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食疗 > 导航 > 肛门养生疗法

肛门养生疗法

2019-10-20

肛门闭锁

养生食疗。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肛门闭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概述】

肛门闭锁(anal atresia)又称低位肛门直肠闭锁,由于原始肛发育异常,未形成肛管,致使直肠与外界不通。在中医学中称为肛门闭合。

【诊断】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肛区为皮肤覆盖,哭闹时肛区有冲击感。倒置位X线侧位片上,直肠末端正位于耻尾线或其稍下方,超声波、穿刺法测得直肠盲端距肛区皮肤1.5cm左右。

【治疗措施】

确诊后应迟早行手术治疗,一般施行会阴肛门成形术,也可采用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㈠切口:在会阴中央或可激发环形收缩区的中间,做X形切口,长约1.5cm。切开皮肤,翻开4个皮瓣,其下方可见环形外括约肌纤维。

㈡寻找游离直肠盲端:用蚁式血管钳经括约肌中间向深层钝性分离软组织,可找到呈蓝色的直肠盲端,在盲端肌层穿2根粗丝线作牵引。因直肠盲端正位于耻骨直肠肌环内,因此应紧贴肠壁向上分离。游离盲端约3cm,使直肠能松弛地拉至肛门口。游直直肠一定要有足够的长度,如不充分游离而勉强拉下缝合,术后极容易发生肠壁回缩,造成瘢痕性狭窄。分离时还应避免损伤尿道、阴道和直肠壁。

㈢切开直肠:在直肠盲端作十字形切口切开,用吸引器吸尽胎粪,或让其自然流出拭净。注意保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如发生污染,应仔细用生理盐水冲洗。

㈣吻合固定:将直肠盲端与周围软组织固定数针,用细丝线或肠线间断缝合肠壁与肛周皮肤8~12针。注意肠壁与皮肤瓣应交叉对合,使愈合后瘢痕不在一个平面上。术后10天左右开始扩肛,防止肛门狭窄。

【病因学】

肛门闭锁属于中位畸形,临床常见。由于原始肛发育障碍,未向内凹入形成肛管。直肠发育基本正常,其盲端在尿道球海绵肌边缘,或阴道下端附近,耻骨直肠肌包绕直肠远端。会阴往往发育不良,呈平坦状,肛区为完整皮肤覆盖。可合并尿道球部、阴道下段或前庭瘘管。

【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很快出现呕吐、腹胀等位肠梗阻症状,局部检查,会阴中央呈平坦状,肛区部分为皮肤覆盖。部分病例有一色素沉着明显的小凹,并有放射皱纹,刺激该处可见环肌收缩反应。婴儿哭闹或屏气时,会阴中央有突起,手指置于该区可有冲击感,将婴儿置于臀高头低位在肛门部叩诊为鼓音。

相关阅读

肛膜闭锁


【概述】

肛膜闭锁(atresia of the anal membrane)又称肛门膜状闭锁,是因肛膜未破,肛门与直肠被一层薄膜完全分隔,不能排粪的先天畸形,在中医学中称为肛门皮包。

【诊断】

无胎粪排出,肛门有薄膜覆盖。穿刺检查,膜的厚度多在0.5cm以内,指诊患儿哭闹时肛区有明显冲击感,一般不需作倒置们摄片。

【治疗措施】

因闭锁位置低,手术操作容易,一经确诊,即可行肛膜切开或切除术。

㈠肛膜切开术:于会阴肛区凹陷处取前后纵切口十字切口切开肛膜,使肛门内外相通。然后扩肛至能放入食指即可。术后早期即需开始扩肛,直到排便正常为止。但有不少人认为,仅单纯切开肛膜,远期效果不好,常常后遗肛门狭窄而再次手术治疗,因此已很少使用该法。

㈡肛膜切除术:切开肛膜,吸尽胎粪后,沿肛缘剪去肛膜,扩肛使肛管能通过食指,稍游离直肠下端粘膜,然后将直肠粘膜松弛地缝于肛周皮肤。术后10天开始扩肛,每周2~3次,直至肛门无狭窄,排便通畅为止。

【病因学】

肛膜闭锁属于低位畸形,是一常见类型,因胚胎后期发育障碍,原始肛与直肠末端之肛膜吸收异常所致。有时可合并向肛前走行的皮下潜性瘘管,肛管直肠发育基本正常,一般不合并其他畸形。

【临床表现】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在正常肛门位置有明显凹陷,肛管被一层隔膜覆盖。隔膜有时很薄,能透过它看见存留在肛管直肠内的深蓝色胎粪。病儿哭闹时隔膜明显向外膨出,手指触及有明显冲击感,刺激肛周可见括约肌收缩。

新生儿食道闭锁


很多先天遗传的疾病都是从新生儿身上显现的,所以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非常害怕在新生儿身上发现先天性疾病的。食道是人体消化器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人们吃进嘴巴里的食物,首先都要经过食道才能进入胃部消化。但是如果在新生儿身上发生了食道闭锁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一、先天性食管闭锁

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简称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新生儿期消化道的一种严重发育畸形。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男女发病无差异,主要表现为患婴吃奶时出现呕吐、青紫、呛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病因

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胎儿发育过程受影响,未形成管形所致。目前具体的病因还不是非常明确。

三、临床表现

1.

唾液不能下咽,反流入口腔,出生后即流涎、吐白沫。

2.

每次哺乳时,Ⅰ型和Ⅲ型病人由于乳汁不能下送入胃,溢流入呼吸道;Ⅱ型及Ⅳ型和Ⅴ型病例则乳汁直接进入气管,引起呛咳、呕吐,呈现呼吸困难、发绀,并易发生吸入性肺炎。食管下段与气管之间有食管气管瘘的Ⅰ型和Ⅳ型病例则呼吸道空气可经瘘道进入胃肠道,引起腹胀。同时胃液亦可经食管气管瘘反流入呼吸道,引致吸入性肺炎,呈现发热、气急。

3.

由于食物不能进入胃肠道,病婴呈现脱水、消瘦,如不及时治疗,数日内即可死于肺部炎症和严重失水。体格检查常见脱水征象,口腔内积聚唾液。并发肺炎者,肺部可听到啰音,炎变区叩诊呈浊音。

四、治疗

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未经治疗,出生后数日即死亡。因此明确诊断后即应尽早施行手术,纠治畸形。术前应注意适量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防治吸入性肺炎;给予抗生素药物;保持正常体温。置病儿于半坐位,可减少胃液溢流入呼吸道的危险。于上段食管腔内放入细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或经常吸除口腔分泌物,以预防或减少口腔分泌物被吸入肺内。肺部炎症或肺不张病例,需维持通气功能和给予氧吸入。

先天性食管闭锁


【概述】

在各种先天性食管畸形中,食管闭锁最常见,约占85%。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中约20%并有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另10%并有肛门闭锁。

【诊断】

经口或鼻腔放入一根细软导管,在上段食管盲端处即受阻不能通入胃内,经导管注入0.5~1.0ml水溶性碘造影剂即可显示上段食管盲端的位置和长度,并可判明上段食管与气管之间有无瘘道。腹部X线检查发现胃肠道内含有气体,则说明下段食管与气管相通,存在食管气管瘘。食管无闭锁,但有食管气管瘘的5型病人,临床上虽无流涎和不能进食的症状,但进食时尤其进流质食物时,如部分食物经瘘道进入气管,即可引起呛咳。瘘道较小者,进食后呛咳可为间歇性发作。有的病人在出生后数年才开始呈现症状。此型病例需作食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措施】

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未经治疗出生后数日即死亡,因此明确诊断后即应尽早施行手术,纠治畸形。术前应注意适量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防治吸入性肺炎;给予抗生素药物;保持正常体温。置病儿于半坐位,可减少胃液溢流入呼吸道的危险。于上段食管腔内放入细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或经常吸除口腔分泌物,以预防或减少口腔分泌物被吸入肺内。肺部炎症或肺不张病例,需维持通气功能和给予氧吸入。

手术操作:通常采用右胸侧后切口。切除第4或第5肋骨经肋床进胸或经第4肋间切口进胸。在胸膜外或切开胸膜在胸腔内切断结扎奇静脉。游离下段食管,绕置以细带便于牵拉时在气管后壁显露食管气管瘘。在距气管后壁约3mm处切断瘘管,用5~0缝线3~4针间断横向缝合气管后壁切口,再用邻近胸膜覆盖。保留短段瘘管组织可防止缝合食管气管瘘时气管腔产生狭窄。游离下段食管时操作应轻柔,游离的范围亦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下段食管的血液供应。上段食管血供较为丰富,宜充分游离以获得足够长度与下段食管作吻合术并减少吻合口张力。术前于上段食管内放置一根导管,有助于识别和游离上段食管。明确上、下段食管的长度足以施行对端吻合术后,切除下段食管盲端的顶尖部,显露食管腔,在上段食管壁的下切端用钝法将肌层向上方剥离6~8mm。然后将上段食管壁的粘膜层与下段食管壁的全层作对端吻合术。先在吻合口两端各放置一针牵引缝线,再间断缝合物合口的后壁和前壁,再将上段食管壁的肌层向下牵引缝合于下段食管壁上以覆盖吻合口。

(1)体位及第四肋间切口

(2)切断缝合食管气管瘘

(3)食管对端吻合上段食管壁粘膜层与下段食管壁全层间断缝合,再将上段食管壁肌层缝盖吻合口

(3)食管对端吻合

上段食管壁粘膜层与下段食管壁全层间断缝合,再将上段食管壁肌层缝盖吻合口

亦可不剥离上段食管壁的肌层。用上、下段食管壁的全层作吻合术。吻合口前壁全部缝合之前将术前经鼻或口腔预置的细导管通过吻合口置放入胃内,用作术后减压和喂食,亦可另作胃造瘘术供术后喂饲食物之用。在胸膜外或胸膜腔内放置引流管。待术后1周左右经食管X线检查证实吻合口已愈合后再拔除引流管。此后即可经口进食。术后3周可开始作食管吻合口扩张术,使吻合口内径达到F24以上。

体重不及2kg的早产儿,一般情况欠佳或并有其他器官严重先天性畸形的病例,需分期施行矫治术。第一期手术时切断、缝合食管气管瘘,另经腹部切口作胃造瘘术以供应营养。于上段食管内放入导管作持续负压吸引或作颈段食管造瘘术,以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数周后,待体重增加到3kg左右再施行第二期手术对端吻合上、下段食管。

食管上、下段均为盲端,没有食管气管瘘的病人,食管长度往往不足以作对端吻合术。此型先天性食管闭锁亦需分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将近段食管经颈部切口引出,切开近段食管盲端,此流唾液,防止溢流入呼吸道,另经腹部切口作胃造瘘术以供饲食。待儿童长大到3~4岁时再作第二期结肠代食管术。

【病理改变】

按食管闭锁的部位以及是否并有食管气管瘘,先天性食管闭锁可分为五种类型(图1)。

图1 先天性食管闭锁类型

1.食管近段为盲端,远段通入气管后壁,形成食管气管瘘。据Holder统计,此型最常见,约占86.5%。

2.食管近段通入气管后壁,形成食管气管瘘,远端为盲端。此型少见,约占0.8%。

3.食管近段及远段均为盲端,不通入气管,无食管气管瘘。此型占7.7%。

4.食管近段及远段均分别通入气管后壁,形成两处气管食管瘘。此型亦很少见,占0.7%。

5.食管腔通畅,无闭锁,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相通,形成食管气管瘘,占4.2%。

【临床表现】

食管闭锁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唾液不能下咽,返流入口腔,出生后即流涎、吐白沫。每次哺乳时,1型和3型病人由于乳汁不能下送入胃,溢流入呼吸道;2型及4型和5型病例则乳汁直接进入气管,引起呛咳、呕吐,呈现呼吸困难、紫绀、并易发生吸入性肺炎。食管下段与气管之间有食管气管瘘的1型和4型病例则呼吸道空气可经瘘道进入胃肠道,引起腹胀,同时胃液亦可经食管气管瘘返流入呼吸道,引致吸入性肺炎,呈现发热、气急。由于食物不能进入胃肠道,病婴呈现脱水、消瘦,如不及时治疗,数日内即可死于肺部炎症和严重失水。体格检查常见脱水征象,口腔内积聚唾液。并发肺炎者,肺部可听到罗音,炎变区叩诊呈浊音。

胆道闭锁什么意思


胆道闭锁什么意思

1、胆道闭锁什么意思

胆道闭锁,其病变由肝将胆汁输送到小肠的胆管产生发炎及阻塞,使胆汁无法正常流通,而回流至肝脏,此时即发生胆汁滞流,引起所谓的“黄疸”及肝硬化,正常的肝细胞破坏,且被结疤组织取代后形成硬化,该病是小儿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也是小儿肝移植中最常见的适应征。先天性胆道闭锁并不少见,至少占有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半数病例,其发病率约为1:8000-1∶14000个存活出生婴儿,但地区和种族有较大差异,特别好发于亚洲女婴身上。根据数据显示,东方民族的发病率高4-5倍,男女之比为1∶2。对于先天性胆道闭锁,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新生儿月龄越小越好,否则可能不耐受手术或预后很差。

2、胆道闭锁的检查诊断

2.1、血清胆红素的动态观察:每周测定血清胆红素,如胆红素量曲线随病程趋向下降,则可能是肝炎;若持续上升,提示为胆道闭锁。但重型肝炎并伴有肝外胆道阻塞时,亦可表现为持续上升,此时则鉴别困难。

2.2、超声显象检查:若未见胆囊或见有小胆囊(1.5cm以下),则疑为胆道闭锁。若见有正常胆囊存在,则支持肝炎。

2.3、99mTc-diethyl Iminodiacetic Acid(DIDA)排泄试验:可诊断由于结构异常所致的胆道部分性梗阻。在胆道闭锁早期时,肝细胞功能良好,5分钟显现肝影,但以后未见胆道显影。

2.4、脂蛋白-X(Lp-x)定量测定:若出生已超过4周而Lp-X阴性,可除外胆道闭锁;如500mg/dl,则胆道闭锁可能性大。亦可服用消胆胺4g/天,共2-3周,比较用药前后的指标,如含量下降则支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若继续上升则有胆道闭锁可能。

3、胆道闭锁怎么治疗

胆道闭锁不接受外科治疗。仅1%生存至4岁。但接受手术也要作出很大的决心。对婴儿和家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早期发育延迟。第1年要反复住院。以后尚有再次手术等复杂问题。接受手术无疑能延长生存。报告3年生存率为35~65%。长期生存的依据是:①生后10~12周之前手术;②肝门区有一大的胆管(150μm);③术后3个月血胆红素浓度8.8mg/dl。近年Kasai报道22年间施行手术221例。至今尚有92例生存。79例黄疸消失。10岁以上有26例。最年长者29岁。长期生存者中。2/3病例无临床问题。1/3病例有门脉高压。肝功能障碍。多年来认为Kasai手术应用于胆道闭锁可作为第一期处理步骤。待婴儿发育生长之后。再施行肝移植。以达到永久治愈。

胆道闭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胆道闭锁的症状和黄疸的表现有些相似,故很容易被误诊。但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症状,过一段时间可自然消退,而胆道闭锁不仅不会自愈,还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需要和黄疸相区别的是,胆道闭锁的具体表现为先是出现黄疸,通常不消退且日益加深。皮肤变成从黄色变成金黄色甚至褐色。巩膜也出现黄色的症状,至晚期泪液及唾液也呈黄色,接着大便的颜色从正常的淡黄色变成浅黄色,逐渐变成偏白色,以后成为陶土样灰白色,期间会有反复的现象。小便也变为深黄色继而为浓茶色。胆道闭锁如果不治疗的话,患儿到3、4个月时营养发育还可以是很正常的,但病程到5、6个月时患儿的发育会变得缓慢,出现精神萎靡的表现,同时腹部明显变大,出现腹水,肝脾也会肿大。

引起胆道闭锁的原因是什么

1、病因尚无明确结论,早期认为该病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与胚胎期第4~10周胆管系统发育停顿或紊乱有关。然而,对大量流产或早产儿胆道系统的解剖却并未发现过胆道闭锁,相反近年研究有更多证据支持此病为后天形成。

2、部分病儿出生时有正常黄色大便,数周后才出现灰白色大便及黄疸,也提示这些病儿胆道梗阻出生后才发生。此外,病理检查发现肝脏组织呈炎症性变化,肝门及胆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肝小叶发生微小脓灶或局限性坏死,胆管闭塞处肉芽组织形成。通过对肝外胆道闭锁和新生肝炎的对比病理研究,发现两者肝组织病变相似,仅程度不同。

​肺动脉闭锁的治疗方法?


肺动脉闭锁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多发于孩童身上,是指肺动脉中的左右分叉三者中发生闭锁,会导致心脏发育不全,患上此病的朋友们要及时就诊,需要动手术,否则影响比较严重,下面就来了解下肺动脉闭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吧。

伴有室间隔缺损又称假性总动脉干,为法洛四联症中最严重类型,由于肺动脉瓣闭锁或缺如,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没有通道,肺动脉干本身亦可能闭锁或发育不良。左、右两侧心室的血液全部注入主动脉肺循环的血液来自动脉导管或支气管动脉。室间隔完整多伴有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室壁很厚,三尖瓣口很小;由于右心室为一盲腔,收缩时血液返回右心房;自腔静脉回到右心房的血液只能通过未闭卵圆孔或房间隔缺损而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动脉。肺循环的血液来自动脉导管或支气管动脉侧支循环。

经诊断即应手术治疗。外科大多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生后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以延迟动脉导管闭合时间。先行体-肺动脉分流术,或同时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切开术;第2阶段在3~5岁时建立右室到肺动脉的血流通道,闭合房间交通和心外分流。

肺动脉闭锁手术效果:

在新生儿期行姑息性手术的患儿,单独行肺动脉瓣切开术的存活率为27%,单独行体-肺动脉分流术的存活率为30%,同时施行上述两种手术的存活率为79%。

早期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分流术后吻合口大小不当。在第1次分流术后,有25%因吻合口太小需在一个月内再次手术。其次,右心室腔与冠状动脉之间的心肌冠状动脉窦交通、右心室高压、年龄及左心室功能,也是早期死亡的因素。姑息性手术后未做矫治术的3年生存率为50%,5年生存率小于30%。

根治术的早期死亡率为25%,死亡原因主要是左室功能不全。应用带瓣心外管道主要并发症是管道狭窄,需再次手术更换。长期生存的患儿心功能可恢复到Ⅰ~Ⅱ级。

再做手术时也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看看患者适不适合做手术,这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情,如果时机不成熟那就平静的等待,听取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进度。同时也需要身边的朋友们给予鼓励的

肛门瘙痒


肛门瘙痒是很常见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大多是继发于各种皮肤病或其它的疾病,而且造成这类疾病的原因也很多,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不能分清楚这类症状到底是什么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类疾病并发的具体原因。

肛门瘙痒(peritus ani,pA)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较多,局限于肛门局部的瘙痒症多与肛门及直肠疾病有关或继发于肛门直肠疾病,局部炎症充血使皮肤循环增加,温度上升,臀间又是不易散热的部位,促使汗液排泄增多,湿润浸渍,引起不适和瘙痒。儿童的肛门瘙痒以蛲虫病患者居多。

病因

肛门瘙痒常继发于各种皮肤病或其他疾病,有明显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和原发病变。临床为肛管及肛周皮肤有剧烈痒感,初起只限于肛周皮肤,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如长期不愈,可蔓延到阴囊或阴唇,尤其是会阴部前后缝间瘙痒更剧烈,夜间比白天显着,有虫爬、蚁走、火烤感,影响入睡休息。局部皮肤因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硬化或湿疹样变,还可继发感染。常见有:

1.肛门皮肤病:如肛门湿疹、神经性皮炎、癣、各种疣、性病、汗腺炎等,粪便附于肛门皱襞内,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

2.肛门直肠疾病:如肛裂、肛瘘、痔、肛窦炎、肛乳头炎、直肠脱垂、肛门失禁等,使肛门口分泌物增多,潮湿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3.寄生虫病:如蛲虫、蛔虫、阴道滴虫、阴虱、疥疮等,均可引起肛门瘙痒。

4.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皮肤含糖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肤癌痒,可能与多汗、基础代谢率增高、情绪紧张等有关。

5.过敏反应: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香料、酒或特异性蛋白质食物,也有服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等均可因过敏而引起肛门瘙痒。

6.精神因素:神经衰弱、癔病、精神过度紧张、兴奋、激动等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诱发或导致瘙痒,可泛发全身或肛门、会阴区。

7.肝、肾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胆道梗阻的患者,由于血液和皮肤胆盐含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肾病后期尿毒症也可发生肛门瘙痒。

8.环境因素:内裤和手纸摩擦刺激;冬季温度低,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易较裂;夏季高温多汗,肛周潮湿易发痒等。

瘙痒的病因复杂多变,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区别造成肛门瘙痒症的不同原因,对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诊断

根据典型的肛门瘙痒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本病不难诊断,但要明确病因则比较困难。一般肛门局部有原发病变为继发性瘙痒症,否则为原发性瘙痒症。此外还应进行全身体检,有针对性地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尿糖、血糖、糖耐量试验及活组织和涂片等检查。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瘙痒和继发性瘙痒。

(一)原发性瘙痒

原发性瘙痒不伴有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瘙痒为主要症状。

(二)继发性瘙痒

继发性瘙痒症产生于原发性疾病及各种皮肤病,伴有明显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和原发病变,瘙痒常是原发病变的一个症状。如肛瘘、肛门湿疹、湿疣、神经性皮炎、肛管直肠肿瘤、蛲虫等引起的肛门瘙痒均属此类。

鉴别

肛门瘙痒一旦出现继发性皮损,则需根据病史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荨麻疹:有特异性皮损(风团)及病程演变过程。

(2)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3)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4)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治疗

肛门瘙痒是一个症状,导致肛门瘙痒的疾病非常多。治疗的关键是找出确切导致肛门瘙痒的疾病,再针对病因治疗。一般肛门局部有原发病变为继发性瘙痒症,否则为原发性瘙痒症。此外还应进行全身体检,有针对性地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尿糖、血糖、糖耐量试验及活组织和涂片等检查。

1.治疗原发病或合并症如痔、肛瘘、蛲虫病等。给于相应抗生素或抗菌药治疗合并感染。

2.避免不适当的自疗,不少肛门瘙痒病患者不愿到医院就诊,采取不当的自我治疗,如用热水烫洗,外用高浓度皮质类固激素或含对抗刺激药物,自购某些粗制家用理疗器械自疗等,这些方法弊多利少,仅能有暂时抑止瘙痒,日久致使病变迁延增剧,应劝告患者停用。

3.局限性肛门瘙痒病的药物治疗应以局部外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所用的各类药剂,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炎症介质类制剂、各种镇静剂等对肛瘙痒并无明显止痒作用,但都有不少副作用或不利影响,在没有明确适应证情况下应避免应用。

4.对仅有局部瘙痒而肛门皮肤正常者,以4%硼酸水清洗冷敷肛门,若加冰块使水温在4~5℃左右冷敷。患者蹲位以纱布或脱脂棉冷敷肛门,可收立即止痒之效。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约5min,冷敷后以干毛巾拭干局部,扑以普通爽身粉,保持干燥。此型肛门瘙痒不宜外敷软膏,软膏妨碍散热,增多汗液易诱发瘙痒。宜用清凉干燥洗剂,如白色洗剂,炉甘石洗剂等。

5.肛门皮肤呈粗糙肥厚的苔癣化损害者多有合并感染,可用适当抗生素或抗菌药剂,感染控制后,施行局部包封治疗;在清洗局部后,以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局部消毒,用注射用强的松龙注射液或去炎松注射液以注射针将药液滴于皮损部位,务使皮损充分浸入药液,患者感瘙痒减轻,局部药液干燥,再按病灶大小贴敷普通橡皮膏或含有止痒剂的软膏,也可用含有药物的成膜剂或凝胶剂作膜状包封。此方法宜于睡前施行,6~8h后去除硬膏或成膜包封物,清洗局部,涂以干燥洗剂或止痒气雾剂喷涂。此法对缓解瘙痒促使苔癣化损害消退有佳良效果。

6.注射疗法 将药物注射到皮下或皮内,破坏感觉神经,使局部感觉减退,症状消失,局部损伤治愈,约50%以上的病例可永久治愈。但严格瘙痒者易复发,需再次注射治疗,注射药物不仅破坏感觉神经,也可破坏运动神经,常发生轻重不同的感觉性肛门失禁和括约肌功能不良,但过一时期可自行恢复。

7.手术疗法:自发瘙痒经过上述治疗后不见好转或多次复发的可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除去肛门部皮肤神经支配和切除肛门部皮肤两种。

⑴皮下切开术:于肛门两侧,距肛缘5cm,各作一半圆形切口,切开皮下脂肪,将皮片向内侧分离显露外括约肌下缘,并向肛管内将皮肤由内括约肌分离到肛门瓣平面。再将肛门前后方皮肤由深部组织分离,使肛门两侧伤口交通。最后将切口外缘的皮肤向外分离1~2cm,止血后将皮片缝于原位,有时需放引流,外盖压迫敷料。手术前需准备肠道,手术后控制排粪3~4日。效果,各家报告不一,多数取得良好效果,但有复发病例及伤口感染和裂开的报告。

⑵切除缝合术:沿肛缘由前向后作一切口,在切口外侧再作一弯形切口,将有病变皮肤包括在切口内,切口两端相连,切除2处切口之间的半月形皮肤,缝合伤口。对侧同法切除。切除皮肤后可止瘙痒,但伤口有时发生感染。

预防

1.及时治疗引起肛周瘙痒症的局部和全身性疾病,如内痔、肛裂、肛瘘、腹泻、糖尿病、寄生虫病等。

2.保持肛门清洁干爽,尽可能每晚清洗一次肛门。清洗肛周宜用温水。一般不用肥皂,尤其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清洗用的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

3.内裤不要过紧、过硬,宜穿纯绵宽松合体的内裤,不要穿人造纤维内裤,并要勤洗勤换。

4.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度紧张和焦虑不安,不搔抓肛门,不用过硬的物品擦肛门。

5.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高度酒等。过敏体质者应少食用易致过敏的食品,如鱼、虾等,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化学物质。

6.肛周瘙痒不止但皮肤无破损者,可将纱布或脱脂棉浸入硼酸液体中,水温适宜,取出拧至不滴水,敷于肛周,能立竿见影地止住瘙痒。每天早晚各敷1次,每次约敷5分钟。敷后擦干,扑以爽身粉。

7.中医学认为肛周瘙痒多心经有火,血热生风;或气血两虚,血不养风,肝风内生,风胜则痒;或由湿热内蕴,风邪郁久,化热化燥所致。

8、及时医治可能引起肛门瘙痒的全身性和局部性原发病灶,如痔瘘、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9、避免焦虑情绪和过度紧张。

患者注意

出现肛门瘙痒切忌乱用药

患了肛门瘙痒千万不要因不好意思而忌讳看医生,自己滥用一些止痒的药膏,有些止痒药膏含有激素成分,尽管当时止痒效果不错,但后期瘙痒会复发,而且用久之后会有不少副作用。

肛门瘙痒症与肛门部疾病、卫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痔疮、肛瘘可以预防和治疗肛门瘙痒症,首先要治疗肛门部位的相关疾病。注意保持肛门的卫生、干爽,用温水清洗后,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干。忌用热水烫洗、肥皂反复清洗肛门,这样会洗掉肛周皮肤皮脂,破坏肛门皮肤环境,引起肛门瘙痒。内裤不要过紧、过硬,不要穿质地不适的如某些化纤织物或厚实而粗糙的内裤,这样会令汗液不易散发及摩擦诱发肛门瘙痒。

出现肛门部位瘙痒,肛门湿疹也以瘙痒为表现。过多使用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刺激肛周皮肤也易引起肛周瘙痒。肛门瘙痒是种常见病, 多见于20~40岁的青中年,有些则是全身性皮肤瘙痒病的局部症状,多见于老年人。起初仅限于肛门周围的皮肤轻度发痒,如果长期不愈,瘙痒会逐渐蔓延。尤其是到了夜间或是潮湿的环境,瘙痒会加剧。

所以,患肛门瘙痒症,最好到医院,让医生诊断、用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婴儿肛门瘙痒的凶手

引起肛门瘙痒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于儿童来说,出现肛门处瘙痒,多半是寄生在儿童体内的蛲虫引起的,夜间蛲虫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排卵引起瘙痒。家长应该及时为孩子驱虫治疗。

注意:在驱虫治疗肛门瘙痒的同时,要给孩子穿整档的裤子,第二天将裤子放入开水中煮杀死早卵,坚持一个月,即可消失,注意孩子不要吃手指,注意个人卫生,阻断病人吃入这个环节。

肛门瘙痒症与肛门部疾病、卫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例如痔疮、肛瘘可以出现肛门部位瘙痒,肛门湿疹也以瘙痒为表现。过多使用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刺激肛周皮肤也易引起肛周瘙痒。

预防和治疗肛门瘙痒症,首先要治疗好肛门部位的相关疾病。注意保持肛门的卫生、干爽,用温水清洗后,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干。忌用热水烫洗、肥皂反复清洗肛门,这样会洗掉肛周皮肤皮脂,破坏肛门皮肤环境,引起肛门瘙痒。内裤不要过紧、过硬,不要穿质地不适的如某些化纤织物或厚实而粗糙的内裤,这样会令汗液不易散发及摩擦诱发肛门瘙痒。

儿童通常是寄生虫引起的瘙痒症,如果不是,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就医。

也有年轻父母给孩子擦屁股时不注意手纸卫生,结果诱发婴儿患肛瘘。这是因为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认为,旧布柔软吸水性能又好,所以喜用旧的衣服或床单给孩子当尿布,殊不知旧布经过反复搓洗,布上的绒毛荡然无存,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表面布满了一层毛刺。这些毛刺在旧布表面干燥状态下很坚硬。孩子大便后换尿布时,父母往往用干尿布擦屁股。由于婴儿的皮肤十分娇嫩,大便黏性又大,需要来回擦几次才能擦干净,这样就容易损伤肛周皮肤。还有的家长喜欢用废纸为孩子擦屁股,若擦拭用力过大,容易损伤肛门黏膜,感染溃疡后易形成肛瘘。

男孩与女孩发生肛瘘的症状各不相同,男婴肛瘘发生后红肿、疼痛,形成脓肿后肛周皮肤肿胀发亮、中心软化,溃疡后可流出脓液而形成肛瘘,腹泻时粪便从瘘管口流出。女婴发病急,外阴红肿,溃疡后粪便会从阴道口外的瘘口排出,肛门反而不排便,之后肛门才逐渐恢复排便。女孩患肛瘘后常不易自动愈合,以后出现腹泻时仍可从瘘管口漏出粪便,一般两岁后漏便的现象才逐渐减少。所以,要彻底治愈肛瘘,必须到医院肛肠科请医生诊治。

可见,家长要给孩子选择质地柔软、吸湿性能好的新棉布做尿布,或者选用一次性尿不湿,不宜用尿布给孩子擦屁股,更不要用力擦。

肛门瘙痒别乱挠

肛门瘙痒时不可用手抓,这样会使局部皮肤产生可继发感染。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

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内裤应宽大并且质地柔软、舒适;不要用带化工染料以及带油墨字迹的纸张擦肛门。

②保持肛门局部清洁,便后或临睡前宜用温开水浴洗肛门。

③及时医治可能引起肛门瘙痒的全身性和局部性原发病灶,如痔瘘、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④调理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对辛辣厚味之品及烟酒都应禁忌。少吃鱼虾、螃蟹、蚕蛹、香菜、猪头肉等易动风发疹之物,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⑤可外涂止痒霜或激素药膏,如醋酸氟轻松软膏等,晚间瘙痒影响睡眠时,可在睡前口服一片非那根或赛庚啶。

⑥中药坐浴:苦参15克、枯矾3克、地肤子10克、紫草10克、青黛10克、野菊花1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后去渣,加米醋15毫升,每日剂,坐浴20分钟。肛门瘙痒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对肛门瘙痒的错误认识

肛门瘙痒困扰着很多人,原因是它反复发作,而且由于人们不拿肛门瘙痒当回事,所以就会有肛门瘙痒忍忍就过去了的误区。也有人因为肛门瘙痒的反复发作而认为肛门瘙痒是不可治愈的,这也是错误的想法。

治疗肛门瘙痒症,关键问题看能否找到本症的致病因素,解除和避免致病因素,是治疗肛门瘙痒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能找到明确致病因素的继发性瘙痒,如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酒、葱、蒜、辣椒、芥未等)和过敏性蛋白质食物(鱼、虾、蟹肉等)及找到诱发瘙痒的原发性疾病,如肛门湿疹,痔疮,肛瘘,脱肛,寄生虫病等疾病,在治疗中有的放矢,瘙痒症自然是容易治愈的。对于不明原因的肛门瘙痒,病情反复,则不易治愈。但是,可以到专业的肛肠医院进行检查,查明引起肛门瘙痒的原因,从根本上来治疗肛门瘙痒。

肛门瘙痒是不是肛门疣病

肛门瘙痒是常见的外阴瘙痒之一,肛门瘙痒的病因有很多,如肛门不洁,蛲虫寄生,如果能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不难治愈。但是还有一类病因不明的肛门瘙痒,常因误诊误治而顽固难愈,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肛门湿诊。

肛门湿疹并不难治,但由于病人常用热水、药水烫洗,医生常结合含有松类激素的软膏外涂,虽能暂时好转,但最终却使湿疹更重、瘙痒更烈,成为顽症。因此,要治好肛门湿疹,最重要的是停止一切理化刺激,不搔抓,不用药水烫洗,不涂含有松类激素的药物。开始的几天可能瘙痒更重,但只要坚持冷湿敷疗法,就可不药而愈。具体方法是:取一条净水浸透的毛巾叠成8层,以轻捏不出水为度,紧敷于肛门,每3分钟投洗一次,不使毛巾受热。只要肛门痒就冷敷,直到痊愈。

肛门瘙痒和痔疮有什么区别?

痔疮患者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引起肛门潮湿瘙痒,但是肛门瘙痒不一定就是痔疮。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瘙痒症。肛门部有时有轻微发痒,如瘙痒严重,经久不愈则成为瘙痒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一般只限于肛门周围,有的可蔓延到会阴、外阴或阴囊后方。多发生在20~40岁中午、老年初起肛门瘙痒较轻,肛门皮肤无明显变化,多为阵发性。久病患者瘙痒较剧,持续时间较长,尤以夜间更甚,过度的搔抓或机械刺激使肛周皮肤增生肥厚粗糙,肛门皱襞加深,局部有抓痕、血痂、渗液,皱襞缝中残留粪便污垢,更重者可合并感染见有脓泡或脓性分泌物,潮红肿胀。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有糖尿病、蛲虫病、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所以一定要分清病症,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治疗。

如何选择肛门瘙痒的方法?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它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的瘙痒,其特点是瘙痒剧烈,病程持续时间长。多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肛门瘙痒起初一般限于肛门周围皮肤轻度发痒,如长期不愈,瘙痒有的会蔓延至阴囊或阴唇,尤其是在会阴部前后发痒最厉害。瘙痒在夜间更甚,潮湿环境加剧,有时如虫爬蚁走,有时如蚊咬火烤,令人不能入睡,坐卧不安,无法忍受。于是就狠抓皮肤,暂时止痒,皮肤抓破可出血、糜烂、刺痛,使痒痛加重,更为难受。病人苦恼万分,久之会引起神经衰弱,精神萎靡,食不知味,夜不成眠。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只有剧烈痒感,而无原发皮肤损害的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

肛门瘙痒,常是原发病变的一个症状,继发于各种皮肤病或其它疾病,伴有明显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和原发病变。

肛管及肛门周围顽固性瘙痒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初起时一般限于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多为阵发性,瘙痒的程度轻重不一,如长期不愈,有的可蔓延至阴囊或阴唇,尤其是在会阴部前后缝间瘙痒更甚,夜间更为显着,有时如虫爬、蚁走;有时如蚊咬、火烤,使人难以入眠,坐卧不宁,无法忍耐。

本病在初起时、皮肤并无损害,由于瘙痒不断搔抓,故常出现抓痕、糜烂、出血、结痴、搔痕、刺痛等,有时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有臭味液体,经久不愈,皮肤可出现粗糙、皲裂、弹性减弱、光泽消失和色素沉着苔藓样硬化或湿疹样变等。时久日长,可引起神经衰弱,食不知味,精神不振等症状。

有许多人都曾有肛门瘙痒的不舒服症状,但碍于面子问题,不好意思去医院门诊,其实肛门瘙痒症虽然不是很严重疾病,但却是许多疾病的征兆,例如;痔疮、病毒感染、性传染病等,如果有肛门瘙痒的状况,还是应该就医,以免延迟严重疾病治疗。 因为肛门瘙痒症一部分是因为寄生虫感染、卫生、饮食习惯不良所引起外,另一部分有肛门瘙痒症的病患可能是罹患痔疮、便秘、肛裂、病毒性感染、性传染病等等,千万不要因为只是肛门瘙痒而不重视,反而延误真正疾病的治疗。

专家提醒,得了肛门瘙痒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辨明原因,对症治疗。

中医对肛门瘙痒的认识

中医认为,肛门瘙痒的外因主要是感受风、湿、热邪以及虫毒骚扰等,故有诸痒属虚、属风,热盛则痛,热微则痒之说,内因常为血虚风燥,肝肾不足、脏腑虚弱、湿热下注等,故前人说:血虚则生风,风聚则发痒。

1、感受外邪:风寒湿热之邪客于腠理,留滞于肌肤之间,结而不散,则发生痒疹。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

2、血虚生风:脏俯素虚,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被耗,不能充养皮肤腠理,生风化燥则发痒,或由风邪乘虚侵袭,内外合邪所致

3、肝经湿热下注:足厥阴肝经经脉,循阴毛,绕阴器,络筋脉,若肝经湿热,可循经下注,阴滞于肛门肌肤而发瘙痒。

4、血瘀生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瘀血阻络,久郁皮肤,留滞不散,经络瘀阻兼外感风毒而发。

5、虫毒骚扰:《诸病源候论》说:蛲虫外,小虫之一也,形甚细小,并因脏腑虚弱而致发,甚者可痔瘘癣也。这里所说的癣,即肛门皮肤瘙痒。虫毒骚扰是引起肛门瘙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肛门瘙痒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按照肛门瘙痒的症状特点可分为四型:风热郁结型、风湿夹热型、血虚生风型及寄生虫引起的肛周瘙痒。

1、风热郁结型的肛门瘙痒

此类肛门周围瘙痒的症状难忍,灼热坠胀,如火焚虫嘶,甚至皮肤抓破出血,心烦难寐,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精神焦躁易怒。舌边尖红赤,脉弦数或微数。

治法:疏风清热、通便泻火,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方药:桑叶、苦参、乌梢蛇、大黄、泽泻、黄芩、上茯苓、栀子、生地、当归、龙胆草、黄柏、苍术、荆芥、防风、甘草。

2、血虚生风型的肛门瘙痒

此类表现为肛周皮肤奇痒,肌肤干燥,失去光泽及弹性,皱裂如蛛网,甚或累及阴囊及阴唇,伴有口苦舌干燥,夜寐难安,舌质红,脉细数。此型多由血虚生风化燥,肛周皮肤失养而成。

治法:养血熄风,滋阴润燥,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

方药:首乌、当归、阿胶、白芍、生地、川芎、黄芪、麦冬、僵蚕、荆芥、防风、浮萍、白蒺藜、甘草。

3、风湿夹热型的肛门瘙痒

此类肛门瘙痒的症状痛苦不堪,有渗出性黏液,活动磨擦疼痛更甚,肛门自感下坠不适,体倦身重,夜寐难安。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此型多有风邪夹湿热郁于肛门皮肤而成。 治法:疏风清热、健脾除湿解毒。

方药:土茯苓、苍术、黄柏、生苡仁、野菊花、生地、当归、防风、牛蒡子、蝉衣、苦参、荆芥、胡麻仁、生甘草。

4、寄生虫引起的肛门瘙痒

此类肛门瘙痒的症状夜间尤甚,皮肤奇痒难忍,引起此型多见于蛔虫、蛲虫、绦虫、阴虱等。

治法:杀虫止痒,常用方剂为乌梅丸加减。

方药:乌梅、槟榔、使君子、川椒、枳实、干姜、南瓜子、川连、黄芩、百部、地肤子、甘草。中药外洗:百部苦参汤外洗配合治疗。方药:蛇床子、苦参、白矾、川椒、百部、蒲公英、白头翁。方中蛇床子、苦参、白矾燥湿杀虫,川椒、百部杀虫止痒,蒲公英、白头翁清热凉血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

结语: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燥腻之品,对引起肛周皮肤瘙痒症的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要及时治疗。还可以配合外用药熏清洗那么疗效会更佳!这类疾病很是痛苦,而且对一些上班的人来说很是不方便,所以大家要及早的治疗,千万不能大意。

肛门失禁


【概述】

肛门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患者失去控制排气、排便的能力。发病率不高,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格地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诊断】

(一)病史

需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直肠部有无手术史、放射史、受伤史。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病史。

(二)视诊

完全性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

(三)直肠指诊

肛门松驰,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内镜检查

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纤维肠镜检查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病、息肉、癌肿等疾病。可用硬管结肠镜观察有无完全性直肠脱垂。

(五)排粪造影检查

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六)肛管测压

可测定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有无异常。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了解其基础压、收缩压和直肠膨胀耐受容量。失禁患者肛管基础、收缩压降低,内括约肌反射松弛消失,直肠感觉膨胀耐受容量减少。

(七)肌电图测定

可测定括约肌功能范围,确定随意肌不随意肌及其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

(八)肛管超声(AUS)检查

近年来应用肛管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肛管直肠粘膜下层、内外括约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可协助诊断肛门失禁,观察有无括约肌受损。Yang(1993)应用AUS检查肛门失禁38例,23例中17例(74%)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患者都有肛周肛门直肠或阴道手术史,15例中6例(40%)无外伤史,体检时常规检查也未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应用AUS检查后才确定括约肌有缺损病变,故此项检查对肛门失禁较有价值。

【治疗措施】

肛门失禁的治疗应按发病原因及损伤范围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肛门失禁如是继发于某疾病,则需治疗原发病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肛管直肠疾病等,治疗原发疾病,肛门失禁有的可治愈,有的可改进。

(一)非手术疗法

1.促进排便 治疗结直肠炎症,使有正常粪便,避免腹泻及便秘,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常用多纤维素食物。

2.肛管括约肌操练 改进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肛提肌随意收缩能力,增加肛门功能。

3.电刺激 常用于神经性肛门失禁。

Caldwell(1963)将刺激电极置于外括约肌内。Hopkinson(1966),Macleod(1979)用塞和肌电计刺激括约肌和盆底肌,使之有规律收缩和感觉反馈,均可改善肛门功能。

(二)手术疗法

由于手术损伤和产伤或外力暴力损伤括约肌致局部缺陷。先天性疾病,直肠癌肿术后肛管括约肌切除等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可采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阴道内括约肌修补术,括约肌折叠术,皮片移植管成形术,括约肌成形术等。

1.肛管括约肌修补术 目的:将切断的括约肌两端瘢痕组织分离、缝合。多用于损伤不久的病例,括约肌有机能部分占1/2者。如伤口感染应在6~12月内修补,以免肌肉萎缩。若就诊时间晚,括约肌已萎缩变成纤维组织,则术中寻找及缝合都困难,影响疗效。方法:沿瘢痕外侧1~2cm处行半环行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将括约肌断端由瘢痕组织处适当分离,切除瘢痕组织,但括约肌断端应留少量纤维组织,以便缝合。沿内外括约肌间隙,将内括约肌由外括约肌处分离,并向上分离肛提肌。分离时注意不要损伤粘膜,用两把组织钳夹住内、外括约肌的断端,交叉试拉括约肌的活动度及松紧度,合适后将直径1.5~2cm的肛门镜塞入肛内,再试拉括约肌。用丝线分别进行端端间断缝合或重叠缝合内、外括约肌,缝合后取出肛门镜,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术后应该控制大便3~4d,便后坐浴换药,保持局部清洁。Marti(1990)曾综合分析文献7位作者的401例括约肌修补的结果,成功率达90%。

2.括约肌折叠术 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病例。

⑴肛管前括约肌折叠术:在肛门前方1~2cm,沿肛缘做一半圆形切口,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向后翻转,覆盖肛门,牵起皮片,在两侧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之间可见一三角间隙,用丝线缝合两侧外括约肌,闭合间隙,使肛管紧缩,最后缝合皮肤。

⑵阴道内括约肌折叠术:因切口离肛门较远,故感染机会少。在阴道后壁做一环形切口,将阴道后壁向上分离,显露外括约肌前部,将括约肌牵起,用丝线折叠缝合,使括约肌缩紧。将食指伸入肛管,测试紧张度,伤口上端提肛肌亦予以缝合,最后缝合阴道后壁。

⑶parks肛管后方盆底修补术:适用于直肠脱垂固定术后仍有失禁及自发性失禁患者。在肛缘后方做一孤形切口,皮下分离,将肛管直肠后内、外括约肌之间分离,将内括约肌和肛管牵向前方,并向上分离到耻骨直肠肌上方,尽可能显露两侧髂尾肌及耻尾肌。将两侧肌肉间断缝合,特别是耻骨直肠肌要缝合牢固,以缩短耻骨直肠肌,使肛管肛直角前移,恢复正常角度,外括约肌亦缝合缩短,伤口缝合,放置引流。由于此手术已造成出口处狭窄,若用力排便将使修补处破裂,故术后排便不能用力,必要时腹泻剂,parks等(1971)曾报告183例,术后肛管自制能力完全恢复达72%,有进步12%,无进步16%。

3.皮片移植肛管成形术 适用肛管皮肤缺损和粘膜外翻引起肛门失禁者。将带蒂皮片移植于肛管内,例如S形皮片肛管成形术。

手术方法:取膀胱截石位,沿外翻粘膜边缘作一环形切口,与周围组织分离,切除多余粘膜,以肛管为中心作S形切口,形成上下二处皮片,上方皮片移向肛管右侧,下方皮片移向肛管左侧,皮片内侧边缘与粘膜相缝合,粘膜缘与皮片可全部缝合。

4.括约肌成形术 目前多用股薄肌或臀大肌移植于肛管周围,代替或加强括约肌功能。适用于括约肌完全破坏或先天性无括约肌,以及不能用括约肌修补术治疗者。

⑴股薄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先取平卧位,沿大腿内上股薄肌处行5~8cm纵行切口,切开筋膜,露出股薄肌,向上游离至神经血管束处。在膝内上行3~4cm纵切口,找到肌薄肌向上游离与上切口相通,在胫骨结节行3~4cm斜切口,找到股薄肌的止点,在肌腱止点的骨膜处切断,再将股薄机由股上部切口牵出,用盐水纱布包裹备用。

改截石位,在肛门前、后正中,距肛缘2cm处行一切口,用长钳在皮下围绕肛门两侧分离做两个隧道,使肛门前后两个切口相通,再在对侧耻骨结节相对处行2~3cm切口,与肛门前切口做一个皮下隧道。将股薄肌由股上部切口牵出,向上分离,再将肌束通过隧道拉至肛门前方切口,围绕肛门一侧到肛门后方,再绕过对侧到肛门前方,由耻骨结节处切口牵出,把股薄肌围绕肛门一周,拉紧肌腱,使肛门尽量缩紧,将肌腱固定于耻骨结节膜上,最后缝合各切口。

一般在站立时两腿内收可控制大便,下蹲时肛门松弛,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有一段时间去摸索控制排便的方法。天津滨江医院(1982)报告57例成人术后结果:优24例,排便机能与正常人相同;良25例,干粪能完全控制,但不能控制稀粪,不用带垫,较好5例,常有粪便污染衣裤,或必需带垫,无效3例,无排粪感觉,粪便随时外流,必需经常带垫。

近来有人倡用肛管动力性肌股薄肌成形术治疗排便失禁,即股薄肌成形术后,再植入一电极以刺激股薄肌,使基亻于长期收缩。电刺激导致的阻力增加,使其肌纤维由Ⅱ型(疲劳占优势)逐渐变为Ⅰ型(耐疲劳)。刺激器的开关由体外磁铁控制,以利排便。近期临床证实长期电刺激可使移位的股薄肌长期保持张力而恢复排便自制。Cavina报告47例结直肠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部结肠造口用电刺激新肛管括约肌。40例随访4年余,65%自制好,22%较好,13%失禁。但刺激器价值昂贵,在体内易感染,长期效果需随访。

⑵臀大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应用带蒂臀大肌束围绕肛管代括约肌,如Chestwood(1903)手术,将两侧臀大肌各分离出一条宽3cm肌片,远端切断,近端仍和骶尾部相连,将肌片在肛管后方交叉,围绕肛管后,在肛管前方缝合,效果不甚满意。

Chittendon(1930),Mclanahan(1941)von Rapport(1952)Dittertow,Grim(1983)Schmidt(1986)相继曾应用此项手术。

上海仁济医院自1986~1991年收治8例因不同原因而引起肛管失禁病例,应用带蒂臀大肌重建肛管括约肌手术治疗,随访结果效果良好。

手术方法为一期,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常规作同侧臀部及下肢消毒,铺巾,在同侧大腿及臀部外侧作L形切口,切开皮下及筋膜,暴露臀大肌肌腹,分离带蒂臀大肌肌束宽4cm,连同股外侧肌肌束上半部,以便保持其肌束长度(在解剖过程须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及重要血管),并保留其带蒂肌束的神经支配及血供。通过同侧坐骨结节部皮肤隧道,将游离的臀大肌肌束拖到会阴部,缝合大腿及臀部皮肤。

第二步: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肠腔,消毒皮肤,在两侧坐骨结节内侧各作半月形切口暴露坐骨结节部滑膜,通过两个切口向前至会阴部,向后在尾骨坐骨尖水平作皮下潜行性隧道,在作皮下隧道时切忌戳破直肠肠壁及肛管。将游离的带蒂臀大肌通过皮下隧道围直肠下端管一周,并保持其一定的紧张度。将游离臀大肌肌束固定缝合于双侧坐骨结节滑膜上。缝合皮肤,必需置引流。

治疗先天或外伤等原因造成肛管不能控制大便的多种手术方法均得不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许多学者主张作腹壁结肠造口术。早在1952年,pickrell曾报道利用带蒂神经血管的肌薄肌移植,肛管括约肌成形术治疗肛门失禁,其主要优点是肌力较强,收缩大腿时可产生收缩肛管作用。1982年proshian提出用臀大肌重建肛管括约肌,其肌力优于股薄肌,仁济医院自1983年开始采用带蒂神经血管臀大肌重建肌管括约肌,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Miles),后用同样方法试用干肛管失禁病例。均得到良好的效果,无严重感染,转移的带蒂血管神经的臀大肌肌束未因感染而引起纤维化,是保证转移肌束起到收缩括约肌功能的重要因素,所以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了有效预防感染,获得手术成功,除了在手术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外,充分的术前准备亦是十分重要的,术前增加营养,增强病员体质,同时必须充分作好肠道准备,包括清洁肠道及肠道抗生素的应用。

【病因学】

影响正常排便功能的因素很多,包括粪便的质地,直肠的容积,肛直肠部的感觉、反射,肛管的张力及耻骨直肠肌和肛管外括约肌之神经系统的健全程度等,凡影响上述机制的平衡,即能引起肛门失禁,临床上可因括约肌损伤、结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引起肛门失禁。

(一)创伤

主要是括约肌损伤,最多见的原因是肛管直肠部手术和产伤,尤其是高位肛瘘手术破坏肛管直肠和括约肌,产伤中第三度会阴撕裂。国内有报道成人肛门失禁72.5%(65/95)是因手术或治疗方法不当所致。Birmingham(1978~1990),统计肛门失禁334例,其中外科创伤57例(肛瘘占24例),产伤占122例。此外,内痔、肛裂、直肠脱垂琢直肠肿瘤等手术处理不当,或肛管部组织遭受外来暴力、药物注射、灼伤、冻伤等均可引起肛门失禁。

(二)肛管直肠结肠疾病

最多见为直肠肿瘤及炎症性疾病,Birmingham(1975~1980)统计肛门失禁341例中直肠癌104例,炎症性肠病70例,直肠脱垂40例。直肠肿瘤浸润破坏括约肌,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引起直肠炎症长期腹泻,完全性直肠脱垂引起肛门松弛,阴部神经牵拉受损等127例。

(三)神经系统疾病

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及骶神经损伤、感染和脊髓瘤;肛门直肠先天畸形和肛门直肠神经障碍均可导致肛门失禁。

【临床表现】

根据失禁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性失禁和不完全失禁两种:①完全性失禁:肛门不能控制干便、稀便及气体的排出;②不完全性失禁:仅能控制干便,而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的排出。按失禁的严重程度可分为3度。

一度:粪便偶然污染内裤。

二度:不能控制粪便漏出经常污染内裤,并伴有气体失禁。

三度:完全失禁。

患者不能随意控制排便和排气:完全失禁时,粪便自然流出,污染内裤,睡眠时粪便排出污染被褥。肛门、会阴部经常潮湿,肛周皮肤糜烂、疼痛瘙痒、湿疹样改变。不完全失禁时,粪便干时无失禁,粪便稀时和腹泻时则不能控制。

三尖瓣闭锁的偏方


三尖瓣闭锁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病,三尖瓣闭锁需要做检查后才能确定,三尖瓣闭锁可以采用心电图的检查也可以用X线的检查,三尖瓣闭锁可以采用造影技术检查例如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和选择性右心房造影,治疗三尖瓣闭锁有很多中方法,我们来认识一下三尖瓣闭锁的治疗偏方。

检查

1.心电图检查

90%的病例为电轴左偏,大动脉转位。肺动脉增粗者电轴正常或右偏。心前区导联均显示左心室肥大、T波倒置改变。80%病例示p波高或增宽并有切迹。

2.X线检查

胸部X线表现颇多变异。肺血流减少者心影正常或轻度扩大,肺血流量增多者心影显著扩大。典型的胸部X线征象为心脏右缘平直,左心缘圆钝,心尖抬高,心腰部凹陷。大动脉转位者心影可呈鸡蛋形。肺血流少的病例肺纹理显著减少,肺充血者可见肺纹理增多。

3.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

右心导管可经房缺进入左心房,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压差大小和房缺直径成反比,缺损小,压差大。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及主动脉的血氧含量相同。

4.选择性右心房造影

显示造影剂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再进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心影下方可见未显影的三角区即右心室窗,位于右心房、左心室与膈肌之间。有时造影检查可显示心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腔及流出道和肺动脉。此外,尚可显示两根大动脉的互相关系及位置,左心室造影可判定有无二尖瓣关闭不全。

5.M型超声心动图

显示三尖瓣双峰曲线消失,四腔切面检查未能见到三尖瓣瓣叶启闭活动,房间隔回声中断,并有心室间隔上部回声中断。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并可见到血流自右心房至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二尖瓣活动幅度增大,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腔均增大,右心室小或消失。

三尖瓣闭锁的偏方 1)八宝养心粥:人参、龙眼肉、大枣、百合、淮山药各15克,白扁豆、薏苡仁各20克,莲子12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将莲子、淮山药、百合、薏苡仁、白扁豆加水适量浸泡15分钟;大枣去核;人参切片,共与粳米、龙眼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煮至粥浓稠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食。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定神志的功效。

三尖瓣闭锁的偏方 2)灵芝猪心:灵芝15克,猪心500克,精盐3克,姜、葱、酱油、料酒、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将灵芝研为细末,猪心对剖两块洗净,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后,放入猪心和灵芝末,待猪心煮至七成熟时,捞出猪心切成薄片,煮猪心的原汁留着待用。净锅置火上,加入猪油烧热时下姜、葱,加猪心的原汁和酱油、料酒、食盐、猪心片和其他调料,烧入味后,收汁装盘即可食用。具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效。

三尖瓣闭锁的偏方 3)顺心饮:熟地、山茱萸、丹参、郁金各5克,人参3克。将上药切碎,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5~20分钟后代茶频饮。具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的功效。

三尖瓣闭锁的偏方 4)莲心神饮:莲心、桂枝、生甘草各2克,茯神、白术各5克。将上药切碎,用开水冲泡,加盖焖20分钟后代茶频饮。具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的功效。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三尖瓣闭锁,我们知道三尖瓣闭锁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病,我们要及时的去检查三尖瓣闭锁,上文也介绍了检查三尖瓣闭锁的方法,并且为大家推荐了几种治疗三尖瓣闭锁的偏方,希望对大家有用。

肛门闭锁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