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养阴

2019-10-12

立秋养生应养阴去湿 预防为主

去湿重养生知识。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如何在四季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立秋养生应养阴去湿 预防为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秋了,也进三伏(末伏)了,气象预报说本周晴天很少露面,多云和雷雨天气将交替登场,周最高气温33度。民谚有早立秋凉飕飕(上午立秋),晚立秋热死牛(下午立秋)之说,今年立秋正好是在晚上,加之近日雨水偏多,温度仍然较高,空气闷热潮湿,湿热交蒸,因此,人们在养生方面应以养阴防暑去湿、预防秋季病为主。

从养阳到养阴

天津市南开医院脑病科孟凡征博士介绍,立秋后天气依然闷热,严格说在气象学上还不能算真正的秋天。可以说,此时正是夏、秋交替时期,养生既要照顾到夏末的炎热,又要力求平稳过渡。

天津市三中心医院中医科张桂芬主任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也就是说,人们在养生时,应顺应四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立秋后,天气从炎热转为寒凉,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

饮食 偏酸润肺

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孟博士说,酸味起到收敛肺气的作用,而辛辣则起到发散泻肺的不良作用。秋天是收的季节,不可发散,因此可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另外,《金匮要略》有秋不食肺之说。张桂芬主任介绍,夏天对人体消耗极大,秋季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又有了燥气,也就是常说的秋燥。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因此,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木耳、扁豆、枸杞、兔肉、黄鳝、鲫鱼等。《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可以适当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生地粥。当然,也不能忘记去除体内湿邪。因为湿邪易困脾,使脾阳不畅,运化不利,损伤脾气,生痰,伤肺。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枇杷、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萝、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养脾生津。

进补 防燥不腻

很多人认为秋天应该进补,贴秋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夏季出汗多,易苦夏,人体体能消耗很大,使人心烦意乱、疲倦乏力,尤其是体质偏弱或者有慢性病患者更甚,可在秋季适当进补,以补充一夏天的体能透支,提高体质,迎接冬天的来临。

但由于刚刚立秋,此时进补与中秋、深秋还有所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循序渐进,以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为佳,不提倡过早过多食物油腻食品和羊肉等过于温热的补品。否则极易使原本伤津的胃肠道负担过重,诱发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可以用莲子、桂圆、黑芝麻等煮成汤粥食用。

运动 不在冷水中游泳

立秋之后,虽然初秋气温依然较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气温温差逐渐加大,应注意增减衣服,特别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俗语有立秋十八天,河里无澡洗的说法。孟博士在此强调,立秋后再过十八天左右,虽然气温依然很高,但是河水和室外泳池,特别是深水处的水温逐渐变低了,不适合像夏季一样在河里游泳了,否则容易受寒得病。

疾病 冬病夏治最后一伏

孟博士说,冬病夏治是依据自然界阴阳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的传统治疗方法。本市今年开展冬病夏治的单位如南开医院、中医一附院、中医二附院、市公安医院、中医药研院附属医院等,由于特色突出、疗效确切,获得了较多市民的肯定。

如今冬病夏治进入最后一伏,也希望患者抓紧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冬病夏治适合于慢支、骨关节病等慢性病,常用的手段有膏药、内服中药等。另外,部分皮肤病如牛皮癣患者也可以尝试夏季温泉洗浴,这也是被实践证明对部分患者确有疗效的辅助疗法。

预防 秋季常见病

据天津市三中心医院中医科张桂芬主任介绍,往年立秋后,临床上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胃肠炎等病例较多见。主要原因是秋季经常出现气温突变,冷热不均,人体新陈代谢受到抑制,不能及时适应变化。

相关知识

秋令时节应养阴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的养生保健。记者近日从深圳市同善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同善养生馆了解到,不少上班族在下班后开始热衷到养生馆养生,养生馆的药膳食补、循经推拿(药浴熏蒸)、中医足疗等养生项目每天都爆满。养生专家指出,秋令时节需养阴,饮食要注意“滋阴润肺”。

传统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气养、神养、行为养等,形式有很多,如吐纳、导引、针灸、食疗等。随着秋季的来临,食疗养生更为重要。同善养生馆高级药膳师蒋兴菊介绍,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长,自然界由生发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养生的原则,秋冬应养阴。中医认为,秋季气燥,燥易伤肺,肺气虚则易感外邪,滋生疾患,故秋季应润燥、滋阴、润肺。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还应“少辛增酸”,宜清淡。因此,应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百合、银耳、木耳、淮山、鲫鱼、黄鳝、黄鱼、鸭肉、兔肉、鸡肉、莲藕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

记者从同善养生馆了解到,遵循以上养生原则,养生馆也适时推出川桔螺片汤、贝母甲鱼汤、黄精猪手、黄芪鸡片、天麻鳝舞、缤纷淮山、四季小炒、养生黑米饭、益气酒、滋阴酒等养生食谱。食谱营养合理的搭配,让顾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更能吃出健康。

养生馆秋令养生膳食:

玉参老鸭汤

原料:老鸭北沙参玉竹麦冬百合

功效:滋阴清补,生津润肺。本汤是清补佳品,汤中北沙参性味甘寒,功能滋阴清肺、养胃生津、除虚热;玉竹性味甘寒,有养阴润燥的作用,两味合用滋补养阴力大。老鸭有滋阴补血之功,俗语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用于调补、食疗时,多选用老鸭,《本草求真》还认为鸭“食之阴虚亦不见燥,阴虚亦不见冷”。合而为汤,滋阴清润、去疾补虚。尤适用于阴虚诸症,如肾阳不足之肠燥便秘,或肺阳不足之干咳劳热,或胃阴不足之渴饮烦燥等,亦用于病后体虚或糖尿病属阴虚者。

立秋养生的要注意七个方面 秋季养生以养肺为主


秋季养生以养肺为主

立秋以后气候由热转凉,整个秋天气候以燥为主,燥伤肺。伤肺后,容易出现咳嗽、咽炎、感冒等病症;伤脾后,多出现肠胃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拉肚子、肚子胀、胃溃疡、胃痛等病状。此外,湿盛也容易诱发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症状,所以这个时期要多利湿。秋季养生,应以润肺、补肺、养肺为主。

秋季养生润肺应多食百合、山药、莲子、莲藕等食品,补肺可以多吃杏仁、薏仁,养肺应多食蜂蜜、雪梨。此外,应多吃一些酸味食品来收敛一下肺气,酸葡萄、酸苹果、酸石榴对收敛肺气有很好的效果。不应该吃辛辣食品。

在精神方面,秋天对应的是肺脏,而肺脏在情绪中主悲伤和忧愁,所以为了保护肺脏,不应过悲过忧。

在运动方面,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运动锻炼出汗之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感冒。

立秋养生的要注意七个方面

8月7日是立秋,但天气还是很炎热,在这个时期,立秋吃什么养生?有什么养生的原则呢?下面来看看立秋养生妙招。

一、养肺先要宁心神

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

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二、起居有度适秋凉

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秋收”。进入深秋以后,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着衣要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如果邪风侵入,容易中风。

三、秋补宜滋阴润燥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开始“食肉进补”。对此,在饮食调养方面,要按照《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

可食用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药膳,因为它们性偏凉,应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和药膳。

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注意不能超量运动,且尽量减少剧烈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冬季食疗养生应遵守“秋冬养阴”原则


导读:传统养生观念讲究不时,不食,什么时候吃什么菜。因此,应季食物一向被认为是健康首选。

冬季健康饮食首选这些食物

到了冬季,人们普遍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些干燥。中医认为,肺与季节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宜多食用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

冬季健康饮食宜首选哪些食物呢?

据现代营养学家们的介绍,适合冬季食用的食品:

暖性的肉食有狗肉、牛肉、鸡肉、龟肉、羊肉、虾肉等;蔬菜有黄豆、蚕豆、胡萝卜、葱、蒜、韭菜、芥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栗子、杏脯、橘子、柚子等;还有红糖、糯米、羊乳、松子等。

那么,冬季健康饮食宜首选哪些食物呢?

第一,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大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第二,黄鳝。秋冬食鳝,不但补益力强,而且对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冬季饮食中,如烧鳝段、清炖鳝段、炒鳝丝、黄鳝粥等,均为保健美食。

第三,栗子。栗子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第四,红枣。红枣具有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功效,如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炖食,效果更好。

第五,鸡汤。冬天是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其预防办法之一是喝鸡汤,尤其有益于儿童。据分析,母鸡脂肪具有增强支气管黏膜分泌和化痰的作用。此外,鸡肉中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黏膜分泌,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感冒鼻塞及治疗咽干、咳嗽等病症大有裨益。

第六,动物内脏。动物的肝、肾、心等内脏所含的维生素B2很多。冬末春初,由于气候干燥,不少人嘴唇干裂,易患口角炎,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所致。

第七,海带。海带含碘多,碘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状腺激素有产热效应。所以,冬末春初,适量食用海带,具有较好的御寒作用。

冬天特有的10种好食物

南瓜:

南瓜是冬季蔬菜中多才多艺的一种,蒸烤、炒菜、煲汤均可。

它鲜艳的橙色源于其富含的胡萝卜素,这种强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柚子:

酸甜多汁的柚子被称为冬日完美水果。

柚子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番茄红素,这两种营养素都是强效抗氧化剂,有抗癌功效。

球芽甘蓝(一种乒乓球大小的甘蓝):

1斤的球芽甘蓝,要比1斤柑橘富含的维生素C多50%。

维生素C不仅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还能帮助人体抵御寒冷。46个球芽甘蓝,就足以满足成人全天所需的维生素C。

球芽甘蓝烹调需要较长时间,炖肉、煲汤时可以放些。

紫甘蓝:

十字花科蔬菜品种繁多,其中的紫甘蓝是冬季蔬菜中营养的集大成者。

它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还因高效的消炎作用而闻名。

凉拌或水煮甘蓝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的上好选择。

西兰花:

西兰花能提供维生素A、C、K和叶酸,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钙、锰和铁。

它富含叶黄素,可以保护眼睛,减少白内障和黄斑变性 。

萝卜缨:

在欧美国家,医生们常会嘱咐萝卜要带着叶吃。

一份凉拌萝卜缨就能完全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A和K,以及55%的维生素C和27%的叶酸,和10%的钙和锰。

立秋养生 重点养肺


《黄帝内经》中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意思是说: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根本。懂得养生的圣人在春夏两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两季保养阴精,圣人遵行它,愚蠢的人违背它――

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虽过,白天仍然很热。

其实,通常所说的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几个节气。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白露过后,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在这样的季节里,该如何调节人的饮食起居和运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大庆油田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宁桂芝。

宁主任说:四季养生,我们已经介绍了春养肝和夏养心,那么,立秋过后该养什么呢?立秋过后,人们的饮食应以防秋燥为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因此,秋天宜养肺。

立秋后天气渐凉,风干气燥,易引起燥咳。燥咳的症状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痰难咯出,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因此,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每日冲一杯蜂蜜饮用,是一个不错的好习惯。

立秋饮食 喜酸戒辣

防秋燥,宜食用滋阴润燥之品。性略偏甘酸凉为宜,不宜吃辛辣,宁主任说,选用的食物和药物包括梨、甘蔗、木耳、香蕉、蜂蜜、百合、天冬、麦冬、沙参、山药、银耳、藕、鸭肉、柿子、芝麻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秋季饮食除了以酸、润为主外,还须注意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以免饮食自信,肠胃及伤。

下面推荐几款秋季的养生膳食:

蜂蜜萝卜汁:白萝卜400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包好榨出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吞服,一日三次,连服3-5天。本方对便秘者疗效更佳。

杏仁炖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

川贝炖雪梨:取雪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贝母冰糖汁:川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内,加水150毫升,隔水炖煮20分钟即可,早晚各一次,连服3~5次。

陈醋冰糖汁:冰糖100克捣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陈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即可服用,可在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5毫升,可长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最佳。

立秋后运动 耐寒训练为主

秋天天高气爽,非常适合户外运动,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宜剧烈,避免大汗,衣着可单薄些,也有利于耐寒锻炼。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体弱易感冒者,可以从这个节令开始洗冷水浴,增强体质,减少冬季患感冒的几率。

不少青少年儿童,因为缺乏必要的体育运动,身体抵抗力低,秋冬季节易发感冒等疾病,立秋过后这段时间是对他们进行耐寒训练的最佳时机。冷水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支气管炎有一定效果。

洗冷水浴前一定要活动身体至发热,之后将冷水先抹在脸、手臂和大腿等处,让身体逐步适应,然后再用冷水冲洗全身,且要边冲边摩擦身体。冷水浴适合18~50岁的人群,有关节炎、风湿、脾胃虚寒及心脏病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耐寒锻炼项目还包括:步行、太极拳、骑自行车,锻炼者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兴趣来选择。

大暑养生食谱:清热祛湿为主


导读:大暑到,你准备好大暑养生食谱了吗?大暑时节的气候是高温多雨,饮食要清热祛湿。所以大暑养生食谱要以清热祛湿为主,不妨试试小编推荐的几道菜谱。

大暑养生食谱

时下正是大暑节气,暑热中还夹杂着湿气,容易出现燥热上火、暑湿困脾、津液损伤等状况。人们要少食煎炸、辛辣、温补的食物,饮食要以清热祛湿为主。下面小编推荐几款大暑养生食谱,帮你清热祛湿。

1、薏苡仁冬瓜猪肉汤

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暑湿的保健。

2、淮山赤小豆冬瓜猪腱汤

材料:赤小豆50克,淮山药25克,猪腱肉500克,冬瓜6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将赤小豆、淮山、陈皮洗净、浸泡,陈皮去瓤;冬瓜刮皮,洗净,切块状;猪腱肉洗净,整块不刀切;将材料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煮沸;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油、盐即可。

功效: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那必是赤小豆莫属!冬瓜不寒不热,很正气,有清热、清暑、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而淮山药的营养元素也十分丰富,其性平,有健强脾胃、益气祛湿的功效。

3、薏米陈皮鲤鱼汤

材料:薏米50克、陈皮5克、冬瓜150克、鲤鱼1条、瘦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药材浸软;冬瓜去皮、切块;鲤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一起与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便可。

功效:薏米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泻的功效,陈皮能润燥祛湿、健脾理气。合而煲鲤鱼,能健脾祛湿、清热化痰。适合于脾阳虚导致水湿不化、水肿、小便不利、倦乏等症状的调理。

4、虾仁炒丝瓜

材料:丝瓜100克、虾200克、食用油20毫升、盐2克、料酒少许、生抽少许、水淀粉适量、姜丝适量、蒜片适量。

做法:丝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虾洗净后,去头去壳,剥成虾仁。将虾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5毫升和水淀粉5毫升,拌匀腌制10分钟。炒锅置火上烧热,倒入油10毫升,待油温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虾仁翻炒至虾肉变红,捞出待用。将炒锅再次置于火上烧热,倒入剩余的油,放入鲜姜丝和大蒜片大火爆香,加入丝瓜块翻炒片刻,放入虾仁,调入适量的料酒、生抽、盐、水淀粉,拌炒均匀即可。

功效:丝瓜性味甘平,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等功效。虾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

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四款大暑养生食谱,它们清热祛湿的功效也不赖哦!

5、五豆粥

材料:黄豆25g,绿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净,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时。泡好的豆子放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熬,1小时之后关火。不要打开盖子,在锅里焖15到20分钟,这样五豆粥就煮好了。

功效: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五豆粥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A等物质。绿豆清暑热生津,赤小豆消肿利水,炒扁豆健脾止泻,黑豆除烦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6、扁豆苡仁粥

材料:扁豆20克,薏苡仁30克,木棉花30克,猪瘦肉20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扁豆、薏苡仁、木棉花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

7、冬瓜薏米老鸭汤

材料:冬瓜500g;老鸭500g;薏米一把;姜4片;料酒15Ml;盐。

做法:冬瓜切大块、薏米提前30分钟泡好,鸭切块。锅里下清水烧开,把洗净的鸭放入沸水焯烫至水再次沸腾,捞出冲净去浮沫沥干水备用。锅里重新下清水烧开,开后放入姜、料酒、鸭、薏米,烧开后煲10分钟,改小火煲1个小时;然后放进冬瓜,小火再煲1个小时;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鸭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滋补之功效,夏季食用,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冬瓜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美容减肥之功效,特别适合夏季食用。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美白养颜的功效。

8、清蒸青头鸭

材料:青头鸭1只,香菇20克,枸杞、党参、红枣、姜丝适量。油、盐、生粉、料酒等适量。

做法:青头鸭宰杀后,去除内脏、清洗干净,切成小块、装盘备用。香菇20克,枸杞、党参、红枣稍浸泡后清洗干净,放入鸭肉盆中。在鸭肉中加入适量油、盐、生粉和料酒,用筷子轻轻搅拌均匀。锅中烧开热水,将鸭肉放入锅中大火蒸20分钟左右,即可起锅。

功效:民间素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因为鸭子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凉味甘,中医认为鸭肉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止血痢和滋补之功效,暑热之时食用,既能补充身体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

提醒,大暑时节暑湿之气易入侵人体,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化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茯苓、山药、南瓜、冬瓜、西瓜、乌梅、番茄等。

立秋养生应养阴去湿 预防为主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