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养生又健康 > 导航 > 养生又健康

每天走路锻炼,4个好处“走”出来,健康又养生

养生又健康。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有没有更好的养生常识方法呢?急您所急,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每天走路锻炼,4个好处“走”出来,健康又养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人们的运动量大幅度下降,而多数人身体的健康状况都呈现为亚健康状态。造成这种想象的根本原因,大多与饮食不健康和缺乏运动有关。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的重要性,热衷于运动锻炼,其中走路锻炼便属于其中比较简单的一种。本期文章,我们就来看看走路锻炼对健康有哪些好处?

走路锻炼好处多

1、走路能增强体质

走路不仅能让我们的腿动起来,更能让我们的五脏六腑也跟着动起来。现在多数人久坐办公室不锻炼,身体大多时间都是处于不动状态,同时五脏六腑也跟着不动,久而久之容易发生硬化、病变等情况。

如果你常常走路,让身体器官也跟着锻炼,能减少内脏生病的几率,例如:走路能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这样能够预防血管方面的疾病。

2、走路能活动经络

长时间坐着、躺着,我们身体上的经络也会变得不畅通,容易导致我们身体变得坚硬,活动筋骨的时候会有不舒服的症状。这都是因为我们不经常动的后果,所以有这样情况的人要注意让自己多动,多走走路。

由于我们脚底下穴位很多,在我们走路的时候,会对这些穴位进行按压、刺激,给全身的经络和穴位也来一个锻炼、疏通经络,同时也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能力。

3、走路能减肥

多动动少点肉,走路虽然不像跑步或者其他运动一样,能够快速消耗能量,但是坚持走路锻炼还是会对减肥有帮助的,特别对于想瘦腿的人来说。

另外,饭后走一走,脂肪也不会找不上门。因为我们走路1个小时能够消耗160千卡的热量,而且饭后走路散步,能够帮助肠胃消化食物,防止脂肪堆积在腹部,有减肥瘦身的效果。

4、走路能令心情愉悦

在我们走路的时候,大脑会被刺激释放内分泌素,让人缓解一天的疲劳和压力,身体也会感到放松和自在。所以多走路能改善大脑的健康程度,对提高记忆力也有好处。

既然走路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这么多的好处,怎么走路锻炼才更健康呢?

走路锻炼有讲究

·走路要有规律

走路大家都会,但是有规律的走路才能给健康带来好处。一般刚开始走路锻炼的人,会以正常的步速走半个小时,之后再慢慢循序渐进。不过对于心率跳动大或是年龄稍大的人来说,在进行走路训练的时候要适当放慢步行速度。

·走路要有正确姿势

坐有坐姿,走路也有正确的走路姿势,掌握了正确的走路锻炼姿势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而正确的走路姿势则对背部和臀部有要求,在走的时候要挺胸收腹,肩膀自然下沉,走路时两臂自然摇摆。

总之,走路锻炼能够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特别是现在的年轻白领没有时间进行长时间的运动锻炼,那就选择在上班或者下班的时候走路上班,能改善我们不少的亚健康问题。

延伸阅读

饭后养生4法,每天做做大有好处


现代人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还要重视进食后的养生,总是忽视可是会影响饮食效果的,甚至危害健康。现介绍四个食后养生法。

1、食后手摩腹

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

具体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脐部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2、食后慢慢走

《摄养枕中方》记载:“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说的是食后慢步行,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

3、食后赏音乐

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人体大有裨益。

4、食后须漱口

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湿润度和清洁固齿,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强味觉功能,还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齿的疾病。保护好口腔和牙齿,有益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吸收。

我是李药师@李药师健康管理,更多健康信息,敬请关注。如果我分享的信息给大家有帮助,请你关注,转发,点赞,评论。感谢你的鼓励。

光脚走路能养生 每天踩踩简单有效


光脚养生是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人体的十二经络在足底有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脚底有66个穴位,赤脚走路,敏感区会受到地面刺激,可通过经络传入大脑,协调系统器官功能,起到健身强体、延缓衰老、防止疾病的作用,益于机体的有效排毒。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光脚养生的好处吧。

1、光脚滚网球,缓解腰酸背痛。可以试着把网球放在脚底,从脚趾到足跟缓慢滚动按摩2~3分钟,就能舒缓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症状。

2、边看电视边踩黄豆,减肥排毒。在沙发前面开辟一小块地方,铺上黄豆,每天看电视的同时光脚在上面踩15分钟。由于黄豆大小适中,对足底穴位的刺激相对温和,可以相对轻缓地促进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排毒、燃脂的双重效果。

3、丝瓜络擦脚心,美肤祛斑。每天洗脚后,用干丝瓜络等用力摩擦脚心,也可在临睡前两脚互相摩擦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能促使肾上腺分泌激素,减少色素沉着,从而使得肌肤白皙而富有弹性。

4、脚趾抓地,增强胃肠功能。如果胃肠功能较弱,不妨练习脚趾抓地,或者是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对经络形成刺激,持之以恒,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将会得到改善。

5、光脚脚蹬擀面杖,脚底有人体众多的脏器反射区,因此大家可拿一个擀面杖放在足底,用脚前后踩动,能够有效的排毒燃脂,而且还能能够个调节脏腑。当然了。有些人接受不了用来制作吃的用具放在脚底下踩,那么你可以在它上面包裹着一层保鲜膜,在你用脚踩完之后,你就可以把保鲜膜扔了,这样既能够保证擀面杖的洁净,又不会让你心理有不舒服的感觉。

6、光脚跳跃,大家在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练习光脚跳跃,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加快身体中的血液流动,而且还能够帮助大家达到保养好身体的功效,特别是你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做。通过小幅度的跳跃能够有效的让身体产生出疲劳的感觉,这样大家再去睡觉的时候就会更加有助于你们的睡眠。

7、光脚增食欲、促生长,光脚走路无拘无束,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孩子自然食欲大增,身高和体重长得也快了。

走鹅卵石的好处每天走15分钟有助降压


人体的脚上有的很多穴位,这些穴位是与人体的许多神经线相连接。有人说一只脚就好比是一个人身体的缩影,通过脚底按摩,可以使神经得到舒缓,可以解除疲劳,放松心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高血压防治的作用。

在国外有研究机构发现,用鹅卵石可以代替按摩。在其上面走十五分钟,就相当于是足底按摩十分钟,同样可以起到刺激和按摩足底的作用,可以强筋健骨,增强神经的敏感性,促进血液流通。这些认识可以说只能作为增强下肢功能,进行有氧运动健身的一般解释,难以解释其降血压的功效。

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足与全身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密切相连。足三阴起始于足,足三阳终止于足。手三阴和手三阳通过表里关系与足的同名经络连接。奇经八脉中的阳维脉,阴、阳绕脉也都起源于足部,循经导气也可以治疗高血压。这样,走鹅卵石降低血压的健身效应就可以理解了。

足底按摩的功效已经被世人所证实,它对于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也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如果您不相信,可以看一下经常做足底按摩的人,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就会相信对脚进行按摩就能治疗高血压。

每天走一万步会长寿?万步走的5个技巧!


随着养生话题盛行,有些人会为了减肥、塑身、长寿而尝试各种方法,有的说每天走1万步能减肥,有的说每天走1万会减寿,究竟哪个是真的呢?其实每天走1万步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但如果你不了解这5个技巧,那就等于白走。下面,我们来看看哪5个技巧。

1、量力而行。如果在运动感觉到累或者关节疼痛,应该停止运动,若还勉强自己走1万,那就失去运动的意义了。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如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的人群,是不适合万步走的,容易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血压的波动。

2、不要以手机计步软件的数据为准。相信很多朋友都试过为了在手机计步软件拿第一名而拼命走路或者摇手机,其实手机计步软件的数据并不准确。手机记录的步数是根据重力感应加速器、振动传感器来记录的,也就是说,你只要不停的摇晃手机或坐公交等使手机抖动就能增加步数。所以,别再以手机计步软件的数据为准了。

3、走路姿势不正确。运动的动作准确性一直被强调,但往往会被忽略。走路的正确姿势应该是这样的:头颈部应该微微上抬像被绳子拉着头发往上提的感觉,下巴抬起,肩膀自然向后打开,跨步时,用大腿带动小腿,足底接触地面的顺序依次是外足弓、横足弓、纵足弓,避免弯腰驼背。

4、走1万步不等于健康。虽然目前中国建议,成年人每天应累计进行相当于步行 6 000 步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但万步走不适合所有人,对于没有运动基础、体能较差的中年人、膝关节和踝关节有伤的人群而言反而有害。长时间、大量行走运动会损害关节,加速关节的老化,增加膝关节积液、滑膜炎发生的可能性。

5、结合多种运动。其实有效的体育锻炼不应只依靠万步走,可以结合其他运动,例如游泳、健身操、跑步、攀岩、球类运动等,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人每天需要4个拥抱 心理滋养是最好的养生


编者按: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即使1.5厘米的胚胎都能感受到。然而伴随着成长,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项“本能”。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快节奏、压力大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之间,似乎也无暇拥抱,遗忘了我们最初的温暖记忆。你有多久没跟家人、孩子、爱人拥抱过了?

拥抱可以滋润身心

拥抱是一种肢体语言,可以给人以安全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交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毓凯表示,拥抱的过程中人体会分泌催产素,使人产生自然的亲密感,降低对别人情绪与表情的反应,也会增加对他人的信任。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系博士朱丽安·卢斯塔德观察了34对健康且结婚至少半年的夫妇,在亲密的肢体接触后,他们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哪些变化。结果发现,被要求接受肢体触摸训练课程的实验组,参与者的血液及唾液中检测出的催产素比另一组高出很多。

拥抱还能化解伤痛。201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遭受了校园枪击事件,造成17人死亡。事后,该校校长泰·汤普森说:“我答应大家,我会一个个拥抱你们,不管多少次、不管多长时间,只要你们需要我。”在他的拥抱鼓励下,师生们的伤痛情绪得到了缓解。

拥抱的健康益处不局限于心理层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拥抱可以增强免疫力。研究中,受试者在同样接触感冒病毒的情况下,常被拥抱、较能感受社会支持的受试者,较少患严重病症。卡内基梅隆大学学者麦克·墨菲认为,肢体接触能减少体内分泌刺激压力反应的激素,有效降低了对心血管系统的冲击及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缺少拥抱的负面影响在孩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童年时期情绪不佳,会导致其成年后出现精神与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朱迪斯·卡罗表示,孩子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尤其是拥抱,产生的影响可能延续到成年,儿童时期的社会关系与身体各系统健康都有密切关联。

现代社会浮现“拥抱危机”

1.生活节奏太快。“拥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形式,但当人们忙于生活,疲于奔命时,即便内心对家人是关心的、充满爱意的,也容易忽视了形式上的表达。”迟毓凯解释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不想拥抱,而是顾不上拥抱。

2.交往形式多样化。迟毓凯认为,拥抱减少还与现代人交往方式更为多样有关。“以前你想表达对一个人的关爱和思念,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抱他、听他倾诉。但现在,电子产品的出现让人们时刻都能保持联系,就算是很久没见的老朋友,再见面可能也不会有那么浓厚的想念,也很少有想拥抱的冲动。”

3.一些社会因素引发的顾虑与危机感。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包括恐怖袭击等社会事件时有发生,让人们缺乏安全感,所以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愿意拥抱他人。还有一些人甚至出于自身安全或避免纠纷的考虑,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拥抱”热潮,增加了人们对拥抱的顾虑。

4.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王裕如表示,拥抱作为一种表达友好与亲密的交流方式,在西方国家更为盛行。一些东方国家,比如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就比较含蓄、内敛,不太习惯拥抱,就算人们彼此之间很亲近,也很少去拥抱。即使现在人们的思想更加包容、开放了,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难改变。

找回丢失的拥抱

正是因为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过“四个拥抱”理论,她认为人一天至少要有4个拥抱才能生存,8个拥抱才能维持生活,12个拥抱更能促进成长。近些年,很多国家都意识到拥抱可以表达友善、关爱等正面情感,有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于是开始帮助人们找回拥抱的温暖记忆。

“人们需要拥抱,再深厚的感情、再热切的关爱如果不表达出来,即使是亲近的家人也可能会有隔阂或误解。但是让那些性格内敛、不习惯拥抱的人主动去拥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对此,迟毓凯给出一些建议。

1.多忙都别忘了关心家人。拥抱是表达关心与感情的方式。人们的拥抱次数越来越少,实际上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关心变少了。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很多人无暇顾及身边亲人的感受。建议人们不管多忙都不要忘了关心家人,上班出门前、下班回家后,都不妨给家人一个拥抱。

2.巧妙利用契机和场合。有些人并非不愿意拥抱,而是不好意思拥抱。如果无法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拥抱,也可在一些时机或场合给家人一个拥抱。比如,当爱人在工作中受到了挫折,当孩子考试没考好,都可以给他们一个安慰的拥抱;又或者父母生日以及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给长辈一个拥抱,既温暖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3.拥抱是为了表达关爱。迟毓凯强调,鼓励大家拥抱,是为了让人们多关心家人,知道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关爱的。如果有的人不习惯拥抱,也可以摸摸头、拍拍肩,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拿出时间多与家人用心交流和沟通,不要因为他们是最亲近的人,反而不在意,甚至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人类为什么爱吃“苦”

1.我们喜欢的不是苦味,而是“吃苦”的结果。苦味并不是一种让人感受很好的味道。但品尝苦味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有时却是人们想要的。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意味着苦味之后会带来健康。比如咖啡和茶等苦味的饮食,富含一种叫咖啡碱的生物碱化合物,它有苦涩味,但具有兴奋大脑的功效。我们不一定热爱苦味,却热爱之后那种提神的效果。人类的学习能力很强,当我们想要的东西总是与苦味一起出现时,我们很快就会改变对苦味的认知,认为苦味会带来益处,从而喜欢上这个味道。

2.口味偏好是我们内在状态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珍·纳什认为,对口味的偏好,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有很多词语,是用“味道”来形容一个人特性的,比如很火辣、很平淡、很甜美……这并不是什么巧合,爱吃的东西和自身的个性确实能对应上。而爱吃苦味,也可能是我们内在特质的外在表现。

3.适当吃苦的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苦味的敏感性,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可以接受很苦的食物,有些人则一点苦都吃不了。能分辨苦味的基因叫做TAS2R38,这个基因的显隐性状态,决定我们对苦味的敏感程度。此外,我们的全身,从舌头到大脑都有感受苦味的受体,虽然它们存在的意义大多数都还不清楚,但很多研究表明对苦味的感受性和接纳性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比如,吃点苦对预防鼻窦炎有好处,也有研究发现某个特定的苦味基因似乎与更加长寿有关。很多苦味的食物有毒害作用,若尝不出苦味显然不利于生存。但很多苦味的食物对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苦味过分敏感又会降低生存概率。于是自然选择让我们有适当的吃苦能力和爱好,以便于更好地生存下去。

五大原因让人焦虑

1.离不开智能手机。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全世界的大事都会涌入我们掌中的手机。虽然我们比以往交流得更多,却比以往更孤独。人类需要通过感官进行交流——无论是触摸、眼神、嗅觉以及其他联系,比如笑,甚至眼泪。这些都在数字交流中被忽略了。

2.过着“双重生活”。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暴饮暴食或出轨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这些人通常是因为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以至于人前人后“分裂”,焦虑挥之不去。

3.对健康的担忧。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可能会让我们患上“疑病症”。医院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怀疑自己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排便习惯改变、进食后胃胀或者体重减轻,就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肠癌。

4.“看起来更完美”让人压力大。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人和真人秀文化的世界里。这样的文化使得“普通人”都想变成公众眼中的偶像,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很多人由于“比上不足”而厌恶自己的外形,成为焦虑的根源。社交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焦虑和专注。

5.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一项调查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这符合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人们在二三十岁时面临双重压力,即亲密感与孤独感。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但又担心无法很好地经营关系导致孤单终老。

面对焦虑、压力,其实解决之道有很多,如深呼吸、冥想、运动、与人倾诉等,多尝试一些方法,找到对自己有效的,千万不要放任不管。

为啥我们想回到童年

每当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毫无头绪,或者在工作中被上司批评了还不敢反驳,婚姻中遇到了重大挫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幻想回到童年——忘却一切烦恼,受了委屈可以大哭,犯了错误只须说声对不起。回到童年,是人们在压力下出现的一种幻想。

另外一些人,在取得成功之后,也会回想起童年的时光。比如顺利升学了,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压力释放之后,心里非常轻松自在,感觉像是回到了童年一样,可以快乐地玩耍,轻松地与别人交往。为什么人们在这些时候也会有回到童年的愿望和感觉呢?

心理学的沟通分析理论可以帮我们理解这种心理的产生。这种理论认为,人都需要安抚。童年意味着被爱、关怀、包容,这些都是安抚。人不会因为长大而不需要安抚。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人越需要安抚,所以面对压力、挫折、委屈,人们就幻想回到童年。回到童年的梦想,也是一种提醒,即我们太累了,需要寻求支持和安慰,减轻压力,更好地活下去。

幻想回到童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儿童”,它好奇、敢冒险、天真、活泼,拥有赤子之心。它是我们勇气、创造性、快乐、适应性的来源。在我们感到压力的时候,幻想回到童年,也许是想重新找回当初的乐观、勇气和创造性,这些内心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成功之后回想童年,多半是因为放松。人在放松的时候,比如经历艰辛之后终于获得成功,或者离开城市回归大自然,都会感觉回到童年,重温孩子那天真的心境。成年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但是童年仍然可以是我们快乐、勇气和安慰的源泉。

抑郁了,求助更要自助

很多年前,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先生受同僚之托,为其患有忧郁症的姑母——一位独身的老妇看病。在巡视了空荡沉寂的屋子之后,艾瑞克森发现了几盆非洲紫罗兰,那是屋内唯一有活力的植物。姑母说:“我无事可做,就是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这一盆还开始开花了。”艾瑞克森说:“好极了!你的花这般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你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姑母听了建议,开始大量种植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老妇的生活自此大有改变,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得阳光普照。一度孤独无依的老妇,成了市中最受欢迎的人。

这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艾瑞克森并没有对这位老患者做什么治疗,而是巧妙地调动了她自身的修复能力:自助。由此,患者心境和处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确诊之后会遵嘱服药,但对药物以外的建议,却做得不到位,因为其中许多事情都很花“心力”,需要患者自己去完成自我治疗。

自恋四个隐匿表现

1.迷恋颜值。正如古希腊神话中沉迷于自己水中倒影而茶饭不思,最终憔悴而死的纳西斯一样,现代的自恋者依然表现出对自己外貌的强烈痴迷,总希望自己看起来很迷人。一些研究显示,自恋者更喜欢穿着昂贵、引人注目的衣服;女性自恋者喜欢化浓妆和露出乳沟;不论男女,自恋者们都更倾向于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让自己看起来神采奕奕;他们还喜欢看到自己出现在录像中,并觉得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能提升自信。就像自恋人格量表提到的,自恋者“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体”“在公共场合如果人们注意不到我的样子,我会很沮丧”,可以说,自恋者把外表当成一种追求社会地位和吸引他人注意的方式。

2.爱慕虚荣,买买买。自恋者还会表现出“物欲症”,即无休止地积攒昂贵的新物品。自恋的人想要更多的东西,老旧、便宜的物品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想要的是那些彰显社会地位和自我重要性的物品——豪车、珠宝、品牌服饰、高档的房子,或是其他任何可以显示地位、权力和高雅教养的东西。同时他们也喜欢和他人谈论彰显自己地位的话题。如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被安排见一位陌生人,当面对要聊什么话题时,自恋者更可能会谈论他们的物质财产,尤其是在对方社会地位比较高且是异性时。

3.“我最特别”。自恋人格量表中有一项陈述是“我认为自己是个很特别的人”,而非自恋者会觉得“我跟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是自恋的核心特征之一,这个信念甚至会导致自恋者觉得插队、不劳而获、待人傲慢都是理所当然的。由于喜欢别具一格、超乎常人的感觉,自恋者喜欢所有“定制”的功能,言行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会用生僻的字为自己和孩子起名字。自恋者认为,一定要“出位”,做个独特的人。

4.失败的人际。在任何社会关系中(包括亲密关系、朋友间、家人中以及职场上),自恋者的人际表现都会朝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一项研究发现,一群陌生人在第一次见面时,自恋者会被认为是活泼开朗、充满自信和魅力的人而广受欢迎。但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自恋者就开始变得不那么招人喜欢,因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而很少为他人着想。自恋者把人际关系中的伙伴当作燃料,他们利用别人来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当对方无法继续提供能量时,自恋者就会弃他人而去。

赖床竟也有好处 3个动作提神又养生


现在正是春眠不觉晓的时候,可是平时上班要早起,早上想要好好地睡个懒觉,只好趁着周末了。印象中,赖床,躺在床上的时间多了,对身体会有害处,远的不说,显而易觉的有肌肉酸痛、头晕昏沉、肥胖、肠胃不适等。不过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早上赖在床上也能养生,但要看你是怎么玩哦。下面就赶紧和小编详细了解一下吧。

赖床也有好处

1、经过了一夜的休息,身体各项机能并不能马上兴奋处于待工状态,这个要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如果是刚醒来就马上起床,心血管的负荷反而会加大。

2、赖床能够有效的将精神慢慢回复,包括身体的各项机能慢慢复苏,任何形式的剧烈运动对人体都是有害的,统计表明,心血管发生意外的高危阶段就是在起床前的时间段,老年人这一发生概率更加高。

3、早晨醒来不要着急着起床,应该张开眼睛赖上一会,慢慢适应后在起床,起床后尽量不要低头系鞋带,这点对心血管不好的人不利。

利用赖床时间来养生

2分钟:推腹

双手平齐放在胸口,手掌朝下,指尖对着指尖慢慢地稍稍用力往下推至肚脐眼以下,循环着推上20次。因为推腹的过程中胃经、脾经、胆经等经络区域的穴位都可以按摩到。所以经常推腹可以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效果。

5分钟:按穴

花三四分钟按揉一下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合谷、内关等穴位就可以了。刺激建里、内关两个穴位,能够缓解胸中苦闷,一扫而尽。中医认为冬季养生也要将情志匿藏起来,不可以像春天一样精神外露,而是应该始终处于一种收敛的状态。所以每天坚持按内关穴,整个冬天都会感觉气顺神宁。

3分钟:提肛

中医认为,经常提肛可以升提阳气,阳气的温煦作用能使各个脏腑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伸直放在大腿的两侧,全身放松自然意守肛门,一提一缩,做个两三分钟的提肛运动。

推荐一套简单的赖床操

动作一、伸懒腰,加速清醒。身体经过一夜沉睡,血液循环减慢、呼吸减弱,血液和氧气供应不充分。伸懒腰的动作可以伸展身体、扩张胸廓,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氧气供应,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缩和呼吸的加深,对加速清醒也很有利。躺平,身体放松,将双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头顶,脚尖交替伸直和上钩。四肢伸展的同时,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钟。

动作二、扭一扭,缓解肌肉痛。伸懒腰后,左侧卧位,将左腿伸直,右腿弯曲,置于床缘,双臂水平张开,将上身向右侧有节奏地扭转10~20次,在扭转到最大幅度时,最好静止10秒钟。然后换右侧卧位重复做一遍。扭身的动作可以加强腰背肌和颈肌,对预防缓解起床时的腰腿痛、颈背痛有积极的意义。

动作三、滚一滚,恢复肌力平衡。仰卧位,将身体蜷缩,双手抱膝,静止10秒钟,接着缓缓上下滚动10~20次。该动作可以放松背部肌肉,恢复各部分肌力平衡,减轻腰痛症状。

动作四、按肚子,叫醒肠胃。仰卧,放松全身肌肉,做腹式深呼吸10次。然后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顺时针旋转按摩腹部50圈,再换左手反方向按50圈,两手轮换按5~10分钟,直到肚皮发红、发热为止。这样可有效促进排除宿便,健肠胃。

不想赖床怎么克服

1、主动的工作:在早上安排一些主动使用大脑的工作。诸如写作、画画、编程或者设计工作这类创作性的工作要比被动性的读书活动来得好。这些主动性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帮你集中精神,摆脱困倦。

2、吃好早餐:早点起床,然后弄点东西吃。不吃早餐会让你的新陈代谢失去平衡,让你长胖或者无精打采。不吃早餐也会令你在早晨血糖偏低,感到疲惫。

3、按时睡觉:克服困倦显而易见的解决之道就是保证夜间的睡眠。工作日缺觉,周末补觉绝对是个坏主意。你应该把工作压缩到精力充足的早上来处理,从而保证每天晚上最少6-8小时的睡眠时间。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每天走路锻炼,4个好处“走”出来,健康又养生》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养生又健康”专题供您欣赏!

每天走路锻炼,4个好处“走”出来,健康又养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