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损害健康的卫生习惯,你肯定做过

女性养生健康生活习惯。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养生保健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4大损害健康的卫生习惯,你肯定做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在大家物质水平上来了,健康意识也跟着上去,出门吃饭都不忘让老板给餐具套个塑料袋。殊不知,这些看似卫生的饮食习惯,其实对健康有碍。

1.给餐具套一次性塑料袋

有些餐馆为了彰显本店“讲卫生”,会主动给自己的所有餐具外面套上一个一次性塑料袋。此举不仅不卫生,还有严重危害。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一次性可再生塑料袋,绝大多数是用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甚至是利用垃圾站收捡的废旧塑料等回收再加工的,含有毒稳定剂,且未经消毒,可能含病菌。用这种袋子装油类食品或温度超过50℃的食物,可能会引起铅中毒。

2.用纸巾或毛巾擦拭餐具和水果

质监部门公布的抽查结果显示,很多品牌、种类的纸巾都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它们和毛巾一样存在着大量细菌,如果拿来擦拭餐具或食品,很容易粘附在物品上。

我国所用自来水都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用自来水冲洗过的餐具和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纸巾或毛巾擦,反而会造成二次污染。

3.用纱罩罩食物防蝇

不少家庭习惯把纱罩罩在食物上,这样虽然能防止苍蝇直接落到食物上,但苍蝇停留在纱罩上仍会留下带有病菌的虫卵,这些虫卵极易从纱孔中落下而污染食物。食物尽量放到无苍蝇的房间或特定橱柜、冰箱中。

4.烂水果剜掉再吃

水果等生鲜食品很容易烂。有些人不舍扔掉就把烂掉的地方剜掉,吃没坏的部分。其实,这种行为不可取,应该直接扔掉。水果烂掉部分的细菌和微生物已经大量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ys630.coM延伸阅读

杜绝这些卫生习惯


如果你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很讲卫生的人了,那么,以下这些生活细节上的误区你知道吗?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

一些家庭主妇就将这些变质的食物高温高压煮过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而医学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加压来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用白纸或报纸包食物

一些人,甚至一些食品店,爱使用白纸来包食品。一张白纸,以为是干干净净的,而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的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与水果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街头巷尾所卖的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并不好,即使消毒较好,也在摆放过程中被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来擦拭碗筷或水果,并不能将物品擦拭干净,反而在用卫生纸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细菌。

用抹布擦桌子

实验显示,在家庭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用抹布擦桌子,应当先洗透再用,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水煮沸消毒一下。当然,如果使用一次性桌布,则可避免抹布所带来的危害了。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地适应,产生耐药性,这就等于药物牙膏起不到作用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更换牙膏。

看似卫生的不卫生习惯


生活中,我们一些看似卫生的习惯,其实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实际上是非常不卫生的做法。

一、饭桌上铺塑料布

塑料布是由有毒的氯乙烯树脂制成的,餐具和食物长期与塑料布接触,会沾染上有害物质,进而影响健康。

二、卫生纸擦拭水果和餐具

国家质监部门的抽查结果显示,很多种类的卫生纸都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或者消毒不彻底,上面往往含有大量细菌,很容易粘附在被擦拭的物体上。

三、用纱罩罩住食物

用纱罩罩在食物上,苍蝇虽然不会直接落在食物上,但是会停留在纱罩上,并留下带有病菌的虫卵,这些虫卵极易从沙孔中落下污染食物。

四、用白酒消毒碗筷

医用酒精的酒精含量是75%,而一般的白酒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五、长期使用一种牙膏

长期使用一种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适应,产生耐受性。


夏日良好卫生习惯 摆脱疾病


1.夏天晚上睡觉别贪凉

贝尔麻痹,是一种单纯型周围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常在局部受冷风吹袭或受凉后发生,可能是因为寒冷引起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和毛细血管损害,发生水肿;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受压和阻碍淋巴与血液的流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面瘫。因此,为预防贝尔麻痹的发生,应防止面部尤其是耳后部受风寒,注意夏季夜晚不要在窗口、屋顶睡觉,乘车时不要使耳后部长时间受冷风吹袭等。

2.良好卫生习惯远离口臭

口臭常令许多患者“有苦难言”,严重影响人际交往,使患者的心理受到极大创伤。口臭作为一种疾病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口腔医生的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85%-90%的口臭来源于口腔,不良口腔卫生、舌苔厚腻、龋齿、牙周炎、食物嵌塞、不洁义齿、吸烟等均可引发口臭。鼻炎、鼻窦炎、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肝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也与口臭相关。夏季天气炎热,易导致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可引发暂时性生理性口臭。良好的口腔习惯可治愈大多数口臭,清洁舌背、刷牙、漱口都是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存在慢性顽固性口臭时,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其它器官的疾病。

3.暑假小心孩子牙外伤

儿童是口腔患者中的一类特殊群体,随着暑期的来临,一些儿童特有的口腔疾病也呈现高发的趋势。暑假里,由于饮食不节、娱乐过度、起居无序造成免疫力下降,可导致各类口腔疾病的发作,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儿童生性活泼好动,暑假里又缺乏学校、老师的监督看护,发生牙外伤的比率大大增加。发生牙外伤后,不论病情严重与否都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根据病情,医生会提供相应的治疗。如果患牙松动明显,还要做固定夹板,以利其恢复。若出现完全性牙脱位,应立刻放置在盛有生理盐水、牛奶或自来水的杯子里,也可将患牙置于患儿舌下或口腔前庭内,并尽快就医,切忌干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牙齿再植的成活率。一般来说,牙外伤后需定期复诊,以观察牙神经的活力及治疗效果。

马桶卫生的5大习惯


马桶,人们每天都要使用,但稍不留意,它也可能成为疾病之源。

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现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厕、洗漱、淋浴都在卫生间里进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与马桶共处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应养成冲水时盖上马桶盖的习惯。

马桶圈细菌多要重点清洁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郁庆福教授指出,调查发现,32%的马桶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种名为“宋内”的痢疾杆菌在马桶圈上存活的时间长达17天;另一份实验报告也指出,将1亿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投入马桶内,溅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3000个。同时,不少人冬天喜欢在马桶上套个绒布垫圈,这样更容易吸附、滞留排泄污染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污染如此严重的地方恰恰和人们皮肤的接触最“亲密”,因此要重点进行清洁,每隔一两天应用稀释的家用消毒液擦拭。至于布制的垫圈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话,应经常清洗消毒。如果有条件,不妨换一个具有抗菌功能和防溅设计的座便器。

马桶内的脏物及时清洗

马桶容易沾染尿渍、粪便等污物,冲水后如果发现仍留有残迹,一定要及时用马桶刷清除干净,否则容易形成黄斑污渍,也会滋生霉菌和细菌。除了管道口附近,马桶内缘出水口处和底座外侧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清洗时先把马桶圈掀起,并用洁厕剂喷淋内部,数分钟后,再用马桶刷彻底刷洗一遍,最好用细头的刷子,这样能更好地清洁马桶内缘和管道口深处。然后再刷洗底座和其他缝隙。

马桶边尽量不设废纸篓

平时也可以在水箱中放置渐溶式自动洁厕剂或挂上壁挂式消毒栓,通过每次冲洗达到清洁、除垢、消毒除菌的效果。

大多数家庭都会在马桶边设一个废纸篓,存放使用过的厕纸,但这样会造成细菌随空气散播,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随时清理,至少都会存放一两天,而时间越长,滋生的细菌就越多。

应该将厕纸丢进马桶内冲走,只要不是太厚、太韧,厕纸一般都能在水中很快变软,所以不用担心堵塞。有需要时,备一个卫生袋就可以,没必要再设废纸篓。如果一定要用,也要选带盖子的,以防细菌散播,并及时处理用过的厕纸。

马桶刷要保持清洁干燥

马桶刷是保持马桶清洁的功臣,然而,如果不注意清洁和干燥,它也会成为污染源。每次刷完污垢,刷子上难免会沾上脏物,最好随手再冲一次水,将其冲洗干净,把水沥干,喷洒消毒液,或定期用消毒液浸泡,并放在合适的地方。

专家建议,最好把马桶刷挂起来,不要随便放在角落里,也不要放在不透风的容器里

质问4大习惯,营造面部健康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做些“无效劳动”,以洗脸为例,就有人用完全错误的方式洗脸,保证不了卫生健康美丽,倒是起到反作用。

1.不该用脸盆:且不说脸盆是否清洁,单说其中的洗脸水,在手脸互动之后,越来越浑,最后以不洁告终。远不如用手捧流水洗脸,先把手搓洗干净,再用手洗脸。

2.不该用肥皂:面部皮肤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每时每刻都在合成一种天然的“高级美容霜”,在皮肤上形成一层看不见的防护膜。它略呈酸性,有强大的杀菌护肤作用。偏碱性的肥皂不但破坏了它的保护作用,而且会刺激皮脂腺多多“产油”。你越是用肥皂“除油”,皮脂腺产油就越多,最后难以收拾。如果皮肤不是太脏,就不该用肥皂清洗。

3.不该用热水:热水能彻底清除面部的防护膜,所以用热水加肥皂洗脸之后,人的皮肤会感到非常紧绷难受。其实,只用冷水就能把脸上的浮尘洗去,同时还锻炼了面部血管和神经,清醒了大脑。

4.不该用久湿不干的毛巾:这样的毛巾有利于各种微生物滋生,用湿毛巾洗脸擦脸无异于向脸上涂抹各种细菌。毛巾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洗脸之后用干毛巾擦干,又快又卫生。

我们要时刻注意的七点家庭卫生习惯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事物,从健康角度来考虑,在外面或者工作场所,碰见各事物的时候,我们要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即便是在家中的时候也要时刻的注意,不要疾病带到身边来,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忌进门不洗手。在家以外的地方,我们碰到其他事物的时候很多,特别是细菌也是很多的,所以在回到家的时候,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有一些人因为平时回家的时候习惯上不洗手,会轻易的把外界的细菌带到家里,家人的身边,到家不洗手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

二忌东西到处丢。在家庭卫生的整体上,一定要分类归放,不要把外界的东西带到家里来。有的人把从外面买回来的东西会随意的丢在桌子上,然后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都在桌子上,实际上这样的做法,给家庭上来说也是很不健康的。

三忌床上随便趟。外面的灰尘污染物都是非常多的,在外面走一圈回来,实际上外衣上就已经沾上了很多的细菌,所以在外面回家以后,一定要把外衣脱掉。如果穿着外衣上床会对皮肤以及尿道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忌抹布到处擦。有的人在清洁家里的器具时喜欢用一个抹布去擦所有的东西,这样做是很不卫生的,建议在清理的时候一样要把污染区和清洁区的抹布分开使用,且在抹布沾有油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扔掉,以免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五忌生熟食物相混。不要再装菜的地方放,切菜和切肉的切盘一定要分开。否则,会导致肠道传染病、如肝炎、痢疾等。

六忌水池不分家。所有的食用和用品一定要分开清洗,不要用带有污染源的物件去接触,我们食用的物件。

七忌通风少。要时常的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这主要是消灭掉室内的细菌,建议每天最好开窗8小时以上。


生活中值得我们的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回来的时候,以及饭前饭后都是要及时洗手的,手是我们平时接触细菌最多的部位,为了防止通过手传递给口眼的疾病,所以要特别注意,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的洗手。

不良生活卫生习惯和自身生理因素会导致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很多人在乳腺癌的人认知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女性能得乳腺癌,事实上男性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男性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只占1%,乳腺癌的癌细胞一旦扩散,无论男女患者来说,生命健康都会受到威胁。

乳腺癌的病因主要有两大点,一个是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或者生活作息长时间不规律,导致正常乳腺细胞出现变异,这种乳腺癌的出现方式,在乳腺癌点患者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是人们可以防范乳腺癌出现的重点。

人体内的基因多种多样,有些基因是具有一定致病性,科学研究表明,具有brCA-1、pTEN基因的人,更容易患上乳腺癌疾病,这些基因平时都是隐性的,但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或者受到不良光线的照射,就容易由隐性变为显性,成为致病基因。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乳腺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具有乳房肿块,而且多为单发性情况,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癌症患者的乳房肿块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及时区分,癌症患者的乳房肿块边缘不规则,表面比较粗糙,有的时候会产生疼痛感。

2、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的皮肤改变,可以出现多种特征,乳腺癌患者的皮肤经常会出现小凹陷,像酒窝一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患者的皮肤也会非常干燥,异常粗糙,就像橘子皮一样,虽然症状都比较明显,可是很多人都把它当作皮肤老化看待。

3、腋窝淋巴结会肿大

乳腺癌的患者中,至少有1/3以上会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表现为腋窝下有突起的块状,其实这就是肿大的淋巴结,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淋巴结会逐渐融合,与周围的皮肤组织黏连,这也预示着患者的乳腺癌病情,进入到了中期。

向损害健康坏习惯坚决说NO


不见棺材不戒烟

尽管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慢性自杀,但不少人终生与香烟为伴,每天少则十几只,多则几十只。家人让他戒烟,他说宁可“戒饭”也不戒烟!到了确诊肺癌的那一刻,他终于把烟戒掉了,但为时晚矣。根据基因学研究,人类几千种疾病,大多数是基因(内因)与环境致病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内若有肺癌易感基因,只要吸烟,哪怕是被动吸烟,罹患肺癌的几率大大增加,况且许多疾病都有多基因致病特性。大量事实反复证明:吸烟无疑对肺、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恶性肿瘤和大脑功能等多种疾病有着十分肯定的因果关系。

专家建议:如果烟瘾实在戒不掉,必须减量吸烟,每天不超过六支。

端上酒杯无节制

逢年过节,人来客往,喝点酒可以活跃气氛,增进感情,“无酒不成席”嘛!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指出,酒是“双刃剑”,少喝有益,多喝有害,世界卫生组织也主张“限酒”。有些人不是本着少喝有益健康、增进友谊为原则,而是嗜酒成性,似乎不醉不够意思,殊不知每年因贪酒、“够意思”而造成死伤者不计其数。酒喝多了的直接影响是:情绪失控、精神失常、行为失态或发生急性胃炎、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胰腺炎,甚至“猝死”。受长期慢性影响的有: 肝、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使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免疫功能以及癌症等疾病风险增加,心脑血管发病几率也会随之增高。

专家建议:饮酒量大者,每天摄入的酒精含量最好不超过15克,白酒1~2两,或红酒2~3两,或啤酒3~6两,每天不超过一顿。

有悖规律夜猫子

由于工作需要,偶尔熬夜是难以避免的,也不会对健康构成直接影响。但有些人除了工作需要加班以外,更多的是打牌、搓麻、看电视、玩电脑、唱卡拉OK、聊天喝酒到深夜一两点,成了名副其实的“夜猫子”。根据人类生物学特点,人都应该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据英国研究人员报告,睡眠小于七小时或大于八小时,都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率。有些人熬夜后希望第二天多睡一会儿“补回来”。科学家却警告说,长期睡眠不足是无法弥补的,它必定会对心脑血管、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长时间慢性伤害,最终会侵蚀人的机体、损害人的健康。

养生专家建议:上床时间不宜超过夜晚11点,最好在10点钟入睡,这不仅是生理和生物钟的要求,更是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的需要。

口不干渴不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体内新陈代谢的重要介质,也是机体排毒的载体,体内缺水不仅会出现口渴,代谢紊乱,毒素积聚,还极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研究表明,体重减轻1%,首先出现缺水性口渴,继之尿量减少;体重减轻2%,肌肉功能降低20%,相当于流失3~4升体液,此时身体会极其虚弱,甚至出现幻觉;体重减轻3%以上时,相当于流失8~10升体液,很快会导致死亡。从上面研究可以看出,人不能等到口渴才喝水。成年人每天饮水量不应少于2升,夏天应多喝一些,冬天稍少一些,老年人多喝一些,年轻人少一些。

洪昭光教授主张喝绿茶是很有道理的,茶水不仅清香补水,还有坚固牙齿、软化血管的作用,有些人说喝了绿茶睡不着觉,建议在上午和下午喝。茶不宜太浓,避免喝晚茶,习惯成自然。

生活优裕不爱动

现在汽车多了,自行车不骑了,口袋里的钱多了,病也越来越多了。这不能责怪社会发展,而是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不少人上班坐汽车,回家躺沙发,不走路不运动,腰围越来越粗,四肢越来越细,血压血糖越来越高,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据报道:75%的知识分子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平均死亡年龄明显早于普通百姓,这是一个不能不令人深思的问题。

日前,国家卫生部等权威机构在推出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中倡导:健康一二一,大家齐步走。即“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把“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作为行动准则。劝诸君:少坐车,多走路,早行动,早收获。

心理失衡找烦恼

现代医学认为,21世纪健康人的标准包括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四大基石”之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金钥匙,是预防癌症的灵丹妙药。心理平衡贵在自我调控,俗话说:人生无常,不如意者常八九。社会复杂,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关键是如何掌控“平衡”,有些人游刃有余、正确面对与化解,有些人则拿不起、放不下,自寻烦恼,积劳成疾。比如:看到人家有“好事”,他不是为人家高兴祝福,而是心生不快、妒火中烧,跟自己过不去。这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不仅会严重损伤身心健康,还会破坏社会和谐氛围。根据心理学研究,心理疾病可以相互“传染”,这种消极情绪还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地位低的和弱势群体就成了这种“传染病”的最终牺牲品。

大家如能多一些宽容与豁达,多一些支持与理解,人间就会充满阳光,个人就会拥抱健康。

没完没了吃零食

偶尔吃点零食不足为怪,但不少女性朋友或小朋友吃零食成了习惯,有些人还特别喜欢吃甜食。吃饭是为了生存,吃零食则完全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不良习惯或条件反射,主观上想借此缓解焦虑情绪,带来心理愉悦,或想给自己辛苦工作后一点小小“奖励”。“零食”大多都有“咸、甜、油、香”的特点,少食无害,多食无益,那种没完没了、毫无节制的“零食”习惯,则是营养过剩、多余脂肪和“赘肉”的源泉,同时又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添加剂”和“推进剂”。

饿着肚子去上班

有些年轻人喜欢不吃早餐去上班,这不是什么好习惯。科学饮食的要求之一是“少食多餐、七八分饱”,这不仅是人体生理需要,也是健康的需要,更是当今社会快节奏、高强度工作的需要。试想,从头天晚餐到第二天中餐,空腹时间长达十七、八个小时之久,此时具有很强腐蚀性的胃液势必消化自身黏膜,形成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更有人出现低血糖晕倒等意外情况。再者,由于饿的时间久,午餐吃的往往较多,吃完饭就上床睡觉,过多的热量会转变为脂肪储存肝脏,久而久之,肥胖、脂肪肝乃至血糖升高只是时间问题。

6大听电话坏习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对于涉及私密内容的电话,不少人喜欢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听。

1.私密电话“躲到墙角悄悄说”

而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机的辐射功率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身处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时,也应慎打手机。

2.把手机挂在脖子或腰间

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环状带,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辐射被人体吸收的程度。 因此,人与手机需要保持“距离之美”。

有医学专家指出,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手机如果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会影响生育机能。较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

3.拨电话时把手机紧贴耳朵

手机拨出电话而未接通时,辐射会明显增强,此时应该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五秒钟后再通话。

4.手机信号越弱,耳朵贴得越近

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许多人会本能地将手机尽量贴近耳朵。但根据手机的工作原理,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手机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使得辐射强度明显增大。此时把耳朵贴近,头部受到的辐射就会成倍增加。

5.“一只耳”煲“手机粥”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连续辐射可能会使脑部受到影响。专家建议,不宜用手机长时间通话,可考虑改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用手机直接通话,也应每隔一两分钟轮换左右耳接听。

6.东晃西走,频繁移动

一些人喜欢在打手机时不自觉地踱方步、频繁走动,却不知频繁移动位置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短时间高功率发射。

此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手机有可能会为了避免过于频繁的区域切换,而指定覆盖范围更广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务,其发射功率则会因传输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4大损害健康的卫生习惯,你肯定做过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