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到 重阳节的习俗大盘点

重阳节老人养生保健。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关于四季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月九重阳到 重阳节的习俗大盘点,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养生导读: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到,也就是在10月2日,国庆节放假第二天。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登高爬山、放风筝、吃重阳糕下面为您介绍盘点重阳节的8大习俗,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别忘了爬山赏菊哦!

九月九重阳到 重阳节的习俗大盘点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古时重阳节的习俗较多,主要有登高游玩、赏菊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

1、赏菊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2、放风筝

纸鸢就是风筝,又名鹞,九月九,风吹满天鹞,形容重阳前后,风筝满天飞的情形。由于农历九月以后,季风渐强,天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有不少人信命运,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携带自己的风筝登高放飞,意谓衰运尽去,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飘流,以偿心愿。不过有不少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潮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

3、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全国各地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专家告诉大家,新鲜的牛羊肉为温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

4、吃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时节捕捉的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最为上品,长得十分矫健,脂满膏肥,名扬天下。

农历九月宜挑雌蟹,十月过后宜选雄蟹。九月份雌蟹的蟹黄丰满,风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十月雄蟹的蟹膏成熟,滋味营养最佳。雌蟹和雄蟹主要看其肚脐,肚脐圆的属雌,肚脐尖的属雄。

烹制螃蟹用蒸的方法为好,因为蒸比煮温度高,熟得快,可缩短烹制时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鲜蟹本味,食之口感鲜美,养分足;同时可以杀灭蟹体内的寄生虫、还可以减少蟹体胃肠内容物等对肌肉污染的机会,确保肉质洁净味美。

5、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在这个季节去大自然中登高望远,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和家人、朋友出去游玩,本身是一个愉悦身心的过程,可以对抗悲秋的抑郁心情。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6、佩茱萸,簪菊花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7、吃重阳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8、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大家不妨多试试做这些活动,对身体大有益处哦!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在家记得孝敬老人,在外也别忘了打个电话回家问候老人哦!

相关推荐

九九重阳节寓意


二、重阳节老人的饮食原则三、重阳节老人养生的方法

九九重阳节寓意

1、九九重阳节寓意

1.1、“孝”文化。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

1.2、“寿”文化。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

1.3、“雅”文化。菊花和梅、兰、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落叶萧萧时节怀乡赋诗或踏野访花。重阳节赏菊,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遗风。

2、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3、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说汉代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讲,九月初九那天应系着茱萸登高。桓景及其家人听从了他的话,从而躲过了一场瘟疫。所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登高,躲避灾难,渐渐成了一个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齐景公认定这是个好日子。以后,每年的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效他,渐渐形成了习俗。

不管重阳节的由来如何,它都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而孝敬父母,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涌现出很多名人典故。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

重阳节老人的饮食原则

1、饮食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2、食物宜杂: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3、温度宜热: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4、蔬果宜鲜: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重阳节老人养生的方法

1、温暖睡眠: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

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2、避免盲补: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3、心情开朗: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九九重阳到 重阳节养生食谱助健康


养生导读:10月2日我们将迎来重阳节,这时放假在家不妨给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加几道养生菜。那么重阳节吃什么养生?下面为您介绍九道重阳节养生食谱,特别家有老人的一定要关注重阳节养生食谱哦!

重阳节养生食谱

一、重阳糕

重阳节时吃重阳糕,糕谐音高,是生长、步步高的象征,老人相信,吃了重阳糕会更加健康长寿。古时的人们,在九月九日天亮时,家中长辈以蒸制好的松糕搭在儿女们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顺利。有些讲究的重阳糕要制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这是古人做重阳糕的本意。

材料:糯米粉100克,粳米粉50克,红豆沙30克,白糖50克,果脯(或果仁,红枣,茱萸等)10克调料:红糖5克、豆油3克。

做法:

1、将糯米粉、粳米粉掺和,拌上白糖(份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调整,也可改用椒盐),加水30克,拌和、拌透成糕粉备用。也可以使用大米粉,拌入干酵母后加温水搅匀、发酵,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换材料。

2、取糕屉(或蒸笼等代替),铺上清洁湿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地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蒸汽透出面粉时,把果脯等材料均匀地铺在上面,再继续蒸至糕熟,即可离火。

3、将糕取出,稍凉后用刀切成菱形,另用彩纸制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二、核桃枸杞黑米小米粥

重阳节也叫老人节,老人健康养生不妨吃碗小米粥。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

材料:黑米50克、小米70克、核桃30克、枸杞20克、清水800ML。

做法:

1、将小米和黑米淘洗干净,倒入砂锅中,加入核桃,开烧拉;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砂锅盖子下面卡根筷子,防止溢锅。

2、烧开后煮15-20分钟左右,加入洗干净的枸杞子,再小火煮5分钟即可;关火,加冰糖调味,不喜欢的可不加。

三、清蒸螃蟹

重阳节自古有吃螃蟹、品花糕、赏菊花、去登高的说法。九九重阳,在这一天,有个民间习俗,就是吃大闸蟹,这天的大闸蟹已经不只是普通的食品,而成了传统文化的载体。重阳节前后螃蟹正肥美,清蒸螃蟹最好吃应景!

材料:螃蟹,1000克,黄酒15克,姜末30克,酱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麻油15克,香醋50克。

做法:

1、将螃蟹用清水流净,放在盛器里;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

2、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至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蟹肉成熟时,取出。上桌时随带油调味和醋。

四、海带烧排骨

日本是长寿之国,而冲绳又是长寿县,据专家们研究,这与当地的饭菜丰富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海带烧排骨。

材料:排骨700克,干海带20根左右,600克,盐、酱()和生姜适量。

做法:

1、将排骨用热水氽一遍,然后放进锅里,加水到差不多盖住排骨,点火烧开。将水倒掉或将浮沫去掉。

2、海带洗后,放到水里浸泡至柔软,剪成6~8厘米宽、10厘米长的小段,打海带结。萝卜切成小块。

3、在锅里放入水和刚才预煮过一遍的排骨,大火烧开,小火煮1~1.5小时。加入海带,煮30~40分钟后,加萝卜、盐和酱油,继续用小火炖熟即可。按照冲绳的习惯,准备一点姜末,吃时随自己的口味添加,味道会更好。

五、清蒸草鱼

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克鱼肉,能够使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重阳节不妨多吃鱼来养生保健。

材料:大草鱼一条约二斤六两,葱段、姜片、料酒、酱油各适量。

做法:

1、把草鱼杀死,处理干净。然后把收拾好的鱼,去掉头尾,在鱼身上切柳叶刀,再分成大小合适的块,用葱段、姜片、料酒、酱油浸泡腌制30分钟。

2、开火,待蒸锅上气后,将鱼放入锅中。大火蒸八分钟后关火。香喷喷的清蒸草鱼就出锅了。

六、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管春夏秋冬都可以食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少。

材料:羊腩肉适量、盐、糖、白胡椒粉、茴香、大料、花椒、葱、姜各适量。

做法:

1、羊肉切小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水,洗净待用;另取一锅,加清水适量烧开,放入焯好的羊肉,大火烧开,放入适量花椒、大料、茴香和生姜片,文火炖至羊肉酥烂即可。

2、最后,放入盐、糖、白胡椒粉、孜然提鲜提味,一碗喷喷香的羊肉汤就煮好了;清水煮面条,熟后捞出,加适量羊肉汤,最后撒上葱花、香菜即可食用。

七、红枣薏仁菊花粥

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这时吃碗菊花粥营养又美味!菊花含挥发油、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1、氨基酸、菊甙等,能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病。菊花粥具有养肝血,悦颜色,清风眩,除热、解渴、明目的功效。菊花气味清香,凉爽舒适,以糙米煮粥,借米谷之性而助药性。久服美容保体,抗老防衰。

材料:糙米100克、薏仁15克、红枣30克、枸杞子少许、白糖40克、菊花适量。

做法:

1、准备好糙米、薏仁、菊花、红枣、枸杞子。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备用。糙米、薏仁洗净,浸泡20分钟。

2、泡好的糙米、薏仁,加入冷水;大火煮开,小火煮20分钟。加入红枣,煮10分钟。倒入菊花、枸杞子,煮2分钟;调入白糖即可盛入碗中温热食用。

八、莲藕排骨汤

重阳节前后正是莲藕上市的季节,此时节为了缓解干燥不妨多吃莲藕。莲藕物美价廉,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健脾胃、滋阴补血的食效。莲藕排骨汤,帮你润肤赶走秋燥!

材料:排骨150克、薏米30克、莲藕300克、姜片15克、蒜头(去衣拍碎)15克,盐、糖、生抽、鸡汤、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排骨洗净斩件,以盐、生抽、花生油拌匀备用;薏米洗净,浸泡30分钟备用。

2、莲藕去皮洗净,切段备用;开锅煮开鸡汤,放入薏米煮30分钟,然后加入排骨和莲藕煮熟,调味即成。

九、银耳百合炒虾仁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和药用真菌。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故自古以来,银耳一直被作为一种健身的滋补珍品。百合清心安神,对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莫名所苦疗效甚佳。秋季燥邪为患,肺阴不足,而百合甘寒质润,有润肺之功,对秋燥有明显治疗效果。科学配搭有润燥功效的百合、银耳等食材,是秋季最好的养生菜。

材料:干银耳20克,百合干20克,虾仁60克,盐3克,白糖8g,白醋3克,鸡精4克,料酒2ml,胡椒粉2ml,淀粉5ml,葱花适量。

做法:

1、准备好食材。银耳和百合用温水浸泡3小时,百合干泡略软,银耳泡发大。银耳用剪子或者小刀去根。用手把银耳撕成小朵。锅里水烧开,放入银耳和百合焯大约2分钟断生。

2、银耳和百合焯熟,捞出控水备用。虾仁加入料酒,淀粉2ml,白胡椒粉。用手抓均匀腌制10分钟。锅里倒油烧至7成热,下入银耳和百合翻炒半分钟。加入糖,盐,醋,鸡精调味。倒入虾仁翻炒均匀。

3、剩余3ml淀粉加水搅拌均匀成水淀粉,倒入锅里大火翻炒。撒上葱花。大火翻炒收汁变得浓稠即可。

重阳节的来历_重阳节的习俗


导读:关于九九重阳节,很多人不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关于重阳节的习俗,除了登高广为人知外,其他习俗已经消失了。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始于唐代。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退隐,让一直以大火星为季节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让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恐惧。因此,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重阳节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说法: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各地流传甚多,归结起来,无不脱胎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大意为,东汉汝南有一个名为桓景的人,跟随精研道家之学的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你家有灾。让你的家人赶紧做些茱萸绛囊,绑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除此祸。桓景听了这话,立刻带着全家人避祸山中。晚上回来时,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替他们挡了一灾,从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

几千年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主要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当然,在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后,增加了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山健体等内容。

重阳登高,自古已然。农历九月初,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正是登山的最佳时节。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人们就会感觉空气格外新鲜,山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烦恼一扫而光。

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处。俗话说人共菊花醉重阳,欣赏菊花,不仅可使人的视觉、嗅觉得到美妙享受,而且还可治头痛、头晕、视觉模糊等病症。至于菊花酒,更有服之轻身耐老之功效。

重阳糕亦称花糕。重阳糕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十分盛行,成为普遍的习俗。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孝顺的子女们总会在这一天给老人买上几块重阳糕。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又一习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可入药,更兼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的功效。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防止厄浊邪气的侵袭,燃薰后可避虫咬,在百足之虫,死而未僵的时节,薰以避之,犹如端午节薰雄黄一样,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生肖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生肖

1、九九重阳节是什么生肖

民间曾流传有一个谜面为“九九重阳节”,猜一生肖的谜语。有种说法是,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一即是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的鼠。九九归一虽然指的是“周而复始”或“归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轮回,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这则谜语,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2、重阳节的别称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3、重阳节的由来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有什么

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当今的重阳糕,并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各地重阳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九九重阳节来历大揭秘


养生导读:九九重阳节,不少人都知道有登高、吃花糕的习俗,但重阳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今天小编为你揭秘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一起来了解这个重要节日的起源吧!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

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

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另外,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也有三种主流说法。

1、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2、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3、重阳节据说是汉高祖刘邦时代兴起的

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种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九月九重阳到 重阳节的习俗大盘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