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年人养生 > 导航 > 运动养生百科

运动养生百科

2019-10-06

老年人哮喘安全用药百科

【www.ys630.com - 老年人养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可能达1.2亿,且有不断增加趋势。通常以为哮喘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其实老年哮喘也不少。据一项调查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达2.6%,且有四分之一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既有原患哮喘多年而进入老年期,亦有在老年期发病。

老年哮喘的严重性不容低估,尽管近年哮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哮喘死亡率居高不下。因哮喘而死亡者以65岁以上老人居多。既有因诊断不及时和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不足所致,亦有因为治疗用药不当,而使病情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所致。

喘息是一种症状,除哮喘可有喘息症状之外,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以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都会引起喘息症状,所以容易造成混淆。也有的认为喘息是由于年老体弱之故,因而忽视就医检查。因此如果有喘息症状,该及时就诊,请医师作明确诊断,并配合医师正确治疗,切莫等闲视之或随意用药。

老年哮喘的治疗原则与一般哮喘治疗相同,即在急性发作时采用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而在非发作期(缓解期)则根据病情使用长期预防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和氟替卡松等,或其他抗过敏性炎症的药物。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一、快速缓解症状药物

哮喘急性发作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及时用药快速缓解症状,宜随身携带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以便按需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起效快,疗效明显。例如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微克或特布他林每次吸入250~500微克等,每天以不超过3~4次为宜。

但是如果开始发作时症状就很严重,或者开始发作时症状虽较轻,但经吸入治疗无效,甚至症状继续加重,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取得医师指导,切莫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和次数,以致延误治疗和引起不良反应。

因为这类药只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哮喘急性发作时既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又有气道过敏性炎症现象。使用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固然可以使痉挛的平滑肌迅速舒张,使喘息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但是如果病情重,单用本类药物效果就不明显,自己随意增加用量则十分危险,因为靠不断增加吸药次数和频率或许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气道过敏性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形成严重气道阻塞,可能突然出现哮喘重危发作,抢救不及而威胁生命。

另一方面β2受体激动剂的疗效超过一定量时,疗效不会随用量的继续增加而进一步提高,相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会随用药量增加而发生率增高。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震颤、心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等。

老年人对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差,更容易造成因自觉无效而重复过量用药和连续用药时间过长,而且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前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加重病情。

因此一定要掌握控制自己用药量并及时与医师联系的原则。口服型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片(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和丙卡特罗片(每次25~50微克,每日3次)等,使用也很普遍,但是起效较吸入型慢,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宜慎用。

部分老年哮喘应用吸入型激动剂效果不明显,或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采用吸入异丙托溴铵(每次20~40微克,每 6小时1次)。虽然起效较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慢,但作用维持时间较长。老年人如有前列腺肥大或青光眼应慎用。

二、长期预防药物

哮喘是长期慢性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它的本质是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因此在非发作期(缓解期)也要根据病情作长期预防性治疗,目的为减少和减轻急性发作。一定要配合医师来制定的长期治疗计划,不能因为一时无效(仍有反复发作)而失去信心或因为一段时间病情稳定而麻痹大意,不再坚持用药,结果造成病情逐渐加重,以致失去有效控制病情的机会。

长期预防的主要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例如丙酸倍氯松或丁地去炎松(布地奈德)每天400~800微克,或氟替卡松每天250~300微克。如果哮喘经常发作,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缓解症状治疗,就应考虑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作长期预防治疗。

有些人在开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觉得效果不如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明显,因此认为该药无效而不愿使用。其实这是不了解两种药物有不同的用途,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确实起效很快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期,但不能通过长期应用来达到长期预防目的,而且长期连续应用药效会降低。

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长期防治而非急性发作期,开始吸药后约1周才达到最大疗效,从根本上控制气道过敏性炎症,减少反复发作,可以较长期使用。有些人在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后,因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惊恐,因此不能坚持长期应用。

确实,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片剂或注射剂),尤其长期应用,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白内障、皮肤改变及肾上腺皮质抑制等。尤其老年哮喘病人影响更严重,因此只宜在病情紧急时短期全身应用。

但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局部作用的激素,通过吸入方式进入呼吸道,主要在局部起使用,而对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少发生,程度也较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应用仍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老年哮喘病人更为明显。每次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用清水嗽口,可减少残留咽喉部药物咽下和经胃肠道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联合用药可以得到更好的长期预防治疗效果,同时避免因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的药物包括长效吸入型β2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长期茶碱(控释和缓释茶碱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例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联合长效的激动剂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较单独大剂量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更为有效而安全。

茶碱类药物,无论是长效的茶碱控释片或茶碱缓释片,以及短效的氨茶碱片也是多年来常用的治疗哮喘药物,尤其因为口服用药方便故大家乐于采用。但是茶碱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身体状况和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老年哮喘病人更要注意。

因为老年人除合并心力衰竭、肝硬化等使药物清除功能减少外,常伴有其他器官疾病而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地尔硫、维拉帕米、美托洛尔,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西米替丁,抗抑郁药氟优沙明,免疫抑制剂氨甲喋呤,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和氧氟沙星等与茶碱联合应用,都会增加茶碱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相反,吸烟、催眠镇静药苯巴比妥,抗癫痫药苯妥英纳、卡马西平以及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与茶碱联合应用,都会降低茶碱药物的疗效。因此就诊时应该告诉医师自己的全面健康和用药情况,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确定用药剂量

三、注意事项

老年人也可能因应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而触发或加重哮喘病,例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β阻滞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阿替洛尔。治疗重症肌无力、青光眼和手术后腹胀、尿潴留的新斯的明、依酚氯胺、加蓝他敏,以及治疗老年风湿和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

老年人哮喘病人应该受到亲人的关怀和细心照顾,尤其要注意用药的有效和安全,提醒按时适量用药,帮助正确使用各种吸药装置,更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yS630.Com相关推荐

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


老年人常患心血管病,因服用某些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而诱发哮喘问题,不容忽视。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但由于具有强烈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因而易诱发哮喘小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阻滞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或痉挛而导致发生哮喘或加重原有的呼吸困难,并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引起哮喘。对已有哮喘的老年患者,可使哮喘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倍他乐克)与氨酸心安,虽主要只阻滞一种B受体,但支气管B受体中亦有部分此种B受体,故哮喘患者亦应慎用。以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制成的气雾剂,具有平喘作用快而强的特点,但少数病人过量吸入后,可出现哮喘加重,或者在常用剂量下使症状加剧,称为“矛盾性支气管治疗反应”。长期应用β受体兴奋剂,可使哮喘患者及正常人白细胞上β受体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导致支气管痉挛。β受体兴奋剂本身并无抗炎作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一般都有气道炎症,老年哮端患者尤常并发耐药菌感染。若对β受体兴奋剂过分依赖或过量使用,可因掩盖了潜在的气道炎症,反而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导致严重哮喘,在治疗时应予注意。

目前研究认为,哮喘患者亦有气道平滑肌某种受体功能异常,甲氰咪胍可阻滞此类受体的生理功能,诱发或加重哮喘。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因其抗过敏作用而起平喘作用,但亦有加重哮喘症状的可能。患者可因支气管粘膜已存在高敏状态,大量激素快速进入体内,而引起某些激素分泌过多、过度兴奋支气管B受体而诱发支气管痉挛;亦可能与高浓度激素到达支气管,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关。因此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大剂量快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用以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搏通)、依那普利等,偶可引起哮喘,一旦发生,症状即相当严重。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哮喘症状在使用ACEI的两周内出现,常伴随其他不良反应,如剧咳、鼻炎、血管性水肿等,需及时停药。

针对老年人哮喘的特殊性,其治疗必须区别于儿童及青少年,更应强调其个体差异,细察诱因,合理用药。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呼吸常较浅速,吸入性用药效果常不理想,长期使用B受体激动剂,可抑制B受体的反应性,致使效果不佳。激素并非理想的抗炎药,老年人应用尤需考虑其副作用。作为以茶碱为代表的黄嘌呤衍化物。

老年人怎么样安全用药


人届晚年,到了一生中最醇美的时光,疾病却开始趁虚而入。老年人的机体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生理功能渐趋衰退,药物代谢有其特殊性;此外,老年人对疾病、诊疗的认知往往有所偏差。

有温度的医嘱

老年人求医时,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的情况。就诊时往往有多重主诉,甚至不能准确地述说病情。医生在接诊这类患者时,必须仔细询问,必要时还需向其家属了解,以详尽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用药情况。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包含抗生素、抗高血压药、强心苷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抗凝药、消化系统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精神障碍药等,尤其应当向患者阐明用药配伍。

其次,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等情况也比较多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老年患者,医生尤其要用心沟通,全面了解病史,制定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同时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有温度的医嘱

老年人求医时,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的情况。就诊时往往有多重主诉,甚至不能准确地述说病情。医生在接诊这类患者时,必须仔细询问,必要时还需向其家属了解,以详尽掌握患者的病史及用药情况。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包含抗生素、抗高血压药、强心苷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抗凝药、消化系统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精神障碍药等,尤其应当向患者阐明用药配伍。

其次,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等情况也比较多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药物代谢减慢。医生需要积极提醒他们注意保护肝肾和胃肠道功能,建议患者优先选择成分适合特殊人群的药物,如需进行相关检查,则细致解释每项检查的过程与目的。

再者,由于听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的问题,与老年患者交流比较困难,需要临床医生耐心倾听;与患者对话尽量放慢语速,表述清晰;并鼓励患者充分提问。从而帮助老年患者正确理解医生传达的信息。

合理用药 安心之选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同时实现驱除疾病困扰与躲开用药「雷区」,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或许以下用药原则能够有所助益。

合理选择药物原则。在美欧一些发达国家,权威机构通常会参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建立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以供患者用药时参考。

剂量个体化原则。如前所述,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征,个体化差异更为明显,用药时应根据自身的心理、生理、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制订切实可行的用药方案。通常而言,在初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缓慢增量到最合适的剂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

药品种类简化原则。除非必要,老年人应当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防止药物拮抗作用或者剂量累积。针对同一疾病的联合用 药应有明确的指征。

比如,在应对普通感冒时,可能会面临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多种呼吸道甚至全身症状,宜选择泰诺等含有复方成分的药物,各成分协同发挥疗效,同时兼顾多种症状;且对于老年人来说安全性较高,用药更放心,临床上推荐应用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医生或药师应加以提醒,患者谨遵医嘱和说明书用药即可,无需再自作主张加服其他感冒药物。

药物治疗适度原则。患急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药物的疗程、剂量密切相关。同时,医生可教育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此外,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服用药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并提高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对于老年患者的规范用药,同样至关重要。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医生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治疗时,医生既需要就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考虑,同时也要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沟通和教育。用充分提醒与更多关心,改善患者体验,赢得患者理解。

老年人用药健康安全全攻略


老年医疗保健已成为社会广泛研究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许多疾病的发生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人老病多,特别是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情况很常见,通常都用3-4种药,也有用10余种的并非少见。一般人认为病多服药自然就多,但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相互作用会影响治疗效果,有的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也要讲究其合理性,否则增加精神、身体负担,得不偿失。

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因其自然衰老,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生理机能已经发生变化,与自己从前及年轻人是不能相提并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力动力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常规用药量已不适合,宜小剂量,或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逐渐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一般推荐量为成人的1/3量;还有人建议65岁以上减10%,75岁以上减20%,85岁以上减30%,个别老年人特殊情况下用药个体化,也不能干篇一律。

其次是给药前要明确治疗目的。老年病患者要根据自己当前身体实际情况,即主要矛盾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治疗的中心是什么。有些情况下用药未必有利,例如小腿浮肿在老年人比较常见,而有时检查不出什么具体病因,此时若给予利尿药情况也未必能好转,还可能招惹其他问题。老年人由于高龄,通常是坐多而活动少,小腿浮肿多半是生理性,夜间休息后能好转,适当增加活动可能有益。再如轻度血压增高的患者,完全不必用药;有的血压不稳定是由于睡眠或情绪不好所致,用降血压药是不解决问题的。

再次是做好医患配合。医生要把病情给患者讲清楚,医生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简化服药方法,患者要理解医生,并严格按医嘱服药。

总之,老年人用药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希望您学一点用药常识,学会自己观察疗效、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以及必要时减少某种药或增加某种药,以利于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要知道人体对药物是有耐受性的,有些药物还不宜长期服用。应根据病情分疗程、采用间断的、交替的方法给药。

先取食疗,而后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安全问题


老人用药要十分注意,因其体质与成年人不同,抵抗力相对减弱,因此用药要注意安全,对老年人所患疾病与所用的药物有所了解。

老年人多数体弱多病,服药机会也多。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80%患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35%的老人还不止患有一种疾病。可见,患病的老人多,老年病多,吃药亦多,从而由于服药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机会也多。有不少药物不仅能治好老人的病,也能给老人"造"出许多新病,这不能不引起老人们及其后辈的加倍关注。

一般来说,老年人用药要掌握好6条原则:(1)减少用药剂量。有人主张,从50岁起,每增加1岁就应相应减少用药量的1%。(2)改变服药次数。如每日服2次,改为每日服1次。(3)减少用药种类。(4)合理联用药物。(5)眼药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换药。(6)要重视药物的相互影响(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下面例举几种老年慢性病患者常服用的药物,在服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地高辛(狄戈辛、地戈辛):老年人患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脏病时,都用此药治疗。但此药安全范围窄,老年人的肾清除率比中青年低,故极易发生中毒反应。老人服用后,有50~95%的人感到疲乏、倦怠、食欲欠佳、恶心等。

这些症状可导致进食减少,进而造成营养不良,由此而引起一些新病。因此,任何一位服用地高辛的老年患者,如果体重明显减轻,就应考虑到中毒,应该停用地高辛,并咨询医生采取其他措施。

2.利尿药:患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老年患者常要服用利尿药。一些利尿药如速尿,在利尿同时,会使体内钾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血压过低等。老年人则更容易出现这些情况,因为老年人体弱,对失水、失钾特别每感,故老年人在服利尿药时,切忌偏食,一定要多补充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绿豆、豌豆、蚕豆、红豆、大豆,香菇等类食品及紫菜、海带、干贝类、虾仁、香蕉、花生等。

3.激素类药物:对于老年人来说,激素类药物是忌用药。老年人由于蛋白质需要量增加,维生素D和钙吸收减少,对激素类药物引起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特别敏感,而且停药后也不能恢复,特别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用此类药物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如果病情需要,非用不可时,必须充分补充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牛奶(羊奶)等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以及含钙丰富的蛋黄、黄豆、虾皮、豆腐、海带、干酪等。

4.镇静和抗焦虑、抑郁药物:人到老年,由于脑血管硬化和脑细胞老化,逐渐出现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睡眠紊乱、认识能力下降,不得不借助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来纠正思维和认识。然而老年人服用镇静药后,往往出现嗜睡、无食欲的症状,久而久之,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诱发其它疾病。若服用抗抑郁药则又会引起食欲亢进,营养过剩,偏嗜甜食,这对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非常有害。

总而言之,老年人用药必须备加慎重。做子女的要多注意家中老人的用药情况,有意识地替老人把好用药关,对老人所患疾病和所用药物要有所了解,并在饮食上注意相应的平衡和补充。

老年人用药原则


用药要有明确指征

用药前必须了解病人病史、用药情况、要仔细分析症状,明确用药指征,选择合理药物可用可不用时以不用为好有些临床症状,如失眠,抑郁等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得到改善。老年性便秘相当多见,若通过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加强腹肌锻炼就能改善症状。应尽量不用药。所以老年人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

尽量减少用药种类老年病人要应用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同时合用的药物

以不超过3-4种为宜。如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血管扩张药合用可造成老年人低血压,故应尽量减少合用,尤其大剂量静脉推注的药物更应注意。

避免不适合老年人应用的药物

如巴比妥类、镇痛美均可引起精神错乱,氟噻酮可引起尿失禁,利血平可引起抑郁产生自杀意念等,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滋补”药严重感染应用抗生素前最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不要频繁更换抗生素,以免造成二重感染,用滋补药要遵循“缺啥补啥、不需不补”的原则,既要辨证施补。又要合理配伍。由于抗衰老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对这类“滋补”药要做正确分析,老年人不可滥用

临床应用药物应尽量达到成本效果统一,应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对有较好疗效的药物不一定要用“洋药”或药价昂贵的药物,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少用贵重药。

老年人高血压用药


1、老年人高血压常用药

1.1、利尿剂: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氨苯喋啶等。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心力衰竭、哮喘或肺心病的高血压病人以及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病人。

1.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多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心得安)、钠多尔等。

1.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巯甲丙普酸)、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垛普利等。

1.4、钙拮抗剂(CCB):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钙拮抗剂适用于治疗伴有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

1.5、α1―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包括哌唑嗪、脉宁平、特拉唑嗪等。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前列腺肥大或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高血压病人应慎用α1―受体阻滞剂。

2、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多数都是服用降压药来进行降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有些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的现象,还有一些肾病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在出现高血压的时候,自己不要盲目乱用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多数高血压必须要终身服用药物,所以最好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中成药。

3、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出现肥胖的人都会出现高血压现象,因为全身的脂肪增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对心脏和心血管来说,会引起很大的负担,非常容易导致出现高血压。高血压跟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有一些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出现高血压的机率会非常高。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比如血管病,肾脏,脑病,内分泌疾病等等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老年人高血压用药误区

1、任性用药

老年人对高血压症状认识不深,经常出现凭自我感觉服药的现象。比如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间断服药;或者不测血压直接盲目服药的。殊不知,这些服药方式都是任性的也是错误的。

2、心急降压

有的老年人血压升高了,心急着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使血压骤降。有时候降压过快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

3、服药时间不对

血压在上午的时候达到最高,应在早上服用降压药,但是有些老年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容易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并发缺血性脑中风。

4、不信处方擅自用药

服药几天后血压并没那么快降下来,患者就觉得医生开的药没用。于是偏信广告或者采用熟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来服药,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

1、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哮喘安全用药百科》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老年人哮喘安全用药百科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