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大全 > 养生中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 导航 > 养生中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养生中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2020-01-04

钙是人体的重要元素,是不是补钙越多才有恃无恐?

养生中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日常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钙是人体的重要元素,是不是补钙越多才有恃无恐?,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缺钙的人群并不是疯狂补钙就有助于改善骨质酥松或缺钙的现象;钙补得过多反倒会加速钙质流失,还会增高血钙浓度,增加诱发结石的几率。

钙的确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元素,我们的骨骼、牙齿对钙质需求较高,钙离子还是调节体内重要内平衡的元素之一,但补钙也应当有所节制,最好不低于推荐摄入量,但也不要高于最高耐受量!

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对钙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

  • 儿童,每日400~700mg为宜;
  • 青春期阶段代谢旺盛,矿物质需求量大,每日推荐1300mg;
  • 一般成年人推荐每日800~1000mg;
  • 孕期女性,哺乳期女性需求钙质较高,推荐每日增加到1000~1500mg;
  • 部分朋友认为中老年对钙质需求应该也减弱了,其实恰好不是如此,中老年骨密度流失较快,更应当重视补钙,55~60岁人群每日应当不少于1000mg;
  • 绝经后的女性因雌性激素损失更需求大量钙质补充,推荐每日1500mg;
  • 老年朋友钙质吸收能力下降,推荐每日也要补充1200~1500mg。
  • 虽然钙质是人体重要的所需,但也不能过多补充,0~1岁,每日补钙不宜超过1000mg/d,4岁以后人体可耐受的最高钙质摄入量是2000mg/d。

  • 补钙过量可能会造成血液中血钙浓度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沉淀,可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
  • 过多的补钙也会造成部分矿物质吸收阻碍,人体的矿物质可相互促进吸收,也可相互阻碍,若一种矿物质过高,则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若高钙血症,可出现铁、锌、镁、磷的吸收受阻;
  • 过度地补钙也可造成钙质更多流失,现代研究发现,长期过度补钙反倒会增加骨质酥松患者骨折的几率。另外过多钙质的补充可加重尿路结石、还可能造成碱中毒。
  • 蛋奶类食物是钙质的良好来源,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300g左右奶制品,一枚鸡蛋,另外豆制品,特别是大豆食物也是钙质的良好来源,坚果类食物钙质含量也不赖,每日推荐坚果+大豆食物摄入量30g左右。

    很多朋友认为蔬菜中钙质含量丰富,一些绿叶蔬菜的确含钙量较高,不过它们的生物利用率并不高,也就是说吸收率较低,所以不能仅通过蔬菜来补充钙质。富含钙质的食物还有虾米、虾皮、河鱼、河贝,薯类食物,日常尽量丰富食物来源,如果一天中钙质补充不足,可增加额外膳食补充剂补充,不过不推荐超过300mg额外的补充。

    补钙并不仅仅是“补钙”,还应当注意磷元素、维生素D、维生素K的补充。

    适当的钙磷比例有助促进钙质吸收,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肠道对钙、磷的吸收量减少,影响骨钙化,长期缺乏可加重骨质酥松、影响骨骼、牙齿发育,维生素D需要在日光下活化,所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对补钙是绝对有利的。维生素K2对钙质吸收也有益,它就像一个导航员,把吸收的钙质指引到正确的地方沉积,避免它们沉积在错误区域而影响关节或增加结石的几率,还可提高钙质的利用率。

    相关推荐

    很久都不感冒是不是不好?一年感冒几次是不是等于在排毒?


    不常感冒绝非不好的事情,这是免疫力强大的表现。

    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说法好像是很多人的认知,很多人甚至认为一年感冒个两三次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认为感冒能够磨炼身体的免疫系统,让它们“更新病毒数据库”,更不容易受到新感冒病毒的影响,感冒的发热还让身体温度升高,如此一来有助杀死身体中有害物,让身体获得“新生”,便会更健康,真是一切都说得头头是道,不感冒的人在墙角瑟瑟发抖。看到这些认知真的是哭笑不得,自己的免疫系统强大反倒还要担心,不生病、身体健康反倒成了诸多人群担心的源泉,反问一句:大家是不是脑袋都糊涂了?

    有人还说感冒就是在排毒,每年至少感冒个两三次才是好事。感冒、发热=排毒,这个说法实属谣言,“毒”是什么?一种十分含糊不清的说法,如果仗势咱们传统医学的概念,“毒”或可以理解成各种内邪和外邪,比如风邪、湿邪、热邪、寒邪等等,感冒也就是这些“邪”在身体的“正气”下失控,压不住表现出来的现象,这能说明是“排毒”?这明明就是“毒”太多了自己冒出来了不是?这不是排毒这是放毒,就像你圈的狼笼子不够坚固破损了,让狼跑出来了,肆意妄为。

    那感冒发烧是不是能够“烧死”身体一些有害物质,对身体是更有利的?

    这个说法也很可笑,我们姑且把这当做一场“攻守战”,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城池堡垒,粘液粘膜、巨噬细胞、T、B细胞等等免疫细胞就当是上面有很多士兵巡逻、埋伏守卫边疆,感冒的病毒、细菌犹如是外敌入侵,入侵了就要打仗啊,如果你的城池坚固,士兵勇猛,技艺惊人一人敌百,这些外敌还没抵达城池估计就被弓箭兵远远射杀了。

    如果稍微糟糕一些,外敌抵达了城池下方,要攻打城池了,不过好在堡垒鉴定,士兵也奋起反抗,虽然受损了一些但能在短时间修补,死伤的士兵也能够继续快速培养新兵起来,这一战不算失败了,我们的感觉可能是有点鼻塞流涕,喉咙不舒服,不过立刻又能恢复正常状态,逐渐好转。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这些外敌太强大,士兵抵抗不住,城池也受损大半,眼看就要冲入联营,占领据点了,这可怎么办?见这种情况,咱们司令部坐不住了,你想进来没门,咱们大不了放火烧城,让你们这些敌人一起被烧死!

    这一烧的确是惊天动地,敌人总算消灭了,但我们自己也死伤惨重,城池还废了,得要重修,同样是消灭了敌人,难道这放火烧城的绝境比起敌人还没到就被杀死的情况还是好事?

    好吧,你说城里的间谍,内奸,也一同连着被烧死了,这其实是好事啊!那城里那些无辜人呢?好人、士兵、指挥官不是也一起被烧死了?即便是新建城池,一切重新开始,那你也不会知道哪天又冒出一些间谍、小人。

    感冒发热的状况可以等于是身体无计可施只好让身体温度高于细菌、病毒的耐受温度来杀死它们,但同时,我们自己身体的细胞也会巨量死伤,这等于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如果你觉得真是好事,那就和电视剧的反派人物们,想要毁掉这个世界,原因是看不惯这个世界的邪恶事情,想让这个世界获得“重生”是一个道理。

    有朋友说,经过这次损失惨重的磨炼,多了很多“老兵”,也掌握了敌人的作战方针,获取了经验,我们的免疫系统“提高”了!这可不能印证免疫系统提高,咱们就拿事实说话,人家免疫系统好的可能几年都不会让敌人入侵,人家开始的水准就是五颗星,免疫系统差,你再磨炼个几年也不一定从“一颗星”提升到“两颗星”。如果感冒太重而发烧,虽然对身体中有害成分是一种威慑,但同时也会死伤好细胞,对大脑细胞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威胁。

    吃黑枸杞是不是比普通枸杞更好?


    黑枸杞是前几年掀起的一股风尚,红色的普通枸杞子、深紫色的黑枸杞,在抉择中,大家纷纷选择了黑枸杞,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黑枸杞宣传力度更大,在宣传中它含有更丰富的有益物质,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黑枸杞不同于红枸杞的地方-它含有独特的“花青素”成分,这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物质,有助抵抗自由基,延缓衰老,并且有一些潜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更吸引大家的是把黑枸杞泡进水里,没多久水就能变成紫色,着实让一群没怎么了解过世界之大的人们饱了眼福,相信了黑枸杞一定是十分神奇的食物,对健康有益。

    黑枸杞的花青素真的那么神奇吗?

    既然黑枸杞这么贵,比红枸杞还贵,那它是不是真的有更高的价值?还真不是这样,个人认为黑枸杞的性价比其实较低,与其购买黑枸杞,不如就买普通的红枸杞,其实两者的营养价值差异不大,它们的纲、目、科、族、属完全相同,不同的就是长相,所以不用那么在意是否红黑枸杞的营养差异大小问题。

    黑枸杞和红枸杞不同的就在于黑枸杞多出“花青素”成分。这个花青素是最近几年被捧上天的一种活性物质,它其实就是一种植物色素,深紫色,所以含花青素的植物多会出现黑色、紫色、紫蓝色等,比如蓝莓、黑加仑、葡萄、紫甘蓝、茄子等等,天然植物色素有很多,对人体都是有益的,比如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等等;在研究中,人们发现了这些植物色素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的效果,也就是可中和血液中的废物,保护血管、细胞,延缓衰老。

    目前对花青素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动物实验的层面上,或者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上,在这些试验中,花青素能呈现出一些抵抗癌细胞生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不过其实并没有比较权威的人体实验。虽然花青素对人体并无坏处,但不能太寄希望于这些植物中的花青素,包括其他天然植物色素,它们或许只是很微弱的,可以帮助人体的效果,像一只蚂蚁咬了一下大象腿不痛不痒的那种,我们理性对待,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来选择就行了。

    黑枸杞对人体有其他有益功能吗?

    黑枸杞和红枸杞一样,都属于营养十分丰富的食物,它们能为人体提供很多有益成分,所以坚持适当食用是有好处的。比如富含钾元素、镁元素、钙元素、磷元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且含量都比常见食物要高出2~3倍之多,特别富含硒元素,硒元素也是一种抗氧化成分,能让机体提高抗病能力,它们含有一定的维生素C、维生素E、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A成分,能清肝明目。

    枸杞中有特有的枸杞多糖成分,它们也在许多动物实验中能体现出多种益处,比如预防生殖系统癌变、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巨噬细胞、T、B细胞的抗病能力,有助平稳血脂、血压等,不过也要注意它们并不是临床的权威实验,对于人体来说剂量、作用效果可能并不是同样的结果,理性对待。至于说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其实吃葡萄、吃蓝莓、吃黑米,多增加一些种类食物的摄入代替吃黑枸杞我觉得会是更好的选择。

    总之,大家不用太过神话黑枸杞,当然黑枸杞也不是什么坏东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黑枸杞来吃没什么毛病。个人的话推荐性价比更高的红枸杞,红枸杞还适合干嚼着吃,因为颗粒大,果肉多,味道更甜美一些,黑枸杞大多数时候被我们用来泡水,因为太小颗了,口感也不太好,不过个人推荐泡水后把枸杞吃掉,枸杞中有很多不溶的有益物质,被丢掉的话也会浪费。

    只吃肉类、鱼虾,不吃蔬菜,是不是一定会便秘?


    只吃肉类(禽、畜、鱼虾),很容易造成便秘的情况,不仅仅是便秘,动物性食物中也缺乏部分植物性食物能给予的对身体所必须的有益物质,长期如此的话,很容易造成营养不平衡,对健康有威胁。

    只吃肉,不吃蔬果会出现哪些营养缺乏?

    肉类的确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它们特别突出的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例如蛋、奶,是吸收率最高的优质蛋白,它们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结构和比例都和人体十分接近,利用率基本可以是完全利用,鸡蛋中的蛋白质还被称为“全蛋白”,也就是它给予的氨基酸种类和占比可以成为其他食物提供所参照的楷模。

    大部分肉类的蛋白质吸收率也能高达94%以上。但相对来说,植物性食物中虽然也有富含蛋白质的,但它们大部分属于“半完全蛋白”,吸收效率更低,需要搭配更多种类蔬菜,弥补氨基酸种类。

    一方面,肉类还含更多脂肪、胆固醇等身体也必须的成分;肉类还能提供更多血红素成分,尤其是血红素铁,它们比起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也有更高的吸收率,能更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另外,肉类的脂质有助提升食物的色、香、味,让大脑更有满足感。

    但是,除了上诉的优点外,植物性食物能给予的很多功能,肉类都没办法满足。例如

  •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部分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2、B6、B12)
  • 植物活性成分,如天然色素,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包括花青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多酚、类黄酮、皂苷、植物甾醇等等。
  • 膳食纤维,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富含,植物的细胞壁就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而动物性食物不存在细胞壁。
  • 更多矿物质,特别是钾元素,磷元素、镁元素,只有植物性、动物性食物的矿物质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更好满足我们身体所有矿物质的需求。
  • 那为什么不吃果蔬就可能便秘?

    前文提到,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成分,而且它们能提供更多水分补充。膳食纤维是一种无法被我们消化吸收的物质,最终会随着食物残渣一起被排出体外,不过膳食纤维在人体肠胃的“旅游”过程相当精彩,它能干嘛呢?

  • 结构特殊,有助吸附肠胃死角杂物
  • 膳食纤维的形状都是枝枝丫丫的,它们能够到达平时难以到达的胃肠死角,吸附一些胃肠杂物,起到润肠清胃的效果。

  • 对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起到有益作用
  • 很多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在肠胃道称为肠胃有益菌的食物,让这些菌类更积极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并且提升胃肠健康。它们还能吸附有害菌,保护有益菌的生存空间。很多国外研究发现,如果坚持适当膳食纤维的摄入,能改善肠道菌群健康,相反,如果长期缺乏膳食纤维的摄入,肠道菌群的平衡会出现糟糕的改变。

  • 能充斥肠腔,促进胃肠蠕动
  • 膳食纤维能够充斥肠腔,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大量吸水,它们有助促进胃肠蠕动,增强便意,让我们能更轻松地排便。

  • 增加食物残渣体积或吸水让食物残渣保有水分
  • 不溶膳食纤维有助提高食物残渣的体积,让食物残渣变得粗糙、增加其中空隙,如此一来不仅有助增加便意,还能预防大便质密干结产生的排便困难;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预防大便在大肠呆的时间过久而被大量吸收水分,能维持大便湿软。


    所以,如果长期都缺乏膳食纤维的摄入,我们体内产生的食物残渣会质密,产生体积小,长时间堆积才会促进排便反射,如此一来,大肠会吸收大便更多水分,让大便更容易干结,如此一来恶性循环,会让粪便更难以排出,从而很容易导致便秘发生。

    中老年人吃巧克力好吗?是不是不能吃?


    可能我们听到的更多信息是评价巧克力的不好之处,还有很多人把巧克力当做一种垃圾食品,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接受巧克力,它的标签就是“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冠心病”等等,这年轻人都不太让吃,更别说中老年人了吧?

    不过其实可能是大家对巧克力了解不够,巧克力可能并没有那么不堪。现在更多的研究发现,巧克力对健康是有增益作用的,在巧克力中可发现活性成分酚类化合物,它们有抗氧化,延缓血管衰老的效果,还有潜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现代医学很多资料也证明,每日摄入一定量的巧克力,对心脑血管都是有益的,甚至有改善自闭症、肥胖和糖尿病的效果,帮助大脑更好地运转。若是中老年朋友并非不能吃巧克力,注意摄入量,选择更健康的巧克力,每日吃一些并无大碍,反而可能还对健康有益。

    不是所有巧克力对健康都更有益

    对,巧克力是一种好食物,你并没有听错,不过我们不能忽略了巧克力的种类和它其中的含糖量的问题。

    对我们健康最有利的巧克力是黑巧克力(硬度大,微苦,可可固形物在70~99%之间),我们也可以称作“纯巧克力”,也就是其中添加成分少,天然成分更多的巧克力。它和我们平时爱吃的牛奶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白巧克力等有所区别,黑巧克力中富含特殊成分“可可黄烷醇”,能分解出类古酮,这种成分同样出现在绿茶和红酒中,它们有助提高血液中抗氧化剂活性,扩张血管,增加氧化氮活性。另有一些实验发现巧克力能放松血管,增加血液通畅度,对血管内皮有修复效果,还有提高满足感、饱腹感,帮助控制食欲的效果;黑巧克力中的“异黄酮”有助抑制肠道氯离子分泌作用帮助缓解腹泻;巧克力中的多酚成分也有助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 牛奶巧克力
  • 我们通常爱吃的牛奶巧克力,其中含有乳质不低于12%,同时可能添加大量糖分,这样的巧克力中饱和脂肪含量进一步提升了,而且会让我们轻易摄入更多糖分,对三高患者其实弊处可能更大;乳质的添加可能导致巧克力中的活性成分类固酮吸收降低,无法发挥巧克力更好的效果。

  • 代可可脂巧克力
  • 巧克力的香醇口感源于可可脂,巧克力中含有的可可脂越多,它的口感和质量就会大不一样,一些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吃起来没有那么丝滑,比较粗糙,也会因为糖分添加较多的缘故粘腻。虽然代可可脂巧克力口味可模仿可可脂巧克力,但其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甚至可能有“反式脂肪酸”,它们会迅速让人肥胖,而且还会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诱发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代可可脂巧克力中不含巧克力的活性成分可可黄烷醇,对健康的帮助不大,还威胁健康。

    (麦丽素,典型的代可可脂巧克力食品)

  • 白巧克力
  • 大家也爱吃白巧克力,但实际上白巧克力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巧克力,因为它几乎不含“可可粉”。巧克力的制作有可可脂和可可粉融合制成,如果单独把可可脂拿出来,除掉可可粉,就是白巧克力。可可粉和可可脂的区别在于形态,粉状和脂状,而且可可脂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当高,白巧克力中的饱和脂肪比黑巧克力要高很多。白巧克力中也添加了更多糖分、乳质,如果吃多了对健康同样不利,其功效不及黑巧克力。

  • 生巧克力
  • 生巧克力可以说是近几年来人们的宠儿,因为口感好,味道香甜,爱它的人太多了,生巧克力虽然用了巧克力原浆,但它不经过加热,直接用可可粉、奶油其他原料混合而做成,它的缺点就在于有奶油等饱和脂肪酸高,糖分大,反式脂肪酸高的配料上,所以其实也是不宜多吃的巧克力。

    老年人如何选择巧克力,如何吃巧克力

    所以,看了以上的巧克力,老年朋友最好是选择“黑巧克力”,购买巧克力可以看食品标签,一般可可粉含量占比高的巧克力营养价值越高,它们也可能是以可可脂为主,可可脂占比最好在60%左右的巧克力是好巧克力。如果有代可可脂粉字样不建议购买,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添加成分多。

    但巧克力毕竟是巧克力,可可粉再高其中也可能添加糖分,总之,日常适当食用的话,对中老年朋友也并无太大影响,注意自己是否有高血糖、糖尿病,如果没有的话,推荐每日巧克力摄入量不要超过20g,可选择自己饥饿或者劳动量较大后来吃。

    每天只喝一两酒的人是不是也会得高血压?


    一两酒的确不多,这酒是啤的红的还是白的?频繁每日饮用高度数的酒可能会增加诱发三高的几率,如果是啤酒、红酒、黄酒倒是真的不多,估计酒精摄入量也就在各10g以下,这样其实很难诱发高血压发生。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到,每日的限定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是25g/d,女性是15g/d,25g的酒精折算成酒,约是750ml啤酒,450ml红酒,2两以内的白酒,当然,这不是说如果按照这个限定量就可以每日喝酒,它们只是说如果某一天要喝酒,那么这个是上限,但频繁地每日饮酒,对身体必定是有损害的。有不完全统计:如果每日喝酒,饮酒量在10g以内,40岁后诱发三高疾病概率在1%以下,如果饮酒量上升到膳食指南上限的量,那么40岁后诱发的概率会增加到7%,若是每日都酗酒,则飙升到40%以上。

    每天如果只喝一两酒的话,的确得高血压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也不能排出绝对不会得高血压,因为高血压的发生率不仅和烟酒相关,和很多因素也有密切关联。例如遗传性,一些朋友可能会由于自身的“乙醛脱氢酶(酒精的代谢会产生有毒物质乙醛,乙醛必须脱氢生成乙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酒精对人体才没有威胁)”几乎没有,而对酒精的抵抗能力极其弱,比起一些乙醛脱氢酶丰富的人群来说,可能会更容易患上三高或肝脏疾病;或先天脂代谢较弱,如果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么必然是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三高;除了饮酒,和其他食物的摄入也有关联,例如过多摄入高油高脂食物,过多的糖分摄入,即便是生活中不喝酒,那也是很有可能患上三高的;还有缺乏运动,喜欢久坐久躺的人群,它们患上三高的概率比爱运动的人群要高出近10倍。

    总之,其实个人认为只要能够控制自己饮酒量,那么不必刻意去戒酒,这个社会很难有出门聚会过节团年不喝酒的说法。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复杂,其实有益处,但同时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少量酒精的摄入促进副交感神经兴奋,有舒张血管的效果,但稍微多量的酒精就可能反倒刺激交感神经,增加肾上腺素分泌,让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十分危险的;而酒精无论多少,都可能会损伤肝脏细胞,近几年的研究还发现它们可能对dna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总之我的观点是,偶尔小酌是最好的,如果控量饮酒自己并未出现亚健康和不适的状态,不需要刻意去戒酒,但一定要控制好摄入量,不要每日饮酒,饮酒注意按照膳食指南推荐上限控制。

    饮酒并非诱发高血压的绝对条件,除了控制饮酒量之外,建议大家还应当能戒烟就戒烟(烟草可以说是对人一无是处的),另外还应当注重日常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坚持锻炼习惯,不要久坐久躺。特别是在40岁后,应当定期检测自己的血常规,控制适宜体重,不然很容易患上三高,高尿酸、痛风等症状,早检测早预防,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菠菜如果不焯水吃是不是长期下去会造成结石?


    这估计也是很多朋友所担心的事情。菠菜的确是蔬菜中草酸、植酸含量不少的一种,如果爱吃菠菜之人长期大量吃菠菜,还真有可能造成草酸、植酸进入身体过多,若草酸根离子长期大量进入血液,可结合血液中钙离子,生成不溶的草酸钙成分,这草酸钙沉淀倒是不会因此而无法被代谢大量沉积肾脏,造成肾结石,只是若已经有结石的朋友还是应当注意,尽量减少沉淀进入肾脏。不过更严重的问题是血钙被结合,长期如此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造成低血钙,从而诱发骨质酥松、威胁骨骼、牙齿健康。

    钙离子也是身体中调节离子浓度的重要成分,如平稳神经、调节肌肉收缩等,如果血钙浓度下降,则身体内平衡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正如题所说,如果长期大量吃菠菜的朋友,想要凉拌着来吃,还是焯一下水来吃,焯水不是麻烦的事情,草酸易溶于水,不用长时间焯煮也无妨;若是炒菠菜则没有必要,炒制中草酸也溶于菠菜炒出的汁液中,只要吃的时候不把所有汤汁喝掉,则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只是偶尔吃点菠菜,其实焯不焯水无伤大雅。

    另外,很多朋友还担心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煮,比如菠菜豆腐汤、菠菜炒豆腐,原因是因为豆腐中也富含钙离子,菠菜中的草酸结合钙离子会让豆腐营养损失,而且两者还会生成不容的草酸钙离子,堆积在肾脏诱发肾结石,这说法好像有板有眼,滴水不漏,不过其实是一知半解。

    前文也提到了,草酸根离子的确可以和钙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成分,不过这些被我们摄入肠胃的沉淀并未进入血液,会随着食物残渣被排泄,进入肾脏被代谢的也极少,要引发肾结石可太罕见了,如果我们的身体无法排泄沉淀,所有的都转入血液和肾脏中,那我们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被各种结石堵死。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草酸根离子进入血液,结合血液中的离子,能溶的倒也无妨,不溶的话血液中离子会大幅损失,就例如草酸钙,而如果和豆腐一同烹饪,这菠菜中的草酸反倒不宜以离子形式进入血液结合血液中的钙离子,是事先生成了草酸钙进入肠胃,随之代谢,这反而是好事,况且草酸结合钙离子也并非宏观反应,余留在豆腐中的钙质还相当丰富,并不耽误我们营养吸收。而且也并非菠菜中的草酸含量高,不少植物性食物也是如此,例如雪里红、苋菜、芹菜、空心菜、荠菜、蔊菜等等,那岂不是所有含钙丰富的食物和植物性食物都不能同食了吗?可也没见过大家提起,这菠菜和豆腐只是运气不好,被指名点姓拿出来说了。

    总结来说,菠菜若不是常吃,大量吃菠菜并不用刻意焯水食用,炒菠菜也不用刻意绰水。但若真的是长期大量吃菠菜的朋友,凉拌着来吃的时候还是推荐焯一下水,也不用长时间,草酸很容易融入水中被除去。另外,植物性食物不是不能搭配钙质丰富的食物食用,反而它们可能还能帮我们减少进入血液的草酸离子,对人体有好处,而其中的钙质也不会因此而大量损失,不耽误营养摄入。

    过年间吃了很多花生、巴旦木等坚果,是不是发胖会很严重?


    还真有这样的研究,坚果类食物虽然高油高脂,不过有研究发现,如果日常饮食热量不足,摄入大量坚果的热量恰能够补充热量不足的部分,那么坚果是很难让人发胖的。不过前提条件也很明确,那就是坚果的这部分热量是代替摄入不足的那部分热量,如果说本来就吃得饱饱的,还去吃大量的坚果,那么对比起,必然是要长肉的。

    很多朋友都爱吃坚果,特别是过年过节大家在一起聊天、打麻将、看电视的时候嗑瓜子花生,不知不觉就磕了一麻袋。因为坚果中的油脂含量比较丰富,热量也较高,所以坚果并不是适合摄入过多的食物。膳食指南也推荐坚果类食物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g以内为宜,10g的分量大约是一小捧,现在流行的每日坚果一包约25g,如果除掉其中的果干重量,剩下的坚果大概就是10~13g,可根据其中的量来摄入坚果。

    看到每日摄入量仅仅10g,估计让过年过节敞开吃坚果的朋友开始紧张起来,我这可是嗑了一下午的瓜子,别说10g了,100g估计都超了,我没事吧?偶尔吃多了坚果也不要太紧张了,只要不是天天如此的话,也不会突然就让我们肥胖,只是可能造成一些油脂过多的不消化、胃胀腹胀,甚至腹泻,食欲下降等问题,因为坚果热量较高,我们可以在下一餐少吃一些东西来帮助减轻胃肠的压力。

    坚果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食物,坚果中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成分,而且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膳食纤维、包括碳水化合物,是不可多得地营养价值全面又丰富的食物。别看坚果中的油脂含量较高,但这些油脂大部分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重要意义,和我们从肥肉、五花肉、油炸食物、零食等食物中摄入的饱和脂肪或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来说有所不同。不饱和脂肪酸性质不稳定,不易被人体吸收消化,相对饱和脂肪来说更不易转化为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皮层、视网膜、包括皮脂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还有助降低细胞炎症,抵抗癌细胞;另外有助改善血清胆固醇,调节血脂。

    既然坚果这么好,那么除了吃多了会长胖之外我们完全可以多吃点吧?

    千万不要为了吃坚果而放弃其他食物的摄入,均衡营养、食材多种多样对我们的健康才是最有益的。坚果无法提供更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精瘦肉、蛋奶等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等元素,另外,最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因为: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更偏向“ω6系列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多重同分异构体,如ω3、ω3、ω7等,最常见的是ω6和ω3,虽然ω6是细胞膜、皮脂腺等重要组分,但是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如果ω6脂肪酸摄入量占比过高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其他脂肪酸的代谢,因为诸多不饱和脂肪酸公用一套酶,某一种酶占比过高,则影响另一种的代谢,造成内平衡失调;适当ω6的摄入有助改善高血脂,可过度ω6的摄入却会增加肥胖几率、诱发更多三高问题,甚至还会加重细胞炎症。另外,因为更多食物中ω6含量高于ω3,ω3很容易被忽略摄入量,所以一定注重ω3补充,深海鱼(带鱼、金枪鱼、三文鱼、黄鱼、鳕鱼等)中的ω3含量丰富,推荐每周摄入深海鱼至少225g。

    总之,不仅仅是坚果,任何食物我们该吃,但都不该盯着过量吃,再好的食物过度摄入可能就会成为威胁人体的食物。选择坚果注意选择更天然无加工的,很多坚果经过加工后添加了更多额外成分,如更多蔗糖、味精、食盐、防腐剂、香精等等,还有一些经过额外烹饪方式,如油炸、烧烤,这样让本来热量油脂就较高的坚果更高油高脂高糖,吃多了会更糟糕,比如鱼皮花生、糖衣核桃、麻辣胡豆、奶香腰果等等。

    钙是人体的重要元素,是不是补钙越多才有恃无恐?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