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 导航 > 夜尿频多原因

宝宝夜啼偏方 宝宝夜啼的原因是什么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宝宝夜啼偏方 宝宝夜啼的原因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宝宝的家庭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宝宝不知为什么就会在夜里啼哭,而且还不是很好哄。那是因为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偏方能够治疗宝宝夜啼呢?宝宝夜啼的原因又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宝宝夜啼偏方

花椒干姜泥

原料: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根。

做法:将三种材料同捣成泥锅热之后,把这三种放入锅中炒,边炒边教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起来等到温度适宜的时候,敷在宝宝的腹部,每晚一次。

干姜粳米粥

原料: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做法: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宝宝夜啼有效。

莲子心茶

原料: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

做法:开水冲泡,一日饮数次。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宝宝夜啼。

黄连汁

原料: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

做法: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入乳汁中调入食糖。本方适用于宝宝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竹叶汤

原料: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入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宝宝为什么夜啼

缺钙

缺钙的宝宝夜间往往哭闹。过去,人们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认为宝宝夜啼,在外面贴上一张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的字条,宝宝就会好转。这种方法显然是不会有效的。

缺钙的宝宝除有夜啼外,还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宝宝会有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让宝宝多晒太阳,宝宝会好的。钙之缘片,内含碳酸钙(含量最高)、维生素D(人体对钙离子吸收的载体),吸收非常好,适宜大众补充。

惊吓

宝宝受到惊吓后,晚上常会从睡梦中惊醒并啼哭,宝宝哭的时候常常伴有恐惧表现,在生活中,不难找到是什么原因让宝宝受了惊吓。解决的方法是安慰宝宝,告诉宝宝没什么可害怕的,并暂时不要让宝宝直接接触使他害怕的物体或人,慢慢宝宝会安稳入睡的。

患病

许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间,宝宝都会在睡后哭闹。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结核等,也会使宝宝因为难受而在睡中哭闹。此外,宝宝鼻子不通气、患了蛲虫病等,也常常使宝宝夜间啼哭。由于疾病引起的,只要治好了原发病,宝宝就会安然入睡。

衣被因素

宝宝盖得太厚,会使宝宝因热而烦躁,出现啼哭;被子盖得太少,冷的刺激也会使宝宝啼哭。褥子铺得不平,小衣服过紧或衣服的系带硌了宝宝,会使宝宝哭闹。此外,还应该查查床上有什么东西硌着或扎着宝宝,只要找到原因,宝宝感到舒服了,啼哭就会停止。

饥饿

比较定时的哭闹同宝宝饥饿有关。母乳喂养者,母亲不必拘泥喂奶的间隔时间,当宝宝饿时就让宝宝吃,宝宝吃奶中睡着了,可以弹弹宝宝的小脚心让宝宝吃饱再睡。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考虑适当增加喂奶量,并查一下奶的质量,是否加水过多等。

尿憋

大一些的宝宝经训练,已知控制小便,但在夜里他还不会自己起来尿尿,有时宝宝会说尿尿,但很多时间,宝宝是用哭来表示自己要尿尿的。父母只要摸到这个规律,为宝宝把过尿后,宝宝便会继续入睡。如果父母不明白宝宝哭的含意,宝宝就可能尿床。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的仔细阅读,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治疗宝宝夜啼的偏方以及宝宝为什么会夜啼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里推荐的几种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需要提醒的是,使用以上的偏方前请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治疗服用!毕竟是宝宝!

扩展阅读

小儿夜啼的偏方


小儿夜啼的症状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夜啼宝宝的妈妈们肯定是十分担心的,下面介绍几个饮食方子解决小儿夜啼问题。

1.山药茯苓汤治夜啼

材料:山药、茯苓各10克。

制作:将山药、茯苓一起放入锅中,加

适量水煎汤。

用法:加糖调服,连服半月。

适用范围:小儿夜啼。

2.浮小麦饮治夜啼

材料:浮小麦20克。

制作:将浮小麦洗净,加适量水煎。

用法:代茶饮。

适用范围:小儿夜啼。

3.茶叶消宿食治夜啼

材料:陈茶叶适量

使用:将茶叶研为细粉末,用水调和成

饼状,敷于夜啼宝宝的肚脐上, 然后用干净纱布固定上。

适用范围:小儿夜啼。

4.甘草小麦大枣汤治小儿夜啼

材料:甘草10克,小麦15克,大枣10枚。

制作:将甘草洗净,切片,小麦、大枣洗净;然后将

二者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约20分钟即成。食用时捡去甘草。

用法: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2次分服

5.莲子百合糊治小儿夜啼

材料:莲子、百合各20克。

制作:莲子去皮,洗净,百合洗净,将二者—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纯成糊状。

用法:月白砂糖拌食,每曰1~2次。

适用范围:小儿夜晚哭闹不安

6.竹叶莲心汤:竹叶3克,莲子心3克,加水100毫升,熬成浓汁,加糖调味,分两

次喂婴儿,可清心除烦。

7.桂心粥:粳米50~100克,煮粥,等粥将熟时,加桂心米3克,粥熟后再加红糖适

量。每日1~2次,温热食。可温中补阳,驱寒止啼。

8.莲子百合粥:莲子(去皮心),百合各适量,共炖成糊,加入白砂糖适量即成。每

日1~2次,湿热食。可补脾肾,养心安神。

8.药敷涌泉穴赶走小儿夜啼

取吴茱萸、栀子各10克,一起研成细末,鸡蛋一个,去黄,用蛋清将药末调和,压成两个硬币大小的药饼,晚上临睡前用药饼敷在孩子双脚的涌泉穴上,用胶布固定好敷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取下来就可以了。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

通过以上偏方,孩子就能安安稳稳入睡了,妈妈们也不用再担心了。

保健按摩 小儿夜啼怎么推拿


导读:做了爸爸妈妈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不过,如果你家有一个夜哭郎那罪可有你受的!不过不用急,让中医推拿来帮你吧!

保健按摩 小儿夜啼怎么推拿

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的一种病证。有的阵阵哭啼,哭后仍能入睡。有的通宵达旦,彻夜不眠,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一般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幼儿,持续时间数日至数月不定。

病因病机

小儿夜啼多由脾寒、心热、惊恐、食积所致。

中医认为由于中焦脾寒,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胎热结于心脾,邪热上乘于心而扰乱心神;偶见异物,暴受惊恐,以致心志不宁,神不守舍;或食积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等致使患儿阴阳失调,不寐而啼。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安神宁志。中焦脾寒者温中散寒,健脾安神;心经积热者清心泻火,通腑安神;惊骇恐惧者镇惊安神;乳食积滞者消积导滞,理中安神。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或仰卧位: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一分钟,按揉人中1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揉小天心100次。

(2)患儿俯卧位:自上而下掌摩脊柱3~5遍;捏脊3~5遍,按揉膈俞、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中焦脾寒:补脾土30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100次;拿肚角5~8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或以透热为度;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心经积热:清心火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小肠经100次;掐总筋10次,分腹阴阳50次;揉小天心100次,揉内劳宫50次,揉神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50次;推涌泉100次。

(3)惊骇恐惧: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两分钟;清心火100次,清肝木200次,补肾水300次;掐小天心50次;摩脊柱2~3遍。

(4)乳食积滞:揉板门100次,补脾土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揉中脘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捏脊3~5遍,揉龟尾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适宜技术

1.中药:脾寒者可用理中丸加蝉衣、黄连;惊恐者可用安神定志丸;食积者可用消食丸;肾虚者可用肾气丸。

2.耳穴疗法:用压耳法于心、肝、肾、脾、神门、内分泌,辨证取穴分别选取2~3穴,左右交替,中等刺激,10天为一疗程。

3.穴位注射:选足三里、三阴交穴,用维生素B1100毫克(一毫升)和B12250毫克(2.5毫升),注所取穴位内,每日或隔日一次。

注意事项

1.啼哭本身是小儿求生的一种本能,它反映了小儿的不安和需求,故治疗时还应辨一时性啼哭与经常性啼哭。饥、渴、冷、热、尿湿、身痒或包裹过紧等均可产生一时性啼哭,只要去除诱因,其哭自止,不属病态,无需治疗。

2.小而怯弱,避免异声异物,慎防惊恐。

3.平素调护得当,饮食有节,寒温适宜。

4.家长要积极配合治疗,夜间定时叫醒排尿。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夜啼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但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中医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夜啼有不错的疗效。

一、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安神宁志。中焦脾寒者温中散寒,健脾安神;心经积热者清心泻火,通腑安神;惊骇恐惧者镇惊安神;乳食积滞者消积导滞,理中安神。

二、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或仰卧位: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一分钟,按揉人中1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揉小天心100次。

2、患儿俯卧位:自上而下掌摩脊柱3~5遍;捏脊3~5遍,按揉膈俞、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三、辨证施治

1、中焦脾寒:补脾土30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100次;拿肚角5~8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或以透热为度;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心经积热:清心火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小肠经100次;掐总筋10次,分腹阴阳50次;揉小天心100次,揉内劳宫50次,揉神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50次;推涌泉100次。

3、惊骇恐惧: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两分钟;清心火100次,清肝木200次,补肾水300次;掐小天心50次;摩脊柱2~3遍。

4、乳食积滞:揉板门100次,补脾土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揉中脘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捏脊3~5遍,揉龟尾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小儿夜啼的原因

一、环境不适应:

睡眠的地方太吵杂、太闷热,或衣服包被过多或过少。衣服包被过多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刚出生头几个月,因为大人们总认为小宝宝容易着凉,所以穿的多又包得很紧,其实宝宝的新陈代谢率较大人高,怕热,所以衣服包被过多造成宝宝燥热,反而睡不好。

二、身上火引起:

饥饿或上火,都容易引起宝宝晚上哭闹的现象。因宝宝的脾胃娇嫩,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胃肠积食和积热,容易引起的消化不良、回乳、腹胀、厌食、小便短赤等上火不适,是宝宝夜间哭闹的原因。

三、疾病影响:

感冒、中耳炎、咽喉炎、细支气管炎、肺炎、肠胃炎,少见的如脑膜炎、败血症,都有可能造成宝宝睡不安稳。一部分的感染会合并发烧,且各个感染症常会有本身特殊的表现,所以当合并睡不安稳时,常常父母也已经寻求医师的协助。

四、睡眠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

五、睡前情绪兴奋:

如常在睡前逗笑或惊吓婴儿,让其情绪突然亢奋,会因为兴奋而晚上无法入睡,进而哭闹。

治疗小儿夜啼的偏方

1、方一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

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2、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

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3、方三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一日饮数次。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4、方四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入乳汁中调入食糖。

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5、方五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入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小儿夜啼中药方剂


小儿啼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病症。这个小儿夜啼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小儿夜啼的中药方剂是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儿夜啼的药膳方吧!一定要仔细的阅读哦!

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患病的小儿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为特征。

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

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

这里主要指小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由于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啼哭,则不属本证范围。

1.药膳方

酸枣仁15g,柏子仁12g,煎煮20分钟后去渣,加粳米50g煮粥。

2.外治疗法

(1)艾叶、干姜粉炒热,用纱布包裹,熨小腹部,从上至下,反复熨多次。用于脾寒气滞证。

(2)丁香、肉桂、吴茱萸等量研细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用于脾寒气滞证。乌药、白僵蚕各10g,蝉蜕15g,琥珀3g,青木香6g,雄黄5g,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10g,用热米酒将药末调成糊状,涂在敷料上,敷脐。每晚换1次,7日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治愈。五倍子研末,冷开水和作饼子,纳肚脐以带扎之。

3.针灸疗法

(1)艾灸神阙,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到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连灸7日。用于脾寒气滞证。

(2)取穴中冲,不留针,浅刺出血。用于心经积热证。

主要症状

小儿主要症状就是一到夜间就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按中医辨证,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部胀满,喜温熨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是脾寒气滞证。

如果啼哭时哭声比较响亮,见灯光更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是心经积热证。

见患儿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是惊恐伤神证。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小儿夜啼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没错,这个中药方剂虽然很不错,还是还是要在医师的建议之后在进行服用哦!

小儿夜啼的中药方剂


这个小儿啼哭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病症,这种病症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对小儿的睡眠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小儿夜啼的中药方剂以及这个小儿夜啼的护理。

1.简易方药

(1)蝉蜕、灯心草各3g,每日1剂,分3~4次口服,连服2~3剂。用于婴儿病后体弱,余热未尽,虚烦不寐,惊哭夜啼之症。

(2)钩藤6~8g,蝉蜕1~3g,酒白芍药、茯苓各6~10g。舌红苔黄,指纹青紫者加川黄连1~3g,麦门冬3~6g;烦躁不安,指纹青紫者加百合6~10g,生地黄3~10g,每日1剂口服。用于各种夜啼证。

(3)柏子仁10g,蝉衣3g,每日1剂口服。用于各种夜啼证。

(4)苏叶3g,黄连1g,每日1剂口服。用于心经积热证。

(5)蝉衣7个,薄荷1.5g,槟榔3g,枳壳3g,灯心草10茎,每日1剂口服。用于夜啼兼有积滞。

(6)炙甘草5g,淮小麦50g,红枣20g,煎汤内服,不拘多少。用于原因不明,寒热虚实不显著之夜啼。

(7)蝉花(蝉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者)12g,煎汤内服。用于原因不明,兼症不显著之夜啼。

(8)蝉衣6只(去足),钩藤6节,甘草、薄荷各0.5g,生龙骨、牡蛎各2g,水煎服。用于原因不明之夜啼。

2.中成药

(1)金黄抱龙丸,每次1g,每日3次。用于心经积热证。

(2)琥珀抱龙丸,每次1g,每日3次。用于惊恐伤神证。

(3)一捻金,每次1g,每日3次。用于心经积热兼有乳食积滞者。

小儿夜啼护理及康复

预防护理

1.保持安静,调节室温。要注意防寒保暖,但也勿衣被过暖。

2.孕妇及乳母注意保养。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

3.不可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调节小儿饮食,少食不易消化食物。

5.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

注意事项

对于夜啼的患儿应积极寻找原因,以免耽误病情,一旦患儿出现发热、吐泻、腹胀、咳嗽、气急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这个治疗小儿夜啼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哦!最后祝早日康复哦!

小儿夜啼及早治疗 推拿按摩是关键


半岁以内的婴幼儿常在夜间啼哭,这种情况虽然很常见,但却一点儿都不正常;小儿夜间啼哭,彻夜不眠,白天依旧如此,久而久之对健康成长肯定有影响;所以小儿夜啼一定要及早治疗,以下是具体治疗手法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病因病机

小儿夜啼多由脾寒、心热、惊恐、食积所致。

中医认为由于中焦脾寒,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胎热结于心脾,邪热上乘于心而扰乱心神;偶见异物,暴受惊恐,以致心志不宁,神不守舍;或食积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等致使患儿阴阳失调,不寐而啼。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安神宁志。中焦脾寒者温中散寒,健脾安神;心经积热者清心泻火,通腑安神;惊骇恐惧者镇惊安神;乳食积滞者消积导滞,理中安神。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或仰卧位: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一分钟,按揉人中1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揉小天心100次。

(2)患儿俯卧位:自上而下掌摩脊柱3~5遍;捏脊3~5遍,按揉膈俞、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中焦脾寒:补脾土30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100次;拿肚角5~8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或以透热为度;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心经积热:清心火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小肠经100次;掐总筋10次,分腹阴阳50次;揉小天心100次,揉内劳宫50次,揉神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50次;推涌泉100次。

(3)惊骇恐惧: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两分钟;清心火100次,清肝木200次,补肾水300次;掐小天心50次;摩脊柱2~3遍。

(4)乳食积滞:揉板门100次,补脾土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揉中脘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捏脊3~5遍,揉龟尾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宝宝多大戒夜奶


孩子到了六个月左右的时候,会逐渐的增加辅食,这时候孩子的营养饮食营养会更加的全面,会逐渐的不需要再喂夜奶了,这也是戒掉夜奶的比较好的时候,在戒掉夜奶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要逐渐的减少,喂夜奶的量,避免因为突然之间戒掉夜奶宝宝肠胃不适应,导致宝宝出现哭闹的情况。

宝宝多大戒夜奶

如果宝宝夜奶太愁人,妈妈不能安心睡个好觉,就要考虑戒夜奶了。戒夜奶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很多妈妈下定决心戒,但又怕宝宝饿着,夜里有“风吹草动”,就飞奔到宝宝身边喂奶。而且,宝宝一次次的哭声,也会让妈妈妥协,结果戒夜奶一拖再拖。

其实,等宝宝4-6个月,就不需要吃夜奶了。因为此时宝宝不仅从母乳和配方奶粉中获得营养,也开始从辅食中获取营养。随着辅食的增加,宝宝夜间不会感到饿,睡眠质量会提高。从这个时候开始,妈妈逐渐给宝宝戒夜奶,很大程度能让宝宝和自己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最佳戒夜奶时机

其实“喂夜奶”发展到后来,并非是宝宝饿了,而是宝宝有了奶瘾。如果到了一定年龄不戒掉夜奶的话,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而且次数多大人小孩都会休息得不好。

待宝宝6个月龄之后,妈妈开始逐步为宝宝添加辅食,当宝宝能很好地适应吃辅食,并且辅食种类渐渐变得多元化之后,妈妈就可以逐步减少喂夜奶的次数和奶量了。

此外,大部分宝宝在添加辅食之后,自然就会降低对夜奶的需求,一般来说1~2次夜奶就足够了。

夜奶怎样戒掉?循序渐,逐次减量。

一听到宝宝哭闹就心软的爸爸妈妈们,不妨先在固定的时间点喂,宝宝在其他时间醒了尽量哄着点,慢慢拉长喂奶的间隔时间,循序渐进,并且,逐次将夜间的喂奶量减少。

假设原本习惯喂50ml,可先改为喂40ml,持续一周后,再减少至30ml;如此一来,可技巧性减少夜间奶量,最后便直接戒掉夜奶。

宝宝夏天发烧怕冷的原因是什么?


夏天天气炎热,也是各种细菌滋生的时候,加上夏季天气由于空调的不正确使用,会使宝宝体温调节紊乱,引起宝宝发烧的反应,那么宝宝夏天发烧可能是由哪些原因所导致呢?

穿衣不当

宝宝夏天发烧的原因是什么?夏季天气炎热,许多爸爸妈妈都会给宝宝减少衣物,加大宝宝的皮肤暴露,给宝宝穿上小背心,吊单裙或者露背装,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候,有的甚至将宝宝小肚皮露在外面,这些都会引起着凉,引发感冒发烧。

夏季宝宝正确的穿衣方法

宝宝衣服的式样不能太过暴露,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宝宝肚脐周围一定要好好保护,尤其是睡觉时候宝宝比较安静的时候,是最要注意宝宝穿衣的,另外,小宝宝也要穿上棉袜,小脚心一定要注意一下保温,因为宝宝的脚心于大人不一样,对于温度十分敏感。

空调或者风扇使用不当

夏季艳阳高照,由于空调的不正确使用,比如温度调的太低,小孩子长时间呆在封闭的空调房里,尤其是宝宝睡觉时候,以及宝宝对着风口吹风,这样就会使宝宝体温调节紊乱,造成宝宝发烧

空调的正确使用

夏天宝宝在室内保持室内温度26度左右是小孩比较适宜的温度,空调不要调太低。

避免对着孩子直吹,也不要让宝宝在运动出汗后或者出汗时立刻到空调房间,或者吃冷饮,这种容易使小孩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很容易出现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

家长不要使宝宝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要注意室内通风,经常开窗,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宝宝“暑热症”

宝宝夏天发烧还有一种原因是,夏季热也叫暑热症,这是一种特有的生理现象,主因是夏季气候炎热,环境温度升高,加上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成熟,导致体温升高,多是3岁以下的宝宝

宝宝暑热症的表现

“发烧”是夏季热最常见的症状,其高烧型态多呈现规律性。体温每天从清晨起逐步上升、中午持续、午后渐退、傍晚最低,入夜后又开始升高,每日体温呈规则变化,一直持续到夏季结束为止。期间除了发热及些许食欲不振、哭闹等反应外,少有其它不适症状。此症状常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尤其是小于1岁的宝宝。

宝宝暑热症的护理

对于夏季热的治疗,基本上不需借助药物,退烧药仅是以备不时之需。若孩子高烧病确定是夏季热,最简易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吹冷气”。把室内温度调至合宜,保证饮食要清淡,水分要充足,多给宝宝喝一些菜汤,即可有效解除小儿夏季发热症状。

要诊断为夏季热之前,一定要请医师检查,排除其它各种可能引起宝宝发烧的病理性原因,如泌尿道感染、中耳炎、恶性肿瘤、自体免疫疾病等。若单从体温的表现形式就诊断宝宝是夏季热,并不恰当。

宝宝衣物不注意勤换勤洗

夏天天气炎热,正是各种细菌滋生的时候,加上夏天宝宝又容易出汗,所以宝宝衣物、被单和枕巾要勤洗勤换,只要被汗污染就应赶快换掉,不要让宝宝一直保持汗湿湿的状态

正确的护理方法

天热汗多时,每天至少应该洗4—6次澡,只是早晚洗澡可能并不够。因为过多的汗液若不及时清洗掉,尽管穿得再少,皮肤也会照样长热痱。

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即可使宝宝的皮肤免收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宝宝夜啼偏方 宝宝夜啼的原因是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