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按摩腹部 > 导航 > 养生按摩腹部

养生按摩腹部

2021-06-10

腹部的中医经络按摩养生法

养生按摩腹部。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腹部的中医经络按摩养生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长寿是任何人都想的,那么怎么样才能长寿呢,按摩是个很好的方法。对于保健如果没有条件其实我们可以不必去什么保健的场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进行自我保健,自我保健按摩法是指运用推拿各种手法对自身进行按摩以达防病治病、健身长寿目的。你还不会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颈项部按摩

(1)压颈:以拇食指指面分别按压颈两侧之天鼎、扶突穴,然后按压廉泉和天突穴。

(2)拿胸乳肌:以拇指与余四指对合用力拿捏颈前部胸锁乳突肌,由上而下反复操作。

(3)抹颈项:四指并拢与拇指成直角按于颈前部,拇指与四指分位颈部左右两侧,由上而下反复抹动。然后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拢,抱于脑后项枕部,掌根部分别按置于后枕骨下项后大筋(斜方肌)外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后沿脊柱,由上而下按抹。

(4)拿风池:以拇、食二指,分别按于两侧风池穴上,用力拿捏提起,在放下的同时点按风池穴。

(5)点风府、哑门:以食指或中指指尖点按项部风府、哑门穴。并作上下左右推揉动作。

胸部按摩

(1)揉胸:用手指或手掌、指掌按于胸部,作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揉动。然后以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内向外按揉各肋同隙,重点在中府、云门、屋翳、期门等穴。

(2)拍胸:用虚掌或空拳轻轻拍击胸背。

(3)拿胸:两手交叉于胸前,拇指按于胸前,余四指按于腋下,相合着[FS:pAGE]力捏拿胸大肌。

(4)推擦胸:用一手掌平放在同侧胸部乳上,斜行向下推擦,经胸前正中两乳之间推擦至对侧的胁肋部。

(5)揉膻中:用食指或中指指面按揉膻中穴,同时作上下推按。

腹部按摩

(1)摩腹揉脐: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脐部,另一手手掌重叠其上,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揉摩运动,并重点揉摩脐中。

(2)按揉腹穴:以鱼际或四指指面按揉中脘、天枢、关元穴。

(3)擦少腹:两手掌分别紧贴两侧胁部,由外上向内下方斜擦。

(4)拿肚角:两手撑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对合用力拿捏肚角,并向前捏拿推移。

(5)压腹:以四指并拢深压腹部,反复按压松开由上而下操作。

运用自我按摩方法可以让我们自己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保健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看了上文你是不是学会了呢?我得去赶快自我按摩去了,你还等什么呢?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医经络养生按摩方法


随着现在社会飞速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经常加班熬夜导致腰酸背痛,很多不知名的疾病也已经悄然缠身。在尝试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解压方法后,还是觉得不是非常满意。于是一种中医经络养生按摩在被有些朋友们尝试之后,就慢慢推广起来。那么到底中医经络养生按摩方法是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

中医经络养生是现在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很多人对此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是通过经络操能活跃全身经络,把人体脏腑的功能趋于平衡,使我们身体从亚健康向健康状况转化的方法。一般中医药养生三步曲是:“食疗养生、经络养生、中药养生”,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通畅”的四大功效。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穴位是人体分别对应面部、口腔、头颈、腹部、腰背的总穴,权限覆盖大部分器官和部位,所以人体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这四穴来研究解决。

● 轻揉耳轮——打通肾气

操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一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全身精气由各器官收集之后,都交给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又布满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肾,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

●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操作: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 三种中药沐浴——润滑经络

操作: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煮上一锅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不妨再加3滴红花油。

通过上面文字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中医经络养生按摩的方法更加熟悉,也更加有信心去多尝试。其实中医的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对人类健康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但是我也要告诉大家的是,这种按摩方法需要大家坚持实施,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就不能达到它应有的功效。

经络穴位按摩养生法


养生导读:而健康是人最大的本钱,拥有了健康才能去创造一切。所以就算再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如果说你没有时间,没有多余的金钱去照顾自己的身体,那么不妨学习一下这些不用花钱的养生方法,只要平常做几分钟就会让你更加健康。

一、头部穴位。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头部穴位
二、耳朵上的穴位。

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慾。

耳穴中的神门(位于耳上方三角窝处)、心区、内分泌及皮质下等穴:针对疲倦且睡眠品质不好。

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针对腰痠背痛。



三、面部穴位。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攒竹穴:约眉头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鱼腰穴:眉毛中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面部穴位
四、身体上的穴位。

水分穴:肚脐上2公分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关元穴:肚脐正下方4指宽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膻中穴:位于两侧乳头正中间与胸骨中线的交接点:情绪郁闷、心悸、焦躁等有缓解作用。

肩井穴:位于第七颈椎下与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锁骨肩峰端)连线中点:消除肩膀酸痛,帮助入眠。



五、手上的穴位。

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内关穴: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各手指指甲旁边: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手上穴位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劳宫穴: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手指的肺穴:无名指第一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手指的肝穴:无名指第二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中医经络养生法刮痧活血


有时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感冒了就去刮个痧,上个火也去刮个痧,到底刮痧有什么作用呢?很多人不解这刮痧弄得背部红通通的,还很疼,这能起到什么效果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学习下。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祛湿,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能促进代谢,排出毒素 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

血海穴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

刮痧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

定位方法: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刮痧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中脘穴

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刮痧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地机穴

定位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刮痧作用: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

天枢穴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

刮痧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其实刮痧是很有好处的,几乎可以说是对身体百益无害的。生活中我们每天忙于挣钱,每天都在奔波,大多数时间都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看了这篇文章想必您已经了解了刮痧,有空的时候就刮一刮吧,健康生活,再忙也要注意养生哦。

中医经络养生之头面部按摩


头面部按摩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十分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按摩达到保健的目的。其实对于自我按摩保健法无论是对于小孩子还是老年人都是很有效果的,可以让大家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获得健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头面部按摩的具体操作吧!

【操作方法】

1.头面部操作

(1)浴面:两手搓热,或以温水温热后,手指并拢,平掌紧贴面部,作洗脸上下推擦动作,上至发际下至颌骨下缘。然后按揉面部各穴。

(2)擦鼻:用两手中指指腹推擦鼻之两侧,由攒竹至迎香。然后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配合振法,再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滑动按揉。

(3)按抹捏鼻:两手指尖紧按迎香穴,边按边振动;然后揉鼻尖,并向鼻根部移动;再以拇、食二指面从鼻根部、鼻梁部向鼻翼部抹动;最后以拇、食二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

(4)鸣天鼓:两手掌掩耳,食指叠于中指指背侧,再下滑使食指轻轻敲击枕部风池穴处,耳中可听到击鼓之声,名日鸣天鼓.然后以拇、食指或食指分别按揉耳门、听宫、听会等耳周穴位。

(5)振耳:用两手食指指面按压耳道,一按一放,快速振动,使耳道内产生振动。

(6)扯耳叩翳风:用拇、食二指捏紧耳垂或耳尖,一上一下拉扯,力量适中。然后以食指指尖叩击两侧翳风穴。

(7)捏耳揉穴:以拇食二指自耳垂起逐次捏揉全耳廓。然后拿一火柴棒,按压耳穴,由下而上逐次按揉,如有痛点或敏感点,则多按揉一会。

(8)梳发:五指张开按于前额部,由前向后顺手运顶摩发,宛如梳头状。

(9)按百会:食指或中指指面按于百会,并作前后、左右推揉动作。

(10)抹眼按睛明:闭目,用两手食指指面按于眼睑上,自内向外抹动,每分钟抹动60次;然后按揉睛明穴。

(11)切承泣:再上动作,以食指指尖切压承泣,用力均匀,不可切破皮肤,边切边振。

(12)叩齿:口唇微闭,上下齿有节奏地叩击,门齿与嚼齿交替进行。

(13)净口吞津:口唇微闭,用舌在齿唇之间用力卷抹,左右摆动;然后舌顶上腭,津流自溢满口,再徐徐咽下。

(14)动唇:上下嘴唇有节奏地向口内吸入,并用门牙较轻咬唇,上下交替进行。

自我按摩保健法其实是最简单的养生方法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有时间就可以进行,对于头面部按摩希望大家多多的做一些,让我们在生活中拥有健康的身体,何乐不为呢?

十二养生穴位中医经络女性养生法


女人养生,什么季节都要关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很受推崇的中医经络养生法,它能让女人舒缓经络气血。

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中医按摩腹部的手法


中医按摩腹部的手法

1、中医按摩腹部的手法有推腹法和点腹法

1.1、推腹法:一般选择在晚间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勿在过分饥饿或饱餐的情况下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露出腹部,腹肌放松,双膝屈曲,精力集中,双手叠放在腹部,均匀着力,速度适中,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围绕肚脐外、中下脘、双天枢、气海、关元等穴位做环形按摩以肚脐为中心,围绕着中脘、左大横、关元、右大横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摩腹10—15分钟,再围绕着中脘、右大横、关元、左大横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摩腹10—15分钟使患者腹部微微变红发热,按摩的同时做腹式呼吸。

1.2、点腹法: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处,轻轻揉按使感觉局部酸胀感,每个穴位按摩3-5min,所点穴位为中脘、天枢、大横、关元、气海穴。

2、中医按摩腹部的手法有分推肋下和直推腹中线

2.1、分推肋下: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分推0.5-1分钟,可起到调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

2.2、直推腹中线:左手掌心叠置于右手背,右手掌心贴在剑突下,适度用力从剑突下沿腹中线向下推至脐部,反复操作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宜,可帮助堆积导滞,通便降气。

3、中医按摩腹部的手法有拿捏腹肌和分推脐旁

3.1、拿捏腹肌:将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用力对合,拿捏腹正中线两侧肌肉,自上腹拿捏到下腹部,反复拿捏1-3分钟。可起到调中和胃,补肾纳气的功效。

3.2、分推脐旁:将双手的中指分别放于脐旁,适度用力向两侧分推至腰部,反复做1-3分钟,以腹部发热为宜。可起到消积导滞,通腑泻热的功效。

中医按摩腹部的好处

1、腹部位居人体中部,全身除心脏和肺外,其余脏器均藏于腹内,全身有诸多经脉循行及汇聚于腹内。腹部的保健按摩,不仅对局部起保护作用,而且对全身各组织器官都起到调整和相互协调的作用,还具有舒肝理气、健脾和胃、益气升阳、补肾固涩、理气调经的功效,对脾、肝、肾均有保健作用。同时,对消化不良、膈肌痉挛、腹部脂肪堆积综合征、月经不调、遗尿、阳痿等疾病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中医专家指出,腹部按摩的原则是,实证时应该顺时针方向按摩,是为了泻,虚证时应该逆时针方向按摩,是为了补。一般养生所采用的按摩腹部的方法最好是平补和平泻的手法。

中医按摩腹部的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2、根据不同疾病与按摩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这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疗方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

3、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并应掌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4、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应先排空大小便。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2小时按摩较妥。

5、对于保健按摩(不论是自我按摩,还足由别人操作),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防治疾病、强壮身体的目的。

6、在按摩结束之后,被按摩者应感到全身轻松舒适,原有症状改变。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感,这是常见反应。按摩后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寒凉刺激,更不要再度损伤。应配合治疗,保持治疗效果。

中医经络按摩法减肥效果更好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有几千年的传承,对于中医养生也是时下最流行的养生方法。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都想减肥,认为自己身材不理想,很多人都会去吃些减肥药或是喝些减肥茶。那么大家为什么不去试试中医学中的经络按摩呢?经络按摩减肥效果十分明显,另外有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按摩医学的精髓。

现在开始我们将进入到实际操练的部分。原本的内容分为更多的段落,但普通人仅此五项就可以得到非常充分的效果。在恬静的心态和平和的气氛下开始操练吧!只要每天坚持不断地练习,起初会感到全身舒畅、疲劳顿消,而且体重也会逐渐地开始减少。

1、肋骨:①利用双手拇指按在肋骨间深陷的地方,并从两侧向中间的方向按摩。肋骨犹如一只大碗一样包裹着五脏六腑。因此,缓解肋骨的紧张感不仅可以间接消除脏腑的疲劳状态,而且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有助于排出体内垃圾。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②用同样的方法按摩腋下的肋骨到骨盆间的每个部位。有可能会有剧烈的疼痛或者颤抖的现象出现,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直到这种症状消失为止。

2、肚子:自然地呼吸,同时将双手叠加,然后按着顺时针的方向画着圆圈摩擦肚脐周围的腹部肌肉。原则上要反复做上 36 次,最少也要做 8 次以上,并且直到摩擦起热方可停止。

3、背:双手放在后背部,上下用力地摩擦脊椎两侧。缓解腰部的紧张感,增强肾功能。

4、腿:

①右腿弯曲并使膝盖着地,左腿自然地弯曲。将右手肘部放到骨关节和骨盆相连的大腿内侧。右手轻轻地攥拳,左手握住右手用力地向下压,使之受到强烈的刺激。如果在按压的同时前后摆动上身,那么会因上身的重量使得按压的效果更加明显。

②向下移动到胫骨部位,按摩胫骨的内侧。利用双手拇指按摩胫骨内侧。用同样的方法向下按摩到脚弓部。

③反转右腿,按摩大腿外侧的肌肉。利用右臂的下半部分,从骨盆至膝盖进行推揉。大腿外侧的肌肉很发达,所以前后轻轻地摆动上身进行推揉,效果会更加显着。如果手臂贴不到大腿,那么可以利用双手拇指进行推揉。

④将膝盖抬起,然后按摩大腿后部缠结的肌肉。用四根手指按摩从骨盆至膝盖的整条肌肉的中间部分。

看了上文大家是不是已经对减肥有了新的规划了呢?经络按摩方法对于减肥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十分的健康,不会像吃减肥药和喝减肥茶那样让身体摄入物质,从而导致这样那样的症状。科学、健康,这才是我们减肥的底线,你记住了吗?

腹部的中医经络按摩养生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