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养之五畜为益

中医养生知识五脏之肾。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中医食养之五畜为益》,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品。禽、畜、鱼肉共有100余种。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与主食相辅,更能促进人体健康。在瘦肉中,蛋白质约为20%左右,其中以猪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营养价值较高;肉类脂肪含量5%~50%不等,是热量的重要供给来源。除肝脏外,一般肉类都缺乏碳水化物。肉类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的良好来源。肉汤一般含少量动物胶,少量的肉类蛋白与维生素B族,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许多人对肉汤情有独钟。

各种禽蛋是人们较易获得的良好食品。蛋类的蛋白质具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所利用。同时,一个鸡蛋中含有30毫克的钙与1.5毫克的铁,是孕产妇以及少年儿童的好补品;在蛋黄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硫胺素、尼克酸和核黄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食养提示】食用动物食品遵循五原则

1.多禽少畜:

据统计,在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禽类及鱼只占15%。专家认为,这样的肉食比例结构极不合理。畜肉和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分析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将猪肉在肉食中的比例降到60%,禽类及鱼肉增加到3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

2.多鱼少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高血脂。而鱼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的含量高,约为猪肉的两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含量也大大高于猪肉。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吃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

3.多骨少肉:就畜类食品而言,眼睛也不要只盯在肉上。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均优于猪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养分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度减退的老人食用。

4.多炖少炒:就猪肉的烹调方式而言,在蒸、炒、炖等多种方式中,宜于中老年人的最佳方式是炖食。首先,炖肉鲜嫩柔软,而中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因而较为适合。其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油脂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口感也好。

5.荤素搭配: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理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若将猪肉、禽类配伍,由于都属动物性完全蛋白质,因此,其互补作用较小,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要将猪肉和豆制品或蔬菜等搭配,就可以弥补豆类中蛋氨酸含量少,蔬菜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较少的不足。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的代谢,而矿物盐又能中和肉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

6.先吃菜,再吃肉:

Ys630.com相关知识

道家五荤之香菜益胃


芫荽,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携胡荽种归,所以也名胡荽;因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故人们普遍叫它香菜。芫荽香美可食,为“道家五荤之一”,也是民间常用的家常菜的配料。芫荽本身性味辛温,归属脾、胃、肺经,有消食下气、发汗、解表、透疹、醒脾调中、伴阳助兴等功效。临床上,对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恶心、感冒,有治疗上的辅助作用。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而通过健脾益气则往往能达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所以,盛夏常吃点芫荽,可以达到助食、醒脾的功效。

凉拌芫荽:鲜芫荽150克,生姜15克,红辣椒2只。将三者洗净,沥水;生姜、红椒均切丝,再用温开水浸泡芫荽、姜丝、红椒丝30分钟后,沥干水装盘,加人精盐、香麻油适量拌匀即可。此肴具有开胃醒脾,和中理气的功效,适用于纳差,食欲不振,脾胃不和等病症。

芫荽面条:鲜香菜100克,挂面500克,红辣椒1只。芫荽洗净沥水,红椒切丝备用;将鸡汤或牛肉汤15O0毫升烧开,再放人挂面,待八九分熟,入芫荽、红椒丝、精盐少许,芫荽入味即可起锅。此面具有开胃和中,增进食欲的功效,适用于脘腹胀满,不欲饮食,体倦乏力等病症。

芫荽猪肝汤:鲜香菜100克,鲜猪肝25O克,生姜适量。将芫荽洗净,猪肝洗净切片,生姜切碎;精油烧热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入猪肝、生姜,猪肝将熟时入芫荽、精盐即可。此汤具有补肝和胃,促进食欲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暧气泛酸,不欲饮食,眩晕等病症。

黄豆芫荽汤:黄豆10克,芫荽30克。先将黄豆浸泡,洗净,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再加人芫荽,继煎15分钟即成。此汤具有辛温解表,健脾益胃的功效,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流行性感冒。

芫荽米汤:芫荽10克,饴糖5克,粳米50克。将芫荽洗净,沥水,切成小段或切碎,与饴糖放在一个碗内;粳米淘洗干净,加水2碗熬成粥,滤出米汤,再把米汤倒人芫荽、饴糖碗内,加盖,隔水蒸至饴糖溶化即可。此汤具有散风寒,解邪毒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受凉感冒者食之。

另外,痢疾患者,也可取香菜籽捣碎研细末,用红糖水冲服,空腹服用,每次10克,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香菜性温,口臭、狐臭及胃溃疡患者应忌服。

中医养生之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方法有许多,但都要求耐心、细致。以下从四方面来讲中医养生的方法,即食、术、思、药。

即食疗、食补。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可见,食物本身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善加利用,事半功倍。然而,食疗的应用也应有度,对症、适量,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一些食疗的禁忌和误区,如盲目进补、滥用药物食品等都是不可取的。

即行为。简单理解就是以养生为目的的行为,例如太极拳,五禽戏,瑜伽等等,都在此范围之内。这里要说的是虽然这些术都是以养生为目的的,但是运用起来也要讲求适当,即作为与不作为的平衡,进行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术的原则。

即思想。中医养生不单是行为,还包括思想的修养。中医养生中的心理养生、思想养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把思想比喻做水,宜温、润、清、滋、洁、活,忌激、染、滞、污、泛、混。另外还有如宜沉忌浮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理念包含于其中。

即中药。作为中医养生的一个大部分,中药是最为大众熟悉,也最常被使用的。中药的运用有着许多的讲究,强调的是补泻得宜,用药对症专业,不要偏听偏信所谓民间土方,误人误己。

疾时要注意药毒平衡,是药三分毒,虽然中药副作用小,但并不是没有,服用时药量、用法、熬制方法、火候都需注意,虽然现在有很多药房可以代熬药,但熬制的方法上也差异颇大。

本文由()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84115797。

畜血


病证名。一作蓄血证。指瘀血内蓄的病证。《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这是蓄血证的早期文献。现结合临床情况,大致可为二。

①指多种内有瘀血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蓄血,瘀血郁结也当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呕、唾、吐血,皆属上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善忘。血结胸中,则属中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胸满、身黄、嗽水不欲咽。血凝下焦,又属下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发狂、粪黑、小腹硬痛《证治准绳杂病》: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蓄血涉及多种脏府,除前述之上、中、下蓄血及跌打、撞击、堕坠等因素外,亦可由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而致。唐容川还补充了癫犬咬伤,血蓄下焦(见《血证论蓄血》)的病因。当予分别论治。参见有关诸条。 ②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致使瘀热蓄结于内。

治疗

《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或不当汗而汗,皆能致此也。大要热能燥血,故血不流行而蓄结于内耳。凡伤寒有热,小腹硬满,小便反利者,蓄血证也。甚则喜怒如狂,屎黑,身黄。通用抵当丸、桃仁承气汤主之。若有外证不解者,先用桂枝汤解外,后用桃仁承气汤,下尽瘀血为愈。上焦蓄血,胸中手不可近而痛者,犀角地黄汤。中焦蓄血,中脘手不可近而痛者,桃仁承气汤。下焦蓄血,小腹手不可近而痛者,抵当汤。《伤寒指掌》卷三则谓: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者,病邪向里也。反不结胸者,热结下焦也。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以太阳随经瘀血蓄于里也,抵当汤下之则愈。同一蓄血,桃仁承气汤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汤治瘀血已结之后。参见伤寒蓄血等条。

中医养生之“七情五志”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收到严重干扰。《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并可致人于死地。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认为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望诊之五官望舌


望舌属五官的内容之一。但其内容非常丰富,至今已发展成为专门的舌诊,故另立一节阐述。

舌诊以望舌为主,还包括舌觉(味觉)诊法之问诊与扪擦揩刮之切诊。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进行诊断的一种望诊方法之一。舌象是由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所构成的形象。

所以望舌主要是望舌质和望舌苔。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舌与内脏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循行来实现的。据《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胆、大肠之经气,亦可间接通于舌。所以说,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在生理上,脏腑的精气可通过经脉联系上达于舌,发挥其营养舌体并维持舌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病理上,脏腑的病变,也必须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

从生物全息律的观点来看,任何局部都近似于整体的缩影,舌也不例外,故前人有舌体应内脏部位之说。其基本规律是:上以候上,中以候右,下以候下。具体划分法有下列三种。

l.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

心肺居上,放以舌尖主心肺;脾胃居中,故以舌中部主脾胃;肾位于下,故以舌根部来主肾;肝胆居躯体之侧,故以舌边主肝胆,左边属肝,右边属胆。这种说法,一般用于内伤杂病。

2.以三焦分属诊舌部位

以三焦位置上下次序来分属诊舌部位,舌尖主上焦,舌中部主中焦,舌根部主下焦。这种分法多用于外感病变。

3.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

以舌尖部主上脘,舌中部主中脘,舌根部主下脘。这种分法,常用于胃肠病变。

以舌的各部分候脏腑,这是目前研究生物全息律的课题之一,虽说法不一,但都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上,可结合舌质舌苔的诊察加以验证,但必四诊合参,综合判断,不可过于机械拘泥。

(二)望舌的内容

望舌内容可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等组织。望舌质又分为望神、色、形、态四方面。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质两方面。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具体说,其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薄白润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与舌质如同一体,干湿适中,不粘不腻等。总之,将舌质、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现综合起来,便是正常舌象。

1.望舌质

(1)舌神: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润和灵动方面。察舌神之法,关键在于辨荣枯。

荣者,荣润而有光彩,表现为舌的运动灵活,舌色红润,鲜明光泽、富有生气,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枯者,枯晦而无光彩,表现为舌的运动不灵,舌质干枯,晦暗无光,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可见舌神之有无,反映了脏腑、气血、津液之盛衰,关系到疾病预后的吉凶。

(2)舌色: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可分为淡白、淡红、红、绛、紫、青几种。除淡红色为正常舌色外,其余都是主病之色。

①淡红舌:舌色白里透红,不深不浅,淡红适中,此乃气血上荣之表现,说明心气充足,阳气布化,故为正常舌色。

②淡白舌:舌色较淡红舌浅淡,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由于阳虚生化阴血的功能减退,推动血液运行之力亦减弱,以致血液不能营运于舌中,故舌色浅淡而白。所以此舌主虚寒或气血双亏。

③红舌:舌色鲜红,较淡红舌为深,称为红舌。因热盛致气血沸涌、舌体脉络充盈,则舌色鲜红,故主热证。可见于实证,或虚热证。

④绛舌:绛为深红色,较红舌颜色更深浓之舌。称为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为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为阴虚火旺。

⑤紫舌:紫舌总由血液运行不畅,瘀滞所致。故紫舌主病,不外寒热之分。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多表现为绛紫而干枯少津。寒凝血瘀或阳虚生寒,舌淡紫或青紫湿润。

⑥青舌:舌色如皮肤暴露之青筋,全无红色,称为青舌,古书形容如水牛之舌。由于阴寒邪盛,阳气郁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滞,故舌色发青。主寒凝阳郁,或阳虚寒凝,或内有瘀血。

(3)舌形:是指舌体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胀瘪、裂纹、芒刺、齿痕等异常变化。

①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谓苍老舌。不论舌色苔色如何,舌质苍老者都属实证。

②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其色娇嫩,其形多浮胖,称为娇嫩舌,多主虚证。

③胀大舌:分胖大和肿胀。舌体较正常舌大,甚至伸舌满口,或有齿痕,称胖大舌。舌体肿大,胀塞满口,不能缩回闭口,称肿胀舌,胖大舌。多因水饮痰湿阻滞所致。肿胀舌,多因热毒、酒毒致气血上壅,致舌体肿胀,多主热证或中毒病证。

④瘦薄:舌体瘦小枯薄者,称为瘦薄舌。总由气血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所致。主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⑤芒刺:舌面上有软刺(即舌乳头),是正常状态,若舌面软刺增大,高起如刺,摸之刺手,称为芒刺舌。多因邪热亢盛所致。芒刺越多,邪热愈甚。根据芒刺出现的部位,可分辨热在内脏,如舌尖有芒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

⑥裂纹:舌面上有裂沟,而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称裂纹舌。多因精血亏损,津液耗伤、舌体失养所致。故多主精血亏损。此外,健康人中大约有0。5%的人在舌面上有纵横向深沟,称先天性舌裂,其裂纹中多有舌苔覆盖,身体无其它不适,与裂纹舌不同。

⑦齿痕:舌体边缘有牙齿压印的痕迹,故称齿痕舌。其成因多由脾虚不能过化水湿,以致温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齿痕。所以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主脾虚或湿盛。

(4)舌态:指舌体运动时的状态。正常舌态是舌体活动灵敏,伸缩自如,病理舌态有强硬、疲软、舌纵、短缩、麻痹、颤动、歪斜、吐弄等。

①强硬: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着涩不清,称为强硬舌。多因热扰心神、舌无所主或高热伤阴、筋脉失养,或痰阻舌络所致。多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等证。

②痿软: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称为痿软舌。多因气血虚极,阴液失养筋脉所致。可见于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已极等证。

③舌纵:舌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回缩,称为舌纵。总由舌之肌肉经筋舒纵所致。可见于实热内盛,痰火扰心及气虚证。

④短缩:舌体紧缩而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可因寒凝筋脉,舌收引挛缩;内阻痰湿,引动肝风,风邪挟痰,梗阻舌根;热盛伤津,筋脉拘挛;气血俱虚,舌体失于濡养温煦所致。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征候。

⑤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的,叫舌麻痹。多因营血不能上营于舌而致。若无故舌麻,时作时止,是心血虚;若舌麻而时发颤动,或有中风症状,是肝风内动之候。

⑥颤动:舌体振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多因气血两虚,筋脉失养或热极伤津而生风所致。可见于血虚生风及热极生风等证。

⑦歪斜:伸舌偏斜一侧,舌体不正,称为歪斜舌。多因风邪中络,或风痰阻络所致,也有风中脏腑者,但总因一侧经络、经筋受阻,病侧舌肌弛缓,故向健侧偏斜。多见于中风证或中风先兆。

⑧吐弄:舌常伸出口外者为吐舌;舌不停舐上下左右口唇,或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皆称为弄舌。二者合称为吐弄舌,皆因心、脾二经有热,灼伤津液,以致筋脉紧缩频频动摇。弄舌常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2.望舌苔

正常的舌苔是由胃气上蒸所生,故胃气的盛衰,可从舌苦的变化上反映出来。病理舌苔的形成,一是胃气夹饮食积滞之浊气上升而生;一是邪气上升而形成。望舌苔,应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l)苔质;苔质指舌苔的形质。包括舌苦的的厚薄、润燥、糙粘、腐腻、剥落、有根无根等变化。

①厚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凡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的为见底,即为薄苔。由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有病见之,多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较轻。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的为不见底,即是厚苔。多为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为正不胜邪,病邪由表传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势发展的表现;舌苔由厚变薄,多为正气来复,内郁之邪得以消散外达,病情由重转轻,病势退却的表现。

②润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是润苔。表示津液未伤;若水液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为滑苔。是有湿有寒的反映,多见于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之证。若望之干枯。扪之无津,为燥苔,由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伤津、阴液不足,阳虚水不化津,燥气伤肺等证。舌苔由润变燥,多为燥邪伤津,或热甚耗津,表示病情加重;舌苦由燥变润,多为燥热渐退,津液渐复,说明病情好转。

③腐腻: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因体内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之气上泛而成,常见于痰浊、食积,且有胃肠郁热之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不同腻状粘液,称为腻苔多困脾失健运,湿浊内盛,阳气被阴邪所抑制而造成,多见于痰饮、湿浊内停等证。

④剥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剥处见底,称剥落苔。若全部剥脱,不生新苔,光洁如镜,称镜面舌、光滑舌。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毫无生发之气所致。无论何色,皆属胃气将绝之危候。若舌苔剥脱不全,剥处光滑,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称花剥苔,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舌苔从有到无,是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舌苔的增长或消退,都以逐渐转变为佳,倘使舌苔骤长骤退,多为病情暴变征象。

⑤有根苔与无根苔:无论苔之厚薄,若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者是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若苔不着实,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非如舌上生出者,称为无根苔,又叫假苔。有根苔表示病邪虽盛,但胃气未衰;无根苔表示胃气已衰。

总之,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盈亏;舌苔的腐腻,可知湿浊等情况;舌苔的剥落和有根、无根,可知气阴的盛衰及病情的发展趋势等。

(2)苔色:苔色,即舌苔之颜色。一般分为白苔、黄苦和灰、黑四类及兼色变化,由于苔色与病邪性质有关。所以观察苔色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

①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由于外感邪气尚未传里,舌苔往往无明显变化,仍为正常之薄白苔。若舌淡苔白而湿润,常是里寒证或寒湿证。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舌上满布白苔,如白粉堆积,扪之不燥,为积粉苔是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温疫或内痈。再如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称糙裂苔,皆因湿病化热迅速,内热暴起,津液暴伤,苔尚未转黄而里热已炽,常见于温病或误服温补之药。

②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若苔薄淡黄,为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或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③灰苔:灰苔即浅黑色。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温证。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可见外感热病,或阴虚火旺,常见于内伤染病。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④黑苔:黑苔多由焦黄苔或灰苔发展而来,一般来讲,所主病证无论寒热,多属危重。

苔色越黑,病情越重。如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为热极津枯;苔黑而燥,一见于舌中者,是肠燥屎结,或胃将败坏之兆;见于舌根部,是下焦热甚;见于舌尖者,是心火自焚;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为阴寒内盛,水湿不化;苔黑而粘腻,为痰湿内阻。

3.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变化过程,因此在分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时,还应同时分析舌质和舌苔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察舌质重在辨正气的虚实,当然也包括邪气的性质;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性质,当然也包括胃气之存亡。从二者的联系而言,必须合参才认识全面,无论二者单独变化还是同时变化,都应综合诊察。在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变化是一致的,其主病往往是各自主病的综合。如里实热证,多见舌红苔黄而干;里虚寒证多舌淡苔白而润。这是学习舌诊的执简驭繁的要领,但是也有二者变化不一致的时候,故更需四诊合参,综合评判。如苔白虽主寒主湿,但若红绛舌兼白干苔,则属燥热伤津,由于燥气化火迅速,苔色尚未转黄,便已入营;再如白厚积粉苔,亦主邪热炽盛,并不主寒;灰黑苔可属热证,亦可属寒证,须结合舌质润燥来辨。有时二者主病是矛盾的,但亦需合看。如红绛色白滑腻苔,在外感属营分有热,气分有湿;在内伤为阴虚火旺,又有痰浊食积。可见学习时可分别掌握,运用时必综合诊察。

(三)望舌方法与注意事项

望舌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注意一些问题,兹分述如下:

1.伸舌姿势:望舌时要求患者把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体。口要尽量张开,伸舌要自然放松,毫不用力,舌面应平展舒张,舌尖自然垂向下唇。

2.顺序:望舌应循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先看舌苔,后看舌质,按舌尖、舌边、舌中、舌根的顺序进行。

3.光线:望舌应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好,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要避开有色门窗和周围反光较强的有色物体,以免舌苔颜色产生假象。

4.饮食:饮食对舌象影响也很大;常使舌苔形、色发生变化。由于咀嚼食物反复磨擦,可使厚苔转薄;刚刚饮水,则使舌面湿润;过冷、过热的饮食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常使舌色改变。此外,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出现假象,称为染苔。这些都是因外界干扰导致的一时性虚假舌质或舌苔,与患者就诊时的病变并无直接联系,不能反应病变的本质。因此,临床遇到舌的苔质与病情不符,或舌苔突然发生变化时,应注意询问患者近期尤其是就诊前一段时间内的饮食,服药等情况。

中医为您推荐九款养肝粥


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肠胃所吸收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经过解毒程序变为无毒物质,再经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肝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太多的身体毒素无法及时排解出去。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代谢,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则会造成四肢乏力,懒言少动,即使吃的不多也会止不住地发胖,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肝气不舒,人的周身气血运行便会紊乱,女性就会变得暴躁易怒,胸胁疼痛,而且还带有月经失调的现象。

这里我们就来推荐六款“养肝粥”,您不妨试一试。

1、芹菜粥

原料:芹菜1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芹菜连根洗净,加水熬煮,取汁与粳米同煮粥服用。

功效:上火头痛、眩晕目赤,此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调养肝脏、降低血压、减少烦躁有一定好处。

2、菠菜粥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粳米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继续煎熬直至成粥时停火;再放入食盐、味精即成。

功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

功效: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

4、梅花粥

原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5、桑椹粥

原料:桑椹30克(鲜桑椹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椹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功效: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

6、决明子粥

原料: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

做法: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该粥清肝、明目、通便。适用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

7、荠菜粥

原料:大米,芥菜

做法:大米加水煮沸后,加入适量荠菜,煮沸后转文火熬煮成粥。可每日食1~2碗。

功效:此粥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适合高血压、热淋、小便不利、尿浊、肝热目赤以及女性月经过多、崩漏者食用。

8、胡萝卜粥

原料:大米,胡萝卜

做法:将大米与胡萝卜丝放入水中煮成粥,早、晚食用。

功效:此粥有利于消除烦躁和降低血压,还有助于麻疹患者解表透疹。

9、猪肝绿豆粥

原料:猪肺,大米,绿豆

做法:将绿豆、大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的作用,适合脸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经常食用。

中医养生之针灸五大疗效


养生导读:针灸是中医独有的一种疗法,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确实很好,除此之外,针灸还有很多疗效,现在主要运用于5类病症的治疗。而这些病症里,疗效特别好的有100多种,现详解针灸的五大疗效。

一、针灸对疼痛疾病的止痛。

关于针灸对痛症的止痛,有一件70年代轰动一时的事件:当年有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随尼克松访华,阑尾炎发作,在北京协和医院做阑尾手术,术后第二天感觉腹部胀痛难忍,医院针灸科的刘医生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通过穴位扎针及配合艾灸熏烤,最终解决了患者腹部胀痛的问题,而且再也没有复发过。

其实我国早在60年代已经在针式镇痛基础上,使针麻有了较大发展。当时最早做针麻的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运用于扁桃腺的针麻,这次应用成功以后,国家对针麻很重视,当时在全国都开展针麻。
1、颈椎病颈痛的止痛。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攻的就是镇痛,又以颈椎病颈痛的止痛为主。疼痛包括很多方面,从头到脚,三叉神经痛,颈痛,心绞痛等,在临床方面,还运用到急救。

2、腰背疾病方面的止痛。如坐骨神经痛,膝盖膝关节的疼痛,止痛效果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三以上。

3、对关节疼痛,如类风湿、痛风也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通过针灸和艾灸的办法,可以快速解决疼痛问题。

4、针灸对内脏疼痛的镇痛。



二、针灸对精神和心理疾病的睡眠障碍治疗比较有效。

据统计,现在就业压力、升学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患者日渐攀升,针灸因为其特殊的疗效,可以极大的减少药物的用量,同时减少发病率。

针灸对轻度和中度精神的抑郁比较有效,如抑郁、焦虑、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等,都有一定的效果。现在省中医院的针灸科也着重在研究针灸对精神、心理类疾病的治疗。比如精神分裂这类的病,比较难治,我们针灸科还是以针灸为主,同时也配合西药进行治疗。

三、针灸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比较有用。

符教授告诉我们,神经系统类的疾病,在中医里面叫脑病。脑病包括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又分为脑出血和梗塞,而且主要是梗塞类。出血方面原因也很多,但是针灸对出血主要是对机体功能的恢复,讲的是运动,感觉,语言的调节比较有用。

四、针灸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针灸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花粉过敏、湿疹、荨麻疹、其他过敏源过敏的疾病。

我们熟知的天灸,主要是减少感冒发作的程度和次数、预防感冒。



五、针灸对结缔组织病的治疗。

针灸治疗结缔组织病,最典型的为风湿、类风湿、痛风、红斑狼疮、银屑病、银屑性关节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等。

在针灸治疗这一类疾病时,有两种说法:有人说针灸就可以了,一点药都不需要服用;有一些则说针灸是不行的,全部都用药。符教授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对的,有偏见在里面。实际上这种疾病在急性期,在活动期的时候,通过针灸和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会更好。


针灸不同穴位治疗不同背部疾病。

1、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选 穴:肾俞、大肠俞、委中。

操 作:进针后施提插捻转补泻法。

中医之“五彩平衡”养生法


导语: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中医专家指出:酸、甜、苦、辣、咸等饮食五味调配得当则可健体益身。

中医理论认为: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此外,中医还有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的观点。专家表示,五味各有所入,五脏各有所喜,但不能超过正常的限度,超过了反而会成为致病的原因。

中医辨证之五脏五味五色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中医认为: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咸味能软坚润下,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 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医最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若过之则会不利健康。如居室大量红色,人们易产生焦虑,易于疲劳;太多的黄色装饰易使人情绪激动,不易平静。多食苦味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常食甜食,可使人体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等。

中医五味养脏方法


《素问宣明五气》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适度护五脏,五味偏嗜伤五脏。五味具体如何分入五脏呢?我们又如何保护五脏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如何保护五脏。

甘入脾

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反复强调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

如何保护五脏之脾呢?您可适当吃甜的东西如山药、香蕉、大枣等,可补养脾胃,补充人体的热量,解除身体疲劳。

另外,甜味还会使人放松,所以工作压力大的人适当吃点甜食可以睡得很香甜。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饼干、点心、水果,事实上很多含淀粉、果糖的食物就很适合。

咸入肾

中医讲的咸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黑属水,黑能补肾。可见,黑色食物具有补肾的功效。其中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乌鸡、墨鱼、海藻、紫菜、茄子等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对强身健体、滋肤养颜有独特功效。

酸入肝

酸入肝,也就是说酸味食物如山楂、橘子、食醋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治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还可以解酒,促进胆汁和胰脏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胁满胀。

酸也能收敛,如男性朋友的前列腺肥大、女性朋友产后尿失禁、白带太多,或拉肚子,通常都可以用酸来收敛。中医学讲到酸,都会连带提到涩,酸、涩两个合在一起,涩有收敛的意思。

收敛包括伤口的收口愈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样。

中医 肾为本兼补五脏


导读:冬季容易感冒,许多慢性病也随之而来,所以冬季防病,要从肾入手。因为肾为五脏之母,若肾精不足,就会使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生理免疫平衡下降,才会引发诸多疾病。但是单单补肾也不行,容易上火。可以以肾为本兼补五脏。很多中老年朋友一到冬天就犯愁,天气骤冷时,无论怎么注意都难免感冒一场。有哮喘、支气管炎、肺心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很容易旧病复发,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到底有没有方法能让他们尽量远离感冒和冬病的困扰呢?养生专家为你揭晓答案。

冬季防病,从肾入手

不难看出,冬季常发疾病,感冒及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各类骨关节疾病、畏寒症等,大部分都是呼吸道疾病。在临床治疗上,西医往往采取控制炎症的方式,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很难解决本质问题。要想从疾病的根源进行治疗,不妨采用中医的方法。

从中医角度来讲,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肺、肾两虚。中医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吸入的清气通过肺的肃降下纳于肾,肺、肾二脏协调维持人体气机的升降正常。人体若肾精不足摄纳无力,气不能下达于肺,就不能帮助肺纳气,虚气上逆就会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喘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黄帝内经》曰人到中年,肾气自半。意即人到中年肾气逐年减弱,肾藏精的功能也随之衰退。肾为五脏之母,若肾精不足,就会使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生理免疫平衡下降,这也是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根本措施就得从补肾入手。

不宜单补肾阳

找到了预防感冒、冬病的原因,很多朋友就想要补肾了。专家提醒,冬季气候干燥,如果只补阳不滋阴就会燥,也就是上火。

这个火就会引起心火肺热,具体表现为嗓子干,鼻子干,如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哮喘等疾病,也更容易发作。所以秋季补肾,一定要在滋阴的基础上补阳才会有效果。

想要进补的中老年朋友,在日常饮食方面,应当多吃一些润燥滋阴,滋肾润肺的食品调理身体。选择补肾药物则最好是温和调理为主,以避免因身体原因虚不受补。温肾助阳,不热不燥的太极补肾益寿胶囊就是很好的选择。

太极补肾益寿胶囊是纯中药植物制剂,不含激素成分,有滋肾阴、补肾阳,阴阳双补的作用,能综合调理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从而预防因肾虚引起的肺燥、胃热和其他在冬季易复发等病症。

太极补肾法受偏爱

冬季补益类中药补肾益寿胶囊深受市民喜爱。太极补肾益寿胶囊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肾与人衰老研究泰斗级专家沈自尹教授,历经数十年研制的纯植物药性,组方采用淫羊藿温阳、制首乌滋阴、珍珠和灵芝养心安神,药性平和,不是单一的温阳或者滋阴的药,药性更讲究辨证,平衡补肾的同时还兼顾了其他脏腑。

不但解决了起夜、失眠、腰酸、畏寒等一系列肾虚问题,还能滋养了五脏六腑,调理五脏功能,全面增强体质。

这样的养身之道完全符合历代医家推崇的以肾为本,兼补五脏,益寿养身的保养法则。

肾不衰,体质好,就不容易衰老,中老年害怕的感冒及冬病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复发了。

温馨提示:在冬季养身尤其要注意平衡,不能单补一处,要符合中医所讲的平衡之道,不能多补,也不少补。

中医食养之五畜为益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