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 导航 > 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穴位养生|足五里穴:疏肝理气改善小便不通、阴部湿痒、小腹胀痛

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有效的养生常识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穴位养生|足五里穴:疏肝理气改善小便不通、阴部湿痒、小腹胀痛”,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足五里穴命名

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

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

二、功效

清热除湿,疏肝理气。

三、主治调理

尿潴留、遗尿、阴部湿痒、股内侧痛、胸闷气短、小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阴囊湿疹。

四、定位

在大腿内侧,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五、保健按摩

四指并拢从下往上揉按,每次按揉3~5分钟。

六、配伍穴位

睾丸炎 | 配伍穴位:足五里穴

尿潴留 | 配伍穴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关元穴、中极穴、足五里穴

小儿遗尿 | 配伍穴位:气海穴、关元穴、少府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五里穴

图片来源图虫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欢迎关注《91健康助手》

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延伸阅读

女性经常发生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许多女性朋友都有小腹疼痛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如果女性经常发生小腹胀痛的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任由病情发展,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将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一、妇科炎症

女性一旦患上妇科炎症,就会引起腹痛并伴有白带异常的情况,导致腹痛的妇科炎症主要是由附件炎症和盆腔炎引起的。如果是慢性盆腔炎、或伴有炎症的女性,不仅会下腹部疼痛,还有背痛或腰酸等感觉。一些急性妇科炎症患者会出现腹痛和发烧等症状。所以,不同时期腹痛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不要忽视疾病因素,当发生时应该认真对待并及时就医。

第二、子宫疾病

子宫疾病也会导致女性腹痛,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种疾病通常在子宫和直肠附近形成肿块,导致女性除了月经期间的腹痛外,许多患有子宫炎症的女性在性交过程中经常会感到疼痛。因此,女性必须在性交疼痛和痛经的情况下尽快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第三、异位怀孕

异位怀孕是指在子宫以外的地方植入妊娠囊。在异位妊娠中大多是输卵管发生的异常。输卵管的异常功能是肿瘤的压迫,腹痛是宫外孕的常见症状之一,此外,宫外孕还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症状。

第四、可能是阑尾炎

阑尾炎是持续性或阵发性的,严重时腹痛范围扩大,程度增加。早期会有轻度恶心和呕吐,当炎症严重时发生腹胀需要手术切除。

第五、卵巢囊肿断裂

当卵巢肿瘤扭曲时,下腹部突然发生疼痛和持续性痉挛或者有明显的压痛和肌肉紧张。卵巢囊肿仍然可以破裂并在破裂后产生剧烈疼痛。 B超检查可以确诊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穴位养生|中封穴:关爱男人每一天,改善遗精、小便不利、黄疸


《圣济总录》中说:“中封二穴,金也,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疟,色苍苍振寒,少腹肿,食怏怏绕脐痛,足逆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热,针入四分,留七呼,可灸三壮。”可见,这个穴位能够有效医治各种男科疾病。

一、中封穴命名

中,正中也。封,封堵也。

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二、功效

清泻肝胆,舒筋通络。

三、主治调理

疝气、阴茎痛、梦遗、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四、定位

在人体的足背侧,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五、保健按摩

用大拇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左右各揉按3~5分钟。

六、配伍穴位

梦遗 | 配伍穴位:中封穴、脾俞穴、小肠俞穴、章门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

黄疸 | 配伍穴位:阳陵泉穴、中封穴、期门穴

小便不利 | 配伍穴位:中极穴、阴陵泉穴、膀胱俞穴、气穴、中封穴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欢迎关注《91健康助手》

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小腹胀是怎么回事 肚子腹胀的五个病因


急性肠炎

小腹抽搐着疼,并伴有头晕、腹胀、持续腹泻或便秘。急性肠炎--大肠功能紊乱导致神经和肌肉极度敏感。20%的人群患过肠道敏感综合症(ibs),其中65%是女性。洗澡能有效消除疼痛、头晕、腹胀、持续腹泻或便秘。建议去看主治消化问题的医生。情况通常是,当医生对你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了感染ibs的可能之后,他会告诉你,导致这种疼痛的原因仅仅是精神过于紧张而已。许多ibs受害者曾使用过解除便秘的药物。

肠炎初期

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肠炎好转期

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肠炎恢复期

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间质性膀胱炎

下腹中间疼,并且小便不适,排尿频繁。间质性膀胱炎(ic)--你的尿路正处于一种使膀胱肿大的炎症状态。医生通常认为患ic的女性,其膀胱内壁可能出现了病变,从而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产生排尿反应。耻骨附近疼痛,想排尿时疼痛加剧;尿频(白天每小时至少1次,晚上起夜多次),做爱时有尖锐的痛感。建议让妇科医生看看有没有尿路感染和肾脏病变。如果有,进行一段时间消炎治疗就行了。在受膀胱内部检查之后,病情会大有改善,因为,检查会破坏神经末梢,而正是这些家伙将膀胱的疼痛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科学合理饮食,剔除那些容易“肇事”的食物,将有助于病情改善和身体健康。

五脏养生法——疏肝法


一、肝的生理功能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1.肝主疏泄:疏指疏通,泄指畅达,是说肝可以疏通畅达气机,有升、降、出、入的运动,流通全身,无处不到,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主疏泄的功能,具体体现有以下2个方面:

(1)情志方面:人体的情志活动主要有心、肝两脏来主导,区别在于:心藏神是指主宰统管精神意识思维失常时--发生精神失常及各种情志的病变。肝主疏泄是指调节情志活动,协助思考问题,这个功能正常时则心情舒畅,精神乐观,考虑问题周到。失常时则情志失调,多表现为气郁,暴怒。肝气抑郁可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悲则欲哭,胁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肝气亢奋可见急躁易怒,头目眩晕,胁肋疼痛。肝失疏泄和情志异常互为因果,肝失疏泄,情志异常,变现为抑郁或亢奋,情志不遂致肝病,为功能失常,而暴怒,气郁均又伤肝。所以,肝的特性是喜条达(情志舒畅),恶抑郁。

(2)消化方面:消化是脾胃的功能,肝脏的疏泄能协助脾胃消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协助脾胃的升降。正常气机运动变化是脾升清,胃降浊。如果肝的疏泄正常,则能调畅气机,是以气机畅达,故脾能升清,胃能降浊。如果肝的疏泄失常则气机逆乱,肝气犯胃时胃失降,在上为呕逆嗳气,在中为脘腹胀痛、疼痛;肝气犯脾时脾失升,在上为眩晕,在下为泄泻。另一方面是分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分泌,其色黄,味苦,排入肠助消化的功能。肝疏泄正常,胆汁分泌,排泄正常,消化正常;肝失疏泄,胆汁分泌,排泄失常,若上泛于胃则会出现口吐黄苦水、脘痛;若不能排于肠时则会出现脘腹胀。另外肝主疏泄,对妇女月经有着密切的影响。

2、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调节血液的功能。

(1)贮藏血液:肝有“血之府库”之称。肝形似仓库,《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有言:“故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静卧时肝脏可增加血流25%,整个肝脏系统包括静脉系统可贮存全身血容量的55%。

(2)调节循环血量:人体各组织得血才能发挥正常功能。当组织器官活动加强时,需要血供多,反之则需血供少,此时肝血可重新分。若是肝藏血不足,则上不养头目,见头晕目眩;下不盈冲任,见月经量少或闭经;中不能养络,见肢体麻木。

肝主疏泄与藏血在生理上互相协作,病理上互相影响,肝血不足可引起疏泄失常从而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反过来,情志异常时肝郁气滞可引起血瘀(可见胸胁、刺痛、经闭、肿块);大怒时,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可见出血。

二、肝病干预的自我导引推拿

由健身气功功法动作和推拿法组成,锻炼康复时可先做健身气功,再做推拿法。

(一)健身气功功法动作

1.攢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要点: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徐缓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手握固,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左拳缓慢用力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朝上;瞪目,视左拳冲出方向。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左臂外旋,肘关节微曲,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住,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左拳曲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功法作用:“肝主筋,开窍于目”。本式中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泻,有强健筋骨的作用。两腿下蹲十趾抓地、双手攒拳、旋腕、手指逐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俞穴和督脉等;同时,使全身肌肉、筋脉受到静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全身筋肉结实,气力增加。

2.青龙探爪

左青龙探爪势:双脚开步与肩同宽,两手握固,两臂屈肘内收至腰间,拳轮贴于章门穴,拳心向上;目视前下方。然后右拳变掌,右臂伸直,经下向右侧外展,略低于肩,掌心向上;目随手动。右臂屈肘、屈腕,右掌变“龙爪”,指尖向左,经下颏向身体左侧水平伸出,目随手动;躯干随之向左转约90°;目视右掌指所指方向。“右爪”变掌,随之身体左前屈,掌心向下按至左脚外侧;目视下方。躯干由左前屈转至右前屈,并带动右手经左膝或左脚前划弧至右膝或右脚外侧,手臂外旋,掌心向前,握固;目随手动视下方。上体抬起,直立;右拳随上体抬起收于章门穴,拳心向上;目视前下方。右青龙探爪势:与左青龙探爪势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功法作用:“两胁属肝”,通过转身、左右探爪及身体前屈,可使两胁交替松紧开合,达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功效;可改善腰部及下肢肌肉的活动功能。

3.“嘘”字诀

动作要点:两手松开,掌心向上,小指轻贴腰际,向后收到腰间;目视前下方。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同时,右掌由腰间缓缓向左侧穿出,至约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右掌伸出方向。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正前方;目视前下方。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如此左右穿掌各3遍。本式共吐“嘘”字音6次。

功法作用:嘘字诀可以疏通肝气,防治肝病、目疾、胸胁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状,并可干预生殖系统及妇科疾患。

4.风摆荷叶

动作要点:左式动作:左脚侧开,两脚平行,距离约与肩同宽,两腿屈膝下蹲;腰由右向左前45°转,两手由环握变为虎口夹持杖,手心向下,经腹向左前方划平圆;两腿伸膝自然站立;两手握杖,卷腕,弧形收杖于腹左侧;目视左前下方。两腿不变;腰右转,杖由左向右横向摩运小腹,右手引杖至右肩后方,左手环握杖行至右肋处;随即两腿屈膝半蹲;腰转正,左右两手分别向右、向左交错划圆,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交叠于胸前;目视前方。两腿伸膝,自然站立;左手握杖经腰前向体左侧后方划平圆,至左脚脚跟后缘向左的延长线上,左手约同腰高,右臂自然伸直,贴于右耳侧,上体成左侧屈,杖斜立,停于体左侧斜后方;随即两手十指自然伸直,夹持杖,稍停;目视杖的方向。两腿不动;身体直立,仰头,杖向上弧形举至头上方,直腕,十指向上,两臂自然伸直,目视上方;随即两腿屈膝,杖下落至胸前,再由两乳向下摩运至腹,两手手心向下;收左脚与右脚并拢,自然站立,两手环握杖,置于腹前;目视前方。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唯左右方向相反。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功法作用:身体侧屈,可以有效地刺激胆经、冲脉和任督等经脉,有助于疏肝利胆,平抑肝阳上亢,促进全身气血通畅运行。根据整脊学实践及理论,脊柱左、右侧屈动作,可以预防或调理脊柱生理弯曲不对称、不平衡等现象,有效地避免脊柱在形态上的不良变化。

5.摩肋势

动作要点:两腿伸直,两臂侧起至侧平举,掌心向下,指尖向外,配合吸气,目视前方。重心右移,左脚内扣45°,重心左移,左脚微屈,右腿伸直右脚掌趾翘起,以右脚跟为支点,外撇约90°,同时身体右转约90°,重心向后,向前俯身,带动两臂立方体抡臂,左臂向上/向前/向下至左掌心轻贴右脚尖,左指尖向前下方,左肘微屈,同时,右臂向下/向后/向上至后上举,右掌心向上,指尖向后上方,右肘微屈,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腋下,右脚向后约30°退步,重心后移,右掌根沿腋中线推摩,划弧上摆前伸,左掌弧线上提至腋下,同时,右脚后退成左虚步,身体左旋,配合呼气,目视右手方向。左脚后退,身体右旋,左掌推摩前伸,右掌上提至右腋下,退四步。第四次退步、摩肋结束时,右脚翘起,身体前倾,左掌下按右脚尖,右臂至后上举。起身,右脚内扣,左脚外展翘起,身体左转,带动两臂立体抡臂。俯身,右掌心贴左脚尖,左臂至后上举,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本式左边退四步,右边退四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做一遍。右边最后一动时,左脚内扣,右脚跟内敛,起身转正,带动两臂平伸,然后向上环抱,配合吸气,屈膝、两掌下按,与肚脐同高,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

功法作用:摩肋势通过抡臂、攀足和腿的屈伸,可增强肩关节的灵活性和下肢的柔韧性,通过两手对两胁大包穴的按摩及脊柱的左右拧转,可促进肝的疏泄和脾的运化功能。这一式动作,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通过练习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二)推拿法

1.宽胸法:坐位,右手虚掌置于右乳上方,适当用力拍击并渐横向另侧移动,来回10次。再以两手掌交叉紧贴乳上下方,横向用力往返擦动29次。后继以两手掌虎口卡置于两腋下,由上沿腰侧向下至髂骨,来回推擦,以热为度。

2.疏肋间:坐位,两手掌横置腋下,手指张开,指距与肋骨的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线,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好。

3.理三焦:坐或卧位,两手四指相交叉,横置按于膻中穴,两掌跟按置两乳内侧,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尽处,计推20次。

4.拨阳陵:坐位,两拇指分按于两侧阳陵泉穴(人体筋之会穴)上,余四指辅助,先行按揉该穴1分钟,在用力横向弹拨该穴处肌腱3-5次,以酸麻放射感为好。

5.运双目:端正凝视,头正腰直,两眼球先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10次,然后瞪眼前视片刻,再逆时针方向如法操作。

三、养肝食药

中药:党参、灵芝、阿胶、白芍、当归、鳖甲、龟板、柴胡

食物:鲫鱼、瘦猪肉、动物肝脏、鸡肉、贝类、木耳、枸杞、绿豆、香蕉、猕猴桃、草莓等

肝枣补血汤:猪肝30g,鸭肝30g,菠菜100g,枣(干)20g,水发木耳15g,调料:姜5g,盐2g,将猪肝和鸭肝都切片;菠菜洗净后切段;将肝、大枣和黑木耳都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煮30分钟;加入菠菜,加盐、生姜再煮5分钟,即可。有益气补肝,填精补血等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眼花,疲劳,少经易烦易怒等。

菊花蜜饮:菊花50g,加水20ml,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等作用,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视物不清、心烦、口疮等。

脂肪肝碰到“对手”了,坚持每天吃一点,帮你疏肝理气排肝毒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脂肪肝是脂肪在肝脏内大量的堆积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已经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因此对于脂肪肝的患者在通过服用药物达到降脂的效果外,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来保护我们的肝脏。

脂肪肝碰到“对手”了,坚持每天吃一点,帮你疏肝理气排肝毒

燕麦

燕麦是可以当做主食食用的食物,早餐喝一杯燕麦就是不错的选择,燕麦性平,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特别是燕麦含有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于降低血脂有很好的效果,有效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

荷叶

能够帮助排出肝毒,还能帮助肠道的蠕动,减轻肝脏的负担,排出身体多余的脂肪,也能减少脂肪的摄入,对于养肝护肝也是很好的。

海带,脂肪肝患者可以常吃海带,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钙,铁镁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能够降低人体的血压还能够降低胆的胆固醇含量同时还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僵直的效果可见因此脂肪肝患者可以通过海带来达到降脂的效果

枸杞

枸杞具有护肝补肾、养血明目、抗衰老等保健功效,还有护肝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呢。因为枸杞中含有一种叫做甜茶碱的物质,能防止肝脏内脂肪的堆积,所以可以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小青柑

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的功效,而普洱有减肥的作用,有脂肪肝的人要控制体重。青柑普洱茶饱满醇厚,茶叶果香清甜,口腔饱满泛甜,回甘生津。

萝卜。萝卜是一种维生素以及钎维素比较多的蔬菜,它所含的热量比较少,在摄入后容易让肚子有饱腹感,从而可以帮助减肥。另外除了有减肥效果,它还可以预防脂肪肝、降低血脂。

养生系列之穴位篇41: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之说


我们有时心情不舒畅时,感觉胸闷心脏不舒服。就会长舒一口气,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症状。那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这4个穴位基本都能够让心脏得到很好的疏解,如果再有胸闷不舒服等症状时,不妨按摩按摩。

极泉穴

定位: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

注意:

极泉穴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艾灸。

按摩:

捏法,点按法,揉法。

功效:

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日常生活保健指导:

按摩极泉穴可以很好的缓解夏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情绪不稳。

具体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青灵穴

定位: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主治:

目黄,胁痛,腋下肿痛,肩臂疼痛,头痛振寒等。

艾灸:

艾柱灸1~3壮,或者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点按法,揉法,指推法。

功效:

散风止痛,宽胸宁心。

日常生活保健指导:

正坐,抬起右臂和肩平,肘弯屈,小臂向上,左手五指并拢,把小指放置在手臂内侧肘横纹处,拇指按压所在之处有酸痛感:除拇指以外,其余四指放于臂下,轻托手臂,用拇指的指腹轻轻揉按穴位;每日早晨和晚上左右穴位各按搡一回,每回大约按揉1~3分钟。

少海穴

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

艾灸:

艾柱灸3~5壮,或者艾条灸10~15分钟。

按摩:

点按法,指推法,揉法。

功效:

理气通络,益心安神,降浊升清。

日常生活保健指导:

我们在日常生活保健过程中可以用少海穴提高保健养生的综合性。对于在心火较旺的时候每天可以按摩3~4次每次1~2分钟就可以了。这个穴还可以治疗出汗、心痛心烦等病症。

灵道穴

定位:

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艾灸:

艾柱灸1~3壮,或者艾条灸10~15分钟。

按摩:

点按法,指推法,揉法。

功效:

宁心,安神,通络。

日常生活保健指导: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出,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搡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极泉穴可以很好的缓解心情烦躁,情绪不稳,青灵穴可以起到很好止痛效果,少海穴是保健养生的不二之选穴位之一,灵道穴对于缓解心绞痛有一定效果。希望我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穴位养生|足五里穴:疏肝理气改善小便不通、阴部湿痒、小腹胀痛》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专题供您欣赏!

穴位养生|足五里穴:疏肝理气改善小便不通、阴部湿痒、小腹胀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