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穴 > 导航 > 太阳穴按摩养生

水分穴功效很神奇,教你按摩技巧

春季养生穴。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水分穴功效很神奇,教你按摩技巧,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水分穴,人体穴位,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注治腹泻等疾病。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小部分散于任脉之外。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功能主治】

功能:通调水道、理气止痛。

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取穴位置】

水分穴位于人体的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按摩方法】

揉揉水分穴能起到健脾胃理气、消除积滞的作用。这个穴位在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水分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有分流水湿的作用,按压可治疗寒湿引起的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气滞引起的便秘,也可按此穴,可通调水道、行气消胀,促进代谢和排便。

ys630.COm精选阅读

按摩复溜穴的神奇功效


按摩复溜穴的功效

1、腿肿

那是有积液不流动了。如果排尿很通畅,尿路就不会感染,更不会水肿。其实,只有知道一个症状,这些相应症状的原因你自己都可以想象出来。

2、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就是血液长期淤在那里没有回流造成的。如果是在刚淤的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艾灸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的,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

3、自汗,盗汗

复溜穴能调理自汗、盗汗之症。自汗就是待着的时候就出汗;盗汗是睡觉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一睁眼就不出了。

4、腹泻腹痛

复溜穴能治疗腹泻腹痛。腹泻是因为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肠的结果。中医有句话叫“水液别走大肠”,走错地方就造成了水泻。

当你艾灸复溜穴之后,尿道一通,腹泻自然就好了。

5、降高血压

复溜穴有降高血压的功效。

但是你得先艾灸尺泽穴,再艾灸复溜穴,降压的功能才更确切。这是最好的降压方法。艾灸尺泽穴是为了把上面的气降下来,艾灸复溜穴是为了把降下来的气给接收住,让它固定下来。

最后再艾灸太溪穴,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这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的。

6、消除腿脚酸胀

如果您一天到晚总是腿脚酸胀,甚至需要别人给踩踩腿,或者脚老得抬高放在桌上才舒服,这是气血下不去了,这个时候你每天要多艾灸艾灸复溜穴。

7、调理眼疾

复溜穴是调理眼疾的要穴。当你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扒拉开合还得使劲睁开,睁开一会儿又搭拉下来)等问题,艾灸复溜穴都管用。

8、手脚麻木

如果你手指端或脚趾端总是麻木,就是气血过不去,原动力不足,每天要多艾灸复溜穴。

9、哮喘

复溜穴能治疗哮喘。偏于虚寒的就是灸复溜穴,最好也配上尺泽穴。两个穴一降一补才能最好地达到平衡身体的效果。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艾灸复溜穴得以解决。快快记下来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脚部按摩功效神奇 按摩太溪穴补养肾脏


俗话说,“人老脚先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脚是身体重要的部位,也是一个容易衰老的部位。脚上有很多的穴位,经常进行脚部按摩能起到保养双脚,保健养生,美容养颜的功效。下面寻医问药中医为大家介绍一下脚部按摩的神奇功效!

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内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太溪穴:补养肾脏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阳辅穴功效神奇,教你找到阳辅穴位置


阳,指阳气。辅,为辅佐之意。阳辅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悬钟穴外散而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外界之热而升温上行,本穴如辅佐胆经气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

【取穴位置】

位于人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位置】

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短肌腱、趾长伸肌、踇长伸肌。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浅神经分布。

【功能主治】

肾功能不佳、肾炎、关节疼痛、高血压、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痛、腋下肿痛、腰腿痛、瘰疬、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脚气等。

【穴位配伍】

配环跳、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治下肢外侧痛。

配风池、太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治偏头痛。

配丘墟、足临泣,有活络消肿的作用,治腋下肿。

针灸抗衰老功效很神奇


养生导读: 针灸养生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通过作用于机体的经络腧穴系统,激发经气、调整脏腑而产生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自古而来,针灸就具有非常强大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椎痛、风湿等病。中医针灸还可以用于抗击衰老,保持健康。现在就带大家一起看看7个针灸穴位的神奇功效吧!


1、印堂穴

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取定穴位时,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针刺印堂穴,可推动督脉气血的运行,有安神益智定惊熄风之功。



2、人迎穴

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因其连通脑与心,通过调理心脑,实际可以治疗全身的各种不适症状,且同时达到去皱、美白、抗衰老的多种目的,可谓是兼具一举多得的效果。


3、三阴交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针灸三阴交可以保养子宫、卵巢,紧致面部肌肉,使脸部肌肉不下垂,也可以调月经、祛斑、去皱、祛痘。针灸三阴交等穴,能促进胃肠道更好地吸收微量元素,它们是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微量元素锌、锰对人体免疫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锌对人体健康和防衰老关系密切。



4、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定位脐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5、健康长寿穴为主,百会、关元、内关为备用穴

健康长寿穴位置在鼻下人中沟的上端;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教你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


【导读】教你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2014年春夏交替之季来到了,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睡不好,失眠的体会晚上睡觉时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一件很痛苦,失眠会令人精神崩溃倍感痛苦,经常性失眠更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严重危害。专家提醒,夜里睡得晚易伤肝胆,还会患上抑郁症,现在教大家教你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希望能帮到大家。

教你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

肝胆相照,胆经过后为肝经运行时间,子时不睡,除造成胆汁新陈代谢不利外,还可造成贫血、供血不足。胆虚上不明目,血虚下不养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之症。子时不睡面色易返青、丑时为肝经运行旺时,此时未睡面色则易铁青。肺在无形中为白色,寅时末睡面色就易青灰。

教你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

按摩涌泉穴的方法:

按摩头部: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

按摩耳部: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次,再揉双侧耳垂30次,至有热度。

按摩颈部:以食指按摩耳后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颈项30次,以颈部有压迫感为度。

教你按摩涌泉穴缓解失眠

按摩腹部:腹部经过肝经,任脉等许多穴位,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水分穴在什么地方


导读:水分穴在什么地方?排便不顺可以按压水分穴,那么水分穴在什么地方?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水分穴。

水分穴在什么地方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出处

《针灸甲乙经》: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

别名

分水,中管,中守。

水分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1、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分水名意与该穴同。

2、中守。中,与外相对,指中间。守,把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循腹正中线的任脉下行。本穴物质为神阙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经水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

3、中管。中,中间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本穴为任脉气血由气向液的转化之地,转化后的液态物则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任脉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

取穴方法

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的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用

健脾利水,通调水道。

主治

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囟陷,腰脊强急等。

穴位配伍

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1.0寸,宜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肾炎,肝硬化腹水,胃炎,胃下垂、膀胱炎等症的治疗。

穴位养生

水分穴有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的功效。所以,排便不顺可以按压水分穴。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文献摘要

1、《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2、《铜人》: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刺,针,水尽即毙。

3、《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以上就是水分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水分穴功效很神奇,教你按摩技巧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