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本草养生 > 导航 > 用药养生

用药养生

2019-10-12

“用药如用兵”医须妙用本草

【www.ys630.com - 本草养生】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用药如用兵”医须妙用本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赖于中医治病的疗效,提高治疗疗效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所运用治病的中药都有一定严格的配伍。既不是几味药物偶然罗列,也不是无重点,无原则的见症施药,而是根据中医辨证,确定治疗大法之后,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有效治疗为目的。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本草学说,他们以独特的智慧,反复揣摩而感悟出治疗疾病的规律,发现中医学玄机所在,并著书立说传于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祖国医学立足于不败之地。药物本能补偏救弊,促使机体阴阳之平衡,须知药物虽能治病,亦能产生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尤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尤其是辨证不确,施药不当,对人不但无益,反而殆害无穷,故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病由世间之物所生,必然就有世间之物可治。所以医者须知药物之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之别,作为施药之根本。掌握药物升降浮沉之规律,如代赭石不知其重,海浮石不知其轻,医之过也。除此当知药物采集的时间,炮制的方法及制成药物剂型的不同,其疗效有别。药物配伍组方之巧妙,在于所选药物能针对疾病的本质,敌中要害为准绳。除知配伍七情外,当十分清楚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治病不可孟浪从事。临床根据病情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也是十分重要的。药物用量对疗效有着很大关系,必须严格掌握,药量不及则药不中病,量过大反伤人正气,药量当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具体病情而制宜。病有在上、中、下、四肢、骨髓之不同,服药因此而有空服、饱服及晨夕之别。因饥饱晨夕之殊,有气血阴阳盛衰之异,伺其机而服药,得其宜而效捷。


古今以来,凡是大医治病不仅精于辨证,且对本草学说无不精通,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立法严密,配伍精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世医家都十分推崇,如桂枝汤原本治疗太阳中风症,若倍用白芍加饴糖则为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之虚劳病。重用桂枝则变为治疗奔豚之气以助阳祛寒。妙在药物剂量之变化。至于桂枝汤服法,更有讲究。方后云上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便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其中妙在于服药时间及方法的选择,运用某些性猛攻破之剂或有毒药物时,其效害仅毫厘之差,不识其效望而生畏,不明其害则祸不旋踵,当慎之,举世闻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勇取蔓陀罗之猛毒,药王孙思邈巧用水蛭之猛,医圣张仲景善用附子、乌头、巴豆之俊,以其启病于须臾。如用桂枝茯苓丸以行瘀化癥,本方服法规定严格,每日服兔屎大一丸,不知加至三丸,可见本方用量极轻。用大乌头煎以驱寒止痛时,方后注明:不至稍增;不可一日再服目的在于用药从小剂量开始,以防逐邪伤正或毒性累积性中毒。仲景配方特点:病有万变,药亦万变加减灵活。如治疗痞症,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列举了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并非一概而论,其妙在于辨证施药。又如麦门冬汤主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于大队滋阴药中加化痰之半夏一味,使之津生痰除,阴生火敛。唐容川谓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症,添一症则添一药,易一症则易一药。是对仲景的高度概括,被后世医家称之为医圣。脾胃学家李东元垣甘温除大热的补中益气汤本为升阳益气,妙用陈皮,使静者之气微动便升。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了以前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发展了血瘀致病的理论,一首血府逐瘀汤适应症广泛,疗效令人叹为药止。近代医家蒲辅周在立法用药上,贯彻了汗而毋伤,下而毋损,凉而毋燥,补而毋滞、消而毋伐的精神。其旨在于治疗用药量的准确掌握,应当中病即止,体现了度和量的概念。可见前贤用药配伍精妙、法度严密,实为医之楷模。



相反,一些庸医则不知医之责任重大,更不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孤陋寡闻,道听途说。诊病按寸不及尺,对本草学说一知半解,处方用药杂乱无章,自以为药量大作用强,名贵之药治大病,肆用参茸,滥施滋补,误人多矣。清代名医徐灵贻对此恶习深恶痛绝,指出夫人参用之得当,能补益元气,拯救危险。然不可谓天下之死人皆能生之也。其为气盛力厚,不论风、寒、暑、湿、痰火郁结皆能补塞乃不审其有邪无邪,是虚是实人参者,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所以医生用药关系重大,必须认准证候,掌握分寸,即所谓行方智园、胆大心细正如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下咽,阴盛则亡。所以陶弘景说至于汤药一物有缪,便性命及之,医者必须慎之,切忌主观妄为,应当药症相宜,施治得当,翼可取效桴鼓,解人之难也。

yS630.Com相关推荐

用药如用兵 揭秘中医治病的8个秘诀


一、汗法切忌关门打狗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以促进排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主要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汗法具有发散透邪、解毒作用,可用于风疹、湿疹、癣类等一些皮肤疾患。汗法还具有祛风散湿和宣肺利水等作用,可用于风湿在表和水肿实证兼有表证者。

汗法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像治疗病毒性感冒等都要用到汗法。病邪在皮表的要发汗,所以治疗外感病和皮疹、过敏、花粉症等都可以用发汗法,还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也可以用发汗的方法。

用排汗治疗外感发烧,驱邪外出是最关键的,如果外邪没有深入人体,哪怕只有一点表证,也不能用一派寒凉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冰缚邪气。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引邪深入,使病情加重。

二、 吐法适用于急症

吐法是通过宣壅开郁和涌吐的作用,以祛除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肠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的一种治疗方法。

吐法在古代很常用,现在基本不用了。比较高的部位,比如咽喉、胃、胸膈等病症可以采用吐法治疗,像食物中毒及积食不消化等。

三、下法见效快

下法是通过泻下通便,使积聚体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为里实证而设立,因为病邪有积滞、水饮、瘀血的不同,病性有寒、热,人体有强、弱,病势有急、缓等差别,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痰、逐水、逐瘀以及攻补兼施的区别。

下法是现在很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通便。中医有一句古话叫实证易泻,虚证难补,实证用下法效果明显,大便不通用泻药马上就能见效;上火了,用清火药,很快火就会下去。但如果一个人一旦身体虚,想补起来,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见效的。

四、和法就是找一个平衡点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以疏解邪气、调整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特点是作用缓和、照顾全面,适应的症情比较复杂。和法通过缓和的手段以解除外邪,通过调盈济虚、平亢扶卑以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

五、温法可治疗阳虚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回阳、通脉等,以消除脏腑经络寒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里寒证的发病不外乎素体阳虚,寒从中生,或寒邪直中于里,病变部位有脏腑经络之别。温法主要有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三类。寒病的发生与阳气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本法常与补法中的温补阳气法结合使用。

六、清法可治疗热证

清法是通过清泻气分、透营转气、凉血散血、泻火解毒等,以清除体内温热火毒之邪,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方法。

清法有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祛暑、清虚热等多种。

七、消法可治疗积食不化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消除体内因气、血、痰、水、虫、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痞结癥块的一种治疗方法。

消法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消食,小孩吃多了不消化,吃完就睡觉,积食不化,就得用消法。消食的食物有山楂、炒莱菔子、鸡内金等。第二是指消痞散结,比如长疙瘩、肠胀气等,可以用中药把它散开。

八、补法可治疗虚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滋养人体气血阴阳,或加强脏腑功能,主治因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虚弱所引起的虚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医史


古代医学不断发展,从萌芽时期经历成熟时期,现代人总结古代医学经验,并不断形成医史,供后人学习。其我们对丛书,大方脉,带下医这些专业术语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医史的相关知识。

丛书

是把各种单独着作汇集在一起刻印的一类书籍。医书中最早汇刻丛书的是元.杜思敬的《济生拔萃》(公元1315年),包括金元医家的着作十九种。凡一家或把师徒等所着医书合刻,称为一家丛书,如《张氏医通》(公元1695年),包括清.张璐、张登、张倬等三人的着作。至于宋.董汲的董汲医学论着三种,包括《脚气治法总要》,《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旅舍备要方》等(公元1093年),则系个人的医学丛书。明、清以后,丛书逐渐增多,其中保存了历代的许多珍贵医书。

大方脉

我国古代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成年人的疾病的,相当于现在的内科。

大夫

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

大医

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

带下医

最早见《史记.扁鹊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

东医

韩国、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医学与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互相交流,公元十七世纪初,韩国出版的医学巨着名为《东医宝鉴》,韩国设有专门研究机构:东医研究所。越南设立东医研究院,并出版有《东医杂志》。

法医

《礼记.月令》中有瞻伤,视折.审断等,是古代法庭检验伤死案件的简单记载。五代时的《疑狱集》(公元951年),和凝父子所着,系现存最早的法医着作。宋代有《内恕录(着者佚名),《折狱龟鉴》(郑克着于公元1200年),《棠阴比事》(万荣着于公元1213年)等着作。南宋时采用《检验格目》和《检验正背人形图》,丰富了法医学的内容。后来宋慈采取《疑狱集》,《内恕录》等书的精萃,结合当时在法医学上的新经验,编成《洗冤录》(公元1247年),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检查,鉴定某些机械死伤原因,当时的各种毒物及急救解毒的方法等,此书为古代法医名着,对国外亦有较大影响。

方书

指专门记载或论述方剂的着作,如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公元1694年),清.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公元1846年)等。指一般有处方的医书,如刘恕《通鉴外纪》:「遂作方书,以疗民疾。」就是指一般医书,因医书中多载有方剂。又如《千金要方》(公元652年)、《千金翼方》(公元682年),虽以方为书名,实际上包括基础医学及临床分科。

风科

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设风科仅次于大方脉,有学生八十人。风科的范围包括各种因风邪所致的疾病。

妇人

在医学术语中,妇人是指古代治疗妇女病的专科,又称女科。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

汉医

日本人对中医的称谓。或称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的着作比较丰富。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等。还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汉方医药》等。

和缓

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汇讲

指汇集个人单篇着作加以刻即的书籍。如清.唐大烈的《吴医汇讲》,搜集当时医生的单篇着作,随得随印,共十一卷,这实际上是我国早的医学杂志。

疾医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代(公元1115年-1368年)医学上的四大学派。中国医学发展到金、元时代,医学研究之风兴起。其代表有刘完素(守真)生于公元1110-1200年,他主张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张从正(子和)生于公元1156-1228年,他认为治病应着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治病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东垣)生于公元1180-1251年,他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善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土派;朱震亨(丹溪)生于公元1281-1358年,他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治病多用滋阴降火的办法,世称养阴派。他们的学术主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清《四库全书总目卷103.医家类方:「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金镞

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指专门治疗刀、枪、箭伤等战伤的一门科学。

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着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医家有宗于此而在学术观点上自成一派者为经方派。

郎中

古代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见宋.洪迈《夷坚志》)。这种称号在南方某些地方沿用至近代。

类书

指分门别类编辑的书籍。医学类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其中清.陈梦雷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代表作。

炼丹术

是古代炼制丹药的一种技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我国自周秦以来就创始和应用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这种制药方法,为世界各国之最早者。公元九、十世纪我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入欧洲。炼丹法所制成的药物有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者至今还很有价值,内服则由于其毒性较大而逐渐被淘汰。所谓神丹妙药,以求长生不死,则是荒谬的。

良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精良的医学家的称谓。

铃医(走方医)

在以往,有很多周游于广大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看一些借医行骗的人。

名、字、甫

名指正名,如张机的机,即是正名,仲景是字。后世的甫字,实际上也是字,如周学海.澄之甫即周学海字澄之的意思。

岐黄

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台称。古代相传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内经》等多系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的。因此,历代以来,医家多推岐,黄,为医之鼻祖。

清代九科

清代太医院内医学分科很不一致,有分为五科的,也有分为十一科的。清代九科是指十八世纪时分医学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等而言。

全书

指个人着作丛书。如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包括张介宾的多种医书。指汇刻的丛书,如清.崇文斋刻的《仲景全书》(公元1894年刻),包括明.张卿子的《集注伤寒论》,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宋云公《伤寒类证》,清.曹东斋《运气掌诀录》,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指分门论述的医书,如明.龚廷贤《济世全书》(公元1620年)。指专题研究的医书,如明.张鹤腾《伤暑全书》(公元1623年)、清.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公元1748年)。

人痘接种法

是取患者痘浆接种于人,使其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我国古代医学家发明这种方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到公元十六、七世纪,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在国内已成为专业。其方法有四种:即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和痘衣法。前三种都是接种于鼻孔,其痘苗叫做鼻苗,其方法叫做鼻苗法。痘衣法旱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时所穿的衣服。人痘接种法的创造被认为是免疫学的先驱。这种技术在公元十七世纪开始,先后流传于俄国、韩国、日本、阿拉伯和欧、非各国。公元1717年传入英国,公元1796年英国人发明牛痘接种法。

伤寒派

自从汉代张仲景着成《伤寒论》以来,后世医家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对该书加以批注、发挥者数以百计,对发扬仲景学说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之中虽有各种不同见解的争论,但在继承发扬仲景学说上则是一致的。迨至温病学说兴起,在伤寒、温病之间的学说争论更有发展对外感热病的诊治,尊张仲景伤寒之说者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

上工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对能称得上为上工的有一个具体的要求,即在疾病还未发作的时候,或虽已发作而尚未发展以前,能早作诊断和予以防治,而且要求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治愈率。

十三科

指我国古代医学分科。元代、明代的太医院都把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十三科分为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明太医院的十三科是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音促)、按摩、祝由等科。

时方派

凡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为时方。后世医生主张,可用古典医方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药物组成,临床治疗处方多用宋以后的时方,或按病症之实际情况自行处方用药,称为时方派。

食医

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医生。参见疾医条。

世医

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人们称这样的医生为世医。古代人多相信世医。

兽响

专治牲畜疾病的医生,见《周礼.天官》。现存的兽医书,有着者佚名的《安骥集》(公元906以前?唐.贾诚重校)、明.喻仁、喻杰的《元亨疗马集附牛经,驼经》等。

书目

是记载图书目录的书。我国医书的书目,如明.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公元1644年)、清.凌奂的《医学薪传》(公元1892年)等。又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公元1782年),清.曹禾的《医学读书志》(公元1892年)等,除记载书目外,还对每种书作简要的评介,并考证作者的生平,书的流传修订等,是为医书的书目提要。

四大家

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刘完素,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医学家为四大家。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医学家为四大家。后者又称金元四大家。一般所指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宋九科

宋代太医局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疮肿兼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故称宋九科。

太平惠民和剂局

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剂药物的部分称为修合药所或和剂局,把出售药物的部分称为卖药所或惠民局,或太平惠民局。

太医

一种医生职称。即太医院的医生,是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治病的。

太医令

古代太医署或太医院的行政长官。秦、汉时已有此官职。负责管理太医署、院的行政及业务。其下设太医丞,为太医令的助手。

太医署

唐代一种医疗保健机构。这个机构内分设医学各科,除作为医疗保健外,也有兼管医学教育的。宋代把这种机构改称太医局,明、清则改为太医院。

唐代四科

唐代太医署分医学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在医科中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口腔)、角法(拔火罐疗法)等四个部门。

温病派

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对传染病的防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倡和赞同这一学说的医家,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温病派。

巫医

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者),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职业者。巫的产生较早,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的我国商周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掌握技术知识的人物之中即为巫。巫能医治疾病,还能歌舞,代鬼神发言,只有官吏才能用巫法治病。甲骨文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说明当时医疗活动的情况。到战国时期,民间医生已比较普遍了,扁鹊(秦越人)首先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主张,但由于医药发展的限制,骗人的巫医还是长期的存在。

五禽戏

古代的一种医疗体育。华佗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观念下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进行锻炼,用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因为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故名。

下工

古代对医疗技术不高明的医生的称谓。由于医疗知识水准低,没有掌握防治疾病于未发作的技术,往往等到疾病已经十分明显的时候才能诊断治疗,而且治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小方脉(少小)

幼科的别称。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也有称小儿科为少小。

校正医书局

宋代于1057年设立的一个校对,整理和刊印医学书籍的机构。宋以前,我国医学书籍已很丰富,但由于活字版印刷术尚未发明和广泛应用,医书多靠手抄或刻版流传,出现不少错误。校正医书局曾对《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古代医书,进行校订印行,这对于医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撰、辑

在医书作者之下,有时加一学字,实际上即是编写,学意指学习,谦虚之词。撰,也是编写的意思。辑。是编辑,聚集,如《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清孙星衍等从《证类本草》中摘出成书(公元1799年),称为辑本。

疡医

是治疗肿疡、溃疡、金疮,折伤等外科疾病的医生。参见疾医条。

医案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医工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帅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

医话

是医生的笔记。它没有一定的体例,多记录个人临床治病的研究心得、读书的体会、治病的验案、传闻的经验和对医学问题的考证讨论等等。

医经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的基础医学着作。后世有称《素问》,《灵枢》,《难经》为医经者;有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为医经者;也有把以上统称为医经者。

医林

即医界。在古代或近代某些行文里,用医林以代表医生的行业。

医论

是一种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专着。相当于现代的医学论文集。

御医

一种医生职称。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

针灸铜人

用铜铸造并刻有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宋代我国医学已相当进步,在针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惟一对前人成就的系统整理,他不但总结出针灸专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而且主持铸造了铜人模型。这个铜人不但可作教学上的模型,还可作考试之用,其方法是铜人内装水,外涂蜡,让学生针某穴位,如取穴准确,则穴中的水流出,否则就不能针入。

中工

古代对具有中等医疗技术的医生的称谓。其技术不如上工精良,但此下工高明。在治疗疾病上要求有百分之七十的治愈率。

祝由

古代用祝说病由的迷信方法以治疗疾病者叫做祝由。祝说,就是装出一副能通鬼神之事的模样,祝祷鬼神消灾免难,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古代多设有祝由科或咒禁科等。

结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史也在不断进步,并不断形成为现如今的医学通史。现在我们对医史中的专业名词有了相对认识了吧!学习医学怎么能不了解医史呢,赶快来增长见识吧!

本草纲目补肾


本草纲目湿是由古人李时珍编写的一本中草药大全,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多达上千余种,这都是李时珍用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尝试总结出来的,可以说对后人的影响和贡献非常之大,里面包含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和治病的配方,当然也会有补肾的方法,下面来看看本草纲目补肾的秘方是什么?

本草纲目补肾壮阳秘方

秘方一

鲜韭菜60克、粳米60克。将韭栗洗净切砰,待粳米粥煮沸后,加入韭菜及食盐,共煮为稀粥,早晨空腹食用。具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暖胃等功效。

秘方二

鹿茸(5克)、山药(30克)、白酒(500毫升)三味,此酒性热,青壮年体健者及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服。

本草纲目补肾壮阳秘方

秘方三

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

秘方四

生地黄30克,酸枣30克,白米50克。前二味药水煎2次取汁,用药汁煮米成粥,食时可加糖少许,每日1剂。

秘方五

泽泻10—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20—30天。

本草纲目补肾壮阳秘方

秘方六

蜈蚣18克,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先将后三味研细末,然后将蜈蚣研细(不得去头足与烘烤),再将全部药末混合均匀分成40包。每次服半包至1包,早晚各服1次,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1疗程。

秘方七

须元参3克、枸杞子10-15肉苁蓉2-3片。将须元参切成片,将三种原材料开水闷泡2-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天只放一次原材料,反复冲泡至无色无味。具有补肝肾、阳痿早泄、暖腰膝、壮阳、固精、暖胃等功效。

胃病巧用“心药”医


当消化科医生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翟兴红笑着对记者说:“咱们都熟悉‘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这句词,作为消化科医生,我由衷地觉得‘吃嘛嘛香’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翟大夫说,消化疾病往往跟饮食和情绪有关。相对而言,饮食好调节,情绪却不太容易控制。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或者离异、下岗等原因,往往心情郁闷,甚至常常“气得吃不下饭”,中医却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强装微笑掩饰,但是胃肠不会作假,它会恶心,会痛,会给我们“颜色”看看,它是人的第二张脸。所以,翟大夫在临床工作中,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心理的疏导,在门诊时间准许的情况下,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寻找疾病的症结,从而身心兼治。曾经有一位男性患者,主诉退休以后不久开始腹痛腹胀,而且是越想(病)越厉害。胃镜、肠镜全做了,没事。肝功能也检查了,正常。西医虽说没查出毛病,可病人就是感觉难受。翟大夫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患者却一直否认。翟大夫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给他开了舒肝健脾的汤药,也给予了具体的饮食指导,但服药后一直反反复复。当翟大夫再次询问他有没有不痛快的事时,患者终于承认了。他说退休前自己是单位的总工程师,大家整天围着他转,他说什么是什么,待遇也非常好。退休以后,突然没人理了,待遇也下来了,寂寞难耐。于是,针对这类患者,翟大夫常常将这样一个故事带在身边: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却自称非常快乐。问及快乐的理由,他说,我一生贫困,有一次竟然鞋子破得都没法再穿了,我心里很悲哀。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失去双脚的残疾人拄着拐杖艰难地前行。我低头打量着自己完好的双脚,终于重新找回了快乐。快乐与否有时不取决于富足的程度,而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人生短暂,与其郁闷地活着,不如快乐地活着。翟大夫语重心长地对患者说:“退休是正常的,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和那些下岗生活无着落的人及那些看病没处报销的人相比,您是不是应该很知足了啊。”经翟大夫这么一疏导,并加大了舒肝理气中药的用量,这位失落的总工程师的病很快就稳定了。患者由此发自肺腑地向记者介绍翟大夫:她是用心药在医我们的胃病啊!

本草纲目治肾虚


很多男性都特别忌讳外人说自己肾虚,因为肾虚在男性认为代表着他们那方面不行,是对他们一种人格的侮辱,有一些真正肾虚的人,会想要吃一些补肾的药来使自己强身健体,他们是甚至会相信各种各样的偏方,其实《本草纲目》里是有治疗肾虚的中药方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

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鹿茸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若出现感冒、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芡实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何首乌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杜仲 杜仲是补肾的良药,能缓解腰膝酸软、疲倦遗精的症状。杜仲是杜仲树的树皮,《本草经集注》里记载,在选择杜仲时可以把它折断,里面有像棉纤维一样的白丝,就是质量较好的杜仲。

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本草纲目治肾病


对于肾方面的疾病,自古以来都有病人一直发生,而不管是那一个名义,对于治疗肾这方面都有一些自己的方法,早就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就记录一些治疗肾病的药方,这些药方在治疗市面上都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那本草纲目治肾病都有哪些药方呢?

益气化瘀补肾汤

[组成] 生黄芪30克,仙灵脾2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继10克,怀牛膝10克。

[功能] 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 慢性肾炎日久,肾气亏虚,络脉瘀滞,气化不行,水湿潴留,肾功损害,缠绵不愈者。

[用法] 须用益母草90-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 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之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故以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为法治之,拟制“益气化瘀补肾汤”。方中黄芪甘温,专司益气培本,促进血液循环,且能利水;仙灵脾辛甘性温,功补肾阳,祛风湿;附子辛热,补阳益火、温中焦,暧下元,在慢性肾炎全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而黄芪、仙灵脾、附子是关键药物,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仙灵脾除温肾外,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石苇甘苦性平,功专利水通淋,且能消除肾小球之病,有抑制过亢卫气之功;川芎辛温,为活血理气之要药;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且有降压之功;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且有利尿之效;川续断苦温、利水、消肿。益母草用大剂量时,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且能消除尿中之蛋白,屡试不爽

[加减]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克、漏芦18克、巴葜18克、地鳖虫9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4.5克;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片7.5克;临床辨证为阳虚,加肉桂4克、鹿角霜10克、巴戟天10克;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克、龟板15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怀山药20克、苡米仁30克;尿蛋白增高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益智仁12克;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血尿者,加琥珀3克(研末分早晚吞服)、茅根30克;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克、沉香4.5克(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一日三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血胆固醇高者,加泽泻15克、生山楂20克;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非蛋白氮及肝酐明显升高者,加生大黄10-20克、丹皮12克、六月雪30克、扦扦活30克,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浊阴上泛而出现呕吐、眩晕,病情危笃,服药困难者,改用生大黄10-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丹参18克、生牡蛎30克等,煎成2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日二次,并配以“醒脑静”治之。

中医古籍——《本草纲目》


导读:《本草纲目》是我国著名的医学著作,也是众多中医古籍中的佼佼者,对于《本草纲目》我想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知道是明朝时伟大医学家李时珍著,那《本草纲目》主要讲解的是哪方面的知识呢?一起来看看它的简介吧!

《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中医中药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

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

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结语:通过《本草纲目》简介,我相信很多人,对这本医学著作,肯定有了特殊的情感,当然对伟大的著作者也会心生敬畏之情。

妙用药膳明目 12款中医药膳养生方推荐


方一:

霜桑叶、菊花各6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白开水送服。

本方为清官御医姚宝生拟献慈禧太后之便方,功能平肝而明目,对慢性眼疾有治疗保健作用。

方二:

肉苁蓉120克(酒洗后去心及杂质),巴戟天、菊花、枸杞各60克。将4味晒干,共研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每日2次,淡盐开水吞服。

本方充精明月,适用于视物昏花。

方三:

鸡肝2具,大米100克,盐少许。将鸡肝切碎,与大米同煮作粥,熟时调入食盐,早晚分2次服食。

本方可增加视力,尤适用于夜盲症,跟花之人食之。

方四:

桑叶、甘菊各6克,羚羊角尖(锉细为末)

4.5克,生地、女贞子(研)各6克,蜜蒙花

4.5克,生牡蛎6克,泽泻3克,生杭芍、炒枳壳各

4.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本方为清官御医张仲之拟献慈禧之方,功能平肝明目,可作为眼睛的日常保健方。

方五:

方五:萤火虫21枚,鲤鱼胆2枚。

将萤火虫纳入鲤鱼胆中,阴干百日,捣为末。每以少许点眼,能使目光炯炯,精彩分明。

方六:

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拣净)12克,肉苁蓉(酒浸l宿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饭前盐酒送下。

本方养血填精,明日益视。

方七:

甘菊花、霜桑叶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尖1.5克,生地、夏枯草各9克。水煎,先熏后洗。

本方以药液外用熏洗,直接作用于眼部,可增加眼部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对眼睛保健十分有益。

方八:

海盐、细茶各适量。将2物以久开之水冲泡,每早用之洗眼。

本方可以防止眼部组织老化,并使眼眸清澈。

方九:

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决明子、菊花各适量取之。药为细末,相拌均匀,装入布袋内制成枕头,外用塑料袋套封,晚上用时取下塑袋枕之。

本方明目益视。

方十:

柏叶适量。研成细末,作枕,代枕用之。

本药枕可凉血明目,可防止风热上吹,目睛昏浊。

方十一:

黄芪、炙甘草、防风、当归各15克,蔓荆子各12克,升麻、柴胡各21克。以水2碗,煎至1碗,去滓,稍热服每日1剂。

本方调补脾气,助阳活血,促进气血流通,增加胞睑肌力,保持肌肤弹性,防止胞睑肌肤松弛,老化,减少皱纹,亦可治疗眼睫无力,常欲垂闭者​

方十二:

黄芪60克,人参、甘草(炙)、白芍各30克,陈皮15克,蔓荆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睡起胞睑浮肿。在服本方时,忌食酒、醋、湿面、酱料、葱、蒜、韭及生冷硬物。

红花本草是什么药


中医学是一个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具有极深的学问。在中医学领域,通常认为很多常见的植物或花卉,对人体的不同病症有着不同的疗效,可以通过食用这些植物来起到治愈身体疾病的功效。红花本草是中药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味药,不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日常使用方面也可以与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提升其营养价值。那么红花本草到底是什么药呢?

红花为常用中药。汉书名“红蓝花”,《开宝本草》释名红花。

别名:南红花、草红花、红蓝花、红花毛。

来源: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状花。多为栽培。

植物形态:茎圆柱形,具细浅槽纹,高至30~9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近无柄并稍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稍厚,先端尖锐,边缘有锯齿或带有锐刺。头状花序顶生,总苞卵形或半球形,苞片多列轮生,外面2至3列呈叶状,边缘有刺,内列无剌膜质。花管状,上端红黄色,基部渐细呈黄色,集生于花托上,雄蕊5枚,雌蕊1枚,柱头2裂、亦黄色。瘦果卵形,白色,有突起的肋线4条,无冠毛。

产地:主产于河南,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新疆地区大量种植。

性状鉴别:花皱缩弯曲散乱成团或散在,红黄色,纤细如毛,故产地习称红花毛。单一的花朵长2厘米左右,基部线形黄色或橙色,上端花冠呈管状,长约0.8厘米,直径约1.5毫米先端5裂,红色或橙色,雄蕊及柱头黄色,略有香气,味微甘苦。以花冠长,色红鲜艳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红花甙,又名红色素;另含红花黄色素。

功效与作用:破瘀活血通经,据初步动物实验,其作用为:

1、兴奋子宫:其煎剂和流浸膏能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对已孕子宫更明显,作用较迅速而持久。

2、降压:有降血压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3、扩张血管:红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心冠状动脉的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心、肝红。

功能:破瘀、活血、通经。

主治:经血不调,产后腹痛,徵瘕,外伤瘀血仲痛,痈疽肿痛等症。

临床应用:1、治血瘀经痛、经闭,取其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而活血通经。适应证、用法与桃仁相同。产后恶露未尽、瘀血积滞、小腹胀痛,也可用红花,常配当归、牛膝、肉桂等,方如折冲汤。

2、治冠心病心纹痛。前人已认识到红花配川芎、当归能治“胸腹血气滞痛”。现代实践用红花15g,配川芎15g,水煎,每日一剂(或用片剂),作为治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纹痛的基本方,再随证配伍,确有一定疗效,可能与川芎、红花扩张心冠状动脉的作用有关。据报道,治疗心纹痛的近期有效率较高,但显效率仍不满意。也可再加银杏叶,制成银川红舒血片,对冠心病心纹痛的疗效也较好。

3、治跌打损伤,效力比桃仁强。对挫伤、捩伤的皮下积瘀、青紫肿痛,可用红花油或红花酒(用酒精浸成红花酊或用米酒煎煮)外擦;对内伤瘀血,可配苏木、当归、赤芍等,有助于消仲止痛,方如跌打活血汤。

4、用于调养气血,用量宜小,可在温补剂内加小量红花。例如产后血晕、头晕、眼花、气冷,甚至出现口噤(牙关紧闭、不易张开),此时宜用八珍汤或炙甘草汤,酌加红花0.9~1.5g,效果更好。

5、红花用于眼科,主要为清热消炎,配生地、赤芍、连翘等治目赤红肿(包括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方如红花散。

使用注意:1、孕妇忌用,因能剌激子宫收缩;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2、红花大量则活血破瘀,小量则养血和血;3、红花与桃仁均能祛瘀,但桃仁在血证中应用比红花更广泛。对于热证血瘀,桃仁较常用;对于心腹瘀痛,红花效果较佳。

用量:一般用3~9g,稍大量用12~15g,和血养血用0.9~15g。

“用药如用兵”医须妙用本草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