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知识 > 导航 >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知识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知识

2022-04-25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口诀,天天想一想,每天念一念,养生又延年!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知识。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避开有关养生常识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口诀,天天想一想,每天念一念,养生又延年!》,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人生六乐

心胸开阔就快乐,与世无争最快乐,豁达无私蛮快乐,宽容待人挺快乐,老有所为真快乐,心满意足常快乐。

2、生气十伤

一伤脑,二伤心,三伤肝,四伤肾,五伤脾,六伤筋,七伤肤,八伤神,九伤肺,十伤胃。

3、返老还童有七窍:保活变听调参觉。

保,保持大脑活力

活,活动手指脚趾

变,变换运动方式

听,听音乐唱歌曲

调,均营养调饮食

参,参与交结活动

觉,睡好觉养精神

4、六慎

绝戒暴怒,切忌纵欲,更慎起居,尤忌抑郁,顺就寒暄,节调饮食,毋以我言,虚伪无益,一或失控,噬脐莫及。

5、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弱,去岁鬓添白,今岁两齿掉。心事同萧索,形骸日损耗。更有同岁人,容光方灼灼。盛衰随忧乐,始知老与少。抑郁催人老,欢笑令年少。不畏复不忧,便是防老药。

6、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

7、七情六欲,人人皆有。过之有害,烦恼居首。烦字从火,内焚外燎,脏腑焦烦,形貌枯槁。精因之摇,形因之扰,气因之丧,寿因之夭。人自明知,烦恼自讨,气性之偏,习而难矫。执迷者多,醒悟者少,劝君戒之,烦恼尽扫,持诵斯言,永年可保。

8、不执,可圆可方,圆可用智,方可行义;不偏,可动可静,动可养身,静可养心。

9、情之贵淡,气之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亡。

10、要想身体好,蔬菜不可少。它有五作用:除废清肠道。除毒清血液,防癌促代谢。维持体功能,营养促平衡。

11、健康饮食,六大要素,奉劝诸君,务必记住。适量高蛋白,适量植物油。每天五克盐,多吃瓜果蔬。每饭七成饱,少油炸腌泡。

12、茶赋

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膳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寝。

13、茶咏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独闷。三碗气孔散,四碗发轻汗。五碗肌肤清,六碗通神灵。七碗轻风生,八碗身轻松,九碗临仙境,十碗似升空。

编辑推荐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三字经》,收藏一下吧!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深度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延长生命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热水养生的8大惊人好处:老祖宗留下的祛病强身法


如果感冒、发烧、受凉了,很多人都会说关心地说一句“多喝点儿热水”。还有包括饮茶品茗、煎药、泡澡、泡脚、热敷桑拿,也都讲究一个“趁热”。这简单的一句话里,其实就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要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外国人都不喝热水,别以为喝热水是平常事

国外大部分酒店没有可供饮用的开水,也不提供相关的设备。

很多出国学习或者生活的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外国人都是直接从水龙头里接冷水喝,所以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必带的生活用品之一就是电热水壶。

如果是住民宿,感冒了问房东要热水喝,房东都会投来惊讶的眼神。

中国人用热水:最简单的养生法,防病还祛病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 5 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

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

除了喝热水,中国人还善于用热水泡澡、泡脚、热敷等。

晋代《肘后备急方》就有对泡脚的最早记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帝,更是将足部养生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汤”指的就是泡脚。

要知道,喝热水也是中国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水烧开了,很多水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卵也都被杀死了,百姓生病少了,才有更多的力气去发展文明、文化、科技!

一、一杯热水,八大好处

苏东坡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其实热水的健康好处不限于此。

1、促进血液循环

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人体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温阳暖体的效果。

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人用 40℃~45℃ 的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后,全身血液流量会增加 10~18 倍。

2、加快新陈代谢

温热作用能刺激人体激素的分泌,比如甲状腺、肾上腺激素等,从而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以便体内的垃圾、毒素等更好地排出体外。尤其是皮肤温度增高,身体微微出汗,更有助于毒素的排放。

3、消耗身体热量

泡热水澡能放松身心,恢复肌肉弹性,还能消耗大量热量。泡澡 1 个小时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步行半个小时,常泡热水澡还有助预防糖尿病。

4、增强呼吸功能

喝白开水能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十分有效。

此外,吸入水蒸气有利于口腔、鼻腔黏膜保持湿润,不仅能阻止感冒病毒的入侵,还能帮助清除肺部黏液。

5、消除大脑疲劳

当体内积累了一定的“沉积物”时,人就感到疲劳。

洗热水澡、喝白开水能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使人感到疲乏的物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同时还能抑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6、缓解局部疼痛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

热敷等方式能增加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局部疼痛。比如痛经时可用毛巾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7、减少疾病发作

泡脚对全身各脏腑都有保健功效。

脚上的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则与胆、膀胱和胃有关,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利于全身提神健气,预防疾病。

8、提高交际能力

在 39℃的水中洗澡可改善自闭症患者的交流能力。在较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其交际能力也要强一些,免疫系统也更活跃,对于疾病的抵抗力更强。

二、热水除了喝,还能用

水袋+热水

1.敷背止咳

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或布包好敷在背部。可使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

这主要是因为背部循行的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则恶寒,发热,鼻塞;而督脉主一身之阳,一旦受侵则阳气虚衰,抵抗力变低。

因此常用热水袋敷背,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正常运行,对止咳、治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处。

2.敷颈催眠

颈部有安眠穴,主治失眠眩晕。在睡觉前将热水袋放在后颈部,会感到温和舒适,先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能起到催眠作用。

3.落枕、颈椎病、腰椎病

轻微落枕可用热水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用毛巾热敷不方便,容易弄湿衣服,所以建议用热水袋热敷,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腰椎病一样。

4.扭伤、拉伤

在受伤 24 或 48 小时后,肿胀开始逐渐好转时,用热水袋热敷局部疼痛,每次 20 分钟左右,每天1~2次,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并减轻局部肿痛。

5.痛经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经或因受凉导致的腹痛,可用水袋热敷,能起到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

6.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病,3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35%~40%。除了要治疗要规范,配合下面这种简单、实用的“热水浴”方法也很有效:

把一个热水袋(或电烫婆子)夹在裆下 10~20 分钟,使治疗变得更为简单易行。用热水袋夹裆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 30 分钟。

7.耳鸣

就是普通的热水袋隔着保暖秋衣竖着贴在腰抵骨的位置,外面的衣服要包裹紧致一些,然后背靠着垫子往里坐(加强热水袋对腰抵部的影响度)。

暖完了后,晚上睡觉会发现,每天在耳边回旋的耳鸣声不见了。

原因是:热量集中在后腰部位,热力渗入肾俞穴、八穴、命门等,补益了肾的能量,自然耳朵的问题会解决�(肾开窍于耳)。

8.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毛巾+热水

和热水袋相比,在用毛巾热敷的时候,毛巾的热气不仅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更会打开毛孔,此时水汽可以从毛孔进入皮肤,所以用毛巾热敷对改善皮肤的各类问题跟好。

1.眼疲劳、黑眼圈

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黑眼圈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耳聋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头晕

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跌打损伤

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可在损伤发生2—3天,如不出血也无肿胀,此时可用热毛巾热敷缓解症状。

5.去打针造成的硬结

轻轻敷在打针后起硬结的部位,每次 30 分钟,边热敷边揉,以促进硬结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6.补水护肤,减少皱纹

紫外线照射会造成骨胶原流失,是产生皱纹的重要原因。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泡澡或热敷可以增加保护细胞的蛋白质,预防因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皱纹。

三、热水千般好,温度也重要

水的“温度”在这里就相当于在用中药时的“剂量”,剂量对了就事半功倍,剂量错了,不是效力不够就是会有副作用。

1、饮用:40℃水最合适

喝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40℃左右的温开水最好,既不会过度刺激胃肠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2、泡脚:40℃~45℃

晚上 9 点肾经气血较衰弱,此时泡脚能滋肾明肝。

姜良铎说,水温以 40℃~45℃、感到暖和舒适为宜,水量应淹没脚踝,泡 10~15 分钟,直到全身微热、开始出汗。

泡脚时,还可以用纱布包 15~20 克花椒放入水中,并用手缓慢按摩双脚。

泡完应立即用毛巾揩干,注意足部保暖,不可再受寒。心功能不全、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血压不稳定、足部炎症等患者慎用热水泡脚,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热敷:别超过70℃

在用毛巾热敷、水袋热敷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 60~70 ℃为宜。

最好的方法是:将洁净的毛巾浸泡在 40℃~45℃的热水中,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每隔 5 分钟更换一次毛巾,热敷时间持续 15~20 分钟。

热敷眼睛等敏感部位,温度以 40~50 摄氏度为宜,过高容易烫伤。

其实中医的艾灸就是一种热敷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用了艾,取其除湿散寒等作用和火的热气。但是艾灸要找穴位,所以与艾灸相比,用热水袋热敷就更方便了,基本上是哪里有问题,直接把热水袋放在哪里就可以。你学会了吗?

热水养生的八大好处:老祖宗留下的祛病强身法


如果感冒、发烧、受凉了,很多人都会说关心地说一句“多喝点儿热水”。还有包括饮茶品茗、煎药、泡澡、泡脚、热敷桑拿,也都讲究一个“趁热”。

这简单的一句话里,其实就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要诀!

外国人都不喝热水,别以为喝热水是平常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专家 姜良铎说,国外大部分酒店没有可供饮用的开水,也不提供相关的设备。

很多出国学习或者生活的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外国人都是直接从水龙头里接冷水喝,所以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必带的生活用品之一就是电热水壶。

如果是住民宿,感冒了问房东要热水喝,房东都会投来惊讶的眼神。

中国人用热水:最简单的养生法,防病还祛病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 5 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

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

除了喝热水,中国人还善于用热水泡澡、泡脚、热敷等。

晋代《肘后备急方》就有对泡脚的最早记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帝,更是将足部养生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汤”指的就是泡脚。

要知道,喝热水也是中国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水烧开了,很多水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卵也都被杀死了,百姓生病少了,才有更多的力气去发展文明、文化、科技!

一、一杯热水,八大好处

苏东坡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其实热水的健康好处不限于此。

1、促进血液循环

姜良铎说,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人体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温阳暖体的效果。

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人用 40℃~45℃ 的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后,全身血液流量会增加 10~18 倍。

2、加快新陈代谢

温热作用能刺激人体激素的分泌,比如甲状腺、肾上腺激素等,从而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以便体内的垃圾、毒素等更好地排出体外。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 李方玲说,尤其是皮肤温度增高,身体微微出汗,更有助于毒素的排放。

3、消耗身体热量

泡热水澡能放松身心,恢复肌肉弹性,还能消耗大量热量。

英国拉夫堡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泡澡 1 个小时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步行半个小时,常泡热水澡还有助预防糖尿病。

4、增强呼吸功能

姜良铎认为,喝白开水能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十分有效。

此外,吸入水蒸气有利于口腔、鼻腔黏膜保持湿润,不仅能阻止感冒病毒的入侵,还能帮助清除肺部黏液。

5、消除大脑疲劳

当体内积累了一定的“沉积物”时,人就感到疲劳。

李方玲说,洗热水澡、喝白开水能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使人感到疲乏的物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同时还能抑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6、缓解局部疼痛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

姜良铎说,热敷等方式能增加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局部疼痛。比如痛经时可用毛巾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7、减少疾病发作

李方玲说,泡脚对全身各脏腑都有保健功效。

脚上的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则与胆、膀胱和胃有关,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利于全身提神健气,预防疾病。

8、提高交际能力

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发现,在 39℃的水中洗澡可改善自闭症患者的交流能力。

在较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其交际能力也要强一些,免疫系统也更活跃,对于疾病的抵抗力更强。

二、热水除了喝,还能用

水袋+热水

其实中医的艾灸就是一种热敷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用了艾,取其除湿散寒等作用和火的热气。

但是艾灸要找穴位,所以与艾灸相比,用热水袋热敷就更方便了,基本上是哪里有问题,直接把热水袋放在哪里就可以。

1.敷背止咳

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或布包好敷在背部。可使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

这主要是因为背部循行的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则恶寒,发热,鼻塞;而督脉主一身之阳,一旦受侵则阳气虚衰,抵抗力变低。

因此常用热水袋敷背,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正常运行,对止咳、治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处。

2.敷颈催眠

颈部有安眠穴,主治失眠眩晕。在睡觉前将热水袋放在后颈部,会感到温和舒适,先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能起到催眠作用。

3.落枕、颈椎病、腰椎病

轻微落枕可用热水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用毛巾热敷不方便,容易弄湿衣服,所以建议用热水袋热敷,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腰椎病一样。

4.扭伤、拉伤

在受伤 24 或 48 小时后,肿胀开始逐渐好转时,用热水袋热敷局部疼痛,每次 20 分钟左右,每天1~2次,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并减轻局部肿痛。

5.痛经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经或因受凉导致的腹痛,可用水袋热敷,能起到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

6.前列腺炎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何家扬教授介绍,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病,3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35%~40%。

除了要治疗要规范,配合下面这种简单、实用的“热水浴”方法也很有效:

把一个热水袋(或电烫婆子)夹在裆下 10~20 分钟,使治疗变得更为简单易行。用热水袋夹裆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 30 分钟。

7.耳鸣

就是普通的热水袋隔着保暖秋衣竖着贴在腰抵骨的位置,外面的衣服要包裹紧致一些,然后背靠着垫子往里坐(加强热水袋对腰抵部的影响度)。

暖完了后,晚上睡觉会发现,每天在耳边回旋的耳鸣声不见了。

原因是:热量集中在后腰部位,热力渗入肾俞穴、八廫穴、命门等,补益了肾的能量,自然耳朵的问题会解决了(肾开窍于耳)。

8.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毛巾+热水

和热水袋相比,在用毛巾热敷的时候,毛巾的热气不仅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更会打开毛孔,此时水汽可以从毛孔进入皮肤,所以用毛巾热敷对改善皮肤的各类问题跟好。

1.眼疲劳、黑眼圈

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黑眼圈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耳聋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头晕

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跌打损伤

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可在损伤发生2—3天,如不出血也无肿胀,此时可用热毛巾热敷缓解症状。

5.去打针造成的硬结

轻轻敷在打针后起硬结的部位,每次 30 分钟,边热敷边揉,以促进硬结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6.补水护肤,减少皱纹

紫外线照射会造成骨胶原流失,是产生皱纹的重要原因。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泡澡或热敷可以增加保护细胞的蛋白质,预防因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皱纹。

三、热水千般好,温度也重要

水的“温度”在这里就相当于在用中药时的“剂量”,剂量对了就事半功倍,剂量错了,不是效力不够就是会有副作用。

1、饮用:40℃水最合适

喝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40℃左右的温开水最好,既不会过度刺激胃肠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2、泡脚:40℃~45℃

晚上 9 点肾经气血较衰弱,此时泡脚能滋肾明肝。

姜良铎说,水温以 40℃~45℃、感到暖和舒适为宜,水量应淹没脚踝,泡 10~15 分钟,直到全身微热、开始出汗。

泡脚时,还可以用纱布包 15~20 克花椒放入水中,并用手缓慢按摩双脚。

泡完应立即用毛巾揩干,注意足部保暖,不可再受寒。心功能不全、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血压不稳定、足部炎症等患者慎用热水泡脚,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热敷:别超过70℃

在用毛巾热敷、水袋热敷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 60~70 ℃为宜。

最好的方法是:将洁净的毛巾浸泡在 40℃~45℃的热水中,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每隔 5 分钟更换一次毛巾,热敷时间持续 15~20 分钟。

热敷眼睛等敏感部位,温度以 40~50 摄氏度为宜,过高容易烫伤。

本文选自:汉古经方。

热水养生的八大惊人好处:老祖宗留下的祛病强身法


如果感冒、发烧、受凉了,很多人都会说关心地说一句“多喝点儿热水”。还有包括饮茶品茗、煎药、泡澡、泡脚、热敷桑拿,也都讲究一个“趁热”。

这简单的一句话里,其实就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要诀!

外国人都不喝热水,别以为喝热水是平常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专家 姜良铎说,国外大部分酒店没有可供饮用的开水,也不提供相关的设备。

很多出国学习或者生活的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外国人都是直接从水龙头里接冷水喝,所以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必带的生活用品之一就是电热水壶。

如果是住民宿,感冒了问房东要热水喝,房东都会投来惊讶的眼神。

中国人用热水:最简单的养生法,防病还祛病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 5 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

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

除了喝热水,中国人还善于用热水泡澡、泡脚、热敷等。

晋代《肘后备急方》就有对泡脚的最早记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帝,更是将足部养生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这“汤”指的就是泡脚。

要知道,喝热水也是中国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水烧开了,很多水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卵也都被杀死了,百姓生病少了,才有更多的力气去发展文明、文化、科技!

一、一杯热水,八大好处

苏东坡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其实热水的健康好处不限于此。

1、促进血液循环

姜良铎说,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人体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温阳暖体的效果。

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人用 40℃~45℃ 的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后,全身血液流量会增加 10~18 倍。

2、加快新陈代谢

温热作用能刺激人体激素的分泌,比如甲状腺、肾上腺激素等,从而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以便体内的垃圾、毒素等更好地排出体外。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 李方玲说,尤其是皮肤温度增高,身体微微出汗,更有助于毒素的排放。

3、消耗身体热量

泡热水澡能放松身心,恢复肌肉弹性,还能消耗大量热量。

英国拉夫堡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泡澡 1 个小时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步行半个小时,常泡热水澡还有助预防糖尿病。

4、增强呼吸功能

姜良铎认为,喝白开水能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对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十分有效。

此外,吸入水蒸气有利于口腔、鼻腔黏膜保持湿润,不仅能阻止感冒病毒的入侵,还能帮助清除肺部黏液。

5、消除大脑疲劳

当体内积累了一定的“沉积物”时,人就感到疲劳。

李方玲说,洗热水澡、喝白开水能加快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使人感到疲乏的物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同时还能抑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

6、缓解局部疼痛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

姜良铎说,热敷等方式能增加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局部疼痛。比如痛经时可用毛巾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7、减少疾病发作

李方玲说,泡脚对全身各脏腑都有保健功效。

脚上的足三阴与肝、脾和肾有关,足三阳则与胆、膀胱和胃有关,利用温热作用加强脚部的气血循环,利于全身提神健气,预防疾病。

8、提高交际能力

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发现,在 39℃的水中洗澡可改善自闭症患者的交流能力。

在较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其交际能力也要强一些,免疫系统也更活跃,对于疾病的抵抗力更强。

二、热水除了喝,还能用

水袋+热水

其实中医的艾灸就是一种热敷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用了艾,取其除湿散寒等作用和火的热气。

但是艾灸要找穴位,所以与艾灸相比,用热水袋热敷就更方便了,基本上是哪里有问题,直接把热水袋放在哪里就可以。

1.敷背止咳

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或布包好敷在背部。可使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

这主要是因为背部循行的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则恶寒,发热,鼻塞;而督脉主一身之阳,一旦受侵则阳气虚衰,抵抗力变低。

因此常用热水袋敷背,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正常运行,对止咳、治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处。

2.敷颈催眠

颈部有安眠穴,主治失眠眩晕。在睡觉前将热水袋放在后颈部,会感到温和舒适,先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能起到催眠作用。

3.落枕、颈椎病、腰椎病

轻微落枕可用热水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用毛巾热敷不方便,容易弄湿衣服,所以建议用热水袋热敷,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腰椎病一样。

4.扭伤、拉伤

在受伤 24 或 48 小时后,肿胀开始逐渐好转时,用热水袋热敷局部疼痛,每次 20 分钟左右,每天1~2次,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并减轻局部肿痛。

5.痛经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经或因受凉导致的腹痛,可用水袋热敷,能起到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

6.前列腺炎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何家扬教授介绍,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病,3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35%~40%。

除了要治疗要规范,配合下面这种简单、实用的“热水浴”方法也很有效:

把一个热水袋(或电烫婆子)夹在裆下 10~20 分钟,使治疗变得更为简单易行。用热水袋夹裆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 30 分钟。

7.耳鸣

就是普通的热水袋隔着保暖秋衣竖着贴在腰抵骨的位置,外面的衣服要包裹紧致一些,然后背靠着垫子往里坐(加强热水袋对腰抵部的影响度)。

暖完了后,晚上睡觉会发现,每天在耳边回旋的耳鸣声不见了。

原因是:热量集中在后腰部位,热力渗入肾俞穴、八廫穴、命门等,补益了肾的能量,自然耳朵的问题会解决了(肾开窍于耳)。

8.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毛巾+热水

和热水袋相比,在用毛巾热敷的时候,毛巾的热气不仅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更会打开毛孔,此时水汽可以从毛孔进入皮肤,所以用毛巾热敷对改善皮肤的各类问题跟好。

1.眼疲劳、黑眼圈

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黑眼圈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耳聋

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头晕

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跌打损伤

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可在损伤发生2—3天,如不出血也无肿胀,此时可用热毛巾热敷缓解症状。

5.去打针造成的硬结

轻轻敷在打针后起硬结的部位,每次 30 分钟,边热敷边揉,以促进硬结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6.补水护肤,减少皱纹

紫外线照射会造成骨胶原流失,是产生皱纹的重要原因。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泡澡或热敷可以增加保护细胞的蛋白质,预防因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皱纹。

三、热水千般好,温度也重要

水的“温度”在这里就相当于在用中药时的“剂量”,剂量对了就事半功倍,剂量错了,不是效力不够就是会有副作用。

1、饮用:40℃水最合适

喝热水的温度不能过高,40℃左右的温开水最好,既不会过度刺激胃肠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2、泡脚:40℃~45℃

晚上 9 点肾经气血较衰弱,此时泡脚能滋肾明肝。

姜良铎说,水温以 40℃~45℃、感到暖和舒适为宜,水量应淹没脚踝,泡 10~15 分钟,直到全身微热、开始出汗。

泡脚时,还可以用纱布包 15~20 克花椒放入水中,并用手缓慢按摩双脚。

泡完应立即用毛巾揩干,注意足部保暖,不可再受寒。心功能不全、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血压不稳定、足部炎症等患者慎用热水泡脚,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热敷:别超过70℃

在用毛巾热敷、水袋热敷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 60~70 ℃为宜。

最好的方法是:将洁净的毛巾浸泡在 40℃~45℃的热水中,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每隔 5 分钟更换一次毛巾,热敷时间持续 15~20 分钟。

热敷眼睛等敏感部位,温度以 40~50 摄氏度为宜,过高容易烫伤。

老祖宗秋天这样养生!做到这5点,活到99!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养生常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老祖宗秋天这样养生!做到这5点,活到99!》,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现在养生风潮流行,不管是老人还是90后的年轻人都加入了养生的队伍。很多人对养生不屑一顾,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命不是你想延长就能延长的。但是,养生并不是简单的延续生命,更多的是“保养生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让自己更加充满活力,生活少受病痛折磨。

养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养生也是分季节的,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方法。早在古代,《黄帝内经》就对秋季如何保养生命做出了论述:“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症,养收之道也。”

意思是,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天气逐渐从炎热舒缓。秋风凉爽,肃杀将到,寒气袭来,人要配合季节养生。方法是早睡早起,像公鸡一样。这样可以清肺气,使心志安宁,不被秋季的肃杀之气所伤。

肺是调节体内气机的重要脏器,是气的根本,魄所在之处。秋季养肺不当,气机逆乱,伤湿伤风,容易出现咳喘,四肢僵硬疼痛、无力萎软,肩背紧张疼痛之症。

秋季如何保养呢?

1.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秋季,气候逐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易引起人们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轻情绪变化。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2.起居调养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应酌情增减。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物。

3.饮食调养

秋燥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可以适当多食一些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梨、苹果、葡萄、香蕉及绿叶蔬菜。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4.运动调养

秋季,天高气爽,是开展各项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散步、爬山、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5.防病保健

(1)秋季是肠炎、痢疾、疟疾等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要注重环境、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服用板蓝根、马齿苋等煎剂,对肠炎、痢疾等病可起到防治作用。

(2)秋季燥邪伤人,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结、皮肤皲裂等症,预防秋燥,除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外,也可适量服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

养生可以看做是给生命做的一次“美容”,解决潜在的问题,预防到来的问题,顺应季节,调养身体。养生的队伍中不分年龄,它是一种对生命、健康的态度。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终于找到了!老祖宗留下来的50条养生顺口溜,最好背下来!


【日常养生保健8字口诀】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2.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3.汗水没落,冷水莫浇;

4.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5.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6.心不清净,思虑妄生;

7.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8.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9.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10.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11.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12.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13.药补食补,莫忘心补;

14.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15.烟熏火燎,不吃为好;

16.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17.每日三餐,调剂适当;

18.蔬菜水果,适量无防;

19按时入睡,定时起床;

20.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养生三字经】

21.气血虚,吃荔枝;

22.葡萄甜,补血源;

23.要润肤,樱桃补;

24.常吃枣,不显老;

25.燕麦汤,皮肤光;

26.食蜂蜜,皮肤细。

27.洋葱好,防流脑;

28.枇杷果,治咳嗽;

29.银耳烩,能清肺;

30.椰子果,清肝火;

31.吃苦瓜,胃火下;

32.柿子霜,治舌疮。

33.吃芝麻,养头发;

34.要安神,吃枣仁;

35.吃山药,益补脾;

36.吃百合,益补肺;

37.要健脑,吃核桃;

38.吃苹果,益补肾。

【科学养生食疗粥顺口溜】

39.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

40.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41.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

42.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

43.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44.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

45.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

46.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

47.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48.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49.防治脚气病,米糠煮粥饮;

50.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

以上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50条养生顺口溜,好记又实用,赶紧背下来吧!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口诀,天天想一想,每天念一念,养生又延年!》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知识”专题供您欣赏!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口诀,天天想一想,每天念一念,养生又延年!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