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的中药 > 导航 > 养生煎鸡蛋

怎么煎中药 煎中药的方法

养生的中药。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怎么煎中药 煎中药的方法”,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中医开好中药后,一般都需要煎煮才能服用,煎中药就成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了,怎么煎中药呢?


西医开的西药,一般直接用温水吞服就好了,但是中医开的中药,大部分都需要煎煮后才能服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煎中药,关于水量和火候都不动的把握,下面就让中医教大家如何煎中药。

怎么煎中药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

用水必须洁净,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

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在容器内浸药令匀,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

至于火候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应当用 武火 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 文火 略煮即可,以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

而补益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较久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其他如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入汤更宜久煮。

在一个处方中如果各个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显著差别,就应当分别先后,次第煎煮,其中的芳香药等则须待矿物、贝壳及某些根类药物先煮沸约10分钟后再放入。

有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可用纱布包裹煎煮,使不致浮散,以便饮服。

方剂中的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亦不入煎,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得。

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川贝母)通常多制成散剂与煎得的其他药物药液同服。

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等则当另行烊化然后混合其他药汁服用。

服药方法

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

服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1、一般说来,滋补药宜在饭前服;

2、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

3、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三次。病缓可服二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四小时左右眼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千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ys630.COm精选阅读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导读: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大部分人都不会煎中药,那么中药怎么煎?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除了医生的对症下药,良好的药材质量外,正确的煎煮中药方法,也会影响疗效。煎煮中药要注意器具的选用、加水量、煎药时间、温度等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如下:

1、器具

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2、清洗

现在药材大多都比较干净,不需要清洗,如果非得清洗的话,请用水快速冲洗一下就可以,切忌浸洗,还有如果有小颗粒的药材,如决明子,车前子等等,小心被冲走。

3、浸泡

在煮中药前,记得有这个步骤的啊。浸泡记得只用冷水,最多20多度的温水,不要用开水。浸泡时间半个小时左右,不要太长,特别是夏天,要注意,否则很容易变味的。

4、用水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

5、火候

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武火就是大火,文火就是小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6、时间

一般而言,等用武火使得药水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7、复煎

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就可以了。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大家最好把两道煮出的药水混合,分两次服用,三道的话,也依次类推,这样药效比较均衡些。

8、立即滤取

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一般每煎约200-5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250ml。

9、服用方法

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

10、注意事项

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以上就是一些中药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中药怎么煎呢?


其实中药治疗和调理一身体是比较好的方法,因为中药调理可以更好的避免疾病造成长期使用西药而存在的副作用问题,但是煎中药必须讲究正确的方法以及步骤,大家可以看看下文介绍的中药煎法。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

3.用水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 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6.操作 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7.时间 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

8.再热 为节约时间,很多人会一次煎制出几天的药量,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药液刚有沸腾即可,放凉些饮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热中药一般不建议用微波炉。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用微波炉加热中药时,产热的过程可能使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坏,失去一部分效能。医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汤剂,最好将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热水加热。

9.存放 保存时要放到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中药人参怎么煎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人参这种中药,人参对于人体来说是滋补效果非常好的一种中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会购买人参用来泡酒喝。可以达到缓解人体疲劳、抵抗衰老、提高抵抗力等等效果。在煎人参的时候是需要有一些将就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人参的药效,避免营养成分流失。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中药人参怎么煎?

人参的煎煮方式:

人参切片,用冷水200~4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置入砂锅,加盖,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约1小时,煎成约100毫升,服用3/4的汤汁,留下1/4汤汁,再加水煎煮二汁三汁,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可适当减少。一日可服用2~3次。无胃病的人,可空腹温服,有慢性胃病的人,可餐后温服。2、3天后药汁渐淡,最后药渣也可嚼食吞下。煎煮过程中,不要频揭锅盖。

水煎服:生晒参片、红参均用水煎服。野山参水煎服,隔水蒸服,或研末吞服,并以煎服、蒸服为良。人参的有效成分都能溶解于水,尤其是溶解于沸水中,也能溶解于高浓度的白酒中。

煎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按照中药的药性来煎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此类药应先煎十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有些药方要求煎药时必须后煎的中药,“后煎”就是将药煎十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中药久煎无效,像钩藤等。有些芳香带味药,久煎减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还有些药久煎可以减轻药的毒性,如马钱子等。煎前最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四十分钟,好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的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二、煮药需用白开水

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熬药的水最好是要把烧开的水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三、用火用锅有讲究

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久煎微火是指滋补药,猛火时间短是指通便药、伤风感冒药。煎药最好用砂锅,砂锅受热均匀,药煮开时它的滚动就像浪头,有撞击力,再用筷子不断地搅拌,像洗衣机将衣服的脏物洗掉一样,这样才能把药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煮出来。用高压锅煎药就没有这些撞击力和搅拌作用,药的成分会受影响。

四、开盖关盖要注意

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且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也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失去了。

一些重量轻、体积大的药材,如金钱草、番泻叶等,如果熬药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易使药液溢出。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药材,煎熬时需经常搅拌,这样的药物最好不要盖着盖子煮。当然搅拌最好顺着一个方向,这样使药材均匀受热,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间隔10分钟翻动1次。

中药怎么熬 煎中药正确处理方法


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人选择中药是因为中药可以治本,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煎,那么中药的正确煎法是哪些呢,在煎中药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哪些食物是我们在喝中药的时候不能吃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吧。

中药怎么熬

一、容器的选择

很多人都知道在煎中药的时候容易是很重要,它对我们的药性的发挥也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锅为好,其次为不锈钢锅、搪瓷锅以及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一定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二、预处理

第一步:“看” 在煎中药的时候我们要事项看一下有没有发霉的物质在里面,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不适,所以在煎中药的时候我们要养成看的好习惯。

第二步:“泡”在你拿中药回去的时候,医生就会跟你说在煎中药的时候一定要事项的泡一下,加适量水浸泡20~30 min ,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三、煎煮

1、煎煮用水:一般使用无污染的自来水即可,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2、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理论计算是按每1g中药加水10mL计算,将总水量的70%用于头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3、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4、煎煮时间:煎煮时间从沸腾后计算,一般解表药头煎10~15 min,二煎10min;滋补药头煎30~40min ,二煎25~30min。控制煎煮时间是因为长时间高温煎煮,会使植物细胞遭到破坏,使药液中不溶性的无效成分增加。而且长时间煎煮还有将药煎焦煳底的危险。

5、煎煮次数:一般煎2~3次,就能煎出中药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药成分。煎煮后及时滤出煎液,并将每次的煎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四、特殊处理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不少患者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会将需特殊处理的中药一起和群药同煎,这样操作是很不妥当的。

1、先煎:就是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的成分被大可能的煎出。一般将需先煎的药物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0~20 min后,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这些中药有:①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 ②矿物类如生石膏等; 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就是缩短煎煮中药的时间,减少因长时间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常规操作是:待其他群药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min后,再加入需后下的中药煎煮5-10min即可。这些中药有:①气味芳香类中药如砂仁等;②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如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就是将中药装入棉布袋中与其他群药共煎。这些中药有: ①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防止煎煮时煳锅底; ②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防止脱落的绒毛刺激咽喉。

4、烊化:就是将胶类中药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或清水中加热溶化。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煳锅底,如阿胶、鹿角胶等。

煮中药注意事项

1、煎药器皿的要求。想要获得一个好的中药效果,那么煎煮的器皿也是具有一定要求的。中药的效果以及质量和煎煮的器具具有密切的关系,好的是选择砂锅、瓦罐以及搪瓷的,千万别使用铁器、铜器或者是铝制品进行。

2、如果需要使用到包煎,那么好选择一些纯棉的纱布进行;

3、煎药的方法,一般都是选择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左右,滤除药液之后进行第二次的煎煮;

4、一般的中医都是需要温服的,如果在服药之后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那么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橘子皮或者是生姜,能够有效的防止呕吐;

5、饭后服药,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身体的吸收;

6、相比于西药来说,中药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并且服用起来也会更加的麻烦。但是,中药能够调节人体之中各个器官之间的功能,从而从根本上保健身体、治疗疾病。服用中药一定要注意坚持,这样才能够令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半途而废是非常不正确的。

吃中药时不能吃什么

1、生冷类食物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2、辛辣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3、发物类食物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4、鱼腥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5、油腻类食物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总结: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在对于煎中药的方面已经有了一个相信的认识了,中药的正确煎法也是关乎着我们中药的药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当然了,为了更好治疗疾病,我们在喝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项,遇到哪些你喜爱而又不能吃的食物时,还是克制些比较好。

中药先煎后煎呢


中药对疾病治疗能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并且对身体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但是中药对疾病治疗需要我们煎好中药才能保证药效,所以中药的煎法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没有煎好就容易影响到药效,但是不同的药物煎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去煎药,下面一起了解下中药先煎后煎呢

  中药特殊的煎制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先煎”是将药物先放入器皿中,加水单独煎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需要先煎的药物多是性重质坚的矿物药和介类药,以及一些毒性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牡蛎、龙骨、石决明,珍珠母、龟板、鳖甲及乌头、附子等。因为矿物药及介类药质地坚硬,短时间内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故应用时要打碎先煎,使煎液中的有效成分增多,提高药物疗效。乌头、附子等均为有毒药,它们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久煎以后可被分解,毒性减弱,而有效成分随之增多。

“后下”是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将要煎的药物投入,煎5~10分钟即可。需要后下的多是气味芳香,药性轻散的药物,以及一些久煎后会使药效减低的药物,如薄荷、砂仁、木香、鲜佩兰、鲜藿香及钩藤等。因芳香轻散的药物大都含有挥发油,有发汗解表、理气止痛等作用,如薄荷挥发油可发汗解表退热、砂仁挥发油则有理气止痛等作用。久煎则气味散失,挥发油大量逸出,药效降低,甚至丧失。钩藤虽然不是芳香轻散的药物,但它的有效成分是钩藤碱,有降压作用。在煎煮时超过20分钟则部分被破坏,煎煮时间越长则钩藤碱受破坏的越多,降压效果则越低,甚则完全失效。因此,也需要后下。

上面就是对中药先煎后煎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不同的中药的煎法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平时在煎药的时候最好使用砂锅,另外在使用中药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怎么煎中药 煎中药的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