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冬季肠胃养生 > 导航 > 肠胃冬季养生

肠胃冬季养生

2019-11-08

冬季养生需谨慎 谨防肠胃闹“罢工”

冬季肠胃养生。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四季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冬季养生需谨慎 谨防肠胃闹“罢工””,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导读:由于早晚温差大,喝冷饮的人也多起来。一时的爽快是有了,肠胃的毛病却接踵而来。所以冬季我们更要注意胃部的保养。

冬季养生在于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

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

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

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

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

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天寒地冻时更要保护胃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均有所下降,因此,每年寒冬都是胃病的高发期。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朋友,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调节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绪密切相关,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引起或加重各种胃病的发生与发展。

所以,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注意保暖: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适时增添衣服。同时,夜晚睡觉要盖好被子,以防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此外,平时还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人体对季节的适应性,从而减少胃病的发生。

注意饮食:当摄入不洁净或者变质的食物时,非常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此外,各种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细菌可以通过不洁的餐具、牙具、食物进行传染。

因此,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还要做到细嚼慢咽,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切忌暴饮暴食,避免损伤胃的自我保护机制。

不要睡前进食,否则会因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胃溃疡。与此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

延伸阅读

寒露养生需谨慎 这么吃能除秋燥


时间过的真快,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进入寒露开始真正感觉到了凉意。进入秋天不少人会明显感觉秋天的气候和夏天不一样,夏天的湿邪皮肤即使过敏,也仅仅是会起一些湿疹,而秋燥的这种秋燥却会个人更大的伤害,秋天如何养生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特别是进入寒露,温度下降更加明显,这个时候保健成了显得更加有必要,下面就说说在寒露养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寒露养好身体是能够清除秋燥的。

一、寒露养生需谨慎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带来不仅仅是深秋的味道,更是带来了一股寒意。进入寒露温度变得更加寒冷,特别是在夜间,寒气更重,保暖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寒露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了寒露,温度会下降的非常明显,这个时候要是不能及时的进行保暖是会给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通常温度转凉,会让人的饮食、睡眠、精神都是会有影响的,会让饮食变得更有胃口,睡眠更加的安稳,与初秋的那种秋乏相比,在寒露的时候也是会显得有精神。

当然,与此同时也是要注意秋燥、秋膘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在寒露的时候,如何远离秋燥、秋膘成了很多人关注的事情。

秋燥可以说是横贯整个秋天,不仅仅是初秋对身体有影响,在深秋也是会有秋燥的。在寒露养好这一天是能够很好的远离秋燥,让身体恢复健康的。

可以说,寒露养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在寒露也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是能够把这一天养好,对于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寒露养生谨防秋燥

上面说到秋燥是横贯整个秋天的一种气候,在秋天很多人是会受到秋燥的困扰,如何有效的去除秋燥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寒露,即使晚间温度下降那么明显,白天空气还是那么的干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这个时候还是会持续下去的,秋燥不仅仅是在初秋才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的,在深秋的时候同样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在寒露通过吃一些食物是能够有效的驱走秋燥的,寒露一般都是在每年的十月八号、九号,这两天又恰逢是刚刚经历了国庆假期,不少人还会沉浸在国庆假期中。

节后综合征在这个时候还是能够造成身体伤害的,特别是吃的一些肉食类的食物,是会增长秋燥的。

如何有效的调理节后综合征也是不少人关注的话题。通过饮食能够有效的调节节后综合症,同时能够有效的预防秋燥。

简述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


男性女性都会发生肾虚,2020春季不可随意补肾,要根据诊断结果正确进补,注意保持肾脏功能,接下来就针对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为大家介绍一下。

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

2020春季补肾错误一: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就想“补肾”

在医院肾脏科门诊中,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为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神疲健忘等来求治,并提出要求,想要“补肾”。有的病人还轻易听信了不法广告中的宣传,随意买药,盲目补肾,出现了不良反应后才来就诊。

补肾还需分肾阴虚、肾阳虚

专家分析说,这些病人往往以为只要把肾补好了,其他一切问题都能解决。其实,人们误认为肾病即是肾虚,把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混为一谈。肾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结果,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机能减退,比如思维迟缓、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贫血、憋不住尿、腰腿发软等,这些都是中年人常见情况,但并不能一概而论,出现上述症状就肯定是肾虚所致。

专家指出,疲劳和年龄都不是界定补肾的标准。本来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营养物质不能被补上,还给脏器平添了排毒负担。如在感冒的急性期服用了补肾的山茱萸、熟地等,则会导致病情加重,缠绵难愈,故而中医会说“是药三分毒”。补肾药对脾胃不好的人也有伤害,如单纯补肾不但吸收不了,反而可能出现腹泻等副作用。另外,补肾还要慎重,不同原因引起的肾病补法不同。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方面。补肾要根据肾阳虚或肾阴虚对症下药,如果用反了,比如,就会出现症状加重现象,像周身发热、头晕脑涨、耳痛咽肿等。

2020春季补肾错误二: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肾虚、保肾只是男人的事

不少人认为补肾、保肾就是男人的事,女人们往往放松警惕。其实不然,事实上,女性才是肾病高发的人群,肾病与女性关系更大。

女性不可乱服减肥偏方,职业女性长时间过度紧张、疲劳,承受的压力和经受的劳累日益增多。同时,女性的自身免疫力相对于男性而言,本身就低,存在更易感的因素。邓跃毅教授指出,不少爱美女性为了身材苗条,盲目追求减肥偏方秘方,乱吃减肥药,对肾脏损害也大。而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也决定了女性更易患肾病,特别是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专家提醒,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防止感冒、腹泻、扁桃体炎症,以免诱发或加重肾脏损害,切忌自行服药。驾车女性可能经常有憋尿情况,要注意勿长时间开车,减少过多吃过于辛辣的食物。

2020夏季男人养生汤

菊花玫瑰花丝瓜猪横脷汤

原料:菊花干品10克、鲜玫瑰2朵、丝瓜400克、红枣4个、猪横脷1条、生姜3片。

做法:菊花、红枣去核、洗净;玫瑰用盐水洗净,清水再洗净;丝瓜去棱皮、洗净,切块状;猪横脷洗净,不刀切。先把猪横脷红枣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中火煲半小时,下余下原料,滚约半小时,调入盐、油便可。为3~4人用。

豆腐芫荽滚笋壳鱼

原料:豆腐2块、芫荽2棵、笋壳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豆腐洗净;芫荽洗净,切碎。笋壳鱼宰洗净,在铁镬中慢火煎至微黄后,加入生姜和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滚沸改中火滚20分钟,下豆腐,稍后再下芫荽,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百合白果牛肉汤

原料:百合、白果各50克,红枣8个,牛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白果去壳,浸去外衣洗净;百合、红枣洗净,并红枣去核;牛肉切为薄片。先把百合、白果、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至百合、白果熟烂,加入牛肉滚至熟,调入适量盐和油便可。

2020夏季男人养生汤:

马齿苋绿豆煲猪踭

原料:马齿苋400克、绿豆100克、猪踭400克、生姜3片。

做法:马齿苋洗净;绿豆洗净,稍浸泡;猪踭洗净,切大块状。先把绿豆猪踭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下马齿苋,滚20分钟后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芦笋生莲子煲瘦肉汤

原料:芦笋400克、生莲子100克、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芦笋洗净,选取头茎部位;生莲子去芯、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厚块。先把芦笋、猪瘦肉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再下生莲子滚约20~3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鸡蓉雪耳羹

原料:鸡柳肉150克、雪耳40克、鸡蛋2只、火腿肉20克、生姜3片。

做法:雪耳浸发、洗净,撕丝;鸡蛋去壳留蛋清打均匀;鸡柳肉洗净,晾干水,剁为蓉,与蛋清及约100毫升上汤和匀;火腿肉剁为蓉。在镬中加清水1250毫 升(5碗量)和姜,滚沸后下雪耳,滚后下鸡柳蓉滚至刚熟,推入湿马蹄粉芡,调入适量食盐、油,下火腿蓉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020夏季男人养生汤:

金针菇蚌肉汤

原料:鲜金针菇100克、鲜蚌肉200克、香芹20克、生姜3片。

做法:金针菇洗净,切去老的部位;香芹洗净,切段;蚌肉反复洗净。在镬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滚沸后下蚌肉和少许绍酒,稍滚下金针菇、香芹,滚至刚熟,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山药排骨汤

原料:山药、排骨、葱、姜、盐、黄酒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断,蒸2分钟;排骨洗净,砂锅加满水,煮开,撇去浮沫;放姜片葱结,加黄酒,转小火;煨一小时,捡去葱结,放山药,开中火沸腾后再转小火;半小时后加适量盐,继续煨半小时至山药排骨酥烂即可

香菇排骨汤煲

原料:排骨400克、干香菇6朵;姜、香葱、酒、盐。

做法:干香菇用冷水浸泡4小时,香葱打结、2小块姜去皮用刀拍松;排骨入砂锅,加冷水、1块姜、酒,大火烧开,有浮沫出来,倒掉,将排骨冲洗干净;砂锅中 重新入排骨,加冷水、1块姜、葱结、酒,加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开盖,入香菇,烧开后小火继续煲半小时,加盐,再煲15分钟,最后洒上葱 花。

冬瓜煲老鸭汤

原料:冬瓜一斤、老鸭一只、陈皮一片、瘦猪肉三两、江瑶柱一两,在加上少许的盐。

做法:应该将江瑶柱浸透,洗干净,然后将冬瓜脸皮和瓜仁弄干净,切成厚片。在将老鸭洗干净、去毛、去掉内脏。然后切掉鸭头和鸭尾,开边,切成四大件,放入 滚水滚五分钟。然后在将瘦猪肉和陈皮洗净。第二步就是在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原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三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2020夏季男人养生汤:

丝瓜瘦肉汤

原料:瘦肉5两,丝瓜半斤,油盐酌量

做法:将丝瓜切成块状,然后将瘦肉切成一片片的,将料洗净。第二步就是将煲内盛适量清水,原料一起放入,煮约1小时,可调味饮用。可以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莲子汤

原料:白木耳(用水发过)1朵、薏米、芡实各10克、莲子20克。

做法:应该先将莲子、芡实、薏米入油锅炒,再加水和白木耳焖烂,这样就可以食用了。

2020春季补肾错误三:补肾保健品暗示能“壮阳”

不少人以为,肾脏就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主要器官,肾虚就会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

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不增加肾脏负担才能护肾,针对目前市场上很多“补肾”产品的广告常常误导人们,甚至让人误以为“壮阳药”,还能“一吃就灵”。专家揭示,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药物或保健品是可以马上提高肾功能的。相反,日常生活中不增加肾脏的负担,才是真正的“保肾”、“护肾”。

一些人由于心理因素出现了性功能减退,在吃了补肾药后,在自信心的作用下,可能出现了改善的结果,于是认为补肾药起到了作用。其实,对于真正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来说,不治疗,再怎么“壮阳补肾”都不会产生什么作用的。

2020春季补肾错误四:年轻人不会得肾病

半年前,25岁的小王开始出现头晕,血压升高。他自行服用降压片,并没引起重视。就在一周前,小王突然视物模糊,剧烈头痛还伴有双下肢浮肿和恶心呕吐。到医院测量血压,竟然高达210/120毫米汞柱!再进一步检查,原来是肾性高血压!

如今,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不少像小王这样的白领都认为自己年纪轻,经常忙于应酬,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虽然也会感到疲惫,但自以为年轻体健,也不在意。他们往往觉得肾虚、肾病总是40岁之后的中年人才会得的病,也未加以重视,更忽略了每年的体检,发现时已是肾病晚期。

勿忽视肾脏“求救信号”

一些年轻白领经常日夜颠倒,且喜欢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导致营养过剩。海鲜配啤酒的饮食方法也易诱发痛风性肾病。在医院门诊,目前30岁左右的痛风性肾病患者有所增加,且以男性为主。2020春季补肾需谨慎,专家提醒年轻人,一旦发现血压高,就要快去查查肾。此外,尿频、尿急、尿痛,小便带血、泡沫增多,眼皮、下肢水肿,夜尿次数增多,腰腹酸痛等,这很可能就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秋季易生病,老年人需谨慎


秋天是一个气候变化明显的季节,时而多雨潮湿,时而闷热干燥,这一多变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抵抗力弱的人群而言无非是一项威胁健康的大挑战。老年人作为抵抗力弱的人群,面对秋季该如何养生、保健自己的身体呢?

老年人秋季易出问题

容易着凉。刚经过炎热的夏天,突然就转秋,气温有了明显的下降,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这个时候就容易因为冷热交替,没有及时添加衣物而着凉,引发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容易腹泻。秋季本身就是风大、寒气大的季节,有些老年人受凉以后会引起腹泻,有些老人年没有注重饮食卫生安全,或者不注意吃了偏凉性的食物,就容易腹泻不止,还会引起肠道胃部细菌性感染。

容易上火。秋季虽然多雨,但是仍旧是个较为干燥的季节,不少人都会在秋季上火,老年人虽然体偏凉性,但是也容易在这个时候上火,要注意防护。

老年人秋季要谨记

养肺生津,注意饮食调节。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各个内脏功能都较薄弱,因此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不要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可以在秋季少吃多餐,经常吃一些易消化,健胃的食物。

预防疾病,提高自身抗寒力。秋季温度变化起伏较大,要注意防寒保暖,不仅要预防感冒等风寒性疾病,也要注意胃病、风湿等其他病症的发生。

勤锻炼,增强体质。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二三好友一起去做一些不激烈的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

老年人秋季养生小知识

多喝水,保证体内水分的充足,助于排毒。

多穿衣,及时添减衣物,不要着凉。

多喝粥,一些温性的粥对脾胃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冬季养生谨防三类疾病


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干燥。对于体质较弱的市民,尤其是对于已步入晚年的老人来说,冬天对他们的健康是一个考验,呼吸道疾病以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可能危害他们的健康。

呼吸道疾病

吴允华指出,冬天寒冷,而且空气干燥,尤其在降雪少的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对于老人来说,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防病对策

冬天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污浊,如使用空调、有地毯的房间,空气质量较差,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建议在午间温度相对高时开窗通风。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最好在上午十时到下午两时适当到户外活动,活动不要太剧烈,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抽烟的老人建议戒烟,因为在烟雾的刺激下也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心脏病

在冬天,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心绞痛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胸部的疼痛、憋闷等,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一侧的牙痛、上肢疼痛,还有的女性患者会表现为呼吸困难、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防病对策

老人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

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脑血管病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一般来说,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有突发眩晕、突然间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重影,频繁打哈欠。有的患者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其为“小中风”。

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血压也会很快升高。

防病对策

老年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但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

如果要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而且不要从事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女性保健需谨慎 小心9大陷阱


误区一:饭后马上刷牙

错!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这个时候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时间一长,牙齿的珐琅质就逐渐减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因此,口腔学专家提醒,进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误区二:洗肠、断食,排毒养颜

很多人明显坚持洗肠美容,目的是让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宿便,不蓄积毒素,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皮肤也会变得透明有光泽,比单纯外用化妆品效果好。 不习惯这种方法的人,可以选择断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样可以起到排除身体毒素的作用。

错!中医也讲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种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还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说法,但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脾胃虚寒,吃水果等凉的东西胃里会发生胀气。如果你是超负荷工作者,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身体会出现乏力、眩晕、低血糖症状,对健康会有影响。

误区三:塑身内衣,不费力就能拥有好身材

听听电视购物栏目上,塑身内衣的导购小姐怎么说?身体的脂肪是可以移动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内衣的日本,第一批拥趸者如今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材还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时的样子。你说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错!塑身内衣紧绷绷地绑在身上,既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汗液排泄,又会导致外阴潮湿,细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长期穿紧身衣,不仅会影响发育,还会诱发乳腺增生或囊肿等疾病。所以,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许多重要脏器,如子宫、卵巢等,长时间穿束身衣会使肌肉紧绷,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束腰还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如果一天有8个小时塑身,处在腹腔缺氧的状态下,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误区四:注意饮食和锻炼等于减肥

如果你认为只要做好这两项就足以保证体重下降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你或许忽略了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减肥而导致的睡眠问题。芝加哥大学研究睡眠的伊维-凡-科奥特博士说:体重超标和患肥胖症最多的也是美国人。

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胃口失调。每个人都有其所需的正常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少于这个时间哪怕这个差仅为一小时就会导致其体内荷尔蒙失调。

在对这些睡眠不足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化验后发现,他们血液中控制人食欲的瘦素含量减少。当我们的进食量到了一定的程度,瘦素就会告诉我们已经吃饱了。与此同时血液中血浆饥饿激素含量增多。血浆饥饿激素的作用是,当我们的身体热量供应不足时它就会发出饥饿信息,这样就促使我们开始进食。

误区五: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样,喝多了不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人体摄取的水分除了经由排汗或呼吸时排出外,仍需经由肾脏来代谢,如果水喝得太多,肾脏排水量增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易让肾脏功能衰竭,反而易影响肾脏的健康;而且,体内的电解质会因为被太多的水稀释,引发电解质不平衡的危险。

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却忽略了在日常饮食中也会摄取水分,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饮料都带有水分,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因此,每天喝的水必须低于1600到1950毫升,否则就会饮水过量,肾脏病或心脏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以免危及生命。

误区六:裸睡比较健康

专家认为:裸睡只是舒服罢了,跟健康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穿衣服睡觉虽然会影响排汗及皮肤散热,但人体皮屑整天都在剥落,而皮屑是尘螨和霉菌的营养来源,被单和床单上一定会有一些微生物,光溜溜地躺在床上,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触皮肤,裸睡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险。

误区七:早睡早起身体好

随着年龄增长,与睡眠有关的褪黑激素分泌时间愈早,所以老人家会倾向早睡、早起,较符合自然生理时钟。年轻人(尤其是仍在发育的青少年)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时钟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时间,这时候若不睡觉,正在发育的年轻人会长不高,成年人则容易变老。

误区八:中药趁热喝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误区九:不运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对于那些一周中将3到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停止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养生大师多纳-理查德森-尤尔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转化。佐治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教授华特-汤普森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止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是否成立呢?很遗憾,体育运动也不会使脂肪转化为肌肉。一个运动俱乐部的成员拉尔-斯兹曼斯克说:虽然脂肪不会转化成肌肉,但若想拥有发达的肌肉就必须进行拉力锻炼,这样才能去除体内的多余脂肪。

冬季养生需谨慎 谨防肠胃闹“罢工”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