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药膳养生 > 导航 > 形成时期饮食养生论著

形成时期饮食养生论著

2019-10-20

药膳的起源 盛唐形成时期

药膳养生。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药膳的起源 盛唐形成时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魏晋以来,食疗在一些医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东晋著名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很多食疗方剂,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鳖甲散催乳;小豆与白鸡炖汁、青雄鸭煮汁治疗水肿病;小豆汁治疗腹水;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等。他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诸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昆布、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达百多种,并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卫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标志着食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学问,成为独立的学科。书中除集中叙述五脏喜恶宜忌,食物气味、归经以外,还着重论述食疗在医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病疗疾的首选对策,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把食疗学提到相当高的地位。

他还列述了可供药用食物共164种,其中果实类29种、菜蔬类50种,谷米类27种,鸟兽类40种。详述每种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疗作用、归经、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食疗本草》。该书早佚,但其内容被后代有关著作所引用。书中药用食物22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对于药的性味、产地、鉴别、调制都做了叙述,每种药之下,列有该食物组成的方剂及其治疗适应病证。书中还注意到食疗药膳药具有地区性的差别。

上述说明当时已经广泛应用食疗和药膳治病以及调理身体健康。如孙思邈的羊肉黄芪汤、是治疗虚弱的食疗要方。这些药膳已成为我国民间常用食疗方剂,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应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许多食疗药膳方剂。

书中关于食物禁忌叙述尤其详细,对大多数病症下的治疗都列出明确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腻、荤腥、酒等。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除上述外,隋唐时还有一些食疗专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食疗药膳专著,终于使食疗药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食疗药膳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北宋王朝几位统治者,对医学的发展颇为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成立整理医著的校正医书局以及药学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等。北宋官修的几部大型方书中,食疗学作为一门独立专科,得到了足够的注意。如《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两部书中,都专设食治门,即食疗学的专篇,载方160首,大约用来治疗28种病种,包括中风、骨蒸痨,三消、霍乱、耳聋、五淋、脾胃虚弱、痢疾等。在药膳方剂,以粥品最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鲤鱼粥、薏苡仁粥等),成为食治门中的主流。此外还有羹、饼、茶等剂型。《圣济总录》中有酒、饼、面、饮、散等不同形式,且制作方法也较详。

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它超越了药膳食疗的旧概念,从营养的观点出发,强调正常人加强饮食卫生,营养调摄以预防疾病。他在书中强调: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在令书三卷内容中,首列聚珍异馔,作为正常人调摄,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他在中医药发展史上首先从养生预防的观点出发,提出食物营养的要求。

介绍了多种日常饮食的制作,包括汤类16种、粉类6种、面类8种、羹类4种、粥类4种。至于食疗药谱,治疗各门类疾病的方剂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两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疗咳嗽胸满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为膏,治疗肾弱、骨败,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药膳。其它如香圆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简便易行的食疗方剂。末卷还把203种食品按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7类,介绍其性味及疗效。

明清时期是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药与食疗学的密切关系。如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数百个药膳食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怀香、赤小豆、豆制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治疗劳倦;各种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药膳。明代还有一些特殊的本草著作,如朱棣的《救荒本草》,书中所载虽大多非日常的蔬菜水果,但可供荒年救饥拯灾之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些都表明食疗营养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对食疗药膳的制作,也有新的发展,如徐春甫《古今医统》90卷中,载有各类饮食如茶、酒、醋、酱油、酱、菜蔬、肉、鲜果、酪酥、蜜饯等等的制作法,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清时期对特多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疗药膳尤为重视。其中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了适合老年人的饮食极为详尽,如粥类38种,汤类共32种。

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尤其注意老年的应用药膳防病养生,对老年人食粥论述最详,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并将药粥分为三品,上品气味轻清,香美适口,中品少逊,下品重浊,主张: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亨大寿。书中提出上品粥36种,如莲米粥、芡实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叶粥等;中品粥27种,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枣粥、龙眼粥;下品粥37种,如地黄粥、羊肝粥等等,都是后代常用老年滋补,健脾益肾及一般虚弱的常用药粥品。

明代时期食疗药膳著作达30种以上,其中有的是重点论述本草的,如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卢和《食物本草》、宁原《食鉴本草》、李时珍《食物本草》等;还有从饮食调理、药膳制作的观点出发撰成的食谱营养学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如贾铭《饮食须知》,宋公玉《饮食书》、袁牧《随园食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有的至今在临证中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宝贵遗产中的珍品。

此阶段的食疗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重视。

《内经》中载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人们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危害,过食油腻已经引起医家们的注意和关注,因而明清时期强调素食的著作相应增多。如卢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这些思想不仅使食疗学、营养学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进了养生学的发展。

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使食疗药膳的知识逐渐向理论阶段过渡。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有关食疗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具体的体现在《黄帝内经》的有关章节,书中提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饮食营养的重要作用

《灵枢·五味》首先提出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说明饮食营养对人体健康重要意义。在病理情况下,即或借助药物治疗时,也要注重饮食以调治疾病,这是这一时期提出的食疗原则。

2.使用药物治疗疾病,要适可而止

使用药物不可过分,以免身体受损。当用饮食方法调理使之痊愈。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要求将多种动、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从而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对人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3.食物的性味

《内经》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调养治疗。在五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食物也分为阴阳两大类,按治病的要求,选择不同味道的食物。把食物做为药物对待,中药的性味理论对于食疗药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偏

在五行学说的积极引导下,先祖发现食物与药物一样,对人体内脏各有所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说明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不同内脏的亲和力,在调治内脏疾病应有所区别,《内经》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内脏疾患时,利用不同性味饮食调治的复杂性。在这一阶段,根据上述的食疗理论,人们把食物的宜忌进行分类。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心色赤,宜食酸,小枣、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这是五脏患病时所宜进食的谷肉果蔬。

同时《内经》又明确指出多种病证的食物禁忌。如《灵枢·五味》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并指出过食五味之害为:多食咸,则脉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尽管这些说法含有机械套用五行生克学说之嫌,但原则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气味的偏胜,如过食偏嗜都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哲理,这确是一条应该遵循的食疗原则。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载药用食物50种左右,如酸枣、橘柚、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

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至于药膳之提出大抵在东汉时期已有记载,如《后汉书·列女传》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家庭药膳的记载,可谓药膳一词之肇端,下之以往,多有沿用。

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金匮要略》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他对食物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说得相当明确了。

这一时期有关食疗药膳专著面世,据《汉书·艺文志》、梁代《七录》记载,如《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食方》、《食经》、《太官食经》、《太官食法》,可见这一时期的食疗与药膳已得到相当重视,可惜这些专著都已佚失。汉代以前的食疗,是理论奠基期,对于食疗药膳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指导作用。

ys630.coM延伸阅读

药膳的起源 春秋萌芽时期


据文献记载,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此时已有多种烹调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汤液,他的烹调技术高明,担任汤王的厨师。

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在商汤之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陶制的酒器。酒是饮料并具有明显的医疗作用,后人认为它有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作用。由于它是有机溶剂,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药酒,后来又发展成麻醉剂。在食疗烹调中也经常用酒。

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为此春酒,以介寿眉,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制汤液,著《汤液经》,以烹调之法疗疾。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汤药,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了。

周代,人们对饮食已经相当讲究。尤其在统治阶级中已经建立与饮食有关的制度与官职。《周礼·天官》所载的四种医中,食医居于疾医、疮医、兽医之首。食医的职责是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可见当时已经明确了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对饮食卫生提出具体要求,如《论语·乡党》中写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等提法,都是从保健的目的出发的。通过讲究饮食,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保健食疗的目的是明确而自觉的心理和行为。说明食疗药膳的是早期发展,已经进入到萌芽阶段。

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使食疗药膳的知识逐渐向理论阶段过渡。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有关食疗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具体的体现在《黄帝内经》的有关章节,书中提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饮食营养的重要作用

《灵枢·五味》首先提出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说明饮食营养对人体健康重要意义。在病理情况下,即或借助药物治疗时,也要注重饮食以调治疾病,这是这一时期提出的食疗原则。

2.使用药物治疗疾病,要适可而止

使用药物不可过分,以免身体受损。当用饮食方法调理使之痊愈。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要求将多种动、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从而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对人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3.食物的性味

《内经》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调养治疗。在五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食物也分为阴阳两大类,按治病的要求,选择不同味道的食物。把食物做为药物对待,中药的性味理论对于食疗药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偏

在五行学说的积极引导下,先祖发现食物与药物一样,对人体内脏各有所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说明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不同内脏的亲和力,在调治内脏疾病应有所区别,《内经》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内脏疾患时,利用不同性味饮食调治的复杂性。在这一阶段,根据上述的食疗理论,人们把食物的宜忌进行分类。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心色赤,宜食酸,小枣、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这是五脏患病时所宜进食的谷肉果蔬。

同时《内经》又明确指出多种病证的食物禁忌。如《灵枢·五味》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并指出过食五味之害为:多食咸,则脉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尽管这些说法含有机械套用五行生克学说之嫌,但原则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气味的偏胜,如过食偏嗜都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哲理,这确是一条应该遵循的食疗原则。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载药用食物50种左右,如酸枣、橘柚、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

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至于药膳之提出大抵在东汉时期已有记载,如《后汉书·列女传》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家庭药膳的记载,可谓药膳一词之肇端,下之以往,多有沿用。

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金匮要略》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他对食物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说得相当明确了。

这一时期有关食疗药膳专著面世,据《汉书·艺文志》、梁代《七录》记载,如《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食方》、《食经》、《太官食经》、《太官食法》,可见这一时期的食疗与药膳已得到相当重视,可惜这些专著都已佚失。汉代以前的食疗,是理论奠基期,对于食疗药膳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指导作用。

1.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古话,则指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填饱肚子,以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觅食。当时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不可避免的误食不合适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应。

《韩非子》说过: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说明了远古时期的先民,确实曾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扰。

3.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修务训》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地说明了先祖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

同时,人们发现有许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即可果腹,又可治疗疾病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也可以说,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理解为源于同一发现过程,并不是食即是药,药即是食。

4.原始人利用自然野火到人工制造火,由于火上燔肉,石上燔谷,使人获得更丰富的营养,使食品更符合卫生要求,提高了人体素质和增强了抗病能力,对于人类保健具有积极的保健意义,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

以上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加工以及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些措施,都是生活中不自觉的行动,根本没有食疗药膳的概念,所以称为蒙昧时期。尽管处于蒙昧状态,却是艰难而漫长的一步,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药膳的起源 明清全面发展时期


北宋王朝几位统治者,对医学的发展颇为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成立整理医著的校正医书局以及药学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等。北宋官修的几部大型方书中,食疗学作为一门独立专科,得到了足够的注意。如《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两部书中,都专设食治门,即食疗学的专篇,载方160首,大约用来治疗28种病种,包括中风、骨蒸痨,三消、霍乱、耳聋、五淋、脾胃虚弱、痢疾等。在药膳方剂,以粥品最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鲤鱼粥、薏苡仁粥等),成为食治门中的主流。此外还有羹、饼、茶等剂型。《圣济总录》中有酒、饼、面、饮、散等不同形式,且制作方法也较详。

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它超越了药膳食疗的旧概念,从营养的观点出发,强调正常人加强饮食卫生,营养调摄以预防疾病。他在书中强调: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在令书三卷内容中,首列聚珍异馔,作为正常人调摄,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他在中医药发展史上首先从养生预防的观点出发,提出食物营养的要求。

介绍了多种日常饮食的制作,包括汤类16种、粉类6种、面类8种、羹类4种、粥类4种。至于食疗药谱,治疗各门类疾病的方剂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两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疗咳嗽胸满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为膏,治疗肾弱、骨败,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药膳。其它如香圆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简便易行的食疗方剂。末卷还把203种食品按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7类,介绍其性味及疗效。

明清时期是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药与食疗学的密切关系。如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数百个药膳食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怀香、赤小豆、豆制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治疗劳倦;各种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药膳。明代还有一些特殊的本草著作,如朱棣的《救荒本草》,书中所载虽大多非日常的蔬菜水果,但可供荒年救饥拯灾之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些都表明食疗营养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对食疗药膳的制作,也有新的发展,如徐春甫《古今医统》90卷中,载有各类饮食如茶、酒、醋、酱油、酱、菜蔬、肉、鲜果、酪酥、蜜饯等等的制作法,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清时期对特多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疗药膳尤为重视。其中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了适合老年人的饮食极为详尽,如粥类38种,汤类共32种。

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尤其注意老年的应用药膳防病养生,对老年人食粥论述最详,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并将药粥分为三品,上品气味轻清,香美适口,中品少逊,下品重浊,主张: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亨大寿。书中提出上品粥36种,如莲米粥、芡实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叶粥等;中品粥27种,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枣粥、龙眼粥;下品粥37种,如地黄粥、羊肝粥等等,都是后代常用老年滋补,健脾益肾及一般虚弱的常用药粥品。

明代时期食疗药膳著作达30种以上,其中有的是重点论述本草的,如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卢和《食物本草》、宁原《食鉴本草》、李时珍《食物本草》等;还有从饮食调理、药膳制作的观点出发撰成的食谱营养学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如贾铭《饮食须知》,宋公玉《饮食书》、袁牧《随园食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有的至今在临证中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宝贵遗产中的珍品。

此阶段的食疗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重视。

《内经》中载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人们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危害,过食油腻已经引起医家们的注意和关注,因而明清时期强调素食的著作相应增多。如卢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这些思想不仅使食疗学、营养学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进了养生学的发展。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药膳学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提高而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的防病意思不断提高,中国药膳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运用其防病治病的疗效优势,已广泛被国内外医学界和家庭所重视。

现代药膳的发展是在总结古人经验的础基上,得以进一步完善,其运用更加附合中医理论的发展,并注意吸取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具备其理论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其发展特点更具有多样化。其一,总结应用前人的经验而不泥于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理论、中药药性及配伍等理论为指导来配制用膳,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如遵循中药药性的归经理论,强调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提倡辨证用药,因人施膳,因时施膳。其二,注重中药与饮食相结合,药膳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外,还具有食品的一般特点,强调色、香、味、形,注重营养价值,因此一份好的药膳,应是既对人体的养生防病具有积极作用,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又要激起人们的食欲,给人以余味无穷的魅力。

其三,现代药膳的技术操作与特殊应用上,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由于药膳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故在烹制方法上也有其特点,除了一般的食品烹制方法外,还要根据中药炮制理论来进行原料的处理。

如成都同会堂的荷叶凤脯,虫草汽锅鸡,广春堂的银杏鸡丁,吉林的参茸熊掌、爆人参山鸡片等,都各具其特色而驰名。

综观建国以来有关药膳、食疗专著的出版面世,种类已达50余种以上,如较具影响的当属人民卫生出版社于八十出版的《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还有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中华药膳食谱系列丛书,中华药膳防治疾病系列丛书等,为宏扬中国药膳饮食文化,都做出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养生药膳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尤其近十余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声下,药膳这种寓治养于食的天然食品,倍受青睐,药膳餐馆如雨后春笋,纷纷面世,各种提高性和普及性药膳书籍不断付梓,专门的药膳机构成立,药膳已开始由中国走向世界,药膳正在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

魏晋以来,食疗在一些医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东晋著名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很多食疗方剂,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鳖甲散催乳;小豆与白鸡炖汁、青雄鸭煮汁治疗水肿病;小豆汁治疗腹水;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等。他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诸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昆布、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达百多种,并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卫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标志着食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学问,成为独立的学科。书中除集中叙述五脏喜恶宜忌,食物气味、归经以外,还着重论述食疗在医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病疗疾的首选对策,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把食疗学提到相当高的地位。

他还列述了可供药用食物共164种,其中果实类29种、菜蔬类50种,谷米类27种,鸟兽类40种。详述每种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疗作用、归经、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食疗本草》。该书早佚,但其内容被后代有关著作所引用。书中药用食物22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对于药的性味、产地、鉴别、调制都做了叙述,每种药之下,列有该食物组成的方剂及其治疗适应病证。书中还注意到食疗药膳药具有地区性的差别。

上述说明当时已经广泛应用食疗和药膳治病以及调理身体健康。如孙思邈的羊肉黄芪汤、是治疗虚弱的食疗要方。这些药膳已成为我国民间常用食疗方剂,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应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许多食疗药膳方剂。

书中关于食物禁忌叙述尤其详细,对大多数病症下的治疗都列出明确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腻、荤腥、酒等。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除上述外,隋唐时还有一些食疗专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食疗药膳专著,终于使食疗药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食疗药膳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药膳的起源 两汉奠基时期


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使食疗药膳的知识逐渐向理论阶段过渡。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有关食疗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具体的体现在《黄帝内经》的有关章节,书中提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饮食营养的重要作用

《灵枢·五味》首先提出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说明饮食营养对人体健康重要意义。在病理情况下,即或借助药物治疗时,也要注重饮食以调治疾病,这是这一时期提出的食疗原则。

2.使用药物治疗疾病,要适可而止

使用药物不可过分,以免身体受损。当用饮食方法调理使之痊愈。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要求将多种动、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从而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对人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3.食物的性味

《内经》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调养治疗。在五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食物也分为阴阳两大类,按治病的要求,选择不同味道的食物。把食物做为药物对待,中药的性味理论对于食疗药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偏

在五行学说的积极引导下,先祖发现食物与药物一样,对人体内脏各有所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说明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不同内脏的亲和力,在调治内脏疾病应有所区别,《内经》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内脏疾患时,利用不同性味饮食调治的复杂性。在这一阶段,根据上述的食疗理论,人们把食物的宜忌进行分类。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心色赤,宜食酸,小枣、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这是五脏患病时所宜进食的谷肉果蔬。

同时《内经》又明确指出多种病证的食物禁忌。如《灵枢·五味》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并指出过食五味之害为:多食咸,则脉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尽管这些说法含有机械套用五行生克学说之嫌,但原则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气味的偏胜,如过食偏嗜都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哲理,这确是一条应该遵循的食疗原则。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载药用食物50种左右,如酸枣、橘柚、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

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至于药膳之提出大抵在东汉时期已有记载,如《后汉书·列女传》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家庭药膳的记载,可谓药膳一词之肇端,下之以往,多有沿用。

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金匮要略》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他对食物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说得相当明确了。

这一时期有关食疗药膳专著面世,据《汉书·艺文志》、梁代《七录》记载,如《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食方》、《食经》、《太官食经》、《太官食法》,可见这一时期的食疗与药膳已得到相当重视,可惜这些专著都已佚失。汉代以前的食疗,是理论奠基期,对于食疗药膳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指导作用。

魏晋以来,食疗在一些医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东晋著名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很多食疗方剂,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鳖甲散催乳;小豆与白鸡炖汁、青雄鸭煮汁治疗水肿病;小豆汁治疗腹水;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等。他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诸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昆布、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达百多种,并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卫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标志着食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学问,成为独立的学科。书中除集中叙述五脏喜恶宜忌,食物气味、归经以外,还着重论述食疗在医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病疗疾的首选对策,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把食疗学提到相当高的地位。

他还列述了可供药用食物共164种,其中果实类29种、菜蔬类50种,谷米类27种,鸟兽类40种。详述每种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疗作用、归经、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食疗本草》。该书早佚,但其内容被后代有关著作所引用。书中药用食物22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对于药的性味、产地、鉴别、调制都做了叙述,每种药之下,列有该食物组成的方剂及其治疗适应病证。书中还注意到食疗药膳药具有地区性的差别。

上述说明当时已经广泛应用食疗和药膳治病以及调理身体健康。如孙思邈的羊肉黄芪汤、是治疗虚弱的食疗要方。这些药膳已成为我国民间常用食疗方剂,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应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许多食疗药膳方剂。

书中关于食物禁忌叙述尤其详细,对大多数病症下的治疗都列出明确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腻、荤腥、酒等。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除上述外,隋唐时还有一些食疗专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食疗药膳专著,终于使食疗药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食疗药膳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据文献记载,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此时已有多种烹调方法,如商代伊尹制汤液,他的烹调技术高明,担任汤王的厨师。

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在商汤之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发现有陶制的酒器。酒是饮料并具有明显的医疗作用,后人认为它有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作用。由于它是有机溶剂,能溶解出更多的有效成分,所做成药酒,后来又发展成麻醉剂。在食疗烹调中也经常用酒。

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为此春酒,以介寿眉,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伊尹制汤液,著《汤液经》,以烹调之法疗疾。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抵御风寒的作用,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既是食品,又可是汤药,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了。

周代,人们对饮食已经相当讲究。尤其在统治阶级中已经建立与饮食有关的制度与官职。《周礼·天官》所载的四种医中,食医居于疾医、疮医、兽医之首。食医的职责是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可见当时已经明确了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对饮食卫生提出具体要求,如《论语·乡党》中写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等提法,都是从保健的目的出发的。通过讲究饮食,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保健食疗的目的是明确而自觉的心理和行为。说明食疗药膳的是早期发展,已经进入到萌芽阶段。

刮痧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 是一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如叶桂《温热湿痧三种》,陈延香《中暑痧症疗法》,韩凌霄彻痧要编》,王凯《痧症全书》,沈金鳌《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脚痧证》、《绞肠痧证》,欧阳调律《痧法备旨》,胡风昌《痧症度针》等数十种专著。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瑜伽一词原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从遥远的古代起她也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练。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经》中,准确的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瑜伽在印度有着渊远的历史。在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罗门体系中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伽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通过瑜伽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心的主体被证悟,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伽与印度教的关系,在寺庙中、在经典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围,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它产生于公元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上,有人修成圣人,亦有人成为修行者,他们将修炼秘密传授给有意追求者,因而沿传至今。

瑜伽修持者开始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由瑜伽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而今的瑜伽,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仅有的秘密。目前瑜伽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印度有很多专门研究瑜伽的学校。瑜伽有他一套从肉体到精神极其完备的修持方法,当今的瑜伽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它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千年不衰,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静坐中进入最深层次时,就会觉醒人生自性与生命的至善境界,从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最高开悟和最大愉悦。

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 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如叶桂《温热湿痧三种》,陈延香《中暑痧症疗法》,韩凌霄彻痧要编》,王凯《痧症全书》,沈金鳌《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脚痧证》、《绞肠痧证》,欧阳调律《痧法备旨》,胡风昌《痧症度针》等数十种专著。

房室养生的起源


房室养生的起源

房室养生是一门研究性心理、性生理、性病理、性技巧、性保健和性医疗的科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古代认为性生活只能在房室中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进行,所以把有关性保健、性医学等统称为“房室养生”,又称“房中术”。

我国房室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里的硕果。房室养生和古代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随着古代文化的产生、衍变而发生、发展的。它肇始于上古,发展于秦汉,兴盛于晋唐,衰落于宋元,隐没于明清。

古代把性行为称之为“房事”或“房室”。活动是动物的原始本能和生理需要,也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能。人类的发生、发展、繁衍、昌盛都是这种本能行为的结果。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性行为和动物一样,只是一种原始的本能,是完全自由和开放的,没有半点约束。这种广泛而频繁的性行为,谈不上房室养生,把性行为作为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要追溯到黄帝时代。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传说中的女娲在创造人类时,因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其他神仙请来帮忙,共同完成制造人类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创作。于是上骈帮助制造人的耳目,桑林帮助制造人的手臂,而人最重要的部分——生殖器,则由黄帝来完成。于是,人——这个集体创造的作品首先以其不同的特性而产生。延至先秦,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对人体从性成熟到性衰退的整个过程,作了极其详细的描述;在《汉书·艺文志》中对房室养生有了具体记载;后至隋唐之际发展为真正的房室养生学。

我国房室养生学内容丰富,早在2000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性医学学科,并形成了理论,积累了丰富独特的临床经验。是祖国历史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中医膏药是如何起源的?


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

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黄帝内经》中记述了豕膏,痈发于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涂以豕膏,六日已。《内经?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后代膏药的滥觞。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称谓。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近年来,随着透皮给药系统(TDDS)的研究迅速发展,外用膏剂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膏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外用膏药古称薄贴。唐李绰《尚书故实》载述:虞元公镇南海,疽发于鬓,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数日平复。具体制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药物,浸于植物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入锅煎熬,等药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视当时不同季节)加入适量的铅丹,拌匀,将锅离火(或先离火后放丹)。候药凝厚如膏,切成大块,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时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临证有用以治里者,如关节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肤麻木,深部脓肿,骨折,伤筋等症。取其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续筋接骨之作用,如万应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疗表者,如体表痈、疖、疽、疔等疮疡诸疾,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针灸的医学起源


导读: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针灸是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鸡眼的形成


鸡眼的形成

1、鸡眼的形成

鸡眼,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质层,形如圆锥体嵌入皮内,尖顶突入真皮中压迫神经末梢,局部一旦受压或受挤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圆锥的底在皮肤表面为一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质硬的斑境界清楚,一般如黄豆大小,稍高于皮肤,中央呈浅黄色,周围颜色深一些,因为它长得象鸡的眼睛,而得名为鸡眼。一般长于脚上,也有长在手、胳膊上。鸡眼治疗比较困难,不易根治。

2、鸡眼是什么

鸡眼(corns)为足部皮肤局限性圆锥形鸡眼状角质增生损害,其发病与局部长期机械性摩擦、压迫、足部畸形骨刺等有关。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肉刺”、“鸡眼”相似。如。诸病源候论〃肉刺候记载:“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肉刺者由着靴急,小趾相揩而生也”。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话解〃肉刺记载:“此证生在脚趾,形如鸡眼故俗名鸡眼,根留肉里顶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或因缠脚,或着窄鞋远行,皆可生之”。

3、鸡眼的症状体征

典型损害为境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其尖端嵌入皮内,如绿豆、蚕豆大小。平坦或稍隆起皮面,若用刀削去外层,可见中心有坚硬角质栓塞,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黄色环呈鸡眼状。好发于足底、跖部、小趾外沿,趾背等易摩擦、挤压处,但不限于受压部位。多为1~2个,也可为多发。因角质栓尖端呈楔状嵌入角质层,其尖端压迫真皮层内的末梢神经,做站立或行走时会有剧痛。

治疗鸡眼的方法

治疗鸡眼首先应改穿合适的鞋靴,以避免局部受压。鸡眼的治疗完全可以在家中进行。方法是:先用热水浸泡患足,待鸡眼变软后用消毒过的刀片削去角质,用胶布(中间剪一小孔)粘贴正常皮肤,暴露鸡眼,再用鸡眼膏外敷。

鸡眼多见于足掌和趾侧,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摩擦或刺入异物等,使皮肤角质层增生并侵入真皮而形成。鸡眼像一个小小的圆锥,尖端向内长,压迫真皮的末稍神经,走路时使人疼痛不适。

芹菜叶治鸡眼。芹菜叶洗净,捏成一小把,在鸡眼处涂擦,至叶汁擦干时为止。

清凉油治鸡眼。每天数次将清凉油涂在鸡眼上,再用点燃的香烟去熏烤,让清凉油溶渗进鸡眼内。

万年青叶治鸡眼。先将患处用淡盐温开水泡,小刀削去老皮,然后取万年青叶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纱布包扎,胶布固定,2日一换,3次愈。

葱片治鸡眼。将有鸡眼的脚用水洗净,取老葱一根,在近须的部位切薄片,把葱片贴在鸡眼上,再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葱片一次,至鸡眼脱落

鸡眼怎样预防

1、经常泡脚:坚持养成每天晚上热水泡脚的习惯,以软化鸡眼和脚垫。

2、选择合适、宽松的鞋子,避免造成脚部畸形。

当感觉到脚部某一部位受到挤压和摩擦时,应及时选用鸡眼垫、顺趾器、分趾器、护趾套等足科支具,来减轻摩擦和挤压。当脚底有鸡眼和脚垫形成以后,可以穿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矫形鞋垫,来改变足底受力,以达到减轻摩擦的作用。

3、忌用不干净的刀剪,以防感染。勿自行将鸡眼或厚茧去除,糖尿病患者尤其勿自行处理厚茧或鸡眼,以避免恶化。

4、人要经常清洗脚部,不要不洗脚。

药膳的起源 盛唐形成时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