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骨

2019-10-20

月状骨骨软骨病

骨病患者养生常识。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月状骨骨软骨病”,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概述】

月骨骨软骨病,又称月骨无菌性坏死。好发于20~30岁之间,很少有15岁以下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右腕较左腕多见。

【治疗措施】

过去采用长期石膏固定的方法,现已少用,因这样并不能阻止月骨的继续坏死。但在急性期,以及症状较轻的病人,可暂用外固定使腕关节休息一段时间。如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月骨切除加用硅胶假体充填,这样可维持腕关节结构,疗效较单纯月骨切除为佳。亦有人采用植骨术或血管种植等方法,指望恢复月骨的血供,但效果不明显。近来还有人报告采用尺骨延长术者。对有严重骨关节炎者,可作近排腕骨切除,桡腕关节融合或全腕关节成形术等。

【病因学】

由于本病的发病年龄晚,腕骨的发育已完全,不少学者认为与一般的骨软骨病不同。但从病理表现来看,确是一种无菌性坏死,但病因尚不能肯定。本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尤其在使用有振动的工具如风镐等,有的病人有腕部或手背受伤史,因而急、慢性损伤因素常被考虑为主要的发病原因。但不少病人并无损伤史。Gelberman发现,有7%的月骨,仅有掌侧1~2条较细的血管供给营养,他认为这种月骨容易发生无菌坏死。还有人注意到尺骨短的人易患此病,可能是因月骨只能与桡骨发生接触,面积相对减少,所受到的应力相对较大,容易受损伤。

【临床表现】

有三个阶段:①急性期。腕部疼痛,轻肿、无力,可有、亦可无外伤史。②静止期。此期无症状,可达数月。③发作期。腕部症状又起,持续不减,在月骨上有压痛。握拳时正常人第三掌骨头最为突起,但在病人常变低甚至凹陷,这称为Fislever征。桡骨远端下方正常的凹陷消失。这是因为月骨的纵轴变小,前后径增大之故。叩击第三掌骨头时月骨处有疼痛。后期出现骨关节炎的症状。

【辅助检查】

X线表现:在初期无阳性发现。数周至数月后,月骨密度增加,在其中央逐渐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光区。随后发生不规则碎裂状。月骨的纵径缩短,前后径增大。在后期可见月骨近侧端边缘不规则,断裂甚至消失。关节间隙增大,邻近诸骨骨质稀疏。晚期可见骨关节炎的变化。

【鉴别诊断】

诊断不难,应与月骨骨折、腕关节结核及腕类风湿关节炎相区别。

扩展阅读

少年性椎体骨软骨病


【概述】

少年性椎体骨软骨病,又称Scheuermann病,或青年性驼背。发病年龄在13~17岁,男性略多于女性,75%的病例发生在胸椎,特别是下胸椎;25%可累及胸椎与上腰椎,特别是下胸椎;25%可累及胸椎与上腰椎。发病率不明,据统计在军队中占6%;在产业工人中占8%。

【诊断】

诊断依据为①青少年;②驼背畸形必须超过35以上;③至少有1个椎体前缘的楔形变要大于5;④需连续影响3~5个椎体。

【治疗措施】

本病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活动期约2年。如果已有驼背畸形,就不可能完全纠正,成年后早期继发骨关节炎。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畸形,保护脊柱不受压迫性损害,直至骺板发育成熟。过去采用长期卧石膏床的手法,现已少用。如初发时疾病较明显,可考虑用石膏床或石膏背心固定2~3月,以后用支架及操练背肌。如患儿无痛,可根据畸形来决定治疗,脊柱后突畸形小于45~50时,只要做矫正体操即可;在50~80时需用支架固定再加背肌训练。有极少数病人驼背明显,影响美观而需做脊柱矫形及融合术者。偶有出现脊髓受压症状而需要减压者。

【病因学】

椎体有三个骨化中心,即椎体中部的原发骨化中心及椎体上、下两端的继发骨化中心,后者被称为环形骨骺,出现在4岁以后,位于软骨板的边缘,使椎体与椎间盘分开。Scheuermann认为本病是环形骨骺的无菌性坏死,但已被否定。现比较公认的是Schmorl的解释。主要病变在椎间软骨。是因为在海绵质骨与软骨连结处存在着先天或发育性的缺陷,当过度负重时,椎间盘髓核突入椎体,破坏了椎体软骨板而造成生长的不平衡;同时椎间盘也失去了缓冲(保护)作用,使椎体前缘受到过度的压力,造成生长迟缓、椎体楔形变以及碎裂。椎体后缘则因有后关节突的保护而维持原来的高度,脊柱产生后突畸形。

【临床表现】

驼背为主要症状,伴脊柱强直。颈常屈曲、肩下垂、胸廓狭窄而扁、肩胛骨突出。疼痛并不严重,常为隐痛。驼背畸形进行性发展至20岁之后。

X线表现 ①椎体上、下前方边缘有不规则的凹痕,环形骨骺相应部位的形态与大小不均匀并与椎体分离;②多个椎体前方呈楔形变,伴Schmorl结节;③椎间隙轻度狭窄;④胸椎或胸腰段后突畸形超过正常的25~40;⑤成年后在椎体前缘早期出现骨关节炎性骨刺。

【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相区别。

1.脊柱结核:为进行性骨破坏性疾病,椎体边缘模糊而不像骨软骨病那样增白。在大多数病人会出现椎旁脓疡。

2.姿势性驼背;这种驼背非固定性,很容易被动或自动纠正,X线上没有椎体的楔形变等。

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


【概述】

称Legg-Calve-perthes病(LCp),简称perthes病。是最常见的骨软骨病。好发于3~10岁的儿童,男多于女,其比例为4~6∶1。偶有小于2岁或大于10岁发病者。双侧发病者约占10%,病程需2~4年。本病为骨骺的缺血性坏死,主要侵犯股骨头的骨骺和股骨的干骺端,偶有影响髋臼者。

【诊断】

在病变初期,X线无阳性发现。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早期的X线表现是股骨头骨化中心外移,关节内侧间隙增宽(只要有1~2mm的增宽,就有诊断价值,可与健侧比较)。这是因为滑膜炎而使关节内压力增高所致,关节囊脂肪垫肿胀。亦有人认为股骨头外移是骨化中心的外移,而不是整个股骨头外移。当股骨头外移后,头的前上方1/4部必然会承受过多的载荷,髋臼边缘持续压迫股骨头,造成边缘性压迫骨折。在髋外展位(蛙式位)的X线片上更能看得清楚,故有人强调应常规拍外展位片。关节造影可见股骨头内侧软骨增厚,这可能是因骨化中心停止发育而内侧的软骨细胞发生增殖所致。X线片上显示的骨化中心亦较小,骨骺密度增高,发育暂时停止。以后,股骨头出现穹顶样的软骨下透亮区,只有在外展位X光片上才能看清楚,这透亮区表示坏死区的骨折线。当下肢外展时,骨化中心边缘与骺软骨间的容积骤然增大,骨碎片之间可能稍有拉开,使空气进入骨折线而显影,这亦称骨骺内气体征象。骨骺的前外侧部位是最先坏死(也是最先出现修复)的部位,也只有在外展位时才能看清楚,而在前后位X线上常表现为整个股骨头受累的假象。股骨头开始变扁,干骺部增粗,髋部诸骨出现废用性骨质疏松现象。随后,修复过程开始,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骨坏死,骨吸收以及新骨沉积并存的现象。股骨头也逐渐恢复其光整的外缘,但如果得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时股骨头已成蘑菇状。为适应股骨头的变形,髋臼也变扁变浅,且外形不规则。髋臼不能包含全部的股骨头,而发生半脱位,股骨颈变成宽而短。由于负重线的改变,成年后可早期看到骨关节炎的表现。近年来CT及MRI(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本病的早期诊断颇有帮助。

【治疗措施】

起病时,因患儿的髋关节甚为敏感,可先用皮肤牵引1~2周,等急性症状消退后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过去应用长期的髋人字型石膏固定,由于对小儿发育及关节功能影响太大,故目前已少用或不用。各种类型的外展支架是目前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为了:①将股骨头深深的置于髋臼之中;②避免髋臼唇对股骨头的压迫;③使股骨头所受到的压力均等;④保持髋关节良好的活动度。⑤尽可能保持圆形的股骨头及正常的髋臼。有一组68例患儿采用外展,内旋位支架固定后其优、良率达91%,但平均固定时间为19个月。疗程还是太长。

(二)手术治疗 设想通过手术方法来改变股骨头骨化中心的循环,使股骨头与股骨颈之间的血供沟通,而采用占孔术,骨片插入或之间的血供沟通,但并未取得效果。因内有人主张采用髋关节滑膜切除术来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也有人用带蒂(肌瓣或血管)植骨术,血管种植术等。近年来在国外比较公认的是作粗隆下或粗隆间截骨术。此手术的优点在于:①在手术后6~8周即可完成治疗;②手术后不需进一步应用支架要或其它限制活动及负重的措施;③截骨术可使股骨上段发生充血;④其疗效不比长期的外展支架固定来得差。截骨术的併发症是肢体缩短畸形、残留髋骨翻、截骨处骨不愈合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一般认为在7岁以下手术者疗效好,而且在手术后数年内,效果不会不断的好转。股骨头骨骺坏死的愈合过程可以缩短。术后下肢平均缩短1.4cm。

(1)petrie外展石膏 (2)Bobechko外展支架

(3)Tachdjian外展支架。这些支架的共同特点是将髋关节维持于外展内旋位,但髋关节可以伸屈自如,并要求病儿下地行走。

【临床表现】

初期症状较为模糊,感到肢体容易疲劳常为最先症状,在负重时髋部有轻度疼痛,但休息后消失,有不明显的跛行。髋关节外展及旋转活动在早期就有影响,沿股骨长轴叩击髋部可感到疼痛。髋关节前方有压痛,疼痛向膝关节放射以致造成误诊为膝部疾病。

病变继续进展,疼痛变为持续性。病儿跛行明显,臀肌及股部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屈氏试验阳性,髋屈曲内翻,造成患肢相对变短。随着扁平髋的形成,肢体的绝对长度亦较健侧缩短。成年后导致早期产生骨关节炎。

【鉴别诊断】

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需要与下列几种疾病相区别。

(一)髋关节结核 常难区别,尤其是早期更易混淆。髋关节结核为局限性、进行性、破坏性、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股骨头、髋臼及股骨颈。因关节腔积液而显示关节囊肿胀的X线征象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则为软骨下无菌坏死性病变,以坏死骨密度增高,变形及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为主要X线表现,不会有明显的关节积液或脓肿形成。

(二)髋关节一过性(暂时性)滑膜炎 两者无论从发病年龄及滑膜炎表现方面均相似,但病程不同,一过性滑膜炎无异常的X线表现。近年来用99mTc扫描可以有帮助: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的99Tc摄入减少。

(三)克汀病 克汀病患者的骨骺变可以表现为不规则的钙化点,但其出现时间以及融合时间均较正常儿童延迟。由于软骨内化骨障碍而使骨的长径变短。此外,病儿尚有智力低下等情况可以区别。

(四)股骨上骨骺滑脱症 两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股骨上骨骺滑脱症的发病年龄较大,髋关节内旋及收活动受限(Drehman征)为其特征。

【预后】

与发病年龄、病史的长短以及治疗的方法正确有否有关。一般在5岁以前发病者,预后良好,甚至可以不做任何治疗。

为判断预后和决定治疗方法,Catterall根据X线表现(前后位及外展位),将本病分成4级。Ⅰ级:只有骨骺的前部有病变,关节面无塌陷,受累骨可完全被吸收,无死骨形成,无干骺端的骨质改变,再生过程可达完全程度。Ⅱ级:骨骺的前、外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股骨头有塌陷但仍能维持骨骺原来的高度,有死骨形成但可以被吸收,干骺端出现囊性变,以后会消失。Ⅲ级:只有小部分骨骺未成死骨,由于在死骨上有新骨覆盖,在前后位X线片上出现头中有头的现象,股骨头有塌陷已不能维持原有的高度,干骺端已有增宽。Ⅳ级:整个骨骺均已成为死骨,股骨头已呈蘑菇状,干骺端有明显的增宽等骨质改变,股骨头上已出现再塑,但已难恢复原形。

毫无疑问,Ⅰ、Ⅱ级的预后佳,Ⅲ、Ⅳ级差。Catterall在经过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有些患儿不经治疗也会恢复;而有些患者一定要及时正确治疗,否则后果严重。他提出了一个所谓股骨头危险征象的概念。危险征象在临床上包括:肥胖儿童,髋关节活动受限并有内收挛缩者;在X线片上包括:Gage征,股骨头向外半脱位、骨骺外侧出现钙化及有水平向的骨骺生长板等。如果出现这些征象,就一定要及时治疗,而粗隆间或粗隆下截骨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无危险征象者,不管属于哪一组,均可不作治疗。

在治疗开始时,股骨头仍保持圆形者。结果良好,头已有变扁者,就不一定能恢复原形,愈合过程一旦开始,股骨头就不会继续变形。有人认为病程已达20个月以上者,即使做截骨术,疗效亦不佳。

骨软骨瘤


【概述】

骨软骨瘤又名外生骨疣,也属软骨肿瘤,最为常见,有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单发性多见。多发性较少见,常合并骨骼发育异常,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常为二侧对称性并有遗传性,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发生于关节附近骨端的叫做骺生骨软骨瘤,位于趾末节趾骨的叫做甲下骨疣。骨软骨瘤由纤维组织包膜、软骨帽和骨性基底构成。其基底可为细长呈蒂状,也可为宽广的基底。在生长年龄内,骨软骨瘤本身有其自己的骨骺板。所以到生长年龄结束时,骨软骨瘤的生长也停止。在骨软骨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可因磨擦而产生滑囊。约有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但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恶变为软骨肉瘤者为10~20%。

【治疗措施】

一般不须治疗,若肿瘤过大,生长较快,或影响功能,应考虑作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较广,要包括肿瘤基底四周部分正常骨组织,以免遗漏,引起复发。

【临床表现】

病人多为青少年,局部有生长缓慢的骨性包块,本身无症状,多因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影响功能而就医,多发性骨软骨瘤可妨碍正常长骨生长发育,以致患肢有短缩弯曲畸形。

【辅助检查】

X线表现为骨性病损自干骺端突出,一般比临床所见的要小,因软骨帽和滑囊不显影,肿瘤的骨质影像与其所在部位干骺端的骨质结构完全相同。不易区别。位于长骨的肿瘤其生长方向与邻近肌肉牵引的方向一致,例如股骨远端的骨软骨瘤向股骨的生长,胫骨近端的肿瘤向胫骨远端生长。其形状不一,可有一个很长的蒂和狭窄的基底。或很短粗呈广阔的基底,较大的肿瘤其顶端膨大如菜花。

单发性骨软骨瘤


【概述】

单发性骨软骨瘤是骨的一种错构瘤,源于生长软骨异常的骨膜下增生,是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5~2∶1。在骨骼的生长期,缓慢增大的无痛性骨赘几乎是临床唯一的症状,单凭放射影像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措施】

大多数的单发骨软骨瘤病例不需手术切除,患者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当单发骨软骨瘤位于躯干骨时,即使无症状也可切除,以预防发生并非罕见的软骨肉瘤变。

除了上述情况外,手术仅适用于美容或有症状时。如同所有错构瘤一样,单发骨软骨瘤的手术最好不在儿童期进行,其原因为骨软骨瘤在完全长成以前很难确定手术适应症,而且在儿童期切除单发骨软骨瘤可导致局部复发。然而在少见病例中,如当骨软骨瘤引起相当大的功能障碍和畸形,或当生长在神经血管束附近时,可在儿童期手术。

单发骨软骨瘤的手术必须切除整个骨软骨瘤及其包膜(边缘性切除),以避免留下部分软骨帽而再次生长。在成人没有必要将单发骨软骨瘤的干和基底部从根部切除,因为单发骨软骨瘤的骨性部分无增生潜能,甚至囊内切除骨软骨瘤顶部也不会复发。在儿童,手术切除必须是囊外的,骨软骨瘤的基底部和周围骨膜也必须切除,因为其中可能存在有生长力的软骨胚,导致术后复发。

当临床和放射影像可疑单发骨软骨瘤有初始肉瘤变时,手术切除必须是严格囊外切除,边缘性或广泛性切除,要避免剥脱单发骨软骨瘤软骨表面的包膜,术中防止骨软骨瘤碎裂。

【病理改变】

1.肉眼所见 骨软骨瘤顶部被覆一软骨帽,随年龄而改变。在几岁儿童的单发骨软骨瘤中,骨软骨瘤主要由软骨构成,其初始骨化与干骺端新生骨小梁的边缘融合。在儿童期,软骨帽仍覆盖整个骨软骨瘤顶部,是一种类似正常婴儿软骨的白到亮蓝色的透明软骨,其厚度从几毫米到1cm或更多。随年龄增长,软骨帽厚度降低,在许多部位消失。在成人期,原来的软骨帽部位常留下少量凹凸不平的残留物,其厚度不超过几毫米。单发骨软骨瘤是否发生了恶性变,其软骨帽的厚度和外形很重要。

在单发骨软骨瘤的切面上,软骨帽下面为松质骨,有不规则网眼和黄骨髓,也可有红骨髓。软骨岛可从骨软骨瘤表面短距离地伸出,或可含于骨软骨瘤内,随时间推移,二者都现出明显的钙化和/或骨化,成为黄-白色的点,坚硬且砂砾样。

骨膜覆盖整个骨软骨瘤,从干骺端起至软骨帽,而且与软骨帽粘附。可于骨软骨瘤顶部见到滑液囊,有时有假性滑膜。

2.镜下所见 在单发骨软骨瘤的生长期,其软骨帽外观与正常生长软骨相同,但较不规则,从表面开始,可见增生、柱状、肥大和钙化层。然后为软骨内化骨所形成的骨小梁,其分布、方向和外形很不规则,偶尔含有软骨岛。在成人,不连续且薄的软骨帽象成熟的透明软骨,类似关节软骨。

单发骨软骨瘤的组织学检查中唯一重要的事是证实软骨中没有肉瘤变的组织。

【临床表现】

因为单发骨软骨瘤直到长到相当大的时候才出现症状,所以在8~10岁前很少见到。又由于其生长与骨骼类似,故在青春期前后其体积达到最大,所以大多数单发骨软骨瘤病例在10~18岁间出现症状,其后少见。

年龄因素具有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性。在青春期以前,单发骨软骨瘤的生长是正常的,几乎不可能产生周围型软骨肉瘤。相反,如果单发骨软骨瘤在成人期重新开始生长,几乎肯定其已转变成软骨肉瘤。

几乎90%的单发骨软骨瘤位于四肢的长骨的干骺端。最常见于膝周(尤其是股骨远端)和肩周(肱骨近端)骨的干骺端,其它依次为踝部、股骨近端、腕部。单发骨软骨瘤较少发生于躯干骨,而且主要见于肩胛骨、骨盆(多在髂骨),脊柱(后弓)。个别病例见于手和足的短管状骨。一些位于深部的单发骨软骨瘤,例如位于椎骨和髂骨,可因为无症状而不被发现。

在骨骼的生长期,缓慢增大的无痛性骨赘几乎是唯一的症状。单发性骨软骨瘤起源于骨平面并与之相连,而与软组织没有粘连。一些单发骨软骨瘤病例是完全无症状的,可由于其它原因作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单发骨软骨瘤可与覆盖其上的肌肉、腱膜和肌腱等结构产生摩擦,在其表面形成滑液囊肿。

【辅助检查】

X线所见 影像非常典型,单凭放射影像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在X线片上,单发骨软骨瘤的诊断性特征是宿主骨的骨皮质象手套的手指一样向外翻出,形成骨软骨瘤的皮质骨,松质骨直接与干骺端的松质骨相延续。因此,骨软骨瘤是骨的赘出物,由以下成分组成:①薄的外层皮质骨;②内部松质骨;③膨胀不平的顶。单发骨软骨瘤与软组织的边界是很明确的。

单发骨软骨瘤的内部结构是成熟的松质骨,但其压力线既不规整又无秩序,有时可为宽而不规则网眼状的松质骨。骨软骨瘤的外形、大小是多种多样的。当骨软骨瘤有蒂时,它的方向常向骨干侧倾斜,远离骨骺。

骨扫描在儿童期的活动性骨软骨瘤中多呈阳性,而在成人的不活动骨软骨瘤中为弱阳性或阴性。

【鉴别诊断】

仅依靠临床和影像学依据即可诊断,唯一的问题是鉴别良性骨软骨瘤和发生肉瘤变的骨软骨瘤。需要全面分析所有的临床、放射影像、骨扫描、大体病理及组织学特点。

骨软骨瘤恶变症状


二、骨软骨瘤的饮食1. 骨软骨瘤吃杂粮粥2. 骨软骨瘤吃荔枝三、骨软骨瘤的危害1. 骨软骨瘤会影响生活2. 骨软骨瘤会侵蚀心灵

骨软骨瘤恶变症状

1、长管状骨比扁骨

任何由软骨化骨的骨骼均可生长骨软骨瘤,长管状骨比扁骨、短骨更多见。其中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多见。该肿瘤不产生疼痛,常因偶然摸到肿块,或X线检查发现肿瘤。局部常无压痛,有些因压迫血管神经及内脏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的内侧骨疣可有肌腱滑动感。肿物遭到直接冲击或蒂部发生骨折以后才会有疼痛感觉。瘤体较大时可压迫神经。腰椎的骨疣可发生马尾神经的压迫症状。足和踝部肿物会使走路和穿鞋困难,有的可并发滑囊或滑囊炎。

2、会有局部隆起

它们大多发生在颅骨,颜面骨及下颌骨偶有发生,分致密骨瘤及松质骨瘤两类。致密骨瘤发生在颅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发生在颅内板者,肿瘤如突入,可引起颅内压近,引起晕眩、头痛、甚至癫痫。骨松质瘤则常发生于长骨端骨干与骨骺交界处的软骨部,随管状骨长度的增长,骨瘤亦有变化,呈不同形状。早发现早诊治,等到骨软骨瘤恶变的症状都出来了就比较麻烦了。

3、影像学多发性骨软骨瘤的表现

X线表现与孤立性骨软骨瘤相似,仅在许多骨上有不同大小的骨软骨瘤。膝部附近的骨胳,如股骨下端、胫骨下端、腓骨上端有大小不等的骨软骨瘤甚至膝关节上下可因骨软骨瘤的生长而交锁,甚至类似骨融合,除长管状骨外,肩胛骨的脊椎缘也是常见的好发部位,然后依次为有掌骨、跖骨、指骨、趾骨、肋骨、脊椎和骨盆。髂骨嵴在与骺软骨的连接处,可有无数的小骨软骨瘤出现。颅骨从未发生过这种病损。发生恶性变后ECT表现恶变部位代谢明显活跃。

骨软骨瘤的饮食

1、骨软骨瘤吃杂粮粥

原料:黑豆10克、红豆10克、花豆10克、薏米10克、绿豆10克、糙米15克、燕麦、黑米少许、冰糖3粒。做法:将除了燕麦以外的材料的提前4小时用清水浸泡,如果隔夜的话是要放入冰箱保存,并且盖上保鲜膜;砂锅中要放入清水烧开,然后捞出豆类、糙米、黑米放入开水中,用汤勺搅拌一下以防止糊底,然后要改成中小火慢慢炖煮;汤水再次烧开后,放入一把勺子是可以防止溢出,同时要将火力调成小火炖20分钟,看到豆子都开花之后,放入燕麦,冰糖煮沸即可。野葡萄汁:野葡萄藤、果捣汁,加糖煮饮。川乌粥:生川乌头5克,粳米100克,姜汁5毫升,蜂蜜适量。川乌头捣碎,碾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为粥,煮沸后要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以及蜂蜜搅匀,稍煮l-2沸即可。

2、骨软骨瘤吃荔枝

荔枝:荔枝中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不仅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止呃逆,止腹泻的功效,而且还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促进食欲之功效,所以酒精肝患者可适当食用些。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同时还可以提高酒精肝患者的免疫力对肝脏起到保护的功效。

骨软骨瘤的危害

1、骨软骨瘤会影响生活

很多其他晚期癌症患者,在这个阶段还是可以较为正常的生活的,但是晚期骨肿瘤患者,几乎只能呆在床上,因为剧烈的疼痛,以及巨型的肿块,影响着患者无法行动,食欲方面有所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快。

2、骨软骨瘤会侵蚀心灵

骨肿瘤是一种可以很轻松磨灭人心的疾病,尤其到了晚期,长时间的疼痛,各种不适的并发症伴随着患者,摧残着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而且有很多患者因此而发狂或者自杀。

月状骨骨软骨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