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古人晨起养生 > 导航 > 古人晨起养生

晨起饮一杯冷水解决便秘,是养生还是自伤?

古人晨起养生。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如何分辩关于养生常识话题的对错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晨起饮一杯冷水解决便秘,是养生还是自伤?”,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讲究养生,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比如“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认为每天早上起来空腹喝一杯水,特别是冷水,可以润肠、通便、冲刷肠胃,补充水分。

早上喝一杯冷水真能帮助排便吗?“晨起一杯水”到底有无必要,该喝什么水,喝多少呢?

“冷”饮方式是自伤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姜敏认为,靠早上喝冷水来解决便秘问题的做法不可取,是自伤行为!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早晨天刚亮,天地之阳渐渐复苏,人体的阳气亦处于弱态,此时若饮用冷水,极易导致冷水阴寒损伤脾胃阳气,脾胃虚损会造成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失调,故而出现大便稀溏,逐渐会伴有乏力、畏寒、进食后腹胀等症状。

脾阳虚损日久还会损及肾阳,造成腰酸腿软,心悸喘促,夜尿频多等症状。因此,晨起饮冷水治便秘,是以损伤脾阳为代价而实现的,日久将从多方面损伤肌体的健康,弊大于利,不宜提倡。

那该如何应对便秘呢?姜医生建议,有便秘问题的患者应该适量运动,在饮食上拒绝油炸食品,少食性温、性热食品,如羊肉、狗肉、海鲜等,还有荔枝、石榴、樱桃、杏、桂圆、核桃、栗子等水果也要少吃,少食辛辣食物和深加工食品。可以多食芹菜、波菜、白菜、芦笋、苦瓜、马蹄等含纤维较多,性平、性凉的蔬菜,少量多次饮白开水。另外,睡觉前可以按摩一下腹部,双手重叠放在腹部,绕脐顺时针按摩2分钟,待腹部发热即可。医生提醒,若持续便秘,常因气虚、阴虚或肠燥所致,应找医生进行诊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证用药,也不可盲目长期使用泻药。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早起一杯水应该这样喝

这早上喝一杯冷水,代价真是不小,那早上这杯水还到底要不要喝,喝多少呢?

其实,

早上要不要喝水,最该问的不是医生,而是你自己啊!

早上起来口渴了当然要喝水,就像你饿了要吃饭一样,但喝多少水,喝什么水稍微有一点点需要注意:

早上喝的第一杯水别太烫,也不能直接喝冷水,过冷的水会使胃肠道快速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经常喝过烫的水还会损伤食道黏膜,增加食道癌风险。最好是冷热参半温水为宜。喝水时速度不要太快,应该要一口一口的喝,有些人养成了一口干的习惯,喜欢将水一口喝掉,这样会造成胃部突然肿胀,对胃非常不好。经常这样还会导致出现胃部穿孔,胃内胀气等现象。空腹喝水的量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建议,晨起后喝200ml-500ml已经足够。

新京报记者 王鹿 图片来源 资料图片 编辑 赵昀 校对 吴兴发

编辑推荐

晨起一杯水 起床先刷牙还是先喝水?


先喝水再刷牙,还是先刷牙再喝水

晨起喝水,养成空腹喝水的好习惯,既能清肠,又能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带进肠胃,吃东西时,还能帮助更充分地分解食物促进消化。不过,这晨起刷牙和喝水也有讲究吗?到底是该先刷牙还是先喝水呢?

老祖宗传下来一句话“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即指早晨空腹喝水,晚上勤泡脚,能健康长寿。不过总有些“打岔”的说法蹦出来,比如晨起喝水前该不该先刷牙?专家:先刷牙再喝水。

不可否认,早起喝白开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方面可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另一方面又可促进排泄,以防便秘。而且还能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

喝水之前为什么要先刷牙呢?

喝水之前为什么要先刷牙呢?因为夜晚睡觉时,牙齿上容易残存一些食物残渣或污垢,当它们与唾液的钙盐结合、沉积,就容易形成菌斑及牙石。

有人担心,如果先刷牙把唾液中的消化酶刷走,岂不可惜-其实,唾液中的消化酶,只是在吃东西的时候才有分解消化食物的作用,不吃东西时,它处于“休息”状态。

而人们在睡觉时唾液分泌很少,因此产生的消化酶也很少。并且人体的胃肠道里本身就有消化酶,唾液只产生极少一部分,其消化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即使刷牙时被刷去,也绝不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

晨起喝热水还是凉水

晨起必须要喝热水吗?喝热水还是喝冷水,那是因为中外卫生条件和习惯问题,并不存在因体质差异谁更适合什么水的问题。

关于水的温度,烫的自然喝不下去,一般的水都可以喝,只有是太冷的冰水,可能对肠胃造成刺激,所以建议肠胃不好的人少接触这样的刺激,热水喝下去比较舒服的原因是,热水比较接近人体温度,使人体感觉最舒服,加上热水有水蒸汽可以润到喉咙,人体感受自然会好些。

结语:晨起喝水对身体好,不过要先刷牙再喝。晨起喝水的水温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最好是温水。

早晚一杯水是关键!一杯水养生,一杯水救命!


今年的气温下降要比往常要更早一些。随着气温的下降,高血压患者的不适也随之而增加,血压控制也就更加不稳定。而根据资料证实,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分别上升1.3mmHG和0.6mmHg。

可见,气温越低高血压患者所承受的负担也就更大,这个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环境刺激

相比于正常人,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应要高很多,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更加不容易适应,而低温刺激会令到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使得心脏周围血管收缩明显,进一步引发高血压。此外,气温降低令到体内血管收缩也会引起高血压。

二、运动减少

气温一下降人们的运动欲望也大大降低了,运动量自然也降低,从而影响对血压的控制。

三、饮食控制不当

气温一下降,人们总想找点火锅、烧烤来暖和暖和,相比于平常,秋冬季所摄入的高油、高盐的食物自然也增多,再加上缺乏运动,这时血压想不升都难。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控制好血压呢?

1.早晚一杯“救命水”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王清海对此建议,早上坚持喝上一杯大约200到300毫升的水,而夜尿不多的人群,也可在入睡前喝上一杯。早上喝水能够大大减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控制血压的效果,而晚上睡前一杯水不仅有助于睡眠,还可以减少心梗和脑梗的发生。

清晨一杯水的5个好处

预防血栓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

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

补充水分

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生理性缺水状态。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进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情况。

缓解便秘

起床后及时喝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调节肠胃

经过一晚上的代谢,早上起床后人体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冲淡胃酸,使其保持更好的状态。

激活大脑

水会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睡前,喝一杯“救命水”

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通过排尿、出汗、呼吸不断丢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谢物积存。睡前适量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特别是以下三类人,更应重视睡前补水:

1.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夜尿多、出汗多,容易体内缺水,心脑血流阻力大,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高;

2.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血液本就较一般人黏稠,更应该在睡前适当喝水;

3.有房颤的中老年人。心房收缩功能受到影响,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栓子脱落会随血液循环跑到其他地方,引起肺栓塞、脑栓塞等。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心衰的中老年人睡前要尽量少喝水,因为他们心功能不全,容易发生体内水肿,水喝多了只会加重病情。

2.睡好

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会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尤其是秋冬季节。所以,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对控制血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入睡前要尽量平复心情,不要思考或谈论过于兴奋的事情。此外,秋冬季节较为干燥,老人们不妨调节室内湿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3.慢起床

对于一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早上的6点到10点是血压一天的高峰值。而早晨起床过快,或者早晨活动量过大,就会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起床的时候动作要慢,尤其是秋冬季节。不妨做到3个半分钟,即:醒后在床上待半分钟,起来床边坐半分钟,下地慢步半分钟。

顺便点个赞~

素材来源:39健康网;杭锦后旗医院

编辑:JWFDA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对付高血压 早晚一杯水是关键 专家:一杯养生 一杯救命


随着气温的下降,高血压患者的不适也随之而增加,血压控制也就更加不稳定。而根据资料证实,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分别上升1.3mmHG和0.6mmHg。

可见,气温越低高血压患者所承受的负担也就更大,这个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环境刺激

相比于正常人,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应要高很多,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更加不容易适应,而低温刺激会令到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使得心脏周围血管收缩明显,进一步引发高血压。此外,气温降低令到体内血管收缩也会引起高血压。

二、运动减少

气温一下降人们的运动欲望也大大降低了,运动量自然也降低,从而影响对血压的控制。

三、饮食控制不当

气温一下降,人们总想找点火锅、烧烤来暖和暖和,相比于平常,秋冬季所摄入的高油、高盐的食物自然也增多,再加上缺乏运动,这时血压想不升都难。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控制好血压呢?

1.早晚一杯“救命水”

早上坚持喝上一杯大约200到300毫升的水,而夜尿不多的人群,也可在入睡前喝上一杯。早上喝水能够大大减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控制血压的效果,而晚上睡前一杯水不仅有助于睡眠,还可以减少心梗和脑梗的发生。

2.睡好

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会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尤其是秋冬季节。所以,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对控制血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入睡前要尽量平复心情,不要思考或谈论过于兴奋的事情。此外,秋冬季节较为干燥,老人们不妨调节室内湿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3.慢起床

对于一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早上的6点到10点是血压一天的高峰值。而早晨起床过快,或者早晨活动量过大,就会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起床的时候动作要慢,尤其是秋冬季节。不妨做到3个半分钟,即:醒后在床上待半分钟,起来床边坐半分钟,下地慢步半分钟。

猪油是养生还是致病?


在80后的记忆里以前吃的都是猪油,猪油是家家户户的烹饪必备食材。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人说:猪油对健康的危害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逐渐被各种植物油取代了。

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猪油已经被证实对身体有益,甚至可以治病,你会不会觉得很意外?

研究人员在对上千种食材进行分析后,把100种最能满足日常营养均衡需求的排了个序,其中一条让人眼镜大跌:猪油力压990多种食材,进入前十,排名第八!

研究认为猪油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与羊肉脂肪和牛油相比,含有更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加健康。

“一勺猪油=五副药”

猪油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老百姓通常会炼猪油来炒菜做饭。它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油,它在中医的眼中还是一味良药。

1.保护视力

猪油中含有胡萝卜素具有保护人眼睛视力的作用。适量的β胡萝卜素能促进视紫质达到正常含量,从而避免了缺少维生素A所致的暗视野适应迟钝,也避免暗视野之后出现强光对眼睛所造成的损害。

此外,对预防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症以及角膜软化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滋养脾脏

猪油可以滋养五脏,尤其针对脾胃和肺。猪油味甘,可以使脾脏变得强健,有助于食物消化,所以猪油可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3.润燥止咳

猪油能补益肺阴,这就间接促进了皮肤的光滑和毛发的生长。因此猪油固有“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之说;猪油混合蜂蜜还对久咳不愈,声哑失音有一定作用。

方法:

猪板油60g,溶化去渣,加蜂蜜60g至沸,盛于瓷器中,每天热水冲服1匙

4.润肠通便

猪油滑腻,又入大肠经,正好可以润滑肠道,使人排便通畅。所以猪油有润肠通便的功能。

5.解疸疾

猪油能够“利肠胃,通小便,利血脉,散宿血”。所以能解五种疸疾:黄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还有这几种疸疾带来的水肿。

怎么熬制猪板油更健康?

【做法】

✦猪板油用流动的清水冲净,切除网油中可能含带的淋巴结,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块。

✦入锅加清水,没过1/2的猪板油,大火煮至水干,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翻锅,避免受热不均。

✦小火慢慢熬至全部出油,油渣变金黄、体积明显减小,就可以关火了。

✦用筛网过滤,晾凉后,把熬好的油装进容器里。常温几个小时后,猪油就悔慢慢凝固成乳白色。

【注意】

✦不用把油渣子熬到最小,不需要榨干它,提前结束熬油,可以让油的火性没那么大,出来的油也更洁白嫩滑。熬过火的油结块后会偏黄偏苦。

【专家提示】

✦熬制的熟猪油一般只能密封冷藏保存两三个月。当猪油产生难闻的“哈喇味”时已经变质,不仅原有的营养成分丧失,吃后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猪油虽然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咋样吃更健康?关键得吃对!

猪油虽然符合健康定义,但和植物油相比,猪油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就更大。吃同样分量的猪油和植物油,吃猪油会比吃植物油摄入更多饱和脂肪酸,也就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健康,但是不饱和脂肪酸吃多了,一样会成为脂肪,在体内堆积!

猪油还是那坨猪油,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健康饮食,在于多样、适度。

听专家解释:晨起空腹一杯水究竟是对还是错


“每天晨起空腹一杯水”成了流传甚广的健康名言,很多人相信这杯水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而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提醒,从中医理论来讲,很多脾胃虚寒、脾虚湿重、消化功能欠缺、肺肾功能不足的人,晨起若是常喝一杯水会让身体受到伤害。事实上,喝水也须因人而异,有些人并不能正常代谢,乱喝水不仅起不到养生效果,反而会让人体受损。看似简单的喝水中却蕴含着养生大道理、大学问。

1 晨起喝水阳气不升

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起,但“晨起一杯水”对有些人而言反而会阻碍阳气升起。晨起喝水对身体强壮的人妨碍不大,对有些人就会引起体质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尤其是那些体弱多病的人、经络堵塞的人、阳气少的人是很不利的。很多人是被家人强迫着“晨起一杯水”,有的甚至是两杯、三杯。水是阴性的,对于阳气的生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阻碍。那些原本水湿运化有障碍的人,就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损伤,水湿积聚更加没有机会得到改善,会使身体衰退老化得更快。

有很多人说,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阳气弱不弱。其实可以通过观察面色来判断,是光润明快还是涩滞暗淡。如果面色是光润明快,那就表明体内阳气充足。如果面色是涩滞暗淡,那就代表身体里阳气较少,阴气偏多,这样的人起床后应该鼓励阳气生发,不适宜饮水,如果饮水就会使阳气生发受阻。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患者早晨起床饮水后出现了问题,有的会出现明显头晕,有的会面部浮肿、晦浊,这些都是水湿造成的问题。特别是脾胃虚的人,面部很容易有痕迹,因为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这些人对水湿的代谢不健全,尤其是早晨,阳气不足,喝进的水根本运化不起来,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而出现头晕头痛。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中医大夫就诊,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2 乱喝水伤脾伤肺又伤肾

清代医书《四圣心源》说:“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如若脾阳不足(脾阳即指脾胃功能),对水的消化吸收就不能完成,更不能变生气血。特别是在不需要水的时候喝水,还会让脾阳受到伤害。由此可知,脾胃功能如果比较差,有食欲差、易恶心或易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的人,对水的代谢同样也不能正常进行,尤其是在早晨脾阳还没有生发的情况下喝水,更加不合适,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而且会被水所伤害,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

其次,肺对水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肺除了对呼吸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主治节”,这里面包括“通调水道”。水道指水液运行的途径,也就是说,肺有调节水代谢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进行,也就是肺气可以使津液输布散发到全身各处,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输于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若肺的功能有障碍,比如容易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对水的代谢就会很差,乱喝水会加重以上症状。

再有,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水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肾脏功能出了问题,饮水就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都参与了水的代谢,任何一个脏腑出了问题,都会对水的代谢造成影响。因此,在身体不需要水的时候,应该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不要轻易打扰它。

3 多喝水是致病的“帮凶”

很多慢性病的人血液黏稠,希望通过多喝水来稀释血液。其实水喝下去大多不可能立即进入血管稀释血液,因为水的代谢还要经过很多环节。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循环的整体,水的代谢要在各个器官组织的协调运动下才能完成。如果说三焦气化、脏腑转输、气血运行任何一方面有问题,水就无法到达血管里以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心肺、脾肾负担。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盖痰饮伏留,腐败雍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诸病皆起,变化无恒。”此处是说如果没有阳气,则水液郁积成为痰饮。凡是阳虚脾虚,肺肾不运,无不形成痰饮病。痰饮可堵塞气血运行,影响精神活动,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并且变化无穷。显然水的郁积可以导致百病。观察一下身边喝水太多的人,因为身体所有脏器的负担都会加重,会比别人老得更快,随之而来的各种慢性病自然也会比别人来得更快、更多。

中医理论认为,体内水液积聚凝练后能形成痰浊,痰浊再进一步积聚浓缩,就可成为痰核,比如瘰疬、瘿瘤等疾病;或与瘀血互结形成各种结节、肿块等。它们最初是良性的,时间一长,再遇到不良刺激,就可能转为恶性,但都是从水液积聚这一步开始的。痰饮、痰浊,都是由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的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其黏稠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叫饮。无形的痰饮可引起很多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心悸或癫狂、昏迷等,但却看不到实质的痰和饮,而按照治疗痰饮的方法去治疗,则会有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痰浊和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以及精神病等许多疾病都有关系。

4 水喝多少要因人而异

由此可以看出,喝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喝多少,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喝水必须因人而异,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排泄能力、对水的需求量、年龄、体重、工作状态、饮食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遵循同一个死板和固定的饮水量。比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身体消耗较大,代谢又很旺盛,口渴了需要喝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加以限制。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工作时间不怎么动弹,也不怎么出汗,喝下去的水大都直接进了肾脏,也就是增加了排尿量,如果大量频频喝水,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脾胃不适。200 斤的壮汉一下子喝五六杯水没问题,而瘦小体弱的老太太一下子也喝五六杯水,她的脾胃该有多难受?中医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到了35 岁后脾胃功能就会下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脾胃已经很差,吃的食物都要比年轻人少很多,如果喝的水和年轻人一样多,身体自然无法代谢,无法承受。

有很多科普知识都建议人们每天必饮八杯水,多喝水能有效排毒,喝水应该按时按点,从早晨6 点到晚上10 点,不同时段喝的水有不同效果。在中医看来,这个观点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自我本能系统的需求,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僵化、机械的理论而已。

“晨起一杯淡盐水”的真相!爱养生的人还在傻傻坚持


经过一夜睡眠,人体会从呼吸、皮肤、尿液中消耗大量水分,处于缺水状态。因此,清晨第一杯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一定也听过这个口口相传的“养生方”:晨起喝一杯淡盐水,通便又排毒。

告诉你一个遗憾的消息:你苦苦坚持几年的“好习惯”,居然是错的!权威专家为你揭开“一杯淡盐水”背后的健康秘密。

受访专家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洪忠新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夏朋滨

“晨起一杯淡盐水”并不科学

不少人喜欢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认为这样有助于消除便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夏朋滨指出,空腹喝淡盐水非但不能防便秘,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淡盐水不通便也不排毒

盐水中含有钠离子,因此渗透压比白开水高。从理论上讲,摄入高渗的液体,的确会利于通便。

但只有高浓度的盐水才能达到一定的渗透压并起到通便作用,淡盐水是起不到这个作用的。

再来解释“排毒的问题”。淡盐水进入肠胃后,很快会被吸收入血,只是增加了血容量,最终通过小便排出。所以,淡盐水也不能起到所谓“排毒”作用。

“晨起一杯淡盐水”反而存隐患

早晨刚起床时人体血液处于浓缩状态,摄入淡盐水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血液浓度,导致身体不适。

另外,现代人盐摄入量本来就过多,在身体不缺少盐的情况下再喝淡盐水,会增加盐的摄入,反而让人觉得口干舌燥。

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的人,更不要将淡盐水作为起床后的第一杯水,因为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

除了淡盐水,3种水也不推荐

除了淡盐水,以下几种饮品早晨也要谨慎选择:

1.蜂蜜水

有人认为早起喝一杯蜂蜜水有利于缓解便秘,但空腹喝并不适合。

蜂蜜中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会升高血糖,冲击食欲,影响早餐摄入。

另外,蜂蜜中的果糖要经过代谢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样就失去了清晨第一杯水清扫体内废弃物的作用,蜂蜜的营养物质也不能被有效吸收。

因此,起床后不要空腹喝蜂蜜水,可以先喝一杯温白开水,十分钟之后再喝蜂蜜水,也可以把蜂蜜作为早餐,抹在面包上一起吃。

2.果汁

不少女性喜欢晨起喝一杯鲜榨果汁养颜,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一是因为果汁偏甜,空腹喝会冲击食欲,吃不下早餐。二是人体喜欢温暖的环境,尤其是早晨,如果吃了凉东西,会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吸收。

3.隔夜茶

冲泡好的茶水若放置时间过久,其中微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会成为细菌、霉菌滋生的养分。

不仅如此,茶水中所含的茶多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会因放置时间过久而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茶水中所含的抗氧化成分下降,令其营养和保健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起床后,昨晚泡的茶不宜继续喝。

晨起一杯水的5个好处

早晨起来最推荐喝一杯温白开水,它没有热量,能有效补充体内水分,让血液迅速得到稀释,促进血液循环,让人更快地清醒过来。

水的温度在35~40摄氏度,喝水量要达到300毫升以上,最好是小口慢饮吞咽。

1.预防血栓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

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

2.补充水分

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生理性缺水状态。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进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情况。

3.缓解便秘

起床后及时喝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如果便秘严重,光靠喝水是解决不了的,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及多做运动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必要时就医。

4.调节肠胃

经过一晚上的代谢,早上起床后人体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冲淡胃酸,使其保持更好的状态。

5.激活大脑

水会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晨起饮一杯冷水解决便秘,是养生还是自伤?》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古人晨起养生”专题供您欣赏!

晨起饮一杯冷水解决便秘,是养生还是自伤?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