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十大要点 > 导航 > 冬季养生十大要点

护鼻才是防寒的关键 冬季养生五大要点

冬季养生十大要点。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有效的四季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护鼻才是防寒的关键 冬季养生五大要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季养生五大要点

养生

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季节养生方法和要点是不一样的。现在已经寒冬腊月了,那么

冬季养生

有何讲究呢?应该注意什么呢?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大寒是最后两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阶段。中医认为,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肾为元气之根,藏命门之火,在小寒、大寒这个时期,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心肾阳气。因此保护阳气是此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一、睡宜早,养精蓄锐藏阳气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草木凋零,动植物多处于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的生长做准备。为了冬藏,人们在起居上也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气的潜藏。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点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之,则容易耗损阴精,伤及肾脏,甚至有折损寿命之虞。


干冷的空气、雾霾、风沙往往会刺激鼻子,鼻子长期不舒服,不仅可能转变成鼻炎,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疾病。

扩展阅读

九月养生的六大要点


导读:进入九月,2020秋季就要到了,那么九月养生要注意什么呢?首先要防秋燥、拒绝秋乏,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九月养生的六大要点,做好这些工作身体更健康。

九月养生的六大要点

1、阴平阳秘

九月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精神调养在秋天非常重要,因为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所以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天气好的时候,多外出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一下秋愁。

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了,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使自己身心愉悦,心旷神怡。登山使心情愉快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使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2、多吃温食

要吃些温食。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

《本草经疏》誉粳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饮代参汤。病人、产妇粥养最宜。

3、拒绝秋乏

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秋乏。秋乏是补偿2020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秋乏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但为了不因此影响工作和生活,最好还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首先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良好的睡眠有养阴培元之效。睡觉时最好在子时之前,由于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时,此时睡觉,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

4、坚持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但秋冻也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防止旧病复发。

2020秋季服装款式以宽松为好,衣料以柔软下垂或棉布料为好。穿薄而多层套装的,比穿厚而单层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而最外层的衣服应选用轻而能容纳大量气体的衣料。

5、拒绝秋燥

九月养生防秋燥也非常关键。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

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宜多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还可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预防治疗感冒。忌食鱼虾、海腥,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辣椒等。

6、拒绝秋膘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气候,让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2020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食品,如赤小豆、萝卜、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 在2020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旅游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目的。

九月养生保健的方法如上所示,想要身体健康,2020秋季不生病,以上的方法一定要牢记!

冬季五大健康滋补养生粥


冬季食疗五大健康滋补养生粥推荐

1、甜浆粥

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2、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净切小块,与粳米150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番薯是人们常食之佳蔬。《纲目拾遗》载,番薯可“补中、和血、肥五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面部肌肤,使人容光焕发。本粥便据其健脾胃,和气血之功,来达到润肤悦色之效果。

3、燕麦粥

蒸麦50克同适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

燕麦又叫油麦、裸燕麦,性味甘平,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其补虚健脾营养价值很高。常食此粥,对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显着效果。

4、脊肉粥

取脊肉50克洗净切小块,用少许油炒后与粳米50克、适量水同煮成粥,加食盐少许调味,早晚空腹食用。

《随息成饮食谱》载,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洭羸。猪脊肉的特点是色白面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等多种具有美容作用的营养成分。本粥除体虚面色不悦之人食外,平素健康之人常喝此粥,有防皱除皱的作用。

5、胡桃粥

取胡桃5个取仁略捣,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红糖少许拌匀,早晚空腹食用。

宋代《海上名方》中录:本粥通过补骨益肺健脾而使气血充盛,润燥生津,肌肤润泽,形体健美,乌须黑发。故常食此粥不仅有润肤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薄者不宜。

.

冬季防寒养生大战


防寒要领: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较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第一回合 多吃御寒食物

焦点:腰膝酸软

对策:腰膝酸软、气血两亏者大多畏寒,适当选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可改善这一状况。多吃御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

不传秘方:羊肉粥

取鲜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盐、葱、姜适量。羊肉洗净切片,葱、姜切成碎块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同羊肉及调味品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本粥具有益气血、暖脾胃、添精补髓的作用,适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腰膝酸软者服用。

第二回合 增加产热营养素

焦点:身体瘦弱怕冷

对策:由于冬季气候严寒,机体天天为适应外界严寒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尤其是要相对增加一些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适量放入一点点肥肉。

不传秘方:橄榄雪梨炖瘦肉

橄榄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枣1个。将瘦肉洗净,沸水略煮后切块,雪梨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橄榄、蜜枣放入炖盅内加清水250毫升,炖两小时即可。此款菜品利咽生津,滋阴润燥。

第三回合 补充蛋氨酸

焦点:手脚冰凉

对策:严寒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体内氧化所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

不传秘方:姜汁甜牛奶

取150-200毫升鲜牛奶,加入一调羹生姜汁和少许白糖,放入容器内隔水蒸十五分钟。此款饮品有驱寒合胃之功效,天天饮用一杯,手脚寒气便会渐失。

第四回合 维生素不能少

焦点:畏寒腹痛

对策:严寒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增加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严寒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不传秘方:生煎猪肝

新鲜猪肝一斤,洗净后,斜刀切成稍大块点的薄片;用盐、料酒、姜丝、胡椒粉、生抽、味精和少许生粉将猪肝腌一下(如喜欢五香味的可放些五香粉);煎锅烧热放少许油,将猪肝摊在锅内煎黄一面后翻另一面;待两面煎黄,放些蒜蓉、葱丝、少许酱油后拌匀,即可出锅装盘。此菜富含维生素A,可缓解因畏寒而产生的腹痛症状。

第五回合 适量摄入矿物质

焦点:体质偏弱,经常感冒

对策: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

不传秘方:海带豆腐

海带结半斤、北豆腐一盒,姜片、葱丝、盐、鸡精适量。海带结洗净备用,豆腐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加油适量,五成油温时,放入姜片、葱丝爆香;加入豆腐,放盐;约1分钟煎至微黄,翻炒;放入海带,翻炒大约一分钟;加水,漫过主料1厘米,加入鸡精;继续大火烧,大约8分钟,剩少许汤,即可出锅。此菜含钙丰富,利于心肌。

窗外是纷飞的雪花,屋内一桌丰盛且又滋补的晚餐,柔柔的灯光下的你和他。这样的夜晚是多漂亮、温馨啊!

冬季养生大要——冬藏


立冬二十多天,北方已经飘了好几场大雪,广州终于有点寒意,顺利入冬了。据说今冬将是六十甲子年最冷的一冬。趁还没冷到哆嗦,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不久前“泽正健康”的吴少冲中医在沃土工坊的讲座,学习一下冬季如何养生。

大自然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进入冬季的封藏,很多动植物开始进入冬眠,人体的阳气也随自然的转化而藏于内。

“藏”为“生”之基础。冬天藏好,春天才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违背养藏之道则伤肾,伤阳气,春天无法生发,容易得痿症和厥症。“痿”,即全身无力,如重症肌无力、类风湿引起的四肢乏力、筋骨肌肉萎缩等;“厥”,是指阳气不能输布四肢而出现手脚冰凉。所以冬藏是非常重要的。

那冬天我们要藏什么呢?藏身体1早卧晚起很多人问冬季养生有什么秘决,其实早睡晚起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内经》里面讲:“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太阳出来后人才起床。冬天是可以睡懒觉的,睡到八九点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周六周日可以多睡一会。

2去寒就温

冬天很重要的是要保暖,存阳气。一是“无泄皮肤”,冬季适合打坐、瑜珈、八段锦,而不适合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踢足球。因为出汗过多会伤阳气。二是“闭”,即尽可能防止外寒入侵。

冬天时要把窗户关得紧一些,尤其睡觉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受寒,导致颈椎、风湿类的病发作。也要注意背部保暖、保护肾阳,腰椎怕冷的可以用一些腰带。

女孩子冬天最好少穿裙子,特别是在经期的几天,如果稍有不慎,寒气就会进去,在经期、小产后、产后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还有就是要冷热有度:冷面、温齿、热足。用凉水洗脸是没有问题,要用温开水漱口。冬天泡脚可用一些温阳通络的中草药,如用淫羊藿、艾叶、香茅煮水,每天泡十几二十分钟,对养生也是有效果的。

藏心神

“使志若伏若匿。”也是讲藏的原理,我们的意识、心念、志向要潜藏在心里面,不要过分的显露。古人讲胸藏凌云志,大的志向不要轻意显露,以避免引起人的各种情绪,比如妒嫉。

与夏季的“若所爱在外”相应,冬季要更好地关爱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爱别人。比如老人家经常操心子女、儿孙。但是年龄大了,也不应该操心了,可是有些老人家还是放不下,比如一些教育孩子的观念跟年轻人不同,就会生气,反而把自己的身体损害了,又给儿女增加了负担。虽然有些老人不会插手管,但心里面总是在担心,这种过分担心其实是一种诅咒。

我们应该把祝福给到儿女、孙子,而不是诅咒。中医讲肾主的就是恐,恐是伤肾的。

要让心神收得好一点,可以两手交叉护在胸前守护自己,胸前的神封穴、神藏穴都不是心脏的穴位,而是肾经的穴位。中医讲心肾相交,所以很多心脏病的根源不是心脏的病,有些是肾引起的。

冬季有很多人失眠,通常是肾功能不好。这就用补肾水、清心火的食物来调养,像黑芝麻、黑木耳。神封穴、神藏穴这两个穴位禁针,可按揉和艾灸。

冬季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比如76年出生的人,先天体质是岁水太过,寒气流行。这种人的心火是比较弱的,想法会容易悲观,往不好的方面去想,所以平时可以艾灸肚脐会好一些。有些人内心有很多悲观的想法,建议读一读、听一听、抄一抄《心经》或道家的《清静经》。古人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的心神越来越安宁。多晒太阳冬阳是最廉价补品,现在的人每天晒太阳的时间极少,跟大自然接触也太少,所以总觉得阳气不足。其实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有很多的病一接触大自然就会好了,所以多晒太阳不仅能补阳气,也是防冬季抑郁症的办法之一。

补肾收气

肾为先天之本,冬天是进补肾气最好的节气。有些人冬季失眠,是因为肾封藏的功能不佳。“水克火”,若肾水不足,心火则易旺。可多食用补肾水、清心火的食物,如莲子、麦冬、百合、茯苓、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仁;配合艾灸几个穴位:太溪、涌泉、三阴交、神阙。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冬季与肾相应,故冬季是养肾的最佳时节。很多腰椎病是肾阳虚引起的。

中医讲心藏神,肾藏精。如果一个人脸色很灰暗,一定是肾阳虚,久而久之心脏也会出问题。有的人耳朵很黑很灰,也是肾阳虚引起的。如果你把肾气补足了,脸就没有那么黑。肾最主要的功能是“藏精”,即把人体的精华储存、封藏起来。肾若失去封藏功能,则易导致泻泄、遗尿等。有些小孩子肾的封藏功能没那么健全,就特别容易遗尿、憋不住尿,这都是正常的,需要调养。有的小孩到了七八岁还要遗尿,这是需要调养一下。

咸可润肾,肾在五行中属水,在五畜中属猪。五畜对五脏:羊肉对应火;牛肉对应土;猪肉对应水,寒性大,所以吃太多猪肉容易湿气重、寒气重。豆类多偏水性,蛋白质含量高,故可补肾固肾。豆类的气偏寒(红豆、赤小豆性不寒,有去湿功效),脾胃寒凉的人喝豆浆时可加两片生姜,以免腹泻。

肾水不足的人多听羽音,多用数字6。五行音乐里面羽音是入肾水。羽调式音乐高洁澄净,淡荡清邈,具有水之特性。肾在五行属水,羽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滋补肾精。水型人性格对未来有一种恐惧,缺乏安全感,看他的眼神是看得出来的。水型人的性格内向,喜怒不形于色,不喜欢引人注目,心思缜密,认识事物细致深刻,含而不露。

但水型人忌阴气过重,可用水乐泄其阴气,再以火乐振奋其阳气,从而获得阴阳平衡。羽音代表曲目有《二泉映月》、《梁祝》、《汉宫秋月》、《乌夜啼》、《稚朝飞》等。所以音乐也是可以治病的。天地万物都有阴阳属性,所以都可以治病,包括衣服。比如我们说出生年是86、76、96的,紫色、红色、粉色的服饰对其有治疗效果。

草苁蓉汤滋补

立冬后养生汤首推野生草苁蓉汤。我们的气血就是命根子,像汽车没有油,再好的车也不行的,所以在调身体时要注重调气血。草苁蓉汤主要有茯苓、莲子、野生草苁蓉、牛膝。有很好的补肝益气、补肾壮阳、补血生津、润肠通便、强身益寿的效果。

身边有些很小的孩子,才五六个月,一两岁就出现脾肾阳虚,拉肚子,用草苁蓉汤煮水泡脚就可以把小孩子的腹泻治好,特别是手脚冰冷。内服的话,适合于肾阳虚畏寒、腰膝冷痛、不孕症、便秘、风湿性关节炎的人群。

因为加了牛膝就不难吃了,在怀孕前是可以吃的。很多人会痛经、闭经、子宫激瘤,也是因为肾阳虚引起的。除了了肝郁气质,肾阳虚这类的偏多一些。草苁蓉还有一个别名叫“不老草”,在辽宁、黑龙江、吉林的山上能找到野生的草苁蓉。

目前,草苁蓉都是野生的,还没有人种植,也暂时种植不了,它是需要很特别的气场才生的,有点类似灵芝。因为它有补肾、壮阳、延年益寿的效果,民间称它为“不老草”。在《长白山药用植物调查》里讲,可以补肾、滋阴、补阳,还可以止血,特别是膀胱出血及肾脏出血,膀胱结石引起的出血都可以。用来配合治疗肾结石和痛风结石,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有人些经常有慢性的泌尿性感染,特别年纪大的老人家,有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也可以用草苁蓉汤。《开宝本草》也有讲,“主男子五劳七伤,补腰肾,令人有子,去风血”“肾主藏精,为封藏之本,通冬气”,所以冬天这个时候可通过草苁蓉汤来补肾固肾。

食材:野生草苁蓉、香药师铁棍山药、怀柔生态栗子、桃花石精品大枣

做法:大火炖开转小火熬煮1个半小时。

【产品名称】野生草苁蓉汤【产品分类】养生【生产者】泽正农场【产地】辽宁【产品规格】野生草苁蓉、野生山枣、牛膝、枸杞、茯苓、莲子等【产品价格】35元/85克【储存方法】纯天然药膳,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等,开封后请密封冷藏,在30天内食用完毕【功效】补肾壮阳、补肝益气、补血生津、润肠通便、强身益寿、提高免疫力

【适用症状】肾阳虚胃寒、腰膝冷痛、不孕不育、便秘、风湿关节炎

来源:沃土工坊

春“捂”注意三大要点


春“捂”注意三大要点

春季到来,不少人开始减少着装。专家提醒,要警惕倒春寒,春分过后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做好保暖工作依然重要。尤其是女性朋友,血液循环较差、对冷的敏感指数高,腰部、腹部、脚部最易受凉,保暖应从这些关键部位开始。

脚部保暖避免刺骨冰凉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气温低时女性的血液循环降低,手足末梢因供血差是最容易冷冰的部位。还有一些人的关节炎也开始复发,出现怕冷、怕风甚至刺痛的症状。

此时女性不宜穿露脚面的春秋鞋,应当穿上球鞋等夹层鞋,垫上棉垫,但鞋要宽松,不宜过紧。

另外,吃黑木耳、洋葱等食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根据身体情况,也可炖些鱼汤、红豆汤、排骨汤、西洋参汤增加免疫力。

腰部保暖避免腰肌劳损

腰部支撑人的上半身,带动下半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腰部受凉,很容易发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平时站立、行走、坐卧姿势不正确,也容易使薄弱的腰肌发生劳损。

春分之后,女性朋友千万不要为了时髦穿着一抬胳膊、一弯腰就露出腰背的衣服,否则寒气郁结,风湿痹痛都会紧随而来。日常饮食可多选择大葱、香菜、花生、韭菜、菠菜食用,配合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腹部保暖避免宫寒痛经

中医认为,天冷时节寒邪入表,若不注意保暖,寒气走窜入里,就会导致“宫寒”,引起月经推迟、痛经等疾病。有不少爱美的女性衣着单薄,只穿短裙、丝袜出门,这样极易使身体受寒。

提醒女性朋友,特别是月经期间,不要长坐冰冷的凳子,着衣要保证前心后背、腰部、腹部等重要部位的温暖。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平时多吃热性食物,比如羊肉及多吃山药、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

护鼻才是防寒的关键 冬季养生五大要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