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的中药 > 导航 > 中药养生排毒方法

治痈疽疮毒的中药

养生的中药。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您对中医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治痈疽疮毒的中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治痈疽疮毒的中药

1、治痈疽疮毒的中药

中医在治疗痈症初起,蔓肿无头,或已结块而未化脓兼见恶寒发热、口渴咽干等全身症状的患者时,常选用的中药方:

金银花10g、天花粉10g、贝母10g、当归10g、赤芍10g、乳香1g、没药10g、防风10g、白芷10g、公英10g、地丁10g、半枝莲10g、皂刺10g、水煎服。或选用中成药,如清血解毒丸,解毒消炎丸等。

若局部出现脓栓,且肿势与疼痛很明显时,中成药可用清血肉消丸,痈疽消毒丸等治疗。

中药可用;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桅子10g、公英10g、地丁10g、半枝莲10g、败酱草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甘草10g、生黄芪10g水煎服。

外治法可取鲜紫花地丁20g,马齿苋15g,半边莲15g捣烂,加酒精20g,调成糊状外敷后包扎,每日1次。可消肿杀菌,防止感染扩散。

2、治痈疽疮毒的膏方

2.1、寒水石膏

配方:寒水石60克,羊蹄根、滑石、大黄、汉防已各30克,白蔹12克,木香、附子、丁香、榆白皮、莽草、半夏、玄参各15克,黄连10克,赤小豆90克,甘草20克,蜂蜜适量,生地黄汁150克。

功效:治疗一切疮毒、肿痛不可忍者。

用法: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用时以蜂蜜、生地黄汁各半调成膏,摊于干净布上,湿贴于患处,干即换药。每日换药3-4次。

2.2、生肌膏

配方:大黄、川芎、白蔹各30克,细辛、防风、黄芩、白芷、白芍、莽草、黄柏、黄莲、当归各15克,麻油250克,猪油250克,白蜡120克,松脂(松香)500克。

功效:治疗一切痈疽、溃后脓血、疮口不合等。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先将白蜡、猪油放入铁锅中加热,待其溶化后加入其他药物,小火煎熬,待药物欲焦时,以干净纱布滤去渣,自然冷却成膏,备用。用时取适量涂于干净布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

3、治痈疽疮毒的中医施治方法

本病证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

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

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痈疽疮毒的临床表现

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其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局部淋巴结有肿大和疼痛。

除有局部剧痛外,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痈疮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痈疽疮毒的日常护理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体内有湿毒,不及时清除就会长毒疮;还有就是平时饮食非常重要。

不要吃上火的食物如煎炸辛辣的东西,特别是牛肉及虾和炒花生和辣椒一定不能吃,花椒八角也不要吃,不然就会越来越严重的,而且疼死人。

平时烟酒再加上吃很多的湿气大的水果如:桔子香蕉西瓜等,身体就会产生肝火胃火和湿气,这些身体湿毒长期积累排不掉,就会长疮,而且老是反复。热毒疮和湿毒疮也与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很大关系。

平时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减少痈疽疮毒的发病几率。

ys630.coM延伸阅读

痈疽疮疡酒


车螯灯芯酒——原名“车螯酒”
[药物组成] 车螯壳(泥固济火煅过为细末)一二个 灯芯三十茎 蜜一大匙 栝蒌一个
[功能主治] 治发背痈疽。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勿令醉。
[制备方法] 上药切碎,剥栝蒌,用酒一升,煎后三味微熟,调车螯末二大钱。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车螯酒
[药物组成] 车螯(紫色光厚者以黄泥固济煅赤,候冷为末),三钱匕 腻粉一钱匕 甘草末二钱匕 栝蒌实(判)一枚
[功能主治] 发背伴寒热。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勿令碎。
[制备方法] 以上四味,先将前三味和匀,次将栝蒌用酒二盏,煎至一盏,去滓调下前药三钱匕。 金星酒方
[药物组成] 金星草(和根洗净,慢火燉干)四两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五毒发背。
[用法用量] 随时饮服。
[制备方法] 上二味,捣细为末,分作四帖,每帖用酒一升,煎三两沸后,再以冷酒二升相和,人瓶器中封却。
[资料来源] 宋·《圣济总录》 按:金星草又名风尾草,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的全草,味苦性寒,清热凉血解毒,能治痈疡,肿毒,瘰疬,恶疮;甘草和中解毒,合用可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神效托里酒——原名“神效托里散”
[药物组成] 黄芪(盐水炙) 忍冬叶 当归各五钱 粉苹二钱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肠痈。
[用法用量] 适量服酒,药渣敷患处
[制备方法] 上药酒煎。
[资料来源] 明·《赤水玄珠》 按:黄芪补气养脾,托疮生肌,当归养血和血,二药用于气血不足,疮痈内陷,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忍冬叶、甘草清热解毒,全方可局限病灶,防止深陷,使脓出毒泄,肿痛消退。 阳和解凝酒
[药物组成] 川乌 草乌 肉桂 干姜 马钱子 木鳖子 白芥子 五灵脂 穿山 南星 牙皂各30g 生狼毒120g 大戟 甘麻黄各15g
[功能主治] 解毒、祛寒、除湿、涤痰,通络,适用于因寒湿、痰凝、阴毒所致的疽证。
[用法用量] 治未溃阴疽,将此酒调其他药敷患处;治已溃阴疽,将此酒浸消毒纱布条人疮口内。
[制备方法] 上药置于白酒中,浸泡一月而成。
[资料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0 金银花酒
[药物组成] 金银花五两 ·甘草一两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恶疮,不论发生在何处,或肺痈、肠痈,初起便服奇效。
[用法用量] 初起者,一昼夜内分三次服尽,病重者一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外以生药捣烂,酒调敷疮毒四周。
[制备方法] 水二碗、煎一碗,再倒人酒一碗略煎。
[资料来源] 清·《医方集解》 忍冬酒
[药物组成] 忍冬藤 大甘草节
[功能主治] 治痈疽发背,不问发在何处,发眉发颐,或头或项,或背或腰,或胁或乳,或手足,皆有奇效。
[用法用量] 一日一夜吃尽,病势重者,一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
[制备方法] 忍冬藤生取一把(如无生者,只用干者,然力终不及生者),以叶人砂盆研烂,人生饼子酒少许,稀稠得所,涂于四周,中留一口泄气。其藤只用五两,木槌槌损,不可犯铁,大甘草节生用一两,同人沙瓶内,以水二碗,文武火慢煎至一碗,人无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数沸,去滓分为三服。
[资料来源] 明·《本草纲目》 藤花酒
[药物组成] 鹭鸶藤(茎叶花附) 黄芪 甘草(生)各半两 栝楼根半两
[功能主治] 补虚托毒,理气活血,治痈疽疮毒,内附筋骨。
[用法用量] 温服,一日三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酒二盏,煎至一盏,纱绢拗捌,去滓即成。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按:本方鹭鸶藤即忍冬藤,栝楼根又名天花粉,故名藤花酒。二药有清热排脓消肿的功能,加之黄芪,甘草补中托毒,故宜用于痈疽虚证。 藤黄煮酒
[药物组成] 鹭鸶藤(茎叶干用,花尤妙)二两 生地黄(干者)
[功能主治] 治痈、疽、恶疮、深附骨在腹,虽肿皮肤不热,颜面危恶,或瘘或疳,妇人乳疽,一切血气不和;留畜疙疽挛皮于筋骨,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 每次一盏,每日四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酒四升,共人大瓶内,油纸竹叶牢封瓶口,悬釜内煮二三百沸,香熟后令冷,就瓶纱滤出酒。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痈疽疮疡的症状


二、痈疽疮疡的偏方治疗三、痈疽疮疡的注意事项

痈疽疮疡的症状

1、痈疽疮疡的症状

痈疽疮疡是常见的外科皮肤病症,一般发生于人的肢体和体表,是一种发脓疮病。痈疽疮疡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当我们患上痈疽疮疡,一般症状表现为肌肉红肿,局部皮表疼痛肿胀,出现溃烂成脓。轻微情况是疼痛肿胀,症状加重就会出现身体发热、脉象不稳。痈疽疮疡不仅仅对于皮表伤害大,甚至可能伤害到脏腑器官。在中医外科外科疾病中,痈疽疮疡是比较常见的。痈疽疮疡的特点也十分明显,有发病速度快,病情局部严重的特点,痈疽疮疡还容易感染溃烂。

内痈疽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外痈疽系指发于体表的痈疽。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

2、痈疽疮疡的分类

2.1、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

2.2、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3、痈疽疮疡的原因

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现代医学解释其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

痈疽疮疡的偏方治疗

1、加味三星汤,元参15克,焦山栀9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便秘热结,加生首乌9克,以清热解毒而通利大便;局部坚肿殊甚,加炙山甲、皂角刺以消肿透脓;湿重者,加藿香、川朴、茯苓、滑石等以化湿渗湿。

2、鹿角托里汤,鹿角胶(或鹿角片)9克,生黄芪、白茯苓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金银花15克,远志肉、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如阴盛火亢,有糖尿病史者,加天花粉12克,并倍用生芪。阳复、毒清则疮自愈。

3、黄芪托毒汤,生黄芪23克,当归身、陈皮、泽泻各6克,生白芍、广郁金各5克,怀山药、金银花、白茯苓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如食欲不振,加焦六曲12克,炒蔻仁、枳壳各3克;睡眠差,加炒枣仁12克;血虚,加制首乌9克。

痈疽疮疡的注意事项

1、保持居室安静、清洁、通风、凉爽,温度保持在20—22℃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颜面疔疮患者宜少说话,不可迎风而卧,忌发怒和房事劳累。

2、经常和患者交谈,向其解释病因,以消除其顾虑,稳定情绪,避免各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食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水果汁、蔬菜汤、绿豆汤等,鼓励多饮水。禁食酒类、辛辣、煎烤、生冷硬物、鱼腥、肥甘之品。

4、保持皮肤清洁,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再次染毒。一旦发生疔疮要及时就医,切记过早挑剔。并且不要自行挤压,防止碰伤,以免感染扩散。避免阳光暴晒、蚊虫叮咬、抓伤碰伤。修剪指甲不宜过深,避免阵尖、竹、木刺伤;避免赤脚劳动。平时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5、患病期间注意休息,保护患处,遵医嘱用药。恢复期间注意保护患处,避免再次染毒,影响伤口愈合。

治毒疮的偏方


治毒疮的偏方

1、治毒疮的偏方

四黄野菊汤

大黄、黄连、黄芩、黄柏、野菊花各15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先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可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每日1剂,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疖病。

三黄膏

大黄、黄连、黄芩各6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以米醋适量渍1宿,加猪膏1000克,微火煎3沸,去渣取汁即成。每次适量外搽,每日3次,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热疮。

马齿苋糊

马齿苋适量。将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或以鲜马齿苋绞汁,以消毒棉签不拘次数涂抹患处,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肿、口疮。

2、毒疮的产生原因

身体内有湿毒,不及时清除就会长毒疮;还有就是平时饮食非常重要!!!不要吃上火的食物如煎炸辛辣的东西,特别是牛肉及虾和炒花生和辣椒一定不能吃,花椒八角也不要吃,不然就会越来越严重的,而且疼死人.平时要是喜爱吃以上的食物,加上烟酒再加上吃很多的湿气大的水果如:桔子香蕉西瓜等,身体就会产生肝火呀胃火呀和湿气的,这些身体湿毒长期积累排不掉,就会长疮,而且老是反复。又分热毒疮和湿毒疮;

也与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很大关系。平时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减少毒疮的发病几率。

3、毒疮的危害

毒疮是化脓,使你的血管和肌肉组织和皮肤被腐蚀,变得很薄很易破坏,而毒疮迸裂是因为人一激动血压上涨,对血管和组织压力加大,超过了临界点,其实这种事发生的机率很低,一是你不激动的时候需要在临界点下,而激动超过临界点。

屁股长毒疮怎么办

一般屁股长毒疮,原因引起,都是受到夏秋季气候炎热,或者是在阳光下暴晒,感受暑毒而成,或是暑湿肌肤,汗泄不畅致生痤痹,反复搔抓,破损而成,一般可以出现在我们皮肤的任何部位,所以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到医院去进行治疗。

屁股长毒疮,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也可以通过小手术的切开引流,把里面的脓液排干净,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屁股的干净卫生。

为了避免屁股不长毒疮,首先要注意不能坐别人的热板凳,其次就是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上火食物,不要经常熬夜。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进行改善,这样能让屁股上的毒疮也是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脸上长毒疮怎么办

1、如果人们不注意饮食的调节,经常吃烧烤垃圾食品,葱蒜等等,都很容易导致皮肤的感染。大家要重视饮食的调节,加强身体的保护,做好有效的皮肤保养措施,远离有害的食品,才能够促进脸上毒疮的缓解。在面对脸上长毒疮的症状时,应该要了解一些饮食的调节措施,加强营养的补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和营养的结构,从而促进皮肤的恢复。

2、脸上长毒疮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的,有些人经常熬夜,不注意生活的调节,黑白颠倒,容易导致大量的毒素积累在皮肤当中。一旦受到病毒或者是细菌的感染,都很容易出现脸上长毒疮的症状。面对这样的原因,大家要重视一些有效的调理方式,比如按时睡觉,早睡早起,保持健康的生活规律,促进生物钟的调节,有助于将毒素排出皮肤之外,促进身体的恢复。

痈疽疮疡怎么治疗


二、痈疽疮疡的发病原因三、痈疽疮疡怎么预防

痈疽疮疡怎么治疗

1、痈疽疮疡怎么治疗

1.1、患部制动

防止炎症扩散,减轻疼痛,唇痈病人可取头高卧位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减少说话,严禁挤压。

1.2、早期应用抗生素

得了痈之后尽早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制止脓毒血症的发生,其原则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联合用药,剂量充足,疗程充分,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佳,在药敏试验结果未出之前,可根据脓液涂片和革兰染色结果选用抗生素,痈患者通常可首选青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

1.3、局部处理

物理疗法:短波紫外线外局部照射,可控制感染扩散,促进痈的炎症吸收,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药物涂布:痈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或0.5%碘伏湿敷;有少数脓点时可用鱼石脂软膏,金黄散敷贴,促进炎症局限,脓肿成熟。

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疼痛剧烈,情绪烦躁不安者可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物。

2、痈疽疮疡的治疗偏方

2.1、【组成】于姜、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干姜炒紫研为细末,用米醋调如泥状,敷于四周留头,药干则换新药。

【主治】外痈初起。

2.2、【组成】生葱、蜜糖各适量。

【用法】上药适量,捣如泥状敷患处,用敷料或绷带固定,每日1 次,10 天为1 疗程,或至愈为止。

【主治】痈肿。

2.3、【组成】葱白一把。

【用法】捣烂作饼,贴于患处,外加厚布数层,以热水袋熨之。颜面部勿用。

【主治】外痈初起。

3、痈疽疮疡怎么护理

3.1、一般护理

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3.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注意观察疮形、肿势、色泽、疼痛及体温的变化,记录脓液的色、质、量。

高热烦燥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清热利湿解毒的确饮料或遵医嘱给予清热利湿解毒中药代茶饮。

3.3、给药护理

外敷膏药宜紧贴患部,箍围药宜注意干湿度,掺药粉宜散布均匀。药物降温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被服,嘱患者多饮温开水。

3.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鱼腥、生冷、肥腻之品。

痈疽疮疡的发病原因

1、糖尿病(20%):

糖尿病病人易发生感染的原因除与高血糖导致的全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外,还和感染病灶局部酸碱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有研究将细菌注入糖尿病鼠软组织建立化脓性感染模型,3~6天后测定病灶内ph值,结果表明,糖尿病鼠模型病灶内ph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为高血糖可产生较正常为多的乳酸,由于白细胞内无丙酮酸羧化酶,乳酸在此不能合成糖原;又因为糖尿病时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病灶处的乳酸也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利用,从而导致病灶内乳酸蓄积和ph值降低,病灶内ph值的改变可降低细胞修复能力和抗生素杀菌作用,因此糖尿病病人不仅易受到感染,且感染痈灶迁延不愈。

2、免疫力低下(30%):

发于机体抵抗力降低的痈患者,如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肾炎,糖尿病,心衰,营养不良,低丙球蛋白血症,天疱疮,剥脱性皮炎等,痈大多是由毛囊炎发展而来,病原菌先侵入单个毛囊底部形成感染,由于所在部位的皮肤厚韧,感染继而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柱蔓延到皮下深筋膜组织,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从而累及周围的脂肪柱和毛囊,形成多个“脓头”的痈。

3、病原菌(30%):

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厌氧菌和绿脓杆菌等,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受感染的重要诱因,其中以糖尿病病人多见。

痈疽疮疡怎么预防

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热毒疮怎么治


热毒疮也就是热毒型的一种暗疮,主要是脓包型的丘疹,会出现脓疱聚集,引起黄粘稠液体外溢,周围会出现红晕,患者会感觉疼痛,一般脓包消退以后,会引起一些凹陷性的小瘢痕,需要很久时间才能够复原,出现热毒疮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中医在这方面治疗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我们来看一下。

7种专治身体毒疮的偏方推荐

四黄野菊汤

大黄、黄连、黄芩、黄柏、野菊花各15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先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可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每日1剂,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疖病。

三黄膏

大黄、黄连、黄芩各6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以米醋适量渍1宿,加猪膏1000克,微火煎3沸,去渣取汁即成。每次适量外搽,每日3次,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热疮。

马齿苋糊

马齿苋适量。将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或以鲜马齿苋绞汁,以消毒棉签不拘次数涂抹患处,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肿、口疮。

土茯苓散

土茯苓适量。将土茯苓择净,研细备用。每次适量,清水调匀,每次适量外搽,每日3次,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肿、口疮。

仙人掌生姜糊

仙人掌20克,生姜3片。将仙人掌洗净,去刺,同生姜捣烂成泥糊样,外敷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疖肿疼痛。

三黄散

大黄粉、硫黄、蒲黄各等量。将诸药择净,研细备用。每次适量,清水调匀,每次适量外搽,每日3次,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肿、口疮。

银翘公英汤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皂刺、野菊花各15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先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可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每日1剂,连续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疖病。

治痈疽肿毒的忍冬酒附方


痈疽肿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又是比较严重的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痈疽肿毒的药酒治疗方以及痈疽肿毒的症状和痈疽肿毒的治疗。那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配方】

木莲叶四十九片。

【制法】

上件楷去毛,研细,酒解。

【主治】

功与忍冬草不相上下,治痈疽肿毒,疮疡,发背。

【用法】

温服。

痈疽肿毒的症状

痈初起时,患处皮肤红肿明显,质软无头,疼痛剧烈。但很快结块,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面积约69cm左右,质地坚韧,界线不清。

此时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发热恶寒,头痛恶心等。当化脓时,局部肿势高突,中央可有多个脓栓,局部按之中软。

全身发热持续不退,破溃后流出黄色质稠脓液。痈溃烂成蜂窝状。若脓排出通畅则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

痈还极易向四周深部发展,周围水肿明显,局部淋巴结肿大。痈的发病过程中,局部病变比疖严重,且易发生全身化脓性感染。

若发生于唇部,还易引起颅内的海绵静脉窦炎,不及时治疗,危险性极大。若遇到这类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外科治疗。

痈疽肿毒的治疗

中医在治疗痈症初起,蔓肿无头,或已结块而未化脓兼见恶寒发热、口渴咽干等全身症状的患者时,常选用中药。

金银花10g、天花粉10g、贝母10g、当归10g、赤芍10g、乳香1g、没药10g、防风10g、白芷10g、公英10g、地丁10g、半枝莲10g、皂刺10g、水煎服。或选用中成药,如清血解毒丸,解毒消炎丸等。

若局部出现脓栓,且肿势与疼痛很明显时,中成药可用清血肉消丸,痈疽消毒丸等治疗。

中药可用;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桅子10g、公英10g、地丁10g、半枝莲10g、败酱草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甘草10g、生黄芪10g水煎服。

外治法可取鲜紫花地丁20g,马齿苋15g,半边莲15g捣烂,加酒精20g,调成糊状外敷后包扎,每日1次。可消肿杀菌,防止感染扩散。

对于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精神和饮食调摄,避免过度紧张,饮食以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品,食疗可取苦菜50g,生姜20g,黄酒10ml.将苦菜、生姜洗净腐烂,榨汁,每次取30ml,兑黄酒,冲水饮,每日3次。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及疮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按时换药。痈生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在下肢者,宜抬高下肢,减少活动。

若是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这个痈疽肿毒的药酒疗法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试试以上的配方哦!

治痈疽疮毒的中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