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养生五大原则 > 导航 > 养生五大平衡

吃肉讲究五大安全习惯

【www.ys630.com - 养生五大原则】

动检专家指出,人们消费动物产品的安全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动物产品本身是否有问题,另一个是消费者是否养成安全消费的好习惯。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有关执法部门严控市场大门阻击劣、病动物产品流入市场的同时,消费者应主要从5方面养成安全食用习惯。

1.尽量选择新鲜肉类食用。与火腿肠、罐头等已加工肉类食品相比,要多食用新鲜肉类,尤其应首选冷却肉,其次是热鲜肉和冷冻肉。与这些新鲜肉类相比,火腿肠、罐头等肉类食品中复合磷酸盐、防腐剂、着色剂、淀粉等添加剂一旦超标,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

2.生鲜肉要在4摄氏度的温度下保藏,并用保鲜膜包裹。如果购买量较大,需长期放置,最好是冷冻保藏,以确保肉的卫生质量。一旦发现肉及肉制品有味变质,要立即处理掉。

3.进行烹调时,操作人所用的案板、刀具等一定要清洗干净,同时肉类要生熟分开,以免交叉污染。心、肝、肾等内脏器官是畜禽体内容易发生病变的部位,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

4.不要在没有卫生防疫检验合格证明和从业人员体检健康证明的小摊小店购买熟肉、涮火锅,或消费肉类菜肴。

5.不要在外消费烧烤肉类食品。以烤牛羊肉串、烤鱼和烤鸡翅等为主的烧烤食品,由于肉类在高温下直接燃烧,被分解的脂肪滴于炭上,再与肉类蛋白质结合,产生“苯并芘”强致癌物,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ys630.COm精选阅读

小心!常吃烤肉的五大安全隐患


本文导读: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吃烧烤的时候,尤其是吃烤肉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危害的,现在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常吃烤肉的危害有哪些吧。


1、经过烧烤,食物的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多种调味品的使用,如孜然、胡椒、辣椒等都属于热性食材,很是辛辣刺激,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令人 上火 。

2、容易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甚至还是生肉,若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如 米猪肉 ,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

3、隐藏着致癌物质: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基因突变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另外,在烧烤的环境中,也会有一些致癌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诱发癌症。


4、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 梅拉德反应 。肉类在烤炉上烧烤时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可是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的摄入。因此,长期食用烧烤类食物会影响上述物质的利用度。

5、食用过多烧煮、熏烤太过的蛋白质类食物,如烤羊肉串、烤鱼串等,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导致眼睛近视。妇女经常吃煎炸蛋肉会增加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性,如每隔两天吃一次比一周吃一次患病率高出3倍,比1个月吃一次高出5倍。

我想我们很多吃烤肉的人都是没有想到我们吃的额烤肉原来有这么多的危害的,但是正是这些危害才让我们很多的人出现了各种疾病,所以我们在吃烤肉的时候要注意。

吃肉要遵循的五大健康原则


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品。禽、畜、鱼肉共有100余种。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与主食相辅,更能促进人体健康。在瘦肉中,蛋白质约为20%左右,其中以猪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营养价值较高;肉类脂肪含量5%~50%不等,是热量的重要供给来源。除肝脏外,一般肉类都缺乏碳水化物。肉类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的良好来源。肉汤一般含少量动物胶,少量的肉类蛋白与维生素B族,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许多人对肉汤情有独钟。

各种禽蛋是人们较易获得的良好食品。蛋类的蛋白质具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所利用。同时,一个鸡蛋中含有30毫克的钙与1.5毫克的铁,是孕产妇以及少年儿童的好补品;在蛋黄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硫胺素、尼克酸和核黄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食养提示】食用动物食品遵循“五原则”

1.多禽少畜:据统计,在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禽类及鱼只占15%。专家认为,这样的肉食比例结构极不合理。畜肉和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分析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将猪肉在肉食中的比例降到60%,禽类及鱼肉增加到3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

2.多鱼少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高血脂。而鱼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的含量高,约为猪肉的两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含量也大大高于猪肉。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吃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

3.多骨少肉:就畜类食品而言,眼睛也不要只盯在肉上。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均优于猪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养分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减退的老人食用。

4.多炖少炒:就猪肉的烹调方式而言,在蒸、炒、炖等多种方式中,宜于中老年人的最佳方式是炖食。首先,炖肉鲜嫩柔软,而中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因而较为适合。其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油脂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口感也好。

5.荤素搭配: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理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若将猪肉、禽类配伍,由于都属动物性完全蛋白质,因此,其互补作用较小,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要将猪肉和豆制品或蔬菜等搭配,就可以弥补豆类中蛋氨酸含量少,蔬菜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较少的不足。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的代谢,而矿物盐又能中和肉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

6.先吃菜,再吃肉:吃饭的时候,饭馆喜欢把蔬菜放在最后吃,其实就餐最好的顺序是这样的:汤→蔬菜→米饭→肉类→水果(半小时后再吃)。

吃五类肉最“补”什么?

1.猪肉,最补铁的肉

猪肉肥瘦差别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羊肉,最滋补的肉

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冬令的滋养食疗珍品。但需注意的是,羊肉毕竟性偏温热,并非人人皆宜。阴虚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及发热者应忌食。

3.牛肉,最强壮的肉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4.鸡肉,脂肪最少的肉

这里说的鸡肉,是指去皮的鸡肉,因为鸡的脂肪几乎都在鸡皮。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却只有0.7克脂肪。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5.鱼虾,微量元素最多的肉

鱼虾中的微量元素极为丰富,含钙、铝、铁、锰、铜、钴、镍、锌、碘、氯、硫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水产品内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疾病。

按照这个原则,做一道可以在减肥期间可以吃的肉肉菜吧:把肉块换成肉片。当然,用鸡片会更好啦。这里用了五花肉,不过吃的时候,只吃瘦肉;用蒸代替炖,少放糖,多用菜借肉味;而且吃的时候,千万要记得不吃米饭啊,啃个玉米算了!这样解了馋,也吃不了多少哈。

冬季吃肉有讲究,这些习惯不能有!


冬季的严寒让我们喜爱选择一些暖身的食物,肉类则是我们的首选食品之一,但是您知道吃肉也是有讲究的吗?食用的方法不对反而会伤身。饮食是身体的力量之源,同时也可能是身体受损的原因之一。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吃肉时的禁忌,只有远离这些禁忌方可健康长寿。

吃肉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不要吃太多的瘦肉

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长肉,会选择吃瘦肉,但是您知道吗,瘦肉吃多了也是有坏处的。瘦肉和肥肉的区别是什么?因为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比肥肉中多出很多,蛋氨酸进入身体之后会和体内的酶发生反应,产生一种对血管有害的物质——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内皮细胞受到损伤,甚至还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的现象。

所以,多吃瘦肉未必就是好事,小编建议大家可以瘦肉搭配一些肥肉或是胶原蛋白(肉皮)吃。

2、少吃腊肉和烤肉

腊肉和烤肉比一般的烧肉要香得多,但是腊肉和烤肉对于健康却是不利的。首先腊肉是由盐腌制而成,其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强效致癌物质之一,吃多无疑就是拿身体“开玩笑”。

此外,腊肉中含有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都比一般的肉要高,人体经常多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容易导致造成血管堵塞,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

烤肉更是要少食,肉经常熏烤之后容易烤糊,这些烤糊的肉就是高效致癌物之一。所以,烤肉会诱发心脑疾病,肥肉更要少吃。

3、不吃反复回锅的肉

冬季到了,很多家庭会出现剩菜剩饭的现象,特别是肉类食物,弃之可惜,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吃剩菜,但是这些反复加热的肉对身体是有害的,甚至还会导致癌症。

反复回锅的肉类,其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芳族胺基中含有十几种的化合物,其中三分之二会致癌。一般这些化学物质会存在于肉汤中,所以喜欢吃汤泡饭的朋友应该注意了,反复加热的肉汤千万不要多食。

4、少吃冻肉

冬天食物不宜腐化,很多人喜欢买过多的肉储存在冰箱中,吃的时候拿出一些解冻。但是,小编建议大家肉类还是吃新鲜的比较好,因为冻肉在解冻的过程中也会容易出现细菌感染。特别是很多人喜欢用水将冻肉泡化,然后切下一部分,再将多余的肉放回冰箱。这样就更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在储存肉类之前现将其切成小块,以后吃多少就解冻多少。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去购买新鲜的食材。

5、进食肉类要适量

我们都提倡营养膳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荤素搭配。营养学家认为,每人每天摄入的肉类应该是有一定限度的,否则将会导致体内营养失衡。每人每天摄入生肉的量应该在75克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只要吃2-3块肉就可以了,可见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超出了最佳进食量。

哪些人群不宜吃肉?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多吃肉类食物,避免并发症的产生。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禁止吃肉,我们可以适量吃一些健康的瘦肉,但是肥肉是万万吃不得的。因为油脂进入身体之后会转化为过多的糖化蛋白产物,使得病情加重。

2、肾功能不好的人群

肾脏不好的人群最好不要吃过多的肉,因为肉中富含的蛋白质成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平时还可以将少量的肉放在粥中进食,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结语:上述文章中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吃肉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您都了解了吗?饮食中千万不可少了肉类,其中的营养价值是任何饮食都无法替代的,但是肉类的食用也是有讲究的。只有注意上文中提及的几点事项,方可事半功倍。

食用肉类的五大好习惯


人们消费动物产品的安全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动物产品本身是否有问题,另一个是消费者是否养成安全消费的好习惯。

第一,生鲜肉要在4摄氏度的温度下保藏,并用保鲜膜包裹。如果购买量较大,需长期放置,最好是冷冻保藏,以确保肉的卫生质量。一旦发现肉及肉制品有味变质,要立即处理掉。

第二,尽量选择新鲜肉类食用。与火腿肠、罐头等已加工肉类食品相比,要多食用新鲜肉类,尤其应首选冷却肉,其次是热鲜肉和冷冻肉。与这些新鲜肉类相比,火腿肠、罐头等肉类食品中复合磷酸盐、防腐剂、着色剂、淀粉等添加剂一旦超标,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

第三,不要在外消费烧烤肉类食品。以烤牛羊肉串、烤鱼和烤鸡翅等为主的烧烤食品,由于肉类在高温下直接燃烧,被分解的脂肪滴于炭上,再与肉类蛋白质结合,产生苯并芘强致癌物,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第四,进行烹调时,操作人所用的案板、刀具等一定要清洗干净,同时肉类要生熟分开,以免交叉污染。心、肝、肾等内脏器官是畜禽体内容易发生病变的部位,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

第五,不要在没有卫生防疫检验合格证明和从业人员体检健康证明的小摊小店购买熟肉、涮火锅,或消费肉类菜肴。

食品安全必看的食品包装10大安全警示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食品包装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去仔细关注。那么,都是哪些食品包装出现了安全问题呢?以下为您列举事项平时经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包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吸管:尽量挑选透明的

有时用塑料吸管喝饮料,总是有种怪味,这样的吸管多数存在健康隐患。按照国家标准,用于生产吸管的食品级塑料是没有味道的,如果有味道可能是用废塑料加工制作的。有时商家还会用颜料来遮盖废旧等不合格材料,因此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尤其是用吸管喝热饮时,有害物质会随之溶解,对肝脏、肾脏都可能造成伤害。消费者应尽量少用一次性吸管,购买时要认清安全标识,尽量挑选透明的、独立包装的吸管。

纸杯:杯口杯底不能穿“花衣”

《纸杯》国家标准实施至今已逾半年,通过调查发现,一些批发市场内销售的纸杯仍随意印有图案。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挑选“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没有印刷图案”的纸杯。

易拉罐:拉环印字不安全

绝大多数易拉罐都是整体暴露在外面的,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极易被灰尘、微生物等污染,拉环处更容易藏匿脏物,直接用嘴对着罐口喝很可能会引发疾病。因此,罐装饮料最好也要倒出来喝。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促销,在内环中用油墨印刷“再来一罐”等中奖字样,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不锈钢锅:注意锰含量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掺入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制成的,若使用不当,微量金属元素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且不锈钢餐具易与酸、碱、酱油、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溶出有害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我国对不锈钢产品中的锰含量并没有要求,因此不少厂家在不锈钢餐具中加入过量的锰来替代较贵重的镍,不但影响防腐性能,还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肠道紊乱等症状。因此,购买时一定要索要检测报告,看有害金属是否超标,使用时也尽量不要用力摩擦、敲击锅体。

袋装奶:先清洗包装再喝

袋装奶外包装上通常印有很多图案及文字,这些染料中多数含有铅,长期用嘴咬开饮用,容易中毒,影响血液和肠胃系统。因此,喝牛奶时尽量先将包装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剪刀将其剪开,倒进杯子里饮用。

保鲜膜:别包油脂类食物

塑化剂是种塑料助剂,起到增加塑料弹性的作用,它与油脂接触时会渗出,长期累积后会引发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心血管、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连带“受伤”,伤害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按国家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使用的增塑剂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尽管如此,“塑化剂”仍被大量应用于pVC食品保鲜膜、糕点托等。

瓶盖:拧开后擦擦瓶口

瓶装饮料中,起密闭作用的是螺纹瓶盖上一块突出的胶垫,螺纹状的结构只具有紧固作用。瓶盖螺纹处缺少保护,一旦有灰尘或细菌进入,就会对瓶口造成污染,用嘴接触后极易患病。因此瓶装水最好倒出来喝,或用消毒纸巾擦拭一遍;若开盖后发现饮料遭污染、瓶盖有发霉迹象,就不要喝了。

果蔬标签:黏合剂危害健康

超市、市场内的蔬菜一般都被各种颜色的胶带捆成一把一把出售,有些水果表面也贴有标签。其实,这些胶带或标签中的黏合剂含有苯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渗透到食物内部,即使标签贴于保鲜膜外,苯也可以穿过保鲜膜渗透到食物中,使人食用后出现呕吐、胃痛、头昏、失眠等。因此,尽量少买贴有标签或胶带的果蔬,如食用这类果蔬,最好先削皮。

锡纸:用时别加调料

烹饪时用锡箔或铝箔可以防止肉类烤焦。但是锡箔中含铅量高达50%左右,表层还能生成有毒的铅白和氢氧化铅,加热时生成黄色的黄丹(一氧化铅)也是有毒化合物,若被吸入呼吸道,会沉积在肺部,导致慢性中毒。使用锡箔或铝箔时,如果食材上添加了调味酱或柠檬汁等,其中的酸性物质会把锡、铝析出。因此最好不要加调味酱或柠檬;可用菜叶代替锡箔,或以笋壳、茭白壳垫底,不仅无污染,且味道鲜美。

塑料袋:厚度低于0.015毫米别用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塑料袋厚度要求不低于0.015毫米,塑料购物袋厚度要求不低于0.025毫米。不达标的塑料袋属淘汰产品,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多数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食品包装还存在定量不达标、食品标签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标注,甚至人为地多标、少标、小标、重标等现象。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包装上标示的数量是否与实际一致,如不一致,应立即拨打12315 举报;留意食品包装是否按要求标注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这五大类营养成分,生产日期是否有误等。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吃肉讲究五大安全习惯》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五大原则”专题。

吃肉讲究五大安全习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