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祛湿茶饮 > 导航 > 化湿清热的食物

化湿清热的食物

2019-10-20

化湿消暑的香薷荷茶

夏季养生祛湿茶饮。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化湿消暑的香薷荷茶”,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炎炎夏日到了,身体中的湿邪如果没有祛除,就会导致疾病出现,因而在暑日去除湿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祛除湿邪,小编今天带来的便是一款能够去除湿邪的茶饮,以及在夏日中消暑的方法,希望大家都可以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季哦。

香薷荷茶

原料

香薷5g、荷叶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化湿消暑。

用途

暑日湿邪所致全身重滞不适。

消暑的方法

最佳消暑对策:心静

俗语说,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就显得烦躁,所以,消暑首先就是让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乐观愉快,不要焦虑、紧张、急躁、激动,让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的状态。

最佳消暑食品:绿豆

绿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效。绿豆汤是民间最常用的消暑与解毒良药,夏季常吃绿豆粥消暑养胃最佳。绿豆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心、胃热盛及痈肿、丹毒等证,对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饮服绿豆,均有解救作用。

最佳消暑药物:荷叶

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香,新鲜者善清夏日暑邪以化秽浊,清热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鲜荷叶包《六一散》煎服,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最佳消暑水果:西瓜

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之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凡暑热烦渴、口渴心烦、小便不利、暑热伤津及伤酒等证,均适合食用。但暑证内有寒湿者不宜进食。

最佳消暑蔬菜: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之功,对中暑、痢疾、恶疮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苦瓜还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功效,是防治糖尿病的佳品。苦瓜如烹调得法,淡淡苦味中带有清香,别有一番风味,是夏季大众喜欢的蔬菜。

最佳营养肉食:鸭肉

鸭为水禽,其性寒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炎热的夏季,若体内有热,容易上火,表现为低热、虚弱、食少或水肿者,吃鸭肉不但能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清与补的功效。

最佳调味用品:姜、醋

俗话说,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醋不但能够调味,还有杀菌功效。此外,姜还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等作用。醋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夏季吃凉菜时,适当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还能预防痢疾、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最佳消暑饮料:热茶

茶(绿茶或花茶最适合夏季饮用)能清心利尿、解热除烦、止渴消暑。实践证明,热茶的消暑降温功效明显超过各种冷饮。

最佳降温方法:摇扇

扇子获得的风柔和宜人,不会伤身。摇扇还是一种运动,可锻炼肢体,对防治上肢麻木疼痛、肩周炎、高血压等有一定功效。特别是有意识地多用左手摇扇,还可收到活化右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之功效。

最佳保健措施:午睡

中午休息能补充夜间因炎热而睡眠不足,保证下午精力充沛。

结语:暑期湿邪很常见,对于身体危害也很大,因此想要保护身体,祛除湿邪刻不容缓,而通过上述的茶饮,便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祛除,并且使用上述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因此大家如果觉得夏日十分难熬,不妨试一试上述的方法哦。

ys630.coM延伸阅读

化湿通络的木瓜桑枝茶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身边的老人们经常会得此病,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但是生活中的许多习惯还是要多注意。还可以喝茶来帮助调理一下,木瓜桑枝茶的功效就是能帮助治疗此病的。来看木瓜桑枝茶的用法!

原料

木瓜5g、桑枝3g、花茶3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化湿通络。

用途

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伴有四肢风湿痹痛、浮肿、蛋白尿者。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广义上应该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病因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肌肉疼痛

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损害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等。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战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4.皮肤黏膜症状

皮肌炎、干燥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5.雷诺征

指端会遇冷或情绪变化时会发白,然后转变成紫色,最后转变成红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严重的皮肤溃疡,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6.自身抗体血液指标异常

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结语:有关木瓜桑枝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木瓜桑枝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多喝木瓜桑枝茶能帮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对于此疾病的症状,上述已经详细介绍了。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和了解一下!

祛痰熄风的清胃化湿茶


多喝茶对身体好,尤其是花茶或者药茶。不知道大家对脾虚湿困证了解多少?得过的人应该都了解,治疗脾虚湿困证是个复杂的过程。这里推荐大家喝清胃化湿茶,清胃化湿茶的功效是健脾化湿的,来看清胃化湿茶的用法!

原料

厚朴1.5g、白术1.5g、天麻1g、半夏1.5g、茯苓2g、花茶5g。

用法

用350ml水煎煮厚朴、白术、天麻、半夏、茯苓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

健脾化湿,祛痰熄风。

用途

脾虚湿困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头晕目眩、心烦、肢软无力。

脾虚湿困证

脾虚湿困证是指因饮食不节或者劳累过度,思虑伤脾,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脾胃,引起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出现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纳呆便溏,头身困重,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短黄,大便溏稀或者泄泻,妇女黄白带下等症。

病因

因饮食不节或者劳累过度,思虑伤脾,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脾胃,引起脾运化水湿功能的失常。

临床表现

常见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纳呆便溏,头身困重,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短黄,大便溏稀或者泄泻,妇女黄白带下等症。

辨证施治

1.脾虚湿困引起的痞满

因饮食不节或者劳累过度,思虑伤脾等引起脾气不足,脾阳不振,脾失运化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胸脘痞满,恶心欲吐,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舌体胖大,质淡,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治则是健脾除湿化痰,理气宽中。方药为四君子汤合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

2.脾虚湿困引起的呕吐

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者病后体虚,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受纳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为呕。

呕吐清水痰涎,头眩心悸,胸脘痞满,不思饮食,或呕而肠鸣有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则是温化痰饮,健脾和胃降逆。方药有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3.脾虚湿困引起的泄泻

多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脾气亏虚,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水谷清浊不分从而导致泄泻。

大便时溏时泄泻,反复发作,略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可增多,夹见不化水谷,饮食减少,脘腹胀满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治则是健脾淡渗,利湿止泻。方药有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虚湿困引起的水肿

因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导致的脾健运失司,不能制水,致水湿停聚泛滥,出现的水肿等症状。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四肢重,小便少,伴见面色不华,纳少便溏,少气神疲,脘腹胀闷,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濡滑。治法是健脾益气,利水消肿。方药为黄芪补中汤加减。

结语:有关清胃化湿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清胃化湿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清胃化湿茶的功效挺多的,在治疗脾虚湿困证方面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对于脾虚湿困证的病因还有治疗方法,上述也解释了。

温化脾肾水湿的沉香茯苓茶


治疗咳嗽的方法很多,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很多偏方。相信大家从日常的生活中已经总结不少了。这里小编推荐沉香茯苓茶给大家,沉香茯苓茶的功效是帮助治疗咳嗽、短气等症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喝些,来看沉香茯苓茶的用法!

配料

沉香5g、茯苓3g、香附2g、陈皮2g、泽泻2g、花茶3g。

用法

用上药的煎煮液350ml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温化脾肾水湿。

用途

脾肾久虚,水饮停积上乘于肺,咳嗽、短气、腹胁胀、小便不利。

预防咳嗽的方法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

正确区分一般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止误诊。治疗咳嗽应区分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但以食疗为最佳。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8.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9.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10.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结语:有关沉香茯苓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沉香茯苓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沉香茯苓茶能帮助治疗咳嗽,对于咳嗽的预防方法,上述也提到了一些。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在生活中多多注意!

消除水肿的香薷运水茶


身体水肿是很麻烦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想要保护好身体的健康,对于水肿这一情况就要重视起来,及时的消除身体水肿,才可以保护好身体的健康,减少疾病出现的几率,因此在生活中消除水肿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便是一款能够帮助我们对消除水肿的茶饮,以及在生活中消除水肿的方法。

香薷运水茶

原料

香薷5g、白术3g、绿茶3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运湿消肿。

用途

风水所致水肿、小便不畅。

如何消除水肿

一、每天泡澡20分钟

泡澡可使末梢血管扩张,增加挤压血管的力道,增强静脉回送血液的力量,使多余水份不易堆积在四肢末端。泡澡时能促进循环系统,强化肾脏、肝脏等内脏机能,并让全身放松,血管扩张,弹力增加,让血液更加顺畅地循环全身,代谢血液中堆积的疲劳物质乳酸,改善浮肿问题。另外,泡澡还可以刺激心脏的右心房分泌能改善浮肿的缩氨酸,进一步消除水肿。当然,泡澡更有助四肢末端的淋巴回流,增加代谢,避免淤滞。每天以38-42℃的温热水,泡澡20分钟,还可燃烧脂肪喔!

晚上泡脚20分钟如果你不方便进行全身泡澡,你也可以改成泡脚。以40-42℃的热水泡20分钟,也可利用渗透压原理,刺激末梢神经,改善下半身循环不良的问题,消除浮肿。泡脚时,因为脚踝是人体经脉运行到脚掌的枢纽,水深起码要高过脚踝,最好到达小腿肚。晚上泡脚时,你可在泡脚盆内放些光滑的小石头,边泡脚边踩,顺便做脚底按摩。也能帮助疏通人体各个经脉。或是将生姜磨成泥,放在泡脚盆里,帮助发汗,也可以让体内排出多余水份,避免堆积。

二、每日抬脚20分钟

询问演艺圈许多美腿女星,每日抬脚似乎是保持腿部纤细线条的不二法门,而现在的年轻美眉们,也渐渐将抬脚当成每日必做功课。每天晚上睡觉前,靠墙将脚抬高,使上半身与双腿呈90,抬脚20分钟。可帮助淤滞在脚尖的血液、淋巴液往心脏方向回流,解除站立1天造成的水肿。如果觉得这样太辛苦,晚上睡觉时,你也可以在双脚下垫1个枕头略微垫高脚部,也不失为1个懒人绝招喔!

三、按摩下半身5分钟

泡完澡后,用乳液涂抹全身,锁住水份,帮助肌肤保湿外。涂抹乳液时,边按摩四肢,可消除工作一整天累积的疲累及水肿。

1、坐下后,将腿抬高,以双手包覆住大腿根处,轻压到膝盖,进行5次后,再从小腿轻压到脚踝5次,再轻轻按压回到大腿根处。

2、以手指轻压脚踝,再慢慢压到小腿肚,共5次。

3、用手掌包裹住脚底,来回按压5次。

4、以双手虎口包围住小腿肚,慢慢按压到大腿上方,共做5次。

四、姜水泡脚除水肿

我们都知道泡脚可加速下半身血流速度,促进发汗、消除水肿,但如果在热水中加入生姜,更可增添温热效果喔!生姜的成份就算是从体外也能吸收,可以温暖身体,帮助消除水肿。一边泡脚时,一边用生姜按摩腿部,更可提高消水肿的功效,将滞留在腿部的水份运回心脏。另外,在进行生姜足浴前,喝杯热姜茶,无论是体内或体外同时被生姜温暖,效果更高昂!

结语:在生活中想要避免水肿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上面所说的事情便可以轻松消除水肿,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所以还在为水肿而头疼的朋友们,还在因为去除水肿而毫无门路的朋友们,在生活中不妨试一试上述的这些方法哦。

清利湿热的茵陈荷茶


我们的皮肤健康问题应该多多关注,不少人的皮肤属于敏感型的,稍微有些过敏原就会发痒,甚至过敏。这里小编推荐大家喝茵陈荷茶,茵陈荷茶的功效是清利湿热,有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的作用。来看茵陈荷茶的用法!

原料

茵陈5g、荷叶3g、绿茶3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

清利湿热。

用途

风瘙瘾疹;皮肤肿痒。

风瘙瘾疹

风瘙瘾疹是一种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瘙痒等。

皮肤瘙痒 警惕身体有这些疾病

1.单纯皮肤问题

因为皮肤自身问题而感觉到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伤,多半是由于皮肤缺少水分而引起的。就像现在处在干燥的冬季,很多人会觉得皮肤干痒、脱皮。

另一种是皮肤本身就“病”了,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大多都伴随着瘙痒。

2.妇科炎症

女性如果发现外阴部瘙痒,要特别检查是否有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妇科炎症。调查显示,73%的女性在经期会觉得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物过于紧身有关。

3.过敏

临床上来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病人,1/3有皮肤痒的症状。对饮食、花粉、尘螨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制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从而使皮肤感觉到痒。这类痒,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就会好转。

4.中老年人皮肤退化

中老年人因为皮肤萎缩变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失去润滑保护作用而显得干燥。在寒冷的季节,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老年人身体痒多是这个原因。

5.情绪紧张

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肤痒。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6.肝胆疾病

许多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显示,大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7.糖尿病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15%—35%,约有1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肤瘙痒,而且比较顽固,外阴或肛门部症状最严重。

8.甲状腺功能异常

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痒的情况,但甲亢所致的瘙痒多发展缓慢,皮肤多干燥。

结语:有关茵陈荷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茵陈荷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对于皮肤容易发痒,总是不明原因瘙痒难耐的情况,建议大家多喝些茵陈荷茶帮助调理调理。如果很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哟!

清心化湿汤


药物组成 川黄连4.5g 生地15g 地肤子12g 白僵蚕9g 白鲜皮9g 野菊花9g

制剂用法 日1剂,水煎,头煎加水400ml煮取150ml,二煎加水300ml煎取l00ml,两煎混合,分3次温服。 适应病证 脂溢性皮炎,湿性,心火炽盛证。 病案举隅 王某,男,16岁。面部红斑、结痂、瘙痒1月。曾用西药治疗无效,病渐加重。诊见:面部(尤以眉弓部为甚),弥漫红斑,轻糜略水肿,上覆淡黄色脂痂,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脂溢性皮炎。投上方7剂后,明显好转,水肿消,轻糜愈,脂痂少。原方减黄连至3g,增生地至20g,继服7剂,皮损消退,偶作痒,继予川连15g、生地l00g,烘干共研细末,混匀装入胶囊,每服3g,日2次,药尽病愈。1年后随访,未曾复发。 资料来源 曹彦.江苏中医,1997,(1):8 评 按 脂溢性皮炎中医称之白屑风,是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此病往往白头部开始,向下蔓延至其他脂溢部位。临床表现为干、湿性两型。前者红斑,干燥,覆糠秕状鳞屑;后者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上覆油腻性鳞屑或轻糜,易反复发作,日久累及至发,导致脂溢性脱发。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有关。本方为自拟方,具有清心滋水、化湿止痒之功。方中川黄连苦寒清心泻火,生地滋肾水而助黄连泻火,地肤子、野菊花、白僵蚕、白鲜皮祛风化湿止痒。六药合用,表里兼顾而收奇功。

运化水湿和中止呕的半茯茶


头晕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会站不住走不动,严重时还会引发呕吐、摔倒等现象。眩晕的症状当然也是如此,那么生活中治疗眩晕的方法有哪些比较好呢?这里推荐半茯茶给大家,半茯茶的功效是运化水湿、和中止呕,对于治疗眩晕很有帮助,来看半茯茶的用法。

原料

半夏5g、茯苓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

用350ml水煎煮半夏、茯苓、生姜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

运化水湿,和中止呕。

用途

卒呕叶、心下痞、眩晕心悸。

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常见的眩晕症

1.耳石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2.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每次发作过后疲乏、思睡。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后眩晕随患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也消失。

3.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

有眼球震颤而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和体征。按临床表现分为:短暂缺血发作型,发作无定时,可一日内数次或数日1次,一般数分钟至半小时缓解或消失。轻者仅有眩晕、不稳,重者频繁发作进展为完全性迷路卒中。进展性卒中型,发病后眩晕、耳鸣、耳聋持续进展加重,数日后达高峰。完全性卒中型,发病后数小时眩晕、不稳、耳鸣、耳聋达高峰,明显眼震。数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常遗有听力障碍头晕。

还有其他病变也可导致眩晕,都属于眩晕症的范畴,如小脑出血、颈部病变、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药物或毒物中毒、炎性脱髓鞘疾病等。

预防

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如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测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因素。但大多数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经炎,所以发病前期并无良好的干预手段。中枢性眩晕应早期检查MRI、DSA,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

结语:有关半茯茶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茯茶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了。多喝半茯茶能帮助我们治疗眩晕心悸等情况,有相应情况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些半茯茶来喝。对于眩晕症的知识,上述也有提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导读:化湿的中药有哪些?化湿是利用药物的芳香温燥之性化散湿浊的治法,那么化湿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化湿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化湿药主要作用为化湿运脾。化湿药多具芳香之气,也称为芳香化湿药。化湿药性味辛温,主归脾胃二经,具有醒脾化湿、燥湿健脾等功效。湿证有寒湿与湿热之分,故在使用化湿药时,应根据不同的湿证进行适当的配伍,寒湿者当配温里散寒药,湿热者当配清热燥湿药。又湿性粘滞,湿阻每可滞气,行气有助于化湿,故使用化湿药时常配行气药。湿生每因脾虚,若为脾虚生湿者,当配补脾药等。化湿药物包括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等,具体来看看:

1、藿香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常配佩兰、苏叶、厚朴等,效果更好。

2、佩兰

本品辛香宣化,性平偏凉,入脾胃肺经,善醒脾而除中洲陈腐秽浊之气,与藿香相似,亦为化湿和中之要药。

本品有良好的化湿、解暑之功,用于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治湿温初起,常与藿香、滑石、薏苡仁等同用。

3、苍术

本品辛苦性温燥散,入脾胃经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之功,为湿滞中焦证之常用药,又可用于水湿、痰饮内停或湿热内蕴所致诸证。

治寒湿阻滞中焦证,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治痰饮或湿溢水肿,常与陈皮、茯苓、生姜皮等同用。治湿热水肿或湿温,常与黄芩、黄连、滑石等同用。治湿浊带下,与白术、茯苓、芡实等同用。

4、厚朴

本品苦能下气,辛以散结,温可燥湿,主入脾胃经,功善燥湿、行气,为消除湿滞痞满之要药。

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痞腹满、不思饮食、呕恶吞酸、倦怠便溏等症,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5、砂仁

古人称之为醒脾调胃要药的药是砂仁。本品辛香温散,入脾胃经,有良好的为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证。

证属寒湿气滞者,常与厚朴、陈皮、枳实等同用;证兼脾气虚弱者。常与木香、人参、白术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汤。砂仁除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功能外,尚可安胎,用治气滞胎动不安,其止泻作用适宜中焦虚寒的泄泻。

有化湿功效的其它中药,下面继续为你推荐,一起来看看。

6、豆蔻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如白豆蔻丸。用于治疗湿温初起,胸闷不饥: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用于治疗胃寒湿阻气滞之哎吐:与藿香、半夏等药同用。

7、草豆蔻

本品辛香温燥,入脾胃经,有燥湿化浊,温中止呕,行气消胀之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

治疗脾胃寒湿偏胜,气机不畅,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治疗寒湿内盛,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同用,如草豆蔻散。

8、草果

本品辛散温燥,有特异的香味,入脾胃经,有较强的燥湿散寒之功。善治寒湿中阻之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常与砂仁、厚朴、苍术等配伍。

寒热痰饮,草果仁四两,甘草二两,生姜五两。上药细锉,用水浸,文武火熬,以干为度,取出焙碾为末。每服一钱,入盐沸汤点服。用于治疗疟疾寒热往来,与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

化湿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又因其芳香,大多含挥发油,而挥发油又为其有效成分,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药效降低。

化湿消暑的香薷荷茶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