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这样养生艾灸 > 导航 > 夏季这样养生艾灸

夏季这样出汗要警惕疾病的袭击

夏季这样养生艾灸。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夏季这样出汗要警惕疾病的袭击”,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每当身体出现异常表现的时候,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一些征兆也许就是疾病发病前的表现。今天生活家为你揭示经常出汗所能引起的一些疾病,应做好准备,及时就医。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有异常的出汗。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

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声音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 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选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证。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太极 拳、八段锦等。

晚上出汗过多: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干咽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选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来缓解,也可吃点助消化 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 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的表现;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可服用通便药;若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胃热的表现,可服清胃热的中药。

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身心。

按气味辨别

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要注意饮食清淡,或用菊花、茵陈等泡水饮,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

扩展阅读

警惕 莫名出汗当心疾病来侵害


导读:中医讲究的就是望闻问切,我们热的时候会出汗,冷的时候也会出汗,那么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出汗吗?出汗对人体是有好处还是坏处呢?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是怎么说的吧!

莫名出汗当心有病

在中医上,多汗症可分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

全身多汗,一般是由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如果你稍微活动,就满身大汗,要当心是不是身体出现毛病了。通常情况下,全身多汗可能有以下几种病症发生:

一是低血糖症:

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

二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除怕热多汗外,还表现有食欲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心慌、精神紧张等症状。

三是糖尿病:

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有出汗异常增多现象,患者还伴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四是嗜铬细胞瘤:

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多阵发性出汗,有时也可持续出汗,还可出现心慌、手抖、四肢发凉等,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

另外,高血压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会出现多汗。

局部多汗,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你要一一对照着看看。

一是自汗:

常日间出汗,活动后更甚,多由气虚或阳虚所致,可服用温补之品进行调理。

二是盗汗:

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多见于阴虚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

三是鼻汗:

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四是额汗:

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笼热气,多见于身体阳气偏甚及消化功能亢进者。

五是半边身汗:

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多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压症、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六是劳心汗:

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七是会阴汗:

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见于外阴瘙痒症、*炎等妇科病,亦可出现有异味的会阴汗。

八是腋臭汗:

汗臭如狐骚气味,由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九是半边头汗:

整个头部以鼻中分成两半,一半头出汗,另一半头滴汗皆无。此系因大病后夫妻同房,阴阳双亏并感寒所致。

十是手足心汗:

多发生于紧张或激动时或在公开场合说话时,常在青少年时发病,多半是精神压抑引起。

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发抖,而后汗出)为病变发展的转折点;生命垂危之际的脱汗(大汗淋漓不尽),为疾病转危之征象,应加以重视。

中医提醒:六个部位出汗要警惕


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 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 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4.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诊断: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6.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警惕6部位出汗 小心疾病来袭


导读:人们都会认为夏季气温高天气炎热,出汗是很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这也不一定哦,出汗多也可能是疾病征兆。那么 ,出汗多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炎夏6部位出汗预示疾病来袭

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夏天防晒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4.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诊断: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疾病预防

6.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夏季出汗8好处

1、促进消化

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导致人吃不香;神经活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人晚上睡不香。所以,出汗能增加进食,促进消化。

2、排毒

人体每天都会分泌大量的代谢物质,各种毒素也随之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便会疾患丛生。我国古代名医张子和曾经在其论述中说过内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其中所说的内毒外排便是指人体的三大排泄系统:泌尿道、大肠、皮肤。皮肤所负责的任务便是出汗,通过出汗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与多余的水分。每个成年人全身有200万~500万个汗毛孔,每当人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汗毛孔便会自动打开,仿佛开窗通风换气一样,体内及体表的毒素污物便会通过汗液而排出,并将体内的有害细菌杀死,给人体内部来一次大清扫,使人体其他内器官免遭毒素的侵扰,同时也美化了肌肤,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体运动出汗后会感到神清气爽的根本原因。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或因工作繁忙,或因生活所累,或因消极懒惰,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即使偶尔锻炼也根本达不到出汗的程度,体内毒素大量堆积,时间久了,人体便会经常出现易头晕、易疲劳等亚健康状态,而有效地锻炼和合理的去电气石汗蒸房汗蒸是为了更有效地生活。


出汗的好处

3、减肥

肥胖不但有碍观瞻,而且还是引起诸多疾病的十大罪魁祸首之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而在众多的减肥方法中,体育锻炼无疑是佼佼者。当人体进行运动并达到一定强度时,脂肪便会燃烧转化成热量,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出汗部位与疾病


人体在运动后会有出汗的情况,这是很正常而且有利的现象,运动出汗可以让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但是如果不运动也常出汗就要考虑是疾病的问题,而且出汗部位与疾病是很有关系的。比如,胸口出汗表示着脾胃失和,而手心出汗表示着血虚的情况。总之,有不明原因的出汗都应看一下中医。

1、鼻子出汗

可能是肺气不足。如果你的鼻子总爱出汗,表示有可能是肺气不足,西医方面以自身免疫力低下,需要提高免疫力。中医方面,每天按压双腿左右两侧,就是肺经部位,可以起到调理作用。

2、胸口出汗

可能是脾胃失和。中医方面认为体内脾胃失和,胸口常出汗。西医方面,身体血液循环不好偏慢,导致氧气运输不顺。中医治疗方法是,少看惊悚片,避免焦虑,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平时可以适当大枣、黄芪泡水服用。

3、手心、脚心出汗

可能是血虚和脾胃湿热。手心、脚心同意出汗,中医方面多指血虚、脾胃湿热。治疗方法可以每日按摩腹部,顺时针、逆时针各三十圈,少吃生冷食物。

4、背部出汗

可能是太疲劳和阴阳虚弱。背部汗腺很少,这个部位容易出汗,说明身体太疲劳需要休息。治疗方法是,休息为主,饮食要以滋阴补阳为主。

5、私处出汗

可能是体内湿热下注,肾虚表现。西医方面,患上细菌性炎症可能性较高,平时应注意私处卫生。

6、腋下出汗

可能与饮食口味重有关。腋下分布很多大的汗腺,如果汗液分泌旺盛,与汗腺关系较大。如果汗液气味重,就要从饮食找原因,少吃姜葱蒜等。

夏季雷雨天要如何预防疾病


导读:最近新闻一直在报道北京暴雨,大雨突至给人们造成了很多损失,而大雨过后更是容易诱发疾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健康养生呢?

夏季雷雨天要如何预防疾病

三伏天来临之际,随着高温的持续,暴雨也随之降临,全国普降大雨,而21日北京一场6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更是导致37人死亡、路面塌方31处、5.7万群众转移、8万人被困机场的灾害状况。

面对暴雨天,考验的不仅是城市,更是个人。天气本身炎热,兼之暴雨过后极容易带来微生物和细菌,侵蚀人体健康。

首先要注意温差变化。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和健康教育所建议,暴雨天气,与以往的湿热天气相比,会有一个较大的温差。

此时一定要注意添加衣服,防止因相对低温而影响身体的抗病能力。注意保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

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大雨冲击,使地上的各种污泥杂物都汇集在一起,水的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被雨水浸泡过的熟食、食品等不能再食用。

蔬菜、水果类也要经过充分的清洗处理或削皮处理等再食用。尤其注意不要喝生水,特别是有露天粪坑的农村边缘地区。进食前必须洗净双手。

第三,注意行走安全。暴雨可能会使一些建筑设施遭到破坏,也有可能刮倒一些供电设施。因此,无特殊需要,不要在暴雨时到处行走。

若无法避免,则在行走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损坏的电线杆等,防止因为线路损坏和大雨浸泡造成漏电触电。在山区和农田行走,最好穿长筒雨鞋。

腹泻勿滥用抗菌素和止泻药

有的患者一有腹泻,就使用抗生素,把抗生素作为万能药滥用,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非感染性腹泻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而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

即便是感染性腹泻,在选用抗生素时,最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对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抗生素。

在城市,如果连降大雨,应当注意防止城市内涝所造成的车库等低洼地带渍水。行人行走或车辆出行时,应避开危墙、危险区域,注意人身、车辆安全。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雷雨天气易诱发哪些病

高温、闷热、潮湿的天气还有利于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人们易患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发热重、头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浑身酸痛乏力等。

重者还会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空气湿度大,风湿病人也不好过,中医说:湿性粘着,湿邪困着,缠绵难愈,这样的天气会加重风湿病人病情。

雷雨前的气温会下降,平时脾胃不好的人稍不注意,就容易胃部受凉,就是中医常说的脾虚湿滞,患有胃胀、萎缩性胃炎等肠胃疾病的人这时要格外小心。

阴天或天气变凉时,寒冷会侵袭人的四肢筋络,对于原本患有骨关节炎症、软组织损伤,或是对于本身缺乏钙质、疲劳过度的人,都会造成影响。

潮湿闷热的天气也会影响情绪。人因此会有各种烦躁的表现:心烦、紧张不安、爱发脾气,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早醒。

应对办法

1、注意保暖对于肠胃系统疾病,最好的改善方法是在阴天时注意保暖,不要让肠胃受到寒冷的刺激,同时饮食方面避免食用寒凉、辛辣及生的食物。

多食用一些蛋、奶、鱼、瘦肉等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对于阴天引发的关节系统疾病,改善的最好方法就是尽量不要着凉,注意保暖。

2、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开窗,让空气对流,尽量杜绝细菌滋生的温床,是呼吸道疾病、风湿病患者应该做到的。

3、保持心情愉快与其被天气左右,不如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跟亲人朋友多交流,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用各种方式创造好心情!

4、避免劳累呼吸不顺畅会使脑部缺氧,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不能过于劳累,工作要注意节奏注意休息,一旦发现身体有异样感觉,马上要采取救治措施。

浸雨警惕皮肤破溃感染

7.21北京暴雨之后,灾区集中安置点的卫生防疫成为重中之重,从用水、厕所到环境卫生的防护,定时监测水源质量;到还在河道和过水区的牲畜尸体的处理,以及洪水后的清淤和消毒每一环都不可或缺。

西城区红十字协会急救指导老师崔世宝说,在大水中有可能有碰伤、外伤性的伤口,以及糖尿病足、脚癣等原有的伤口,都有可能激发感染。

春季宝宝要警惕五种出疹子疾病


儿童疾病是威胁孩子健康的重要隐患,出疹子就是其中一种。在儿童时期,有好多疾病都可以让孩子出疹子。应当怎样识别孩子出了皮疹?这是做父母所关心的事。我们来听听专家分析的各种疹的特点,以便帮助家长辨别。

1.麻疹

麻疹俗称打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鼻咽部的分泌物飞沫传播。

一个健康小儿与麻疹病人接触后,大约要经过10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开始发病,这段时间,我们称潜伏期。

发病开始有发烧、咳嗽、流鼻涕、流泪等与感冒相似症状。发热第2、3天时,在孩子口腔颊粘膜上见到发红充血的粘膜上有许多小白色点状(如针尖大小)粘膜疹,称麻疹粘膜斑。这是诊断麻疹最早、最可靠的依据。这一段时间(从开始发热到出皮疹前)称为前驱期,大约3、4天。

经过前驱期(即从发热开始经3、4天)进入出疹期。在出疹期时体温更高,眼睛怕光流泪,眼分泌物很多,流涕、咳嗽都加重,同时开始出疹子。皮疹呈玫瑰色斑疹,指压可退色,先见于耳的前后、颈部、面颊、前额部皮肤,以后皮疹渐增多,发展到胸、背、腹部,最后四肢皮肤出现皮疹,大约经过3、4天,皮疹在手心、足心上也出现,这表示疹子已经出齐出透。皮疹由单个散在可以逐渐融合成片,但疹间仍可见到健康皮肤。

出疹后第5天开始消退,第7天消退完全,留下细小的脱屑(如糠皮样)及棕褐色痕迹(即色素沉着)。以后热度下降,咳嗽减轻,食欲增加。化验白细胞总数偏低。

整个麻疹经过约10天。如果在出疹时合并肺炎、喉炎,则病程更长,病情更重。

2.风疹

风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多见于3~7岁学龄前儿童,春秋两季流行。

风疹开始发热(中度)约1天就出现皮疹。皮疹为粉红色小斑丘疹,散在于躯干而四肢稍少。孩子一般情况较好,除发热外,有流涕、轻微咳嗽,但全身无中毒症状,2、3天后皮疹消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耳后及枕部的淋巴结稍有肿大,很少出现合并症,化验白细胞总数偏低。

3.幼儿急疹

又称婴儿玫瑰疹,俗称骚糠,也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多见于春秋发病,一岁左右小儿多见散发流行。

本病起病急,前驱期呈高热或中热。持续不退约3、4日,有流涕、轻咳或腹泻,但孩子一般精神状态尚好。有的小儿在发热时伴有前囟门膨隆、烦躁不安。

发热3、4日后体温自降,同时胸、腹部皮肤出现散在的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这种烧退疹出,即为这种病的特点,同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化验白细胞偏低。

4.猩红热

俗称痧子,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冬春季节散发或小流行。

3岁以上至学龄期儿童易患此病。由带菌者或病儿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2~7天,突然发病,高热达39℃以上。自诉咽、喉部疼痛,舌乳头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第2天全身皮肤出现弥慢性、猩红色、细小皮疹,压之退色,稍痒。皮疹之间不能见到健康皮肤。以胸背部最明显。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皮疹经3~7天消退,而呈大片状脱皮。检查白细胞总数很高。

此病必须早期大量青霉素肌注治疗,共需注射1周以上。此病若治疗不彻底,经23周后,可并发急性肾炎或风湿病。

5.水痘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但在人的一生中很少患两次以上。

此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婴幼儿多见。潜伏期约两周。

发病开始有轻微咳嗽、发热(轻或中度),24小时后在头部、躯干出疹子,痘疹的出现顺序为丘疹疱疹结痂。痘疹分批出现,故在同一范围的皮肤上,可以见到不同形态的痘疹。

痘疹的出现或多或少,轻者常常被家长忽略,重者可出现高热,并发水痘脑炎,发生抽风或昏迷。检查白细胞总数偏低。

总结

以上5种皮疹以麻疹及猩红热病情严重,并发症多,对小儿机体危害最大。

麻疹需要细心护理,中药可解表清热,合并喉炎或肺炎时,应及时用抗菌素治疗。

猩红热要及早用青霉素治疗,量足,时间要长些。

其余三种出疹病(水痘、风疹、幼儿急疹)只要加强护理,给予隔离,对症治疗,很快可以痊愈。

独居老人要警惕心血管疾病


导读:空巢老人很有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老人们一定要对此关注。老人一个人生活,不仅仅对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久而久之,很可能威胁到老人的身体健康。有关数据表明,单独生活的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在节日过后,一定要注意心态的调整,因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子女都在身边,老人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原来的生物钟也被打乱了。节日过后,宽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失,前后反差巨大,老人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抑郁会影响到老人的心脏血管健康,可以诱发血管痉挛,另外可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那么独居老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血管疾病呢?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按时服药、良好生活习惯以及要调整自我心态,心情要保持舒畅。并且此时就需要儿女的配合了。最后就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点:儿女在外老年人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二人一起重温过去的美好,多出去走走。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给自己制定任务,使自己得到寄托。

第二点:当老人感到孤独时,可以安排给自己做不同的事情。

第三点: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不仅调节生活情趣,还有稳定血压或使高血压降下来的作用。

第四点:要认识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到生育自己的后代,是子女成熟的标志。

第五点: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如果条件许可,可在子女家居住一段时间。

夏季炎热出汗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夏季不出汗有危害

中医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主张: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但现代人夏季出的汗是越来越少了,不少商场和办公楼里早早就开了空调,家里、车上也都有空调,整天清清爽爽的,一滴汗都不用出。人们享受到空调的清凉,但却失去了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机会。

中医认为,如夏天很少出汗,气血没有“长开”,人体对风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夏季出汗其实是人体在给自身降温,如果总是待在有空调的环境里很少出汗,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气侵袭,容易感冒、咳嗽不止。

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夏季的正常出汗,使气机打开,以养护体内阳气。

所谓正常出汗,就是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天生怕冷不怕热的人甚至不用开空调,给自己制造一些出汗的机会。当然,夏季出汗绝非越多越好。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出汗过多则会使人体的阳和阴都有一定损伤。

另外,“汗为心之液”,过度排汗还会造成心气不足,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因此,有汗出就要注意及时补水,既可以饮用温开水、热茶水,也可以吃应季的水果,西瓜甘寒清热,解暑效果非常好。如果夏季汗出过多,就需要滋阴益气,可用党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治疗暑伤元气,如气短倦怠、口渴多汗等。

出汗多或为湿热气虚问题

相对于出汗少的人,还有另外一种人,那就是,动一动则大汗淋漓。莫笛谈到,这主要是因为湿热体质和气虚体质所致。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经常不舒服,小便甚至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平时有喝酒、抽烟和熬夜不良生活方式的市民,很容易出现湿热体质,这类人夏季特别容易出汗,而且脾气会比较暴躁,多见于青壮年。

气虚出汗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则是气虚的表现。此类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这类人饮食上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症状。

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益气补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平时建议尝试多喝党参乌鸡汤进行调理。

“动汗”最为可贵

中医认为:动汗可贵,因为此为深层出汗。因外界高温而造成的皮肤大量出汗(如蒸桑拿或夏天高温)则为浅表出汗。

不一定运动到大汗淋漓,运动到微微出汗、微微气喘、尚能轻松交谈的程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很合适了。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在户外活动一下,让身体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温度,微微出汗,对健康其实是有益的。

不要总是待在空调房里,多出来走动一下吧。

夏季炎热出汗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夏季不出汗有危害

中医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主张: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但现代人夏季出的汗是越来越少了,不少商场和办公楼里早早就开了空调,家里、车上也都有空调,整天清清爽爽的,一滴汗都不用出。人们享受到空调的清凉,但却失去了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机会。

中医认为,如夏天很少出汗,气血没有“长开”,人体对风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夏季出汗其实是人体在给自身降温,如果总是待在有空调的环境里很少出汗,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气侵袭,容易感冒、咳嗽不止。

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夏季的正常出汗,使气机打开,以养护体内阳气。

所谓正常出汗,就是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天生怕冷不怕热的人甚至不用开空调,给自己制造一些出汗的机会。当然,夏季出汗绝非越多越好。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出汗过多则会使人体的阳和阴都有一定损伤。

另外,“汗为心之液”,过度排汗还会造成心气不足,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因此,有汗出就要注意及时补水,既可以饮用温开水、热茶水,也可以吃应季的水果,西瓜甘寒清热,解暑效果非常好。如果夏季汗出过多,就需要滋阴益气,可用党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治疗暑伤元气,如气短倦怠、口渴多汗等。

出汗多或为湿热气虚问题

相对于出汗少的人,还有另外一种人,那就是,动一动则大汗淋漓。莫笛谈到,这主要是因为湿热体质和气虚体质所致。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经常不舒服,小便甚至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平时有喝酒、抽烟和熬夜不良生活方式的市民,很容易出现湿热体质,这类人夏季特别容易出汗,而且脾气会比较暴躁,多见于青壮年。

气虚出汗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则是气虚的表现。此类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这类人饮食上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症状。

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益气补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平时建议尝试多喝党参乌鸡汤进行调理。

“动汗”最为可贵

中医认为:动汗可贵,因为此为深层出汗。因外界高温而造成的皮肤大量出汗(如蒸桑拿或夏天高温)则为浅表出汗。

不一定运动到大汗淋漓,运动到微微出汗、微微气喘、尚能轻松交谈的程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很合适了。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在户外活动一下,让身体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温度,微微出汗,对健康其实是有益的。

不要总是待在空调房里,多出来走动一下吧。

夏季这样出汗要警惕疾病的袭击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