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抑郁症死亡率甚高!

【www.ys630.com - 患过肺结核的长寿老人养生】

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实施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高达30%。

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不感兴趣。渐渐地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比年轻患者更多也更严重的躯体症状,其中包括:严重失眠;便秘;心血管异常;无名疼痛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精神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记忆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下降,爱哭泣,不愿见人(即便是至爱亲朋),还可能有越来越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最后极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

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复发起积极作用。

ys630.COm精选阅读

老人常困家中易患抑郁症


老人少到组屋楼下与同辈交流,常困在家中独自面对家庭难题,患上抑郁症(Depression)的可能性较高。

本地一名精神病学专家的调查就发现,那些住在大巴窑组屋区内的老人,患上忧郁症的百分比,就比10年前住在牛车水的老人多3个百分点——达8%.比起早期南来定居在牛车水的先辈,现今居住在组屋区的老人,由于和同辈缺乏交往,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对两项研究进行比较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前一个研究在10年前进行,对象是约600个牛车水老居民。后一个是近期对大巴窑约2700名65岁以上的老人所作。发现居住在牛车水的老人,由于凝聚力较强,经常有跟同乡的亲朋戚友联系,因此患上抑郁症的比率只有5%,比大巴窑的8%少。

老人患上抑郁症,未必有什么特定的原因,但若他们长期受慢性疾病的折腾,再加上家庭问题的困扰,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而体弱多病又独居的老人更容易得病。他说,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有6%患上抑郁症。

然而,很多患者在病发初期并没有及时求医,一些家庭医生也没有诊断出早期抑郁症的症状,导致他们的病情恶化,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抑郁症在发病初期是相当难诊断出的,因为患者经常会向医生投诉他们头部、胸口或腹部疼痛。而一些医生也只是配给他们一般止痛的药物,因此他们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可能因为服用过多药物而损害健康。

严重的抑郁症会导致病人产生自杀的念头,本地华族的自杀率就比马来族高出许多。抑郁症的初期症状,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睡眠中断、胃口欠佳,而患者也会变得不合群,并且对平常喜欢做的事失去兴趣。柯以煜建议,当这些症状出现时,首先可向普通医生求诊,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再向心理医生寻求治疗。有80%的抑郁症患者在求医问诊后痊愈,其余的20%则需要依靠药物来控制病情。

一般上,若抑郁症患者能及时求医,痊愈的机会相当高。他说:“一些人不愿求医的原因,是以为服用控制病情的药物会上瘾,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了协助医疗人员尽早诊断出抑郁症,心理卫生学院将主办更多训练课程,计划每三个月训练40名家庭医生和护士。随着人口老化,患上精神病的老年人也有所增加。其中患老人痴呆症的人数,到了2020年,预料将从去年的6000名增加至1万4000名。

60岁以上老人易患抑郁症


子女事业有成,家庭生活无忧,但老人却总是感到闷闷不乐,甚至对原来喜欢的事情也完全提不起兴趣,有时还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不安;浑身也总是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专家指出,这很可能是老人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心理专家指出,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可达7%-10%。在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发病率更高达50%。此外,相比老年男性而言,老年女性得抑郁症的比例还要更高,应引起大家的警惕。

6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为7%-10%

60多岁的兰姨最近总觉得胸闷、心慌,而且睡眠很不好,还容易心烦。她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看了好几次,也做了心电图,拍了胸片,却都没发现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兰姨去了心理门诊,很快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在接受了治疗后,兰姨胸闷、心慌等症状才逐渐得到了改善。

“老年抑郁症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多发心理疾病,但目前无论是老人自身还是社会,对老年抑郁症的识别能力都还比较低”,珠江医院心理咨询、失眠门诊谭善勇博士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7%-10%,在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发病率可高达50%。

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自杀。他指出,对于没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患上老年抑郁症后也更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小贴士 培养兴趣爱好有助预防抑郁症

为了预防老年抑郁症,谭善勇建议老年人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子,“经常跟朋友出去喝喝茶、聊聊天、打打太极拳,让自己生活过得充实一些,多与乐观的老人交往,都有好处”。

此外,家人也要多关心老年人,多和他们聊天,“哪怕老人是在唠叨,也要耐心去听,周末带他们出去散散心”。他认为,社会也要多重视和尊重老年人,“让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老年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有生理、社会和遗传三个方面”,谭善勇表示,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开始退化,大脑内的三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下降,容易引发抑郁症。

在社会因素方面,老人退休后没了工作,收入减少,社会交往也减少,而子女往往工作太忙,与父母交流不够。如果配偶去世,老人则变得更加孤独。此外,如果老人的直系亲属中有人得焦虑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那么老人患老年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人更高。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得抑郁症”,谭善勇表示,老年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可达到2:1甚至3:1,“此外,一些个性相对内向、要强、凡事追求完美的老人,也较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如何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

“目前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心理和药物治疗两大措施,但这种疾病关键还在于早期识别、诊断”,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要有七大心理症状和两大躯体症状,如果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没有好转,应考虑前往心理门诊就诊。

心理症状:

1.核心症状:闷闷不乐,老是高兴不起来,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二时间都是这样。

2.兴趣索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家人给买了新衣服看也不看一眼,或是以前喜欢打麻将,现在朋友叫他去打也不想去,总觉得生活没意思。

3.疲乏无力,无精打采。

4.思考问题困难,做决定优柔寡断,行动迟缓,跟往常相比,好像变了一个人,有时甚至一个人发呆。

5.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尤其是身患疾病的老人,总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

6.莫名心烦,老是担心家人的安危,经常坐立不安。

7.悲观厌世,出现轻生想法。

躯体症状:

1.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或便秘。

2.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早醒或入睡困难。

男人患这病死亡率比癌症还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男士朋友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越发看重起来,大家都知道癌症的可怕,可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比癌症还要高,那么为了男人健康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预防工作呢?我们又有什么好的心脑血管治疗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文章中看看怎样保证心脑血管健康吧!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男人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的男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

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较好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是男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在城市中,每10个死亡病例就有4个是死于心血管病,比肿瘤死亡率还高。男人如何从源头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如何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加重?

主要病因有高血压、血液粘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疾病治疗

1、男人要保持心态平衡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2、男人要适当运动

心脑血管患的男人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3、空气负离子治疗

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

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

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

心脑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国25岁以上男人发病率逐步上升,特别是35~44岁男人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专家提醒,男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务必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

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实,如今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多地青睐年轻人。专家介绍,我国45岁以下男人的卒中发病率是7~15/100000/年,不仅有出血脑卒中,也有缺血脑卒中。

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国内一项针对2359例的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显示,18~45岁青年卒中占卒中住院人数的9.77%,缺血性卒中为63.6%。

调查显示,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步上升,特别是35~44岁男人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

脚是身体重要的一个部位,在生活中,人们想要去的地方都离不开脚,那么,男人健康跟脚有什么关系呢?男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到文中看看,男性保健方面的知识有哪些吧!

从男性的脚上,可以看出一些小秘密的哦!那么,男人脚上有哪些特征暗示能长寿呢?

身体的经络是相通的,脚部同样如此。我们在观察脚部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的脚部或多或少的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反映了身体出现的病症,当然,也不乏一些能够带来好的影响的情况。在脚部要是有它是能够显露出一个人非常的长寿。下面就来看看,到底是脚部有什么能够让你显露出长寿的一面。

一、大脚趾主寿

在生活中有大脚趾主寿的说法,是说男人脚趾长又大、脚部宽厚、实大的人是能够长寿的。反之,脚趾瘦小,脚部狭窄的人往往不会长寿。

这是因为男人脚部脚趾的气血、经络是相通的,以男人的小脚趾来说,这个部位是足少阴肾经的起源,这个部位要是粗大、厚实,显示了身体肾气是非常旺盛的;但是,当我们脚部的脚趾细小、皮薄则是肾气多衰的表现,能够显明身体的肾气并不充沛。

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晒日光能防心脑血管疾病

男人除了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外,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阳光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甚至延长寿命。

研究人员也发现,太阳紫外线能释放一种可降低血压的化合物,有助于降低男人血压,让人解压的一氧化氮,在晒太阳后水平会有所提升,因此阳光可让人心情开朗,有助于减少老人抑郁。

不过,专家提醒,在阳光下曝晒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因此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过于强烈时段。

预防心血管疾病从中年开始

办公族男人已成为心血管病青睐的对象。研究中心的一项针对北京市73家单位,近3万名1865岁职业人群的调查显示,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上班族男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达28.7%。曾经被认为是老年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办公族会被心血管疾病瞄上呢?

专家认为有三个危险因素

首先是压力过大,男人一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就容易导致冠脉痉挛;

其次,久坐会导致静脉回流不好,血液容易凝固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就可能发生心血管意外;

第三,男人缺乏运动,不经常运动会加速动脉硬化。

对于办公族男人的保健,首先要戒烟,烟对心血管影响最大。另外,重庆人口味偏重,一般人盐摄入都超标,易引发高血压。运动过犹不及,长时间坚持有氧运动对心血管有利。

办公族预防心血管意外,有两个重点:不要忽略偶尔出现的胸闷胸痛症状。

3050岁的男性,特别是认为自己身体很好的人,往往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哪怕只有一次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也要上医院。35岁以后要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

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前毫无预兆,来势凶猛。

调查发现,40岁以上的人,62%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问题萌芽或有心血管疾病,及早预防和治疗是关键。

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外,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此外,对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但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如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等)的人群。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了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希望大家要做好日常的预防,避免疾病侵袭。

结语:健康不是小事情,为了男人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平时的疾病预防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解了关于男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支招:关键是男人控制三种疾病

专家介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必须要控制好三种疾病,一是高血压,二是高血脂,三是糖尿病。

1.高血压

专家说,高血压病是男人一个隐蔽的杀手,许多男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建议成年人看病时,都应该测量一下血压。

即使不需要去医院就诊,成年人也应经常测量血压,一般至少每年需测量一次。

专家提醒,老年人不要一看舒张压比较低,就以为没事,这是因为老年人动脉发生了硬化,血管缺乏弹性,舒张压才表现得比较低,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此,老年人的血压一定要看收缩压,即上压。

2.高血脂

专家介绍,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男人动脉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

高血脂相当于血管里的锈。专家解释,其原理就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导致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使得血管硬化变窄,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会引起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结果就是导致心脏血管栓塞、冠心病、脑血管栓塞、中风。

总胆固醇5.72、甘油三酯1.70、高密度脂蛋白0.90、低密度脂蛋白3.64,都属于血脂异常的水平范畴。专家建议,成年人一定要定期复查血脂,并注意生活方式的治疗。

比如,限制高热量食物,增加体育锻炼。高甘油三酯的患者,还应适当控制主食,主要是淀粉类食物,每餐只吃八分饱即可。

3.糖尿病

专家介绍,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典型糖尿病表现主要是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部分病人以酮症酸中毒或昏迷的形式发现。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任何明显不适感觉,是在体检时发现的。

专家提醒,诊断糖尿病主要看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两个指标。

当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mmol/L时即为糖尿病。

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引起心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白内障等并发症。

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当发现糖尿病时,不必马上进行药物治疗,男人可以先通过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的方式进行控制,如果2~3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专家说。

老人抑郁症 重在防御


有些老年人情绪低落,整天焦虑不安,还伴有胸闷、气短、失眠等表现,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罹患了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表现如下:

轻度情绪障碍据调查,在失业、生活困难或患有各种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有48%的人表现精神抑郁。这些老人很少与他人接触交谈,生活寂寞,加上亲友、同事、熟人久别或离世,更容易出现抑郁。身患疾病或经济困难的老人心情抑郁者较多,轻者表现为悲观、消沉、自卑,重者可发展到想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疑病性抑郁症 常从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整日忧心忡忡。有一位老人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他怀疑是癌症。尽管用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他仍然心情不畅,焦虑不安。后来又发生便秘,更加重了思想负担。只要一日不解大便,就惶惶不安,犹如死期临头。其实大便秘结、胃肠不适是疑病性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由于疑病情绪日趋严重,病人的焦虑、烦躁、自杀等念头更为严重。

反应性抑郁症 也叫外因性抑郁症。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是由于某种生活事件而发病的,如身患重病、配偶死亡以及发生不幸等。这类病人没有自责自罪,谈话内容与其现实遭遇密切相符,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抑郁不安之中,有时还伴有强迫和恐怖的倾向,在情绪激动时有自杀念头,有的人可出现与精神创伤有关的片断妄想和幻觉。

隐匿性抑郁症 这种病是在神经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老人的情绪障碍容易被家人忽视,直到老人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时,才被送往医院治疗。老人在主诉中常会流露出消极、不安、焦虑、悲观的情绪变化。

内因性抑郁症 主要表现有动作迟缓、自责、自卑、疑病妄想和躯体方面的各种叙述。可见日渐消瘦、胃纳减少、失眠严重,尤其早醒。严重者无法接触,甚至有痴呆表现,但如能积极治疗,症状可很快消失。

老年抑郁症预后良好,很多病人可自行缓解。对于抑郁情绪严重的,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心理疏导为了更好地度过晚年,避免孤独、寂寞,老人尽可能和儿女们住在一起。如因条件所限不能住在一起,儿女们要常常看望老人。老年人也应体贴儿女,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此外,多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和娱乐活动,把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样不仅增加了生活乐趣,还能保持智力不衰。药物治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种类很多,如三环类多虑平、阿米替林以及四环类麦普林等等。但这些抗抑郁药必须由医师根据病人的情况选用,患者应按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日光疗法在冬季以及阴雨连绵的季节,老年人最易发生抑郁症。这与他们大脑垂体中松果体激素分泌失调,导致生物钟节律变化有关。因此,在冬季或阴雨天气利用室内灯光照射,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

细心关注老人抑郁症


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实施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

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立春理是万念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不感兴趣。渐渐地,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比年轻患者更多也更严重的躯体症状,其中包括:

严重失眠。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可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即所谓的“睡眠感丧失”),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便秘。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心血管异常。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中快或某些冠心病症状。

无名疼痛: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出现失眠、便秘、心悸等躯体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诸如头痛、心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症状,而且患者以说不准。患者服止痛药无济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药疼痛又会缓解、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周期性发作,时重时轻,即便在同一天中,关头轻重也可不同,一般来说,上午较重,而晚上较轻。随病情的发展,特别是精神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记忆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下降,爱哭泣,不愿见人(即便是至爱亲朋),还可能有越来越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最后极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反过来说,和睦、温暖的家庭和“交际圈”本身就是一贴良药,有助于患者度过灰色的抑郁期。

鉴于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专家们重申,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郁症,原因是其一生中影响激素分泌的“非常时期”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等。而绝经期妇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要是当时未经科学、彻底治疗。往往又会拖成慢性抑郁症并在老年期反复发作,大大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各国对抑郁症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共识有:引发抑郁症的根本原因系患者脑部民分的失衡;抑郁症虽属“疑难病症”,但也绝非不治之症;包括老年抑郁症在内的抑郁症也能有效预防等等。

目前,每年都有10余种疗效明显的新药推向市场,一般服用同和周后抑郁症状即会减轻或消除。此外,药物治疗如再辅以心理治疗,效果往往更好。

专家们强调,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专家们建议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复发起积极作用。

关爱 让老人远离抑郁症


正在许多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婆婆也曾是儿媳》中,主人公是一位退休在家的婆婆,她患上了老年抑郁症,闹出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搞得儿子一家人心身疲惫,还把儿媳妇田歌逼到悬崖边上去自杀。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我国约有3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像田歌的婆婆这样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占了三分之一,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她们激素分泌的“非常时期”较男性多有关,如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而绝经期妇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

老年抑郁症十分隐蔽,老人自己和家里人不易察觉到,早期常被误诊为心情不佳引起的郁闷,大不了被怀疑患有神经衰弱。如果轻度老年抑郁症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有可能发展为重度抑郁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抓住其蛛丝马迹的症状,做到尽早诊治,争取治愈。

抑郁症老人发病时会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和容易疲劳,但有不少老年抑郁症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身体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

很多家属认为食欲、睡眠不好是普通疾病,结果吃了很多药,老人的病情就是不见好转。患者和家属谁都想不到,这种情况其实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因为情绪不佳是身体出现异常的源头。

老年人抑郁症往往还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有些表现与痴呆类似,医学上称为假性痴呆。另外,有些患者以身体不适、焦虑心烦为主要表现,这些患者的情绪低落不太明显,给老年抑郁症的识别和诊断带来困难。

老年抑郁症一般有明显的症状特点。

一是大部分病人常有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兴趣下降、有孤独感,甚至自卑和绝望。

二是患者常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因小事常与家人争吵不休。

三是有的患者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依赖性强,遇事犹豫不决,活动减少,回避社会交往,行动缓慢,卧床时间增多,反应迟钝,对问话不立即回答,交流困难。

四是多次出现自杀举动。上述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周期性发作,时重时轻,一般来说上午较重,而晚上较轻。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心理治疗,因为和睦、温暖的家庭和“交际圈”本身就是一贴良药,有助于患者度过灰色的抑郁期。

首先,亲属们要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都应安排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鼓励老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建立相互关怀和友谊,并从中获得成就与满足。

其次,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如选看一些电视风光片、音乐片和喜剧片,有条件的可参加一些老年社会活动,组织全家人出去旅行等。

家属要鼓励老人坚持服药,并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切不可随意增减药物,以免造成治疗前功尽弃。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医生还是家属,都要注意防止病人发生意外。因为这种病人往往有自杀企图,且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凡能成为病人自杀自伤的工具都应管理起来,并妥善保管好药物,以免病人一次大量吞服,造成急性药物中毒。

老人摆脱抑郁症的小贴士


心理专家指出,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可达7%-10%。在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发病率更高达50%。此外,相比老年男性而言,老年女性得抑郁症的比例还要更高,应引起大家的警惕。

6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为7%-10%

60多岁的兰姨最近总觉得胸闷、心慌,而且睡眠很不好,还容易心烦。她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看了好几次,也做了心电图,拍了胸片,却都没发现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兰姨去了心理门诊,很快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在接受了治疗后,兰姨胸闷、心慌等症状才逐渐得到了改善。

“老年抑郁症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多发心理疾病,但目前无论是老人自身还是社会,对老年抑郁症的识别能力都还比较低”,珠江医院心理咨询、失眠门诊谭善勇博士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7%-10%,在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发病率可高达50%。

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自杀。他指出,对于没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患上老年抑郁症后也更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小贴士 培养兴趣爱好有助预防抑郁症

为了预防老年抑郁症,谭善勇建议老年人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子,“经常跟朋友出去喝喝茶、聊聊天、打打太极拳,让自己生活过得充实一些,多与乐观的老人交往,都有好处”。

此外,家人也要多关心老年人,多和他们聊天,“哪怕老人是在唠叨,也要耐心去听,周末带他们出去散散心”。他认为,社会也要多重视和尊重老年人,“让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老年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有生理、社会和遗传三个方面”,谭善勇表示,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开始退化,大脑内的三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下降,容易引发抑郁症。

在社会因素方面,老人退休后没了工作,收入减少,社会交往也减少,而子女往往工作太忙,与父母交流不够。如果配偶去世,老人则变得更加孤独。此外,如果老人的直系亲属中有人得焦虑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那么老人患老年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人更高。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得抑郁症”,谭善勇表示,老年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可达到2:1甚至3:1,“此外,一些个性相对内向、要强、凡事追求完美的老人,也较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如何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

“目前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心理和药物治疗两大措施,但这种疾病关键还在于早期识别、诊断”,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要有七大心理症状和两大躯体症状,如果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没有好转,应考虑前往心理门诊就诊。

心理症状:

1.核心症状:闷闷不乐,老是高兴不起来,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二时间都是这样。

2.兴趣索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家人给买了新衣服看也不看一眼,或是以前喜欢打麻将,现在朋友叫他去打也不想去,总觉得生活没意思。

3.疲乏无力,无精打采。

4.思考问题困难,做决定优柔寡断,行动迟缓,跟往常相比,好像变了一个人,有时甚至一个人发呆。

5.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尤其是身患疾病的老人,总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

6.莫名心烦,老是担心家人的安危,经常坐立不安。

7.悲观厌世,出现轻生想法。

躯体症状:

1.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或便秘。

2.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早醒或入睡困难。

测试:老人是否患上抑郁症


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人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达30%。

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不感兴趣。渐渐地,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比年轻患者更多也更严重的躯体症状,其中包括:

严重失眠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便秘

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心血管异常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变快或某些冠心病症状。

无名疼痛

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诸如头痛、心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症状。患者服止痛药无济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药疼痛又会缓解、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周期性发作,时重时轻,即使在同一天中,轻重也可不同,一般来说,上午较重,而晚上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精神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记忆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下降,爱哭泣,不愿见人,还可能有越来越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最后极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不利康复。反过来说,和睦、温暖的家庭和“交际圈”本身就是一帖良药,有助于患者度过灰色的抑郁期。

鉴于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专家们重申,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郁症,原因是其一生中影响激素分泌的“非常时期”较男性多得多。而绝经期妇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症状。要是当时未经科学、彻底治疗,往往又会拖成慢性抑郁症并在老年期反复发作,大大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各国对抑郁症病因的研究,取得了共识:引发抑郁症的根本原因是患者脑部分泌的失衡;抑郁症虽属“疑难病症”,但也绝非不治之症。包括老年抑郁症在内的抑郁症也能有效预防。

目前,每年都有10余种疗效明显的新药推向市场,一般服用后抑郁症状能减轻或消除。此外,药物治疗如再辅以心理治疗,效果往往更好。

专家们强调,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专家建议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晚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症状复发起积极作用。

男人不常刮胡子死亡率高


布里斯托尔大学(Bristol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对2438名威尔士中年男子进行观察,分析刮胡子和心脏冠状动脉疾病与中风的关联。研究人员指出,不是每天刮胡子的男士更容易有心脏病或中风。

研究人员在美国传染病学期刊(Ameri-canJournalofEpidemiology)发表报告称,在这项为期20年的研究中,已经有835人死亡。而总体来看,不是每日刮胡子的人有45%故去,而至少每日刮一次胡子的人则有31%辞世。不是每日刮胡子者死亡人数多,与他们吸烟者较多以及生活习惯较差有关,但研究者表示,这还不能解释为何他们中风几率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不是每日刮胡子者大多未婚,而且多为蓝领阶级劳工;他们享受性高潮的次数较少,身材较矮小,而且易患心绞痛。

社会医学系的亚伯拉罕(ShahEbrahim)教授在声明中说:“不常刮胡子者死亡率较高,可能是抽烟和一些社会因素所造成,但是也有小部分是受荷尔蒙影响。”

他表示,不是每日刮胡子的男士较少享受性高潮,可能是因为其男性荷尔蒙较低,或单纯因为未婚,所以进行性行为的机会较少。

至于中风几率高,有一个可能解释是,他们体内性激素的循环水准,可能影响了脂肪在动脉中沉积的程度。

容易被老人忽视的抑郁症


权威调查表明曾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稍多点的老年人病情常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常想到死亡,在那些患有癌症、心脏病、中风的老年人中,抑郁更是普遍存在。老年人对于所患的抑郁十分容易被忽视,通常有以下一些原因:

1.被疾病疏漏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增多,如高血压、心脏病、老慢支、胃溃疡、关节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是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情沮丧,无奈抑郁。另外有些疾病的本身存在抑郁的症状,如痴呆、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能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思虑、食欲不振等。所以有时就很难区分是疾病的抑郁表现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因此老人容易在关注躯体疾病时忽视心理问题的存在。提示抑郁症有价值的迹象有:社会功能的退缩,失败无望或应受惩罚的感觉增强,对生活缺乏意义,经常想到自杀等。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有一项研究发现,前者的50%,后者的35%会患上抑郁症。

2.被药物引发许多老年人需要规律地服用多种药物以治疗自己的躯体疾病。有些药物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利血平)、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但是每种药物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因药物引发抑郁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3.被不适掩盖典型的抑郁症都有较深的持续性情绪低落和消极悲伤。而老年人的抑郁却不是十分典型,看不出心境的恶劣,也没有想自杀的念头,但取而代之的是持续性的疲乏,无故的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食欲胃纳变差,五更泄泻经常,注意记忆下降等等。所以老年人的抑郁症很容易被家人和普通医生忽略。许多老年人也都关注和强调他们只是感到疲乏、消瘦、睡眠差等不适而否认自己已患有抑郁。

4.被丧偶忽略在有压力的社会生活事件中丧偶对人的心理创伤最大。丧偶后,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经济情况,起居环境都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和处境是一个心身的考验,度过这个适应性生活阶段又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懂得在这期间存在着患抑郁症的危险性。不要以为丧偶心境不好是理所当然,应清醒地认识到继而进入的抑郁状态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危险。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患抑郁症死亡率甚高!》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患过肺结核的长寿老人养生”专题。

老人患抑郁症死亡率甚高!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