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道

2019-10-06

晚年生活要健康 8道防线不能松

老人健康养生活动。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日常生活中关于不同人群的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养路上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晚年生活要健康 8道防线不能松,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一过花甲之年,就讲究起养生保健来,在晚年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老人晚年生活需要牢记8道防线。
防线一:65岁开始防跌倒
有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中,21%~23%的男性和43%~44%的女性曾跌倒过,其中,约20%~30%的跌倒会造成老人中度以上的损伤。因此,从65岁开始必须严防跌倒。首先,老人应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如多喝牛奶、多吃虾皮等含钙高的食物,并养成晒太阳的好习惯。其次,活动要慢。不论是从床上起身,还是外出走路都不能着急,以防意外。再次,清除家中可能造成跌倒的障碍。比如,浴室要防滑,厕所最好装上扶手,屋内过道不要堆积杂物,灯光应足够明亮,尽量不要使用过高的储物柜等。最后,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能够增强下肢肌力,改善平衡,但建议选择不太剧烈的活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美国研究人员甚至发现,70~90多岁的老人练习太极拳48周,跌倒风险会降低25%。
防线二:每天1个荷包蛋
鸡蛋是小型营养库,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卵磷脂含量都较高。有不少老人担心蛋黄中的胆固醇可能危害健康。其实,只要保证吃鸡蛋的数量控制在每天一个,并不会因此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
不仅如此,鸡蛋中所含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建议老人每天吃一个鸡蛋,煮为首选,如煮白鸡蛋、煮荷包蛋等。这种烹饪方式最易于营养物质的存留,且有助于更好地被体吸收。煎鸡蛋不作推荐,不仅含油量高,还易生成致癌物。
防线三:一周三顿清蒸鱼
有医学研究证明,每周吃3次鱼,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降低约30%。海鱼中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还对大脑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认知障碍症。建议多吃海鱼,海鱼含锌量高,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含有的维生素A和D、钙、锰、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类丰富,更利于老人的营养平衡。每周可以吃3次鱼,但具体摄入量因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不同而各异,可自行掌握;吃鱼以清蒸为好,比如清蒸鲈鱼、清蒸黄花鱼等;虽然三文鱼等深海鱼营养价值高,但不建议老人生吃。
防线四:中午必须打个盹
有些人觉得老了自然“觉少”,所以不太重视补觉。事实上,老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且夜间容易失眠,更需要通过午睡为身体“充电”。老人午睡应注意3点:一是在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午睡,时间不能太长,30分钟左右为宜,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就会进入深睡眠状态,影响夜间休息。二是午餐不宜过饱。三是必须躺平,并注意保暖,不要靠在椅子或沙发上打盹。
防线五:60岁后半年体检一次
进入60岁大关后,老人身体机能开始明显走下坡路,因此建议将体检频率增加到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身体状态。现在正规体检机构都有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老人定制的体检套餐,可依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总体而言,除了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血糖血脂、眼底、骨密度等常规项目外,老人还应重视防癌筛查,心脏、脑部及胃肠检查等。另外要提醒的是,拿到体检结果后应及时请医生解读,遵医嘱进行调整;体检结果要保存好,以便和下次结果做对照,也可在需要治疗时给医生做参考。
防线六:流感疫苗年年不落
感冒不算大病,但对老年人来说,却忽视不得。老人多体质较弱,慢病缠身,一旦感冒极易引发炎症,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导致慢性病急性发作,威胁生命。感冒大致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防范普通感冒应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C,规律饮食并合理运动增加抵抗力。预防流感则应重视每年按时注射流感疫苗。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可能每年都会发生变异,且有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此外,雾霾天最好少出门,一旦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保护呼吸道。
防线七:急救盒、急救卡不离身
老人最怕出现意外,特别是在没有亲人跟随的户外场所。这就要求他们随身携带急救盒,盒面贴上老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住址、子女的联系电话等。盒中则应装好常用急救药物,冠心病患者需要随身带适量的硝酸甘油;哮喘病人应随身带哮喘喷剂;糖尿病人可带少量口服降糖药、饼干和糖果;癫痫病人可适当带一些正在服用的抗癫痫药。急救卡则应注明自己所患的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急救盒的存放位置和使用说明。比如,高血压患者易中风,导致昏迷不醒,急救卡上可以标注“不可随便移动身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哮喘急性发作会出现急剧的呼吸困难,急救卡可标明“需搀扶坐起,并喷吸入剂”;糖尿病老人易发生低血糖,突然昏倒,急救卡可以写明“需要一些糖水或一块糖”等。
防线八:每年旅游一回
老人不能“宅”,只有更多地融入社会,才能远离子女在外的孤独寂寞感。无论与老友聊天、散步,还是结伴出游,都有健脑健心的效果,易于延年益寿。比如,早上出门做个晨练,上午到超市买点东西,下午找老友聊天叙旧,晚饭之后散步消食。还可以给自己定个旅游计划,每年出次远门,或国内或国外,见识好山好水,陶冶心情。

ys630.coM延伸阅读

如何对待晚年生活厌世心理?


每个人在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后,都要跨入人生的暮年。劳累了一生,谁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充分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于各种压力,却厌恶人世,视余生为畏途,心理处于极度压抑、消沉甚至绝望的状态。

老人产生厌世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类:

其一,外在原因:其中包括最为普遍的受子女或其他亲属的抛弃虐待,使生活失去依托,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极度的压抑、空虚、孤独、失望和悲观;此外,家庭纠纷,经济拮据,老年丧偶,夫妻离异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无趣无望,产生严重的丧失感和绝望感。

其二,内在原因:最多的情况是体弱多病,病魔缠身,久治无效,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还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执,不善社交,觉得生活孤单寂寞,苦涩乏味,产生厌倦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不贪恋人生?老人厌世现象在我们社会中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切和重视。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厌世心理,既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同时也更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社会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康乐、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使每一个老人都沐浴在和煦温暖社会大家庭的阳光之中。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和亲属要孝敬和尊重、体谅老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还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任何虐待、歧视甚至抛弃老人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作为小辈和晚辈,最可贵的莫过于对老人的体谅、关怀和扶助了。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和家属都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他们怎么会厌世轻生呢?

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讲,人老了,在性格、脾气和习惯等方面会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总的倾向是变得多疑偏执,爱发牢骚,怨天尤人,过敏任性,抑郁胆怯,适应性和坚韧性明显减弱,而依赖性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使得一些老年人与子女家人在心理上拉大了距离,使老人感到自己已是不受欢迎的人,从而产生了悲观厌世心理。因此,老年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生活洪流之中,努力克服各种心理衰老现象,要热爱生活,积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多与青年人交朋友,使自己从孤独、苦闷和郁郁寡欢中解脱出来。

当心便秘影响您的晚年生活


便秘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长期便秘会引起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昏等症状,还可诱发或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等疾患,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的发生。而老年人又特别容易发生便秘,据统计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便秘可以是功能性异常,也可以是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也有因其他内、外科疾病所致。药物性便秘也十分常见。除有些药物有致便秘的副作用外,还应该警惕治疗便秘的药物本身就可以引起医源性便秘,如酚酞、液体石蜡、甘油、琼酯、硫酸镁等,长期应用后可降低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使肠蠕动和排便反射麻痹,形成顽固的“泻剂成瘾性”便秘。有些中药如番泻叶等,“服之即下,停之又秘”,同样可致“成瘾”。

便秘可因大肠自身的病变引起,也可因肺所致。排便是大肠的事,怎么会与肺有关呢?中医讲肺和大肠是一家,肺降,大肠才能降;同样,大肠不降也会引起喘咳、气臭等,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于大部分青壮年而言,便秘多属于实证、热证。但老人的便秘多见肺热肠燥型便秘、中气虚型便秘、阳虚型便秘和冷秘,虚证较多,因为人体的阳气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衰弱,大多数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肾阳虚症状,常常表现为大便干涩难解、四肢欠温、畏寒喜暖、腰膝酸软,或腹中冷痛、得温则舒。

中医辨证治疗

肺热肠燥便秘症状为:干咳痰少而黄、鼻干咽干、气粗口臭、舌苔偏黄。可用麻仁丸,或者黄芩3克、麦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服,效果不佳可服清肺抑火片或者大黄片(0.3毫克-0.5毫克),平时多吃杏仁、梨、麻子仁、核桃仁,喝菊花菜、绿茶,多吃蔬菜少喝酒。

中气虚便秘症状为:气虚乏力,肝门下坠,便后气短虚弱,脉弱无力。可服人参3~5克泡水吸或炖肉,重者可服补中益气丸。

阳虚便秘症状为:腰腹发凉、四肢冷、神惫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舌淡白,脉沉而弱。可用桂附理中丸。

冷秘症状为:腹部发凉、肛门不温、小便清长、舌淡白、脉沉缓。可服理中丸、烧姜煨汤,此外可用艾条灸肚脐(神阙穴)、关元(脐下三寸),重者可服半硫丸(半夏、硫黄)。

西医常用疗法

老年便秘者可选用微生态制剂。这类制剂可以清除体内“垃圾”,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保持大便通畅,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副作用少。常用的有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的双歧三联治活菌(培菲康)、丽珠肠乐等。

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内服缓泻剂。单纯性便秘患者,可选用通泰胶囊和乳糖果。高血压,心衰的便秘患者,除了乳果糖外,还可选用缓泻剂,如液状石蜡,但不宜长期服用。老年糖尿病伴便秘的患者可先用西沙比利(该药禁止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药同服)。

简易外治疗法

肥皂条通便法切成小手指粗的条状,插入肛门。

甘油栓通便法甘油栓是甘油胶制成,用手持栓剂缓慢插入肛门。

开塞露通便法开塞露是用50%甘油或少量山梨醇制成,将开塞露的塑料管顶端剪去,缓慢插入肛门,将药挤入,尽量使药保留15分钟。

咸萝卜条通便法用食用咸萝卜切成长2厘米、断面1厘米的小条,涂点润滑油轻轻插入肛门(咸萝卜条为高渗盐液,可吸收组织中水分而稀释粪便,同时刺激肠管蠕动而排便),一般保留5-10分钟即可自行排便。

老年人理财 晚年生活也时尚


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纷纷组建自己的小家,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出现了。这段时期,因子女已经成家,教育费、生活费支出减少,老年人的资金累积到一定数目,家庭理财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退休老人来说,投资理财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时尚。但退休老人进入晚年的年龄状况和相对有限的工资收入,决定了他们是一个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对保守稳健的投资群体。如何既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又能保证生活的充实和思想的愉悦?本期,记者就中老年人如何理财作了采访调查。

现状

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老年人在理财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理财就是省钱、存钱或者盲目赚大钱。日前,记者就老年人理财问题在万州老年大学对30位学员进行了调查。

需要理财吗?需要的占60%;不需要的占40%。

目前主要采用什么财务管理方式?53%全部储蓄;37%一部分储蓄,一部分购买保险;10%投资(国债/股票/房产)。

对目前所采用的理财方式是否满意?40%较为满意;46.7%一般,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理财方式;13.3%不满意,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想实现的理财目标是什么?26.7%想资产增值,今后生病时不为儿女添负担;46.7%要各项投资收益多,能多为儿女积聚财富;26.6%想和老伴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采访中发现,退休老人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养老、治病、护理等。中国银行万州分行的理财专家李先生指出,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多数老年人手中会有一笔积蓄,并且有一定的养老保险金保障;另外,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有技术的老年人,退休后还有一些额外劳动收入。所以,步入老年更是进入了人生理财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

调查一:退休以后开始理财

63岁的赵宗淑(化名)女士,是一名退休的中学教师。去年5月,操持完小儿子的婚礼之后,一下子感觉到了“空巢”的寂寞。恰巧那时中国股市经历了几年的熊市后发生了明显转折,她有时到女儿家去看外孙,常听到女婿大谈股票、基金,女儿也参与炒股,而且已经见到投资收益。股票、基金真那么好赚钱?她动心了,于是开始谋划自己的理财生活。

当月,她就去开设了账户,倾向于炒股票。不过赵老师并不着急,在入市前,先认真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时又请女儿女婿当参谋。刚开始,由于是外行,加之心态不稳,频繁操作,资产收益是负的。在银行工作的女婿认为她的投资风险过大,一旦行情不好,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于是特地制定了相对保守的投资计划,按3:3:3:1的比例配置资金,即3成买基金、3成买股票、3成买保险债券、1成存银行。

此后,赵老师基本上按女婿的建议进行操作。一个月后,她的资金账户有了12%的收益。到了今年3月中旬,她的投资收益更是高达86%。“几只股票和基金的表现都不错,我打算长期持有。”赵老师高兴地说。

张先生原是一家工厂的退休职工,现在却是证券交易所大户室最有名的技术派投资者,不少人都找他做参谋。

张先生是1995年入市的老股民,证券交易所大户室开设时,他是第3名入场者。他退休后便专心于研究股市,对国家经济政策、大政方针的分析颇有见地,市场感觉很敏锐,经过股市十几年的磨练,已成为老练的投资者。

养老投资莫入五大误区

养老,这是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养老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计划养老还太早

说到养老,许多人都认为那是60岁以上的人的问题,与己无关。其实,养老计划应在青年时就开始。有些年轻人收入不菲,但每月钱还不够用;而有些有理财意识的人就买基金、买保险、炒股票、买房子等等,为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二:省吃俭用留子孙

中老年人都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那时样样凭票证,计划供应,因此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但现在中老年人的工资、退休金也不少,市场上商品又丰富,理当好好享受生活。长辈们吃得好,玩得好,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子女们才能安心工作,这比留钱给子女还有意义。

误区三:投资理财太保守

许多中老年人平时生活需要用钱时,就从工资卡、退休金卡中支取,对卡内资金也不闻不问,最多把余钱从活期转定期。但现在储蓄利率是负利率,余钱存银行不但不能保值增值,还在贬值。中年人应在对投资市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适当投资一些国债、基金、股票,尤其是保障型的保险,如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住院补贴险。

误区四:社会养老不合算

一些独居或生病的老人,除了居家养老外,也可选择社会养老,虽然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但老年人起居有人照顾,平时有伴聊天、娱乐,也减少了子女的后顾之忧。有些老年人或子女觉得社会养老不合算或没面子,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分这是大势所趋。

误区五:精神养老不重视

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可谓衣食无忧,但现在子女成家后,大都与老年人分开居住。一对老夫妻单独居住或老人一个人独居越来越普遍。老年人最缺的还是精神养老,建议子女买房时最好离父母居住地近点,这样既能常回家看看,也方便老年人经常到子女家走走。

老人晚年生活的四个误区


时下有不少老年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让自己陷入了晚年生活的误区。

误区之一:懒惰散漫的生活

有的老人觉得自己辛苦劳累了大半辈子,现在完全可以歇口气了,可以自由散漫地过日子了,于是,失去了生活目标,生活起居也变得没有规律。有的老人过分放纵自己,嗜烟贪酒,娱乐无度,饮食无常,这样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之二:过分依赖子女

有的老人认为,人老了,离天远了,离地近了,常常轻视生存价值,失落悲观。晚年生活过度依赖子女,与外界隔离,专为儿孙做家务。有的老人把财产全部交给子女支配,自己一切处于被动之中。这样的生活会给老人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逆差”,使之无所适从。有的老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而产生焦虑情绪,多愁善感,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失去生活乐趣和生存意义。

误区之三:过度发挥余热

一些老人不顾年老,只想赚钱,结果因操劳过度而损害健康。老年人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老有所为,合理地为社会和家庭创造财富本无可非议,但应量力而行。有的老年人也像青年人一样加班加点、拼命赚钱,这实质上是在用健康来换取金钱。

误区之四:再婚问题上的自我封闭

有的老人丧偶后在再婚问题上自我封闭,长期与外界隔离,这样会带来诸多身心疾病,对延年益寿十分有害。老年人丧偶后,应该面对现实,大胆地追求人生幸福,营造晚年幸福生活的港湾,才是健康长寿的正确途径。

让老人晚年生活更健康的 四字真经


导读:老年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也在慢慢的下降,所以最好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健康的身体必不可少。让老人晚年生活更健康的 “四字真经”。

老年人讲究养生保健,在晚年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四字经”,教给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四忌”、“四度”、“四宜”、“四慎”。

日常四“忌”

忌久坐:“久坐者伤肉”。人到老年,由于肢体行动不便,喜欢久坐。坐虽是恢复疲劳的一种必要休息方式之一,但久坐容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因此,老年人应多走路、勤活动,“安步当车”才是健康之道。

忌久立:“久立者伤骨”。据有关资料表明:7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患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如果长时间站着不动,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会减弱,骨骼脆性变大,一旦受到外力的冲击就可能发生骨折。另外,久站还会使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使气滞血凝,招致疾病。

忌久视:“久视者伤血”。人到老年,长时间地阅读、写字、看电视,不光眼内肌、眼外肌要付出精力,消耗能量,导致视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久视还会伤血耗气,产生多种病症。

忌久卧:“久卧者伤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次数对老人有利无弊。然而,一味贪睡或卧床不起则会使身体虚弱。因而老人们要顺应“春夏早睡早起,秋季晚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的规律,以保持身心健康。

饮食四“度”

速度:人到更年期以后,人体内分泌等功能趋于缓慢,胃肠的消化功能亦会相对降低。故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扩大食物和肠壁接触面积,以使有限的消化液充分发挥作用。

饱度:“要想身体好,顿顿七分饱”。老年人的消化能力下降,若吃得过饱,食物不能被全部消化,经细菌发酵后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使人感到腹部不适。

温度:进食过冷或过烫的食物,都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经常进食过烫的食物,也易增加老年人患食道癌的危险性。而且,适宜的温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使食物色、香、味保持天然口味,刺激人体食欲中枢神经,从而使老年人食欲旺盛。

硬度:老人的食物宜温热熟软,切忌黏硬生冷。老年人唾液淀粉酶、胃酸、胃淀粉酶、胰脂肪酶和淀粉酶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较差,粗糙坚硬的食物不易消化。

怎样对待晚年生活而产生的厌世心理?


每个人在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后,都要跨入人生的暮年。劳累了一生,谁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充分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于各种压力,却厌恶人世,视余生为畏途,心理处于极度压抑、消沉甚至绝望的状态。

老人产生厌世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类:

其一,外在原因:其中包括最为普遍的受子女或其他亲属的抛弃虐待,使生活失去依托,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极度的压抑、空虚、孤独、失望和悲观;此外,家庭纠纷,经济拮据,老年丧偶,夫妻离异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无趣无望,产生严重的丧失感和绝望感。

其二,内在原因:最多的情况是体弱多病,病魔缠身,久治无效,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还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执,不善社交,觉得生活孤单寂寞,苦涩乏味,产生厌倦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不贪恋人生?老人厌世现象在我们社会中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切和重视。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厌世心理,既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同时也更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社会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康乐、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使每一个老人都沐浴在和煦温暖社会大家庭的阳光之中。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和亲属要孝敬和尊重、体谅老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还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任何虐待、歧视甚至抛弃老人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作为小辈和晚辈,最可贵的莫过于对老人的体谅、关怀和扶助了。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和家属都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他们怎么会厌世轻生呢?

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讲,人老了,在性格、脾气和习惯等方面会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总的倾向是变得多疑偏执,爱发牢骚,怨天尤人,过敏任性,抑郁胆怯,适应性和坚韧性明显减弱,而依赖性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使得一些老年人与子女家人在心理上拉大了距离,使老人感到自己已是不受欢迎的人,从而产生了悲观厌世心理。因此,老年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生活洪流之中,努力克服各种心理衰老现象,要热爱生活,积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多与青年人交朋友,使自己从孤独、苦闷和郁郁寡欢中解脱出来。

怎样对待晚年生活而产生的厌世心理


每个人在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后,都要跨入人生的暮年。劳累了一生,谁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充分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于各种压力,却厌恶人世,视余生为畏途,心理处于极度压抑、消沉甚至绝望的状态。

老人产生厌世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类:

其一,外在原因:其中包括最为普遍的受子女或其他亲属的抛弃虐待,使生活失去依托,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极度的压抑、空虚、孤独、失望和悲观;此外,家庭纠纷,经济拮据,老年丧偶,夫妻离异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无趣无望,产生严重的丧失感和绝望感。

其二,内在原因:最多的情况是体弱多病,病魔缠身,久治无效,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还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执,不善社交,觉得生活孤单寂寞,苦涩乏味,产生厌倦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不贪恋人生?老人厌世现象在我们社会中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切和重视。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厌世心理,既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同时也更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社会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康乐、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使每一个老人都沐浴在和煦温暖社会大家庭的阳光之中。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和亲属要孝敬和尊重、体谅老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还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任何虐待、歧视甚至抛弃老人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作为小辈和晚辈,最可贵的莫过于对老人的体谅、关怀和扶助了。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和家属都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他们怎么会厌世轻生呢?

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讲,人老了,在性格、脾气和习惯等方面会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总的倾向是变得多疑偏执,爱发牢骚,怨天尤人,过敏任性,抑郁胆怯,适应性和坚韧性明显减弱,而依赖性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使得一些老年人与子女家人在心理上拉大了距离,使老人感到自己已是不受欢迎的人,从而产生了悲观厌世心理。因此,老年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生活洪流之中,努力克服各种心理衰老现象,要热爱生活,积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多与青年人交朋友,使自己从孤独、苦闷和郁郁寡欢中解脱出来。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晚年生活要健康 8道防线不能松》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健康养生活动”专题。

晚年生活要健康 8道防线不能松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