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教你冬季如何养生 > 导航 > 男人养生中成药

男人养生中成药

2019-10-12

中医教你如何选用止泻中成药?

教你冬季如何养生。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中医教你如何选用止泻中成药?”,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导读:祖国医学将腹泻分成以下若干类型,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满意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如何选用止泻中成药?

一、五更泻。

此症表现为每天清晨起床前,肚脐周围作痛,腹胀肠鸣,泻后轻快。患者可服四神丸等进行治疗。

二、久泻。

此症是指腹泻长久不愈。患者有面黄肌瘦、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状。患者宜服固肠止泻丸、参苓白术丸。若有脱肛,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治疗。

三、伤食泻。

此症是饮食不节,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的。其症状为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伴有泛酸水、嗳气等。此症可服加味保和丸及和中理脾丸等治疗。

四、寒泻。

此病多因过食生冷食品引起的。患者有腹痛、肠鸣,若揉按或热敷患部,疼痛会减轻,但大便仍然清稀。患者可服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或贴暖脐膏进行治疗。

五、热泻。

此症是过食辛辣食物而致大肠功能失调引起的。其症状是腹痛肠鸣,痛一阵泻一阵,并伴发烧、口渴等。治疗可服双黄消炎片、加味香连丸等。

六、脾虚泻。

ys630.COm精选阅读

小儿中成药的选用


有些人对某些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性质功能、适用范围、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对相似的药名望文生义,以致应用不当,治疗无效,贻误病情,甚至造成不良后果。那么,怎样合理选用中成药呢?

六神丸:主要由牛黄、麝香、珍珠、雄黄、蟾酥、冰片六昧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通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丹毒疮疥以及小儿高热抽风等症,都有显著的疗效。具体用法:13岁,每次服13粒;48岁,每次服56粒;915岁,每次服8粒;一日服用l一2次,用温开水送下。外用时,将六神丸用米醋或温开水少许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以为让婴儿多吃些六神丸,可以不生痱子和疮疥,殊不知它含有蟾酥等毒性成分,

如果超过服用剂量,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跳过缓等症,严重的还会发生心房、心室之间的传导阻滞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千万不能滥用。

金银花露:由金银花蒸馏加工而成,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能抑制许多致病菌,尤其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效用最强,因此,用于小儿胎毒和疮疥等症,都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又可作为清凉解暑饮料,对预防痱子也有一定的效果,每次服用60毫升左右,一日23次。如果没有用完,要及时将瓶盖旋紧,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长霉变质。

至宝锭:由山楂、藿香、紫苏、茯苓、朱砂、琥珀、牛黄、麝香等20多味药配成,有健脾消食、清热解表、祛痰熄风之效,对婴幼儿的风寒感冒、消化不良引起的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多痰、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烦躁不安、大便酸臭甚至神昏抽搐等症,都有良好的效果。但以初生儿到一周岁以内的服用最为适宜,而且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如果不见好转,应请医生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唯恐小儿生病,竟将至宝锭作为防病之宝,经常给孩子服用,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有损健康。实际上,该药并没有预防疾病和健脾清热的作用,因而脾虚泄泻、肠炎、痢疾患者忌服此药。

一捻散:又称一捻金。由大黄、人参、槟榔、朱砂、牵牛子组成,主要用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胀、便秘、呕吐等症,一周岁以内,每次口服0.30.6克;13岁,每次口服0.61.2克,都是一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它具有用量小、疗效高的特点,但疾病痊愈后。应立即停药,不宜多服。另外,它没有解表作用,所以对发热无汗、怕冷、大便稀薄者不宜使用。

紫雪散:原名紫雪丹。它的外形犹如霜雪般,且点缀着紫色而得名。主要由生石膏、羚羊角、犀角、麝香、青木香、丁香等配合而成,有清热解毒、镇静开窍等作用。常用于急性热病引起的高烧不退、大便秘结、烦躁不安以及神志不清、说胡话等症状,尤其对小儿急惊风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另外,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也有很好的疗效。服用时,一周岁以内,每次0.3克,每增加一岁,便递增0.3克,1天1次。五岁以上酌情服用。要注意此药对高烧病人才有退热作用。但有的孩子热度并不高,家长就给予紫雪散治疗;也有的孩子突然出现无名高热、家长也盲目使用紫雪散,结果热度虽然退了,但却掩盖了病情,造成误诊。所以,在病因未查明以前不要应用此药。

珍贝散:含有牛黄、珍珠、川贝、竹黄、沉香、冰片等成分,具有清热消炎、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2岁以下,每次服0.150.3克;35岁,每次服0.3O.6克;612岁,每次服O.60.9克,一日3次,都有明显的效果。

淡竹沥:又称竹沥油。它具有化痰止咳、清热镇静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有显著的疗效,尤其对面红、发热、咳嗽、气喘、痰液浓稠、小便红赤、大便干结等,效果最佳。但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流涕、痰液呈泡沫状则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化痰丸:既有化痰止咳药物,如川贝、半夏、南星、桔红、桔梗,又有清热安神药物,如钩藤、天麻、天竺黄、僵蚕、朱砂、石菖蒲等,因而可用于小儿发热、咳嗽痰多及神志不安等症,每欠服用1粒,一日12次。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口臭辨证选用中成药


现在口臭的患者较为多见,这对生活和交往都带来很大的麻烦。造成口臭的原因多种多样,据河南省中医院消化科牛学恩主任医师强调,口臭病因较多,患者一定要查明原因,辨证施治,中医治疗通常将此分为四型:

胃火口臭

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除口臭外,还有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治疗。

食积口臭

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症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选用。

痰热口臭

多由痰热犯肺或痰热郁久化脓化腐引起。除口臭外,还有咳吐痰浊,胸痛短气等。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栝楼)治之;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薏苡仁)加味治疗。

虚热口臭

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除口臭外,还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等。治疗宜清润肺脏,可用清燥救肺汤治疗。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可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可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治疗。

远离膀胱炎 如何选用中成药?


在临床上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虽然膀胱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但单纯依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对慢性膀胱炎,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对膀胱炎的病人,不仅要明确感染源的存在,同时还要找出引起感染的原因,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并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控制感染,防止反复发作。而此时,祖国的中医药学便能发挥其自身优势,歼灭顽敌。

膀胱炎属于中医的淋症、癃闭范畴,多由于湿热下注,侵犯肾与膀胱,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湿热是贯穿始终的病邪。与西医治疗不同,中药治疗不以杀菌为主要手段,而是通过清利湿热来达到治愈病症的效果。

比如三金片就是治疗该病的名牌产品,它具有清热通淋、抗菌消炎、利湿解毒、补虚益肾的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等尿路感染,尤其是对那些反复服用抗生素无效,或有耐药性的病人更合适。另外,一些患者由于平时喝水少,或一时吃了辣椒上火引起尿路感染问题,如适当服用三金片,就会有很不错的效果。

所谓三金,主要指金刚刺、金樱根和金沙藤这三味中草药。其中,金刚刺,是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味苦辛、性平,可以除风湿、活血、解毒;金樱根,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根或根皮,味酸涩、性平,功能为固精、涩肠;金沙藤,为海金沙科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味甘性寒,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尤擅止尿道疼痛,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而三金片集三种药材的优势为一体,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止血镇痛、清血散淤、补虚益肾的作用更甚,可以起到攻补结合、标本兼治的作用。

此外,和西药相比,中草药具有作用持久、副作用小、无耐药性的优势,只要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就一定能还病人健康美好的生活。

选用OTC中成药治失眠


睡眠时间约占人生的1/3,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其重要意义。失眠是指睡眠不宁、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所以只有对症选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里介绍几种常见失眠症状选用的OTC中成药。

失眠多梦,或有梦遗,伴有头晕眼花、心慌烦躁、耳中蝉鸣、口干津少、舌质红、脉细数等症。

中医辨证阴虚火旺。选用养阴清心的OTC中成药。

养血安神丸由首乌藤、鸡血藤、熟地、生地、合欢皮、旱墨莲、仙鹤草等组成。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血亏,虚火上扰之失眠。有丸、片、糖浆等可供选用,浓缩丸每次6克,片剂每次5片,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组成。功效滋阴降火。用于心肾阴虚、虚火上扰之失眠。剂型有丸、片等,选用小蜜丸每次9克,浓缩丸每次10粒,一日2次口服。

脑乐静口服液由甘草浸膏、大枣、小麦等组成。具有养心安神、镇静的作用。可于临睡前加服30毫升。

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难再入睡,或兼有心悸、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等症者。

中医辨证气血俱虚,不能养心。选用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OTC中成药。

人参归脾丸由人参、酸枣仁、远志、甘草、白术、黄芪、当归、木香、茯苓、龙眼肉等组成。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大蜜丸,每次9克(1丸),一日2次口服。

人参养荣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黄芪、远志、肉桂、五味子、鲜姜、大枣、陈皮等组成。功效补气养血、安神宁心。大蜜丸每次9克(1丸),一日2次。

枣仁安神口服液由酸枣仁、丹参、五味子等组成。具有补心养肝、安神益智作用。可于临睡前加服1支(10毫升)。

失眠兼胸闷,头重眼花,心烦口苦,苔黄腻,脉滑数等症者。

中医辨证痰热内扰,心神不宁。可选用清热化痰、镇惊安神的OTC中成药。

脑立清由磁石、赭石、珍珠母、法半夏、酒曲、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等组成。功效清热化痰、镇惊安神。剂型有水丸、胶囊、片剂。水丸每次10粒,胶囊每次1粒,一日2次口服。

枣仁安神口服液可于临睡前加服。

若有大便秘结、目赤耳鸣、头晕脑胀者可加用黄连上清丸(或片),蜜丸每次1丸、片剂4片,一日2次口服。

健脾止泻的中成药


如果一个人出现腹泻情况,那多半都是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但是人体消化系统又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所以消化系统出现毛病之时,应该要找准是哪一个部位出现的问题。而脾胃不好的话是很可能引发腹泻情况的,这时候就需要健脾止泻。那么在大家的生活中存在哪些可以健脾止泻的中成药呢?

第一款中成药是参苓白术丸,这种药主要是有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还有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陈皮等组成的,具有很好的补气健脾,调中止泻的功效,很适合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的人服用。

第二款是人参健脾丸,此药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还有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常见的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腹泻的人可以服用。

第三款是六君子丸,它主要是由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还有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等构成,能健脾止泻。

第四款是附子理中丸,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附子,党参,白术,还有干姜,甘草等温和的中药,适当的服用能温中健脾。

第五款是补脾益肠丸,它是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延胡索,荔枝核,干姜,甘草,防风,还有木香,补骨脂,赤石脂等中药构成的,这种药能起到很好的补中益气,涩肠止泻等功效。

第六款是四神丸,这种药物非常的常见,是由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等组成的,服用它的话能起到止泻的功效。

这些就是治疗腹泻的中成药,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排便,便质都恢复正常,此外,患者也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食用不洁,容易导致腹泻的食物,比较严重的患者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中医教你正确选补虚中成药


导读:补虚药是指能补充物质,增强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消费者购买中成药进行保健者逐渐增多。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仅凭经验或被媒体广告左右而购买,效果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如何正确选补虚中成药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药品质量。

首先应到医院药房或正规药店购买。因其可靠的进货渠道、规范的管理能保证其质量。其次消费者本人可多选择名牌厂家如宛西制药、同仁堂制药等厂家的产品,再注意产品包装的精制程度、瓶口是否密封,药物是否有霉变,效期的远近等等。另外价格与质量层次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只贪图便宜,而忽视质量。

二是咨询中医。

消费者在服用一段时间补药后,应注意观察自身病证或其他的一些变化,特别是年长者或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应及时联系咨询中医师。

三是阅读说明书。

消费者在服用补药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服用方法、时间、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如补肾药用淡盐水服用可增强疗效。补虚药不宜与萝卜同时服用,且感冒时应停止服用。

四是积累医药知识。

中医治病讲求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之一。若人体的气、血、阴、阳不足,由此而产生的病证,分别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气虚多指肺脾气虚,症见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动则气促汗出等,可选用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健脾丸等。

血虚可见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唇爪色淡,妇女可出现月经不调等,可选用归脾丸、养血饮、复方阿胶浆等。

阴虚可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唇赤颧红、心悸失眠、盗汗等,可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

胃部不舒服 选用中成药请注意这里


导读:胃部不适的类型很多,针对不同的类型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呢?专家对我们的疑惑进行了详解:积食选用保和丸;腹胀选用香砂和胃丸;萎缩性胃炎选用摩罗丹。

积食选用保和丸

脾胃患病一般表现为胃痛、总有饱胀感、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老百姓多称之为脾胃不和。

节日之后的脾胃不适多为食滞胃脘证,发病前患者常有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史,表现为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治疗可用消食导滞的法则,用(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等中成药较为合适。其中保和丸侧重于消食化热;加味保和丸侧重于平素脾虚湿阻合并食滞;枳实导滞丸则侧重食滞兼有湿热中阻。

腹胀选用香砂和胃丸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季节交替之际,脾胃病更易多发。对大多数脾胃不和的患者来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可用香砂和胃丸来调治。该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理气、消食、祛湿中药组合而成,功效健脾开胃,行气化滞,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同时伴有口臭、恶心、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明显实热证患者及有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等阴虚患者不适用该药。

导读:胃部不适的类型很多,针对不同的类型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呢?专家对我们的疑惑进行了详解:积食选用保和丸;腹胀选用香砂和胃丸;萎缩性胃炎选用摩罗丹。

如果患者胃部不适、经揉按或保暖后减轻、乏力、手足不温,可选用温胃舒,顾名思义,其有温胃暖中作用,适于胃脘寒凉,饮食生冷、受寒更痛。虚寒胃痛冲剂、胃气止痛丸、附子理中丸也属此类药品。但如查看舌象发现有舌红、苔黄或腻等湿热症状及急性胃痛就不适用。

萎缩性胃炎选用摩罗丹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爱喝冷饮、大便干、小便黄等热象的胃热症状,治疗可泻火清胃,可使用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片、一清胶囊、新清宁片等。但此类药不可多用或长期应用,大量使用易伤脾胃阳气,使人体虚。如服用后未见明显好转,应去医院专科诊治。

导读:胃部不适的类型很多,针对不同的类型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呢?专家对我们的疑惑进行了详解:积食选用保和丸;腹胀选用香砂和胃丸;萎缩性胃炎选用摩罗丹。

病史较长、上腹部隐痛灼痛、口燥咽干、饮水不解渴、手足心热、消瘦乏力,舌红少苔等胃阴不足型脾胃病,适用养胃舒治疗,此类药还有阴虚胃痛颗粒等。

如见胃胀作痛、恶心、口中黏腻、口苦、口干、口臭、大便不爽等症,都属于湿热所致,可选用肠胃康。若同时还出现腹泻,可服用葛根芩连微丸。

萎缩性胃炎患者适用摩罗丹,它药物组成较多,只要对证,其他胃病同样可以服用。主要起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止痛作用,凡有阴虚、湿阻、气滞、血淤均可使用,但有气虚无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等表现的阳虚患者不宜服用。

温馨提示:中国人脾胃多不和,家中可常备些中成药,但要对症用药,如自己无法分辨,应去正规医院诊治。

如何正确使用中成药


分清内服还是外用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中成药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主要适用于脏腑气血异常所导致的各种疾患。内服中成药一般在中药材的毒副作用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外用中成药常用的剂型有膏贴剂、搽剂、栓剂、滴鼻剂、滴眼剂、气雾剂等,主要适用于疮疡、外伤、皮肤及五官科的多种疾患。外用中成药中相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时应慎重,以防中毒。

避免毒副作用

一般来讲,良好的安全性是中成药的优点之一。生产中成药所采用的中药材大都是天然药品,但还是有毒副作用,可以说没有一种中成药无毒副作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代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程中,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草药,在毒性反应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这样就发现了中药。毒性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属性,但毒性不等于毒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应用。

为了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首先要做到药证相符。古书《医述》中讲:凡医人用药,须先认证,认证须先审脉。审脉明,斯认证真;认证真,斯用药当。诊断不明,药证不符,热证用热药,寒证用寒药,无异于火上加油,加重病情。

其次要了解中成药的主要药材成分、用法、用量、配伍宜忌等。《有毒中草药大辞典》一书记载有毒性的中草药487种,其中致死量在1克以下的极毒药22种,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超量使用可致严重后果的大毒药50种。国务院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确定的管制使用的中药有28种。例如,含有中药材黄药子的中成药,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含有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的中成药因含马兜铃酸,具有明显的肾毒性,使用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

有时为了提高疗效,多种中成药配合使用,有可能使其中的某项成分重复使用,使其剂量增大,如果是毒性药材或者药性峻烈的药味,很容易发生毒副作用。还有可能在不同中成药之间出现配伍禁忌,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配合应用,因两种中成药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这味中药,有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如含有乌头的中成药与含有贝母、半夏等治疗咳嗽的中成药配合应用,就会出现配伍禁忌(十八反中乌头反半夏、贝母)。

最后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有些中药毒性小,但长期服用,可蓄积中毒。

为了避免中成药毒副作用的发生,医生不但要全面掌握中药的性味、功能、用法用量、毒性、配伍宜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熟悉中药现代药理知识,了解每味中药的主要成分、体内代谢、毒副作用等。作为患者,一般不要擅自购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购药。

切记服用禁忌

饮食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何首乌、地黄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含上述中药材的中成药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另外,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妊娠禁忌某些中药对胎儿有损害作用,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大多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烈的中药,如麝香、三棱、莪术、巴豆等;慎用的大多是含有一些活血行气、泻下导滞及大辛大热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等。禁用的绝对不能用,慎用的可酌情使用,但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还要注意常见于药品说明书中的特殊禁忌,如含麻黄的中成药,青光眼者禁用,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复方乌鸡胶囊规定属湿热等实证者慎用。

中成药


我们都知道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瑰宝,我们国家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医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上的治疗手段。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成药的概念是怎样的,我们智慧的古人又是怎样把中成药分类的吧。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中成药的概念

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药药材。毫无疑问,这两种"成药"在内容上是有许多不同的。

狭义中成药所指的各种成药,均为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的中药。相对于中药药材而言,成药治病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的煎煮时间,更因其能随身携带,不需煎煮等一应器具,故而使用十分便。由于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故其每次需用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成药已几乎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异味等的不良刺激,因而在服药反应上,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狭义中成药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成药成分组成、药量配比的一成不变上。由于配方既定,药已制成,故而成药往往不能像煎剂方药那样表现得灵活多变,随症加减,这使成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引起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这类报道也多起来。如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蛋白尿及严重的药源性肠炎;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膀胱炎和过敏性皮炎;口服羚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丸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虽都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都较严重。

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其优缺点也是十分分明的,优点即组方灵活适应面广,缺点则为每次使用都需煎煮加工,费时费力,应用不便。

1.丸剂

丸剂是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根据粘合剂的不同丸剂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1)蜜丸: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4)浓缩丸:全部药材或部分药材的煎液或提取液,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

(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丸者缓也:丸剂在服用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溶化散开,逐渐被人体吸收,因此丸剂产生疗效较慢,药效也较持久,可以减少部分药材的不良气味,是目前中成药最常用的剂型。但丸剂尚存在一定的缺点,服用剂量大,而且不便服用,尤其儿童服用更加困难;此外丸剂目前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还难以确定。

2.散剂

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者贵重细料药物适宜于制成散剂。

3.煎膏剂(膏滋)

煎膏剂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膏滋。具有吸收快,浓度高,体积小,便于保存,可备较长时间服用的特点。有滋补调理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

4.丹剂

丹剂是水银、硝石、雄黄等矿物药经过炼制、升华、融合等技术处理制成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为传统剂型。大多含水银成分,常用以配制丸散供外用,具有消肿生肌、消炎解毒的作用。部分丸剂、散剂、锭剂品种多以朱砂为衣,因气色赤习称丹,不属于经典丹剂范畴。

5.片剂

片剂是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常用的现代剂型之一。片剂体积小,用量准确,易崩解生效快,且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的优点。片剂适用于各种疾病。

6.颗粒剂(冲剂)

颗粒剂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是在汤剂、散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有颗粒状和块状两种,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及含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颗粒剂体积小,重量轻,服用简单,口感好,作用迅速,多用于补益、止咳、清热等作用的药物。

7.锭剂

锭剂是药材细粉与适量粘合剂如蜂蜜、糯米粉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锭剂型大多作噙化之用。

8.胶剂

胶剂是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用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凝固而成的固体内服制剂。胶剂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作为补益药,适用于老年人、久病未愈者或身体虚弱者,可单服,也可制成丸散或加入汤剂中使用。至今胶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被广泛使用。

9.硬胶囊剂

硬胶囊剂是将适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硬胶囊中而制成的剂型。主要是口服。硬胶囊外观整洁美观,易于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崩解快,吸收好。适用于对光敏感、不稳定或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或有特异气味的药物,或需要定时定位释放的药物。儿童用药、对胃粘膜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10.软胶囊剂

软胶囊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等囊材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于囊材内制成的剂型。特点与硬胶囊相似。硬胶囊和软胶囊经过适宜方法处理或用其他药用高分子材料加工,使囊壳不溶于胃液,但在肠液中崩解释放活性成分,为肠溶胶囊。

11.糖浆剂

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缩蔗糖水溶液。它是在传统的汤剂、煎膏剂的基础上,吸取西药糖浆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中成药剂型。因含有糖,可以掩盖某些药物的不适气味,便于服用,适用于小儿及虚弱病人服用,尤多见于小儿用药,但不宜用于糖尿病患者。

12.合剂

合剂是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合剂既能保持汤剂的特点,又能避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便于携带、储存和服用。口服液的浓度更高,常加入矫味剂,因此用量小,口感好,作用快,质量稳定,携带方便,易保存。

13.酒剂

酒剂是药材用黄酒或白酒为溶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又称药酒。酒剂服用量少,吸收迅速,见效快,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补虚养体、跌打损伤等。

14.酊剂

酊剂是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以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成分较纯净,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适宜于制备含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制剂。

15.露剂

露剂是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制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又称药露。临床多供内服,露剂能够保存药材固有的香味,便于服用和吸收,多具有解表清暑、清热解毒的功效。

16.注射剂

注射剂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经精制加工制备而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或可供临用前配制溶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又称针剂。注射剂可用于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准确,起效迅速,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便于急救使用。不宜在家庭中使用。

17.气雾剂、喷雾剂

气雾剂是药物和抛射剂同装封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定量或非定量地将内容物喷出的制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式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又称气溶胶。气雾剂给药剂量小,起效迅速,稳定性强,副作用小。

18.膏药

膏药是根据药方,将药材经食用植物油提取,再加红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又名黑膏药。膏药有通纳药量多,药效释放持久等特点,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疾病。

19.膜剂

膜剂是药物与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薄膜状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膜剂可经口服,舌下含服,眼结膜囊、阴道内及体内植入,皮肤和粘膜创伤、烧伤或发炎表面覆盖等多种途径给药,给药剂量小,使用方便。

20.栓剂

栓剂是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的古老剂型。也称坐药或塞药。栓剂比口服给药吸收快,吸收后不经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生物利用度高。

21.滴丸

药物以适宜基质用滴丸法制成。滴丸易服用,在体内溶化快,奏效迅速。挥发性或不易成型的药物、速效药物,可制成滴丸。

22.其他

中成药剂型在我国正式生产使用的已有40多种,除上述介绍的外,其他剂型还有软膏剂、橡胶膏剂、油剂、滴眼剂、搽剂、浸膏剂、流浸膏剂、袋泡剂等。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我们古代的中成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古代学者很有智慧。重要虽说毒性小但是所以,对中成药的优缺点也须全面分析,不能认为是凡中药都低毒无害。凡曾经因服用某种中成药而发生中毒或过敏反应者,必须牢记,以后不可再用同种中成药。

中成药还是听中医的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也越走越宽,不仅中医会应用现代医学的检测与治疗手段,西医也会给患者开一些中成药,但是有时中成药却没起什么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跟用药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病名相同,辨证不同,用药不同;症状不同,辨证一致,用药相同。因此,用药前一定要请医生辨证,切不可自行用药。

错误一 根据西医的诊断使用中成药

临床情景再现一:

病人翻开目前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病的常用中成药的说明书,发现说明书中往往有用于盆腔炎、附件炎引起的带下多、腰腹痛等字样,作用多是清热利湿、凉血消肿,看到这些药物治疗的是妇科炎症,与自己的诊断相符,便毫不犹豫地服用。

临床情景再现二:

某些医生由于受现代医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对于已诊断炎症的患者,容易产生片面的认识,把这些所谓的炎症统统归为湿热下注、气血淤滞,处方自然都是些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的药物。

正解:实际上,中医原本是没有盆腔炎、附件炎的诊断和概念的,由于与现代医学的广泛结合,越来越多的疾病名称趋于统一。这虽然有利于中医中药走向世界,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如果完全用传统中医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应归于带下症、妇人腹痛、腰痛等等范畴。但重要的是诊断之后的辨证施治,这才是中医的特色和精髓。相同的疾病存在不同的辨证,应用的药物自然会有差异。女性患盆腔炎出现的腰腹疼痛,中医诊断可能是湿热下注、气血失和引起,也可能是寒湿阻滞、脉络不畅导致,更可能是肾虚失养、冲任不充而成。其辨证或热或寒,或实或虚,相差甚远。如果不遵照中医的辨证论治,单纯凭西医的诊断服用中成药,怎么可能个个见效呢?


错误二 治疗范围被说明书所局限

临床情景再现一:医生给患有盆腔炎的病人开了知柏地黄丸,可病人看到知柏地黄丸的说明书里没有提该药可以治疗盆腔炎,便要求医生换药。

正解:知柏地黄丸是一种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的中成药,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引起的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等症状。从其说明书中,找不到任何可以治疗盆腔炎的字眼,但在临床上,对于因肝肾不足、虚热内扰、气血失和而致的女性腰腹酸坠不适的病症,知柏地黄丸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这类病人经西医检查往往诊断为盆腔炎。

临床情景再现二:经常有妇科病人在拿了医生开的五子衍宗丸后,返回来询问为什么给她吃治疗男性病的药。因为其说明书上写着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疼痛、阳痿早泄、尿后余沥等病症,明显是男性用药。

正解:患者只注意了后面症状的描述,而忽略了肝肾阴虚这四个字的含义。不同的病症只要它的辨证相同,就可以使用一种药物治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道理。药品说明书是有一定局限的,一定要灵活运用,用药时最好请医生予以指导。

专家提醒 用药前应先辨证

相同的病名,如果辨证不同,那治疗的药物肯定会有区别;反之,虽然症状千差万别,但只要辨证一致,就完全可以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这正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所在,既具有个性化的治疗,又在多样性中体现了统一性。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病人在医院检查诊断以后,往往是自己到药店购药。这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疾病的名称和药物的说明书并不能成为购药的唯一依据,尤其是中成药。在不清楚辨证类型的情况下服用中成药,有可能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这需要引起广大患者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否则药品和经济上的浪费不说,还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甚至加重病情。

如何用中成药治疗流感


流感的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以上)、剧烈头痛、两眼胀痛、咽喉干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

在患病3~5天后,该病患者的体温会很快下降,病情也会逐渐好转。

如果体温持续不降,则可能会引发脑炎等并发症。老年人及儿童在患流感后,症状常会更为明显,病情一般较重。平素体质较好的人在患该病后病情往往较轻,有些人甚至不会出现典型的流感症状。 人们往往难以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分开来。

一般来说,这两者主要有以下的区别: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病较为缓慢,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9摄氏度,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痒、胸闷等)较为明显,全身中互的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传染性不强。流感患者发病迅速,体温常可超过39摄氏度,全身中毒的症状较重,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患者在发病后,其口鼻分泌物中会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并可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往往会在短时期内使许多人同时患病,传染性极强。

在临床上,可防治流感的西药很多,但疗效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感冒病毒的种类繁多,而且容易发生变异。

一种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在上市不久后,就会因感冒病毒发生变异而失去功效。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流感具有简单方便、疗效确切、不会因毒种变异而失效、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那么,哪些中成药可治疗流感呢?

一 可治疗流感的内服类中成药 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可将流感分为3个类型:风热型流感、风寒型流感、病互型流感。

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流感的特点及如何选用内服类中成药进行治疗,供参考: 1 风热型流感。该型流感患者可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疗该型流感应坚持辛凉解表、疏散风热的原则,可选用以下中成药:①重感灵片:每次服用5片,每日服3次。

②瓜霜退热灵囊:每次服用5粒,每日服3次。

③柴胡口服液:每次服用1支,每日服3次。

④正柴胡饮颗粒:每次冲服10克,每日服3次。

2 疫毒型流感。该型流感患者可表现为恶寒发热、颜面潮红、头重身痛、肢节酸痛、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咳嗽气促、神智昏蒙、烦躁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浮数。

治疗该型流感应坚持清热解毒的原则,可选用以下中成药:①紫雪散:每次服用1克,每日服3次。

②珍黄安宫片:每次服用4片,每日服3次。

③安宫牛黄丸:每次服用3克,每日服1~2次。④牛黄清热散:每次冲服10克,每日服3次。 二 可治疗流感的外用类中成药 1柴胡注射液。取柴胡注射液1支。

将1块干净的纱布用该药液浸透,贴在肚脐处,用敷料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也可将柴胡注射液放入滴鼻瓶中,然后用该药液滴鼻,可每次滴1~2次,每隔1个小时滴鼻一次,每次只在一侧鼻孔中滴药,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柴胡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症。

2 紫血散。取紫血散1次。用适量的清水将该药调成稀糊状,敷于肚脐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隔24小时换药一次,一般用药1天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范围。

紫雪散具有清热解毒、镇痉开窍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症。

3 安宫牛黄丸。取安宫牛黄丸3克。将该药研成细末,用100毫升的生理盐水调匀,装入注射器中,然后,可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将该药液灌入直肠,每日灌药1~2次,连续用药3~5天为1个疗程。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有发热、咳嗽气促、神智昏蒙等症状的流感。

中医教你如何选用止泻中成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