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冬季养生衣食住行 > 导航 > 冬季养生衣食住行

冬季谨防小儿三种病 多关注少儿衣食住

冬季养生衣食住行。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冬季谨防小儿三种病 多关注少儿衣食住”,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预防】

冬季谨防小儿三种病

上周,戴先生为5岁儿子的病担心不已。看到孩子连续干咳,好像每一声都咳在了自己的心上。他只得再次带儿子到附近一家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孩子的病已发展为肺炎。

郑州市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朱晓华介绍说,冬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年幼体弱、气温骤变、空气污浊、免疫力低下是该病的诱因。冬季也是小儿中耳炎、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朱晓华特别强调说,中耳炎是由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婴儿在中耳炎初期的症状就是发烧和呕吐。如果孩子有夜间啼哭、摩擦单侧耳朵、耳朵出现排出物等症状,父母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此外,随着冬季供暖的开始,室内外温差较大,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孩子或者有过敏性鼻炎家族遗传的孩子,就容易中招。

【生活】

多关注少儿衣食住

俗语说要想小儿安,常保几分饥和寒。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玉峰介绍说,现在天气一降温,许多家长就生怕孩子冻着,给孩子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这样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活动,这种做法对孩子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刘玉峰建议,冬季家长要注意为孩子选择棉质、轻薄保暖的衣服,要注意天气变化,适当为孩子增减衣物。

有关调查显示,增加食物中维生素A的含量,可使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降低75%,因此,在孩子饮食中添加维生素A很有必要。刘玉峰认为,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肾以及肉类、乳类、鱼类、蛋类中含量丰富,蔬菜如胡萝卜、番茄、菠菜、卷心菜、南瓜、紫菜中,维生素A含量也较高,此外,冬季儿童易口干舌燥,平时父母应教育孩子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冬季天寒地冻,人们往往喜欢躲在室内或待在高楼上。刘玉峰提醒说,即使是寒冬也不要居高不下,因为经常下楼到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此外,冬季阳光的紫外线强度较弱,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去户外晒太阳。

刘玉峰特别指出,冬天也要引导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各类疾病。但进行锻炼时要选择合适的气象条件,根据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等量力而行。

ys630.COm精选阅读

衣食住行 处处皆养生


衣食住行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衣食住行,处处皆学问,处处皆养生,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许多养生经,朗朗上口,又蕴含深意,不妨学一学!

穿着篇

衣不过厚,不怕温高;

衣不过薄,不怕风高。

人体只有在适当温度内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居住或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生病。所以,根据温度变化来调整衣被的厚薄,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民间用二八月乱穿衣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春捂秋冻,早春和初秋季节相对凉快,不适当地减少或添加衣服会导致着凉感冒。夏天室内外温差大时,就如同一直处于季节交替之时,更是要注意衣物的增减,尤其是开着空调时,就不能再穿着短衣短裤,可以适当地披一件薄衫或系一条丝巾。

洗漱篇

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刚吃完饭时,血液大量流入胃部,而洗头时自然要低头,可能造成大脑缺血。如果是中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还容易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洗澡虽然舒服,但还是一项耗费体力的活动,饿着洗很容易低血糖,甚至晕倒。反之,刚吃饱时也不宜洗澡,否则会使本应集中于胃部的血液转向皮肤和肌肉,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先休息一两个小时再洗澡。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说的是,刚出完汗不能马上冲凉,当然也不能马上进空调房,因为毛孔遇冷刺激会从扩张状态突然紧急闭合,破坏皮肤的排汗功能,导致中暑、感冒等症状。在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中,脚是一扇健康的窗口,五脏六腑都在这里有相应的穴位。晚上洗脚,并适当地按摩脚心的涌泉穴,直到发热、浑身感到舒适,可以养心明目、解除疲劳、促进睡眠。有条件的也可以用艾叶泡脚,能祛寒、除湿、通经络。

睡眠篇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睡前开窗,一觉天亮。

夏天和初秋,不少人贪凉,喜欢睡地板,但地面散热快,吸收热量也快,容易吸收背部热量,进而可能诱发腰背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秋天气候干燥,天气转冷,睡硬板床容易造成局部气血不畅,出现肢体麻痹等。春天即使天气转暖,睡觉的时候也一定要盖严被子,尤其是不要露出肚脐。冬天天气冷,许多人喜欢蒙头睡,但被子里空气循环差,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积聚,造成缺氧。如果睡前开窗通风15分钟左右,增加氧气含量,让室内细菌大为减少,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人在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维持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睡醒时,人从熟睡状态逐渐转到活动状态,若立即下床或起床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行走篇

坐如钟稳,站如松直;

睡如弓形,动如风意。

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身体各器官功能都会退化,功能降低,骨骼、肌肉、韧带变得松弛无力,如果站立和行走时不挺起胸来,胸腔受到挤压,肺活量就会降低,不仅容易形成驼背和弯腰,而且常因吸入气体不够用而发生心慌气短。身体长时间缺氧,往往引起心脏病和肺病。所以老年人站立和坐着时,一定要挺起胸来。关于行动,还有两句话值得一提:脚宜常行,步常后行。这句话说的是,走路要轻快矫健些,以免养成慢腾腾的走路习惯,否则,腿部肌肉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肌肉萎缩衰老后,两腿就抬不起来了。

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往往是患病之源。衣食住行 健康跟我走。少去人多聚集处、远离传染源,染病的几率自然会下降。市民出门乘坐空调车时,切莫贪恋温暖,窗开一条缝,有利于保持空气流通。此外,锻炼一族要记得:热身活动需充分,一旦出汗,则要及时擦干汗水穿上衣物,切忌过度吹冷风。

秋季颈椎保健中的“衣食住行”


导读:受温度,湿度变化无常的影响,季节变换期往往是颈椎病的高发期,眼下,夏秋更替正当时,颈椎病的预防保健也正当时。 为此,专家从衣、食、住、行方面入手,向参加活动的上班族们,全方位剖析了秋季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保健、治疗方法。


颈椎病

但凡提到颈椎病,一般人都会联想到颈椎骨。其实,颈椎的健康永远与颈肌脱不了关系。 在夏秋更替时节,人们往往无法准确把握天气状况。早上穿低领或露背装出门,到下午回家时天气已转凉。颈部在受凉的情况下会引起血管痉挛,肌肉僵硬,时间稍长,颈肩部不适就突显出来。

保健方法:男士在季节变化时,尽量穿高领衬衫。女士出门最好带上一条围巾或者披肩,稍感凉爽就马上戴上。在办公室工作或者开车时,戴u型颈舒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即能保暖,又能为颈椎减压。

治疗方法:利用热敷袋对颈椎做热敷治疗。对于因颈部受凉导致的颈部肌肉酸、僵或痛,自制或购买热敷袋热敷治疗,可活血化淤,缓解肌肉痉挛及颈肩部不适。



在中医范畴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颈椎病是由于肝血不足,肾精亏损,经脉失去营养所致。而在秋季,尤其是夏秋交替时节,天气逐渐变得干燥,肝肾上火容易导致虚火过旺,引起肝肾功能失调,引发颈椎病。再者,入秋后温度多变,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也能导致风寒湿病、经络受阻型颈椎病。

保健方法: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少喝酒、抽烟;饮食有规律,杜绝暴饮暴食或不吃。

治疗方法:祛风除湿,散寒舒筋,通络止痛。补益肝肾,调和气血。多吃清火食物,新鲜蔬菜,黄瓜,橙子,绿茶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或者吃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食物,如葛根煲猪脊骨,桑枝煲鸡、天麻炖鱼头等。


颈椎病人要均衡营养

秋天虽已到来,但很多朋友的作息习惯仍然还停留在夏季。熬夜,不盖被子,睡凉席和凉枕。熬夜本身来说也会导致上火,并且秋季夜晚气温会降低,也容易让颈部受凉。还有些朋友睡觉前还习惯于不盖被子,遇上气温骤降,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发现落枕了。

保健方法:随时关注气候变化,及时更换床上用品。挑选合适的颈椎修复枕。起居有规律,避免熬夜。避免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导致颈椎疲劳等。

治疗方法:以上导致的颈椎不适同样可用热敷治疗。如果是落枕,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非常有效,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双手皆要按压。落枕也可采用针灸及帖药膏的方法。

出行时的姿势一直是颈椎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步行和驾车。但往往健康的昂首挺胸出行姿势都出现在神清气爽、精神饱满之时。古人有悲秋之说,表明秋天是容易一个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我们更应该注意出行姿势。


走路姿势一定要注意

保健方法: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口微闭,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双臂自然下垂。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也可利用驾乘人员颈椎保护头枕(WHIpS)弥补汽车座椅设计上的缺陷,以达到保护颈椎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治疗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心情。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并且,本身来说,体育锻炼对于锻炼肌肉和韧带,增强骨骼及椎间盘活性非常有利。

总体来说,初秋作为颈椎病高发期,为了您的颈椎健康,专家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颈部保暖。

2、 补钙和维生素,除湿祛寒。

3、 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注意工作生活中的姿势,注意睡眠姿势及选取有助于颈椎健康的枕头。

4、 保持良好的心情,快快乐乐永远是健康之本。

小儿呕吐抽搐,三原因最值得关注


脐带 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小儿如果在平时有呕吐抽搐的症状,家长们就不得不对其发病原因进行查找。一般来讲,造成小儿呕吐抽搐是有一定原因的。那么,小儿呕吐抽搐的原因有哪些?

一、高热

高热性抽搐所占比例最高。高热是诱发儿童抽搐的最常见原因,没有之一。

热性痉挛的病理过程是这样的:由于婴幼儿脑神经容易不受控制地“放电”,远远没有成人脑神经般稳定。体温急遽升高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

热性抽搐常常在发烧24小时内出现,大多数是全身性抽搐,发作时间较短,多在15分钟左右。热性痉挛好发于六个月至五岁大的孩童,在台湾六岁以下儿童,其发生率为3~4%。热性痉挛小朋友中约有20-40%家族中有热性痉挛病史的成员。

热性痉挛病童于抽搐后,经短暂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脑膜炎、脑炎或其他问题,持续昏睡。

二、癫痫

癫痫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和感觉出现短暂障碍。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键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过度异常放电所致。

由于癫痫而发生的小儿惊厥出现时,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睁,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数分钟的情况。

癫痫是一种有家族遗传史的疾病。小儿癫痫诱发原因各种各样,临床表现各异,首先要查明病因确定诊断。选择恰当的适宜的治疗,患儿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愈。

三、破伤风

破伤风的病因为创伤后的特异性感染。而新生儿破伤风常常是由于脐带消毒不严引起。

破伤风的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

中医教你无花果治三种病


广州人喜欢煲汤,尤喜老火靓汤,而无花果则是熬老火靓汤的心水材料之一。别以为无花果只有润肺功效,其实无花果生吃、研末吃,或者是煎水喝都可以治病,用途可大着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刘友章教授介绍,无花果又叫奶浆果,果实含有20%左右的果糖和葡萄糖,极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它还含有重要的维生素A和C等,蛋白质及氨基酸也较丰富。无花果的果实中还含有枸橼酸、醋酸等有机酸以及酵素(酶)。因此,不仅对消化有利,还兼有清热润肠、止泻痢等功能。

中医认为无花果味甘,性凉,可以清肺、润燥、益胃、下乳,是老少咸宜的果实。与甜杏仁、桔梗、甘草一起煎水喝治疗燥热伤肺,咽干作痛,声音嘶哑。生食具有健胃消食之功,可以治疗胃纳呆滞,消化不良。我们还可以把干品研成粉末吞服以益胃止痛,治疗上消化道溃疡,脘部疼痛。假若产后乳汁不多,可与羊乳等炖肉服。生食或干品配猪大肠水煎服,可以治疗肠热便秘,痔疮出血和脱肛。

刘友章教授建议读者,一般煎汤每次用30-60g,生食则每次1-2枚。但要注意,无花果性凉,而且甜腻,中寒多湿之人不宜服用。

选方

治痔疮:鲜无花果120g,瘦猪肉90-120g。加水炖煮,不加佐料及盐,食肉喝汤。

治体虚、乳汁稀少:无花果30g,奶浆藤30g,黄花菜根15g。炖猪蹄服。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干果切成小粒,炒至半焦,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代茶饮。

今年夏秋要防三种“传染病” 谨防炭疽杆菌


立秋之后,各种传染病疫情多发。北京市卫生局健康播报近日提醒,北京市已进入乙脑高发期,希望大家做好防范措施。8月12日,辽宁鞍山海城市和岫岩县传来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据辽宁省卫生厅通报称,截至13日晚8时,共报告30例,其中临床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27例,无死亡病例。8月12日,国家卫生部披露,不久前蜱虫病研究又有新进展。研究人员发现,病人如果处于急性期,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如何能远离这三种病?本报特别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兴旺教授,为我们介绍应对方法。

要防蚊虫叮咬

据北京市卫生局健康播报介绍,乙脑又叫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乙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两季流行,高发期为79月份,潜伏期一般为421天。

李兴旺教授指出,乙脑是人畜共患疾病,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宿主,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传播乙脑的蚊种主要为三带喙库蚊。乙脑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蚊虫叮咬进行预防。

要防皮肤破损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据调查,这次疫情是由于当地居民私自屠宰或接触病牛而感染发生的。

李兴旺教授指出,炭疽杆菌一般都是深藏在土壤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进食时很容易接触到或吸入土壤中的细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动物先被炭疽杆菌感染,然后再感染人。

皮肤炭疽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方式。病菌从皮肤小伤口进入体内,经1236小时局部出现小疖肿,随后形成水泡、脓肿,最后中心形成炭色坏死焦痂。病人有高热、寒战症状,轻则23周自愈,重则败血症死亡;肺炭疽主要是吸入炭疽芽孢所致,多发生于毛皮加工人员。初期呈现感冒症状,之后会发展成严重的支气管肺炎及全身中毒症状,23天内死于中毒性休克;肠炭疽多因食入未煮透的病畜肉制品所致,如牛羊肉串等。有连续性呕吐、便血和肠麻痹,23天死于毒血症。

防住炭疽病,要经常对牲畜进行检疫,严格隔离并治疗病畜。个人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受伤,如有皮肤破损,立即涂搽3%5%碘酒,以免感染。对于患者应严格隔离至皮肤溃疡愈合,对病人的用具、被服、分泌物、排泄物及病人用过的敷料等均应严格消毒或烧毁,死亡后要实行火葬;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可以用药物预防。

三伏天最容易得三种病


今年的三伏天要从7月14号持续到8月22号,那三伏天最易得哪些病呢?

腹泻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再加上不少人贪食直接从冰箱取出的冷饮、水果、饭菜等,夏季成了急性肠胃炎发作的高峰期。

腹泻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甚至会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

腹泻预防:预防夏季腹泻,关键是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环境卫生、手的卫生,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卫生。水要烧开,食物要熟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热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外面买回来的凉菜,隔夜后就不要吃了。

腹泻治疗: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患者应多喝水,尤其要喝一些淡盐水;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有人拉肚子就不吃饭,以为这样可以减轻肠道负担。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腹泻时,人急需补充营养,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避免食用带油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腹泻后,要及时监测血糖,调整服药剂量,否则很容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严重者会发生酸中毒,危及生命。

中暑

一到高温天气,最常见的病就是中暑。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受阳光直接暴晒,处于高温、闷热且通风条件差的室内,在人群拥挤的闷热环境中。

中暑症状:

天凉了 谨防秋冬季常见病


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一些小毛病就会来偷袭我们的身体。由于是些常见病,很多人更愿意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买些药吃,省了排队挂号看病的麻烦。但如何正确进行自我药疗呢?这里的学问还真不少。

鼻炎:解鼻塞少用滴鼻剂

很多人在秋天总感觉鼻子干干的,好像有东西堵在里面,擤鼻子、咳嗽时鼻腔会出血,呼吸道功能较差的人在秋天很容易复发鼻炎。

不建议在鼻塞时用滴鼻剂等收缩血管的药物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因为,这类药物一旦代谢完,各种症状会再次复发。如此反复,很可能诱发药物依赖性鼻炎。

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如伯克纳、辅舒良和雷诺考特等喷鼻剂,使用方法是每天对鼻腔喷雾12次,症状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量。鼻舒适片也是治疗鼻炎的良药,具有清热消炎、通窍作用,每次用4片,每天3次。

咽喉炎:抗生素可加重症状

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一受到风凉,容易引起咽喉炎、鼻炎。

对咽喉炎患者来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祛除咽喉疼痛、发痒、发干的症状,反而容易产生副作用。因此,以发热、咽喉部灼热、咽干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咽喉炎,可雾化吸入庆大霉素或是口服头孢拉定胶囊。以发痒、喉部发干、声音嘶哑为主的慢性喉炎,可用蒸气吸入法治疗,即用茶杯盛半杯开水,加入复方安息香酸酊0.51毫升,杯口用厚纸盖好,当中挖一直径4厘米的孔洞,患者对准洞口做深吸气,直至蒸气蒸发完,每日两次。或是可含服华素片或金嗓散结丸等。

皮炎:用药,对症是关键

随着气温的明显下降,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减少,加之风吹日晒,皮肤要告别温暖潮湿的保护,就会出现一些皮炎症状。

皮炎用药应把握好几点原则,一是分析病因,对症选药。二是观察皮疹特点选合适剂型。三是看病变部位,选合适药物。如果面部突然出现弥散性红斑、红血丝、丘疹、小脓疮、脱皮等,并且自我感觉瘙痒、发烫、灼痛,要及时到正规大医院就诊,如果私自乱用带松的药膏,很可能会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

胃痛:药疗先行防未然

冬季谨防小儿三种病 多关注少儿衣食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