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教你怎样避免 > 导航 > 中医养生食物寒热

中医养生食物寒热

2019-10-12

食物寒热 中医教你调节体温

夏季养生教你怎样避免。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食物寒热 中医教你调节体温”,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食物也有。一般情况下,可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地理位置、生长季节几方面来辨其寒热。

根据颜色的不同:颜色偏绿,性偏寒;颜色偏红,性偏温。绿色植物接近地面,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枣、石榴等,虽与地面接近生长,但果实能吸收较多的阳光,故而性偏热。wwW.yS630.COM

根据味道的不同:味苦、味酸的食品偏寒;味甜、味辛的食品性热。味苦、味酸的食物性寒,如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等。味辛、味甜者,由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长,所以性热,如大蒜、柿子、石榴等。

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水生植物偏寒;陆上植物偏热。藕、海带、紫菜等为寒性。而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根据光照条件:背阴食物偏寒;向阳植物偏热。背阴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湿气重,很少见到阳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生长在空中或有向阳性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照充足,故性偏热。

根据季节

:冬、夏季食物性寒;春、秋季食物性热。在冬天里生长的食物,因为寒气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萝卜、冬瓜等。在夏季生长的食物,由于接收的雨水较多,也性寒,如西瓜、黄瓜、梨等。苹果、橙子等春、秋季食物多偏热性。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教你如何有膳食来调节血压


血压的高低与心脏的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往往互为因果。过高或过低的血压,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而导致相应的心脏病;而心脏功能的异常.也会使血压发生“偏差”。这里介绍的食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血压异常类疾病。

高血压食疗方

高血压患者每曰摄盐量以5-6克为宜,食谱中钾与钠的合适比例为1.5:1。可多食用香蕉、橘子、花生、大豆以及各种豆制品等食物。注意补钙、镁;高血压患者除肾结石外,每天应供给1克钙,可食用脱脂奶、豆制品等。患者也要多食用富含镁的食物,如香菇、苋菜、菠菜、豆制品、虾米、桂圆等。提高膳食中锌与镉的比值:注意补锌限镉。多食用豆类、坚果类食品。选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控制体重。蛋白质供给一般不宜严格限制,血压患者应戒除烟酒,茶和咖啡等饮料也不宜太浓。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含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6。

食谱精选

玉米粥

材料:玉米粉150克,山药100克。制法:先将玉米粉用少量冷水调糊备用,将切成小块的去皮鲜山药用水煮软,再倒入玉米糊,不断搅拌,待黏稠厚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调中开胃.通便利水。药理研究证实.玉米有降血脂作用,且为粗纤维食品可以通便,久服可预防高血压,佐为滋补肝肾、健脾利湿之山药,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

用法:长期服用,可以稍佐白糖调味。

海带爆木耳

水发黑木耳250克,水发海带100克,蒜1瓣。葱、酱油、盐、白糖、味精、植物油、香油适量。

制法:将海带、黑木耳洗净。各切丝,备用。植物油烧热:爆香蒜、葱花,倒人海带丝、木耳丝、急速翻炒,加入酱油、精盐、白糖、味精,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安神降压,活血化瘀。适用于高血压。用法佐餐,每日1次。

荠菜豆腐

材料:荠菜250克,豆腐100克,香油10克,姜末

制法:豆腐切成小方丁永开水稍烫,盛在盘内,将荠菜用开水焯后切成碎末,均匀撒在豆腐上,加盐、味精、姜末,淋上香油即成。功效平肝明目降压。适用于各种高血压。

用法:每星期食用2-3次,久服见效。

淡菜豆腐鱼头汤

材料:淡菜150克,豆腐2块,大鱼头1个,生姜1片.盐少许。

制法: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猛火烧开后.改中火煲2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降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症见头晕头痛、耳鸣、少寐多梦、口苦、口干、舌红。

用法:佐餐,每星期2-3次。

生白萝卜汁

材料:生白萝卜100C克,蜜蜂20克。

制法:1、将生白萝卜洗净。连皮切碎,绞取汁,装人瓶中,置冰箱保存备用,也可以现吃现绞汁用。2、食用时再加入蜂蜜。

功效:降压、减肥。适用于高血压。尤其适宜痰湿型高血压(表现为高血压兼见肥胖者)患者。

用法:代茶频饮,每星期2-3次。

补益杞圃酒

材料:枸杞子150克,桂圆肉200克,白酒1000毫升.白糖100克。

制法:将枸杞子、桂圆肉、白糖浸入酒内,密封。

功效:滋肝阴,益心脾.通血脉。适用于气血两虚、肝阴亏损,但内热不明显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早晚空腹饮用。

中医按摩教你调节五脏六腑


【导读】中医按摩教你调节五脏六腑,中医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你对中医按摩教你调节五脏六腑了解多少呢。

中医按摩教你调节五脏六腑

一搓

选择舒适的姿势坐好,坐好后将两脚分开至与肩同宽。放松身体的同时将两手掌对搓生热。手掌热了之后将其放到腰眼穴(第四腰椎脊突左右各3.5寸)用力揉搓。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呼吸,尽可能呼吸得深一些,以助增强肾的功能。

揉搓的范围尽可能大一点,这不仅对腰有好处,对尾骨部位也能起到按摩的功效。稍停约3次-5次呼吸后,两手掌顺腰椎两旁,上下用力搓动,向下至长强穴(尾骨尖与肛门之间),向下搓于两臂后屈尽处,连续36次。

中医按摩教你调节五脏六腑

二捏

揉搓之后,腰及其周围的经络得到了疏通,因此会有发热的感觉。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要再接再厉,对命门穴(与肚脐眼平行,第二腰椎棘突下)以下,捏至尾椎处。夹捏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捏一下松一下,反复夹捏3~4次即可。

按摩手法

1、两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体向后抑。

2、左手用力向右推,上体尽量左弯。

中医按摩教你调节五脏六腑

3、两手再向后推,臀部竭力后坐,上体尽量前弯。

4、右手用力左推,上体尽量右弯。

以上四个动作为一圈。以顺时针方向旋腰9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腰9圈。

中医诊幼儿疾病 观指纹辨寒热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对《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发寒热怎么缓解


二、发寒热有哪些症状三、发寒热有什么禁忌

发寒热怎么缓解

1、发寒热怎么缓解

1.1、冷敷

仰卧,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身体其它部位应用被子盖好。当毛巾温度达到体温时,就换湿冷毛巾,如此反复循环,直到退烧为止。也可将毛巾内包裹冰块,敷于额头。用冷敷法可以帮助降低体温,退烧效果不错。

如果成年人在感冒的同时还伴随着发烧的症状的话,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退烧。如果是低烧,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和物理降温的方式来退烧,可以使用冷毛巾敷额头的方法和洗温水澡方法来降温,与此同时,要注意增减衣物来帮助身体排汗或保暖。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者高烧的话,就不要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了,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去药房买一些成人的退烧药来吃,或者直接去医院进行治疗。

1.2、补充水分

发烧时,身体会流汗散热,但是在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所有,就需要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或者用蔬果榨汁喝,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1.3、泡脚

发烧时,可以用40度左右的开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降温,缓解感冒发烧带来的不适。泡至微微发汗时,可将体内的余热带出体外,达到退烧的效果。

1.4、按摩

脚底有很多穴位,做足部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然后再生姜片擦拭按摩脚底的“涌泉穴”以及颈根后的“大椎穴”,有助于退烧。

1.5、多休息

发烧了要避免劳累,多休息,如果打寒颤的话,要躺在床上,盖上被子,让身体出汗。

2、发寒热吃什么好

2.1、牛奶

喝牛奶一方面能有效的补充人体水分,另一方面含有丰富的钙,能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2.2、鸡汤

鸡汤中还有多种氨基酸,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抵抗力,对发烧感冒的人很有帮助。感冒发烧期间,切记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

2.3、小米粥

小米粥有“代参汤”之的称呼,小米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有效地恢复身体,对感冒发烧的人特别有帮助。

2.4、胡萝卜

胡萝卜里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可烹饪、可凉拌,凉拌后的胡萝卜营养价值更高。

2.5、水果类

橘子,苹果,葡萄,草莓。水果就不用说了吧,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感冒发烧后可以多吃些,有帮助。多吃些水果,有效增强人体抵抗力。

3、发寒热要注意什么

首先在安排饮食时总热量不能低于身体所需热量的70%。饮食要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蛋花汤、稀粥、藕粉、肉末面条等,同时也可以多补充水分。

要适度地活动:适当地劳动及做些运动可改善末梢循环、加速血液循环,使手脚保持正常的温度。

要注意保暖:应随天气变化调节穿着,做好手脚的保暖,尤其冬天更要注意改善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

保持每日大便畅通:大便干硬是热性体质常见症状之一,甚者形成便秘,进一步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尽量保持每日大便畅通,防止疾病产生。

穿着轻、软、宽、舒:衣着以轻、软、宽松、舒适为宜,对于皮肤末梢循环及热量排除皆有帮助,对体温偏高者较适宜。

发寒热有哪些症状

所谓发热恶寒同时并见,是指患者发热的同时又感到恶寒,恶寒的同时又见发热,或手摸额部感到灼手,或试表时体温升高。有的一开始只有恶寒,全身打哆,但很快又兼见发热。有的发热比较明显,同时感到恶寒。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是重要的症状,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即在表阶段,它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外邪侵袭肌表,正邪交争于肌表,故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古代医家对恶寒这个症状非常重视,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是强调了恶寒的重要性。而恶寒或寒战常是发热的前奏。

发寒热有什么禁忌

忌寒凉之物,例如犀角、熊胆、石膏、绿豆、西瓜、萝卜、冬瓜、丝瓜、梨、蛤蜊、菊花。此类食物可以退火、消炎、清热、降低热量,故多食不利。

忌辛热刺激之物,例如干姜、附子、花椒、胡椒、肉桂等辛热食物,能动火而耗气,多则不宜。

忌食油煎、炒、炸食物,此类食物可以产生较多的热量,故不利于热性体质。

忌鸡蛋。当发热时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更多,因此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寒热往来什么表现


寒热往来什么表现

1、寒热往来什么表现

常见证候:

1.1、邪入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兼有心烦喜呕,不思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数。

1.2、湿热郁阻:往来寒热如疟,口渴心烦,脘闷,腹胀,呕恶身热,午后较重,入夜尤甚,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1.3、疟疾:寒热往来,反复发作,发有定时,先恶寒,甚者寒战,继则壮热,最后汗出通身,热退身和,同时伴有头痛如裂,周身乏力,肢体疼痛,口渴引饮。如此反复发作,脉弦。

2、寒热往来防治方法

2.1、积极治疗传染源

常用的药物有羟基喹哌、乙胺嘧啶、磷酸咯啶等。以上这些药物要根据疟原虫的种类和病情的轻重由医生来对症使用,剂量和用法一般人不易掌握,千万不要自己乱吃。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休止期治疗,即对上一年患过疟疾的人,再用伯氨喹啉治疗,给予8天剂,以防止复发。

2.2、彻底消灭按蚊

主要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包括清除污水,改革稻田灌溉法,发展池塘、稻田养鱼业,室内、畜棚经常喷洒杀蚊药等。

2.3、搞好个人防护

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

3、寒热往来是什么意思

寒热往来是什么意思,指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的情况。这是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热型。寒热往来是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的一种热型,其热时自热而不觉寒,其寒时自寒而不觉觉热。与恶寒发热的寒热同时并作不同。《类证活人书》:"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其病机是邪入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而致。

如何分清小儿感冒寒热

1、首先从鼻涕的分泌物角度来看: 寒症的鼻涕都是稀鼻涕或者是量比较大的鼻涕、打喷嚏较为严重。热症往往是少量的鼻涕、浓鼻涕或者没鼻涕。

2、从咳嗽上看: 寒症的咳嗽痰比较多,小孩子不会吐痰,所以我们能听到痰鸣的声音或是听到咳嗽的声音并不是在咽部而是靠下,比较闷,没那么清脆。热症的咳嗽本身较少,声音比较偏上部,声音比较清脆,没有痰的感觉。

3、从大便上看: 寒症的孩子,一般大便正常或偏稀;热症的孩容易在感冒的时候便秘。

4、从唇色上看: 寒症的嘴唇颜色是正常的,或是偏白色;热症孩子唇红齿白,如朱丹色。

5、从发热的时间上看: 寒症的一般发热多数不超过38度,发热的时候从早晨开始,逐渐加重。一般的发热时间是从早晨、中香12点前开始发热;热症多是从下午开始发热,到晚上加重。

寒热往来的辨证治疗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类证活人书》卷八:"往来寒热有三证,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有表证而往来寒热者,用小柴胡汤也;有里证而往来寒热者,大柴胡也;已表或已下而往来寒热者,皆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也。"

《伤寒发微论论伤寒七十二证候》:"寒热往来,此证有三。一者中风证,小柴胡汤;二者热入血室证,刺期门;三者状如温疟,黄龙汤证。"

中医诊断学之十问歌之问寒热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现在仅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余未备述。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团,病机全从证象验。妇人尤必问经期,先后闭崩宜问遍,再添片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1.寒热 恶寒、发热是病人常有的自觉症状,都是卫气病变。

恶寒:恶寒机理有二,一是外寒相侵,卫阳被郁;一是自身阳虚,卫阳不固。先以外寒言之:寒流骤至,机体为御寒侵,毛窍因寒而收缩,卫气不能出表,内郁腠理,成为病人自觉恶寒而以手摸之则热,反映了恶寒与发热并见的外寒特征。其基本病理是:外感风寒→毛窍收缩→卫阳被郁→不能出表而恶寒,郁结于里而发热。若寒邪长驱而人,直中三阴,多呈经遂痉挛,产生疼痛、气喘、吐泻、尿闭。次以自身阳虚言之:其人平素畏寒怯冷,是卫外阳气不足。追本穷源,卫外阳气不足是因肾阳虚损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少阴阳虚→卫阳虚损→固护无权→畏寒怯冷。

发热:一切发热都是卫气病变,究其机理,有气郁而化之实热,阴不制阳之虚热,也有营卫不和、阳气下陷、血虚阳浮、阴盛格阳之假热,临证必须察其虚实,辨其真假。

实热:卫气行于三焦,其升降出人有赖肺的宣降,脾的升降,肝的升发。如果外感六淫,邪犯肺卫,卫气宣发之机被阻,郁结化热,此为外因导致卫气郁结而化之实热。五脏经隧以及少阳三焦膜腠是由肝系之膜构成,五大网络系统和膜腠三焦都是气血津液流通之所。如果内伤七情,经隧挛急,卫气升降出人受阻,郁结化热,此即所谓五志化A的机理。外感发热,其来势急,内伤发热,其来势缓;外感发热,以全身发热为特征,内伤发热,以局部发热为特征。虽然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而其气郁化热机理则同,都属实热。

少阳三焦是津气共同运行之路。津为阴,气为阳,阳气得阴津相济,才不化热;阴津得阳气温煦,才不凝滞。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气郁化热,热盛伤阴,呈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此为气分实热。若热人营血,以夜热较盛,舌质红线为其特征。

虚热:阴虚与发热证象并存,谓之虚热。形成虚热机理有二,一是外感发热,余热未尽;一是阴阳失调,虚热内生。热在气分,高热已退,仅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此为气热伤阴,由实转虚的虚热;若热人营血,热势已减,仅见暮热早凉,此为血热伤阴,由实转虚的虚热。二是慢性疾病或中年以后,营阴暗耗,阴不济阳,成为阴虚阳亢,此为阴阳失调,热由内生的虚热。

热证从其病变本质来讲,只有实热和虚热两类;从其临床证象来讲,也只有热盛伤津的纯热无湿与湿热并见的湿热互结两类,但其证象却因所在部位不同而异。邪在太阳,以恶寒发热为特征;邪在阳明,以热、渴、汗出为特征;邪在少阳,以寒热往来为挪;三焦湿热,以热势时高时低或午后身热为特征。此外,仅因局部气郁化热而呈红肿热痛尤为多见。其余营卫不和、阳气下陷、血虚阳浮,阴盛格阳四种假热,属于特殊发热机理,将在各论有关章节研讨,在此从略。

体温过低


大家应该听说过体温过低的情况,人的体温正常的情况下是多少,大家都知道,长时间低于这个状态,一般是低于35℃,就是体温过低的症状。那么体温过低的危害有哪些呢?小儿体温过低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

基本信息

体温过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当体温低于35℃时称体温不升。

详细释义

(1)临床对体温过低程度划分(以口腔温度为例)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

(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冰冷、口唇耳垂呈紫色、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晚期可能出现昏迷。

危害

体温过低可导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精神的敏锐性,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代谢率。幼儿时,将全身浸泡在接近结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温过低,可保护低氧时的大脑。

核心体温降低可导致冷漠嗜睡,手脚笨拙,精神错乱,易激动,虚幻,呼吸减慢或停止,心跳减慢,不规则,最后停止。但只要病人当未温暖,不应认为病人已死。直肠温度34℃有助于与因心脏病,糖尿病昏迷,胰岛素过量,脑血管意外或滥用药物所致的类似症状相区别。普通的临床体温表不能测量体温过低时很低的体温,必须用特殊的低体温测量仪,若只有标准的临床体温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体温过低。

小儿体温过低的办法

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并且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因需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现象。体温过低的婴儿一般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往往哭声低微,不肯吃奶,皮肤冰凉,血糖含量过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现肿块等。体温过低的婴儿得不到及时的料理而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体温过低,一定要采取措施来提高体温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一般来说,提高体温有两种方法,我们应该结合起来使用:

注意保暖

室温不应该低于20度,一定要给宝宝穿厚暖的衣服,应有棉斗笠,最好再在棉斗笠外放置一个或数个热水袋进行保暖。在给宝宝换衣服时更要特别注意。

注意加强营养

适当补充母乳和葡萄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强宝宝的抗寒能力,有利于体温的回升。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宝宝的体温还是过低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查明体温过低的原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结语:有关体温过低的相关信息,这里就介绍这么多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应该对其也了解了不少。体温过低的原因,其实可以想象得出来,不是在过冷的环境下时间过长,就是身体出现了什么情况不能产热了。大家要多注意保护自己!

中医教你去头屑


导读:头皮瘙痒、头皮屑脱落是一种头皮的单纯糠疹,由毛囊发炎所致。中医认为,这与感受风热有关,除讲究头部卫生外,还可选用以下中医偏方去头皮屑。

1.桑白皮煎药液

桑白皮50~100克,煎药液2500毫升洗头,每周1次,有去头皮屑和防脱发作用。

2.皂角

皂角50~100克捣碎,加水500~1000毫升煎。先以温热水洗去头上灰尘、油脂,再以皂角液洗两遍,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每周两次,连洗数周,头皮屑可消失。

3.菊花叶子

菊花叶子40片,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煮成绿色的汁液后,放凉,然后放入瓶中保存。使用时,直接用这种汁液来清洗、按摩头皮即可。菊花叶子中含有特殊的精油成分,用菊花叶煮成的汁液来清洗头发,可以有效抑制头皮屑的生长。

4.苹果醋汁

苹果汁半杯与米醋2汤匙倒入脸盆中,充分混合。先用洗发水把头发洗干净,然后将洗净的头发放入盛有苹果醋汁的脸盆中,以梳子蘸取苹果醋汁来梳理头发,最后用洗发水清洗干净。苹果汁与米醋可以有效吸收头发中过多的油脂,因此可调节头皮的油脂分泌,起到去油去屑的作用。

5.黑豆煮水

将黑豆100克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软,将黑豆过滤。用煮好的汤汁来清洗头发,可有效抑制头皮屑,防止头皮屑再生。

6.透骨草或桑叶煎汁

透骨草100克,桑枝50克,加水1000毫升,浓煎取汁,倒入脸盆中。待药汁稍凉后,用毛巾蘸药汁洗头部,2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每日洗2次,一周左右即可见效。

中医教你减肥事半功倍


中医教你减肥事半功倍?通常爱喝水、喝茶、喝咖啡的人以及特别喜欢吃面包、蛋糕、橘子、葡萄的人,容易引起水胖。也就是说,人体容易变为与吃进去的食物相同(相似)的形态。相反,如果想变瘦,最好多吃牛蒡、胡萝卜、莲藕、大葱、洋葱、山药等颜色深且质地紧密的食物。肥胖是很多慢性病的元凶。因此,要预防疾病,减重非常重要。

中医教你减肥事半功倍?

1.要充分摄入海藻、豆、薯类、糙米等食物。由于食物纤维的作用,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脂肪酸、糖分、代谢废物、水分排出体外,可以提高减重效果。

2.多吃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等大蒜属的植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排汗,能产生减重效果。

3.经常喝生姜红茶,在促进利尿的同时,能温暖身体,有利于代谢。

4.“水胖”的人,如果适当吃些咸味食物:酱油、鱼籽、腌咸鱼、咸菜、炖的食物等含盐多的食物,盐分就会把水挤出来,使身体绷紧。

5.煮红小豆(将50克红小豆放在盛有600毫升水的锅内,等到水分减半、红豆煮软时,大概需要30分钟)有促进利尿和排便的作用,有利于减重。

6.早饭时饮用下面的鲜果汁,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胡萝卜一根半(约300克),180毫升汁;苹果2/3个(约200克),160毫升;黄瓜1根(约100克),80毫升;总计420毫升(2.5杯),胡萝卜两根(约400克)240毫升;菠萝200克,140毫升;总计380毫升(两杯)。

7.参加劳动或进行运动,能够充分运动肌肉,消耗多余的水分,使身体产热。由此改善代谢状况,达到减重的效果。

8.洗澡、洗桑拿浴等出汗时,由于气化热的原理,也会消耗体内的热量,有益于减重。如果能更进一步洗“生姜浴”(拿一块生姜磨成泥,放在布袋中,挂在浴缸里的“生姜浴”)、“盐浴”(放有一小袋粗盐的“盐浴”)、“蒜浴”(放有装着蒜末的布袋的“蒜浴”),就更好了。

中医教你按摩养生


按摩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按摩可以帮助舒缓疲劳,让人精神振奋。所以,每当感觉到身体劳累时,就会选择去按摩店来个全身放松。其实如果大家掌握了以下六个按摩部位及方法的话,我想以后你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了,不仅能帮你解除疲劳,而且还能强身健体哦。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

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二是弹拨,抬高一侧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处,用中指轻弹腋窝底,可时快时慢变换节奏,并左右交替进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

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还对改善人体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

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食物寒热 中医教你调节体温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