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药养生 > 导航 > 中医药养生

中医药养生

2019-10-12

中医药翘首 鸿茅药酒贴“中药” 市场再升温

中医药养生。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药翘首 鸿茅药酒贴“中药” 市场再升温”,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药酒与医药的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上古时候,医生看病,常用酒来治疗疾病。古时醫字从酉(酒),即说明酒与医药的密切关系。古时酒写作酉,《说文解字》这么解释: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耐酒,后世又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因为酒有它的自身作用,所以酒与中药材配伍,可以增强药力,既能防治疾病,又可用于病后辅助治疗的一种酒剂。有目的地运用药酒,有意识地将药与酒配合,在我国也已有了悠久的历史。药酒,这一古老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从远古采集经济时期产生,延绵数千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如今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药酒也不断得到发展。

医病、养生,药酒传承中华千年中医文化

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虽然还不能够称之为饮酒养生,但却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者一般认为,最初的酒是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在剩余的时候,得到适宜条件,自然发酵而成。由于许多野生水果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称得上是天然的药酒,它自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当然,这时人类虽然从饮酒得到了养生的好处,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养生目的。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对医药知识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认识到酒本身不仅可以治病,也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与中药相互配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于是产生了药酒。这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创举,它进一步丰富了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手段,拓展了酒和中药使用的方法。中国的药酒和滋补酒的主要特点是在酿酒过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药,因此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前者主要以治疗疾病为主,有特定的医疗作用;后者以滋补养生健体为主,有保健强身作用。比如,药酒中的鸿茅药酒就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以治疗筋骨疼痛、风湿骨病、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女性气虚血亏等五大中老年慢性病症见长;而在商超中能购买到的白金酒、黄金酒则是保健酒,只是保健强身之用。

药酒,这一古老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从远古采集经济时期产生,延绵数千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如今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药酒也不断得到发展。

在我国药酒及保健酒的生产饮用现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它们与传统产品比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中国古老的中医、中药相结合,集饮用、保健、治病、强身于一体,被视为中国的国粹。而今,在中医药老字号中,除了长沙的九芝堂享有300年的历史外,就是始创于清乾隆四年,由著名民间药王王吉天在内蒙古凉城鸿茅镇创办的荣盛坊根据祖传秘方炮制的鸿茅药酒历史最悠久271年的历史,它可与当今鼎鼎大名的北京同仁堂比肩,更以治疗筋骨疼痛、风湿骨病、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女性气虚血亏等五大中老年慢性病症功效好而著称。

贴中药,药酒大战,市场再升温

近十年,随着中国医药在SARS和H1N1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以及中医养生的时尚,各个白酒企业也想和中药沾上边,继成功的营销方式将五粮液的黄金酒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后,2009年下半年,白酒业巨头茅台集团在京高调宣布推出一款名为白金酒的保健酒,与此前五粮液集团推出的黄金酒遥相呼应。这样,各个酒企贴上中药签,药酒大战开始!

事实上,药酒是指用蒸馏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清透明的液体制剂。药酒按生产标准分类,药准字号药酒(以下简称药酒)与营养类保健酒(以下简称保健酒)的通称。保健酒中又包括食健字号酒、露酒、食加准字号酒等。

ys630.coM延伸阅读

鸿茅药酒有什么效果呢?


鸿茅药酒是非常有名的一种产品,这种要求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现在大家可以在网上购买的鸿茅药酒,真正正规厂家出产的红毛药酒价格是非常贵的,并且对健康有很多好处,比如长期有肾虚的人,喝鸿茅药酒就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除此之外,经常有腰膝酸软的人,也可以喝鸿茅药酒帮助治疗。

鸿茅药酒适合人群有哪些?主要用于什么?

大家日常生活中对药酒接触较多,都有一定了解。不同原料制成的药酒,功效也各不相同。而组分复杂的鸿茅药酒功效更是广泛和特别。那么,鸿茅药酒的适合人群是哪些?主要用于什么?

鸿茅药酒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1瓶约服用半个月。

鸿茅药酒主要适用于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

风寒湿痹:主要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筋骨疼痛: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调房里待久了,腰痛;鼠标用多了,手腕痛;偶尔游游泳,肩膀痛;爬山归来,膝盖痛。缺乏运动、不正确的姿势,以及运动损伤等导致全身“筋骨痛”。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

肾亏肾虚: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阳萎早泄、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月经不调、白带异常。

气虚血亏: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头痛头晕、体虚贫血、虚汗多喘、神疲乏力、脱发白发、视物模糊、更年期综合症。

鸿茅药酒纯中药制成,服用安全,患者朋友可以放心服用。另外,患者购买药酒时要多加小心,以免误购伪劣,危害健康。

什么是药酒 中医药酒有什么养生功效


说到就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喝多了伤身的东西,经常大量喝酒,往往会带来很多的疾病,但在酒中添加一些药物,每日适量饮用或者外敷,是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身体的健康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药酒,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药酒、药酒的功效、药酒的制作方法。

什么是药酒

药酒顾名思义就是将药和酒混合起来,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保护健康的事物。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药酒出现的背景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炖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幌子”,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就有了武松酒后伏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等事情。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

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现代药酒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

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药酒功效

药酒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治疗时用手蘸药酒(水)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治疗,具有舒经活血、温通发散之作用。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

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其实,酒是一种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如鹤鸣山道教流传下来的妙沁药酒),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鹿茸酒和蛤蚧酒等可有效治疗腰膝酸冷、小腹不温、阳痿精冷、四肢怕冷、大便溏泻等症;

当归酒、熟地酒、龙眼酒、丹参酒、鸡血藤酒、地黄酒和核桃酒等可有效治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舌淡脉细等病症;

地黄酒、葡萄酒、枸杞酒和双耳酒等可有效治疗身体羸弱、视力模糊、虚烦不眠、潮热盗汗、便秘尿赤、口渴、舌红无苔等症;

人参酒、参芪酒等可有效治疗体神疲、少气懒言、面黄肌瘦、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表虚自汗等病症;

加味八珍酒和十全大补酒等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如劳累倦怠、少气乏力、精神萎靡、心悸怔肿、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健忘失眠等症。

药酒的特点

将作为饮料的酒与治病强身的药“溶”为一体的药酒,不仅具有配制、服用简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的优点,更因为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古“医”字,即从“酉”(酒)也。现代研究表明,酒的主要成分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及水不能溶解。

中药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盐类、鞣质、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等均较易溶解于乙醇中。

乙醇不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还有防腐作用,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

鸿茅药酒适合哪些人群呢?


虽然很多人没有喝过鸿茅药酒,但多少一定听说过,这已经是非常有名的品牌了。鸿茅药酒的价格是很贵的,主要是因为功能非常强大,比如鸿茅药酒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另外还能够祛风除湿,所以鸿茅药酒适合很多人群,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小孩子以及怀孕期间的女性都不能喝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适合哪些人群?

鸿茅药酒67味庞大组方,以三痹汤、独活寄生汤味主方,豹骨、独活味主药,配合其他祛风、散寒、除湿药如沉香、藿香、海桐皮等中药,总共67味之多。

鸿茅药酒能够用于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鸿茅药酒主要适用于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

筋骨疼痛: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调房里待久了,腰痛;鼠标用多了,手腕痛;偶尔游游泳,肩膀痛;爬山归来,膝盖痛。缺乏运动、不正确的姿势,以及运动损伤等导致全身“筋骨痛”。

肾亏肾虚: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风寒湿痹:主要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气虚血亏: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头痛头晕、体虚贫血、虚汗多喘、神疲乏力、脱发白发、视物模糊、更年期综合症。

五种美容中医药酒的制作


1.酸枣仁酒

此药酒对于肌肤粗、心神不宁者,起到润肌肤、养五脏之功效。

处方

酸枣仁、黄芪、茯苓、五加皮各30克,干葡萄、牛膝各50克,天门冬、防风、独活、肉桂各20克,火麻仁100克,羚羊角屑6克。

制法

将药捣碎,置于净器中,用醇酒1.5公斤浸之,密封7天后开取,去渣。

用法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于食前随量温饮。

2.养颜酒

此药酒对于形容憔悴、身倦乏力者,起到润肌肤、壮力气之功效。

处方

白茯苓、甘菊花、石菖蒲、天门冬、白术、生黄精、生地黄各50克,人参、肉桂、牛膝各30克。

制法

共捣成细末,用蚊帐布包贮,置于净器中,用醇酒1.5公斤浸之,七日开取,去渣备用。

用法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饮1小盅。

3.红颜酒

此药酒对于腰痛脚弱者,起到补肾、悦容颜之功效。

处方

胡桃肉(捣碎)、红枣(捣碎)各120克,杏仁30克,白蜜100克,酥油70克。

制法

用好酒1公斤,先以蜜、油溶开入酒,随将三药入酒内浸7日开取。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服两小盅。

4.却老酒

此药酒对于精血不足、容颜无华者,起到充精髓、泽肌肤之功效。

处方

甘菊花、麦冬(去心焙)、枸杞子、白术、石菖蒲、远志(去心)、熟地各60克,白茯苓(去黑皮)70克,人参30克,肉桂25克,何首乌50克。

制法

将药捣为粗末,用醇酒2公斤浸之封口,7日开取,去渣备用。

用法

每日饭前温饮一小杯。

5.白鸽煮酒

此药酒对于面目黯黑、肌体消瘦者,起到滋养身体之功效。

处方

白鸽(去毛洗净去肠)一只,血竭30克。

制法

将血竭放入白鸽肚中,用线缝住,用好酒煮沸约十分钟令熟。取下候温备用。

用法

鸽肉分二次食用。酒徐徐饮完。

鸿茅药酒什么时间喝好呢?


鸿茅药酒其实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很好的舒经活血以及健脾温肾的效果,尤其是对男性朋友来讲是比较,好的一种保健药,建议在饭后适当的服用,而且每一次十五毫升就可以。

1、鸿茅药酒是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

2、鸿茅药酒的主要成分有何首乌、地黄、白芷、山药、五倍子、广藿香人参、桑白皮、海桐皮、甘松、独活、苍术、川芎、菟丝子、茯神、青皮、草果、山茱萸、附子、厚朴、陈皮、五味子、牛膝、枳实、高良姜、山柰、款冬花、小茴香、桔梗、熟地黄、九节菖蒲、白术、槟榔、甘草、当归、秦艽、红花、莪术、莲子、木瓜、麦冬、羌活、香附、肉苁蓉、黄芪、天冬、桃仁、栀子、泽泻、乌药、半夏、天南星、苦杏仁、茯苓、远志、淫羊藿、三棱、茜草、砂仁、肉桂、白豆蔻、红豆蔻、荜茇、沉香、豹骨、麝香、红曲等67味中药材,是传承祖方而制,是中老年人保健佳品,对失眠,胃口不好,对于老年人的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鸿茅药酒宜饭后服用;不胜酒者慎服。

4、鸿茅药酒为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1瓶约服用半个月。鸿茅药酒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5、同时,鸿茅药酒也可以外用。鸿茅药酒67味庞大组方,以三痹汤、独活寄生汤味主方,豹骨、独活味主药,配合其他祛风散寒、除湿药如沉香、藿香、海桐皮等中药,总共28味之多。特别是风湿骨痛患者口服外用后双重功效作用于疼痛处,效果显著。

培养中医药人才 发展新中国中医药事业


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经过一些曲折的历程,但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下,排除多种干扰,不断前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医工作的领导,中医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工作中持位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中医药统一管理体制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不断扩大充实,中医特色更加突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医药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至1994年底,全国已有中医医院2552所,床位23万张,高等中医药院和民族医药院校3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中医药研究机构77所,中药生产企业910余家,中药经营企业3万余个,完成中药产值165亿元,中药销售总值224.6亿元。全国中医药人员已逾百万。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对合理,学科方类比较齐全,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的医疗、教学、科研体系,和规模生产的新兴中药企业及复盖全国的中药经营网络。

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我国已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医疗、教学和技术合作关系,中药贸易已发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在我国建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已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3000多名针灸人员。1987年以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气功学会先后在我国成立,这是最早把总部设在我国并由我国担任第一届主席的两个国际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积极向世界各国介绍和推广中医药,并已建议各国对43种疾病采用针灸疗法。到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药的占第一位,我国派出的专家学者中,中医药方面也是很受欢迎的。中医药正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中国的中医工作,建国初到80年代是由卫生部主管。1986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负责管理中医工作,在此基础上,198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中药统一管理起来。这种管理体制更加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医工作的主要开展情况包括中医医疗工作,中医药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

中医医疗工作主要是通过中医医院进行的。另有少数中医门诊部和极少数中医个体开业。中医医院始建于50年代中期,到1960年,已有中医医院339所,病床14199张,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医医院一般都规模小,人员少,经费不足,设备简陋,特别是办院方向不很明确,没有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为了总结经验,加强中医医院工作,1982年,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工作会议,重点解决了办院方向问题。明确要求,中医医院必须突出中医药特色,并将其作为一切中医机构的根本方向。为适应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要求逐步实现县县都有中医医院,少数民族地区设民族医医院。

中医药特色体现在许多方面,最根本的是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并努力发掘中医药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医医院在诊断、治疗、护理、用药、人员构成、管理方法上,都要以中医药为主,并积极吸收和采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互相配合,提高医疗效果。

衡阳会议以后,中医医院有了较大发展。作为中医药特色的急症和专科专病建设也有所加强。8.5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医院建设以内涵建设为主,以中医医院分级管理为基础,以示范中医医院建设为龙头,急症防治、专科专病建设为学术发展的突破口,使中医医院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

中医药翘首 鸿茅药酒贴“中药” 市场再升温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