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养生常用药材 > 导航 > 老年患者养生

老年患者养生

2019-10-06

老年患者用药须减量

养生常用药材。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不同人群的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编辑了“老年患者用药须减量”,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大家都知道小儿用药要按年龄或体重计算剂量,而老年人用药需减量往往容易被忽视,至于为什么要减量、减多少就更不清楚了,致使药源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药物在老年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青壮年不同。

■药物的吸收

大部分药品的吸收依赖于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被动扩散。虽然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弱,但是大部分药物在胃肠道中主要依靠浓度差被动转运,对药物吸收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老年患者吸收到体内的药量基本上不会减少。

■药物的分布

药物在血浆中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另一部分未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称为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无法通过毛细血管生物膜,不能进入组织细胞内,也就不能发挥药理作用。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通过生物膜,进入细胞内产生药理作用。老年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血管灌注量减少,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直接影响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使游离型药物增加,药物作用增强。例如在成年人血浆中,镇静安眠药地西泮(安定)中无药理作用的结合型药物占药物总量的99%,有药理作用的游离型药物只占1%。而老年患者血浆中地西泮的结合型药物降低1%,游离型药物的数量就会由总量的1%增至2%,相应增加了一倍,药理作用也就成倍增加。

■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后,有利于药物的分解、解毒、排泄。通常老年人的肝脏比年轻人减轻约15%,肝药酶合成的数量减少,酶的活性减低,代谢、分解及解毒药物的能力都会明显降低,使药物转化的速度减慢,药理作用延长。例如药品阿司匹林吸收后被肝脏中的酯酶水解成水杨酸,以水杨酸盐的形式分布到全身组织中。由于老年患者肝脏的代谢能力降低,使阿司匹林代谢受阻,在体内蓄积,所以应适当减量。

■药物的排泄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老年人的肾脏组织随年龄增长而纤维化或部分萎缩,其功能约为年轻人的一半;部分老年人因某些慢性疾病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肾血流量减少,这些都影响药物的排泄。当老年人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时,药物排泄减慢,易在体内积蓄,不仅使血药浓度增加,还可能导致中毒。特别是使用强心药、心血管药、镇静药等药物时更要慎重。

■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多少合适

1.一般情况下,60-80岁的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应按成年人(18岁-60岁)剂量的3/4-4/5。

2.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应按成年人剂量的1/2。

3.部分特殊药品对于老年患者极为敏感,例如治疗心衰的强心苷类药品,一般老年患者只能用成年人的1/4-1/2。

4.某些例外情况,例如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时用药剂量一般不必调整。

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用药剂量都应适当减少。然而在使用抗生素时情况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致病微生物不受人体衰老的影响,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就无法杀灭致病菌,所以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一般不必调整,应和成年人相同。

总之,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变化影响着药物的体内过程,一方面老年机体对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可使血药浓度过高或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另一方面老年机体对许多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亦加强药物的效应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都是确定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剂量的重要依据。

ys630.COm精选阅读

准备做父亲 用药须当心


研究资料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睾丸组织与流经睾丸的血液之间有一个防护层,医学上称为血睾屏障。

这一屏障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睾丸。但是很多药物却能通过血睾屏障,并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精卵健康结合。 一是干扰精子的形成。

如常见的一些免疫调节剂,像环磷酰胺、氮芥、长春新碱、顺铂等药物,其毒性作用强,可直接扰乱精子DNA的合成,包括使遗传物质成分改变、染色体异常和精子畸形。

还有吗啡、氯丙嗪、红霉素、利福平、解热止痛药、环丙沙星(人工抗菌素)、酮康唑(抗霉菌药)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雄激素的合成而影响精子受精能力,像男性不孕症、妇女习惯性流产(早期胚胎丢失),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男性精子受损的结果。

第二种方式是这些药物通过血睾屏障进入睾丸,它们可随睾丸产生的的精液通过性生活排入阴道,经阴道粘膜吸收后而进入血液循环,使低体重儿和畸形胎的发生率增高,而且也会增加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也能进入精液,如灭滴灵、氨苄青霉素、苯丙胺、二苯基海因等,但现在的研究还不十分清楚它们对精子、受精卵以及胎儿有何影响。

因此,在怀孕前的两到三个月和怀孕期,丈夫用药一定要小心,可能的话,最好停用一切药物。

补肾须当心 不可滥用药


想吃鹿茸达到壮阳的效果,结果鼻腔出血不止;想服益肾大补膏让身体强壮起来,却感到头痛心慌萎靡不振。

专家提醒,如果不是极度虚弱的人群,补肾应以平和为主,而且要因时、因人、因地而异,根据不同的季节、体质和气候选择不同的补肾方法。

滥用壮阳药反成“痿哥”

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自认为肾脏比较虚弱,也不到正规专科医院确诊,就自作主张地滥用一种号称“超级伟哥”的补肾壮阳药品,服用一个月左右,发现药品的效果适得其反,自己反而变成了十足的“痿哥”。还有些中年男子对性功能障碍认识存在误区,不肯到医院直面医生,自己去药房望文生义地购买药物。

药品监督机构曾经做过的抽样调查表明,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壮阳药都添加了激素成分,对心脑血管患者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

想补肾先看是哪里虚

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有车,上班又坐得多活动少,很容易出现全身脏器功能衰退,肾虚则是其中的一种。男科教授指出,对老年人来说,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是不可能通过药补而重返青春的;中年人出现肾虚症状则是一种未老先衰,属病理性肾虚,需要适当的进补。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把肾虚混为一谈,误认为只要服用一些药物即可有所改善。

补肾要根据肾阳虚和肾阴虚对症下药,如果用反了,比如肾阴虚的病人吃了补肾阳虚的药,就会出现症状加重,如周身发热、头晕脑涨、耳痛咽肿等。

不可轻信“灵丹妙药”

据医疗界人士介绍,近年来,医院在一些胃肠不适的就医人群中,发现了因长期服用保健类中成药特别是养颜药而导致了药物性肠炎的病人。这些养颜类中药大都含有大黄等主要配方,而大黄性味苦寒,久服损伤脾胃,还可引发黑肠病、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病症。

专家提醒市民,即便是中药也不能像食品一样长期服用。市民切不可轻信有什么灵丹妙药。

老年人用药原则


用药要有明确指征

用药前必须了解病人病史、用药情况、要仔细分析症状,明确用药指征,选择合理药物可用可不用时以不用为好有些临床症状,如失眠,抑郁等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得到改善。老年性便秘相当多见,若通过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加强腹肌锻炼就能改善症状。应尽量不用药。所以老年人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

尽量减少用药种类老年病人要应用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同时合用的药物

以不超过3-4种为宜。如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血管扩张药合用可造成老年人低血压,故应尽量减少合用,尤其大剂量静脉推注的药物更应注意。

避免不适合老年人应用的药物

如巴比妥类、镇痛美均可引起精神错乱,氟噻酮可引起尿失禁,利血平可引起抑郁产生自杀意念等,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滋补”药严重感染应用抗生素前最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不要频繁更换抗生素,以免造成二重感染,用滋补药要遵循“缺啥补啥、不需不补”的原则,既要辨证施补。又要合理配伍。由于抗衰老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对这类“滋补”药要做正确分析,老年人不可滥用

临床应用药物应尽量达到成本效果统一,应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对有较好疗效的药物不一定要用“洋药”或药价昂贵的药物,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少用贵重药。

老年人用药需照医嘱正确用药


人到老年,由于身体衰老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生病服药,本无可非议,但部分老年人由于听惯了“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在用药时心存疑虑,由此造成不吃药担心无法治病,吃了药又担心身体受损的“前怕狼后怕虎”现象。

老年病患者很多都需要终身用药,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至于服药安全和药品的有效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医生的调节达到既治疗疾病,同时又无损身体的目的,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如:长期服用寿比山片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引起低血钾,临床表现精神不振,浑身乏力等。因此,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钾或换用其它降压药物。

对于初次服用此药,最好在服用半个月左右检查一下血钾情况;再如: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心脏病患者,可能引起胃部不适、过敏等症状,出现以上情况,可采取改变服药时间,餐后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胃粘膜保护剂,有些心脏病患者在服用阿斯匹林后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这时要立即停止服药,迅速到医院请医生更换其它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波立维等。严格地讲,每一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但其发生率相当低,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差异,对同一种疾病的患者开出不同的处方,以确保其自身安全。

有病害怕服药不可取,小病乱服药更不可取。有些身体一向不太好的老年人,由于长期服药,自认为也是半个医生,每当感觉到不舒服时,不是主动到医院看病,而是凭感觉服药。

比如,头一痛就以为是感冒,夜里睡不好就以为是神经衰弱等等。并由此决定自己应该服什么药。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弄不好非但旧病治不了,还会增加新疾病。医院每年收治的老年患者中,因自做主张导致服错药物的不在少数。夏主任建议广大老年患者,感觉到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切不可由于怕麻烦造成意外的伤害。

由于老年人用药比较常见,许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夏主任提醒广大老年人注意:家庭小药箱内准备药品,非处方药一定到正规药店去购买,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处方药务必在医院就诊后按医生的要求进行购买和服用。

当你患有某种疾病,尤其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千万不要随便用药,更不能仅凭药品说明书用药。再者,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新的疾病,不要自做主张地叠加药品,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就医同时向医生说明正在服用何种药品,以便其根据情况确定应该叠加什么药品,对两种或多种疾病一起进行治疗。另外,老年患者还应具备一定的药物知识,并根据医生的介绍了解所服药品有何副作用,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老年患者只要严格按照医嘱正确用药,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营养补给,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

老年人高血压用药


1、老年人高血压常用药

1.1、利尿剂: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氨苯喋啶等。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心力衰竭、哮喘或肺心病的高血压病人以及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病人。

1.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多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心得安)、钠多尔等。

1.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巯甲丙普酸)、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垛普利等。

1.4、钙拮抗剂(CCB):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钙拮抗剂适用于治疗伴有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

1.5、α1―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包括哌唑嗪、脉宁平、特拉唑嗪等。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前列腺肥大或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高血压病人应慎用α1―受体阻滞剂。

2、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多数都是服用降压药来进行降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有些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的现象,还有一些肾病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在出现高血压的时候,自己不要盲目乱用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多数高血压必须要终身服用药物,所以最好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中成药。

3、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出现肥胖的人都会出现高血压现象,因为全身的脂肪增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对心脏和心血管来说,会引起很大的负担,非常容易导致出现高血压。高血压跟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有一些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出现高血压的机率会非常高。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比如血管病,肾脏,脑病,内分泌疾病等等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老年人高血压用药误区

1、任性用药

老年人对高血压症状认识不深,经常出现凭自我感觉服药的现象。比如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间断服药;或者不测血压直接盲目服药的。殊不知,这些服药方式都是任性的也是错误的。

2、心急降压

有的老年人血压升高了,心急着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使血压骤降。有时候降压过快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

3、服药时间不对

血压在上午的时候达到最高,应在早上服用降压药,但是有些老年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容易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并发缺血性脑中风。

4、不信处方擅自用药

服药几天后血压并没那么快降下来,患者就觉得医生开的药没用。于是偏信广告或者采用熟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来服药,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

1、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

老年人,用药重在少而精


据估计,40-59岁的用药患者中,有6-8%的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60-79岁患者可达17%,其中79岁以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为青年人的7倍。所以老年人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指组织结构、形态、功能均有异常改变的疾病)外,一般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还应“少而精”。

1.减少用药剂量 一般来说,老年人用药应从小计量开始,然后逐渐达到个体的最适剂量。一般用量主张为成人的1/2或3/4。医生对此忽视时,自己也要“多个心眼”,决不可擅自超量服药。再说,吃药治病,尤其是慢性病,不可能“药到病除”,用药要有个过程,如果随意超量服用,中毒事件就难免发生。

2.减少用药种类 联合用药时,各药间常有相互作用,如果用药不合理,不但不能治病,有时还会致新病。据统计,同时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以下;同时用6-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同时服用11-15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高达54%。所以,单独用药能生效时勿联合用,如必须联用,以不超过3-4种为宜。

3.不擅自用OTC 非处方药(OTC)并非无副作用,只不过副作用较小罢了。因此不要单凭主观经验或症状自行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感冒药为例,如成分中有扑尔敏,前列腺肥大患者就不适宜应用。

4.不滥用“三大素” 即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三大素”绝非万能药,也非太平药。如滥用抗生素不但会引起耐药,而且会引起身体很多器官的损害,抗生素成了“抗身素”。如滥用维生素,反而会出现机能紊乱,维生素变成了“危身素”。滥用激素可引起病情反复。可见“三大素”用多了用乱了。都对身体有一定损害。

5.尽量少用补药 老年人为了健康长寿,长期服用滋补药者甚多,用中药滋补者尤为突出。虽人参能大补元气,但人参会加重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甚至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有待老年人不遵医嘱乱服蜂王浆,而蜂王浆中含有10多种激素,影响老年人的正常代谢机能,因此,服用也要慎重。

6.应慎用一些药物 催眠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泻药、利尿药、口服抗凝血药、氨茶碱、阿托品及山莨菪碱(654-2)、胃服安等,老年人应慎用。用药前务必将药品说明书看个明白,因为小小说明书就是用药指南针。特别要注意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停药。

老年人如何用药 需注意用药的时间


1人老了之后身体素质就会有所下降,当然就会有很多疾病自然而然的找到老人,特别是有疾病的时候老人更是要好好的进行治疗,但治疗的时候多半会选择药物的方法来处理,那么老年人如何用药呢?老人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如何用药?需要注意用药的时间

1、哮喘用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

2、减压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分别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7点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

3、降胆固醇药

宜在睡前服用。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发生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降糖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上午8点用药,作用强而持久。糖尿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

5、激素类药

早上7点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6、助消化药

前者促进消化液分泌、后者使之充分与食物混合宜在饭前或饭后5分钟服用。

7、强心药

心脏病患者对西地兰、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要高40倍,故宜在凌晨服用。

8、维生素类药

用维生素K止血时,应及时给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

9、滋补药

人参、蜂王浆、蜂乳等, 宜在晨起空腹或夜晚临睡前服用。

10、催眠、腹泻、驱虫、避孕药

一般在夜晚临睡前30分钟服用 (作用快的泻药在早餐空腹时服用)。

老人用药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2、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3、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4、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

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

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老年人健康须正确养生


多数老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所以都很注重,那么老人养生有哪些禁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导致疾病。

二忌:坐的时间过长

坐可以缓解疲劳,使人舒适,但时间做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三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看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两小时之内,不宜连续看报,看电影电视。

四忌:躺的时间过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发软。

五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老年人哮喘用药要注意


老年人常患心血管病,因服用某些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而诱发哮喘问题,不容忽视。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但由于具有强烈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因而易诱发哮喘小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阻滞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或痉挛而导致发生哮喘或加重原有的呼吸困难,并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引起哮喘。对已有哮喘的老年患者,可使哮喘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倍他乐克)与氨酸心安,虽主要只阻滞一种B受体,但支气管B受体中亦有部分此种B受体,故哮喘患者亦应慎用。以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制成的气雾剂,具有平喘作用快而强的特点,但少数病人过量吸入后,可出现哮喘加重,或者在常用剂量下使症状加剧,称为“矛盾性支气管治疗反应”。长期应用β受体兴奋剂,可使哮喘患者及正常人白细胞上β受体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导致支气管痉挛。β受体兴奋剂本身并无抗炎作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一般都有气道炎症,老年哮端患者尤常并发耐药菌感染。若对β受体兴奋剂过分依赖或过量使用,可因掩盖了潜在的气道炎症,反而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导致严重哮喘,在治疗时应予注意。

目前研究认为,哮喘患者亦有气道平滑肌某种受体功能异常,甲氰咪胍可阻滞此类受体的生理功能,诱发或加重哮喘。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因其抗过敏作用而起平喘作用,但亦有加重哮喘症状的可能。患者可因支气管粘膜已存在高敏状态,大量激素快速进入体内,而引起某些激素分泌过多、过度兴奋支气管B受体而诱发支气管痉挛;亦可能与高浓度激素到达支气管,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关。因此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大剂量快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用以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搏通)、依那普利等,偶可引起哮喘,一旦发生,症状即相当严重。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哮喘症状在使用ACEI的两周内出现,常伴随其他不良反应,如剧咳、鼻炎、血管性水肿等,需及时停药。

针对老年人哮喘的特殊性,其治疗必须区别于儿童及青少年,更应强调其个体差异,细察诱因,合理用药。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呼吸常较浅速,吸入性用药效果常不理想,长期使用B受体激动剂,可抑制B受体的反应性,致使效果不佳。激素并非理想的抗炎药,老年人应用尤需考虑其副作用。作为以茶碱为代表的黄嘌呤衍化物。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患者用药须减量》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常用药材”专题。

老年患者用药须减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