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 导航 > 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土茯苓的用途是什么

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土茯苓的用途是什么》,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土茯苓是作用比较强的一味免疫抑制中药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或许很多的人都有所耳闻过,也清楚这是一种治疗疾病的中药材,但是对于土茯苓的一些用途相信多数的人都并不了解,那么,土茯苓的用途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就由专家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吧。

土茯苓的用途之一: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土茯苓的用途之二:治疗感染性炎症。土茯苓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

土茯苓的用途之三:治疗性病。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于土茯苓的用途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专家就为大家详细的简单阐述到这里,相信现在大家应该已经了解和认识到土茯苓的用途是比较多的,土茯苓不仅是一种治疗疾病很好的中药材,还是饮食当中很好的一种食材,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大家。

扩展阅读

土茯苓的功效


药是治疗疾病最佳之选,但是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不同帮助,所以在对药物选择上,也是要注意不呢过随意进行,要根据自身疾病情况进行选择,这样对疾病改善,才会有很好帮助,使得疾病得到控制,那土茯苓的功效都有什么呢,它在解毒上,都是有着很好帮助。

对土茯苓的功效具体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它的一些功效,都是有着很好了解,在选择它的时候,也是可以放心进行,同时对疾病治疗,也是有着一些帮助。

土茯苓的功效: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通过以上介绍,对土茯苓的功效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在对这样药物使用上,也是可以根据以上疾病进行,但是对它的使用方法如果不了解的话,都是可以进行详细咨询,使得有更多认识,在使用的时候,也能够放心选择。

灵芝土茯苓鸡汤


中医,讲究“治”和“养”。食疗,既有治,又有养。更好的是,一方面,利用食物的特性,调养人体机能;一方面,很好地满足口腹之欲。何乐而不为呢?灵芝,逢人便知,这是好药;土茯苓呢,好比山野草民,很是平常;灵芝和土茯苓放一块,再加上美味的鸡肉,煲成汤,想想都觉得美!那么,灵芝土茯苓鸡汤具体怎么怎么煲制?又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原料: 土茯苓两大片,灵芝3片,红枣、桂圆、龙骨

煲法:

1、土茯苓和灵芝用清水洗净;

2、龙骨放进砂锅里,加清水烧开后转小火,加入土茯苓、灵芝、红枣和桂圆,煲一个半小时。

功效:

1、土茯苓能够祛湿、排毒和通利关节;

2、灵芝能全面提高免疫力,能润肺、安眠、养心、护肝,能治疗多种疾病,是养生的佳品;红枣、桂圆能补气血,对女性非常有益。这个汤不但能祛湿,而且平补,可以明显增强体质,改善睡眠。

土茯苓生地煲鸡汤 材料:鸡肉、土茯苓、生地、蜜枣。 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土茯苓:除湿,解毒,清热,利关节。

生地: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蜜枣:蜜枣有养脾、平胃气、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之功效。

土茯苓鸡汤的做法步骤

1. 买龟时宰好斩件回家后清洗干净,猪骨洗净斩件,两种材料放进开水里焯出泡沫捞起备用。

土茯苓煲鸡 土茯苓煲鸡汤的做法

2. 土茯苓洗净浸泡片刻,蜜枣去核。

3. 砂煲里放适量清水煲开,全部材料放进去煲沸后转小火煲2.5小时即可。喝时根据个人口味加盐调味。

小贴士

1、入药最好选用金钱龟,但价格昂贵,故可选用一般的草龟,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除了食疗能治痱子外,单用金银花或苦瓜连核切块煲水洗澡也可以治疗。这个洗澡水一定要是煲出来晾到适合水温的水,不能另加冷水。

土茯苓药性好处


土茯苓是一味中药,茯苓平时可以用来做糕点,用来煲汤,用来炒菜,土茯苓当中对于治疗风湿关节痛,头痛有着极好的作用,同时土茯苓又可以去除人体当中的湿气湿毒,土茯苓当中的药用价值很好,并且可以搭配上很多的中草药来进行搭配,那么有关土茯苓药性是怎么样,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药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及食用方法 【土茯苓作用功效的临床报道】:1、治疗头痛:土茯苓30~60g,最大剂量120g.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物.治疗顽固性头痛45例,显效17例,好转27例,……

【土茯苓作用功效的附方介绍】:

1、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忌铁器、发物。(《积德堂经验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9.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滇南本草》)

10.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11.治瘿瘤:土茯苓五钱,金锁银开、黄药子各三钱,白毛藤五钱,乌蔹莓根、蒲公英各四钱,甘草、金银花各二钱,煎服。(《浙江民间中药》)

【中药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及食用方法】: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一、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二、三米土茯苓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三、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四、土茯苓炖龟

龟的功效:食后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大补阴虚。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张筋骨、利关节、止泄泻、除四身寒湿。

黄芪功效: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

枸杞子功效:滋肾、润肺、明目。

以上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土茯苓药性,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认识到土茯苓当中具体都有哪些作用,在帮助缓解关节疼痛,止血止痛,通便利尿同时,又可以调理身体得到很好的帮助恢复作用。

土茯苓外用有什么功效


关于土茯苓大家也知道了这是一个对于身体健康方面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不仅是能食用同时还能外用。就是因为对于身体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一些中成药是可以发现有土茯苓这味药的。只是因为大家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还是想了解下土茯苓外用有什么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一:治疗免疫病溃疡和关节炎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免疫病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之口腔溃疡和阴部、眼部、皮肤之炎症、皮疹、疱疹、溃疡,常与黄连、白鲜皮、苦参同用。土茯苓为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二:治疗感染性炎症

土茯苓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三:治疗性病

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土茯苓的药理作用

(一)免疫和抗炎

土茯苓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

(二)解毒

土茯苓对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有保护作用,但不影响棉酚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多的,并且还能让人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是对于土茯苓,很多朋友也想了解它的副作用,现在我们就了解一下:

土茯苓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用含有土茯苓的银屑灵流浸膏240g/kg一次灌胃小鼠,无副作用。幼犬4.03g/kg连续给药60天,心、肝、肾、脑、血液均未见毒性反应。

说明土茯苓的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土茯苓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

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剂量过大对脾虚泄泻者可能滑肠,对有胃病者有胃不适反应。对胃肠功能正常者大剂量30~60g,没有明显副作用。

对于土茯苓外用有什么功效?大家也都了解的很详细了。其实对于身体可以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能很高的预防疾病出现减少身体受到折磨,同时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有哪些副作用,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食用对于身体是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茯苓与土茯苓的区别有哪些


茯苓和土茯苓,一字之差,看着很像,实际上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这两种之间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首先茯苓是一种能够帮助安神、健脾的药物,茯苓性味甘淡平,是一种清热解毒的药,对于很多疾病都是有功效的。一般在健脾益气的药方之中常常能够看到茯苓的影子。并且茯苓吃起来口感也是偏淡的。

土茯苓是清热燥湿的药物,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茯苓和土茯苓差距很大。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量10--30克。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常用量15--60克。

土茯苓在口感上上是一种偏苦的药物,这一点倒是不会和茯苓混淆。土茯苓在治疗上面常常用于阴部溃疡或者免疫病之类的,还有的医生会用土茯苓治疗各种关节炎,像是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等,治疗效果上也是很好的。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功效不同


很多人都认为土茯苓和茯苓的名字看起来是差不多的,只差了一个字,总是把他们认为是同一种,其实他们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最主要的就是功效都不一样,很多人对此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那么下面就为您介绍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1、生长环境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

土茯苓,别称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叶如大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鸡鸭蛋。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

2、口感

茯苓:味淡。土茯苓:味偏苦。

3、功效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还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

4、功能主治

茯苓: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土茯苓: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有哪些


茯苓和土茯苓也许会有人因为这两种名字的相似而弄混,事实上这两种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而且茯苓是菌类植物,而土茯苓是灌木植物。茯苓还可以做一种食疗材料,吃这个能够帮助消化、加强体质还有健脾祛湿、安神益气、利尿等等。而土茯苓的话则是能够帮助人加强筋骨,能够健脾胃。所以这两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把它们弄混。

茯苓是什么样的。晋代有一半《神仙传》,上面说“老松精气化为茯苓”,这说法过于神话,但是着重说出了茯苓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茯苓是一种生在松树根部下面的菌类生物。茯苓长得跟甘薯一样,里面是红色的或者白色的。《纲目》认为,越大,并且质地越是坚硬的茯苓是最好的茯苓。

土茯苓的样子。土茯苓是一种常绿的灌木,多年生,它的叶子和柳条差不多,只是更大一点。一般要在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挖出来的土茯苓,才具更纯的药性。土茯苓有红土茯苓和白土茯苓两种,其中白土茯苓的根洗净以后是黄褐色的,有最好的药性;红土茯苓的根是紫红色的,也有较好的药理功效。

茯苓这种还能够帮助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能够保护肝脏,现在很多人平时的饮食之中有时也会加入一些茯苓来吃,还会专门做一些食疗来帮助治疗疾病或是加强体质。而土茯苓就不能随便吃,这种就需要再医生的指导下来食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土茯苓治疗痛风配方


土茯苓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治疗人体所产生的筋骨疼痛,所以土茯苓对于治疗痛风这一疾病也有着明显的功效。因为痛风是由于人体嘌呤过高导致的营养失衡引发的关节性疾病,所以这时候使用土茯苓治疗痛风非常有效果的。被痛风所困扰不轻的老年人,就应该来看一看使用土茯苓治疗痛风的相关配方。

土茯苓粳米粥

材料:土茯苓10~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将土茯苓碾成细粉,加入粥中,混匀煮沸后食用,每周吃3~4次。

土茯苓水鱼汤

材料:土茯苓50克、茯苓20克、薏米50克(中药店均有售)、水鱼1只(约5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稍浸泡;土茯苓、茯苓用煲汤袋包裹;水鱼由售者宰洗净。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进饮时下盐,为3~4人量。

土茯苓猪脊汤

材料:土茯苓50克、猪嵴骨500克

做法:猪嵴骨加水煨汤,煎成1000毫升左右,取出猪骨,撇去汤上浮油。土茯苓切片,以纱布包好,放入猪骨汤内,煮至600毫升左右即可。每日饮1剂,可分2~3次饮完。

土茯苓蛋黄汤

材料:土茯苓20克、鸡蛋1个

做法:土茯苓水泡后洗净,鸡蛋去蛋清留蛋黄,蛋黄搅散。茯苓加叁碗水煮,只剩下一碗水时,快速加入蛋黄,搅拌即可。

土茯苓当归薏仁水

材料:鲜土茯苓120g,当归9g,薏苡仁30g。

做法:10碗水,水滚后,鲜土茯苓文火先煲约5分钟,再放入其他材料,再煲一小时即可,全日代水饮用。

土茯苓禁忌有哪些?


土茯苓是中医里十分常见的一种药材,它所含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们维持身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尤其对于治疗水肿有着很好的效果。土茯苓的产量不多,所以在中医里都是用作配药,土茯苓对于皮肤病的治疗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土茯苓?使用土茯苓禁忌有哪些?

土茯苓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味平和,并无什么明显副作用。只是本品甘淡渗利,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

下面介绍几种土茯苓的吃法:

土茯苓赤小豆眉豆煲鲫鱼

土茯苓为清热类中药,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赤小豆食药兼之,能健脾祛湿、利水消脓,两者均性平味甘、淡的。眉豆是广东民间祛湿、消脚气的补益豆类,醇香可口,合而煲鲫鱼,清润可口,能祛湿除困、利水且又滋补平和,是时下有益的汤饮,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鲜土茯苓50克,赤小豆、眉豆各40克,鲫鱼1条,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烹制:鲜土茯苓切块;两豆浸泡;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槐花土茯苓煲鲫鱼

盛夏秋暑时的广东常有台风暴雨的袭击,因而人们亦易患上皮肤的湿疹症状。中医还认为湿疹会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中药槐花和土茯苓煲鲫鱼既为此症的药膳又是防治的汤饮。槐花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土茯苓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鲫鱼既利水又补益。合而为汤,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痒之功效。

材料:槐花15克、土茯苓30克、鲫鱼1条、生姜3片。

烹制:药材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鲫鱼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为3~4人量。

以上就是有关土茯苓禁忌的介绍,其实土茯苓使用的禁忌很少,只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所以在选用这种药材的时候,就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决定,如果不能使用,就用其他的药材代替,选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土茯苓的功效有哪些


   对于我们来说土茯苓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土茯苓是一种中药,它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我们平时对于土茯苓了解的很少,但是生活中却是也会需要它,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有时候需要中医来治疗,也需要中药的帮助,那么土茯苓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看看土茯苓的功效有哪些呢?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

   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抗癌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有治疗恶疮痈肿作用,各家中医肿瘤学家把土茯苓列为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药物。但土茯苓单方对BBN(致癌剂)膀胱肿瘤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发生了较多的鳞状细胞型肿瘤。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赤土茯苓提取物(主含甾体皂甙成分)能在不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实验性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土茯苓甘淡无毒,适于长期服用,这个实验结果提示其,可能成为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

   这样我们对土茯苓的功效有了了解,因为平时我们总是不去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因为中药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是不好理解的,所以也没有多加了解,现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又长了知识,也让我们对土茯苓这味中药有了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是一个治疗疾病很好之选,它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是一个放心之选,但是对土茯苓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它具体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也是需要进行了解的,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选择它的时候,都是需要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


那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具体都有什么呢,常见就是治疗湿热疮毒疾病,对这样疾病治疗,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这样的药,是治疗一些不常见疾病最佳之选。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有清热止带之功。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余自拟一方,名曰土茯苓易黄汤,方用: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经多年临床验证,确有可靠疗效。

通过以上介绍,对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一些认识,那对这样的药物选择,也都是可以很放心选择,它对治疗男性常见疾病有着很好帮助作用,同时对它的使用方法,以上也是有着一些介绍,早晚选择它,是治疗疾病最佳之选。

土茯苓的用途是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