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房中养生按摩导引术 > 导航 > 房中养生按摩导引术

房中养生按摩导引术

2019-10-20

解表和中的藿香苓术茶

房中养生按摩导引术。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解表和中的藿香苓术茶”,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外感风寒怎么办?可以喝些药茶来帮助缓解一下病情。这里小编介绍藿香苓术茶给大家,藿香苓术茶的功效是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的,对治疗风寒很有帮助。以后如果遇到不小心没注意保暖感染风寒的情况可以喝些藿香苓术茶,来看藿香苓术茶的用法!

原料

藿香3g、茯苓2g、半夏2g、白术2g、厚朴2g、绿茶3g。

用法

用400ml开水煎煮藿香、茯苓、半夏、白术、厚朴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

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用途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腹痞闷不舒、腹痛泄泻、肠鸣呕恶。

风寒

风寒为中医的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机体感受风寒后,临床表现可见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以祛风散寒为大法,可采用中药内服或非药物疗法,效果明显。

病因

风邪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主因,易与他邪相合,不同的季节,每与时令之气相合伤人,而表现不同证候,如秋冬寒冷之季,或夏季空调温度过低,造成风与寒合,机体卫外不固,形成外感风寒证,寒性收引,凝滞,易闭塞皮毛,邪郁于肺卫,肺失宣降,卫阳失于温煦,而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如风寒束表,可见发热轻、恶寒重、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头痛、周身酸痛、恶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如风寒袭肺,还可见咳嗽、恶风、鼻塞流涕、咽痒不适等症状。

风寒束表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红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则:祛风散寒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或葛根汤加减。

预防

1.感冒流行季节,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注意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地所,以免感染。同时每天可多食用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以预防感冒。

2.天气寒冷的季节,坚持每晚入睡前热水浴足20分钟左右,以温通气血,提高抗病能力。

3.外感风寒初起时,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具体做法:生姜、葱自连根,红糖适量。把前两味水煎,过滤去渣,加入红糖,趁热1次服下。也可趁热食白粥一碗,加葱白四段、姜丝少许,多喝开水,最好能发点汗以助祛风散寒解表。同时要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鸡鸭等肥甘厚味。

4.如家里或单位有人感冒,最好要保持房间的空气通风良好,也可用食醋10~20毫升,加热后在房间熏蒸,作空气消毒,以预防感染。

结语:有关藿香苓术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藿香苓术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藿香苓术茶能帮助我们治疗风寒的症状,应该很多人都没想到喝茶也能治感冒。其实是可以的,以后再生病,可以喝些藿香苓术茶哟!

扩展阅读

干姜苓术汤功效


在如今的社会,人们对于养生看的越来越重。生活中,很多中药对养生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副作用也是极少的。有一种养生的汤药,叫做干姜苓术汤,经常服用可以有效的保证身体的健康。那么,干姜苓术汤功效有哪些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便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矢。杀半夏、莨菪毒。

②《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以上便是关于干姜苓术汤的介绍。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以后,您对于干姜苓术汤的养生功效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干姜在生活中是很多见的,人们对它的功效并不陌生。所以建议要多一些对干姜食用方法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将它的养生功效发挥出来。

藿香和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用过或者听说过藿香和中丸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藿香和中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药材,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藿香叶1两,丁香半两,人参1两半,白术2两,白茯苓(去皮)2两,半夏(生姜制作曲)2两,陈皮1两(不去白),巴豆(去皮)2钱半(与陈皮同炒令巴豆黑色,拣去巴豆不用,只用陈皮)。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食不消,胸膈痞闷,头目昏痛,呕吐酸水,或心腹满痛,怠堕嗜卧,痃癖气块。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对于藿香和中丸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藿香和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和中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藿香和中汤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藿香、香附、紫苏、制苍术、制厚朴、山楂、小川芎、羌活、砂仁、炒麦芽、去白陈皮、白芷、炙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感寒停食,吐泻。小儿内伤乳食,外感寒邪,遂致食寒凝结,腹中作痛,其候发热恶寒,而更兼腹痛恶食,呕吐啼叫不已者。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处方】藿香8分,厚朴5分,砂仁5分,陈皮5分,炙草5分,生姜2片。

【功能主治】食积、痞积等。

【用法用量】

【摘录】《笔花医镜》卷三

以上是关于藿香和中汤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这篇你文章后能够对藿香和中汤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它。

苓术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苓术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焦白术3钱,云苓5钱,炒苡仁3钱,橘红1钱5分,炒冬瓜子2钱,炒五谷虫1钱5分,炒峡曲1钱5分,车前子2钱,老姜皮3分。

【功能主治】脾虚湿不行,头面足肿,腹胀。

【用法用量】水煎服。久服方见功效。

【摘录】《慈航集》卷上

【处方】人参随便,白术2两,茯苓1两半,苡仁(炒)1两,芡实(炒)1两,白扁豆(炒)1两,淮药(炒)1两,陈皮5钱,砂仁(炒)7钱,桔梗6钱,神曲(炒)7钱,甘草(炙)4钱,谷虫4钱,白莲肉(去心,炒)1两,陈米(微火炒黄,用水淬,去水再炒)1两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饮食过伤,腹胀有积,或起青筋,身体消瘦。

【用法用量】加白糖少许,不时用开水调服。

【摘录】《会约》卷八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苓术散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苓术散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苓术饮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苓术饮。

【处方】白茯苓2钱,云术2钱,人参2钱,白芍1钱,山药1钱,芡实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口淡。

【用法用量】加黑枣2个,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三

【处方】白术6分,白茯苓6分,香附6分,黄连(酒炒)1钱,泽泻1钱,陈皮1钱,五味子8分,砂仁(炒)8分,人参8分,山药8分。

【功能主治】妊娠泄泻不止,久则伤胎。

【用法用量】加黑枣2个,水煎,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五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苓术饮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加味苓桂术甘汤


药物组成 茯苓30g 泽泻20g 白术20g 炙甘草l0g 桂枝l0g 姜半夏l0g 天麻5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6日为1疗程。

适应病证 耳源性眩晕,症见眩晕伴耳聋耳鸣者。

病案举隅 王某,女,46岁,患眩晕已8年,每年发作4~6次,每次发作时间5~7天。曾经神经内科和五官科检查,诊为耳源性眩晕。此次因家中琐事致心情不畅而发作,于3天前突发眩晕,两目昏暗,头转耳鸣,不能站立,呕吐频作,经用山莨菪碱及地西泮等治疗,无明显改善,转中医治疗。询得患者平素体弱,胃脘部常有冷感,刻诊:舌质淡,苔薄微腻,脉弦细滑。即给上方服3剂。二诊时,患者已能坐起,无明显眩晕感,无呕吐,能食稀粥,唯稍感头昏乏力。原方续服3剂。三诊时,诸症消失,饮食正常。改用六君子汤服7剂。随访3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 梁开荣.山西中医,1997;13(4):19

评 按 耳源性眩晕,现代医学认为系内耳膜迷路积水所玫。而中医历代医家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认识。本方乃针对脾虚运化无权、痰饮内生所致的眩晕而设。以仲景之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及小半夏汤加减以健脾化饮,加天麻以熄风。正如叶天土所言“除痰须健中,熄风可缓晕”,临床用于耳源性眩晕辨证属脾虚饮停者当可获得稳定的疗效。

苓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苓术汤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苓术汤治疗呢?苓术汤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茯苓4两,白术4两,黄芩3两,旋覆花2两,杏仁3两。

【功能主治】妊娠体肿有水气,心腹急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主肺气不降而喘胀逆满,故用杏仁、旋覆专利膈上之痰气,茯苓、白术专利腹中之水气,黄芩一味专清胎息之热气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茯苓、白术、干姜(炮)、泽泻、桂心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冒暑遭雨,暑湿郁发,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或入浴晕倒,口眼㖞斜,手足亸曳,皆湿温类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二

【处方】白茯苓、厚朴(姜汁制,炒)、白术、青皮、干姜(炮)、半夏(汤泡去滑)、草果(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感风,飧泄注下,肠鸣腹满,四肢重滞,忽忽善怒,眩晕,或左胁偏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之。

【摘录】《三因》卷五

以上就是对苓术汤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疏风解表的荆芥茶


外感发烧,在中医学术领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也是常用的疾病名称,和我们现在时候的发烧差不多,小编推荐大家喝荆芥茶,荆芥茶的功效是疏风解表的,能帮助我们治疗外感发热。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看荆芥茶的用法!

原料

荆芥10g、绿茶3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疏风解表。

用途

外感发热、头痛;痈肿;流感。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临床表现

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是微热者。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

预防与调摄

外感发热的预防在于注意生活起居,避免感受时邪疫毒。调摄方面,首先应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如体温、神、色、肌肤、汗液、气息、脉象等。同时注意体温的护理,如高热时配合酒精擦浴等,热深厥深时,注意保温,汗出时及时擦汗并更换干燥衣服等。由于发热易伤阴,应注意养护阴津,鼓励病人多饮用糖盐水、果汁、西瓜汁、绿豆汤、凉开水等。饮食方面宜食用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富于营养,但易于消化的食品。

结语:有关荆芥茶的原料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荆芥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多喝荆芥茶能帮助我们治疗外感发热的症状,这是我们常会遇到的疾病症状。体温升高,舌红等是主要的表现,大家一定要多注意!

解表理气的香苏茶


喝茶的好处很多,关键时刻还能帮助治疗疾病,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那么如果遇到风寒感冒了,该喝什么茶来帮助治疗呢?这里介绍香苏茶给大家,香苏茶的功效就是帮助治疗风寒、发热等症。来看香苏茶的用法!

原料

香附5g、紫苏叶3g、陈皮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

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解表理气。

用途

风寒伴气滞,恶寒发热、咳嗽、胁肋不舒。

风寒

风寒为中医的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机体感受风寒后,临床表现可见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以祛风散寒为大法,可采用中药内服或非药物疗法,效果明显。

病因

风邪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主因,易与他邪相合,不同的季节,每与时令之气相合伤人,而表现不同证候,如秋冬寒冷之季,或夏季空调温度过低,造成风与寒合,机体卫外不固,形成外感风寒证,寒性收引,凝滞,易闭塞皮毛,邪郁于肺卫,肺失宣降,卫阳失于温煦,而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1.后脑强痛

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预防

1.感冒流行季节,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注意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地所,以免感染。同时每天可多食用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以预防感冒。

2.天气寒冷的季节,坚持每晚入睡前热水浴足20分钟左右,以温通气血,提高抗病能力。

3.外感风寒初起时,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具体做法:生姜、葱自连根,红糖适量。把前两味水煎,过滤去渣,加入红糖,趁热1次服下。也可趁热食白粥一碗,加葱白四段、姜丝少许,多喝开水,最好能发点汗以助祛风散寒解表。同时要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鸡鸭等肥甘厚味。

4.如家里或单位有人感冒,最好要保持房间的空气通风良好,也可用食醋10~20毫升,加热后在房间熏蒸,作空气消毒,以预防感染。

结语:有关香苏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香苏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香苏茶的功效是帮助治疗风寒感冒的。对于此疾病,我们都很熟悉。因为稍不留神就容易被冻着了,不想吃西药的时候可以试试中医疗法!

解表除湿的苍感茶


风寒感冒的症状,我们都遇到过。治疗风寒,很多方法都可以。这里小编推荐大家多喝苍感茶,苍感茶的功效是解表除湿的,对治疗风寒有辅助作用。以后大家遇到此疾病,可以泡些苍感茶来喝。那么苍感茶的用法是什么呢?

原料

苍术5g、细辛0.5g、侧柏叶3g、葱白3g、绿茶3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解表除湿。

用途

外感风寒挟湿。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病因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临床表现

1.后脑强痛

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结语:有关苍感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苍感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苍感茶能帮助我们治疗风寒感冒的症状,对于此疾病的病因还有临床表现等问题,上述已经给出了一些解释,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术苓忍冬酒的功效与作用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术苓忍冬酒,那么术苓忍冬酒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白术60g 白茯苓60g 甘菊花60g 忍冬叶40g 白酒1500ml

【炮制】1. 将白术、白茯苓捣成碎末,忍冬叶切细,然后将四味药装入纱布袋;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智宁心,明耳目,祛风湿。主治脾虚湿盛,院腹痞,心悸、目昏,腰脚沉重,颇宜于中年人脾胃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次10~15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备注】(1)白术、白茯苓:健脾渗湿。甘菊花:清心明目。忍冬叶:祛风除湿。

【摘录】《民间验方》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术苓忍冬酒,我们知道术苓忍冬酒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解表和中的藿香苓术茶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