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老人常见养生误区 > 导航 > 十个养生方法

吃鸡蛋常见的十个误区

老人常见养生误区。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饮食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吃鸡蛋常见的十个误区”,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鸡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不正确的吃法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不良影响。在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误区。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说是红壳蛋营养价值高,而事实并非如此。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 卵壳卟啉 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评价蛋白的品质,主要是蛋白(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

蛋黄的颜色有深有浅,从淡黄色至橙黄色都有。蛋黄颜色与其含有的色素有关。蛋黄中主要的色素有叶黄素、玉米黄质、黄体素、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蛋黄颜色深浅通常仅表明色素含量的多寡。有些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2、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3、炒鸡蛋放味精味道会更好

鸡蛋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与一定量的氯化,钠,加热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物 谷氨酸钠,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很纯正的鲜味。如果在炒鸡蛋时放味精,味精分解产生的鲜味就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因此,炒鸡蛋时不宜放味精。

4、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为防鸡蛋在烧煮中蛋壳爆裂,将鸡蛋洗净后,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1分钟,用小火烧开。开后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5、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6、 功能鸡蛋 比普通鸡蛋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 功能鸡蛋 问世。其实,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食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功能鸡蛋时应有针对性,缺什么吃什么,切忌盲目进补。

7、老年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一直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近年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8、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 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9、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 生物素缺乏症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10、鸡蛋与白糖同煮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会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

相关阅读

吃蔬菜常见的十个误区,要避免吃的更健康!


蔬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吃蔬菜也要讲究方法,如果吃下去的蔬菜营养流失,那我们就等于白吃了。小编总结了大家对蔬菜常犯的十个误区,希望大家以后可以避开这些误区。

1、蔬菜久藏

蔬菜久藏会使新鲜的蔬菜变蔫,而变蔫的蔬菜不但吃口不好,维生素C大部分被破坏掉。蔬菜中的无毒的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正常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不再有携氧能力,严重时会使人指甲、口唇,甚至全身出现青紫、气急等症状。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考虑,蔬菜还是要尽量吃新鲜的。

2、有虫眼的菜没农药

在选择蔬菜的时候,并不能通过蔬菜中有没有虫眼来判断健康与否。有虫眼,说明蔬菜曾经都受到过伤害,但是并不能代表蔬菜没有被打过农药。现在我们要知道,有虫眼的蔬菜可能残留的农药更多,主要原因在于,当蔬菜出现虫害的时候,可能要喷洒更多的农药杀死虫害,因此会留有大量的农药。

3、冷藏不当

天气炎热时,很多人都把买回去的蔬菜放在冰箱里冷藏。其实大多数蔬菜的适宜保存温度是3℃-10℃,而黄瓜不能低于10℃,如果放在4℃左右的冰箱里冷藏,黄瓜颜色会变深,瓜体变软,切开后可见到透明状胶状液体,那时候黄瓜的味道就消失殆尽了。

4、先切后洗

现在,大多数人吃蔬菜都会选择先切后洗的方法,他们认为先洗可能会洗不干净。但是,你知道吗?蔬菜中许多营养素及有益物质都是水溶性的,切细切小后的蔬菜在洗涤过程中会使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于水中。这样我们吃蔬菜就达不到想要的补充身体营养元素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先洗后切再烧煮,这样营养元素就不容易流失。

5、盲目生吃

夏季天热,人们的食欲也会下降,有时候只生吃一些蔬菜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有的蔬菜本身含毒,是不能生吃的,必须经加热烧煮才能破坏其中的毒素,比如刀豆、扁豆、土豆、豆芽等。可以生吃的蔬菜必须是本身无毒,且未受污染的,如萝卜、番茄、黄瓜等口感良好的品种。而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蔬菜都喷洒过农药,虽然大家已习惯于先将蔬菜浸泡后再清洗,但这只能除去30%左右的农药,生吃这种蔬菜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所以,蔬菜尽量不要生吃,即使是可以生吃的蔬菜。

6、油加太多

不少人认为,炒菜放油少了就不好吃了,所以就放很多油。但是植物油和动物油一样,每克油都产生9千卡热量,摄入太多都可诱发肥胖或因热量摄入过多而致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炒菜加油要适当,每人每天吃油25克,不超过30克为宜。

7、隔顿隔夜吃

比较节省的人可能一顿吃不完的菜就会放置到下一顿吃,这时候菜的营养几乎就已经没有了。经测定,炒好的青菜放15分钟,维生素C减少20%,放30分钟损失30%,放一小时降低50%。而且隔顿隔天的菜还易变质,吃了易发生食物中毒。所以最好现烧现吃,既卫生又有营养。

8、烧煮时间长

有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遇热易氧化分解,是不能长时间烧煮的。这些蔬菜即使在急火快炒或加盖短时间加热时也能损失部分营养,如果烧煮的时间长,维生素C就会减少的更多,那样被人体所吸收的维生素C就少之又少。

9、挤掉菜汁

有些蔬菜在做菜馄饨、包子的馅心时,需把蔬菜斩细,这时会有大量的汁水流出。有的人为了成型或包馅的方便把菜的汁水挤掉,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话就把菜中70%的维生素、矿物质都丢弃了。正确的方法是将蔬菜与香干、香菇、肉等一起剁切、搅拌,让蔬菜的汁水渗到其他馅子中,这样做还可使包子更可口,而且营养还被充分的留在了包子中,被人体所吸收。

10、吃的太多

蔬菜是不能吃太多的,因为大多数蔬菜不易消化,特别是竹笋、芹菜、蚕豆等含很高的粗纤维,大量进食后对胃肠疾病患者会诱发病情加重,也容易使肝硬化患者胃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而大量纤维素会影响钙、锌吸收,尤其是孕妇和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蔬菜中的蛋白质大多属于“不完全蛋白质”,缺少人体许多必需氨基酸,为了减肥,长期不吃适量优质动物蛋白质及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D等,容易得营养不良症。每天蔬菜的适宜摄入量是300克-500克,不宜多吃。

常吃苹果的十个健康益处


你知道吃苹果的好处吗?看看这10个理由,就会明白每天一个苹果,病患远离你!

理由一:1个不大不小的苹果只含60~100千卡热量,不含脂肪也不含钠。

理由二:含5克纤维和20克碳水化合物,正适合一次甜点。

理由三:苹果的纤维、果胶、抗氧化物和其他成分能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含量。

理由四:苹果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他植物化学成分有助于抗呼吸道疾病及结肠癌。

理由五:苹果还含硼,硼是一种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和保护心脏免得心脏病的矿物质。

理由六:苹果里鞣酸能起到保护牙齿防止蛀牙和发生牙龈炎的作用,并能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理由七:每天吃1个苹果(最好连皮吃)还能防止中风。

特别提醒:由于苹果在栽种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大量农药,市民在食用苹果时如果不仔细清洗,滞留在苹果表皮的化肥农药可能导致白血病等多种疾病,所以,如果不能保证苹果的天然,吃苹果前最好洗净、削皮。

理由八:苹果所含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能防衰老。

理由九:苹果所含的一些有效物质及维生素C能起到抗癌作用。

理由十:苹果富含叶酸,叶酸是维生素B的主要成分,它有助于防止心脏病的发生。

常吃牛肉的十个奇异好处


1 牛肉富含肌氨酸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在进行训练的头几秒钟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补充三磷酸腺苷,从而使训练能坚持得更久。

2、牛肉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 B6 蛋白质需求量越大,饮食中所应该增加的维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6,可帮你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新陈代谢和合成,从而有助于紧张训练后身体的恢复。

3、牛肉含肉毒碱 鸡肉、鱼肉中肉毒碱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却含量很高。肉毒碱主要用于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产生支链氨基酸,是对健美运动(运动食品)员增长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氨基酸(氨基酸食品)。

4、牛肉含钾和蛋白质 钾是大多数运动员饮食中比较缺少的矿物质。钾的水平低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生长激素的产生,从而影响肌肉的生长。牛肉中富含蛋白质:4盎司瘦里脊就可产生22克一流的蛋白质。

5、牛肉是亚油(油食品)酸的低脂肪来源 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却富含结合亚油酸,这些潜在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对抗举重等运动中造成的组织损伤。另外,亚油酸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保持肌肉块。

6、牛肉含锌、镁 锌是另外一种有助于合成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的抗氧化剂。锌与谷氨酸盐和维生素B6共同作用,能增强免疫系统。镁则支持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可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

7、牛肉含铁 铁是造血必需的矿物质。与鸡、鱼、火鸡中少得可怜的铁含量形成对比的是,牛肉中富含铁质。

8、牛肉含丙胺酸 丙胺酸的作用是从饮食的蛋白质中产生糖分。如果你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不足,丙胺酸能够供给肌肉所需的能量以缓解不足,从而使你能够继续进行训练。这种氨基酸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把肌肉从供给能量(能量食品)这一重负下解放出来。

9、牛肉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对细胞的产生至关重要,而红细胞的作用是将氧带给肌肉组织。维生素B12能促进支链氨基酸的新陈代谢,从而供给身体进行高强度训练所需的能量。

10、牛肉的食用多样化 如果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日复一日地食用,鸡胸显得令人生厌。牛肉则不同,后腿肉、侧腹肉、上腰肉和细肉片在滋味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与单调乏味的鸡胸肉的确不可同日而语。

十个多月宝宝辅食_十个多月的宝宝辅食


十个多月的宝宝已经变得很调皮了,他们这个时候已经能够自行的活动了,他们会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自己爬着去拿,而这个时候宝宝的成长发育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再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种能够适合宝宝吃的,并且营养价值高,那么十多个月的宝宝辅食添加什么好呢?

十个月的宝宝在辅食的取材上是很广泛的,常见的宝宝辅食,像是粥、软饭、面类食物等对于十个月大的宝宝而言都是很好的辅食选择。10个月大的宝宝一般对辅食是没有什么抵触心理的。平时也可以喂宝宝吃一些水果,蔬菜。为了宝宝的营养均衡和充足,一般是建议宝宝的辅食最好是荤素得当,像是肉、鱼、肝泥等都可以适时的在宝宝的辅食中添加。

宝宝10个月辅食要注意喂给他适合的食物。蛋白质和铁都要适量添加,每顿饭放3种以上的菜。

蛋白质:鸡蛋、鱼、鸡肉、猪肝等,从碎末逐渐过渡到小块儿状。

蔬菜:胡萝卜、菜心、椰菜、西红柿。

谷物:粥、软饭、挂面、豆制品、饼干、馒头片、熟土豆、芋头。

宝宝的每日三餐时间,早上7:30,中午12:00,晚上17:00可以给宝宝吃饭,在上午、下午和晚餐二小时后可以给宝宝添加水果,可以在早上6:00和晚上9:00给宝宝喝奶。

宝宝吃什么能增强免疫力

小朋友的身体体质,恰恰属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长迅速“的体质背景下。脏腑娇嫩,脾胃吸收,消化的功能还没完全形成。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的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吃的不够多,吃得不够好。只给孩子吃多吃好是一个误区。养好脾胃是关键。我们有一个民间谚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要给小孩喂太饱,给他(的脾胃)充足的时间去消化食物,变成小孩的所需的物质。

第二不要摄入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火腿一下吃几根,(这样)很容易运化不了从而积食,还包括一些高热量的汉堡、鸡腿等等。

另外推荐一些健脾胃的食材,五谷类一定要多吃,像大米、小米、玉米、小麦等搭配一些五谷粥,小米粥来调补脾胃。

另一个肉类的话,建议吃一些平性的肉,像鸡肉和牛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此向各位爸爸妈妈推荐山药,多吃山药(成人,小孩)可以健脾胃,因为山药性平,入肺脾肾经。长期便秘的人就要控制摄入量。山药煮粥、煮汤,煮水代茶饮都可以。还有莲子,也是性平,入脾肾心经,也是不错的食材。这里推荐几款食疗方,淮山莲子猪骨汤,还有谷麦芽鸭肾汤,谷麦芽主要去积食,茯苓红枣梗米粥也是不错的食疗方。

吃鸡蛋的常见误区生吃鸡蛋营养价值高?


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比较常吃的食物。但是吃鸡蛋也有讲究,很多人都存在着吃鸡蛋的误区。那么吃鸡蛋有哪些常见误区?快来看看吧。

吃鸡蛋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生吃鸡蛋营养价值高

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价值高,这样说法没有科学根据。无论是鸡刚生下来的新鲜蛋还是市场上出售的商品蛋都含有细菌,生吃容易引起肠炎和腹泻。

鸡蛋的吃法是多种多样,有煮、蒸、炸、炒、冲蛋花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二:多吃鸡蛋易致“三高”

有网文称,“鸡蛋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导致人体‘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症”。一些网友甚至说,“鉴于高血脂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年人群都要远离鸡蛋。”事实是否如此?“多吃鸡蛋引发‘三高’,国际上没有公认的证据证明。”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介绍说,有研究表明,如果两组健康人群每日分别摄入1个和10个鸡蛋,持续一个月,尽管后者的摄入量超出建议量约10倍,两者血胆固醇水平没有太大差异,因为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

误区三:炒鸡蛋时放味精味道更好

鸡蛋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与一定量的氯化,钠,加热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物——谷氨酸钠,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很纯正的鲜味。如果在炒鸡蛋时放味精,味精分解产生的鲜味就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因此,炒鸡蛋时不宜放味精。

误区四:红壳蛋比白壳蛋更好

许多人买鸡蛋只要挑红壳的,说是红壳蛋营养价值高,其实并非如此。就蛋的营养价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与蛋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一般产蛋初期壳色最深,然后逐渐变浅,产蛋量高的母鸡其蛋壳颜色较浅。通过选育可以改变蛋壳颜色的深浅。因此蛋壳颜色也不能用于判断是否柴鸡蛋,以及营养价值是否高。

误区五: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误区六:吃鸡蛋能否导致血栓

如果血管狭窄、血流变慢、血液凝固性增高,就容易出现血栓。血栓受肥胖、吸烟、糖尿病等影响,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饮食只是一个方面。

那么,吃鸡蛋是否会导致血栓?不能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常吃高胆固醇食物对血栓有促进作用,但造成血栓的原因还包括:脂肪总量高、肥胖、吸烟、酗酒、高血压、年龄大、体力活动少等。如果只是每天吃3个鸡蛋,而其它方面都很科学,是不会导致血栓的。

误区七:老年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一直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近年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八:臭鸡蛋照样可以吃

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人对臭鸡蛋情有独钟。臭蛋经烹调后,其中的胺类、亚硝酸盐、细菌毒素等依然存在,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吃多了会诱发癌症。

误区九: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十:煎煮鸡蛋越久越好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挑选新鲜鸡蛋的技巧

1、看

看蛋壳:鲜的蛋壳较毛糙,并附有一层霜状的粉末,色泽鲜亮洁净;陈蛋的蛋壳比较光滑,臭蛋的外壳发乌,壳上有油渍。

打开看:一要看蛋黄高度,蛋黄越有立体感越新鲜,若是一打开已经平摊下去了,则放久了;

二是看蛋清,越新鲜的蛋蛋清就越浓稠;

三是看气室,也就是鸡蛋末端的小空间,气室越小越新鲜。另外,打开鸡蛋后,新鲜鸡蛋的蛋黄接近半球型,有弹性,同时可以看到蛋白分成浓稀两部分,鸡蛋越新鲜,蛋白分界越明显。

2、听

用手指夹稳鸡蛋在耳边轻轻摇晃,好蛋音实,贴壳蛋和臭蛋有瓦碴声,空头蛋有空洞声,裂纹蛋有"啪啪"声。

3、摸

即用手摸索蛋的表面是否粗糙,掂量蛋的轻重,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转等。良质鲜蛋蛋壳粗糙,重量适当。次质鲜蛋,蛋壳有裂纹、硌窝或破损,手摸有光滑感;更次一些的鲜蛋蛋壳破碎、蛋白流出。手掂重量轻;蛋拿在手掌上翻转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劣质鲜蛋手摸有光滑感,掂量时过轻或过重。

4、转

将鸡蛋放置平面上,用手指轻轻一转,新鲜蛋转动时,蛋壳里有阻力,转两三周便停下;坏蛋则转得长且快;如蛋转得不快不慢,则证明已不够新鲜。

5、照

双手握蛋如筒形,对着日光或灯光透视,好蛋呈微红色、半透明、蛋黄轮廓清晰。

6、漂

把蛋放在15%左右的食盐水中,沉入水底的是鲜蛋;大头朝上、小头朝下、半沉半浮的是陈蛋;臭蛋则浮于水面。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吃鸡蛋的误区以及挑选新鲜鸡蛋的技巧。希望大家对鸡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不要再陷进吃鸡蛋的常见误区中。只有正确的吃鸡蛋,营养才会更好的吸收,才会吃的更健康。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吃鸡蛋常见的十个误区》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常见养生误区”专题。

吃鸡蛋常见的十个误区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