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喝一点小酒,对肝脏的威胁还会很大吗?

每天晚上喝一听啤酒能养生吗。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日常生活中关于日常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每天都喝一点小酒,对肝脏的威胁还会很大吗?》,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每天饮酒肯定是威胁肝脏健康的。这应该有不少朋友会反驳说“适当饮酒应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吧?”,比如我亲戚里就有每天都要喝红酒的,认为红酒能软化血管,能活血化瘀等等,不过这每天都喝酒,实际上对肝脏并不友好。

酒精进入人体后,90%以上由肝脏来处理,只有5%左右是肠道帮助吸收,所以无论饮酒多少对肝脏都会带来负担,何况是天天都要喝酒的朋友。酒精会先被脱氢分解成“乙醛”,而乙醛是有毒成分,在身体停留时间较久的话可能会损伤脏器,必须尽快代谢,乙醛再次脱氢能生成乙酸,随着尿液排出,这才可以让肝脏松一口气。肝脏作为最大的解毒器官,必须把酒精当做是“VIP”优先处理,在处理乙醛的过程中可能耗费肝脏很多资源,大量酗酒可能让肝脏缺氧、细胞损伤;肝脏可能搁置手头的脂肪运输工作,且蛋白质载体被大量合成脱氢酶,无法让脂肪有效运输,久而久之,更多的脂肪就可能堆积在肝脏,哪怕是每天只喝一点酒,也可能堆积小部分脂肪,日积月累,也是有可能诱发脂肪肝的。所以,即便每天少喝酒,频繁饮酒,也可能在多年后的体检,检查出轻重不一的脂肪肝。


总之,并不推荐养成每天都喝酒的习惯,但也并不让大家一定要戒酒,偶尔的小酌可能是最好的选择。2018年,美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中提到“饮酒并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阙值”,也就是说,没有适当喝酒有利健康的说法,但凡是喝了酒,那么它给人体带来的弊端一定是大于益处的。酒精对人体的效果比较复杂,按照研究人员的话来说,虽然酒精的确对人体有一些好处,不过它的弊端可以大大盖过它的好处。比如,说起大家经常提的“活血化瘀”,一定量的酒精的确能够促进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血液流动,我们短时间内会有温暖、做事积极的效果,不过相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这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另一方面酒精又会增加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还可能对DNA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酒精有略微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但与此同时,酒精可大幅提高心力衰竭、心梗、脑梗的发病几率。总之,一物还一物,总体来看,还是少喝酒对人体更有利。


现代社会也不可能少了酒,酒是中国一项久远的文化,而且在宴席、酒席大型餐桌上,酒可是少不了的,要让人完全不喝酒,估计也不太可能。不过一定要给自己控量饮酒,时刻告诉自己,不要把自己灌醉,给肝脏一点健康的生活空间。

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25g换做酒的话大概是500ml一罐啤酒,400ml一杯红酒,二两白酒,但这并不是说每天喝这么多的话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只是如果要喝酒,那么每日限定的饮酒量。总之大家可不要每日频繁饮酒,偶尔小酌,给肝脏一些修整时间吧。

相关知识

日常餐桌上很多食物的摄入其实都威胁肝脏,我们应当少吃什么?


中国的肝癌发病率的确不低,肝脏和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很多时候我们食用的常见食物可能对肝脏都会有一定的威胁,在餐桌上咱们要学会扬长避短,保护肝脏,那么哪些常见的食物其实不宜多吃,否则肝脏会受到威胁?

高油高脂、油炸食物

肝脏在我们体内掌管着很多事务,它也是脂肪合成、运输的中心;脂肪类需要肝脏紧靠的胆囊分泌胆汁乳化,之后形成乳糜小粒才能被顺利分解吸收,所以如果频繁、过量地摄入高油高脂的食物,对于肝脏周围一圈儿的脏器可能都会造成负荷加重,如肝胆、胰腺、胰岛等等,长期如此,这些器官细胞可能受损,同时也威胁肝脏健康;多余的脂肪还会暂且储存在肝脏中,等待代谢,但如果持续频繁摄入高油高脂食物,这些脂肪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可能会影响血脂,还可能诱发脂肪肝。

油炸类食物就是一类高油高脂的食物,另外,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还可能让肉类中的油脂、蛋白质不完全燃烧,产生致癌成分,如杂环胺、多环芳烃等,肝脏作为解毒器官,首先接触这些有害成分,长期如此,很容易损伤肝细胞。

烟熏、腌制、烧烤食物

烟熏类、烧烤、腌制类食物的确不推荐多吃,一方面它们都属盐含量较高的食物,高浓度食物可能会损伤胃肠粘膜,引起胃肠疾病,且过多摄入高盐食物造成钠离子摄入过量,还可能会诱发高血压、更多的慢性疾病。

烟熏、腌制、烧烤类食物中同样容易产生有害成分,在高温烘烤的过程中,和油炸食物一样,可能会因蛋白质、油脂的不完全燃烧而形成杂环胺、多环芳烃,甚至烧焦部分会产生大家熟悉的苯并芘,这些致癌成分如果长期频繁摄入的话,必然损伤胃肠细胞,肝脏这些解毒器官也同样深受其害,久而久之可让细胞癌变。一些包装类烟熏肉类中可能还会添加防腐剂-亚硝酸钠等成分,这也是一种2A类致癌物质,如果不按照限定标准添加,长期食用是很可能诱发细胞癌变的。咱们每逢过年过节,少不了这些腌腊食物,但一定注意摄入量的问题。

酒类

餐桌上有酒实在太常见了,聚会聚餐,人逢喜事总是会喝上几杯,不过酒对于肝脏的损伤众所周知,我们最好避免频繁饮酒,更不要频繁大量酗酒。酒精的中间产物“乙醛”是有毒还的物质,它堆积在体内很可能会损伤其他细胞,尤其是肝脏细胞;另外,乙醛的代谢还会消耗大量水分和氧气,肝脏细胞也会由于养料的缺乏而受损。大家一定注意控制饮酒量,膳食指南推荐一次性酒精摄入量最好控制在:男性25g以内,女性15g以内,25g约为750ml啤酒,450ml红酒,二两以内白酒。

纯素食者需要注意

这可能是大家都没预料到的答案,其实,即使是素食者中,很多人也诱发了脂肪肝,或者肝功能下降的情况。因为肝脏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蛋白质能合成肝脏所需要的酶、激素,还是蛋白质运输脂肪的载体,也是肝脏自我修复的主要原料,优质蛋白的缺乏很容易导致肝功能的下降,而纯素食者由于动物性食物的缺乏很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大幅不足,还可能造成脏器萎缩。总之保护好肝脏日常一定注意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奶、鱼虾、红瘦肉等食物,纯素食者也要注意大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必要时候摄入膳食补充剂。

甜食、高糖食物

虽然肝脏是喜欢糖分的,因为能帮忙储存肝糖原,增加肝脏活力,但过多糖分的摄入也是让它头疼的,过多的糖分最终会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最后也是交给肝脏处理,又给肝脏扣上一定沉重的帽子。另外,甜点类食物可能还有添加剂成分,吃多了同样对肝脏不利。

此外还应当注意饮食卫生,特别在公共场合,很多朋友都是吃大锅饭,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没有公筷,也没有自己的餐盘,这样有可能交叉感染,特别是乙肝、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感染后必然威胁肠胃、肝肾健康。另外注意变质、腐坏的食物最好避免;不乱用药。

大豆、豆制品为什么每天只吃那么一点就够?为什么不能多吃?


大豆类食物、大豆制品的确是十分优秀的食物,不过的确不适合过多食用,膳食指南中推荐大豆+坚果每日摄入量是30g,其中坚果类约占10g,所以大豆类约占20g。

不过大豆是指黄豆、红豆、青豆或大红豆等大豆类豆果,如果把大豆类食物制作成豆制品的话就另当别论了,比如豆腐、豆腐干、豆腐脑或者豆浆,由于加工过程加水稀释或加热、发酵等工艺损失了原本大豆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而且体积变大,30g的大豆不能等同于30g的豆制品,例如用30g大豆做成豆浆,我们大概都可以喝够整整一壶豆浆了,用20g大豆来做豆腐,也够一大块了。

那么为什么不能吃多了大豆或者豆制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大豆中富含丰富的优质植物蛋白,虽然植物蛋白的确是不错的成分,但摄入过量的话也对人体不利,过多蛋白质的摄入会导致肝肾代谢负荷,特别是对于有肾脏问题的人群来说更应当控量。有肾炎、肾衰竭的人群应当采用低蛋白饮食,在限定范围内保证氨基酸摄入足量,但豆制品中的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来说“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所以吃多了其实更多是做无用功,我们应当多摄入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动物红瘦肉等食物。

②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对于痛风、高尿酸、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来说都是不利的,痛风、高尿酸患者需要摄入低嘌呤食物,最好避免大豆的摄入,少量摄入豆制品。另外因为大豆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尤其丰富,还可能会损伤胃黏膜,抑制更多营养成分的吸收。豆类中的低聚糖会促进肠道微生物的发酵效果,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胀气,可能会造成胃肠不适、屁多等问题。有急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也不适合多吃,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同样对肠胃不利。

③有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同样应当低蛋白饮食,否则加重肾脏负担,让并发症更加严重。

④大豆类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不过占比却不算合理,其中ω6脂肪酸含量较高,但ω3脂肪酸占比却较低,虽然ω3和ω6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它们的适当摄入不仅能调节血清胆固醇浓度,还能够抵抗细胞炎症,有抗癌的效果。但如果大豆吃过多,ω6摄入严重超标,ω3较低,那么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反倒引起一些问题。因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都公用一套代谢酶,这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多了,另一种竞争就强烈,引起内平衡紊乱,研究发现,日常饮食中ω6占比普遍较高,如果再摄入过多ω6反倒会加重细胞炎症、肥胖、三高等问题。

频繁饮酒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威胁?


我们都知道喝酒对人体有很大威胁,但具体有哪些威胁很多朋友却说不出口。

酒精是唯一一种除葡萄糖、酮体之外能够进入血脑屏障的物质,也就是说,如果酒精摄入的过量很可能会损伤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意识错乱,如果长期大量酗酒,会损伤神经组织,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虽然部分研究发现,少量饮酒能促进我们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有扩张血管,暂时降低血压的效果,不过一旦超出少量的范围,酒精就能让我们的交感神经兴奋,升高血压、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加速血流速度。从这两方面来看,大家都觉得喝酒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但实际上,这只是酒精能达到的微弱作用,酒精对人体的作用是弊大于利的。

酒精进入肝脏后,90%以上都是由肝脏吸收,仅有1%~5%是通过肠道吸收,肝脏的负荷较重,所以饮酒多或少其实都会对肝脏造成负担,长期下来日积月累,肝脏也会吃不消。酒精会先脱氢生成乙醛,乙醛是有毒物质,需要再次脱氢生成乙酸,乙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乙醛如果大量堆积在体内,则会影响人体多个脏器,特别是肝脏,甚至有研究发现,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乙醛在肝脏中代谢的过程会耗费肝脏大部分资源,肝脏很可能导致养分和氧气供给不足,对肝脏造成伤害。

另外,肝脏是合成和代谢脂肪的要塞器官,但因为乙醛无法在体内大量存在,因此肝脏必须很努力地首先处理乙醛,搁置手上的其他工作,如此一来更多的脂肪可能会堆积在肝脏暂时无法被代谢,时间久了很可能逐渐在肝脏堆积更多脂肪,久而久之形成脂肪肝、高血脂症。酒精也是一种高热成分,1g脂肪能提供9kcal热量,而1g酒精能提供7kcal热量,相比之下差别并不算大,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酒精的话,还可能让我们摄入热量较高,久而久之诱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

酒精还对高尿酸患者不利,虽然除啤酒、黄酒外,大部分酒属于中嘌呤饮品,不过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代谢生成乳酸,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尿酸代谢量减少,而血液中的尿酸会更多;酒精还会生成合成嘌呤的底物,嘌呤最终会代谢为尿酸,从而诱发高尿酸或诱发痛风的发作。

虽然喝酒对身体的弊大于利,不过也并非让大家完全得要戒酒,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最好是控制好自己的饮酒量,并且不要每天频繁喝酒。到底喝多少酒合适?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的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25g大概是一瓶啤酒(750ml),一大杯红酒(450ml),二两以内的白酒,女性则当减半饮酒量,最好选择低度数的就饮用。这里的每日限定酒精摄入并不是说我们每天都没喝这么多,而是如果要喝的情况下,则应当控制的饮酒量是如此,日常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就不喝。频繁饮酒的话即便喝得再少也会给肝脏造成负担,损害肝脏。

过50的女性,每天都吃一个鸡蛋,坚持有什么好处?


什么年纪都好,吃鸡蛋绝对是很好的选择,50岁正是青壮年和中老年的交接时期,这时候人们的身体素质可能有所下降,无论是体能、肌肉含量、消化能力、抵抗力等等可能都会逐步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可能还会赶上绝经期,身体老化更快,为了保证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鸡蛋绝对是不可获取的每日食物之一。

鸡蛋有什么好处?

可能大家没有听说过“全蛋白”的说法,食物中仅有鸡蛋享有这个美称,鸡蛋中的优质蛋白是所有食物中吸收率最高的,鸡蛋中的蛋白质分解后,氨基酸的种类和占比都和人体极其接近,吸收利用率可高达96%以上,牛奶中的蛋白质也很丰富,吸收利用率也能高达94%,但比起鸡蛋还是稍微逊色,而且牛奶中的乳糖可能会阻碍营养成分的吸收,特别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朋友来说。

鸡蛋中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100g鸡蛋中含有13.3g蛋白质,平时我们吃一个鸡蛋约能提供10g左右优质蛋白。此外,虽然鸡蛋小个儿但它的营养价值一定不差,它富含多种丰富的矿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100g鸡蛋能提供154mg钾元素、130mg磷元素、56mg钙质,可见鸡蛋中的钾、磷、钙等人体常需的元素都不缺乏,鸡蛋还能提供不少铁元素,硒元素的含量也较高,硒元素在很多食物中都含量较低,它是一种抗氧化成分,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抵抗细胞炎症、细胞衰老。另含有一定量的镁、锌、锰、铜等元素。鸡蛋中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成分;鸡蛋中还富含卵磷脂,卵磷脂能够预防脂蛋白在血管壁的附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总体来鸡蛋看是一个营养小宝库。

由于鸡蛋营养十分丰富,膳食指南也推荐每日吃1~2个鸡蛋,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身体虚弱人群、运动员等可每日吃两个。我国限制鸡蛋摄入量,主要还是因为鸡蛋黄中的胆固醇成分较高,一个鸡蛋有高于250mg的胆固醇,每日限定胆固醇摄入量推荐200g,但其实并不用因此惧怕吃鸡蛋,高胆固醇血症其实大部分原因并非因为摄入食物中的胆固醇引起(内源性自身合成分泌的部分是主要的血清胆固醇来源,而外源性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总胆固醇的影响其实十分小),美国FDA在2015年就取消了对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但申明了并不是说可以肆无忌惮吃一些同样含有较高胆固醇的高油高脂食物,如炸薯条、炸鸡等,但健康食物中的胆固醇并不用过度限量,比如鸡蛋就是最典型的一种。

虽然每天坚持吃鸡蛋对身体来说可能不能提供明显的变化,不过相比不吃鸡蛋的人来说,吃鸡蛋的人群更容易补充更丰富的有益成分,对于预防营养缺乏、亚健康状况会有所帮助。总之50岁的女性吃鸡蛋是很好的选择,当然不仅仅是50岁,各年龄层吃鸡蛋都是很好的选择,男女老幼皆宜,推荐大家每日吃一个鸡蛋!

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好?必须在11点之前吗?


的确很多资料推荐晚上11点前睡觉是最科学的养生方法,不过实话说来我们的睡觉时间并不用如此刻板,我们要遵循的不是一定要在几点睡下去,而是要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

流行病学的大数据都表示出大部分成年人的最适睡眠时间是7~8小时(极少数人需求5~6小时足够,另一部分少数人群则必须睡10小时才能清醒,因人而异),低于这个时间或超过这个时间可能都对人体并不是最有利的,所以,11点前睡觉,其实也是遵循了这个要求。

为什么这么多资料强调11点前睡觉?

一般来说,我们的上班时间是早晨8~9点,所以算上早起洗漱、上厕所、早餐、梳妆整理等时间,在去公司、学校路上耽误的时间,我们至少需要提前一小时左右起床,早晨的7~8点是起床时间,为了满足7~8小时的睡眠要求,加上入睡时间,我们晚上睡下的时间10~12点,那么则中选择11点睡就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即便是知道如此,依然有不少朋友都会有熬夜的习惯,比如一根筋想完成工作,更多的是刷视频、玩游戏、聊天,磨磨蹭蹭下来就过了12点以后,因此很多人群都出现亚健康状态,整体精神不佳、食欲不振、身体也跟着每况愈下。总之,如果跟随现代大部分公司和学校的时间安排,晚上11点前睡觉是比较科学的做法。

我们经常还会提到中医学的那一套,比如早晨7~9点大肠经,这时候排便是最好的,食物消化也最有利,所以最好是这个时间起床,满足睡眠时间的话就需要11点前睡觉;比如11~12点是胆经当令,1~3点肝经当令,如果晚于11点则会影响肝胆的修复,让身体质量下降。我们在老前辈面前就不班门弄斧了,不过这些经验医学也是有依据的,古人的娱乐方式少,劳动和工作更多,晚上很容易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坚持比较好,所以也逐渐有了这样的道理可讲。

更应当遵循的是生物钟规律

不过,现代就不同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太丰富,娱乐项目数不清,加上更多的弹性化工作形式,大家的生活作息时间、生物钟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的睡眠时间真的不用如此固定。比如一个每天下午才用去公司上班的员工,他有充裕的时间睡眠,如果他的固定时间是在凌晨1点休息,那他也能在第二天的8~9点起床,满足充足的睡眠时间,长期坚持这个“独特的”生物钟,排便规律,胃肠蠕动也规律,大脑也不会因此而晕沉,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所以,重点在于自己要遵循自己的生物钟,不轻易改动,满足充足睡眠时间,而不在于必须做到什么时间睡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时差的问题。比如突然需要调离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国外和国内可是日月颠倒的状态,但如果我们习惯了在国外的生物钟,我们的身体也不会出现不舒适的状态,也并非影响了健康。如果在国外工作,如果来对照国内时间,晚上11点这会儿我还在外面和同事聊工作的问题,凌晨三点回到家还在看电视喝咖啡,难道你说这是不正确的生活作息时间吗?


不推荐黑白颠倒的生物钟

但是,虽然不必遵循刻板的作息模式,还是必须要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绝对不要过于日月颠倒的生物钟。

我们体内有一种感受光暗释放激素的组织叫做“松果体”,也就是释放褪黑素的部位,如果光线充足,日光熠熠,它会抑制分泌,让我们头脑清醒,适合工作学习,如果在光线暗淡,甚至黑暗状态下,它就会大量分泌,让我们产生困意,能更快进入睡眠,这时候头脑会晕晕沉沉,不适合工作学习。

所以,即便是第二天下午去上班也没问题的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可以有大量时间来睡眠就熬到晚上三四点才睡,不要耽误早晨的大好时光和清新空气,它们绝对是更利于工作的时间段。当然,一些特殊工作的人群,比如需要通宵夜班,那么在室内多开一些日光灯,灯光不要昏暗,规律自己的生物钟,不要变化太大,我们也可以做到头脑清醒,不影响健康。

吃辣椒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长期吃辣对人有威胁吗?


吃辣的人可不占少数,很多朋友认为南方人更爱吃辣,其实爱吃辣椒的北方朋友可也有不少,不过长期吃辣椒对人体会不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单单从辣椒这样蔬菜,或者应该说是“调料”来看,它其实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我们就拿红辣椒来举例吧,100g红辣椒能提供钾元素222mg,在蔬菜中属于中上水准,它的钙元素、磷元素也不堪示弱,100g能提供37mg钙质,95mg磷元素,在蔬菜中也可属于佼佼者。红辣椒中含铁还相当丰富,100g能提供1.4mg铁元素,另能提供16mg镁元素、0.18mg锰、0.3mg锌、0.11mg铜,还有1.9ug的硒元素,总提来看,矿物质含量辣椒中可又丰富种类有齐全。辣椒中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可观,100g中含144mg,它的兄弟青椒、甜椒中的维生素C也是十分丰富;辣椒的维生素A还十分丰富,100g中含232ug,虽然是微克级的,但已经算是相当高了,另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B2,还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

光是从营养价值来说,辣椒还真是个不错的蔬菜,而且它热量和脂肪极低,含糖量也不高,难怪都说爱吃辣的妹子也胖不了。这辣椒中的膳食纤维还挺丰富,100g中竟含3g左右,适当吃点辣椒其实日常来说是不错选择。

在咱们传统医学上,辣椒对人体的功效也不少,它味辛、性热,能够温中散寒,开胃祛湿。有这样的说法,湘鄂汉一带、云贵川渝一带或是靠海气候潮湿,或是山峦叠嶂,云雾常年不散,湿气较重,所以这些地方的人们都爱吃辣椒,而且他们是刻意要吃点辣椒,因为辣椒散寒祛湿,能够让湿气排出,让这里的人们身体更平衡,有人问为什么川妹子吃得辣脸色还不长痘痘,这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那里常年日照较少,云雨较多,光老化小,皮肤好,另外这吃辣恐怕刚好是帮助她们更好地调节了体质,反而会让身体更健康,若是咱们北方干旱天气还这般吃辣的话,火上浇油,可能反倒是长痘痘。

还有一些资料发现,辣椒有助促进胃肠蠕动,刺激胃酸分泌,有助提高食欲,加强消化能力,所以有开胃效果。

不过,虽然辣椒是不错的食物,但它也有不好之处。

在传统医学上,我们还可以用辣椒外敷,因为辣椒中的辣素有驱寒效果,常用于治疗冻伤,冻疮。辣椒汁敷抹在皮肤上,皮肤还有可能红肿刺痛,可见它是有刺激效果的,如果长期大量吃辣椒,同样会刺激胃肠粘膜,甚至灼伤胃肠粘膜,特别对于一些有胃炎、胃溃疡等粘膜病变的人群来说,吃辣绝非好事,最好避免,如果换做中医说法就是:辣椒辛辣,损伤脾胃,多食导致脾气昆虚,胃阴不足,会出现多食易饥,反酸烧心。

有一些资料发现,频繁过度吃辣的人群还容易诱发胃癌!虽然没有权威的资料证明是辣椒中的辣素引起了胃癌,不过伴随辣椒的食物一般都油多重口或是腌制、烤制类较多,这些食物中一般食盐含量较高,而且在高温烹饪下还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成分。

吃辣过度伴随着食物残渣排出的过程中,辣素还会刺激肛门,这可能会造成屁股火辣辣的感觉,有更高几率诱发痔疮,对于有痔疮的人来说……恐怕是犹如刀山火海。辣素能够让肾上腺素积极分泌,因此有提高新陈代谢的效果,不过相对而言,心率提高,肌肉紧张的状态对于一些人群并没有好处,如高血压、孕晚期女性。

总而言之,日常适当吃点辣椒没什么问题,对人体还有不少好处,但是如果长期频繁地过度吃辣,可能反倒会对身体造成不少威胁,所以凡是适可而止,辣椒也是如此,比如超辣火锅咱们偶尔吃一次就好,平时想吃辣,加点豆瓣调调味,稍微放点红椒青椒提下味就好,小米辣可少量吃,但一次不要过多食用,以免刺激胃肠粘膜。

经常吃猪油到底好不好?对人体有什么威胁?


经常吃猪油没什么不好的,就是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不要多吃,适当则好。

在很多朋友的眼中,猪油是一种对健康十分不利的油脂,猪油中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在大家严重就是诱发三高的罪魁祸首,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推崇各种植物油作为日常食用油,原因就是因为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事实是如何呢?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恰好有很大出入!植物油不当地摄入同样会诱发三高、肥胖,而动物油脂并非不健康的油脂,适当摄入的话,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并非有害的物质。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须的成分,体内的膜结构都需要胆固醇的参与,如细胞膜,胆固醇还参与部分物质交换,只是过量的胆固醇会威胁血管健康;饱和脂肪酸也并非对人体有害,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备用能源,还有助保护关节韧带的作用,饱和脂肪酸有独特的香味,口味较好,有助提高大脑饱腹感,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食欲,避免暴饮暴食,还能润肠滑肚,预防便秘,传统医学上猪油还能促进疮疡愈合,改善龟裂,被作为一种药膏呢,只是过量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增加肥胖几率,而肥胖才是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其实我们只要适当吃一点猪油,包括其他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对健康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经常吃也没问题,主要是控制量。


而且,动物油脂并没有那么不堪,个人尤其推荐适当吃点牛油,牛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十分协调,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和Omega6系列脂肪酸差不多五五开。更多种类的植物油中虽然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对人体作用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但可惜的是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都很糟糕,比如花生油,Omega6脂肪酸占比太高,而Omega3几乎没有,有不少研究已经发现,虽然Omega6适当摄入有助降低高血脂几率,但它的过多摄入同样会导致肥胖,甚至细胞炎症,增加诱发三高的几率,而真正有助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更多是Omega3脂肪酸。


所以,并不是吃着没有胆固醇的植物油我们就能有恃无恐了,同样应当控制摄入量,甚至它们的长期摄入可能还不及动物油,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动物油脂,其实任何食物都是如此,我们什么食物都可吃一些,但都不应当过量摄入。另外,还是要提醒大家,为了更健康地摄入脂肪酸,可以增加一些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小众油脂摄入,如Omega3占比极高的亚麻籽油和紫苏油,只不过由于Omega3的性质不稳定,加热很容易挥发,所以一般只用于冷淋,在饭菜上撒上一些即可。

每天都喝一点小酒,对肝脏的威胁还会很大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