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贫血会引起失眠吗 > 导航 > 针灸养生方法

针灸的危害 针灸的方法不对会引起这个问题

贫血会引起失眠吗。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针灸的危害 针灸的方法不对会引起这个问题”,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疾病和缓解身体疲惫的方法,其实针灸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但是稍有不慎这种好处就会变成一种危害。在进行针灸的时候,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的,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下,对针灸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继续看哦。

针灸的危害

第一:月经增加

针灸减肥之后,我们身体的血液就会加速循环。

女性朋友如果身体比较正常的话,那么每个月都会有月经的,现在人们会使用针灸的方法来减肥,针灸减肥常见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增加我们的月经量,并且月经的时间也会增加。所以说,想要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那么月经期间的女性就不要使用针灸了。

第二:感染传染病

针灸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知道合格的诊所,不合格的诊所,医生并没有坚持一人一针并且一穴的原则,也不会做一些消毒的措施,这种针进行针灸之后就容易产生副作用。如果我们针灸的时候不是选择一次性的针灸针,并且每对一个穴位进行针灸之后就换一支针灸针,那么很容易被感染疾病。

建议我们在针灸的时候应该要特别的注意一下,特别是在针灸结束之后,每一次使用的针灸针使用结束,我们应该要收起浸泡,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大限度的减少感染传染病的可能。

第三:损害内脏健康

针灸并不是随便可以扎的,要讲究针法,这样才能扎的准确,扎的有效果。

如果是在腹部用针,那么一定不能够太深了,否则容易损害我们的脏器健康,特别是年轻女性应该更加的注意,因为她们的腹壁比较薄。

如果进行针刺不当,那么容易对心脏、肺部以及肝脏等收到损伤。另外,针灸针在进入我们身体的学到之后,也有可能会令我们的毛细血管出现破裂的情况。所以对银针进行重复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乙肝或者是血液疾病的传播。

第四:晕针

研究发现,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晕针的毛病,就是在针灸的时候或者是看到银针的时候出现头晕甚至昏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针灸,然后让患者放松自己,等到平复之后再进行针灸。

针灸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观察在在许多针灸场所一般的针灸师在进行针灸的过程中,很少会进行酒精消毒,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卫生的,如果,我们需要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央求对方先酒精火焰消毒。

第二,现在的人们习惯了空调的生活,在针灸的过程中也喜欢吹着空调进行针灸,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针灸可以帮我们疏通血脉,活血散瘀,但是,如果我们开着空调针灸,容易造成中风现象,得不偿失,在针灸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没有风的情况下载进行。

第三,切记摇晃,针灸讲究快,准,恨,讲究一阵到位,但是,许多人在针灸的时候,总是因为稍微的疼痛而扭动,其实,这样不仅仅会构成扎针错误,甚至会因为扎错而导致轻微出血,得不偿失,在针灸之前,我们应该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第四,切记风尘仆仆一上来就针灸,我想许多人在针灸的过程中,都遇到医师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再针灸,如果我们一进店就进行针灸,没有进行休息调理,容易构成针灸血脉拥堵,或者大出血。

ys630.COm精选阅读

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的历史起源与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除了在生活饮食方面之外,还会通过一些中医手法来进行养生,比如针灸推拿。这是中医领域最常见的养生方法,那么对于针灸推拿的作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大家吧,感兴趣的小伙伴赶快来看看吧!

1、针灸推拿的起源 2、针灸推拿的作用

3、针灸推拿的历史 4、针灸推拿的方法

5、针灸推拿注意事项 6、针灸推拿的应用要求

7、颈椎病的针灸推拿方法 8、针灸推拿的养生保健

针灸推拿是通过人体穴位的针刺、按摩从而达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针灸推拿,通过针灸推拿可以使身心放松,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着一定的效果。那么,你对于针灸推拿的起源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大家吧。

针灸推拿的起源

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可能在药物治疗以前,就己有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据后世文献对远古往事的记述和出土文物,一般是把针灸术的起始,定在新石器时代。其端绪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用作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也被用来治病。

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那么细小的银针扎进身体为什么没有溢血,反而能够治疗疾病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针灸推拿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石器时代,人们制出种类较多而又比较精细的石器,这才有了适合医用的贬石。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它作为后世刀针的前身,可谓最早的医疗工具。它主要被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以消除病痛。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制作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贬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多数出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以石治病产生的具体过程,现已无从查考。有人认为,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常常会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有时甚至被碰伤出血。

而在劳动和与野兽搏斗中,为石块、碎石所击伤也是常有的。但有时在碰撞或流血之后,却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如一些经久不愈的头痛、筋骨酸痛等)。显然,这种出于偶然的经验,最初不可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若干年、若干人次的相类似经历不断重现时,这种源于实践的经验,就会促使人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银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这就是灸法。

灸法的出现,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些病痛能得到一些减轻或缓解,逐渐地又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作局部取暖,既舒适又方便,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感,其解除某些病痛的作用也更大,如对受凉引起的腹痛及寒湿造成的关节痛等,这就成了原始的热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改进,人们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更多的疾病,从而形成了灸法。

但也有人设想,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煮食和篝火防兽时,难免不发生皮肤烧伤、烫伤等情况;甚至燃烧着的木材进出的火星,亦能的伤人体肌肤。可是就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伤中,人们有时竟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产生了灸法。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两者虽然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不同,但同属于外治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和灸在临床上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针是治病的主要工具,古代有九针,其形状、名称、用途各不相同。目前的针具,就是从古代九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仅制针的质料有金、银、合金、不锈钢等不同,而且制针的工艺和形状亦有区别。临床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等多种,其操作方法也不相同。

第一、(chan)针qa'r, 百拇医药

形状:长一寸六分,末端十分尖锐。

用途:浅刺皮肤泻血,治头身热症等。

第二、圆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卵圆。

用途:揩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不伤肌肉。

避免针灸意外的发生 掌握针灸的正确方法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诊疗手段之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诊疗方法,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何来避免这些意外,怎样预防意外的发生呢?了解一下这些针灸禁忌和注意事项就明白了。

一、针刺禁忌:

1、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2、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3、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内经》提出五夺、五逆禁针既是此意。

4、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

二、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等。

2、病证禁灸:病在三阳不宜灸,阴虚内热者不宜灸,表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不宜灸等。三、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看,过去古代的禁针、禁灸有时代的局限性,现代临床实践中,许多禁忌已经不存在。因此,这些论述仅供临床参考。

针灸减肥的危害有哪些?


减肥的方法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抽脂、运动,节食都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还有一种减肥方法就是针灸减肥,针灸减肥针对一些非常胖的人来说,针灸减肥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针灸减肥是利用中医的方法,刺激穴位,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不过,虽然针灸减肥有一定的效果,却也有一些副作用。

第一:月经增加

针灸减肥之后,我们身体的血液就会加速循环。

女性正常情况下每个月都会有月经,针灸减肥最常见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增加我们的月经量,并且月经时间也会增长。所以说,想要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能够停止这种减肥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第二:感染传染病

在一些不合格的针灸场所,医生并没有坚持一人一针并且一穴的原则,并且也没有一些必要的消毒条件,这种针进行针灸之后就容易产生副作用。如果不是选择使用一次性的针灸针,并且每对一个穴位进行针灸之后就换一支针灸针,再次使用的时候进行高温高压消毒,那么很容易导致传染病通过针灸针进行传播,危害身体健康。

专家建议,每一次使用的针灸针使用结束之后就应该收起浸泡,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传染病的可能。

第三:损害内脏健康

针灸并不是随便可以扎的,要讲究针法,这样才能扎的准确,扎的有效果。

如果是在腹部用针,那么一定不能够太深了,否则容易损害我们的脏器健康,特别是年轻女性应该更加的注意,因为她们的腹壁比较薄。

如果进行针刺不当,那么容易对心脏、肺部以及肝脏等收到损伤。另外,针灸针在进入我们身体的学到之后,也有可能会令我们的毛细血管出现破裂的情况。所以对银针进行重复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乙肝或者是血液疾病的传播。

第四:晕针

研究发现,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晕针的毛病,就是在针灸的时候或者是看到银针的时候出现头晕甚至昏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针灸,然后让患者放松自己,等到平复之后再进行针灸。

针灸的危害有哪些呢


在平常生活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都知道针灸可以治疗人的一些疾病,同时也可以调理人的身体,但针灸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群,会不会有什么危害呢?对于针灸的危害和注意事项,人们了解的还是比较少,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一起聊一聊,针灸对于人们会不会有危害,以及针灸的一些注意事项吧。

   1、感染传染病

   在一些针灸减肥场所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用完后立即丢弃;也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因而就产生了这种针灸减肥易感染的副作用问题。

   正确做法: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形,感染传染病的危险相当大。

   2、晕针昏迷

   没有效果最多是浪费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最可怕的是”扎出事“来。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没系统学过解剖学、针灸学,匆忙上阵的”针灸师“,或许对以上情况根本没有了解,他们的技术水平不仅让人怀疑,未免让人害怕。

   正确做法:进行针灸减肥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还有只有去正规的医院,找到专业的医师进行针灸,才有可能将针灸减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否则不要轻易采用这种减肥方法,别一不小心为了减肥还搭上命了。

   3、厌食、口渴等症状

   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正确做法:轻度口渴、厌食等症状乃正常现象,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如厌食特别严重,完全不想吃饭就要引起重视了,最好去医院看看。

   通过以上对于针灸的一些危害,以及注意事项的介绍,相信大家已对针灸这一疗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平时生活中如果要进行针灸调理身体,一定要是专业人员来进行针灸,不可在家中或是非专业人员来进行针灸,避免针灸错部位,造成人体的二次伤害。

针灸保健方法


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

-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肾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肝经

- 其他经脉

(1)手太阴肺经上的保健穴。

中府;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本穴功能宣肺理气、清泄心肺之热、平喘止咳,对增强肺脏功能有一定保健作用。针刺时向外斜刺或平刺、深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本穴能宣肺理气、利咽宽胸、通经活络,可防治咽喉肿痛、口眼喎邪、半身不遂、牙痛、咳嗽、气喘。针刺时向上斜刺0.3~0.5寸。

少商: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本穴能清热、利咽、开窍,是急救穴之一,对发热、昏迷、休克、咽喉肿痛、癫狂、鼻衄有较好防治作用。针刺时应浅刺0.1寸,或浅刺出血。

太渊:在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本穴能清肺利咽、通畅经络,故可防治肺部、咽喉疾病,又能防治无脉症。针刺时要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2)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保健穴。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本穴是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时常按摩或针刺,可长寿。其功能醒脑开窍、疏风清热、镇痛通络。可防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疖、无汗、自汗、盗汗、经闭、滞产、昏迷、癫痫、痹症。直刺0.5~1寸。

曲池:位于肘外辅骨,曲肘,肘横纹尽头便是此穴。本穴功能清热利湿、裕风解表、调和营卫,对上肢不遂、高血压、咽喉肿痛有较好疗效。实验表明,此穴具有调整血压。固齿、防止老人视力衰退的功效。可直刺1~1.5寸。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本穴功能清热散风、通鼻窍。对鼻塞、鼻衄、口喎、胆道蛔虫有较好防治作用。可斜刺或平刺0.3~0.5寸。

(3)足阳明胃经上的保健穴。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本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机能。在国外,对足三里的作用也很强调,特别在日本,有人提出:“每月有十日灸足三里,寿可至200余岁。”日本满平先生一家5口人,均活百岁以上,自认为其原因系祖传“三里灸”所致。针刺本穴对胃痛、腹胀、呕吐、泻泄、便秘、高血压、神经衰弱,以及下肢痿痹症均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1~2寸。

地仓:在口角外侧旁开0.4寸。本穴能疏风通络,可防治口咽、流涎、眼睑瞤动,能斜刺或平刺0.5~0.8寸。

(4)足太阴脾经上的保健穴。

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此穴对增强腹腔诸脏器,特别是生殖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能防治肠鸣腹胀、泄泻、不调、带下、阳痿遗精、遗尿、失眠、疝气、不孕等。可直刺1~1.5寸,针刺得气时,即出针;体弱者,可留针5~1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血海: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本穴调和气血、祛风胜湿,可防治不调、崩漏、经闭、湿疹、膝失节痛。能直刺0.5~1寸。

(5)手少阴心经上的保健穴。

神门: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本穴能养心安神,可防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癫狂。能直刺0.3~0.4寸。

通里:在神门穴上一寸处。本穴安神宁心、通窍活络,对心痛、心悸怔仲、咽喉肿痛、暴暗、舌强不语、失眠、腕臂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0.8寸。

(6)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保健穴。

后溪: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本穴宁心安神、舒筋活络、散风清热,能防治急性腰扭伤、落枕、头项强痛、耳痛、咽喉肿痛、牙痛、癫狂等症。可直刺0.5~1寸。

听宫:在耳屏前、下颌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此穴宁神志、宣通耳窍,故对耳聋、耳鸣、中耳炎、牙痛、癫狂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针刺时宜张口,直刺1~1.5寸。

(7)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

至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能清头目、通血脉、理气机,对头痛目眩、鼻塞、胎位不正有防治作用。能浅刺0.1 寸,但孕妇禁针。 三焦俞:在第一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能健脾利湿。通利三焦,可防治水肿、腰背湿痛、水谷不化、泻泄、肠胀。针刺可直刺0.5~1寸。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补肾益精、壮腰利湿作用,对阳痿、遗精、不调、耳鸣耳聋、水肿、腰痛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本穴和胃理气、化湿消滞、是增强后天之本--胃气的保健穴,对胃痛纳少、腹胀肠呜、呕吐、脾胃虚弱疗效较好。可斜刺0.5~0.8寸。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的保健穴,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能防治肢体乏力、背痛、腹胀腹泻等症。宜斜刺0.5~0.8寸。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下旁开1.5寸处。是肝的保健穴,能舒肝利胆、养血明目。可斜刺0.5~0.8寸。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宁心安神、宽胸止痛,是心的常用保健穴,对心痛、心烦、惊悸、健忘、胸闷、梦遗、盗汗、癫狂有较好防治作用。不宜深刺,可斜刺,直刺0.5~0.8寸。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肺的保健穴。可宣肺、平喘、理气,对肺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症有防治作用。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8)足少阴肾经上的保健穴。

涌泉: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蜷足时凹陷中。本穴能宁神、开窍、清热,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对头痛、头昏、中风昏迷、休克、小儿惊风、小便不利、大便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能壮腰健骨、益肾,是较常用的保健穴。可防治腰痛、不调、阳痿、遗精、失眠、小便频数等症。针刺宜直刺0.5~1寸。

(9)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保健穴。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处。本穴宽胸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对心痛、失眠、胸闷、心悸诸多心经病症皆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

中冲:在中指尖端的中央,是常用的急救穴之一。能清心开窍。退热苏厥,对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心胸烦闷、热病中暑、小儿惊厥有一定的效果。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

(10)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保健穴。

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本穴能舒筋、通络、解热,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对肩臂痛、腕痛、扁桃体炎防治效果较好。宜直刺0.3~0.5寸。

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本穴能理气解郁,疏通腑气,通经络,能较好的防治便秘、胁肋痛、耳鸣耳聋。宜直刺0.8~1寸。

(11)足少阳胆经上的保健穴。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是较好的保健穴之一。功能聪耳明目、醒脑开窍、疏风解热,对神经衰弱、落枕、目赤痛、中风、耳鸣等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针刺时宜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5~1寸。

环跳: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2/3交界处。有较强的通经活络作用,对腰胯腿痛。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诸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可直刺2~3寸。

(12)足厥阴肝经上的保健穴。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能疏肝理气。镇惊熄风、通络活血,对头痛、目眩、高血压、胸满胁痛有防治作用。宜直刺0.5~1寸。

章门:在第十一肋端。本穴既可健脾、胃,又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凡腹胀、胃脘痛、胁痛、呕吐均可刺之。可直刺0.8~1寸。 

(13)其他经脉上的保健穴。

关元:位于脐下3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温肾固精、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可防治腹痛、不调、不孕、带下、遗精诸症。宜直刺1~2寸,但孕妇禁针。

气海:位于脐下1.5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升阳补气、补虚固本,对不调、中风脱症、崩漏、带下、脱肛有一定防治作用。宜斜刺0.5寸,得气后,即出针。最好与足三里穴配合施针,每周1~2次,具有强壮作用。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功能大补肾阳之气,固精壮阳。能防治腰痛、阳痿、痛经、神经衰弱、头痛。可向上斜刺0.5~ 1寸。

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作用,可防治胃痛、痢疾、呕吐、呃逆诸症。宜直刺1~2寸。

百会: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能开窍宁神、平肝熄风、升阳固脱,对头痛、目眩、中风不语、脱肛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宜平刺0.5~0.8寸。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本穴清神志、利咽喉,是四肢部保健奇穴,对昏迷、中暑、热病、指端麻木、咽喉肿痛、晕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运用针刺保健,除了掌握用针、选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刺法原则。

刺法的原则

关于配穴:针刺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若欲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应;如果想要调整整体机能者,可选一组穴位,以增强其效果。在具体运用中,可酌情而定。

关于施针:用针刺保健,养生益寿,用针宜和缓,刺激强度也要适中,一般不宜过大。留针时间不要太久,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深度也应因人而异。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小儿,进针更不宜过深,但形盛体胖之人,则要酌情适当深刺。

关于禁忌: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凡有自发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刺,过于疲劳、饥饿、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针刺。3个月以内者,下腹部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禁针。此外,凡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针灸治疗早泄的方法


早泄问题是困扰一些男士的终极问题,一个男人能否取得女性的爱慕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男士的性能力,性能力强的男士容易获得女性的青睐,轻能力弱的男士往往孤独一人,没有女性钟爱,早泄是性能力弱的男人的通病,早泄问题不仅让女性得不到快了,还会让男性内疚,从而引发心理问题。针灸治疗早泄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男性雄风的方法,下面来看看介绍吧。

常用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和督任二脉的穴位,比如肾俞、关元、气海、涌泉、三阴交、命门。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以上穴位可轮流应用,10-14次为1疗程。耳针疗法也有一定疗效,耳针可取肾、精宫、神门、内分泌等穴,每次选用2-3穴,用皮内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3-5天更换1次。

穴位按摩也不失为一种家庭的保健方法,以下介绍几种穴位按摩法:

(1)自我保健疗法。点按两侧三阴交,轮流进行,点按时做收腹提肛动作。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

(2)坐式疗法。患者取坐式,闭目放松,取上星、百会、通天、肩井、中府、神门、劳宫等,手法采用点、按、揉、拿、振颤等手法,每次30-40分钟 。

(3)俯卧式疗法。患者取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取穴为心俞、肝俞、肾俞、命门、阳关、环跳、昆仑、委中。手法应用点、按、揉搓、拍打、振颤等手法。每日治疗30-40分钟,每周5次,坚持治疗1个月。

(4)仰卧式疗法。患者取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取穴为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涌泉。采取点按、点揉、搓拿、点切等手法。每次30-40分钟,每周5次,坚持1个月为1疗程。

早泄问题是许多男人不愿意提起的话题,因为这个问题对男性来说是比较敏感的,难以启齿。而针灸治疗早泄的方法在中国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让人在性生活中延长时间,最大限度的让双方都进入满足的状态。

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本文导读:肩周炎,肩周炎怎么办呢?肩周炎如何治疗呢?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肩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针炙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病人,治疗通常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日。


针炙治疗肩周炎所选择的穴位主要有:肩髃,肩峰,肩髎,曲池,条口穴(距足三里5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

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活动困难时,以太阴经为主,取手,足太阴经穴,先刺阴陵泉,再刺尺泽、肩髃、合谷、曲池、太渊和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以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穴,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髎,外关。凡刺下肢穴位时,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

可见,有肩周炎的朋友们不妨试试中医针灸疗法,以缓解肩周疼痛症状。

针灸治疗的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针灸治疗湿疹的方法


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从已有的资料看,针灸不仅能治疗不同年龄的各类急慢性湿疹,对一些顽固性的阴|囊湿疹也有较好的效果。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

【概述】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状或弥漫状,倾向于湿润部位,对称性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搔痒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其中急性湿疹以红肿、糜烂性渗出为主,为本节介绍的主要内容。

因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身体的任何部位,同时,本病好发于肌表,部位多较局限,所以,见于1959年的首篇现代针灸治疗本病的文章,就是关于用梅花针与毫针结合治疗幼儿湿疹的个案。纵观现代针灸治疗湿疹四十年,六、70年代,以梅花针为主,甚至有多达700余例的大样本报道;也有试用电针、耳穴压丸、艾灸等法的,总体上说观察的样本量不大。

自从80年代以来,不仅多种剌灸之法诸如穴位注射、针刺、剌血、割治、壮医药线灸等等用于湿疹治疗,而且一般都有较大的样本观察。从已有的资料看,针灸不仅能治疗不同年龄的各类急慢性湿疹,对一些顽固性的阴|囊湿疹也有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临床观察还证实,针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这可能是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治疗】

(一) 穴位注射(之一)

1.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箕门。

2.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mg)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mg)加维生素B12(50mg)或当归注射液。

第一组穴,用治全身湿疹,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用治阴|囊湿疹,每次任选一穴,长强穴,将药液(非那根加维生素B1)全部注入穴内,3日1次。箕门穴,每次取一侧,两侧交替选用。以当归注射液于得气后注入,注毕艾灸15分钟。每日1次。以5~10次为一疗程。

(二) 体针

1.取穴

主穴:湿疹点。

2.治法

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一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

另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 200mg,异丙嗪50mg,强的松10mg(小儿酌减),每日3次。

(三) 穴位注射(之二)

1.取穴

主穴:曲池、肺俞、内关、血海。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2.治法

药液用自身血液。主穴用于治疗手部湿疹,用耳血注入。取血法为:按摩患者耳背静脉,选择其中最明显的1条,常规消毒,用手术刀片在近耳轮处挑破,用装有枸橼酸钠抗凝剂1ml~2ml的注射器抽取耳血,消毒干棉球压迫刀口。主穴均取,每穴注入0.5ml。7日~10日注射1次。主穴加配穴,用于治疗全身性湿疹,每次选2穴,交替轮用。用10ml注射器,先抽2.5%拘橼酸钠注射液0.6ml,再抽患者自身静脉血液6ml,立即摇匀,得气后注入所选穴位。每周治疗1次。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四) 耳针

1.取穴

主穴:分2组。(1)肺;(2)对耳轮(耳廓区域)。

配穴:神门、内分泌、交感。

2.治法

第1组穴和配穴用毫针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将浸湿3%硫酸锌的衬垫紧贴于皮上,依次接电极板,盖以塑料布并用胶布固定。术者将毫针刺入耳穴,接通直流电针仪,负极接耳针,正极接极板;治疗15分钟后,交换极性,再治疗5分钟,日1次,6次为一疗程。第2组用刺血法,双侧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对耳轮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钢笔式紧握钅皮针(或三棱针)针柄,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方向,用针头于对耳轮轻轻划割,长度小于5mm,划痕间距2mm,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盖创面,约3小时~4小时后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脱落。

(五) 剌血

1.取穴

主穴:肺俞、委阳。

2.治法

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后背上部和双腿。先以三棱针点剌肺俞,然后挤压穴区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后,再点剌委阳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分钟~15分钟。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针灸的危害 针灸的方法不对会引起这个问题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