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秋季节季养生 > 导航 > 秋季养生防秋燥

秋季养生防秋燥

2019-10-20

2020秋季如何防秋燥

秋季节季养生。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如何分辩关于四季养生话题的对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20秋季如何防秋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2020秋季如何防秋燥

1.1、多睡一小时,保持充足睡眠

增加睡眠一小时,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1.2、合理膳食防“秋燥”

2020秋季天气较为干燥,会出现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现象。多喝水、多喝粥,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要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1.3、少开电扇,关窗睡觉

秋天昼夜温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2、2020秋季吃什么防秋燥

2.1、多吃深绿色的叶菜

这些叶菜比2020夏季常吃的瓜果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补充2020夏季不足的维生素A。直接多吃点胡萝卜也是可以的。

2.2、多吃养胃的食物

2020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另外2020秋季有贴秋膘的习惯,更会加重肠胃负担。多吃养胃的食物可有效缓解,如南瓜、小米等。

3、2020秋季按摩什么穴位防秋燥

3.1、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2、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3.3、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2020秋季防秋燥适合做什么运动

1、快走+慢跑

慢跑和快走安全系数很高,大部分人都适合。在清晨或者午后,天气比较凉爽,选择一些相对安全的地方,自家小区,或者附近学校操场都可以,最好避开车辆,不需要运动到大汗淋漓,也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微微出汗就可以。

3、八段锦八

段锦是一种运动强度比较适合的、由几组静态运动组成的运动。现代人忙于工作,常感觉压力和疲倦,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天清晨起来做几组八段锦的动作,既可以活动一下颈椎、腰椎,还能够缓解疲劳、放松心情。两套八段锦的动作只需要15分钟,很省时间,做完后上班也很有精神,中老年人都很适合。

2、打乒乓球

2020秋季天气不冷不热,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机。打乒乓球是一项不错的运动,运动之前建议做一些准备活动,可以避免拉伤,运动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到一小时之间,保持运动后心率快一点,稍微出点汗就可以。这样的有氧运动有益于心脏、血管的健康。

2020秋季防秋燥喝什么茶

1、金银花茶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功效,可以治疗泻痢、流感、疮疖肿毒等病症。另外也适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2、西洋参茶

想缓解秋乏不适,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西洋参有明显的抗疲劳、提神及一定的滋补和益气作用。如将西洋参切片,每次取5—10克,用开水冲泡着喝,可单味泡服或含服,也可加入茶叶中泡服。

3、红枣茶

对于长时间对着电脑,经常熬夜加班的上班族来说,坚持用红枣泡水饮用可以帮助肝脏的排毒。建议用红枣泡水之前,将红枣撕开,因为红枣的表皮坚韧,不容易消化,整颗一起冲泡的话很难将其中有效成分完全的溶解出来,大大的降低了其功效。

延伸阅读

2020秋季防秋燥的饮食


1、2020秋季防秋燥要科学喝水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这是一个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喝水最好喝白开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

睡前喝点水可避免夜间因出汗、呼吸、尿液损失水分导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点水可及时补水。

2、2020秋季防秋燥要选对食物

橙色蔬果缓干燥: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

燕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也富含有利于皮肤健康的B族维生素。

建议多吃些杂粮饭或粥、杂粮豆浆或磨成全谷粉,建议每天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占1/3~1/2。

3、2020秋季防秋燥的食疗食谱

3.1、绿豆薏仁鸭汤:鸭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合上火者食用,而绿豆也有消暑清热的功效,所以绿豆老鸭汤是夏2020秋季的绝佳补品。此汤消暑清热,健脾益脏腑,美容养颜。

材料:薏仁38克、绿豆38克、陈皮2片、老鸭1只、清水12碗、盐适量。

做法:老鸭去内脏,切半,切掉鸭尾,洗净,汆烫。陈皮用水侵软,刮去瓤。其他材料洗净。将清水煮沸,把各种材料放入煲内,用大火煮20分钟,再改用小火熬煮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3.2、霸王花百合煲猪肺。材料:霸王花70克、百合50克、南杏15克、北杏10克、蜜枣3个、猪肺1个、猪碎骨1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汤料洗净。猪肺从喉部灌入清水后揉擦,反复多次至洗净,切块,置镬中不下油盐,稍炒片刻;霸王花、百合、南北杏浸泡;蜜枣去核,与猪碎骨、生姜片一起一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两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2020秋季秋燥上火怎么办

1、按压穴位

穴位对降火也是有很大帮助的。降火首选内庭穴、合谷穴、太冲穴。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如果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2、保持空气湿度

人们所在的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空气太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为迅速,身体就容易缺水。此时,尽量让环境中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用空气加湿器或者勤擦家具、勤打扫卫生都可以让室内的空气增加湿度。要注意的是,室内的环境不宜太湿,有一定的水分就足够了,特别干燥的地方,可以适当喷洒一些水。

秋燥的症状有哪些

1、惊厥

干燥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另一方面,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2、头发干燥

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3、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的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2020秋季防秋燥的方法


1、2020秋季防秋燥要少量多次喝足水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这是一个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喝水最好喝白开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点水可避免夜间因出汗、呼吸、尿液损失水分导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点水可及时补水。

2、2020秋季防秋燥要吃橙色蔬果

不少蔬果含水量高达90%,也是补水大户。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还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另外,蔬果含有的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C均有利于皮肤健康。

3、2020秋季防秋燥的日常保健

3.1、少开电扇,关窗睡觉。秋天昼夜温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3.2、保护脐部,预防疾病。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脐部,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3.3、坚持锻炼,但切勿过量。 2020秋季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因此,我们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得到体育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3.4、避免过早添加衣物。2020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变化无常,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容易伤风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渐添加,不可过早过急。

3.5、注意胃部保暖。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需关好门窗,腹部盖好被子,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2020秋季防秋燥的食谱

1、百合绿豆粥

材料:百合20g、绿豆30g、粳米50g、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泡好后放入锅中干炒5-6分钟,坐锅点火倒入水,放入绿豆和百合,煮15分钟。再放入粳米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适。出锅后倒入碗中,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百合绿豆粥,清热润肺,健脾和胃。能有效的缓解宝宝因2020秋季上火引起的咽喉干灼、口干舌燥的状况。

2、萝卜黄豆蛋花汤

材料:白萝卜250克,黄豆100克,鸡蛋1只。

做法:将黄豆浸泡30分钟后用小火焖酥。放入萝卜煮至酥烂,再将鸡蛋打匀后放入汤中,加盐少许,煮数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萝卜可通气润肠养肺;黄豆含有较多纤维素,可通便;鸡蛋营养丰富。适用于2020秋季易便秘的小儿。

2020秋季防秋燥的食物

1、白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实际上,秋天的时候,也是适合吃萝卜的,尤其是白萝卜。白萝卜具有通气、益胃的作用。白萝卜中的芥子油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对食物进行完整地消化,同时还能刺激人们的食欲,避免2020秋季食欲不振的问题。

此外,秋天人们容易感冒生病,是因为这个阶段身体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多吃萝卜可以让萝卜中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帮助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避免受到细菌的入侵。

2、冬瓜

冬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润肺生津的作用,有助于利水消肿、缓解秋燥。秋天多吃冬瓜,会对许多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

另外,冬瓜中的粗纤维还能刺激胃肠道蠕动,使肠道堆积的致癌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冬瓜籽还可以抑制体内黑色素的沉积,具有良好的润肤美容功效。

2020秋季如何滋阴防燥


1、2020秋季如何滋阴防燥之一般方法

起居养生:2020秋季应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

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避免悲伤情绪,是2020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房事养生: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运动养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如早操、慢跑、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

2020秋季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是增强机体对2020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2、2020秋季如何滋阴防燥之药物养生

2020秋季是“阳消阴长”,可以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平素为阴虚体质的人,可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2020秋季易伤损肺阴,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除了上述药物,可以加用养阴清肺丸、润肺止嗽丸等益气养阴润肺药物进行治疗。

3、2020秋季如何滋阴防燥之食疗食谱

玉面汤:玉竹20克,西洋参6克,百合20克,白芷10克水煎服,不仅养阴清燥,而且还有润肤增白之功效。

百参膏:百合100克,西洋参20克,均磨粉,蜂蜜500克,一并放入锅内,煎沸即可,存入冰箱,服时取用,一日两次、一次两勺。具有滋阴生津,润肤之功效。

参麦茶:西洋参2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滤汁,加蜂蜜适量代茶饮。具有滋阴生津,润燥之功效。

沙参猪肺汤:沙参16克,玉竹16克、猪肺1副,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1.5一2小时,加食盐、葱调味即可。具有滋阴补肺,润肤之功效。

二百粥:百合20克,白果(去硬壳)20克,糯米60克放入锅内,加水适量,食盐、花生油少许,文火煮2小时,即可食用。具有滋阴润肺之功效。

2020秋季滋阴防燥吃什么

1、宜食用鸽肉、羊肉

鸽肉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9。5%,脂肪含量甚低,营养作用优于鸡肉,且比鸡易消化吸收,因此民间有“一鸽九鸡”的说法,因鸽的性激素分泌非常旺盛,故中医认为它还有补肾壮阳之用,对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的恢复也有明显疗效。

羊肉性热,温中暖身,补虚益气,每500克羊肉能提供6427卡热量,尤其适合冬令或阳虚之人进补,中医称“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羊肉中的脂肪含量仅有猪肉的1/2,因而不必担心因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

2、多吃胡桃、芝麻

胡桃民间又称长寿果,有强身健脑、养颜益容之功。黑芝麻含有丰富的胱氨酸和维生素B和E,可增加皮脂分泌、改善皮肤弹性、保持皮肤细腻,被日本学者称为改变皮肤粗糙的最佳食物。

芝麻和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能营养大脑、皮肤,延缓衰老、滋补养颜,并迅速补充体力,若将胡桃肉和黑芝麻研碎合用,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称得上事半功倍。

秋燥的症状有哪些

现代人最常见的5种秋燥症状分别是口角发炎、皮肤甘裂、鼻出血、便秘与哮喘燥咳。中医解释,秋燥最容易伤害到肺系统,包括口、鼻、肺脏及皮肤毛细孔等;另外,由于肺和消化系统互为表里,所以有些人也会出现便秘症状。

大部份患者分不清楚秋燥与燥热、过敏及感冒的不同,自己乱吃药当然没效。到了秋天,有人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咳嗽现象,但通常只是甘咳且感到口甘舌燥,不会头痛、喉咙痛、流鼻涕,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有些秋燥患者以为自己只是火气大,自行服用黄连等苦寒药,或是猛喝青草茶想要降火,结果燥症没有消,反倒因为过度寒凉导致肠胃不适。

平时体质偏燥、年纪大、常熬夜、不当饮食的人,比较容易产生秋燥症状,秋天时,流鼻水、气喘及咳嗽也更容易被诱发,还有人因为鼻过敏狂打喷嚏,导致鼻黏膜过于脆弱而流鼻血。

如何防秋燥


一、如何防秋燥

1、防秋燥的技巧

多睡一小时,保持充足睡眠。增加睡眠一小时,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少开电扇,关窗睡觉。秋天昼夜温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保护脐部,预防疾病。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脐部,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坚持锻炼,但切勿过量。2020秋季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因此,我们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得到体育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避免过早添加衣物。2020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变化无常,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容易伤风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渐添加,不可过早过急。

注意胃部保暖。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需关好门窗,腹部盖好被子,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2、防秋燥的饮食方法

2.1、防秋燥吃什么水果

2.1.1、梨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对儿童肺热咳嗽、麻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1.2、柑橘

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等症状。

2.1.3、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解烦渴的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等症状,可作食疗极品。石榴捣汁或熬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咳等。

2.1.4、葡萄

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蜜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经常食用,对体质虚弱和过度疲劳者均有补益。葡萄干,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体弱血虚者的滋补佳品。

2.2、防秋燥喝什么汤

2.2.1、橄榄萝卜汤

用料:青橄榄10枚(捣破),萝卜250克(切片)。

制法:将两味用料加适量水煮汤。

功效:润肺滋阴,消痰理气,解毒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2.2.2、百合莲子粥

用料:百合、莲子各适量。

制法:将百合、莲子煮粥。

功效:润肺养阴、益气、明目。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的作用。莲子性平,味甘,有养心、健脾的作用。

2.2.3、冬瓜仁薏米粥

用料:冬瓜仁20~30克,薏米15~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冬瓜仁洗净,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薏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健脾、化痰。薏苡仁有健脾、清热、排脓之功效。冬瓜仁性味甘寒,功能清肺化痰、排脓,用于肺热咳嗽。

上述文章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如何防秋燥。为了做好2020秋季的保健,大家不妨看看下面小编要讲解的2020秋季养生的误区。

秋季养生防秋燥


秋天气温多变,是肠道细菌感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频发de季节。天气逐渐转凉还会使人出现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特别是一些胃病患者,秋凉的刺激会使胃病复发,重症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秋天的干燥环境使我们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如何更好的防秋燥 下面就介绍下防秋燥应注意那些方面

防秋燥

1.饮食

秋天上市的鱼、肉、蔬菜、瓜果品种繁多,但食用时应该选择防秋燥的护阴、滋肾、润肺的食物。肉类应该是泥鳅、鲥鱼、白鸭肉等,蔬果应该是花生、山药、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等柔润之品。

若出现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症时,应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蜂蜜等;

若秋燥引起肺虚时,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药、蜂蜜等益补肺气;若出现阴虚征象时,可用核桃肉、芡实、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猪皮、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正确选用食疗方法:

用银耳10克,以温水浸泡30分钟,加冰糖和水,煮沸至银耳烂熟的冰糖银耳汤,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的功用;

2.用红枣10个,大梨1只,冰糖适量,置火上煮熟即可食之,红枣炖梨,有润肺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

3.用百合30克清水泡软、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成的百合粥,每天早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增加热量供给

秋天,特别是深秋时分,人们可通过饮食增加热能的供给,多吃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易消化食物。

防病防秋膘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腹部着凉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因此应注意食品的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秋天气候凉爽,味觉增强,人体食欲大增,汗液分泌减少,易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且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该注意食量的控制。

2020秋季如何防秋燥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