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溏的最好中成药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治疗便溏的最好中成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便溏其实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腹泻,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引起腹泻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多数人腹泻一般都是不卫生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这个时候适当的喝一些糖盐水或者是抗生素,多注意休息,一般是可自行恢复的,但是有些人是长期的便溏,如果是慢性的腹泻,最好是去医院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来治疗。
治7种腹泻中成药最有效!
痢疾:
夏秋季节最易发生的肠道传染病是痢疾,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中有黏液或脓血,主要由饮食不洁所致。急性痢疾可服香连丸、加味香连丸与双黄消炎片;慢性痢疾可将加味香连丸与参苓白术丸合用。至于中毒性痢疾,症见发病急,病情重,可出现高热、头痛、烦躁,甚至昏迷、抽动等危险症状,应迅即送医院抢救。
热泻:
多见于酷暑之时,因贪辛辣食物而致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肠鸣,痛一阵泻一阵,伴有发烧口渴、小便短赤等症。可服双黄消炎片、加味香连丸等。
五更泻:
又称鸡鸣泻。每天清晨起床前,于肚脐周围作痛,腹胀肠鸣,泻后轻快,腹部及四肢畏冷。可服四神丸等治疗。
寒泻:
多因贪凉喜冷,过食生冷食品,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热敷腹部则痛减。可服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也可贴暧脐膏等治疗。
脾虚泻:
常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身倦无力,食欲差,食后腹胀、时溏时泻,伴有肠鸣、隐痛、放屁等。可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或开胃健脾丸等。
久泻:
腹泻久日不愈,致脾胃功能更加衰弱,症见面黄肌瘦,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可服泻痢固肠丸、参苓白术丸。若有脱肛,则选用补中益气丸。
伤食泻:
主要因饮食不节,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症见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并伴有泛酸水、嗳气等。可服加味保和丸与和中理脾丸。
另外,慢性腹泻若为肠结核、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等,应及时去医院对症治疗。
yS630.Com相关推荐
治疗便溏的验方
二、便溏是什么原因三、便溏不宜吃什么
治疗便溏的验方
1、治疗便溏的验方
1.1、组成:白术3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猪苓10克,麦芽10克,神曲10克,半夏10克,泽泻7克,赤茯苓7克,川芎7克,黄连7克,白螺蛳壳7克,砂仁5克,草豆蔻5克,黄芩5克,炒莱菔子5克,干生姜5克,陈皮3克,制香附3克,瓜蒌仁3克,槟榔3克,厚朴3克,木香3克,甘草3克,青皮5克。
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吞酸加吴茱萸5克;久病体虚加煅牡蛎5克。
功效:消诸积,消痞满恶心、呕吐吞酸。治痰积、食积、酒积、肉积、茶积。亦治脾胃疼痛,屡有神效,以拔病根,不复发。
1.2、党参15克,厚朴15克,丹参10克,生姜、木香、法半夏各12克,炒莱菔子18克,吴茱萸6克,炙甘草 3克。
用法:上药冷水浸泡15分钟,文火煎2次,取汁5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5剂便知功效。
加减:便溏去莱菔子,加白术9克,茯苓12克;腹中发凉或因吃生冷而胀气者加荜茇3克,制附片9克;嗳气加焦山楂10克;口腻、苔白厚加藿香9克,佩兰9克,白豆蔻5克(后下)。
功效:此方健脾降逆,理气消胀,除寒排气。主治老年人胃肠胀气。一般须服药5-15剂,善后巩固再服2剂。本方治疗48例,治愈43例,5例治疗欠佳。
1.3、柴胡15克,白芍3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乌药20克,降香12克,竹茹15克,海螵蛸15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和胃,降逆行气,消胀止呕。主治恼怒气滞胃酸呕吐腹胀。一般急症3-5剂,诸症消失,再服2剂以善后巩固。
2、治疗便溏的食疗方
2.1、百合粥
百合、莲子、薏米各适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
2.2、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盐调味食用。
2.3、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适量食用。
2.4、荔枝淮山莲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药、莲子各10克(捣碎),煮软,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2.5、白果苡米水
去壳白果仁8~12粒,苡米60克,加水适量煮烂,加冰糖或白糖调味服用。
3、便溏如何调理
3.1、中医调理
本症多见于脾虚。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
3.2、调整饮食习惯
-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饭后不要受凉,要多食面食、豆制品、瘦肉、鱼、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及时补充身体所丢失的营养成分,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3.3、多食脱水食品
应多食干制蔬菜和易吸收水分的脱水食品,亦可在食物中佐以少量的偏涩性食物,如乌梅、橘子、石榴、萝卜、扁豆、牡蛎、淡菜等,均有涩肠止泻功能。
便溏是什么原因
1、湿气过重
也有一些时候,便溏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所以生活在湿气比较重的南方的人,在遇到梅雨季节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便溏的症状。其实湿气过重与脾胃虚弱也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体内湿气过重的时候,多数时候也是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出现障碍。所以祛湿的同时也要调理脾胃。
2、肝气郁结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会出现便溏的症状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出现便溏的症状,就是肝气郁结,又称“肝郁”。肝郁的时候会出现心情抑郁、腹部疼痛并伴随便溏等的症状,肝气郁结多出现在秋季,所以春季养生要注意养肝,这样秋季肝气运行才会比较畅通。
便溏不宜吃什么
1、大蒜:大蒜素就会刺激肠壁,造成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使更多的组织液渗入肠腔内,从而加重腹泻。因此,腹泻患者忌吃大蒜。
2、鸡蛋:腹泻病人不宜用鸡蛋补充营养,否则有害无益。因为鸡蛋含蛋白质很高,病人吃后难以消化和吸收,会导致病情加重,腹泻病人吃淀粉类或含糖食物为宜。
3、牛奶:牛奶会刺激胃黏膜,正常人喝牛奶有时会腹泻,如腹泻病人再喝牛奶,无疑雪上加霜,不利病体康复,因此,腹泻病人忌喝牛奶。
4、芝麻:又称胡麻。含丰富的脂肪油,有润肠滑肠作用。因此凡腹泻者应当忌食。
5、核桃仁:含脂肪油为40%一50%,有润肠通便作用,因此无论何种腹泻,都不能吃。
6、松子仁:性温,味甘,含有74%的脂肪油,有润肠通便作用,因此适合便秘者食用,但不适宜腹泻患者。
大便溏稀吃什么中成药?
大便便的溏稀,医学上又称为便溏,具体表现就是大便不成形,就像溏泥一样,除此之外,排便的次数可能会增多,有时候会出现排便障碍,另外还经常会感觉到大便排不干净,但一般不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吃一些中药调理身体。
大便溏稀吃什么中成药?
可能患有脾胃虚寒导致腹泻腹痛等,可以通过服用胃肠健胶囊等进行治疗
患者以脾胃虚寒,大便稀,可以服用的中成药:健脾丸、温胃舒、附子理中丸等。
意见建议:根据病情,如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单纯服用中成药起效慢,治疗周期长,请中医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舌苔脉象给予中药汤剂效果好。
脾胃虚寒常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意见建议:建议平时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脾胃虚寒疼痛加剧。
属于胃肠湿热所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用传统中药虫草,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厚朴,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治疗,可以快速治愈.
意见建议: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彻底清除胃肠湿热,荡涤胃肠浊气,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肠道紊乱的功能,从而彻底根治不复发。
多考虑是脾虚的原因,可以服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考虑是有脾胃虚寒的情况,同时还有寒湿夹杂的情况,建议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健脾祛湿,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一般经过一周的治疗后这样的情况,可得到缓解。
意见建议:建议注意休息和保暖,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
治疗心衰最好的中成药
不管是人体上的哪一个系统,或者是器官,都容易出现衰竭情况,特别是呼吸道和心脏是最容易出现衰竭的两个部位。心脏衰竭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男性身上很常见,发生心脏衰竭之后,往往会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状况。这时候就应该寻找药物来治疗心脏衰竭,治疗心脏衰竭的中成药是什么呢?
心力衰竭的患者会有呼吸困难,咳嗽,卡痰以及心性哮喘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失眠,健忘,嗜睡的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精神错乱。心力衰竭对人体危害是比较大的,患者到了后期甚至还会有谵妄的症状,所以发现心力衰竭教训的到医院去接受治疗,那么治疗心力衰竭的中成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治疗心力衰竭可以给患者用复方丹参滴丸。据研究报告指出,复方丹参滴丸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还能够改善人体的心脏扩张等方法。为了能够加强疗效,还可以给患者用氨茶碱,头孢赛肟钠以及毛花苷等,这些药物都是具有一定的强心,平喘,抗炎的效果,综合性的治疗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复方丹参滴丸是能够有效降低人体血小板聚集,还能够降低人体血脂以及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扩血管效果,能够维持人体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清除体内自由基。
心力衰竭的也可以给患者用稳心颗粒。温心颗粒主要成分是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还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改善人体冠状动脉血流,增加人体心排出量。还能够维持人体细胞膜的稳定性有效的,缓解心室早搏等症状疗,效也是不错的。
以上详细介绍了治疗心力衰竭的中成药,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心力衰竭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患者有病要注意休息,不要太过于劳累天气变冷之后要注意防冷防寒,还要调节和控制情绪,消除精神负担。
大便溏泄吃什么中成药?
正常情况下,如果消化正常,身体健康,大便一般都是比较成型的,并不会很稀。如果吃了什么不干净的食物,就会拉肚子,这时候排出的大便就如同水一般。在中医上,与大便有关的病症就是大便溏泄,这种病症的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大便溏泄吃什么中成药效果好?
香砂六君丸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的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人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香砂六君丸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香砂六君丸的药典标准。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的功效与主治:香砂六君丸具有益气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
安肾丸
衰惫,耳重唇焦,腰腿肿疼,脐腹撮疼,两胁刺胀,小腹坚痛,下部湿痒,夜梦遗精,恍惚多惊,皮肤干燥,面无光泽,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小便滑数,精神不爽,事多健忘。壮阳益肾。肾经积冷,下元虚惫,目暗耳鸣,四肢无力,夜梦遗精,小便频数,脐腹撮痛,食少体瘦,惊恐健忘,大便溏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空腹、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小肠气,炒茴香、盐、酒送下。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右归丸
山萸肉、菟丝子等均有抗肿瘤作用,但具体作用难以确定,故应配合外科、化疗、放疗等治疗。组成:熟地黄八两,炒山药、枸杞子(微炒)、鹿角胶(炒珠)、制菟丝子、杜仲(姜汁炒)各四两,山茱萸(微炒)、当归(便溏勿用)各三两,肉桂二至四两,制附子二至六两。熟地240g、山药120g、山萸肉90g、枸杞子120g、菟丝子120g、鹿角胶120g、杜仲120g、肉桂60g、当归90g、制附片60g。
治疗湿气最好中成药有哪些?
湿气对于很多人来说十分熟悉,引起身体湿气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者是长期喝酒食用寒凉食物过多所以引起的,长期湿气对身体健康损伤非常大,而去除湿气的药物有很多,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物进行调理,中成药物比较温和,对身体不会产生刺激。
去湿气的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归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治疗胃病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
胃病在生活当中非常的常见,引起胃病的原因也比较多,尤其是慢性胃病,对患者的危害更大,常常会引起食欲下降,饮食不良会引起腹胀,恶心等症状表现,长时间下来会导致肠胃吸收不良,身体出现消瘦,甚至会导致萎缩性胃炎,溃疡性胃炎等等。慢性胃病在治疗过程当中需要虽然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一旦停药,有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这时候适当的吃一些中成药,效果非常不错,具有很好的标本兼治的作用。但在使用中成药来治疗胃病的时候,也要注意对症,根据不同的病症表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胃康灵胶囊
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
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