意休息的。他会选择在春分、谷雨等节令外出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的空气。他在名医堂的诊室里挂有一张日中服药图和不同体质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时辰图。

夏桂成的养生经验源于生活,亦用于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他按照运气学说推算出来的成果,它告诉我们如何陶冶情操,造就精气神。他认为: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欲的泛滥,熙熙攘攘无不由欲而来,只有节制心态,适可而止,善于满足者,在平淡追求中获得乐趣,方是养生之境界。

夏桂成养生:怡情悦志 宁心胜补肾

夏桂成指出:心肾相合,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心者,离火也,肾者坎水也,正是《易学》中坎离既济,心肾合交之意。古代的高僧参悟练功时也讲究天人合一,心气下降,肾水上滋,心气得以滋养,肾气得以纳藏,这是更高层次上的养生。

夏老一生早年特别怀才不遇,年轻时候的夏桂成并不像现在有名,他做了二十几年的主治医师,但是他一心专研学问,并在低职称的情况下,依旧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他在几次晋升职称时也将机会让给了别人。

夏桂成时常锻炼气功,注重冥想,心气得以沉降敛藏,肾精亦可以得到滋养。心胸宽广,海阔天高,怡情悦志,宁心安神。注重心肾相合,这是在超然于尘嚣之外的一种境界。

名人养生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是谁大家知道吗,相信稍微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晚清时期的重臣,是位伟大的军事家。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曾国藩也是一位非常注重养生的养生专家。他有自己的养生方法,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么就和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大风大浪,但是他一直都非常重视养生,而且,他也有一套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养心奠大于寡欲

养生首在养心,曾国藩认为惩忿窒欲是养生的大法。所谓惩忿,就是遇事不要烦恼,发怒,以心平气和对待之。他在家训中规定: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所谓窒欲,就是对不良嗜好和私欲都要有效地抑制,不让其萌生,而胸怀坦白、天宽地阔、心身泰然。这样自然脏腑气血调和,生机勃勃。他还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在他的日记中常常见到静坐片刻。在他的家书中常有告诫子弟静坐养生的句子。

节制饮食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二种。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

他也知道,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膏粱厚味,肥鱼大肉这些食物都是会对我们的脾胃有损伤的。所以,他认为,少食、素食、清淡能够养脾胃,脾胃得养的话,自然而然就能够健康长寿了。

多动、习劳

多动、习劳他认为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脉通:不动则病滞。他每天坚持饭后走一千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他在家训中说:劳则寿,逸则天。他的儿子曾纪译少年体弱多病,即命其每日早晚各步走五里路。坚持日久,便转弱为强。

早睡早起身体好

早起曾国藩说:年起为养生第一秘诀。早赶可以振刷精神。早起是曾氏祖辈几代的家风。的确,早上空气新鲜,能令人头脑清醒,周身舒适。曾氏一生坚持早起,在他的教导影响下,家中人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他手下的幕僚、将领无不效法,没有~个敢睡懒觉。正如民间俗语:早睡早起身

病未服药病去止

正确对待医药曾国藩的祖辈不信医药。这点他井能遵守祖训,而是相信医药。他认为医药能治病保身,但也能致病伤身,要正确对待医药。他主张病来即药,病去即止。他本人有病,即时服药。日记中有夜不能寐、服归脾汤数帖而愈。癣疾大作,痒甚,用药稍安。他从不随便服药,更不信庸医的危言深语。很推崇精神调养和食物调养。

养脾胃,脾胃得养他也非常的重视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他还经常买人参、鹿茸、阿胶之类的补品送给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叔婶及师长。而且,自己也是经常让家里人用黄芪、白术、山药、当归,茯苓之类的中药补品来熬制喝的。

一百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曾氏的这套养生法确有一定的科学性,且简便易行,值得效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他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七、保养真气

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歪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八、爱护身体

时刻以父亲的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训导作为健体却病的准则。

九、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

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可以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十、每月不可荒废旧技能

每月写作几篇文章,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葆养真气的强弱。却不能完全沉溺于中,因为做文章特别耗费真气和时间,也最容易使人玩物丧志、隐没本性。

十一、写字

饭后写半个时辰的字。所有文字方面的交际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写字的机会。凡事不可留待第二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越难清理。

十二、夜晚不出屋门

它使人耽搁正事,精神疲惫,务必戒除。

三戒与三练的曾国藩

晚清重臣曾国藩不但在军事上是个难得的人才,在治家上,也让后人赞赏,此外,他在养生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着与众不同的经验。总而言之,曾国藩的养生可以归纳为三戒与三练。

一,戒贪

作为晚清重臣的曾国藩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手握重权的曾国藩有许多贪污的机会,但曾国藩严于律己,以国家为重,不贪腐。

二,戒淫

在朝廷为官,哪个不是妻妾成群,曾国藩却不学他们,尽管风气很糟糕,但曾国藩在淫欲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后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三,戒奢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曾国藩憎恨奢侈,诸事从俭从简,让晚清其他大臣极为敬重,同时也十分害怕,因为曾国藩太清正了。

四,练字

曾国藩的毛笔书法虽然算不上特别优秀,但曾国藩却特别喜欢练习书法,他并不是想通过练习让自己成为书法高手,而是想通过练习,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静,心境变得豁达。

五,练棋

曾国藩在生活中比较喜欢下棋,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总免不了要带上一盘棋,下棋只是为了消遣,为了散心,毕竟繁忙的公务有时会弄得自己心情不佳,下下棋,可以修身养性。

六,练志

曾国藩总会有意识地去练习意志力。尽管身居高位,自己有许多机会吃美食,但曾国藩却崇尚素食,而且以身作则。为了让从属官员与后辈做到早起,曾国藩自己最早起床。通过这些行为,对自己的意志进行检验,加以练习,曾国藩最终养成了凡事坚持有始有终的习惯。

此外,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曾国藩真乃养生之贤士也。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代名人曾国藩的,他修身十二法以及修身十二法一直都后人借鉴着,这也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养生方法,小编建议大家也可以多学学他健康长寿的秘诀。

名人冯骥才的养生之道


冯骥才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冯骥才是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作家,闲暇时光喜爱绘画、收藏、钓鱼、看球赛等,这些有趣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

冯骥才喜欢钓鱼已有多年,尽管写作计划很多,常常夜以继日地爬格子,但钓鱼的雅好他始终保持着。他的朋友中有几位热衷钓鱼者,经常相约去一同钓鱼,不知是技术高还是运气好,冯骥才每次都能钓到不少的鱼,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总是乐颠颠地满载而归。

多年的钓鱼生活,使冯骥才感到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愉快都有好处。它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垂钓者可以在这微妙的境界中得到休息和娱乐,钓鱼能够陶冶人的性格,增加涵养,有益于身心健康,对一些慢性疾病还有治疗的作用。实践证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到郊外钓鱼,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心胸也会随之开朗。

爱好广泛的冯骥才告诉笔者:我曾经是搞体育的,深知锻炼对健康的重要,尽管我很忙,但无论多忙,我都有意识地去锻炼,除了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书法、绘画和钓鱼外,我还坚持每天慢跑或散步。冯骥才认为,钓鱼不仅能养生,还能从中感悟人生,精于垂钓者都知道,当大鱼上钩时,钓鱼的人应该将钓线放得较长,任由鱼拖着跑,等鱼累了,再慢慢收线。

如果鱼再一次挣扎,要再一次放线,鱼累了,再收,几个回合下来,鱼就会精疲力尽,任由钓者拖上岸。假如鱼刚上钩,就硬把鱼往岸上拖,往往会把钓线扯断、鱼钩被拉直,或者鱼嘴被撕裂,结果上钩的鱼也会逃走。

他认为快乐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快乐是一种心境。精神因素来自自身,要靠自己去营造:广纳博采,提高心理素质,你就会有快乐。

冯骥才从文之后,画笔直没有舍得丢弃,他把绘画视为第二职业。冯骥才说:把小说与画放在一起,我才能找到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冯骥才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拉紧,于是我们挣扎、奔突、拼尽全力,却无异于自杀。

有时候,你休息一下再醒来,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生需要智慧,更需要宽容,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尤其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游刃有余的。

古今名人养生之道


虽无一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

魏武帝曹操也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密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写道: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同时,这首诗是一曲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吧!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 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他在《负冬日》诗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这不是一般炼气功的人所能达到的。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 ,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 ,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诗的全文 如下: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 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当代古文字学家商承祚教授,在七十诞辰写了一首幽默的明志诗:九 十可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难得计,六十小弟弟,四十五十满地爬,二三 十在摇篮里。由此诗可知,人至老年保持一颗童心,可延年益寿。

著名红学先驱、诗人、小说家俞平伯,他一生坎坷,却不悲不戚,吃着 粗粮淡菜,直到九旬开外时,生活仍能自理,他从不给家人增添麻烦和负担 。晚年,仍以周恩来的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座右铭,每天从事研究和写作不息。在自我保健上,他曾经写过一首《养生歌谣》:愉快劳动 精神好,足够休息保护脑。长期锻炼强身体,适当娱乐不烦恼。节制饮食慎 起居,讲究卫生身体好。风烛残年成过去,精神百倍腾云霄。

91岁的诗人臧克家先生积60年经验,写了4句健身的歌诀: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战。诗中告诉人们,只要思想的主心骨牢固了,愉快的情绪饱满了,加上有节奏的脑体运动调剂,营养供应充足,患病时及时以药制之,何愁无健康之体,如此又岂不快哉!

名人养生 揭秘赵雅芝的养生之道


赵雅芝一直以来都是无数男人心目中的女神,而她也没有辜负中国第一美女的美称。这么多年以来她依然还是那么美丽,岁月不仅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皱纹,反而让她更加风姿卓韵。究竟要怎么样做才会像她那样永葆青春,她又有什么样好的呢?

尽管已经岁数不小,但赵雅芝看起来依旧那么漂亮年轻。我们不禁要问,她平时是怎么保养的?又有睡眠好的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

不做素食主义者

对于自己的保养方法,赵雅芝坦言:我的生活很规律,吃得很自然,不偏食,虽然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不是素食主义者,也喜欢吃辣,但我会注意营养的均衡。

很多女明星怕长胖,长期不敢吃肉食,坚持素食,但赵雅芝却认为这样反而有害,因为肥胖的原因不是吃得太多,而是体内营养不均衡,造成排毒不顺畅而导致肥胖的。肉可照吃,但要适当控制,不要让脂肪过多,更不要引起上火而伤害皮肤。

注重营养均衡

在饮食方面,赵雅芝说,自己是个十分注重健康的人,不一定每餐都要大鱼大肉,也不是山珍海味就最好,平时饮食注重营养搭配,保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说到饮食话题,她说:在挑选面包时,就应该挑选粗麦面包,而不是精白面做的面包;吃米饭时,糙米就比普通大米更有营养,含有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等;多吃蔬菜水果,记得炒青菜时不能炒太久,否则容易流失营养等等。

有空就做做面膜

赵雅芝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不是名牌就好,每天要保持皮肤清洁,试试用过后吸收好不好,有没有不良反应。在家有时间就调一点面膜,没时间就买面膜使用,总之好好爱惜自己。

每周坚持做有氧体操

赵雅芝一直坚持做有氧体操,她说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听听音乐,看看新闻,这样就不会显得枯燥了。而对于一些女性为了减肥采用的激进方式,赵雅芝本不认同,她认为适当的运动完全可以达到保持身材的效果。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在中、小程度的任何韵律性的运动。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氧化体内的脂肪或糖等物质来提供;运动时全身大多数的肌肉(2/3)都参与;运动强度在低、中等之间,持续时间为15-40分钟或更长。有氧运动的形式很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和各种跑步机、协率自行车、台阶机练习等。

赵雅芝平常也很注重运动,这也是她保持身形和心态的法宝。我常常陪孩子游泳,我丈夫喜欢运动,我比较懒,经常锻炼的方法既省钱又方便,我家那幢楼有20层,我住在一楼,每次我走8层楼梯要走4个来回,一周坚持2次,这对于锻炼腿部、心脏很有好处。而且为了能坚持,就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

控制自己的情绪

赵雅芝最厉害的地方可能是她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偶尔也会情绪失控,但她绝不会乱发脾气。她认为发脾气会使心情低落,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

把老公当成朋友

赵雅芝说,我平时把老公当成朋友,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有时候你对着老公会觉得结婚就是这个样子了,他帮你做什么事也是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很多情趣,但是如果是你男朋友帮你做一件事情,你可能会很欣赏。比如早晨他给你倒了一杯咖啡,如果老公给你倒咖啡,你就会觉得他是一家人,照顾你很正常。想想男朋友为什么要给你倒咖啡呢?这样你就会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你对我真好!

当然,不一定要每天对男朋友撒娇,只要两人之间保持一些距离,多注意呵护这种生活的情趣,心情就会很舒服了,心态也就会很好了。

起居有规律,保养很重要

不过,赵雅芝表示,作为女人,保养还是很重要的,就算不喜欢化妆,至少应该学会保养,生活规律尤其重要,我不爱夜生活,很少应酬,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了充足的睡眠,吃得健康,不偏食,不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肉我照吃,不是素食主义者,也喜欢吃辣,但我会注意营养均衡。其次,还要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护肤品,不是名牌就好,每天要保持皮肤清洁,试试用过后吸收好不好,有没有不良反应。在家有时间就 DIY一点面膜,没时间就买面膜使用,总之好好爱惜自己。

心态保持平和

赵雅芝一直强调自己是把家庭放第一位,事业排第二。她不爱夜生活,作息正常,一日三餐也保证正常,生活十分有规律。

赵雅芝提到,保持心态平和对养颜有帮助。她说,自己的性格比较温和娴静,即使有脾气时,也注意控制情绪,不乱向身边的人发泄,否则既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影响感情,宁愿通过运动等方法把不好的情绪发泄出去。

学会爱自己

在赵雅芝养生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法则就是学会爱自己。在有时间的时候,赵雅芝会去美容院洗脸或是在家用一些护肤品来让皮肤保持湿润,此外赵雅芝还会通过煲汤来达到美容的目的。看来想要青春永葆,女人们还是要加把劲好好坚持哦!

结语:看了赵雅芝的,你是不是非常的惊讶,怎么会如此简单呢?任何复杂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把它化简成无数简单的问题,而把这些简单的问题做好,那么我们就是成功者。不在于做的多复杂,而在于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名人养生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对于郑板桥大家熟悉么?相信很多人都是知识的吧,他在书画上面是非常有成就的,除了这个他也是活到古来稀的一位名人,在但是那个年代能够活到73岁是很稀奇的。那么他有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养生的吧。

郑板桥的

一说起郑板桥,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是不陌生的,他是一位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名人,是一位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曾经做过山东范县县令、潍县县令,一直活到73岁。

俗称人活70古来稀,在那个年代,73岁已算是高寿。由于他古怪荒诞,狂放无羁,做事松松跨跨,穿衣邋邋遢遢,作画疯疯傻傻,一生糊涂到家,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诗、书、画技艺精湛,堪称三绝。尤以画竹彰显了他清为官,勤为民的高风亮节。他以独特的糊涂养生享誉中州,被世人戏称为糊涂老人,这也是老先生养生方面的独到之处。老人家的一生有五大糊涂:

一是糊糊涂涂吃饭

乾隆十二年,郑板桥由于开仓济民的善举被告发于朝廷,被撤职罢官。离开潍县时,他雇了三头小毛驴,一头驮着简单的行李,一头驮着两夹板书和一个乐器,另一头由一名随从骑着在前面引路。郑板桥为官清廉,心系民生,老百姓哭着挽留他,他画了竹和菊与他们道别,并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回到家里,他在自家的厨房写了一副对联,内容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副对联虽直直白白14个字,但却说出了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了郑板桥清贫的家境,二也揭示了他对饮食的注重。他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用的是我国传统的瓦壶。郑板桥这种粗茶淡饭,不讲究,也不挑食,糊糊涂涂吃饭,从而糊糊涂涂地活到了古来稀的年龄。

古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清淡和素食对健康长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所发现的长寿地区的人,大多以谷类、蔬菜、瓜果为主食。如前苏联的格鲁吉亚有一个长寿地区和我国长寿之乡巴马,他们的饮食多以蔬菜、小麦、玉米为主。研究表明,新鲜蔬菜、干果、浆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极高,是延年益寿的可取食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控制肉食,多食一些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如豆油、菜油、青菜、水果、粗粮、豆类、海洋植物等,并能保持大便通畅,健脾益胃。

二是糊糊涂涂性情

郑板桥在60岁时为自己写了一副寿联,寿联的大意是:当今之人,啥叫康宁?袋中有点余钱,坛中有点剩酒,锅中有点余粮,取几页陈旧纸张,狂放的吟诗高歌,高兴时就像个顽童。如此这样,就是活过六十还嫌不够;所以,人们要想长寿,就得早睡早起,耳无俗生,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平日里育花养柳随意穿插,一日情闲胜似两日,这样下来,不愁活不过一百岁。这首诗说出了郑板桥糊糊涂涂的性格给他带来乐观、豁达、求实的态度,使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平和、喜悦,充满着美好宽慰的状态,这是他长寿的灵丹妙药。作为现代人,要使自己的性格糊涂起来,就要做到五忘。

1、忘掉容颜

我们以后还是不要总是着镜子,免得旦见早起云鬓白,不知何时染秋霜了。

2、忘掉年龄

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国家大事上;把自己的心思用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善事善举上;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自己的爱好上,或作文作画,或养鱼浇花,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使年龄的概念淡化起来,使自己成为老活宝、老小孩。

3、忘掉恩怨

要把一生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喜怒悲伤、挫折失误统统糊涂掉,不想它,不念它,从而使生命轻装起来。

4、忘掉疾病

老来多病,实属必然。二十年前人找病,二十年后病找人。年轻时花钱找病,年老时花钱买命。人到了老境就如同汽车到了大修阶段,所有部件都开始老化。既然事情已是这样,我们就不必老挂于心,有病就治,况且现在医疗条件优越,认真配合治疗,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起来。

5、忘掉生死

人生生死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天有昼夜,人有寿终。一个人要是天天怕死,终日里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怕真的离死不远了。

三是糊糊涂涂对事

郑板桥虽然一生坎坷,但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忠实诚信。他写过难得糊涂一条字幅,上面有一段文字,内容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其实他所说的糊涂是指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修养,劝诫人们胸怀开阔,宽以待人。这种超凡脱俗的心理状态正是郑板桥长寿的秘诀。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实际上是一种大修炼,大造化,这和古人说的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

四是糊糊涂涂吃亏

郑板桥还有一条字幅是吃亏是福。这条字幅包含了深刻哲理,与难得糊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计得失,但求心安是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核心思想和为人处事的准则。

五是糊糊涂涂作书画

郑板桥的书法洒脱豪放,自成一格,他练书法入了迷,以致于白天练,晚上练,连做梦都在练。一天夜里,他竟在梦中用手指在夫人背上划起来,夫人被惊醒,责备他:你有你体,我有我体,你为何不用自体用我体?郑板桥猛醒,悟出自体二字。从此,郑板桥自创一体,别具一格。郑板桥的糊涂可真是大智若愚,大能无量。

由此可以看出,糊涂是一种意念,一种境界,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理状态。糊涂用在养神上,乍一看不雅,细品起来含意深远。糊涂养神是一种比喻,一种象征,指在平时行为规范中,有意识不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不高的事情,不无原则的争执和较真,不计较鸡毛蒜皮,让脑筋和心情松驰下来。

从以上典故,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的作画原则和其大智若愚、洒脱豪放的性格。

郑板桥在创作的一幅画中曾题了这样四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很明显,这是郑板桥坚强乐观的自我表白。

医学研究认为,练书法能达到静心养性、陶冶情操、美化心境的目的,而且在运笔过程中还能形成精神、动作、呼吸的一致性,对全身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都能起到调节作用,从而达到各脏器的平衡,有益于延年。

作为社会中人,生活在复杂、日益变化的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对人的情绪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忧虑的情绪,对身体的健康影响更大。一般认为忧虑产生的原因为三:一是无忧找忧。不仅为自己的眼前事前思后想,为自己的前途所虑,而且还为一些不该担忧的事忧虑不已,结果使自己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古时候有个人看到一个塔倾斜了,回来后茶饭不思坐卧不宁,担心说不定哪一天塔倒了会塌死许多人。后来忧虑到要死的地步。邻居们为了挽救他,到他的病床前劝他说,那塔倒在东边旷地上了,没有伤着一个人。他忽地一下起来,病好了。二是对面临的问题从坏的方面想得多,想得复杂而产生忧虑。三是胸襟狭窄,常常去计较个人得失,为一些人的琐事愤愤不平,而产生烦恼。

所以说,我们要保持乐观情绪,要驱除这些忧虑情结,就要学会糊涂处理,对于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一些容易产生忧虑的事情,如经济上的拮据,事业上的不如意,生活中的挫折以及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首先要做到心胸开阔,正确认识,从实际出发,以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积极想方设法加以消除。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容改变的事实,也要平静地加以接受,使自己始终保持快乐的情绪和心态。快乐是智者的人生观,郑桥桥一生快乐无忧,他因此成为大智者。快乐不是外界给的,要靠自己去创造。那么,怎样创造并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健康愉快地过好每一天呢?奉劝各位,从以下八不入手,以此吸取营养,修身养心:

一是不怀旧,忘掉过去,放眼未来,把握现在,始终保持今天总比昨天好,明天更比今天强的良好心态。

二是不生气,没气别找气,有气不生气,学会控制情绪,化解矛盾。

三是不攀比,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无忧无虑,心平气和。

四是不孤独,热爱生活,拓展兴趣,亲近他人,要念人之功,谅人之过,融入社会,其乐融融。

五是不嫉妒,不嫉贤,不妒能,大量大度,必须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始终保持为别人喝彩的好心情。

六是不动心,不动心才能养心,排除私心杂念的干扰,才能保持内心清静,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七是不消极,面对冷落和漠视,要坦然面对,心中自有阳光在,何惧黑暗悄来临。

八是不贪心,要知足克己,不妄想,不妄求,该得到的乐于接受,不该得的给也不要。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郑板桥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心态,也许能给世人的养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郑板桥的养生三道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一生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经历过人生诸多不幸。他长期生活在贫困里,却能享年73岁,这与他的思想品格、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分不开的。

得福的处世之道

郑板桥为人处世,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他留给后人两条有名的字幅,即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既是他为人处世的信条、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他对人的劝善之言。

乐观的生活之道

郑板桥的思想开朗、胸怀豁达。他因荒年为灾民请赈而被罢官后,并未因此而忧郁沮丧,而是寄情于诗、书、画之中。他与知己、学者、名流相互唱和,题诗作跋合作绘画;或应邀外游,遍历江浙许多名胜,从不因官场失意、生活贫困而耿耿于怀。在这一段岁月中,他创作了许多有名的诗书画,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收藏家的珍品。

书画的追求之道

书画爱好有益人的身心健康。书写作画是体力、脑力的统一运用。首先要端正姿势,运用全身的力量,提肘悬腕,使全身肌肉得到活动锻炼,舒经活络,起到了健身的作用;书写作画时又必须全神贯注,摒除杂念,集中发挥思维创作能力,追求创新。

郑板桥毕生追求书画艺术,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并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绘画艺术达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郑板桥养生五法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享年72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康雍乾时代,百姓的平均寿命应该是达不到72岁。也即是说,郑板桥跳出了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怪圈,因而才能历经三代皇帝,算是高寿之人。

在郑板桥给四弟的家书中,谈到了他的,那时他还在潍县做县令。家书是这样说的:来书言吾儿体质虚弱,读书不耐劳苦。功课稍严,则饮食减少;过宽,犹恐荒废学业。则补救之法,唯有养生与力学并行,庶几身躯可保康健,学问可期长进也。有五:一、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二、饭后散步,以千步为率。三、默坐有定时,每日于散学后静坐片刻。四、遇事勿恼怒。五、睡后勿思想。

在家书中,板桥还谈到:余少年时代,不知养生,而今悔之已晚矣,渴望后辈力行之,则学优而身强,便是振兴之象。望我弟以此教诲子侄,持之以恒,获益良多也。

养生五法涉及到饮食、生理和心理的保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早餐吃粥是国人的传统。粥有多种做法,即可熬成白粥,也可加上菜叶、花生渣、玉米渣、红枣、枸杞、红苕等食材熬成各种风格不同的粥,这样就可弥补白米粥营养单一的缺陷。

饭后千步走,我看只有老年人坚持得比较好。因为他们时间充裕,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而散步是最安全的运动。长期坚持,照样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只是现在很多人出入都有汽车代步,上下楼则是电梯,根本就没有了走路的机会,因此一个个都大腹便便的,过早地就加入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行列。

至于每日静坐、遇事勿恼怒和睡后勿思想,更是对现代人有借鉴作用。参禅打坐,是修身养性的好办法,可以调节呼吸,暂时摒弃尘世的喧嚣,让自己落得片刻的安宁。遇事不要恼怒,遇事多想想后果,则可以避免很多纠纷。睡后不要胡思乱想,则可以让大脑得到好的休息,从而避免做梦。

结语:郑板桥的是什么大家都应该之道了吧,那么我们不妨来学学他的养生方法吧,这样的话你也能够和他一样拥有好的心态以及长寿的哦。郑板桥认为,养生需要懂得有个自己的爱好,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名人养生 向老子学养生之道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大家,他在很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他还是一位高寿的人。老子非常重视养生,所以它才能够长寿,那么老子长寿有什么奥秘呢?老子有什么养生的方法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老子的

有些人说老子活到了160岁,也有人说他一直活到200多岁,虽然这个事情我们没有办法进行考证,但是他的确是一位老寿星,这是肯定的。

在重视养生的今天,人们去研究探讨老子长寿的奥秘。老子说过,他有三个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也就是谦。后人们猜测,这兴许就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了。

慈,就是慈爱

对待同事、朋友,对社会有感恩心、同情心,就是爱;给你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以诚待人,就是慈。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能不长寿吗?

俭,就是俭朴

俭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源头之一。成由勤俭败由奢,俭能兴家,奢要败家。这里的俭,不仅仅指惜才惜物以养德,同时,俭也是一个养生法则。俭于视,可养神;俭于言,可养气;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酒色,则能清心寡欲;俭于交友,则洁身自好;俭于思考,少有烦恼。世间事总是辩证的,懂得俭,把握人生一个度,还真是人生一宝呢。

谦,就是宽广的胸怀

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是富有使用价值的,看不见的东西最丰富,杯子空了,才可加水,屋子空了,才可住人。做人谦虚,才知学习。《易经》上,谦卦最吉,谦受益,满招损,是经典古训。所谓大智者必大谦,为人处世能有宽广谦虚的胸怀,怀包容万物之心,这样的人能不看透一切,睿智而长久吗?

因此现在的人不能够只知道学习竞技知识,还要向我们老子学习养生的本领,使得自己有三宝,美德,慈爱、俭朴以及谦虚,这样你也是能够像他一样长寿百岁了哦。

老子活到160岁的8个延寿秘方

第一式振阳法:振奋身体阳气

1.闭上双眼;

2.用掌心及掌根处抵住下巴,虎口向外;

3.用力托下巴,依次向上、左、右、前、后托;

4.睁开双眼;

5.叩齿,也就是上下牙相碰;

6.叩齿的同时,四指并拢,用手掌的前半部分沿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的方向擦眼睛;

7.将手掌放在头顶上,掌心使劲,轻轻地向下压头,做5~6次;

8.双手抓住耳朵,向外拔耳;

9.左右手张开,用手指梳头。闭目、擦眼能保养五脏的阳气,托下巴振奋胃经阳气,叩齿养肾,压头拔伸督脉、膀胱经,拔耳、梳头刺激胆经。这6个动作连贯起来,就能振奋元气。每天最好在早晨或上午12点以前练习,因为早晨和上午是元气上升的时候。

第二式洗手法:关节病人的福音

像平常洗手一样动手,注意要活动到手腕。洗手法能活动手上的6条经脉,保持手部经脉通畅。手上经脉通畅,各种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手指关节肿大、疼痛,手部的各种问题就能不药而愈了。

第三式伸臂法:防治肩周炎

1.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用两手的掌心按一下胸部;

2.再翻转手掌,掌心向外;

3.紧接着,双臂向前方、上方、下方、左侧、右侧使劲伸直,总共做十几次就可以了。伸臂法向前、向上拉伸了心经、心包经,做完后,人的精神会马上振奋起来。左右拉伸的时候,牵拉手三阳经,它们的循行经过肩肘部,可以活动肩肘部的气血,所以能防治肘关节疼痛及肩周炎。

第四式松腰法:保肾的大法

1.站立,双脚并拢;

2.双手交叉后,抱住小腿;

3.同时头尽可能地靠近双腿;

4.保持腰部不动,头向左侧,再向右侧扭,各扭10次。

腰为肾之府,活动腰是保肾的大法。松腰法还能活动腰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能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背疼痛有显著的疗效。

第五式抽肋法:减肥好方法

1.坐在椅子上;

2.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面,双手抱头;

3.抱着头向下俯身,头快贴到大腿上;

4.向左右方向扭头,感觉两肋之间的肌肉被拉紧了。

胆经、脾经和带脉都经过腰肋部,所以抽肋法能振奋这三条经。消除各种肋间疼痛,胁肋胀闷,减去腰部的赘肉都要使用抽肋法。

第六式虎视法:保护视力

1.站立;

2.双手手掌按在膝盖上;

3.向左右方向扭头、扭腰。

做这个动作时会感觉颈项部肌肉被牵伸,眼球有发胀感。肝开窍于目,眼球发胀,表示肝经气血已经调动了,对中老年人眼睛早花等眼疾有很好的疗效。

第七式取嗝法:排积气

1.站立;

2.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脑勺处,抱头;

3.身体尽可能地向后仰,再挺直。

三个步骤做完,就是一次完整的取嗝动作。连续做10次,就会有嗝打出。取嗝法主要运动腹部肌肉,而胃经和脾经都经过腹部,所以这个动作能刺激胃经和脾经,每天积攒的浊气就会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

第八式开胯法:缓解腰腿痛

1.坐在椅子上,将右脚脚踝放在左腿膝盖上方;

2.将两手放在右腿膝盖上,两手一起轻轻向下压右腿的膝盖;

3.左右腿交替进行。注意做这式时,不宜用力过猛,不然会伤到胯关节。

向下压膝盖时,会感觉胯部很紧张,这就能牵拉胆经和阳跷脉,胆经主筋,阳跷脉主运动,刺激这两条经脉,能缓解腰腿痛。

结语:老子是老寿星,他是长寿的代表,我们不要羡慕他,更要学会他长寿的养生方法,这样你说不定也会这样的哦。老子有三个宝以及8个延寿秘方,看完本文这些你都学会了吗?

名人陈铎的养生之道


高大魁梧,满头白发,戴着方形眼镜,翩翩学者的儒雅气质陈铎外型上的这些特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自然洒脱的陈铎,我们的交谈充满着愉悦。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视工作者,已经66岁的陈铎如今仍然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就在我见到他的前一天,他还在新疆为中日合拍的电视片《新丝绸之路》而忙碌呢。

陈铎说,他现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在工作着。数十年如一日,他已经习惯了这样。更重要的是,他说,他的工作是没有重复的,随时都有新鲜的东西出现,这就让人不容易老,这是他最感到欣慰的。

至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保健秘诀,陈铎沉思了一会儿,好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说,他对吃没有什么讲究和偏好,虽然很忙很累,但没吃过什么补品。

陈铎平时非常喜欢运动,比如打篮球、壁球或者是游泳等,平时很少坐电梯,他觉得借上下楼梯可以顺便锻炼一下。1995年,他还参加了有十几个国家参与的篮球邀请赛,并获得了个人奖。后来他一琢磨,是因为自己年龄大,主办方给予鼓励才颁发给他的那年他57岁。

他说,如果真的要说有什么保健秘诀的话,那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切顺其自然。生活中谁都免不了有些坎坷,但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对于60多岁的人来说,要忘记烦恼,更不要自寻烦恼,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自得其乐。有些烦恼,是由于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才产生的。少想事,有的事想也想不通,多做有益的事情,烦恼自己就跑了。

陈铎说,自己并不在乎别人给他戴上老年人这顶帽子,他笑道:别说现在,因为头发白得早,还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叫我陈爷爷了。我觉得人变老是客观规律,既然是不可改变的,又何必在意呢?

现在,陈铎正在着手创作电视系列片《再说长江》。他说,20年过去了,如今长江沿岸变化很大,广大观众都盼望看到长江的新姿再现荧屏。想到这些,他觉得自己的激情就像当年一样彭湃不止。陈铎说,他不会歇下来,而会继续沉浸在工作的快乐中。

健康养生 名人养生之孔子的养生之道


我们常说,想养生的话,还得看名人是如何养生的,他们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孔子,相信我们都清楚吧,他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他的很多观点都被人们借鉴。同时,孔子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养生方法,具体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养生之孔子的

对于孔子,我们都不陌生,都听说过,他是一位世界文明的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些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他还有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孔子的吧。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好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莫贪得无厌。

乐观开朗,豁达大度

一天,叶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乃尔。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如此罢了。孔子还经常启发弟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意思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自己问心无愧,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能产生怨气,要开朗乐观。就是生活困难,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起居有节,遵循规律

孔子是非常讨厌白天睡懒觉的,学生如果是白天睡觉的话,孔子会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他认为我们应该是晚上睡觉这样才能够做到寝不言。

孔子在饮食方面有七不吃,即粮食发霉变质不吃,鱼肉腐烂不吃;气味不正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没有调味的酱醋不吃。这就避免了因饮食不当引起的多种疾病。

心存仁善,慈悲为怀

孔子心地善良,胸怀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兴趣广泛,爱好多多

孔子爱好音乐,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谓之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爱好山水,他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陶冶性情于山水之中。此外,孔子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可见孔子身强体壮,力大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杰,也为其长寿打下了健康基础。

看孔子为何长寿

孔子很重视心理健康,他教育弟子们要胸襟开阔,不要患得患失。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个养生学家。他虽出身贫贱,一生坎坷,却活了72岁,这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是少有的老寿星了。

过去,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的形象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是个斯文的老夫子。壁画上也把他画成一个文绉绉的干巴老头儿。其实,他是个地地道道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折合现在的尺码计算,孔子身高当在1.80米以上。孔子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力气过人。《吕氏春秋》上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淮南子》一书曾这样描写孔子,说他勇猛超过着名勇士孟贲,跑起来能追兔子,用力可以推开城门。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并非无稽之谈。所以,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他是个千斤大力士。

据史书记载,孔子之所以能健康长寿,是和他注重养生分不开的。

爱好运动,注重锻炼

孔子爱好体育,喜欢驾车、射箭、打猎、钓鱼、登山、游泳等各种体育活动。《礼记》上记载了孔子射箭时的盛况: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在曲阜县城内射箭时,围观者形成人墙。《论语述而》中说孔子手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他不用网捉鱼而用渔竿钓鱼;爱射天上飞着的鸟而不射落下休息的鸟。要达到如此高超的本领,需经过长期的苦练。

孔子喜爱大自然。他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课余常带学生们去郊游,或爬山,或游泳。

《孟子》一书中记载孔子登东山百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论语先进》上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孔子问弟子们将来的志向,有的想做官,有的想当司仪,只有曾皙想当个学者或隐士,以便和朋友们及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在沂水中游泳,在田野上唱歌跳舞,过悠闲的生活。孔子独对他表示赞同。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孔子时常带弟子们在沂水中游泳。他喜欢迎着困难逆流而上,以锻炼毅力。有时子路落在后面,就拼命追赶。孔子见子路超过自己,便鼓励他:超过了我,好样的!游累了,便躺在水面上闭目养神,直到黄昏才上岸。

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孔子很重视心理健康,他教育弟子们要胸襟开阔,不要患得患失。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也是他的座右铭。他一生不被人理解到处碰壁,但他始终不怨天,不忧人。他要求学生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里,都不要有怨气。

有一次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孔子说,你何不告诉他,说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呢!

孔子对待挫折和失败,总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他博学多才,胸怀安邦定国之策,但他周游列国时,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对此,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之。他主张为人处世应当无可争。

与世无争,其乐无穷

对待悲痛的事,他主张要控制感情,要节哀,要求哀而不伤,以不伤身体为宜。这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孔子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饮食起居方面,孔子也有一套养生的办法。他主张食无过饱,就是饭不可吃得过饱。即使有山珍海味,也不能暴食,有美酒也不能暴饮,要适可而止,以免伤身。这同中医限食长寿的主张是一致的。

孔子很注意饮食卫生。《论语乡觉》篇中记载了他的诸多不吃:食谒而噎,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发霉的粮食和变质的鱼、肉不吃;食物色不正不吃;味臭不吃;煮不熟不吃;市上买来的酒和熟食不吃。他十分重视营养和烹调技术,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在居住条件上,孔子提倡居无求安,即不可过于安逸舒适,以免懒惰和意志消退,否则对身心是不利的。他看到一个叫宰予的学生白天爱睡懒觉,便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

兴趣广泛,生活充实

孔子除了爱好各项体育活动外,他对唱歌和弹琴也情有独衷,并且样样精通。当他欣赏《关睢》、《韶》等乐曲时,常被那优雅的曲调所陶醉。他不仅会欣赏音乐,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歌手。他喜欢和别人一道唱,唱到情浓时,还要再唱一遍,直到尽兴。

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耆寿。意思是说:有知识有修养的人,喜欢山水,动静自若,陶冶情操,从而获得乐趣和长寿。

孔子主张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他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在操劳之余,经常带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正是他重视劳逸结合的表现,更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

孔子养生的主张及其长寿经验,不是很值得今人重视和借鉴吗?

向孔子学习饮食习惯

孔子作为一名中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医学科主任杨宏志说,养生贵在坚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坚持及在饮食上的要求,颇值得年轻白领借鉴。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这八不食分为三类

一、色味方面 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

二、食物质量方面 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 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天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气就是主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专家建议: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恶食意即挑食、偏食,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按照营养保健要求,膳食中不可忽视食物纤维,膳食上不偏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这样就可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它将极大地促进健康。

《皇帝内经》中说到兹食肥甘足生大疔,意思是过量吃肉就会产生疮疡类的疾病,现代研究更是发现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癌症慢性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专家认为,饮食不能没有节制,按照国际标准来说,每餐应1/3是素菜、1/3肉、1/3主食,这样的食物搭配最合理。肉类多了容易产生毒素,损害肝胆,对于有炎症、肝胆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应减少吃肉,甚至是戒肉。

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说,每次餐桌之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处,那么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让孔子也大为推崇呢?又该怎么吃才正确呢?

专家建议: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此外,生姜还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中医认为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和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吃多则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酒量不大,电影《孔子》中他向鲁君请命救下漆思弓后,就有孔子与子路等一班弟子一同畅饮的镜头。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专家建议:交际应酬中,喝酒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如果避免不了要喝酒,就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空腹喝酒,古语有云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喝酒前可适当吃些水飞蓟类制剂或辅肝药,减少肝脏的负担;喝酒有度,切忌喝得大醉,以免急性酒精中毒,如在一段时间内喝得特别多的,应注意要定期到医院保健体检。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各位介绍的孔子的,如果我们也想要身体好的话,不妨学学孔子的养生方法吧。孔子对于饮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大家以后也需要注意哦,话说,病从口入。

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刘敏如的养生之道


已逾耄耋之年的刘敏如,依旧体态优雅,精力旺盛地出诊、参加学术研讨。作为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唯一的女性,她一直备受关注。当被问及何以能保持这么旺盛的精力,刘敏如笑笑说:我的养生方式说来也简单,总结起来就六个字:自在、自律、自为。国医大师刘敏如的就是:自在、自律、自为。

自在生活随性

任性、不拘束是刘敏如常对自己的形容。我这个人经常是有话想说就说。有时候在一旁的朋友、同学都会善意地悄悄提醒我说话太直接了。作为地道的成都人,刘敏如有着典型川妹子的豪爽之气。

在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虽已年过八旬,刘敏如说自己是想睡就睡,说熬就熬。比如我要是想打盹了,就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去睡一会儿,无论谁也拦不住我。要是有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我也会睡得晚些,完全随性。

说起养生的饮食秘籍,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而在学生们看来,老师刘敏如对吃的东西一点都不忌口。很多人觉得老年人不应该吃肉或者少吃肉,担心胆固醇高,但老师却经常吃肉,还常常吃肥肉。我不挑吃,喜欢吃就多吃些,但不会只吃喜欢的。这似乎成为刘敏如饭桌上的箴言,每次和学生吃饭,学生都专门为她点一些适合老人家吃的菜,都被批评:不要特别照顾我,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自律吃得均衡

刘敏如追求生活自在,享受随意,同时她又是一个很有自律的人。虽然追求自在,但在工作上绝对还是要自律。她说,自在和自律,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只要把握好度,掌握好平衡就很好了。谈起自律,刘敏如有自己的理解。

对于饮食,刘敏如虽然百无禁忌,但对于基本营养的摄入,她却有着严格的要求。每天我一定保证吃鸡蛋和牛奶,保障基本蛋白质的摄入。由于条件限制,不一定每餐都能保证食物的种类丰富,但每天饮食的总量应该注重多种营养素的均衡。午餐多吃些高蛋白类的食物,晚餐就不妨多吃些蔬菜、水果,有益于消化也能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作为妇科专家,刘敏如认为女性的健康也应讲求自律,更应该分年龄段进行不同方面的养护。

青年是女性一生中健康和美丽的黄金时期,但为了美丽而不顾健康,超常训练塑造体形,节食改变身段,反而会引起很多不良后果。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才能达到健美。

中年特别是更年期,是女性的人生转折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社会、家庭负担较重,压力较大,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发生。这时一些营养、饮食、运动、生活、心理的调护,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她也不主张盲目而人为地调节身体,比如,有人用激素来调节月经,其实人自身的调节变化在体内非常的精密和细微,外界的侵入反而打乱了它。医疗很复杂,身体也是动态的,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和中药的手段是因人而异的

自为爱好丰富

身为中医大师,刘敏如的爱好却出乎人意料地广泛。钢琴我会弹,也经常和朋友一起去唱歌,空余时间还经常画画。在她看来,这些爱好也是养生的一大秘诀,她把这称之为自为,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人才会长寿。

在繁重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刘敏如总是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这让周围的同事、学生很是佩服。问起她有何法宝?她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我讲求三自,一是自信,这个好理解,但我也自我警醒,防止自己变得顽固;其二是自悟,经常反思总结自己的所作所为,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其三就是自格,经常想到人在世上,不做违心事,所谓半夜敲门心不惊嘛。

自在、自律和自为成就了这位女国医大师。

名人养生 马有度教授的养生之道


说到养生,很多人都会想起中医养生,那么中医师们都是如何养生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著名中医师马有度教授的养生秘诀,希望大家能够从他的中借鉴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一起去了解吧!

马有度教授的

马有度教授是重庆医科大学的知名教授和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而且还是首届的优秀毕业生。他不但中医功底十分的扎实,而且经过长期从事教学、科普宣传以及多年中医临床的经验,成绩显著,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首席中医科普专家。

马有度教授身体力行,在养生保健方面秉承《黄帝内经》理论,参照历代中医养生理论,用现代语言阐述养生保健健康长寿要领,提出富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养生保健四大基石论,充满东方人的智慧。

多年前我在《中国中医药报》就拜读过马有度教授的科普文章,近日又在海峡两岸四地中医药文化科普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走好中医科普路》首发式上见到了77岁高龄的马有度教授。重温马有度教授的养生保健四大基石,受益匪浅。

心胸有量

中医认为,虽然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正常神情,但是也不能太过或不及。因为长期太过或不及的喜怒哀乐对会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严重还会引起各种疾病。

造成七情危害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心胸狭窄,所以胸中有量至关重要,因此马有度教授将它列为四大基石之首。大凡长寿之人大都心胸豁达开朗,不斤斤计较,遇事冷静,有容人让人之雅量。这样,心情平和,气血经络不瘀阻,可减少生病,身体自然健康。

动静有度

凡事有度很重要,不管是静养或者运动对人身体都有好处,人不但需要静养,而且需要运动。《内经》中就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的记载。体弱多病之人,大都不爱运动。那么,是不是多运动,身体就一定很好呢?据统计,大多数运动员都不长寿。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做到动静有度。

饮食有节

《内经》中早就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提出饮食厚味影响人体健康。饮食肥甘,是人生之必须,人人所喜,不过只要能适当节制,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众所周知,饮食有节中还包括了戒烟和适当饮酒。因为无论是香烟还是酒精,都对人体有伤害,所以一定要严格的加以节制。

饮食有节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范畴。笔者认为饮食有节胜过合理膳食提法,合理膳食是西方人的观念,膳食怎样才算合理很不好把握。

西方人思维习惯凡事都喜欢量化,什么都要精确计算,不符合东方人的思维习惯。马有度教授的饮食有节比较好掌握,饮食有节也要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食谱不一样。就像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周天寒在《衣烂从小补,病从浅中医》一文中写到:一个人的食谱应该广泛,主食除外,有些食物不能天天吃、顿顿吃,这是底线,是原则。现在有些三高病人,去看医生,有的医生就告诉他,这样不能吃,那样也不能吃。有的病人听信了医生的话,结果造成营养不良。其实不管肥肉瘦肉,各自营养成分不同,皆为人体生长之必须。所以说马有度教授倡导饮食有节非常正确,符合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容易把握。

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代养生家就提出人要顺应四时变化,起居有常。

马有度教授将起居有常列为健康四大基石之一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马有度教授对中华传统的传承。起居有常要作息规律,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上班工作精力充沛并有益健康。现代研究表明,每天晚上22时至次日5时是睡眠最佳时间,如果每天能按时休息,形成规律,不但减少失眠,而且可以美容。

我是马有度教授的粉丝和养生保健受益者。我将马有度教授《名马有度趣谈养生保健》一书放在枕边案头,随时翻阅并且付诸行动。虽然年届6旬,仍然精力充沛,每天接诊30~50个病人轻松自如。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体健康的四大基石观点经洪昭光教授宣传推广,知晓率很高。

但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四大基石除了存在保养健康因素不完备外,还有不符合东方文化思维因素,难以为国人健康保驾护航。因此我认为大力宣传推广传承文化的马氏健康四大基石,符合中国国情,有益于广大民众身心健康,很有必要。

另外,马有度教授还强调,养生保健妙在适度,不刻意,不强求,不死板。也就是说我们养生保健,不为养生而养生,我们人生还有奋斗目标,还要实现自身价值。作为中医人,还要用所学知识去解除人民群众的疾苦,向人民大众宣传健康养生保健知识,复兴中医大业,还要用实际行动精研中医医术,提高防病治病水平,实现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

中医养生保健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中医学认为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来回按摩腹部,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即可以调整脾胃、通和气血、增补神元、敷养肾精、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伤之百症。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马有度教授的和中医养生保健等有关知识的具体介绍,大家现在是否都已经对马有度教授的中医养生秘诀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了呢,如果你已经从他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那么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养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名人养生 名嘴淑女沈力的养生之道


有人说,她是新中国培养出的名嘴淑女:16岁参军,25岁走入电视荧屏,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50岁时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60岁时主持央视的《夕阳红》成为深受广大老年朋友喜爱的名牌栏目;70岁以后学电脑,银发潮妈玩转高科技。走近著名主持人沈力,解读她的魅力人生。

乐学不辍 HOLD住岁月脚步

1957年,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组建,24岁的沈力一路闯关,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作为新中国新兴事业,电视台在成立初期,条件相当艰苦:广电总局院广播大楼西侧的四层楼上,改装了一间约60平方米的演播室。最初一年多,只有沈力一名播音员。全天节目预报、节目之间串连词到简明新闻、专题采访、国内、国际新闻画外解说等,从早晨八点说到晚上十点,没点功底和敬业精神,非把自己给说晕不可。赶上稿子给的晚,一目三行来不及细看就要播出,心里再紧张,也要面带亲切微笑。沈力顺畅播完后,才发觉两手冰凉腿发软。性格内向柔婉,骨子里鉴定刚强的她,1974年以后又乐学不辍地做了编导、做出境记者,在新领域里,不断求索、磨练,实现编采播全能。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开设《为您服务》栏目,年近50的沈力作为栏目组组长兼主持人,开创了媒体亲民和谐的先河。栏目内容涉及衣食住行、商品消费、教育卫生方方面面,俨然家庭大百科。主持人沈力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和蔼、端庄大方,令观众如沐春风。每月数千封观众来信雪片般飞来,直到她离休,来信仍不休:得知您将离休,心里不是滋味,您在屏幕上下为观众服务,我们深深敬重、感激您、从您身上,我看到中国知识妇女的传统美德,谦逊谨慎,平易随和......

观众寄来的每一封信,沈力都要看,她的原则是:百姓所想的,就是我们该做的。观众向他诉说快乐和苦恼:李家购物得到维权,张奶奶得到法律援助,单身奶爸重新寻爱,失去父母的孩子向她发出妈妈的呼唤......

1993年,中央电视台筹办老年节目《夕阳红》,节目组力请年已六旬的沈力出山。她从头开始研究老年生活,在她和节目组的努力下,短短半年,《夕阳红》和名牌栏目《东方时空》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荣登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榜。沈力以庄重、文雅、从容、亲切的风格,成为老年人的知心朋友。

迎接一个又一个新挑战,在不断的学习中,创造新的成功,沉静低调内敛的沈力,淡妆素面,却在观众心中永远年轻,魅力不减。乐学不辍,内外兼修,让她似乎HOLD住了岁月的脚步,穿越共和国半个多世纪风云沧桑,她见证了中国电视业的诞生、起步、发展和成就,她陪伴百姓,从青春到白头.....

正能量出击 千里隔空课堂的英才生

沈力热爱学习,退休后她想:该腾出手来学习点新本领。6年前,远在成都的弟弟来京团聚,给她支招学电脑,简单指导后,弟弟回了成都,她提议启动新课改方案:上QQ,视频学习。七旬姐弟,千里之外开启了远程课堂。视频加电话,沈力像个优秀小学生一样认真,记下厚厚的五本笔记,用各色粘签贴上页码,想找什么随手就来,每天反复强化记忆。一个月后,她会了制作幻灯片;三个月后,她已熟练掌握绘声绘影软件,会修图编辑剪切,加上在电视台做编导的经验,她的作品有思想有创意,不愧是远程课堂培养出来的英才生!从此,她成了在家排兵布阵的银发编导。

16岁参军,8年的军旅生活令沈力充满眷恋。2009年,战友们入伍60周年聚会,很多人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到场,让大家更为牵挂想念。有人提议,谁精通电脑,把大家的照片汇总,做个专辑,留作永久纪念。一向沉静内敛的沈力接下这个高手任务,回到家开始军旅60年编辑制作工程。老友们纷纷寄来各时期的照片,沈力专门买了扫描仪,修图编辑,写解说词,设置音乐。很多发黄的老照片折皱了,她要一点点修复好,为了更为美观,她还要对着照片,给老友们做简单的美容、拉皮儿、去斑,虽说大家都已荣升爷爷奶奶,但当年我们都是帅哥美女呢,形象马虎不得。最忙的时候,她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三个月后。五百多张照片,跨越60年记忆,已经被整理制作成为三十分钟小专题,刻盘并命名为《世纪回眸》,快递给祖国各地的战友们。以为远在新疆的老战友在电话里流着泪说:太棒了,能想象出你辛苦完成的过程充满深情,谢谢......从那以后,沈力的制片之路行云流水般铺开了:花鸟草虫、旅游踏青、聚会家宴,无不入她的创作。澳门你好、花花世界、友谊地久天长、小城故事......这些视频的构思、创意无不求新求美。沈力玩转电脑,在儿女眼里是最给力时尚老妈,20多岁的长孙说:太有范儿了,快乐潮奶奶。

沈力的养心秘笈

中国第一位电视主持人沈力祖籍江苏,长江济南,祖上是清朝慈禧手下八位军机大臣之一的沈桂芬。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养成她淡泊名利、以善待人的品格,沈力说,养身人人有别。无需刻意。小时候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金典养生语录:

1、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乐享现状,甘于平淡,是寻求内心平衡的良策。

2、知足行乐能忍自安。

知足是一种快乐智慧,忍令凡事化小,小事化无。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宽衣待人,才能乐以待己。

结语:养生最重要的是养生,有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一起来学学这位直到退休依然乐学不辍的名嘴淑女沈力吧!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名人养生 齐白石大师的养生之道》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季节养生之道”专题。

名人养生 齐白石大师的养生之道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