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 导航 > 按摩耳穴养生保健

中医耳穴治疗图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中医耳穴治疗图”,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1、耳中(膈) HX1

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皮肤疾患,顽固性的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 HX2

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 HX6、7

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4、风溪 SF1、Zi

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5、交感 AH6a

定位: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面潮红等。

6、子宫(内生殖) TF2

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7、神门 TF4

定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惫;头痛、面痛、齿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8、盆腔 TF5

定位:在三角窝后3/1的下部。

应用: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 TG2p

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应用:低血压,气血不足,面色晄白,头晕眼花。过敏性皮肤病。

10、皮质下 AT4

定位:对耳屏内侧面。

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性头痛;身体虚弱。

11、对屏间 AT1、2、4i

定位: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

12、口 CO1

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

应用:面瘫。口腔炎,口角炎,口周痤疮。

13、胃 CO4

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糟鼻;肥胖。

14、大肠 CO7

定位:耳轮脚上方的前1/3处。

应用:便秘;肥胖;痤疮。

15、肾 CO10

定位:对耳轮下脚下方的后部。

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16、肝 CO12

定位:耳甲艇的后下部。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黄褐斑,痤疮。

17、脾 CO13

定位:耳甲腔的后下方。

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失养枯萎;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

18、心 CO15

定位: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应用:神经衰弱;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癔病。

19、肺 CO14

定位:耳甲腔中央周围。

应用:声音嘶哑,咽喉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

20、三焦 CO17

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内侧,耳孔外。

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

21、内分泌 CO18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22、面颊 LO5、6i

定位:耳垂第5、6区交界线周围区。

应用:面部保健美容按摩;面瘫,面痛;痤疮,黄褐斑,扁平疣。

扩展阅读

中医针灸耳穴美容法


耳穴美容法是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压豆、放血、埋针等刺激手段,同时调整局部与全身,而达到美容、减肥、保健、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方法。因其疗效肯定、应用范围较广、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受术者痛苦小、常可补体针之不足,另外耳穴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日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近年来尤其多用于美容、减肥、治疗损容性疾病。

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 厥病》就有记述 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 五邪》篇说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唐代《千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凌寒暑疫毒等病;取耳上发际治疗瘿气。历代医学文献也有介绍用各种方法刺激耳廓及耳周部位防治疾病,望、触耳廓诊断疾病的记载,并一直在民间为劳动人民所应用。说明利用耳廓诊治疾病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减肥、保健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医学界也在努力探索既有益于健康又确有美容、减肥效果的方法,正是由于耳穴治病的特殊性,因此倍受瞩目,正在逐渐成为针灸美容减肥的主要方法之一。

耳穴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要在耳穴穴区的敏感点上治疗,因此寻找敏感点是非常重要的。于璟玲教授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开发出使用简便的耳穴定位仪,帮助临床医师及美容师快速准确地找到敏感点,以提高疗效。详细内容请看产品介绍。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络气血,协调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方法。以穴位埋线疗法冠名,古籍未见记载,但其施术的部位和运用的手段及方法,与古代的针灸治疗方法一脉相承,如刺激部位大多用的是传统的经络腧穴,刺激手段融合了古针法的毛刺、浮刺、扬刺等浅刺法,又结合传统针刺的留针术、置针术,因此将其归为针灸的治疗方法之一。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大约从六十年代开始,发展至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治疗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穴位埋线疗法具有针刺、放血、留针、埋针、异体蛋白理化刺激的多重效应,羊肠线埋入穴位后,针的机械、物理的刺激和羊肠线经过分解吸收的生物理化刺激,双重作用于机体,加之较长而持续的刺激穴位,通过经络的作用,调节机体气血运行,协调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改善病理环境,消除病灶,因此用于治疗某些疑难病及顽固性疾病往往也会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穴位埋线疗法具有多重效应,标本兼治,近年来,逐渐被用于针灸美容临床,并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治疗乳癖的耳穴


二、治疗乳癖的中药三、乳癖的穴位按摩

治疗乳癖的耳穴

1、治疗乳癖的耳穴

选择耳穴疗法,该疗法不吃药不手术,免去病人痛苦,诊断与治疗仅在病人耳朵这小小的方寸之间,而且疗效确切。耳穴:乳腺、神门、内分泌、肝、内生殖器、皮质下穴。方法:耳穴毫针法,病变在单侧者两耳交替针治,双侧均有病变者两耳同针,每天一次,每次留针0.5-1小时,10次为一个疗程。

中医“乳癖”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节,乳腺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界限不清的乳腺增厚,并多随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而改变,少数人可有乳头溢液或血性分泌物。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了乳腺癌或以后会变成癌。该病好发于25-45岁女性,当今职业女性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2、乳癖和哪些疾病相似

2.1、乳癖与乳核,乳癖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质韧,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在乳房的一处,与皮肤无粘连,推之移动。乳癖多见于青年妇女,肿块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质地坚韧,活动度好,常发生于单侧乳房,一般无胀痛感觉。

2.2、乳癖与乳岩,乳岩多发生于40—60岁中老年妇女,病程较短,起病快,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清,活动度差,早期无压痛和自觉痛。主要靠做活体组织病理切片进行鉴别。

3、乳癖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B型超声波,可显示乳腺增生部位不均匀的妖回声区,以及无回声的囊肿。查X线造影示:各级乳管失去正常树枝样结构,管网大小不均、紊乱和异位,大乳管有囊状扩张,但无充盈缺损。乳头溢液者取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可帮助排除癌变的可能。对疑为癌变的肿块应取活体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

治疗乳癖的中药

1、肝郁痰凝治法: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白芍12克、当归9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3克、象贝母10克、全瓜蒌9克(切)昆布12克、夏枯草9克、牡蛎30克(先煎)桔核9克、合欢皮9克、八月札9克、广郁金9克2.冲任失调治法;调摄冲任,疏肝活血。

2、二仙汤合国物汤加减。仙茅9克仙灵脾10克、当归9克、白芍10克、知母10克、黄柏9克、熟地12克、川芎6克、柴胡9克郁金9克、巴戟天9克、山茱萸9克、川子12克加减:腰酸乏力者,加黄芪12克、菟丝子10克、杜仲9克;经少色淡者,加党参9克、阿胶9克(烊冲)、女贞子10克;经闭者,加莪术15克、红花6克。

乳癖的穴位按摩

1、阿是穴乳腺增生局部痛点,“哪疼刮哪”,先轻后重,点按刮痧相结合。

2、乳腺增生还要刮拭肝经上的期门穴(在乳头直下第六肋骨间隙);缓解肝气郁结、治疗“乳痈”。

3、如乳腺增生疼痛时,可在胸侧部腋下中线、足少阳胆经上,与乳头(躺下取平)在同一肋骨间隙处,有个渊腋穴和靠前一寸的辄筋穴。 这两个穴位也堪称是调理乳腺增生的“绝穴”。可用拇指点按推拿该穴(从渊腋向前推到辄筋)约36次左右,把浊气推开。

4、下肢脾经上有个血海穴(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约四指处),称作人体“血的海洋”。这是妇科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它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出血,瘀血,还是贫血,血不下行,都可选用这个穴位。乳腺增生就是气血不痛所致,经常刮拭和点按,就会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

耳穴给药治疗下肢溃疡


老烂腿是下肢溃疡的俗称,为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并发症。该病起因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故创面长期难以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已成为外科疾病中最为棘手的病症之一。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崔公让教授在中医经络理论和民间验方的基础上,历经数年,探索出一种治疗下肢溃疡的新法耳穴微量给药,配合局部清洁换药,取得良好疗效。

下肢静脉曲张可发生于原发性静脉瓣膜病或继发性静脉回流障碍,其严重并发症为下肢溃疡。这种溃疡多发生在胫前区、内踝和外踝部。溃疡周围组织增厚,皮肤变黑发硬,呈瘀积性皮炎症状。溃疡伤面边沿整齐,基底部坏死组织多,分泌物多,很难愈合。耳穴给药法适用于创面新鲜的下肢溃疡,也适用于顽固性溃疡。

药用川芎、当归各10克,梅片2克,麝香0.3克,血竭5克,共研细面。先在耳背沟中央部位做一标记,经常规消毒后,用灭菌针头刺破皮肤,以皮肤有少量出血为度。外敷自制的中药药面,药量如3个小米粒大小,并以胶布固定。48小时后去除药物,并局部消毒。两耳交替敷药,隔日1次,同时配合溃疡伤面局部清洁换药。

耳穴微量给药治疗下肢溃疡有三大作用。

①明显的镇痛作用。经耳穴给药后,患者下肢疼痛明显减轻,有的甚至消失。

②抗菌消炎作用。据临床观察,对于皮肤有炎性浸润者,采用耳穴给药配合局部清洁换药,经3~5次治疗后,炎性浸润明显减轻,伤口分泌物减少,并有明显肉芽组织新生。

③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伤口直径在1厘米以内者,一般治疗10次即可愈合;在5厘米以内者,治疗10次后伤口明显缩小,可见新生肉芽。即使伤面较大,治疗后也可见到新生的肉芽组织。

根据经络理论及人体全息论,耳廓形同胎儿的倒影,机体内脏、四肢百骸的病理变化均可在耳廓上反映出来。通过耳穴诊治疾病,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耳穴压豆法,,轻松治疗呃逆


导读:呃逆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如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可自行消失,而顽固性呃逆缠绵难愈,用药效果则多不理想。现介绍耳穴压豆法,轻松治疗呃逆。

治疗方法

选穴耳中、贲门、食道、胃、十二指肠、神门。耳廓用75%的酒精脱脂后,将胶布剪成0.8cm×0.8cm见方,将王不留行放于胶布上,对准所选耳穴,贴压在敏感点上,并采取轻重适宜的手法进行揉压,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热等感觉,每日按压3~5次。如1次贴压未愈或需巩固治疗者,3日后同法在对侧耳穴贴压。笔者应用本法治疗30例,28例1次治愈,另2例治疗1次症状缓解,3次而治愈。

典型病例

王某,男,70岁,肝癌晚期,入院时呃逆不断,尤其应用地塞米松后,呃逆加重,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用上法治疗后,呃逆马上停止,巩固治疗2次,未再复发。

体会

呃逆以肺胃之气,逆而上冲所致。笔者选耳中穴降逆,和胃,利膈;贲门穴利膈降逆;食道穴疏利食道;十二指肠穴、胃穴和胃降逆益脾;神门穴镇静安神,诸穴同用而奏效。

中医教你贴耳穴巧治便秘


导读: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艰涩难下,排便次数减少,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病证,其病因大多是由于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亏血少、阴寒凝滞所致。耳为宗脉之都,人体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采用耳穴贴压配合按摩治疗,常会取得不错效果。

主穴: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下段。

配穴:热秘加耳尖、肾上腺;气秘加肝、交感;冷秘加肾、肾上腺;虚秘加肾、脾、小肠。主穴每次取3个,配穴每次取两个。

方法:耳廓常规消毒后,用0.5厘米0.5厘米的小块胶布,中间粘1粒光滑饱满的王不留行或莱菔子,对准耳部一侧穴位贴压,每天每穴早中晚各按压两次,每次按压3分钟,以耳部有酸沉麻木或轻微疼痛为度。可留置两日后换另一侧耳部再行更换按压。

除了耳穴贴压以外,患者平时也可辅助按摩水分穴、天枢穴、支沟穴、足三里等。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力度以微有酸胀感为宜。平时需注意应多吃水果、粗纤维蔬菜,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晨起可空腹喝一杯淡盐开水,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每天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中医认为 常按耳穴降血压


高血压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等几个证型,但总体而言,肝阴不足、虚阳上亢是其常见病机。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多兼见头痛、眩晕、面红、耳鸣、便秘、口苦等症状,心脏、血管、肾、眼底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应对高血压的关键措施是重在预防。近年来,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证实有一定的稳定血压作用。耳穴按摩疗法可以预防高血压,对轻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耳背有一耳背沟,位于耳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因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故亦称降压沟。

取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耳背部。

按摩方法:用白虎下山手法(以双手食指或食指及中指之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本法由上而下按摩,形如白虎下山之势而得名。)按摩位于耳背的降压沟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捻耳轮部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重点捻耳尖;掌擦耳背部,频率为每分钟约120次;其余穴位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轮替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换治疗。如是轻型高血压患者,贴丸后每天早晚两次按压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应适当增加按压次数。还可配足底涌泉穴,掌擦涌泉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180次。

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的是按摩耳背下耳根有升压作用。

除耳穴按摩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及时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节制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节;经常做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贴耳穴治疗失眠的方法


失眠是平时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出现失眠对人的危害比较大,不但第二天工作生活打不起精神,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如果失眠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中医可以通过贴耳穴的方法来治疗,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具有很好的宁心安神的作用。

贴耳穴治疗失眠方法一

【主穴】神门、心、脑点。

【配穴】心脾两虚配脾、心;肝火上扰配肝、胆;胃腑不和配胃、脾;阴虚火旺配心、肾。

【治疗方法】

1. 用探针或火柴头、棉签等在所选穴区点按探寻耳穴敏感点

2. 常规耳部消毒。用胶布粘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神门、心、脑点。再辨证配穴1~2个

3. 令患者每天按捏2-3次,每次3-5分钟,睡前加强按捏,隔1-2天换贴1次, 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最少1次,最长12次。耳压期间停服一切催眠药物。

贴耳穴治疗失眠方法二

【主穴】神门、心、脑。

【配穴】肝火上扰型配肝,胃气不和型配胃,

阴虚火旺型配肾,心脾两虚型配脾,心胆气虚型配胆。

【治疗方法】

1. 先在选穴区探查耳穴敏感点(有白色糠皮样脱屑或结节状隆起、点状凹陷且有压痛)。常规耳部消毒,待干。

2. 用王不留行籽准确的贴在敏感点上。

3. 嘱患者每天用手按压每个穴位3次,每次10分钟。两耳交替贴压,隔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贴耳穴治疗失眠方法三

【主穴】神门、心、脑点、小肠、交感。

【配穴】中风偏瘫伴有肢体、语言障碍多与肝肾有关,故加肝、肾。

【治疗方法】

1. 用探针或火柴头、棉签等在所选穴区点按探寻耳穴敏感点(以灼痛、刺痛为准)。

2. 常规耳部消毒。用胶布粘王不留行籽加压贴在敏感点上。

3. 嘱患者每日中午、晚上睡前自行按压10-20分钟,以病人感觉局部热痛,浑身微汗为佳。

贴耳穴治疗失眠方法四

【主穴】神门、皮质下、心、枕、缘中(脑点)。

【配穴】辨证取穴为配穴

肝气郁结者配肝、内分泌;心脾两虚者配脾;脾胃不和者配脾、胃;心肾不交者配肾。

【治疗方法】

1. 主穴必用,配穴辨证取用,两耳穴位交替使用。在所选穴区找到敏感点先探查耳穴敏感点。

2. 常规耳部消毒。用王不留行籽准确贴在敏感点上。

3. 每3天换1次,每日按压5-6次(晚睡前必压),每次2-3分钟,压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15天为1个疗程。

中医耳穴疗法 掐掐耳朵治痔疮


导读:天干气燥的,得了痔疮的人现在怕是更加的辛苦吧!医院也去过了,药也吃了,就是一点也不见好。耳穴疗法,只要你一天掐上几次,马上就能甩掉痔疮。灵的不得了。

中医耳穴疗法 掐掐耳朵治痔疮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进行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极其简便易行的中医疗法之一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既疗效显著,又简便廉价、方便患者,何乐而不为之呢?

我之所以对于耳穴情有独钟,完全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的。

我刚开始学习中医之时,患上了痔疮,当时经济还很贫困,怎么办?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小册子,专门讲耳穴的,还有许多耳穴方面的案例。其中就有耳穴治疗痔疮。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照猫画虎,没有王不流行、胶布,扎针还不敢下手,就自己在耳穴的痔疮、肛门、直肠等穴位狠了心地掐。没想到,一两天掐了几次就觉得肛门轻松多了,没有那么疼痛了,大便不干燥不费力了;这下子有了信心,就再狠心地掐,不到一个礼拜吧,我的痔疮肿起来的地方就完全消失了。

你要使用耳穴,人家要问你:为什么耳穴能够治病?耳穴都治疗什么病?有道是理论指导实践,我们的扎针、耳穴治疗得有理论基础,应用耳穴的理论基础有两点:一是全息理论;一是中医的藏象经络学说。

什么是全息?所谓全息就是全部信息的意思。人体全息指身体的某一个局部都是全身的缩影,某一个阳性反应点都对应着相应器官的病灶信息。这个理论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颖情教授发现并提出来的,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理论!

不但整个世界是全息的,生物体都是全息的,我们人体自然不能例外。由此联想到我们的脉诊理论:诊脉为什么能对身体状态做出诊断?也就是因为全息理论!正如难经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脉诊独取寸口呢?为什么也就是那么一小段儿桡动脉能够洞彻五脏六腑的病变?内经说:肺朝百脉。

一般都这么解释为什么诊脉独取寸口,但终觉的缺乏说服力。但是如果你一联系到全息理论,你就是恍然大悟的!人体是全息的,不仅桡动脉可以反应全身的情况,我们身体的任何一小块组织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胞都可以反映身体的全部情况。诊脉不仅有寸口诊脉法,还有全身十二经脉的遍身诊脉法。既然都可以反映全身的情况,而桡动脉又是最方便的,因此其它的诊脉方法就自然而然慢慢淘汰了;因此至难经时就诊脉独取寸口了。

我们古人是何其伟大!何其聪明!他们在两千年之前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并用之于临床!那么我们古人为什么没有单独提出来这个理论呢?我们祖先完全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有按照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而已。或许他们认为:整个宇宙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天人是一体的,人身是一个整体,这是古人的基本认识。难经解释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不仅仅是内经上说肺朝百脉,还隐去了全息这个我们今天认为很伟大的、很具有创造性的而古人认为很朴素的理论,本来就是那么一回事情!

耳穴反映身体的情况,是静态全息;脉诊,是动态全息。

知道了耳穴的理论依据之一全息理论,那么第二个理论,中医的藏象经络学说,我就要少些废话了,教材比我说得清楚得多。总而言之一句话: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通过经脉和耳朵发生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所以身体有什么毛病,耳穴可以诊断出疾病,反过来利用这些阳性反应点也就是耳穴也可以治疗疾病。

耳穴都可以治疗调理那些身体问题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平时总是有人这么问我。因为他们看见我没有事情做的时候总爱拿着个耳朵琢磨,每来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总爱瞅别人的耳朵,不知道的以为我是神经病,知道的说我是职业病。反正每来一个人,一看他的耳朵就知道他有病,人说,在医生的眼里没好人,就是这个意思。

耳穴学好了大有好处,一瞅就知道人家有什么病。病人觉得神秘,觉得你看的特别准,就找你治疗。

耳穴究竟能够治疗什么病?耳穴能够做什么?第一,耳穴可以祛斑;第二,耳穴可以减肥美容;第三,耳穴可以调理你身体的亚健康甚至疾病,比如偏头痛、失眠多梦、情绪烦躁、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等。

耳穴可以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可以治疗肾虚调节小便,可以稳定血压,即使不吃药也可以抑制血糖。现在的老年人把吃药当成吃饭,钱不少花不说,长期服用什么降糖的降压的西药,把身体越吃越坏。耳穴又能治病有不花钱,为什么不向他们推荐呢?

耳穴可以调理肠胃。既能治疗吃了饭不吸收,也可以治疗几天不大便,便秘,省得每天服用泻药了。而且耳穴可以缓解疲劳,有几个穴位,如果下班疲劳了,回来捏一捏耳朵,可以恢复你的体力,不要吃药,也不扎针受疼,为什么不接受呢?特别对于肾虚早泄的男性,耳穴可以恢复你的性功能!你说神奇不神奇?

耳穴治疗四类疾病

第一类

西医所谓神经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个包括的疾病或者症状可就多了。诸如失眠多梦、偏正头痛、情绪烦躁、多思多想、易于动怒、心悸、健忘、容易疲惫、耳鸣耳聋,等等等等,凡是和神经精神沾上边的,比如西医所讲的神经衰弱、神经精神障碍之类,都是耳穴的调理范围。这一类病人,在妇女、老人里面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不可忽视。

那么中医理论里面心主神明的、脾主忧思的、肝主疏泄的其功能失常以后出现的情志、情绪的变化都可以归于这一类。

中医耳穴治疗图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