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重

2019-10-07

夏季养生重养神

夏季养生重养心。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在四季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养生重养神”,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夏季是以高温高湿为特点的,用中医的理论说就是夏季暑湿当令,人类做为大自然的一个成员,人体的气机要与外界的特点相适应,所以人体的五脏也处于暑湿的状态,很容易形成内热而导致情绪的波动,出现心烦意乱、急躁易怒、坐立不安等情况,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夏季通过养神来调节情志,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精神内守助养神

古人认为,精神内收而不外放,精力集中而不分散,是养神最好的办法。现代人很容易受到外面世界的诱惑,基本上从早上起床一睁眼就不断的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很少有闭上眼睛来避开干扰的时候,眼睛受到刺激,心神就会随之而动,所以在夏季要注意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闭目养神,让心定下来,对于稳定情绪很有好处。

改善环境促养神

人的心境很容易随着外界的环境而改变,在炎热的夏季,为自已创造一个荫凉、安静的小环境,能够使人燥动不安的心神变得安定下来,因为天气的影响而产生的暴躁、愤怒等不良情绪也会逐渐消失于无形之中,所以在夏季,可以选择在树林、河边等通风、氧气充足且遮荫的地方来休息,有助于养神。

参加活动来养神

在夏季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对于安定心神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我们熟知的书法、绘画、下棋等业余爱好,都可以一方面转移人的注意力,不让人过多的考虑天热的烦恼,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修养,增强人们自我调整情志的能力,这些对于养神都是十分有利的。其它的一些如散步、垂钓、打太极拳等活动,对调节情志也有不错的作用,尤其是在树荫之中垂钓,既能消暑,又能集中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养神方式。

扩展阅读

2020夏季养生重养阳


养生导读:在一年四季中,2020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因此,在2020夏季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养阳。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也就是说每天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

一、2020夏季要养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我们指出2020夏季应该遵循的养生准则。养阳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阳是一种向外发散的状态

夏天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繁华的季节,2020夏季养阳就是培养人体一种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因此人们应该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相应,夏天可以适当晚睡而早起,积极地参加户外的活动。通过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身体对暑热的耐受性,并使阳气得以宣发。暑热的气候容易使人烦躁,所以要注意养性,避免心急燥热,通过运动发汗等方式把体内的郁闷宣泄出去,使身体顺应2020夏季宣发生长的状态。

夏季养生要做好这3点:清心、养神、护脾胃


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它的来临意味着春天结束。立夏后,气温明显升高且稳定,天气越来越热,这种气候会让人出现躁动情绪,脏腑也会跟着不安。因此,立夏后,更应注重清心、养神、护脾胃。

清心。中医认为,心通于夏气,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也最强。由于夏季炎热,人的身体也会出现头晕乏力、坐立不安、心情烦躁等问题,因此,立夏后要注重清心除烦。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食疗方——浮小麦百合粥。浮小麦10克、百合10克,煮粥食用。浮小麦养心、安神、益气,百合可清心解烦躁,两者搭配效果很好。需要注意,浮小麦性偏凉,虚寒体质及经期女性尽量少用。

养神。立夏后,天气闷热干燥,中医认为,“热可生火”, 容易导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从中医理论看,每天的11点~13点为心经活跃时段,建议上班族或老年人应在此时间注意养神,可通过午休为身体储备能量。午休时,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长期坚持午休可生发心气、温煦脏腑、养神护体。

护脾胃。夏季雨水增多,很多地区暑热潮湿,加上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冷饮,令“喜燥恶湿”的脾胃很容易受伤,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容易困倦等症状。因此,立夏后建议人们切勿贪一时之快而吃过多寒凉食物,可以新鲜果蔬代替,比如西瓜、桃子、草莓、黄瓜、绿豆等都是很好的清热利湿食物。还可在饮食中加入山药、薏苡仁、莲藕、山楂,煮粥煲汤皆宜。

夏季养生重养阳 做到这些好养阳


夏季的时候天气炎热,因此很多人在这时候就觉得自己应该注意防暑了,会选择每天都吹空调电扇了,而且还会大量的吃冷饮,但是大家知道吗,在夏季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去注意的反而是养阳哦,那么在夏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养阳比较好呢,一起看看吧。

养心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黄帝内经》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同时夏天出汗多,也是伤心阴、耗心阳最多的时候,故中医在四时养生理念中主张夏天需以养心为主,养心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了,需要我们大家重视起来哦,如果在夏季的时候不能重视,那么就容易出现各种的问题哦。

除湿

除湿,是我们在夏季需要着重关心的一个问题。从气候来讲,夏天除了热就是湿,特别是七八月份,雨水最多的时候,湿气容易增加。阳气和湿气,就像阴阳一样,也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夏日里既要养阳又要养阴,还要除湿,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把湿气去除了,那么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无疑就是很有好处的,对于现代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了,是我们大家在夏季养生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了哦。

养阴

中医认为阴阳和合才能有健康的机体,在我们强调补阳的时候,滋阴也是非常重要的。单纯补阳,可能造成阳亢阴衰,不仅不能解决心阳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心阴受损。

所以夏季养阳的原则应为“三分补阳七分补阴”,“三”和“七”是代名词,并不是代表数量,即在补阳时不要忘了养阴,养阴的同时阴也可以生阳。夏天出汗特别多,所以既要使阳气牢固固守,防御疾病,又要使阴气充足,确保足够的物质基础来补充阳气,和阳气协调,确保身体健康,阴阳平衡才是最好的哦,否则对于身体健康没有好处。

经过了我们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夏季的养生就能有更多的了解了吧,可以发现夏季的时候很多人在养生方面都是存在误区的了,我们在夏季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养阳了,只有重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保健好身体哦。


仲春如何养生 养神春捂好习惯


春季应该如何去调理体质的呢?仲春大家都知道是几月份的吗,仲春如何养生,指的是四月份。如何养生呢,春捂秋冻大家都知道,养成这个好习惯,同时也要去了解一些保健的方法,下面的这些小方法是不错的选择,一起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1、以“养神”融入自然

《黄帝内经》指出“以使志生”,就是说人们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人要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在平日,注意品德的修养,少私寡欲,知足常乐,使自己的心境自然平和。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调节,避免急躁、焦虑、忧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读书、绘画、书法、雕刻、音乐、种花、钓鱼等活动,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春季要有一个好的精气神,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不要焦虑急躁。

2、晚睡早起要“春捂”

春季要早起晚睡觉,多到室外走走,放松放松自己。但是不要急于“晚睡早起”,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人体应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转变自己的睡眠习惯。春季,天气乍暖还寒,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忽高忽低,人最容易着凉感冒,还易导致引发其他疾病,所以要做好“春捂”。春季要注意及时的添加增减衣物,不要及早的脱去保暖衣服,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当的春捂是很重要的,以免早晚温差大,导致感冒的情况出现。

关于仲春时节的一些养生方式和小常识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仲春时节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哦,比如说要早起晚睡,顺应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保健常识。


冬季养生须重“藏”


冬季气候寒冷,阴气极盛,万物敛藏,人体新陈代谢亦趋缓慢。因此,藏是冬季养生的主题。具体须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早睡晚起,避寒就温。

冬天日照时间短,天地闭藏,早晚寒气重,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保持身体温暖,以养身体阳气;晚起可避日出前之严寒,以养身体阴气,使体内保持阴平阳秘,免遭寒邪袭击。

古今养生家都重视冬练三九。风雪练精神,又练体魄,可增强抗寒防病能力,防止冬胖。可选择步行、慢跑、拳剑、气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项目。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锻炼中须预防感冒、冻伤或宿疾复发。

四、食药调理,辨证进补。

冬季肠胃消化吸收力强,食用补品易蓄存收藏,健身效果好。因此,除加强饮食调补外,还可施以药补,如选用人参、鹿茸、黄芪、党参、阿胶、枸杞等,老人可服药酒、药膳。但人体病症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三分,进补须辩证。最好由医生指导,滥补无益。

夏季养生重养神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