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什么是养生呢 > 导航 > 哪里去学养生知识

哪里去学养生知识

2019-10-11

孕期妈妈们的内脏到底被挤压到哪里去了呢?

什么是养生呢。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养生常识的呢?急您所急,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孕期妈妈们的内脏到底被挤压到哪里去了呢?”,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咱孕妈的改变不光是胖了多少斤,肚子大了几圈。

在我们身体看不到的地方,我们的内脏慢慢地会被挤压成、移位,特别是肠、胃、膀胱,而且脊椎变化也很大,那么我们的内脏到底被挤压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动图能直观地帮你答疑解惑,另外你还得发给你老公看看,让他也感受下,女人为他生孩子,是到底有多不容易,真的是太伟大了!

各种常人没有的不适感,我觉得孕妈身边的人都应该给予理解,温暖和帮助。

内脏移位被压迫导致的不适感有哪些呢?

1.早期反应

在孕早期有些准妈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若是轻微早孕反应的话,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少食多餐、忌油腻的食物,还要避免餐后立即弯腰或者平躺,饭后适当的活动可减缓症状,如果呕吐症状严重,属妊娠剧吐,应该及时就医。

2.尿频

大多数准妈在孕早期有尿频的现象,到孕中期多可缓解,是因为膀胱被增大的子宫挤压、容量变小、尿意敏感会有尿频感,3个月后子宫增大致腹腔,将减少对膀胱的压迫,顾尿频症状缓解,切忌憋尿,有尿意就得赶紧上洗手间。

3.腰酸背痛

到了孕早、中期下腹部会有隐痛或下坠感,类似月经前的征兆或痛经,特别是在起立或是转身时,主要是因为增大的子宫牵拉圆韧带而引起,从孕中期开始,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腰背和膝踝关节酸痛。

如果孕妈腰疼受不了的话,可在孕妇腹部扎根带子或专用怀孕腰带,用以支撑孕妇腰部,从而缓解疼痛。

4.便秘

由于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排空时间延长,水分被肠壁吸收,加之增大的妊娠子宫及胎先露部对肠道下段压迫,常常会引起便秘。

排便习惯正常的孕妈可每日清晨饮一杯温开水,平时多吃易消化的、含有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从而预防妊娠期便秘的发生。

5.痔疮

通常在孕晚期出现,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孕妈子宫随之胀大,继而压迫静脉,造成血液的回流受阻,再加上怀孕期间孕妇盆腔内的血液供应增加,盆腔组织松弛,更促使了痔疮的发生和加重,平时多吃含纤维素、有润畅通便作用的蔬菜和水果,若有排便困难,可食用蜂蜜或一些含植物油的食物。

6.抽筋

大部分的抽筋是孕妇缺钙的表现,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小腿腓肠肌,于妊娠晚期多见,常在夜间发作,多能迅速缓解。

严重的肌肉痉挛会引起孕妇疼痛不适,影响睡眠,因此孕妈们应及时补充钙剂,已出现下肢肌肉痉挛的孕妇更需要增加钙剂的补充量。

7.失眠

是谁内脏器官被挤压成那样,睡觉也会不舒服啊,孕晚期的妈妈常会感觉到怎么睡都不舒服,坐立不安,心慌气短,尿急尿频,建议使用多个柔软枕头让自己躺在最安逸最舒服的姿势,另外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以加快入睡,但不要喝太多,以免因要频频上厕所而无法熟睡。

8.下肢水肿

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血液回流收到影响,常有踝部、小腿下半部轻度水肿,休息后消退,属生理现象,在睡眠时取左侧卧位(是15-30度的左侧卧,而不是90度的左侧卧,试一下你就知道了),下肢垫高15度能使下肢血液回流改善,水肿减轻。


扩展阅读

那些准妈妈们需要如何补血呢


种种原因的结果是,不少女人都有贫血的症状,每月一次的月经也让她们的血液大量流失!因此,无论任何时候,女性朋友都需补血。孕妇也不例外。虽然说孕妇贫血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贫血对于孕妈妈来说也是孕期当中的一大折磨。大多数准妈妈贫血都是因为铁元素不足而造成的,那准妈妈们应该吃写什么来缓解贫血的症状呢?

血液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因为女性的生理特性,贫血是很多女性都有的症状,尤其对于孕妇来说,在怀孕期间,总会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而其中绝大多数孕妇的贫血是属于缺铁性贫血,当然,也有部分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引起的。孕妇发生贫血,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适合贫血孕妇食用的食谱。

枸杞大枣粥

制作方法:取大枣15枚,枸杞10克,与50克大米共熬为粥。

食用方法:每天3-4次,连服30天。

花生枸杞蛋

制作方法:取花生仁100克,鸡蛋2个,枸杞子10克,红糖50克,大枣10枚。

食用方法:先将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后放入红糖、大枣和鸡蛋,再煮片刻服食,每天1次,连服10-15天。

阿胶瘦肉汤

制作方法:取瘦猪肉100克,阿胶10克。先将肉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加阿胶烊化,调味后饮汤食肉。

食用方法:隔天1次,连用20天。

桂圆桑椹汁

制作方法:取桂圆1份,桑椹2份,加水煮至熟烂,去渣留汁,再加适量冰糖,熬至稍稠食用。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服2-3匙,连服30天。

首乌芝麻鸡

制作方法:取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未下蛋乌骨子鸡1只。先将鸡剖洗后,去头足,将首乌、芝麻置于鸡胸,用白丝线缝合,放砂锅内煲至鸡烂,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周1次,连用3周。

当归生姜羊肉汤

制作方法:取当归、生姜各15克,羊肉250克,山药30克。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用纱布包好,再将山药、姜片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炖汤,烂熟后放调味品,饮汤食肉。

食用方法:每周3-4次,连用20天。

海参冰糖黑木耳

制作方法:海参(干鲜品均可)1个,冰糖、黑木耳适量。将海参、黑木耳洗净,然后与冰糖同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炖烂。

食用方法:每日服1次。

含铁量高的食物无疑是孕妇补血食物的首选,如黑木耳等。另外,孕妇还应注意多吃有利于铁元素吸收的蔬菜与水果,并且适当补充叶酸。

3·15“抗生素”再度被曝!妈妈们注意啦


题外话:这两天的3.15晚会,真是吓死个人!“瘦肉精”大家听说了吧?造肉一号,把“人用西药”(可不就是抗生素吗!)加到饲料里,动物吞下去就能傻吃、酣睡、猛长。抗生素残留在肉里,人吃了都会产生耐药性!

天天防着抗生素,哪想背后还让捅这么一刀,现在的无良商家真是残忍啊。好了,进入今天的内容吧——认识抗生素。

宝宝一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瞧病,轻则开一堆药,重则扎屁股、挂水,哪个是缓解症状的药,哪个是让人又怕又恨的抗生素,好难分辨!

抱着发烧的宝宝在急诊里跑来跑去,真想哭,住院三天后加用抗生素慢慢好起来了。

宝宝一拉肚子,奶奶就要给吃阿莫西林,说是消炎用,怎么解释都不听。

病毒感染就不用抗生素是吗?

抗生素到底是个啥?在妈妈们的脑海里,抗生素似乎就是青霉素类+头孢类,遇到这几个字眼就警惕万分,遇到别的又迷迷糊糊,这可不行,抗生素的知识不嫌多。

1.盲目排斥抗生素×

最开始,要开门见山地说一句:不能见到抗生素,就排斥它!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采取正确的疗程,抗生素的治疗作用就是不可小觑的。宝宝的很多感染,都离不开它。

当然,乱用、滥用抗生素,风险很大。

2.这些“字眼”需警惕

最有效的一个识别抗生素的办法,就是看药品名字。比起注射用药,口服抗生素更加容易造成滥用,因为来源渠道更多。

生活中最常见的口服抗生素有哪些呢?

青霉素类

这类药品名字中基本都会出现「青霉素」或「西林」字眼。咱们最熟知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都属于此类药品。口服的这类抗生素主要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真正的青霉素,只有注射用的药物,无口服的,为什么呢?因为青霉素在胃肠道内不稳定,易分解,来不及进入血液。常用注射剂有:青霉素、青霉素v、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头孢菌素类

这类药品名字基本都以「头孢」开头。口服的这类抗生素主要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

红霉素类

药品名字中基本上以「霉素」结尾的。口服的这类抗生素主要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甲硝唑类

药品名字中基本上以「硝唑」结尾的。口服的这类抗生素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这些口服类抗生素药物,儿童使用的剂型一般分颗粒、干混悬、分散片3种。今后用药时,要替宝宝多操个心。

3.药品说明书的套路

拿到不了解的药品,想判断是不是抗生素,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适应症】项

取出药品说明书,在【适应症】项下,如果是抗生素,会有套路化的语言表述:“本品适用于下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紧接着会提到具体感染部位和具体感染菌种类。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句,基本上可以判定,这就是宝妈们所说的抗生素了。

4.前方高能!抗生素的药理机制

药物的药理机制一般都!很!复!杂!讲起来像天书一样,但今天还是要向宝爸妈们介绍一下。

抗生素有两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①被我们吃到肚子里,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②通过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随后,抗生素跟随血流抵达感染部位。

5种机制杀死细菌

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②影响细胞膜功能;

③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④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

⑤抑制生物功能作用。

通过这些破坏作用,抗生素使细菌不能繁衍后代,最终死亡。这里有一个重点: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生活中常见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大类。抗生素类药物和抗病毒类药物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血常规,判断细菌 / 病毒感染

查了血常规,怎样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 / 病毒感染呢?注意啦,这很实用!

细菌感染: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偏高,C反应蛋白值偏高,出现任一数值偏高,都可能是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上述3项数值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值偏低,提示可能病毒感染。

上文用了“可能”二字,请宝爸妈注意。宝宝的病情不能一概而论,特殊情况需特殊对待,做出诊断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医生通常会结合孩子的表现,并根据当地感染流行病学做出最终判断,再确定用药,宝爸妈心中有数,利于和医生交流。

5.深度解析:感冒用药

不过,宝妈们会经常发现这么一个状况:明明是病毒感染,医生却给宝宝开了不少抗生素,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继发细菌感染

最常见的感冒,基本上都是病毒侵犯孩子的上呼吸道引起的感染,超过90% 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吃抗生素无效。

但是,感冒后期,孩子的免疫能力有差异。免疫能力较弱的孩子,抵挡不了病毒的威力,呼吸道中的细菌趁虚而入,经常导致继发细菌感染。此时就需要抗生素来发挥作用。

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独自扛过整个感冒周期。

真正的滥用

如果感冒早期滥用抗生素,很可能杀害体内的有益细菌。

本来只是单一的病毒感染,却因原本共生的细菌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继发细菌感染,或两种感染并存,感冒更难以康复。

快乐孕期4种性格的准妈妈孕期心理


每个人都有一片心情的天空,准妈咪的这份天空可能更加敏感更加变化多端。在孕期的不同阶段,准妈咪心情会有不同的表现。准妈咪的不同性格也会让她在孕期有不同的心理反应。

为了让自己快乐多一点,为了让胎宝宝健康多一点,准妈咪不妨先认识一下自己的性格,再找到对症的好办法把阴霾扫去,让孕期一路好心情。

很多医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心情晴雨表,性格是对一个人情绪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性格不稳定、情绪控制差、敏感、多疑、压抑、悲观的准妈咪在孕期较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情绪稳定、控制力强、自信心与自尊心强、乐观的准妈咪心理稳定性高,孕期心理健康,状态好。

心理学家按照性格是否稳定和是否外向两个指标,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内向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和外向不稳定型。不同性格的准妈咪对待孕期的反应会有不同的态度。

内向稳定型:

被动、谨慎、有思想、安宁、克制、可靠、温和、镇静。

内向不稳定型:

心境波动、焦虑、冷静、庄严、悲观、严峻、文静、保留己见不好交际。

外向稳定型:

社会化、开朗、健谈、易有反响、悠闲、活泼、无忧无虑、善于领导。

外向不稳定型:

易怒、不安定、进攻好斗、易激动、易变、冲动、乐观主动。

内向不稳定型:

此种性格的准妈咪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因为她本身的情绪波动大,又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和倾诉,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痛苦没办法以有效的方式化解掉,所以情绪不好很难调整过来。

阴转晴TIpS:

1、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心情特别坏,尽量做一些或者想一些其他的事情。

2、如果真的特别担心或害怕,就把它说出来,说给老公、父母或者好朋友,让他们帮你分析,你就会觉得事情远没那么可怕,你也会卸下这个思想包袱。

3、内向不稳定型准妈咪是最需要帮助的,因为她自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你需时常观察她的思想状况,如果遇到不太好的情况,及时交流开导她,让她心情好起来。

4、内向不稳定型的准妈咪比较敏感,情绪变化也较大,所以可能有时会发发脾气,或者以平时不太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发泄,这时家里人尤其是准爸爸应该明白这是她的情绪不稳所致,不是她故意与大家过不去,理解她,让她心情平和下来,这时老公体贴的表示和坚定的信念是让她阴转晴的最好办法。

内向稳定型

这种性格的准妈咪非常棒的一点是情绪稳定,很少出现太大的波动。缺点是不太主动与别人沟通,孕期里的准妈咪情绪会比平时波动大一些,所以自己一个人承载会有很大的压力。

阴转晴TIpS:

1、可以向有经验的准妈咪探讨自己担心的问题,很可能你会发现自己特别担心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

2、多参加准妈咪的聚会,把自己的孕期心情倾诉给大家,把这些东西都说出来以后,你就会发现心情好极了。

3、把自己平时平衡自己心态的“武器”拿出来,或听音乐或逛街或写日记,一定有一样好使。

外向不稳定型

性格开朗活泼,喜欢与人交往,有不高兴的事喜欢倾诉。但是情绪不稳定,波动大。

阴转晴TIpS:

1、性格开朗是你的一大法宝,也是你减压的手段,多与人交流这对你很轻松。

2、可以多参加准妈咪的聚会,多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

3、一定要多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任其泛滥下去,找个朋友或者一件有意思的事把自己从坏心情中拉出来。

外向稳定型

这种类型的准妈咪是心态最好的,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很善于调节自己。一般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心理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很快调整过来,有自己一套调整情绪的办法。

阴转晴TIpS:

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动用自己平时调整情绪的绝招,一般都会奏效。

小儿湿疹疗法,妈妈们快来看


小儿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婴儿湿疹的方法很多,这里罗列出小儿湿疹偏方,被小儿湿疹搅的心烦意乱的新妈妈们不妨试试看。

湿疹,属于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湿疹(eczema)是一种具有多型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有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为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根据湿疹部位症状不同可分为小腿湿疹,阴囊湿疹,乳房湿疹,手部湿疹,肛门湿疹,小儿脸部湿疹等。

湿疹预防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鱼、虾、蛋等容易使湿疹加重的食物。

修短指甲: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

小儿湿疹偏方
1、白鲜皮15克,荷叶15克,地肤子15克,生地15克,紫草10克,连翘l0克,薏苡仁10克用于急性湿疹水煎服,每日1剂。
2、土茯苓15克,生地12克,白术10克,薏苡仁10克,贯众10克,赤芍l0克,白芨藜10克,当归6克。皮疹以面部为主,加蝉蜕、菊花;躯干、四肢为主,加苦参、黄柏;痒甚不休,加鹤虱。用于慢性湿疹。水煎服,每日1剂。
3、青蒿50克,苦参50克。用纱布包,水煎,洗患处,每日2次。
4、忍冬藤9克,炒黄芩2克,蝉蜕2克,炒枳壳2克,陈皮2克,制僵蚕6克,白鲜皮6克,炒白术5克,藿香5克。热重,加栀子皮、白茅根;风童,加防风、桑叶;湿童,加薏苡仁;大便粗糙气秽,加山楂炭。
适应证:小儿湿疹: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勺,分为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5、药物组成:白芷25克,枯矾25克,白及25克,硫磺25克,黄柏25克。
适应证:小儿湿疹。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如湿疹未见流水或馈烂时,将药末用麻油或菜油调为糊状,涂擦患处;如已渗出溃烂时,可单用药末直接均匀地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如病情较重可每天换药2次。换药时先用2%硼酸水或温开水清洗患处,对糜烂渗出部位不大者,换药后可用纱布包扎,如范围大涂药后不必包扎,禁用肥皂水清洗患处。
6、干性湿疹小偏方:
把豆油用干净的铁锅烧开,凉了后给宝宝擦脸(只用于干性)根据情况每天擦2-3次,睡觉前清水洗净。4-5天后可有显著效果。
7、黄连蜂巢治疗湿疹
配方:川黄连,蜂巢,凡士林。
制用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
功效:散风祛湿。治疗湿疹。
8、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
配方: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用治湿疹流黄水。

9、青鱼胆汁治皮肤湿疹
配方:青鱼胆、黄柏等份。
制用法: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用纱布包裹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
10、车前草治湿疹
配方:车前草,龙胆草,羊蹄,乌蔹莓,黄柏,地肤子,明矾,野菊花。
制用法:碎成粗末,煎水洗患处,1日2次。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治急性肛门湿疹。
11、蝉衣治湿疹
配方:蝉衣,苦参,土茯苓,生苡仁,白蒺藜,地肤子,白鲜皮,焦山栀,生甘草,苍术。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化湿。用治小儿急性湿疹。
12、地榆马齿苋治疗婴儿湿疹
配方:生地榆、马齿苋各。
制用法:水煎200毫升,用纱布取液于患部湿敷。干后再行浸药,每天敷3~6次。
功效:治疗婴儿湿疹,用于渗出液多的患儿。

13、炒淮米、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淮米研细面加香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日1次。
疗效:3—5次痊愈。
14、樟脑、硼砂、冰片各5g。
制用法: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擦患部,每日2次。
疗效:4—5次痊愈。
15、地肤子、蛇床子各15g,枯矾9g。
制用法:水煎浓液,每天1剂,分2次涂擦患处。
疗效:2—3剂痊愈。另还有听说用吃剩下的烟台浸水,用水擦洗也很方便高效的。

治疗湿疹宝宝的食疗偏方
1菜泥:选用白菜或青色卷心菜适量(其他新鲜蔬菜亦可),将菜叶切碎后倒入沸水中,15分钟即熟,取出加少许精盐喂养。
2菜粥:选用细玉米面20-30克煮成粥,加适量菜泥、冰糖即成,分数次适量喂养。
3菜汤:选用新鲜白菜、卷心菜、胡萝卜各适量,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水煮沸后加菜,煮4-5分钟即可,汤内可加适量蜂蜜。


预防高血压到底有哪些方法


上了年纪的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除了按时服用药物来维持血压的稳定外,还可以通过中医辅助治疗,往往能起到更加令人满意的疗效。今天小固就为大家总结了中医们常用预防高血压的方法,请记住这3个“三”。

“三”个动作

1. 耸耸肩

两肩同时抬起,按前上后下的顺序,做环转运动,每分钟40~50次,共2分钟。这个小小的“耸肩”动作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扩张颈部动脉,提高脑部的供血量,对预防高血压、稳定血压很有好处。

2. 摩摩腹

将双手相叠,以肚脐为圆心,紧压腹部,慢慢摩动腹部以每分钟30次左右的频率进行,腹内有热感为宜,共5分钟。按摩腹部可以增加腹腔内脏血运,促进腹内微循环,令更多的血液流向外周,缓解主动脉的过大压力,稳定血压。

3. 捏捏腿

用双手柔和地捏揉双腿肌群,以大腿、小腿为主;之后再双手握拳,敲击双大腿,以酸胀热感为适宜,每次2分钟,共4分钟。捏腿可以使下肢的肌肉更丰厚,血液分布更多,刺激下肢肌肉能更有效地分担中枢过多的血液,平稳血压。

“三”个穴位

1.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腕内侧距腕3横指处(见下图)。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关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内关是全身穴位中治疗心脏疾患效果最明显的穴位之一,揉内关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抗缺氧。

2. 擦涌泉

涌泉穴于双足底部,卷足时于足前部凹陷处,约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擦涌泉能引火下行,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血液向外周流动,缓解高血压带来的头昏眼花、烦躁、踩棉感。

3. 开天门

天门穴又名攒竹穴,是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一线。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自下而上抹,往返2分钟。开天门不仅能放松紧张的神经,还能够起到辅助降压,缓解头痛头晕的症状。

“三”个保健法

1. 饮茶

降血压还可以喝点松针茶,松针是松树药用的代表部位,味苦、无毒,一般药店就可以买到。松针具有降血压的作用。科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饮用松针制剂后,病情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松针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水煮,将洗净松针切成三段,放水600毫升,在砂锅或不锈钢器皿里煮,煮至300毫升水即可(大约需10~15分钟)。无需煎得太浓,用量与茶叶差不多即可。

2. 刮痧

刮痧治疗也是防治高血压效果不错的辅助疗法之一。刮拭部位以患者背部及双下肢肌肉丰厚部为主。刮拭方法由上向下,力度要缓和,以舒适为佳。

3. 拔罐

拔罐时,最好用玻璃火罐。拔罐部位以背部两侧膀胱经及双下肢肌肉丰厚处为重点。目的是扩张血管,增加肌肉的血运,分担过多血液对中枢大动脉的压力。


预防低血压到底有哪些方法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低血压患者易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口齿不清,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低血压发生前的症状及预防低血压到底有哪些方法。

低血压发生前的症状

1、疲乏无力

低血压患者特别是在早上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会感觉到疲乏、乏力。

2、头痛头晕

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表现比较多,而且往往在患者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表现更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

3、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低血压患者降低和衰退。

4、神经功能障碍

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预防低血压的方法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4、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孕期妈妈们的内脏到底被挤压到哪里去了呢?》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什么是养生呢”专题供您欣赏!

孕期妈妈们的内脏到底被挤压到哪里去了呢?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