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艾灸养生 > 导航 > 不正确的饮食养生

胎位不正 不妨试试艾灸

艾灸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胎位不正 不妨试试艾灸,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肾经脉气始接之处,刺激至阴能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阴阳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纠正胎位。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增强胎位的活动,有助于胎位的自转而达到纠正胎位的目的。

治疗时让孕妇取仰卧位,屈膝,因为此时是腹壁最放松的时候。施治者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孕妇两侧足小趾外侧约1寸(以一韭菜页宽度左右)至阴穴处施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天施灸1~2次,胎位转正即停止。此方法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一般来说,应在孕6个月以后进行,因为6个月以前的胎位不正可能会自行转回去。另外如有脐带绕颈、羊水少、腹壁过紧等情况,则胎位也不易纠正。

此外对于产妇尿潴留,也可以用针刺配合艾箱灸,效果同样不错。产妇同样取仰卧位,在针刺小腿三阴交穴、阳陵泉穴的同时,用艾箱灸少腹部3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灸完取针。因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有利水、祛湿之功效。三阴交属足三阴经(足太阳脾、足厥阴肝经、足少阴)交会穴,有调理肝、脾、肾之功用。两者并用,效果十分显著。

wWw.yS630.cOM

yS630.Com相关推荐

治疗胎位不正的药剂


胎位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现象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胎位不正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药方1

药物

白术20克,黄芩20克,茯苓20克。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浸洗双足,每次20分钟。用于胎位不正。

出处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药方2

药物

熟艾(陈久之艾)500克。

制法

取上药制成艾条备用。

用法

孕妇取半仰卧位(仰坐在靠背椅上亦可),缓带自持,一下肢屈膝自然,下垂着地(膝略低于筋关节),另一下肢伸膝并低于髋关节30度左右,自然斜放(舒适为度)。取点燃艾条熏疗伸直膝之足15-30分钟,1日1次。左右足调换体位熏疗。熏疗时,孕妇感觉熏疗之足温烫舒适,宫内胎儿翻动增强,翻动次数增多者佳(孕妇无痛苦感)。用于胎位不正。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药方3

药物

热水一盆。

用法

每晚用热水洗脚一次,洗的时候按压至阴穴。用于胎位不正。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认识了胎位不正的相关知识,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若患有胎位不正这类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

胎位不正中医针灸至阴


正常胎位中,绝大多数为枕前位。如果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呈枕后位、臀位、横位等,称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胎位异常。中医认为,胎儿赖肾气所养,灸至阴可调足少阴之气,是矫正胎位的经验穴。

此法有较高的胎位转正成功率,通常用艾灸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1分)的方法。施术时间最好选在下午15:00~17:00时。孕妇排空小便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去一侧袜子,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平稳均匀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施治者如持笔写字状将灸用艾条点燃端对准孕妇足小趾外侧至阴穴处施温和灸(灸用艾条点燃端与孕妇足小趾外侧的距离约1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孕妇觉有温热感从足小趾延脚外侧面向外踝方向传导,胎儿在腹内频繁活动并有转动时计时艾灸20分钟。术毕孕妇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每天施灸一次,妇检一次,胎位转正即停施术。

按: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的方法,源于公元7世纪的唐代医家张文仲的《随身备急方》。该法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经济安全等优点。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一般孕妇3~5次即可使胎位转正。从西医神经反射角度看,至阴穴下分布有来自腰4至骶5神经根的腓浅神经分支,通过艾灸刺激可使其治疗信息达相应的腰4至骶5脊髓神经阶段,调节内脏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引起宫缩矫正胎位不正。据统计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对腹壁紧张度一般,妊娠7~8个月的孕妇矫正成功率最高,可达95.98%,其中1~4月即可矫正者达86%。

妊娠8个月后,儿头固定,胎儿部分入盆,则会影响疗效。若灸数次无效当查明原因,转科处理,导致胎位不正原因甚多,如盆腔狭窄,子宫畸形等不属针灸治疗范围,应由产科处理。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


去年秋天有一孕妇给我打电话说她几天前到医院做产前检查,B超见胎儿为臀状胎位,妇科医生建议他回家后采取胸膝卧位7天后改用艾灸至阴穴7天。她想咨询一下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是否有效?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在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除枕前位(正常胎位)外,其余的枕横位、枕后位、臀位、臂位等均为异常胎位。一般孕妇无任何异常感觉,只是在产前检查时才能发现。中医学称异常胎位为倒产、横产、偏产、胎不正,认为胎位失常是由于妇女妊娠后气血亏虚,胎气不足,影响胞宫的正常活动造成的。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源于公元7世纪的唐代医家张文仲的《太平圣惠方》。该法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经济、安全、随时随地人人均可施治的优点,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一般孕妇三五次内即可胎位转正。

施术时间最好选在下午15~17时。孕妇排空小便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去一侧袜子,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平稳均匀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施治者如持笔写字状将灸用艾条点燃端对准孕妇足小趾外侧约1寸处施温和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孕妇觉有温热感从足小趾沿脚外侧面向外踝方向传导,胎儿在腹内频繁活动并有转动时,计时艾灸20分钟。术毕孕妇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每天施灸一次,妇检一次,胎位转正即停止。

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也是该经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五行中为金,据中医学金能生水的理论:下午申时(15~17时)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主之气,也就是说此时该经的气血最为旺盛。足少阴肾经为先天之本肾所主之脉,该经的循行又穿过子宫所在的骨盆。妇女以血为本,其经、带、胎、产无不与足少阴肾经、冲脉、带脉、任脉关系密切。井穴乃一经中气血化生之源,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又是与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通过在此处艾灸热刺激,可激发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同时间接通过足少阴肾经,使调治信息传至子宫调衡胞宫气血。

从西医神经反射角度看,至阴穴下分布有来自腰4至骶5神经根的腓浅神经分支,通过艾灸刺激可使其治疗信息达相应的腰4至骶5脊髓神经阶段,调节内脏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引起宫缩矫正胎位不正。

据统计,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对腹壁紧张度一般,妊娠7~8个月的孕妇矫正成功率最高,可达95.98%,其中1~4次即可矫正者达86%。

孩子便秘不妨试试按摩


发生这种情况孩子害怕医生不愿到医院去怎么办呢?安徽省中医院小儿推拿科王莉莉医师告诉您一个小窍门,使你在家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王莉莉说,当小儿出现便秘后一般情况下只需按揉阳池穴、向下推按承山穴,并加以按揉腹部就可缓解这种症状。王莉莉介绍,阳池穴为治疗便秘主穴,在腕背横纹上约三指中间处,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转按揉1~2分钟,可双侧对称同时进行,力度要稍大,进行强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头痛,通大便。后承山穴位于腿肚,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按摩此学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约50~100次,此穴位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推摩腹部时要用指腹在腹部顺时针方向环转快摩,直至感觉腹部发热,变软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为一疗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见效。

王莉莉医师提醒,预防小儿便秘,一定要养成小儿定时大便的习惯。在饮食上,要改变饮食单一结构,不偏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尽量远离高蛋白食品。王莉莉医师特别提醒有部分小儿便秘时伴有脱肛或肛裂,此时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查看了,切不可擅自在家处理。

女人补肾不妨试试这些偏方


肾之认知根本,可以说,肾好男人才会更加强壮,女性才会更加美丽,今天我们不讲男性补肾,来讲讲女性吃什么能够补肾,那么大家知道补肾的食物有哪些吗?补肾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补肾吃什么食物吧。

补肾最好还是食疗,这样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就是短期内可能见不到疗效,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女性补肾的偏方吧。

清补汤

材料

鸡腿1只,葱适量,姜适量,百合适量,莲子适量,枸杞适量,苡仁适量,人参适量,冬瓜适量。

做法

1.鸡腿切块。

2.和姜片一起抄水,再用冷水冲洗干净,重新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鸡块和材料3,用大火煮沸后转入汤煲慢炖90分钟。

3.倒入切好的冬瓜,放适量盐和鸡精调味。

4.再炖15分钟即可。

紫米补肾粥

材料

黑米、糙米、桑葚、紫米、蓝莓酱。

做法

将桑葚洗净,用盐水浸泡30分钟,再晾干水分,在锅中,将紫米、黑米和糙米加入锅中煮成粥,再加入桑葚继续煮10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加蓝莓酱进行调味。

功效

可以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因此女性肾虚的话,可食用补肾。

桂圆枸杞粥

材料

30g桂圆肉、20g枸杞、配料80g大米、800ml清水、30g冰糖。

做法

枸杞,桂圆洗干净备用,将大米洗淘干净放进锅里,放适量的水,再放入桂圆冰糖共熬,粥煮开再放枸杞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

桂圆补益心脾,补肾润肺,养血安神,适用于肾虚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所以大家可以多喝一点哦。

茶树菇栗子鸡

材料

茶树菇、板栗、鸡半只、葱、姜、八角、花椒、盐、生抽、老抽、料酒、白糖少许。

做法

1、干茶树菇提前浸泡,去处根部和杂质,洗净备用。板栗用微波炉高火叮两三分钟,剥皮备用。鸡切块洗净备用,葱切小断,姜切片。

2、锅中放水,放鸡块焯水,捞出洗净淋干水分;炒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入葱姜八角和花椒爆香;放入鸡块翻炒至鸡块变色,水分收干。

3、放入生抽、老抽、白糖和料酒,翻炒至颜色均匀;放入茶树菇和板栗翻炒;加入开水,没过鸡块,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炖3040分钟至鸡块酥烂;最后放盐调味,大火收汁,放入小葱断即可。

功效

茶树菇益气开胃,补肾滋阴、健脾胃、提高人的免疫力,增强人体防病能力的功效。

生活中不乏许多补气血的食物,但很多人往往不会选择,所以会去买那些补气血的三无产品,其实大可不必花那些冤枉钱。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常吃某些食物可有效补气血。想知道补气血吃什么最好以及补气血的汤有哪些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补气血的食谱其实有很多,下面就为你们精心挑选了几种方法简单又有效的,不妨来看看吧。

补气血食谱

一、归芪乌鸡汤

材料

乌鸡1只、当归10克、黄芪20克、香菇30克,葱姜适量。

做法

1、将乌鸡放进温水里,加入料酒用大火煮,待锅开后捞出乌鸡。

2、把焯过的乌鸡放入有温水的砂锅里,再将葱片、姜片、香菇片以及当归、黄芪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盐,用大火煮。

3、待开锅后改用小火炖,一个小时后开盖儿加入适量的白胡椒粉和鸡精粉,即可食用了。

功效

这道药膳最适合气血两虚的人来喝,如大病初愈者、产妇或者失血的病人都可以来用。内热比较盛,湿热比较重的人不适合喝这道汤,如青春期痤疮比较厉害,或牙疼、大便干燥,感冒后发烧咽喉肿痛的人不能吃这道汤。

二、枸杞猪骨汤

材料

猪骨500克,枸杞子30克,大枣10枚,姜、醋、葱、盐各适量。

做法

1、猪骨洗净备用。枸杞也洗净备用。

2、将骨头放进开水内焯一下。捞出放进高压锅内加凉水,然后放入姜片、葱块、枸杞、盐、醋盖上锅盖,按下排骨键。

女人补肾食谱

枸杞猪肝汤

材料

猪肝100克,枸杞子50克,黄酒,精盐,葱段,姜片,胡椒粉,猪油各适量。

做法

1.将枸杞子去杂,洗净,切成片。

2.锅烧热,放入猪油,下猪肝片煸炒。

3.加入黄酒,葱段,姜片,精盐,继续煸炒。

4.最后就是加入清水适量,放入一些枸杞子共煮,煮至猪肝熟透,再加一些胡椒粉调味。

乌骨鸡炖板栗

材料

鲜板栗10枚,乌骨鸡1只,生姜1块,精盐适量。

做法

1.首先要准备一些板栗,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把它洗净晾干。

2.将乌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精盐食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

2.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菟丝子粥

材料

菟丝子30克,粳米150克,白糖若干。

做法

1.将菟丝子洗净并捣碎,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小火煎汤,去渣取汁。

2.再加淘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快好时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女人补肾吃什么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经了解了女人补肾吃什么好了吧,补肾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把肾补起来更加的有魅力,大家还不赶紧试试看。

羊肉萝卜小米粥

原料

小米150,白萝卜70克,羊肉50克,香菜15克,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做法

羊肉切丁,白萝卜切滚刀块,香菜切小段。锅中加入水烧开,下入羊肉、料酒汆水,撇去浮沫,捞出用水冲干净。另起锅加水烧开,下入小米、羊肉丁小火炖。肉快要熟时下入萝卜块,炖至米汤粘稠,调味即可出锅。

功效

补虚证,健脾和胃,滋阴肾气,补虚清热。

粟米龙眼粥

材料

粟米1千克、龙眼肉15克、粳米五十克。

做法

1、将粟米去壳,淘洗干净。将硬米淘洗干净。

2、将硬米放入铝锅内,加入粟米、龙眼肉和适量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搅匀即成。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

可以补心肾,益腰膝。适用于心肾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症。

板栗红枣粥

材料

板栗、红枣、糯米、大米适量。

做法

1、糯米和大米淘洗干净,提前放入清水里浸泡,再与适量清水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红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30分钟,中间搅拌防止粘锅底。

2、熟板栗切小块,30分钟后加入板栗块,继续煮约20分钟至粥粘稠即可。

功效

红枣有补气养血、美肤养颜、活血化瘀的作用,板栗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将红枣、板栗和糯米一同煮粥,吃起来甘甜美味,并且还容易吸收,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枸杞大枣玉米渣粥

原料

玉米渣100克,大枣10个,枸杞15克。

做法

枸杞、大枣用清水淘洗干净,锅中加入清水烧开。下入玉米渣慢火煮至半熟时,下入大枣和枸杞,慢火煮熟,即可出锅。

功效

养血安神,补肝,肾降血糖。

胎位异常


【概述】

胎位异常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腹壁松驰的孕妇和经产妇。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用针灸纠正胎位预防难产在我国古籍早就有记载。如《类经图翼十一卷》指出:至阴,三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尤其是灸法更用于分娩过程中的转胎:一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类经图翼》)。现代用针灸转胎始于50年代,自1960年起,即有大量关于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的临床报道[1]。80年代以来又增加体针、耳针及激光穴位照射,电针等法,效果亦佳。但就总的情况而言,以艾灸法用得最多,穴位则以至阴最理想。针灸一般用于怀孕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妇,有效率在85~95%左右,矫正后的复变率约10%。但再次治疗后仍能转为头位。国外报道异常胎位自然转正率为60%。表明针灸疗效确切,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治疗】

艾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至阴。

配穴:隐白、三阴交、京门。

(二)治法

一般仅取双侧至阴穴,如效不显酌加或改用1~2个配穴。用艾卷两支(长30厘米),直径1.2厘米,点燃后,术者双手执住分别在两侧穴位行温和灸,艾火距离穴位约为2~3厘米,以不产生灼痛而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连续4次一疗程。

施灸时,孕妇可取坐位,脚踏凳上,并解开裤带,亦可取仰卧位,两腿伸直。嘱孕妇灸治的当天晚上睡眠时解开腰带,并卧向儿背之对侧。接受灸治之后,每日复诊,胎位转正后即停灸,但仍须继续复查。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疗2313例,结果成功率为77.05~90.3%。多在一个疗程内成功,并以横位转胎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最差。另外尚有一定复变率。但对复变者继续施灸,多数患者胎位仍可纠正[1,2]。

艾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至阴。

(二)治法

双侧穴位均取。将纯艾绒制成麦粒大之圆锥形艾炷,直接置于至阴穴上点燃,至局部灼热难忍,即另换1炷,每穴每次灸4~5壮。如局部起小水泡,可涂以龙胆紫药水并用消毒敷料包札,以防感染。每日1次(如有水泡,可避开该点),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02例,结果转胎成功341例,无效61例,总有效率为84.8%。且发现横位妊娠的疗效明显高于左骶前、右骶前位妊娠者,妊娠周次,32~35周的疗效高于40周以上者[3]。

电针

(一)取穴

主穴:至阴。

(二)治法

患者取仰卧屈膝体位,松开腰带,用1寸毫针刺入穴位2~3分,接通电针仪,连续波,密波,通电3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61例,结果有效15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4%[4,5]。

针灸

(一)取穴

主穴:至阴。

(二)治法

双侧至阴均取,以5分毫针斜刺向上,进针1~2分,平补平泻,留针30~60分钟。可用艾条灸针柄亦可取针后于睡前灸,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1次3~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90例,结果有效255例,无效35例,其总有效率为87.9%[6,7] 。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转胎穴、交感、皮质下。

配穴:腹、肝、脾、肾。

转胎穴位置:在内生殖器穴下方。

(二)治法

主穴可仅取前二穴,亦可均取,效不显时,酌选配穴。如仅取内生殖器及转胎穴,内生殖器双侧均用,转胎穴独取右侧;如全部取用,则每次选一侧,两耳交替轮用。以王不留行子贴压,贴压前必须用探棒或耳穴探测仪仔细找到所选穴区中的敏感点。并嘱咐孕妇每日早、中、晚自行按压穴丸各100次,按压时要注意姿势:如为横位,可取坐位;如为臀位,则取臀高头低仰卧位,下肢屈曲,臀部抬高20~30厘米,或平卧。注意转胎应在空腹时进行。贴压4天为一疗程,如异常胎位仍未矫正者,可继续换贴耳穴。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矫正胎位异常孕妇493例,多在3日内转胎成功,其中413例,转位成功率为83.3%。且通过对照证实,耳穴压丸法的转胎效果明显优于膝胸卧位转位法[8,9]。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至阴。

胎位不正 不妨试试艾灸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