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夏交替季节养生食谱 > 导航 > 养生方法春夏养阳

春夏养阳 春夏交替养阳四大招数

春夏交替季节养生食谱。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春夏养阳 春夏交替养阳四大招数”,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本文导读:春夏交替的时节要注意养阳,春夏交替如何养阳?看看下面介绍的春夏交替养阳四大招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是中医一年中阴阳的养生方法,现在正是春夏交替的季节就要注意养阳,那么,春夏交替要如何养阳呢?看看下面介绍的春夏交替养阳四大招数。

招数1、多吃时令菜

春夏之交多吃当季蔬菜,如此可以达到天人相应的效果。比如春季的蔬菜包括养阳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莴笋、豆苗、蒜苗、小葱、豆芽、荠菜、竹笋,滋补脾胃的大枣、山药等。肉类则以鸡肉、羊肉、狗肉、鹿肉、鱼肉为佳,还有一些滋肝养肺的水果,如樱桃、青梅、杏子、李子等,都能温阳滋补,助养肝气。

春季肝气旺,而酒伤肝,所以春夏季节更不应饮酒。而菊花、金银花甚至白开水乃是适合春夏的佳饮,日常有闲不妨多补充水分。

招数2、不超过11点睡觉

春夏养阳的第一步就是早睡早起,这才能顺应天时。春夏之际,日出时间较早,日照时间渐长,人们在这时候也该早些起床,晒晒太阳,以提升人体内的阳气。而晚上就不宜熬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说,因为熬夜伤阴,阴虚则阳无以生,可以说,熬夜既伤阴又伤阳,尤其不要超过子时(即晚上11点)才睡觉,不然,就有可能阴虚火旺。

招数3、多运动,不贪凉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 。而推动这个运化过程的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动了才有阳气,动了才能 运 ,脾阳才会更好地发挥其运化作用。

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不宜出汗过多,注意补充水分,以免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而耗气;运动方式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而定,比如快步走或慢跑等,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能够每日坚持便最好,如果平时没有时间,周末也要抽时间出去走一走。

此外,随着气候日渐变暖,很多人开始贪食冷饮,女士们过早穿上短裙,甚至露脐装,男士们也喜欢在运动后选择冷水洗浴。李建军说,此时阳气正处于生长壮大的阶段,就像嫩芽渐渐长成枝条。天气也忽冷忽热,本来就极易损害阳气的生长,若是再贪凉饮冷,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真要吃冰冻食品,夏至过后比较适宜,因为这时阳气已经达到鼎盛时期,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比较强。


任何时候,心态平和都至关重要。春夏之际,顺应阳气生长的趋势,人的脾气也会随之渐长,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春夏之象本来就是一种生发蓬勃的征象,人的情绪在此时也应该适当疏泄,不宜过度克制。

然而,这种释放也要讲究 度 ,过犹不及,过度疏泄和过度克制同样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所以,保持好心态,不急躁也不压抑,关键是要保持情绪的疏泄与克制之间的平衡。

yS630.Com相关推荐

详说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诊病之余,不时有人问:何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何养法?对此,笔者根据《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结合临证及生活体会,给病人讲解了其中的原委和方法,病人得以解惑并有所受益。

什么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根据自然界阴阳交替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这一提法是把人放在自然界中去考虑的。四季的交替,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们也要随着四季的变化,春夏养阳,以助生长之气;秋冬养阴,以助收藏之气。这种养生理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养生之本。养,供养也,只有依季节的变化,供养人体所需要的阴精或阳气,人的生命过程才能与自然界生物一样,顺应生、长、化、收、藏的规律而享受天年。

春夏气温升高,阳气偏盛,为什么要养阳?

春夏阳光直射地面,气温升高,天地之间阳气偏盛,自然界的生物呈现蓬勃生长的局面,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气温升高而旺盛。白天长,夜间短,人的活动量增加,消耗的阳气也会增多。加之人们贪饮纳凉,避热就寒,也会消耗一部分阳气。所以,就阴阳的平衡而言,阳气消耗多,阴气消耗少;而人们对于天气的炎热,只知补充水分(包括饮料、水果等),而不知守护阳气,夏季的寒性腹泻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却常被人忽略了。所以先哲们提醒后人,春夏季节要注意养阳气。阳气不但可以增加人的动力,还可以温化体内的阴分,从而使阴阳保持平衡,不致于产生阴寒独盛于内的疾病。


秋冬气温下降,寒气偏盛,为什么要养阴?

进入秋冬季节,由于太阳位置的偏移,气温逐渐下降,天地间阴气偏盛,自然界的生物也进入了减少活动甚至冬眠状态,人体的阳气也收敛在内,不作过多消耗,以便保持脏腑的正常生理机能。而阳气要收敛在内,需要阴气的含包。秋冬季节人们为了祛寒就温,会过食辛辣食物以及抽烟、饮酒,居处近火避寒,衣着也裘衣裹身,这样就会消耗过多的阴气,阴气消耗过多,就不能含包阳气,阳气自然会耗散在外。阴阳不平衡,就会产生阴虚生内热的疾病,冬季的热感冒或上火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先哲们告诫后人,秋冬季节不要单纯食辛就温,要补充一定的阴分,阴分充足了,不但可以含包阳气,还可以不断为阳气补充营养,人体的机能就可以保持平衡了。

春夏怎样养阳?

春夏是阳气增长的季节,人们要顺应阳气的生长,而不要随意去消耗它。依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讲述,春夏季节,晚睡早起,披发宽衣,到庭院里缓缓散步,尽量接受阳光的沐浴。神志愉悦,充满活力,切忌恚怒和郁闷,使自己的心情顺应万物的生长。不要滥用苦寒清热(尤其是抗生素)药物,也不可常在空调房间久坐,要少食或不食冰镇食品。适量吃一些生姜或辣椒,以散体表和胃肠内的湿寒之气。个别阳虚体质的人,还可以食用一些温性水果,如大枣、桂圆、葡萄,以及肉桂、干姜(煲汤用),或生姜羊肉汤等,以助阳气的恢复和振奋。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哮喘的人,夏至后贴敷膏药,就是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外治疗法;阳虚甚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等,以此补充体内所需要的阳气。

秋冬怎样养阴?

秋冬养阴的方法主要是饮食避害和形体锻炼。饮食避害即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的火锅、白酒,以及温热性的补益类煲汤;而要多喝一些白开水,吃一些水果、青菜,如苹果、白梨、香蕉、柚子、萝卜,或猪肉、鸭肉、绿豆等,以此补充体内的阴津;形体锻炼也不要过度,以微微汗出为宜,心率不要超过每分钟110次,以免汗出过多,耗散阳气,出现阳气外脱的危象。患有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冬季避寒就温是重要的,但过食辛温性的药食,经络虽然温通,而阳气也会随之有所耗散,所以容易复发。如果加用一些养阴药食,如白芍、当归、熟地、天门冬、枸杞,或黑豆、黑芝麻、芡实、山药等,阳气温通而不耗散,病痛就会得到缓解。

中医养生为何强调“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异,不同季节时令采用不同的养生手段,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昱指出,古人以此方法为养生之宗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现代人也应该借鉴此方法养生保健,祛病延年。

张昱指出,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然春季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然暑热邪盛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尤其是人们喜冷饮,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

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张昱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来调整、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一般来说,人体的阳气不足,可借助春夏的阳热之气来温养;阴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阳虚者,可于春夏季节,借助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再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从而起到更强的补阳作用,春夏养阳即所谓冬病夏治。同理,秋冬养阴,亦是此理,即所谓夏病冬治。这也正好合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农谚。

随着秋冬阴气的递增,张昱建议从以下方面养阴。首先,饮食上以滋阴润燥的食物及水果为主。诸如食用秋梨膏滋阴润肺,鸭子肉粥养阴生津等;其次,户外活动应适时调整,以免活动量大,伤津耗气,损伤阴液;再者,阴虚体质的人,也可用一些滋阴之药,麦冬、玄参、生地,太子参之类。也可用一些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当归补血丸、大补阴丸等。

夏季重在养阳


夏季养生重在养阳 炎炎夏日,身体阳气活动更旺盛,阴津易随汗而外泄,炎热使机体腠理开泄,再加之乘凉冷饮,会损伤阳气。因此夏季重在养阳。

夏季重在养阳慎起居

夏季自然界正是万物生长旺盛之时,起居也应随之作出调整,如清晨早起,在洗漱后可在室外进行适当的运动,呼吸新鲜窟,来舒展身体阳气。

夏季重在养阳调精神

夏季养生重精神调摄,应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喜,以免以热生热,火上烧油。心静可达养阳的目的。

夏季重在养阳巧运动

通过适宜的文体活动来舒畅筋骨,畅气血,护阳气。运动应秩序渐进,控制运动量,不应过度运动。

夏季重在养阳节饮食

夏日炎热,应注饮食调节,不要过饿才进食,饮食不应过饱。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还要注意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此外,饮食应要注意卫生。

夏季重在养阳要午睡

夏季午时身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容易犯困,可通过短暂的午睡,来达到调节阳气的作用。

夏季重在养阳勿贪凉

老年人往往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吹风扇或空调,反让人感觉头昏脑胀,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易引起受凉感冒等症状。

夏季养生关键在养阳 艾灸、饮食巧养阳


夏季养阳是关键

一般来说夏季应防暑、消暑,看到大太阳唯恐避之不及,一心想着要躲到阴凉处或有空调的地方,但中医认为,夏季必须要养阳。

因为春季是阳气生发之际,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在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候要顺时而为,宜于养阳,也易于养阳;再者,春夏季节,人们活动增加,出汗增多,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而虚于体内,而人们又有食冷贪凉的习性,阳气易于消耗,养阳是必须的。

艾灸、饮食巧养阳

夏季养阳的重要方法是艾灸,艾是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植物,可以用温和灸,灸关元、中脘、脾俞、肾俞、命门、大椎、至阳、足三里、三阴交。

在饮食上,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运的食品,如牛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绿豆、小麦、豌豆等;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增进食欲之品,但过多则会损伤脾胃。苦菜杏仁是一道不错的菜。

多食酸味、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海带等。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且有助于增强食欲;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

饮品可选用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茶、菊花茶之类,饮品以温为佳,不宜过热,更不宜冰镇冷饮,温食以助阳气。

夏季食稀粥,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春夏交替温补阳气方


在我们生存的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自然的规律,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做好养生的规划,让自己保持健康的身体。春夏是万物成长的季节,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身体内部的阳气都散发出来,顺其自然,起到养生的效果。那么,春夏交替温补阳气方主要有哪些?

在春季的时候温度开始上升,很多的人都着急穿单薄的衣服,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这个时候要更多的食用滋补的饮食,让身体减少寒气的伤害。

春夏交替温补阳气方?1、饮食调养升阳气,因为春天阴消阳长,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平时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饮食上则不要吃过多寒凉的食物,若有明显的上火迹象如口苦、喉咙疼痛则可泡些金银花茶饮用。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裤子和袜子不可过早减少,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睡眠好:养生先养肝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春夏交替温补阳气方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我们在养生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好平衡的工作,在春季的时候要注意捂汗,在夏季的时候也不可以多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科学养生从现在开始。

炎夏早睡早起适当晒太阳 中医养阳4大招


导读: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升发,我们必须适当的养阳补身体。那么夏季如何养阳呢?夏季养生怎么做?下面小编推荐中医养阳法,一起到下文看看吧。

炎夏早睡早起适当晒太阳 中医养阳4大招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说明中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到因时制宜养生的重要性。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这个季节既要防暑,又要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那么夏天该如何养阳?

1、适当晒太阳

因为阳光是人体阳气的主要来源。夏天以上午9-10时的阳光最好,此时阳光不强也不弱。空气质量也是此时最清新,因为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开始散发出氧气。这时若在树林中,面向阳光做有氧呼吸,养生效果最好。

2、早睡早起

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早早起床接受阳光和晨起的清新空气,对机体大有裨益。

夏天如果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更易出现疲劳之感,因此夏日午睡是养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而午睡时间一般以1小时为宜。睡时注意睡姿,可以平卧或者侧卧,并且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3、饮食有度

饮食既不要过多,还要注意慎吃冷饮,以免出现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如鲫鱼、大枣、胡桃仁等。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较多,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来补心。此外,绿豆汤、西瓜、金银花茶、菊花茶、乌梅汤等这些解渴消暑佳品,性质多寒凉,阳虚者少吃,体健之人最好不要冰镇过食。

4、适当活动

夏天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应多到户外活动,尤其是日照充分的山林,对健康是大有好处。去面对东方朝阳做深呼吸;要在蓝天白云下做深呼吸;要多到公园、田园、高山、峡谷、森林、海边、湖畔、河边,或漫步,或快走,或跑步,或登山、或游泳、或跳舞等,充分吸收自然界阳气精华,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

5饮食误区 容易损伤阳气

中医认为,养生保健要从保护人体的阳气入手。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不当,是导致人体阳气损伤的第一因素。阳气是温热之气,凡属性质寒冷的食物,均会导致人体阳气的损伤。

下面,我们看看,哪些食物是寒凉的呢?

1、冷饮,请敬而远之

首先是冷饮。尤其到了夏季,很多人为了消热避暑,会饮用大量的冷饮,男性会大量地饮用冰镇啤酒,女孩则嗜食冰激凌、喝冰镇饮料,一般人又都有吃冰镇西瓜等的习惯。这些寒凉之气进入人体后,为了对抗这些寒气对人体的损伤,人体就要耗伤大量的阳气,这样人体的阳气会不断地受到消耗。

2、海鲜,请食有节制

除了冷饮这种直接能感受到的低温寒冷之品,还有很多食品、饮品,虽然感觉上温度并不低,但是按照中医药属性的划分,多属于寒凉之性,如海鲜类。在海鲜类产品中,除鱼、虾、鲍鱼等极少数属于温热之性,大部分均是寒凉的,像螃蟹、蛤蜊、生蚝等。所以,像螃蟹类的海鲜,一是不能吃太多,二是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着姜汁食用才行,用姜汁的温热制约它的寒凉之气。有的人一吃螃蟹,就会出现胃痛,原因就是螃蟹的寒凉之性,损伤了胃阳。

有一位先生,他来就诊是由于胃病,感觉胃中堵塞感很强,吃完饭就不停地打嗝、食物向上返,并且不时有胃脘疼痛,他说这问题已经4年多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症状是他每次胃一不舒服,脚面上的一根筋就疼痛,两只脚都这样。我仔细看了看,正好就是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说明他是典型的胃阳虚症状。再进一步聊天,知道他因工作原因,经常要陪人吃饭,常吃螃蟹等海鲜,而他又喜欢喝冰镇啤酒,这样几年下来,就出现了现在这些问题。所以,我给予他温补胃阳的药物,同时让他忌食冰镇饮品和螃蟹,3周后,胃的症状消失了,脚面的疼痛也没再犯。

3、水果并非越多越好

水果大多是属于凉性的,诸如西瓜、梨、脐橙等,很多减肥的女孩子,常常不吃主食,而以水果、蔬菜为主要食品,日久同样会出现阳虚寒盛的诸多症状,如痛经、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的情况,就是因为不食谷物、肉食等主食,而大量食入水果、蔬菜的缘故。没有五谷、肉类补充阳气,人体的阳气得不到补充,且大量的水果、蔬菜又会不断损伤人体的阳气,最后发生阳虚寒盛,这种寒邪留滞于子宫内,形成宫寒,出现一系列的月经失调的病症。因此,水果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健康,水果的食用也要有节制,空腹时不要食用,最好在饭后吃。

4、绿茶,饮用有度

同样是茶,红茶的性质偏温热,而绿茶的性质偏寒凉。绿茶有清热去火的作用,适度饮用可以使人的咽喉、口腔、头目等清爽舒适。但凡事就怕过度,绿茶喝得太多,就会削伐人体的阳气,导致阳气的不足。这种饮茶方式,弊大于利的。

同时还要注意,茶水不能空腹饮用,空腹饮用茶水,茶的寒凉之性会直逼下焦,损人真阳。很多人空腹饮茶后都有心悸、头晕的症状,就是体内阳虚水泛的表现。正确的饮茶方法,应该是在饭后饮用,这样既有助于消化,又可以清解火热,且对人体没有损伤。

中医祛湿养阳妙法


导读:夏季,我们的体内很容易就会阳气不足,而且湿气很重,那该怎么办呢?夏季养生如何祛湿养阳?下面小编告诉你一些中医养生健脾祛湿补阳气方法,一起去学学吧!

中医教你 夏日祛湿养阳妙法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的养生观念,但是夏季天气闷热,湿气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中医认为湿邪容易伤阳,所以要想夏季更好的养好人体的阳气祛湿很重要,那么在炎热的夏季该如何祛湿养阳呢?

1、多吃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苋菜、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仁不仅含有高蛋白,而且还富含B族维生素、钙、铁、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湿、增强肾功能。另外,冬瓜和西瓜也属于性寒味甘,清热生津的食物,湿热天气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少食甜腻食物。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3、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

4、湿头勿按摩。

在外洗头时,千万不要用了洗发精后湿头发按摩,这样会使湿气进入头皮(要吹干头发后再按摩)。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5、避免衣服潮湿。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6、不要睡地板。

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7、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8、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酒本身带湿,多喝更容易使湿气滞留,因此酒小酌为宜。

此外,平时的时候适当的晒晒太阳,多活动出出汗都有助于排除人体的湿邪。

3+7夏日祛湿大法

夏日,很多人都会有湿气重的时候,其实湿气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饮食来调节的。

祛湿方法一:少盐,帮助肾排水

但这主要是针对夏日从事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的人,对很少出汗的白领们来说则未必合适。因为摄入体内的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摄入的食盐太多或肾脏有病变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将摄入体内过多的钠排出。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时较多的水进入血管,极易造成水钠潴留,水肿也就不请自来。你虽没多吃,看上去却比别人大一号。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坚持低盐饮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特别是对于肾脏有疾患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祛湿方法二:按摩排水,比桑拿更健康

说起排水,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懒人招数就是洗桑拿。这种被动的出汗方式并不适合炎热的夏季,尤其不适合频繁采用。因为蒸桑拿虽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湿邪,但因在洗桑拿的过程中,出汗过多,并不利于心脏健康。其实相对于桑拿,洗个温水澡并稍事按摩是更健康的排水方式。

温水澡能让身体微微汗出,配合简单的按摩手法,不仅可以起到排出体内湿邪的作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如果有时间,每周一次的身体SpA,籍由专业按摩师的理疗手法,可以得到更佳的排毒排水效果。

夏季运动后,等汗干了再用与体温相近的温水洗澡,辅以排水功效的植物精油,有助于更快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春夏养阳 春夏交替养阳四大招数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