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在于运动

2019-10-12

养生在于进补

春季养生在于养什么为主。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养生在于进补”,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药物养生是指利用药物来调整机体状态,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称为延年益寿药物。中医认为,人体健康长寿很重要的条件是铣天禀赋强盛,后天营养充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都要靠脾胃供给。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强,衰老的速度也缓慢,正因如此,延年益寿药物的健身防老作用,多立足于养护先天、后天,即以养护脾、肾为重点,并辅以其他方法, 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长寿,全赖阴阳气血平衡。运用方药养生以求益寿延年,其基本点即在于调理阴阳,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恢复动态平衡状态。


中医中药
用补益法进行调养,一般多用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之人,这些人的体质多属虚,故宜用补益之法。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补药应有针对性,倘若一见补药,即以为全然有益无害,冒然进补,很容易加剧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故不可盲目进补,应在辨明虚实,确认属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补。


进补的目的在于协调阴阳,进补应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衡,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虚人当补,但虚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故进补时一定要分清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辨证进补,才能取得益寿延年的效果,而不会出现偏颇。此外,服用补药,宜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健康。
中药养生
衰老是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任何益寿延年的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药物养生也不例外,不可能指望在较短时期内依靠药物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因此,用药应缓慢得到功效,要有一个渐变过程,不宜急于求成。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则欲速不达,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这是药物养生中应用的原则,也是千百年来,历代养生家的经验之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根据中医养生实践,一般常用的养生中药分为补气类、养血类、滋阴类和补阳类四种。
1.补气类中药主要有:人参、黄芪、党参、茯苓、山药、薏苡仁等。
2.养血类中药主要有:熟地、何首乌、龙眼肉、阿胶、当归、枸杞子等。
3.滋阴类中药主要有:沙参、玉竹、黄精、麦冬、天冬、桑葚、女贞子等。
4.补阳类中药主要有:鹿茸、菟丝子、肉苁蓉、杜仲、蛤蚧、巴戟天等。
中药进补

ys630.coM延伸阅读

为什么子时养生在中医里这么重要?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为什么子时养生在中医里这么重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医认为,一天分十二时辰,也就是每两个小时就是一个时辰,胆经是一天开始的时候。胆经循行的时辰叫做子时(夜里23点到次日凌晨1点),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子时睡眠质量对于这一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子时是这一天万籁俱寂之时,最为安静,睡的时候宜屈膝卧,变换姿势,防止一种姿势过久对身体产生的挤压,出现肌肉麻木等影响睡眠的情况发生;睡眠的时候,环境应该是安静的,这个时候人应该全神贯注的去睡眠,而不要有太多妄想,也不要喝了酒之后再去睡眠,这样才能保证子时有一个好的睡眠。

人体是分阴阳的,如果子时睡眠比较好,那么阴阳是能够交合的,阴阳交感之时是元气始生之时,道家有云:“一气分阴阳”,而阴阳相合则又变生为元气。

所以在子时这个阶段,也是元气生长的时候,元气是维持人生命状态之气,是人体活动的本源,如果长时间在子时不睡觉或者子时没有好好睡觉的人,身体状态就会越变越糟。

《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对五脏六腑之气机条达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

所以我们每天在胆经当令的时候,注意睡眠和养生,这就相当于滋养自己的胆,同时间接的滋养了自己的五脏六腑,对身体也是大有裨益。

最后,胆的功能在中医来看是主决断的,我们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想,都需要胆的参与,这就会对胆产生一定的伤害,所以最好是在胆经循行的时候,注意保养胆经,这个尤为重要。

养生:秋季进补八注意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应作到八个注意。

一、不要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不要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有害身体健康。

三、不要过度进补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不要以肉代补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五、不要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可取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健胃。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六、不要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过于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发生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既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畅通。

七、不要长期用单一补品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八、不要以贵贱分高低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治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以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中医养生调养进补之论


1、中医的养生观的根本基础是中庸,是以调节人体的内在的平衡和内与外界的协调为最高境界。

中医在养生保健,治病调养的过程中,其根本的手段就是辩证论治,其应用原则即是谨查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人体如果在健康的状况下,体内的状况,人体与外界适应状况一定处于最佳的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反之则为阴阳逆乱,气血失衡,则为病患。此恰恰符合古代哲学的中庸之道,所谓过犹不及。过虚过耗不好,过盈过补亦不好。所以说中医界所说最高境界的补,决不是单纯吃补药、补品才可以养生。如果身体不虚,而盲目进补,或不恰当的峻补过补亦可导致一系列误补益疾的病患发生。又如身体不虚,反有实火瘀积,清热解毒,通腑泻浊,排除体内的垃圾亦是一种最好的补,所以中医还有六腑以通为补之说。对补益涵义的真正理解,才是我们日常进补的基础与原则。

2、调养进补要以辩证论治为根本,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与个人的经济状况没有必然联系。调养正确,粗茶淡饭可为仙丹;应用错误,美味珍馐亦为毒药。所以,决不应该盲目的跟风进补,跟着广告吃药。而是了解或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或疾病性质,客观辩证的选择最符合自身状况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明了自身的健康状况,请医生帮助分析一下岂不更好。首先应考虑是否需要用补药,而后再考虑用什么补药。临床时常可听到虚不受补之说,中医不同意这种说法。治虚症,惟用补法,虚不受补,是因补之不当之故。任何一种虚症,因其体质、病程、病机、部位不同,其补法亦当有别。应当在辨证的基础上,因证、因时、因地、因人,用药或施膳。如果不加分析的赶潮流,只知补肾壮阳,当然会补之不当。

一般说来,中医将人体虚弱的情况大致分为阳虚、阴虚两大范畴。阳虚者虚而兼寒,当温补;阴虚者,虚而兼热,当滋补;而具体辩证用药时,又大致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类症型,因此在服补药时,应根据身体虚弱的不同症型,选购不同的药物及补品,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发挥补药补品的疗效,又可避免盲目进补带来的不良后果。具体运用如下:

(一)气虚当补气:气虚主要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低下,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短汗出、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药补可选用补中益气丸,食补可选用人参、黄芪、山药等入药膳食用。

(二)血虚当养血:血虚主要反映人体的营养物质虚亏,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发脱落,药补可选用归脾丸、乌鸡白凤丸等,食补可选用桂圆肉、枸杞子、当归、阿胶等入药膳食用。

(三)阴虚当滋阴:阴虚主要反映人体的营养物质亏乏,兼见虚热征象者,表现除血虚征象外,尚见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消瘦盗汗等,药补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食补可选用西洋参、生百合、麦冬、银耳、燕窝、甲鱼等入药膳食用。

(四)阳虚当温阳:阳虚主要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低下较甚,兼见虚寒征象者,表现除气虚征象外,尚见畏寒肢冷、形寒畏风、小便清长、大便清溏等,药补可选用龟龄集、金匮肾气丸等,食补可选用胡桃仁、冬虫夏草、鹿角、鹿茸、杜仲、牛鞭、狗鞭等入药膳食用。

夏季养生需要进补什么?


一般来说,人们印象中进补都是冬天的事儿,即所谓冬令进补。其实,夏天也需要进补,而且很重要。

夏日进补因人而异很多人因为补药与自己的体质不合,反而会有愈补愈糟的情况出现,此时应立即停止进补。有感冒、喉咙痛、发烧、严重咳嗽等症状时,是不宜进补的,否则会使病情更严重。若有舌苔厚、胃肠胀、消化不良的现象,应先治疗胃肠病,胃肠问题解决后才可进补。当火气大、口干舌燥、心情烦躁、皮肤发痒时不能进补,以免愈补愈旺的情形出现。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了一款夏季经典进补食疗方:百合银耳莲子羹。百合银耳莲子羹用莲子(去心)50克,银耳30克,百合10克,冰糖100克。将莲子、银耳分别用清水泡发、洗净,把莲子、银耳、冰糖同放入碗中,加清水适量,入蒸笼用小火蒸1小时即可(糖尿病患者慎服)。可清热养颜、润肺护胃。

益气生津健脾和胃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易耗气伤津,适合吃一些能够补益阳气和津液的食物或药物,但性质要平和、微凉,切忌滋腻、温热之品,特别是对于老人、体质虚弱之人尤应如此,如冬虫夏草、酸枣仁、鸽肉、黑豆、木耳、松子等。因为夏季暑湿之气盛,容易阻碍脾胃正常工作。而夏季人们吃寒凉食品较多,容易伤胃,加之夏天喝水过多容易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杀菌能力,致使病原微生物滋生。因而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长夏时最易受到损害。所以,夏天必须重视保护脾胃功能,故应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和食物,比如山药、莲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太子参、甘草等。补充营养多吃点苦夏季高温时人们要适当补充些维生素和蛋白质。因为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维生素代谢频率会增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适当多吃些瓜果蔬菜就可以补充。在高温的条件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分解速度也会增加,影响体内氮的平衡。因此宜多补充鱼、肉、蛋及豆类蛋白质。水及无机盐的补充也是必要的。因为人体大量出汗,容易流失钠及钾,导致中暑,所以要多补充水与无机盐。补充的方式有喝运动饮料,多吃蔬菜、水果、豆类、海带等。祖国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常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的感觉,乃是源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之故。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除湿的作用,达到平衡身体机能的目的。苦瓜、莲子、百合等都是夏季进补佳品。

冬季养生 进补有学问


转眼冬季即将到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冬季是个进补的好时节。古人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 。藏于冬意即是冬天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在冬季人们需要摄取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严寒,而这个时候人体脾胃运化能力转强,此时进补吸收更快更好,有利于提高身体各方面机能。那么,冬季具体要在什么时候进补,怎么进补才是正确有效的养生呢?

先来看看冬季有哪些节气:

1、立冬:立冬在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作为冬季开始的节气,意味着人们要开始过冬,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身体的阳气。

2、小雪:小雪在每年阳历的11月22日或23日,小雪开始后,天气渐渐寒冷,此时人们易患呼吸道疾病,讲究保暖和适当进补。

3、大雪:大雪灾每年阳历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时节,万物潜藏,人亦不可轻易扰动阳气,起居应保持早睡晚起的规律,并适当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

4、冬至: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冬至是一年当中夜晚最长的一天,是天地阴阳气交的枢机,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时刻。冬至也是数九的开始,数九是九天一个周期,共九个周期,这段时间是最寒冷的时候,很多老病会在此时复发,体弱和有宿疾的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身体.

5、小寒:小寒在每年阳历的1月5日或6日,此时虽仍应积极参加健身运动,但要适当减少阳气的消耗,即避免皮肤开泄耗阳,此时更强调冬藏。

6、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1月20日或21日。大寒气温很低,人们应注重固精益肾,补血气,以促进脏腑功能。此时,性生活要适当减少,宜进补各类药膳以满足人体培养精气的需要。

冬季进补什么时间最好呢?

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专家则认为,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正如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

当然,养生是一种生活习惯,它包括日常起居和三餐,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冬季适合进补,但不能盲目地进补各种补品。节气作为气候变化的参考,进补更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地域和气候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清补、滋补、温补、大补。总的来说,冬季进补应该讲究一下几个原则:

1、清补

选择清补的人群:准妈妈、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肿瘤患者。这类人群冬季进补最理想的是清补加调整。清补注重饮食调整,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山药、甘蔗、蜂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铁皮石斛等。要注意控制烟酒,尽量少吃狗肉羊肉等,鸡汤也不适宜多喝。

推荐食谱:

沙参玉竹炖山斑鱼:

用料:沙参10克、玉竹10克、山斑鱼100克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制作要点:将山斑鱼洗净,切段,再与洗净的沙参、玉竹放入炖盅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咳嗽无痰,声音嘶哑,口干烦热,手心热,口腔多发性、反复性溃疡等阴虚内热者。

2、滋补

普通健康人群均可选择滋补的方式进行养生。且应以补肾健身为主,培元固本,增强体质。

推荐药膳如下:

花生猪手煲

功效:养颜美容、滋润肌肤、增加弹性。

口味:浓汤香溢 润而不腻

原料:花生80克,猪手300克,淮山50克。

调料:盐、葱、姜、料酒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猪手洗净切块、淮山切块;

2.将所有材料及葱、姜、料酒放入锅中,加清水小火炖约1小时20分钟,加入盐稍煮即可。

洋参淮山排骨汤

功效:补气提神、滋养生精、健脾开胃、消除疲劳。

口味:软烂香浓 油而不腻

用料:洋参25克,淮山50克,芡实50克,排骨500克,陈皮、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洋参、淮山、芡实、排骨、陈皮分别洗净。洋参、淮山切片,排骨斩件,备用。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全部材料,再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

3、温补

温补一般强调根据各种虚证体质进行调养。如阳虚此时则可类可多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菜类宜吃韭菜、生姜、茴香苗等;水果宜吃些大枣、苹果、柑橘等。阴虚体质则着重补阴。气虚血虚等均可根据体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进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合冬季的温补食物有: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总而言之,冬季进补要适当,既要增强抵抗力,祛病补虚,还要控制每次的进补量,以免影响正常饮食。如逢旧病发作或发烧,则要停止进补,等病情痊愈后,再结合疾病致虚的身体情况进补。

秋季养生进补多吃鱼


本文导读:秋季是很适合进补的一个季节,那么秋季如何养生呢?秋季养生食疗的方法有哪些呢?秋季养生进补吃什么好呢?秋季进补吃鱼好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秋冬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则是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

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能。黑鱼与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黑鱼与红糖炖服可治肾炎。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草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黄鳝,入肝脾肾三经,有补虚损、祛风湿、强筋骨等功能,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气血两虚者可用黄鳝肉丝、黄芪(纱布包)加水煮熟调味服食。小儿疳积、形瘦食少者可用黄鳝一条,切段加鸡内金少许煮熟食用。内痔出血、子宫脱垂可将黄鳝煮食,久服有效。

泥鳅,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渴醒酒、祛毒除痔、消肿护肝之功能。泥鳅与大蒜猛火煮熟可治营养不良之水肿。泥鳅用油煎至焦黄加水煮汤可治小儿盗汗。泥鳅炖豆腐可治湿热黄疸。泥鳅与虾黄同煮服,可治阳痿不举。

中医补肾原理在于哪里


如何进行补肾壮阳成为了生活当中很多年轻人或老年人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其实生活当中我们吃的食物当中,就可以对于肾脏起到不错的功效,比如说奶制品,木耳,大枣,乌鸡等等,那么单凭靠着这些中医的原理来进行滋补是不行的,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医补肾原理在于哪里又该如何进行补单。

什么药可以补肾壮阳?首先男性朋友应该对补肾这个概念有个正确认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肾。

中医解释肾的概念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多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

“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结果,肾虚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机能减退,比如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贫血、憋不住尿、腰腿酸软等。这些都是中年人常见的症状,但并不能一概而论,以为出现上述症状就肯定是肾虚。

肾虚是人体衰老的体现,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叫生理性肾虚,而中年人出现肾虚症状就是一种未老先衰,叫病理性肾虚。对于中年朋友,要改变未老先衰,就应当及时补肾,改善肾虚衰老症状。

什么药可以补肾壮阳?肾虚的人应该在日常多注意补肾、护肾:

1、饮食上再给您开个小“药方”:无力疲乏时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消化不良者多喝酸奶,吃山楂;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家鸽等。

2、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3、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得以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活跃思维,强壮筋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4、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

5、做一些自我按摩腰部的活动,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还可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以上的文章当中了解到了中医补肾原理,通过补肾的方法进行自我的调节,调节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是处于需要滋补的状态,又如何来进行滋补,通过按照原理的方式来达到滋补的作用和功效。

夏季养生应该如何进补


有的人夏天一变天就患病,或者夏末秋初的时候常患病,就是因为在夏天补得不足,导致了免疫力下降。而夏天的补与冬天的补比起来,也有所不同。

益气生津健脾和胃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易耗气伤津,适合吃一些能够补益阳气和津液的食物或药物,但性质要平和、微凉,切忌滋腻、温热之品,特别是对于老人、体质虚弱之人尤应如此,如冬虫夏草、酸枣仁、鸽肉、黑豆、木耳、松子等。因为夏季暑湿之气盛,容易阻碍脾胃正常工作。而夏季人们吃寒凉食品较多,容易伤胃,加之夏天喝水过多容易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杀菌能力,致使病原微生物滋生。因而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长夏时最易受到损害。所以,夏天必须重视保护脾胃功能,故应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和食物,比如山药、莲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太子参、甘草等。

补充营养多吃点苦

夏季高温时人们要适当补充些维生素和蛋白质。因为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维生素代谢频率会增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适当多吃些瓜果蔬菜就可以补充。在高温的条件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分解速度也会增加,影响体内氮的平衡。因此宜多补充鱼、肉、蛋及豆类蛋白质。水及无机盐的补充也是必要的。因为人体大量出汗,容易流失钠及钾,导致中暑,所以要多补充水与无机盐。补充的方式有喝运动饮料,多吃蔬菜、水果、豆类、海带等。

祖国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常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的感觉,乃是源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之故。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除湿的作用,达到平衡身体机能的目的。苦瓜、莲子、百合等都是夏季进补佳品。

夏日进补因人而异

很多人因为补药与自己的体质不合,反而会有愈补愈糟的情况出现,此时应立即停止进补。有感冒、喉咙痛、发烧、严重咳嗽等症状时,是不宜进补的,否则会使病情更严重。若有舌苔厚、胃肠胀、消化不良的现象,应先治疗胃肠病,胃肠问题解决后才可进补。当火气大、口干舌燥、心情烦躁、皮肤发痒时不能进补,以免愈补愈旺的情形出现。

百合银耳莲子羹。

百合银耳莲子羹用莲子(去心)50克,银耳30克,百合10克,冰糖100克。将莲子、银耳分别用清水泡发、洗净,把莲子、银耳、冰糖同放入碗中,加清水适量,入蒸笼用小火蒸1小时即可(糖尿病患者慎服)。可清热养颜、润肺护胃。

养生在于进补的延伸阅读